征道德觀
❶ 行政道德價值觀的基本內涵包括哪些方面
行政道德價值觀的基本內涵包括( )方面。
A. 廉政
B. 勤政
C. 行政人格
D. 政治態度版
正確答案是(權ABC)
行政道德是指國家公務員在行使公共權力、管理公共事務的活動中,處理自身與工作對象之間、上下級之間、同事之間以及公私、得失等關系時,所應當遵循的原則和規范。又稱公務員道德或公職道德。國家公務人員在行政活動中應遵循的、體現行政職業特徵的、調節管理主體與客體以及各管理主體之間關系的道德准則和規范。
❷ 徵文道德觀的碰撞四百字
因為家裡窮,年近60歲的他,離開偏僻的農村,到縣城一家私人廠子打工貼補家用。廠子生產的是人造板,需要大量的木材進行加工,因此他還得相應幹些卸車工作。可是有一天,由於不小心,他在卸木材時,發生了意外,頭部被木頭碰撞,受了重傷。雖然經過了治療,但他還是不幸變成了植物人。
他進廠子打工還不到一個月,但他的家人還是順利獲得了用工方近20萬元的各項費用補償。
春節前,他被家人從醫院接回了家裡照顧。雖說是照顧,他不過就是一天到晚終日躺在床上,無奈地熬過每一個白天黑夜。因為他完全失去了自理能力,不會說,不會講,不會表達自己的想法,吃喝拉撒全由妻子照顧。屈指一算,妻子這樣照顧他,從去年到今年,已有半年多時間。而這半年多以來,妻子不是覺得太短,而是覺得太長又太長。可以想像,妻子既要照顧他,又要為兒子照看留守在家的孫子,艱辛肯定不一般。也可以想像,在這樣的情況下,如果他要想得到妻子的悉心照料,是非常困難的,這就更不用說,妻子能有什麼高標准嚴格按照醫院的要求,完成規范的照料他的程序了。
那是三月里一個陰雨綿綿的日子,曾經為他做過開顱手術的醫生與有關人員到他家去看望他。那天他的妻子很是被感動,她背著孫子不厭其煩地在給醫生和來人介紹他半年多來的情況。從妻子的語言和臉上表情,不管是醫生,還是大家,都讀懂了妻子的憂慮、失望和無奈。妻子雖然當著縣、鄉、村幹部,一個勁地感謝著大家來看望她的丈夫,感謝醫生救了丈夫的命,但當她單獨與醫生在一起交流時,卻判若兩人地大膽流露出了自己內心的想法。
「醫生,要是你們莫救他該多好呀。他死了,我們一家人還會輕松點。」
這是妻子發自內心的大實話。但是,作為醫生,根本不能同意她的觀點,只能好言勸慰,希望妻子盡心照料傷者,使其早日得以康復。其實,醫生也很清楚,要想讓傷者康復,奇跡是十分渺茫的。
但是,作為一個與妻子一路相伴了幾十年風雨的丈夫,如今遇到了不幸,妻子不但不是義無反顧地對其精心照顧,卻選擇了希望他早日離開人世,免得給家人增添精神和經濟上的負擔,這卻是一個值得深思的道德問題。
俗話說:久病床前無孝子。由此看來,久病床前無賢妻,不但有一定的道理,更反應了現實社會中,人的價值觀與傳統的道德觀,已發生了嚴重的矛盾沖撞。
這是一個值得反思的社會問題。
❸ 如何樹立正確的性道德觀念
1、要光明正大,堂堂正正做人。
正常的嬰兒出生時具有明顯的性特徵,正常的兒童對性別差異有朦朧的好奇心,正常的少男少女會欣賞健美的異性、或早或晚地要尋覓一位從心心相印到親密無間的伴侶。青少年在網上閱讀和觀看與性有關的文本和圖片,有一定的合理性。
為什麼要在「合理性」前加上「一定的」三個字作定語呢?是為了強調兩點:一是要有一種健康的心態。上網尋求的是科學的知識,而不是感官的刺激。二是要注意時間、地點和人際關系。在家裡,無論父母是否在電腦旁,子女都可以查看這類信息;在高中或大學宿舍里,學生查看這類信息也不必偷偷摸摸。但在社會上的網吧里、在學校的多媒體教室中(生理衛生和性教育課除外)或在單位的辦公室里都不宜查看這類資料。
