職業道德和社會公德
1. 教師職業道德與社會公德的區別與聯系
教師職業道德與社會公德的區別是:前者更具有針對性和范圍的要求,後者的針對性是寬泛的。聯系是:都是一種道理與品德的要求。
2. 職業道德和社會公德有什麼關系
社會公德是人們在社會公共生活中應該遵守的共同規則和准則。它具有全版民性、群眾性等特權點。我國的社會公德主要准則有:遵守社會公共紀律、愛護公有設施和集體財產、注意公共衛生、禮貌待人等。
職業道德是從事一定職業的人們在其特定工作或勞動中的道德行為規范的總和,它與各種職業要求和職業生活緊密結合在一起,比較具體。職業道德的種類很多,如醫學道德,教師道德等。
兩者是並列的,兩者之間不具有相互包含關系。
3. 教師職業道德與社會公德有什麼區別
1、社會公德:文明禮貌、助人為樂、愛護公物、保護環境、遵紀守法。
社會公德是人們在公共生活中應當遵守的行為規范。例如,乘客在上公交時自覺排隊就屬於社會公德。
2、職業道德:愛崗敬業、誠實守信、辦事公道、服務群眾、奉獻社會。
職業道德是人們在職業活動中應當遵循的道德規范。例如,司機或售票員及時提醒乘客把「愛心專座」讓給要需要的人就屬於職業道德。
(回答完畢,若有價值,請予採納)
4. 如果遇到社會公德和職業道德沖突的境地時,你如何選擇
我會選擇社會公德。相對職業道德來說,雖然它也是底線。但在面臨兩難因犧牲小我,大局為重。
5. 職業道德與社會公德有什麼不同
職業道德一般是指企事業單位的員工必須要遵守的有關規章制度;而社會公德是指公民在社會環境需要遵守的公共場所的規章制度
6. 社會公德和職業道德有什麼區別
區別:
社會公德是指公民在社會環境需要遵守的公共場所的規章制度;
職業道德一般是指企事業單位的員工必須要遵守的有關規章制度。
7. 談談社會公德 可以和職業道德相結合嗎
可以。
1、社會公德和職業道德有相通之處
社會公德:文明禮貌、助人為樂、愛護公物、保護環境、遵紀守法。
職業道德:愛崗敬業、誠實守信、辦事公道、服務群眾、奉獻社會。
例如,助人為樂和服務群眾是一致的。
2、在進行職業道德教育的同時要兼顧社會公德教育
人們一般是在學校接受社會公德教育的。參加工作之後,社會公德教育的責任就轉移到機關和企事業單位。機關和企事業單位在進行職業道德教育時,要強化其成員的社會責任感,具有自覺的社會公德,維護單位的社會形象。
8. 職業道德與社會公德有什麼不同表現,舉例
職業道德,就是同人們的職業活動緊密聯系的符合職業特點所要求的道德准則、道德情操與道德品質的總和,它既是對本職人員在職業活動中的行為標准和要求,同時又是職業對社會所負的道德責任與義務。職業道德是指人們在職業生活中應遵循的基本道德,即一般社會道德在職業生活中的具體體現。是職業品德、職業紀律、專業勝任能力及職業責任等的總稱,屬於自律范圍,它通過公約、守則等對職業生活中的某些方面加以規范。職業道德既是本行業人員在職業活動中的行為規范,又是行業對社會所負的道德責任和義務。
社會公德有廣義和狹義的理解。廣義的社會公德是指反映階級、民族或社會共同利益的道德。它 包括一定社會、一定國家特別提倡和實行的道德要求,甚至還以法律規定的形式,使之得以重視和 執行。狹義的社會公德則是指人們在社會生活中必須共同遵守的最一般的道德規范。
9. 個人品德與社會公德,職業道德,家庭美德是什麼樣的關系
第一,社會公德。社會公德主要包括文明禮貌、助人為樂、愛護公物、保護環境、遵紀守法等。公德是指與國家、民族、社會、組織、集體等有關的道德。社會公德是社會道德體系的社會層面,是維護社會公共生活正常進行的最基本的道德要求。遵守社會公德是對社會生活中每個人的最基本的道德要求。
第二,職業道德。職業道德主要包括誠實守信、愛崗敬業,辦事公道、熱心服務、奉獻社會等。職業道德是指人們在職業生活中應遵循的基本道德,是職業品德、職業紀律、專業勝任能力及職業責任等的總稱,通過公約、守則等對職業生活中的某些方面加以規范。職業道德既是本行業人員在職亞活動中的行為規范、也是行業對社會所擔負的道德責任和義務。
