當前位置:首頁 » 法學百科 » 納稅道德

納稅道德

發布時間: 2022-01-12 13:43:26

A. 納稅是光榮的納稅是道德高尚的表現這句話對不對

按照你的描述,納稅確實是光榮的,但也是每個人應盡的義務,所以說後一句就不一定了!

B. 什麼是納稅納稅的意義是什麼

納稅:納稅即稅收中的納稅人的執行過程,就是根據國家各種稅法的規定,按照一定的比率,把集體或個人收入的一部分繳納給國家。

意義:稅收是國家財政收入的主要來源,也是國家調控經濟的重要杠桿。今年是鄧小平同志誕辰100周年,做好全年的稅收工作,對於鞏固和壯大財力,支持經濟社會發展,搞好各項紀念活動,具有特殊而重要的意義。因此,必須採取有力措施,堅持依法治稅,倡導誠信納稅,優化稅收環境,勇創一流業績。
依法誠信納稅與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目標息息相關。全面建設小康社會是黨的十六大提出的宏偉奮斗目標。稅收是保證國家機器運轉的經濟基礎和宏觀調控的重要手段。社會主義稅收「取之於民,用之於民」,與人民的生活息息相關,稅收工作的成效直接關系著小康社會的實現進程。開展以「依法誠信納稅,共建小康社會」為主題的稅收宣傳,體現了稅收工作與時俱進的客觀要求,有利於全面貫徹黨的十六大精神,把十六大精神落實到稅收工作中去。
依法誠信納稅是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重要保障。經濟是稅收的根本,稅收反作用於經濟。依法誠信納稅與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目標互為統一,相互促進。我國在本世紀頭二十年要集中力量全面建設小康社會,到2020年國內生產總值比2000年翻兩番。實現這個宏偉目標,必然要求稅務部門依法治稅,要求全體納稅人依法誠信納稅,以促進稅收與經濟的協調發展,保持稅收收入持續穩定增長,為全面建設小康社會提供強大的財力保障。
依法誠信納稅是公民道德建設的重要內容之一。依法誠信納稅從法律和道德兩個方面來規范、約束稅務機關以及納稅人的涉稅行為,是「依法治國」和「以德治國」在稅收工作中的集中反映,是「愛國守法、明禮誠信」在經濟生活中的生動體現。深入開展依法誠信納稅的宣傳,有利於稅務部門堅持依法治稅,正確處理嚴格執法與優質服務的關系,不斷提高執法水平,增強服務意識,營造良好的稅收環境;有利於增強廣大納稅人依法誠信納稅的自覺性,在全社會形成「依法誠信納稅光榮」的社會氛圍。

C. 不交稅違反道德嗎

不交稅不是違反道德是違法
(1)對納稅義務人偷稅的,由稅務機關追繳其不繳或者少繳稅款、滯納金,並處不繳或者少繳稅款50%以上5倍以下的罰款;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2)扣繳義務人採取上述手段,不繳或者少繳已扣、已收稅款,由稅務機關追繳其不繳或者少繳的稅款、滯納金,並處其不繳或者少繳稅款的50%以上5倍以下罰款;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刑法》第二百零一條規定:「納稅人採取欺騙、隱瞞手段進行虛假納稅申報或者不申報,逃避繳納稅款數額較大並且占應納稅額百分之十以上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並處罰金;數額巨大並且占應納稅額百分之三十以上的,處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並處罰金。」「扣繳義務人採取前款所列手段,不繳或者少繳已扣、已收稅款,數額較大的,依照前款的規定處罰。」「對多次實施前兩款行為,未經處理的,按照累計數額計算。」「有第一款行為,經稅務機關依法下達追繳通知後,補繳應納稅款,繳納滯納金,已受行政處罰的,不予追究刑事責任;但是,五年內因逃避繳納稅款受過刑事處罰或者被稅務機關給予二次以上行政處罰的除外。」

D. 要公民自覺納稅,道德比法律更重要嗎如果是的話,有那些例子和證明

法律更重要 因為觸犯法律是要受懲罰的 一定要按時納稅

E. 納稅不靠道德的話會怎樣

總體上「取之於民,用之於民」的稅收,確實在單個納稅人的納稅環節上存在個體利益和總體利益的相對分離,以及出現實際背離情況和諧關系的可能。稅款並不是一一對應地原數返還到各個納稅人的福利事項上去的,因為稅收還具有收入再分配,即調節不同社會成員收入差距的功能。正是由於存在這樣的直接物質利益層面的調整關系,所以,理解「取之於民,用之於民」,需要超越一般商品交換關系的眼界,從社會共同體的高度看待。如果簡單看待單個納稅人的取予對比,有一些納稅人就很可能會感覺自己「虧了」,進而就會傾向於(在不受懲罰的情況下)偷逃稅款。如果真的偷逃稅而又不受懲罰,那麼就可能有更多的人來仿效,我們共建小康社會的基礎就會薄弱。這也就引出了國家設置法律強制力量,即依法「無償」征繳稅款的必要性。當然,「依法」的約束必須是雙邊的,既約束著納稅的個人和企業法人,又約束著征稅的稅務機關和政府。