2、要明確真假,提高認識水平。
目前在網際網路上,國內的性網站層出不窮、各大門戶網站傳播的性信息汗牛充棟,國外的性網站更是難計其數。但要想查找科學的性知識,並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比如國內有家搜索引擎網站在「青少年性教育」欄目下列出的一個性網站就根本不適合讓青春期少年進入,其中的一些文章對18歲以上的成年人都有誤導作用。有的性網站標榜自己是屬於「中國性教育基地」,卻展示大量錯誤的或對青少年身心健康有害的性信息。
人的認識有先入為主的規律,選擇一兩個較好的性網站有利於獲得科學的知識。對於較好網站提供的圖文也要用辯證的眼光去審視。
比如對手淫問題的認識,有些醫學專家認為手淫對青少年有百害而無一利;有些專家則認為手淫有一定的積極意義,並用「自慰」一詞來代替「手淫」一詞。沒有這種習慣的青少年當然不必關心這類爭論,而有這種習慣的青少年應該辯證地看待這些觀點:一是不要有過多的心理負擔,二是要把精力集中在學習和工作上。
3、要分清美醜,增強審美能力。
美與健康相伴。健康的基本涵義是生理和心理處於正常狀態。令人遺憾的是家長和老師很少直接了當地告訴孩子和學生什麼是正常的性行為,似乎這種事情可以無師自通。然而,人間與性有關的各種悲劇的主要根源恰恰在於缺乏科學的性教育。進入青春期的孩子理應知道這些最基本的性知識,懂得兩性之間誠摯的愛情和婚後和諧的性生活能夠使男女雙方獲得美的享受。
丑與病態相隨。人類的性行為是受法律和道德制約的,違背法律和道德的性行為是醜陋的,包括婚外戀以及一些網站展示的亂交(一女對多男或一男對多女等等)。不正當的性行為是感染性病的主要途徑。性病給患者本人及其家庭帶來巨大的痛苦。同時必須注意,性病也可以通過非性行為進行傳播,比如在輸血或理發時損傷皮膚都可能使病毒或細菌侵入體內。適度地瀏覽這類圖片並閱讀防病知識,有利於青少年擯棄醜陋的性行為,增強衛生意識。
4、要辨別善惡,承擔道德責任。
世界上之所存在著很多醜陋的和病態的現象,一個重要根源是某些人惡意傳播不健康的東西。有些網站兜售「催情葯」,縱容青少年用非法手段佔有異性;有些網站連篇累牘地登載「風流韻事」和「泡妞技巧」,煽動青少年過早地、輕率地發生性關系。
人類性教育不僅僅是性生理和性心理的教育,理應包括性道德教育以及與性有關的法律(婚姻法、未成年人保護法等等)教育。
到了一定年齡要戀愛結婚是人類的一種正常現象,但這種正常現象需要接受科學的指導、道德的規范和法律的約束。在性問題上違法犯罪的青少年是極少數,但在道德上失足的青少年並不罕見。他或她給在給對方造成傷害的同時,也給自己帶來了悔恨、給父母帶來了煩惱。
風華正茂的青少年理應尊紀守法並承擔道德責任,在戀愛婚姻方面至少要注意三點:一是不要輕易地對同學說「我愛你」。首先需要適當的年齡,高中生不該談情說愛,不少大學也勸導低年級學生別談戀愛;再則需要合適的對象,世界上沒有十全十美的人,愛一個人意味著要容忍其難以改變的方面。二是不能過早地和戀人親熱。「偷吃禁果」往往感受的是苦澀,「瓜熟蒂落」才能享受人生的喜悅。三是對配偶要忠貞不渝。珍惜如花似玉的好年華、攜手風風雨雨的人生路,才能共賞白頭諧老的夕陽紅。
5、要適可而止,追求崇高事業。