第三,家庭美德。家庭美德主要包括尊老愛幼、男女平等、夫妻和睦、勤儉持家、鄰里團結。家庭美德屬於家庭道德范疇,是指每個公民在家庭生活中應該遵循的基本行為准則。家庭美德的規范既是調節家庭成員之間,鄰里之間,家庭與國家、社會、集體之間的行為准則,也是評價人們在戀愛、婚姻、家庭、鄰里之間交往中的行為是非、善惡的標准。
第四,個人品德。個人品德是一定社會的道德原則和規范在個人思想和行為中的體現是一個人在其道德行為整體中所表現出來的比較穩定的、一貫的道德特點和傾向。個人品德中道德認識、道德情感、道德意志和道德行為等因素構成,主要包括友善互助,正直寬容明禮守信、熱情誠懇、自強自立等。
10. 社會公德、職業道德、家庭美德的基本內容是什麼
社會公德、職業道德、家庭美德的基本內容如下:
1、社會公德。主要包括文明禮貌、助人為樂、愛護公物、保護環境、遵紀守法等。公德是指與國家、組織、集體、民族、社會等有關的道德。社會公德是社會道德體系的社會層面,是維護社會公共生活的正常進行的最基本的道德要求。遵守社會公德,是對社會生活中每個人的最基本的道德要求。
2、職業道德。主要包括誠實守信、愛崗敬業、辦事公道、熱心服務、奉獻社會等。職業道德是指人們在職業生活中應遵循的基本道德,是職業品德、職業紀律、專業勝任能力及職業責任等的總稱,它通過公約、守則等對職業生活中的某些方面加以規范。職業道德既是本行業人員在職業活動中的行為規范,又是行業對社會所負的道德責任和義務。
3、家庭美德。主要包括尊老愛幼、男女平等、夫妻和睦、勤儉持家、鄰里團結。家庭美德屬於家庭道德范疇,是指每個公民在家庭生活中應該遵循的基本行為准則。家庭美德的規范是調節家庭成員之間,鄰里之間,家庭與國家、社會、集體之間的行為准則,也是評價人們在戀愛、婚姻、家庭、鄰里之間交往中的行為是非、善惡的標准。
4、個人品德。個人品德是一定社會的道德原則和規范在個人思想和行為中的體現,是一個人在其道德行為整體中所表現出來的比較穩定的、一貫的道德特點和傾向。個人品德由道德認識、道德情感、道德意志和道德行為等因素所構成,主要包括友善互助、正直寬容、明禮守信、熱情誠懇、自強自立等。
【法律依據】
《公民道德建設實施綱要》
第十五條
社會公德是全體公民在社會交往和公共生活中應該遵循的行為准則,涵蓋了人與人、人與社會、人與自然之間的關系。在現代社會,公共生活領域不斷擴大,人們相互交往日益頻繁,社會公德在維護公眾利益、公共秩序,保持社會穩定方面的作用更加突出,成為公民個人道德修養和社會文明程度的重要表現。要大力倡導以文明禮貌、助人為樂、愛護公物、保護環境、遵紀守法為主要內容的社會公德,鼓勵人們在社會上做一個好公民。
第十六條
職業道德是所有從業人員在職業活動中應該遵循的行為准則,涵蓋了從業人員與服務對象、職業與職工、職業與職業之間的關系。隨著現代社會分工的發展和專業化程度的增強,市場競爭日趨激烈,整個社會對從業人員職業觀念、職業態度、職業技能、職業紀律和職業作風的要求越來越高。要大力倡導以愛崗敬業、誠實守信、辦事公道、服務群眾、奉獻社會為主要內容的職業道德,鼓勵人們在工作中做一個好建設者。
第十七條
家庭美德是每個公民在家庭生活中應該遵循的行為准則,涵蓋了夫妻、長幼、鄰里之間的關系。家庭生活與社會生活有著密切的聯系,正確對待和處理家庭問題,共同培養和發展夫妻愛情、長幼親情、鄰里友情,不僅關繫到每個家庭的美滿幸福,也有利於社會的安定和諧。要大力倡導以尊老愛幼、男女平等、夫妻和睦、勤儉持家、鄰里團結為主要內容的家庭美德,鼓勵人們在家庭里做一個好成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