法治的重要性無可置疑,我們所要建設的小康社會必須依託於市場經濟的健全發展,而市場經濟本質上是一個法治社會,這個看法已成為人們的共識。但是,僅僅依靠法治又是不夠的,完全憑借法律的威懾力來籌集稅收,成本大、效率低,「痛苦程度指數」也較高。比較合理的狀況應當是在法治的基礎上引入德治的因素,即充分引導納稅人自覺依法誠信納稅,培養公民和企業法人的納稅習慣。誠信納稅成為公德,就會有效地潤滑稅收征納過程,降低征稅成本,形成文明愉快的氛圍和治稅環境。「依法治國」和「以德治國」,相互間本來就是一種相輔相成、互相促進的統一關系。依法納稅和誠信納稅,則是這種統一在稅收領域的具體體現,代表著現代社會營造文明祥和共同體的引導方向。

客觀地講,在我國現階段的現實生活中,不論在「依法」方面還是在「誠信」方面,都還明顯地存在不足和阻礙,在稅收管理的規范性上,以及降低稅收成本方面,都還不能令人滿意。因此我們必須大力倡導依法誠信納稅,法治德治雙管齊下,進一步加強法律和誠信的宣傳,大家共同努力建設現代化強國。

F. 稅務職業道德基本內容可進一步概括為哪些

職業道德規范的基本內容

(一)熱愛稅收 敬業奉獻 政治堅定 作風過硬 (二)勤奮學習 開拓創新 恪盡職守 廉潔奉公 (三)儀表端莊 言行規范 服務優質 爭創一流 (四)謙虛謹慎 團結協作 嚴以律己 寬以待人 (五)文明禮貌 誠實守信 助人為樂 與人為善

稅務人員職業道德規范基本內容可進一步概括為:
(一)熱愛稅收 (二)依法治稅 (三)廉潔奉公 (四)文明徵稅

以下為詳細內容
(一)熱愛稅收
熱愛稅收是稅務職業道德的基本要求,熱愛稅收,就是熱愛、忠誠於自己所從事的稅收工作。稅收工作是一個光榮的職業,一個稅務人員愛祖國、愛人民、愛社會主義就必須要熱愛自己所從事的稅務工作,這是對一個稅務人員起碼的道德要求。只有熱愛稅收,才能忠於職守,只有熱愛本職工作,才能有良好的職業道德風尚。這一道德標准,是稅務人員做好本職工作的內在動力,是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具體體現。
(二)依法治稅
依法治稅是稅務人員職業道德的核心內容,也是衡量一個稅務人員的工作質量和道德品質的重要尺度。它要求稅務人員嚴格按照所有稅收法律、法令、條例、稅則、實施細則、徵收辦法等辦事,把依法辦事貫徹於稅收工作的一切方面和始終。決不允許徇私情、亂征亂罰或擅自減稅免稅。稅法是國家法律的重要組成部分,具有強制性的特點。每個稅務人員都要用高尚的稅務職業道德、稅務職業紀律來保證稅法的嚴肅性和完整性。

(三)廉潔奉公
稅務人員是稅法的具體執行者,執法者必須首先守法。廉潔奉公是稅務人員職業道德的重要規范。稅務人員在行使職權時,要以國家和人民利益為重,以高尚的職業道德嚴格約束自己,規范自己的行為,樹立「廉潔奉公,千塵不染光榮,以權謀私可恥」的良好道德風尚,成為黨和人民信得過,為社會主義的現代化建設潛心聚財的稅務人員。

(四)文明徵稅
文明禮貌,是我們中華民族的美德。社會主義稅收的性質,決定了我國稅收征納雙方的根本利益是一致的,納稅業戶是我們的服務對象。稅務人員的服務態度,工作作風如何,直接關繫到黨和政府在人民群眾中的聲譽。因此,廣大稅務人員要樹立為納稅人服務的觀點,在工作中要做到文明徵稅,禮貌待人,謙虛謹慎,講究、工作方法和言談舉止藝術,切忌作風粗暴,態度生硬,盛氣凌人。要做到以法論人,以理服人,以情感人。切不可利用手中權力,對納稅人採取多征稅、濫征稅等報復行為。要處處體現人民稅官為炎民的道德風尚。

以上為有關論述,僅供參考,希望對您有所幫助

G. 納稅是不是道德綁架

不是,納稅是法定義務。

法律沒有規定的,由社會道德限制的,才談得到你說的那個詞。道德是「軟控制」,是根本靠不住的;法律才是「硬控制」。

道德只能譴責,卻很可能礙於情面或懾於權威而噤若寒蟬。就算管,被管的人也未必聽。所以靠不住,靠得住的只有法律。


H. 依法納稅是否是道德義務為什麼

嚴格說來依法納稅應該是法律義務而不是道德義務,簡單的說,不納稅的行為是違法行為,納稅義務是由國家強制力保障實現的,所以應為法律義務。

I. 公民納稅主要靠法律還是道德

稅收的根本特徵是強制性 ,當然依靠法律。

熱點內容
合同法多少年 發布:2025-02-14 03:59:49 瀏覽:683
人力資源和經濟法 發布:2025-02-14 03:54:40 瀏覽:8
行政法有侵權必有救濟 發布:2025-02-14 03:46:04 瀏覽:677
行政與行政訴訟法學 發布:2025-02-14 03:23:43 瀏覽:9
深圳華旭司法考試 發布:2025-02-14 02:45:41 瀏覽:739
北海司法學校 發布:2025-02-14 02:08:12 瀏覽:574
修改工作時間違反勞動法嗎 發布:2025-02-14 02:01:28 瀏覽:288
立法動力 發布:2025-02-14 00:37:34 瀏覽:699
棄嬰道德 發布:2025-02-14 00:29:07 瀏覽:668
勞動法一年工齡一個月工資 發布:2025-02-13 23:02:38 瀏覽:8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