在目前國內外網站的性信息雜亂無章的情況下,青少年要依靠自己的自製力。首先,不要瀏覽那些宣揚色情的網站,這類網站以少量免費的照片為誘餌,讓人們掏錢購買其宣揚色情和暴力的音像製品。另外,要注意有些網站是銷售性用具的,這些商品包括充氣人體模型、用塑膠等材料製成的人體性器官模型等等。絕大多數的成年人在生活中是不需要這類物品的,青少年不要進入這類網站。再則,進入比較好的性教育網站也不該佔用太多的時間,有些性知識要到適當的年齡段才有了解的必要,接觸大量的性信息不利於青少年的身心健康。
無論是婚前的談戀愛還是婚後的性生活都不是人生中最重要的事情。人生的真正意義在於創造,向社會奉獻物質或精神財富從而實現自己的人生價值。青春是美好的,但真正的青春屬於那些奮發向上、積極進取的人。
參考文獻:
高金華.網上性知識的是與非[N].健康報,2002-08-20(7)
高金華.幫助青少年正確認識網上性信息[J].中國健康教育,2004(4):371-372.(編輯:劉雁飛)
(回答完畢,若有價值,請予採納)
❹ 道德觀的簡介
先解釋一下什麼是道德?道德,是以意識形態為基礎的人們在共同生活中的行為准則和規范。它不是鐵的教條,而且沒有成文的條律來規范它。它一般是通過社會輿論或者某種階級性的意識形態宣傳來對人們的生活構成某種秩序,起約束作用。簡單的說,就是社會群體的不成文的規則。
那麼,道德觀就是你對這種意識形態規則的認識和立場。舉例來說明,婚前性生活是不道德的,這就表明了他對性持有的道德觀;而有人認為婚前性生活並非不道德,那麼他就與前者的道德觀不同。
總的來說,道德是社會群體的共識,道德觀在一定時期和一定范圍內是穩定的,「主流道德觀」是社會秩序的一個基礎。
傳統道德指其精華和糟粕並存,天下為公的道德理想,忠恕之道的道德原則,中庸之道的道德規范。中國社會主義榮辱觀是對馬克思主義道德觀的精闢概社會主義榮辱觀以「八榮八恥」為內涵,把握其歷史性與時代性、民族性與世界性、思想性與實踐性的特徵,體現新世紀社會主義思想道德建設內容和標准。在不同的領域,會產生相關的下位道德觀,如,人口道德觀,生態道德觀 ,金融職業道德觀 ,「英雄」道德觀等。
❺ 道德觀是儒家的重要內容,談談你對道德觀的認識
家文化是中國文化最重要的組成部分。要了解中國的歷史與現實,構建具有中國風格的社會主義新文化,就必須對儒家文化的基本精神及現代價值有一個客觀的認識和把握。儒家文化中的和諧意識、人本意識、憂患意識、道德意識和力行意識對中國社會的民族性格和民族精神的形成有深遠的影響。
在春秋戰國時代,孔子創立的儒學即被稱之為「顯學」。漢以後,儒學取得「國家意識」的合法身份。在漫長的歷史發展中,儒學對中國社會之民族性格和民族精神的形成產生了巨大而深遠的影響。可以說,儒家文化構成中國文化最重要的組成部分。我們要了解中國的歷史與現實,要構建具有中國風格和中國氣派的社會主義新文化,就必須對儒家文化的基本精神及其現代價值有一個客觀的認識和總體的把握。
儒家文化中的和諧意識包涵天人關系的和諧與人際關系的和諧兩層意思。關於天人關系的和諧,儒家提倡「天人合一」。孔子主張寓天道於人道之中,要在人道的統一性中見出天道的統一性。因此,他既講「天知人」,把天擬人化、道德化;又講「人知天」,強調人在天命面前不是被動的。孟子把天和人的心性聯系起來,主張「盡心」而「知性」,「知性」而「知天」,以人性為中介將天和人溝通和統一起來。關於人際關系的和諧,儒家提倡「中庸」。「中庸」也稱「中和」、「中行」、「中道」,都是同樣的意思,即「和而不同」與「過猶不及」。所謂「和而不同」,說的是對一件事情有否有可,該肯定的肯定,該否定的否定。這是合乎辯證法的和同觀的。所謂「過猶不及」,說的是凡事都有一個界限和尺度,達不到或超過這個界限和尺度都不可取。「和而不同」與「過猶不及」的實質乃是強調矛盾的統一與均衡,強調通過事物之度的把握以獲得人際關系的和諧,避免和克服人與人、人與社會乃至國家、民族之間的對立和沖突。
當今的時代是和平與發展的時代。和平與發展既離不開人與自然的和諧,也離不開人際關系的和諧。小至家庭,大至一個國家、一個民族乃至整個人類的發展,都是同樣的道理。可以想像,如果片面照搬西方的「戡天」思想而對自然進行掠奪性開發,其結果只會破壞自然生態的平衡,並最終招致大自然的懲罰和報復。
所謂人本意識,也就是尊重人和推崇人,宏揚人的生命存在的意義和主體獨立自覺的價值。而這也正是儒家所津津樂道和汲汲追求的東西。無疑,儒家不像西方文藝復興時代的思想家那樣,突出人的個性自由與解放和個體的獨立與發展。但這只是相對而言,第一,儒家並沒有完全抹煞人的個體主體的作用與價值,抹煞人的個體主體的獨立性與主動性。孔子說「為仁由己」,仁的境界的實現要靠自己的努力;又說「己欲立立人,己欲達達人」,認為「立人」、「達人」要以「己立」、「己達」為前提。孟子說「道惟在自得」,求道沒有別的途徑,全靠自身的修行和體悟。這都是對人的個體主體的獨立性和主動性的肯定。第二,主體理應包括個體主體和類主體,主體意識應包括個體主體意識和類主體意識。就類主體和類主體意識來說,儒家不僅不曾忽略,相反卻是十分看重的。一方面,儒家從人性的普遍性出發,把人看成是一種社會性的類存在,作為類存在,人在自然、宇宙中居於特殊的位置。另一方面,儒家立足於人的家庭血緣關系,以人倫世界、人倫社會為人的生存發展的根本依託,故而人的社會價值或類主體價值較之人的自我價值或個體價值更重要。正是在這樣的意義上,儒家強調「人貴物賤」,認為人類有著不同於其他事物的高明高貴之處,具有其他事物無法比擬的價值;強調「民為邦本」,認為人民構成國家政治的基礎,只有基礎牢固,國家的安寧才有保障,國家的發展才有可能;強調「民貴君輕」,認為人民、國家、君主的重要性,人民是第一位的,天下之得失取決於民心之向背。
❻ 孔子的主要道德觀是什麼
仁,是孔來子道德觀的核心。源孔子其思想以「仁」核心,以為「仁」即「愛人」。
歷史背景:
面對春秋時期諸侯爭戰不休、人民困苦不堪的現實,孔子不是像宗教家那樣創造出一個外在的超越的全知全能的救世主——通過天啟和神諭來規范人們的思想和行為。孔子重視民生疾苦,呼喚仁政,希望統治者以仁義之心待民,他說「苛政猛於虎」,他還強調無論什麼法令法規,統治者都要首先以身作則,「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雖令不行」。在人際交往中,孔子強調的是忠和恕。
而是回首歷史,到上古「聖王」那裡去尋找智慧。孔子自謂 「述而不作」,實際是以「述」為「作」,通過對歷史傳統作當代詮釋,來實現價值的疊加和轉換。他正直、樂觀向上、積極進取,一生都在追求真、善、美,一生都在追求理想的社會。他的成功與失敗,無不與他的品格相關。他品格中的優點與缺點,幾千年來影響著中國人,特別是影響著中國的知識份子。
以上,希望對你有所幫助。
❼ 道德特徵有哪些
我們看到新時代法治發展有一個重要的特徵,就是道德規則法律化、規范化、可實施化。也就是所謂的小事兒,不起眼的事兒,或者說人性中內生的一些事兒,過去都不受法管,現在越來越要規范化和可實施化,背後反映了時代的本質,就是黨中央提出的要堅持法治與德治相結合的治國方略,我們堅守這個方略來做可能就會很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