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一法學
㈠ 法學碩士研究生與法學研究生一樣嗎
【法律碩士】法律碩士屬於專業碩士,只是給非法律專業人士設立的學位,非法律專業的在人士也可以報考法學碩士。
【法學碩士】法學碩士(www.zzye.org)主要是培養應用型、實踐型人才,理論深度有限,有豐富的學科背景,比較適合從事法律界的人士報考,本科法學專業的只能報考法學碩士。
其次,在職人士需掌握法碩類在職研究生的報考注意
2014年國家教育委員會發布相關文件,通知2016年在職聯考與統招研究生考試合並,就目前的情況來看在,各位考生可以參加一月統招研究生,報考法學碩士或者是法律碩士,這兩種學習方式需要考生在通過全國法學/法律聯考後以全日制形式參加在校學習。
如果考生想要以在職形式研修學習,則需要參加五月同等學力申碩,同等學力申碩的法學專業為法學碩士,屬於學術型碩士。
㈡ 法學研究生和法律研究生報考條件有何區別
法律碩士(Juris Master簡稱JM)是專業學位之一,我國自1996年試辦法律碩士按照國務院學位委員會第十四次會議審議通過的《專業學位設置審批暫行辦法》規定設置。 法律碩士學位是具有特定法律職業背景的職業性學位,主要培養面向立法、司法、律師、公證、審判、檢察、監察及經濟管理、金融、行政執法與監督等部門、行業的高層次法律專業人才與管理人才。法學碩士的培養目標是以教學、學術、實務多方面為指向,而法律碩士則是以致用、實務為指向。時下社會上存在一種錯誤認識,只知道法學碩士,而不知道法律碩士。實際上,兩者存在一些區別:一、招生條件是不一樣的,法學碩士要求必須具有國民教育序列大學本科學歷,不限本科專業(但實際考生多為法學本科),但不招收同等學歷的非本科生;法律碩士要求具有國民教育序列大學本科學歷的非法律專業的畢業生。(從2009年起,允許法學本科畢業生報考法律碩士。)二、考試試題不同。法學碩士專業課試題傾向於理論化試題,以《刑法學》主觀題為主。而法律碩士起源為英美,遵循美國法律人才培養原則,需要有較強的邏輯思維與推理能力,所以法律碩士是由本科為非法律專業畢業生考錄,題目傾向於實務。三、錄取比例不一樣。法學碩士的錄取比例,一般都是在10:1左右,而法律碩士由於引進於英美國家,屬於國內考研熱門專業,加上有權招收全日製法律碩士的院校皆為全國重點大學,所以競爭極為激烈,平均達到15:1。四、培養方式不同。法律碩士基本是自費,如北大的是每學分800元,論文指導和論文答辯費6000;法學碩士有公費也有自費。五、教學方式不同。法學碩士分專業採取導師制,每個學生一個導師(教授或者副教授),在讀期間能夠得到導師的不斷輔導,深入學習相關法律理論。而法律碩士不分專業,採用"雙導師"制。以經世致用為原則,實務為先,貫徹理論學習與實踐操作的教學理念。因此可見,法學碩士的培養目標是以教學、學術為指向,而法律碩士是以致用、實務為指向。本人現為法學研究生,在學校里,屬於學術型研究生,法碩,是專業性研究生。
㈢ 法學研究生和法碩有什麼區別
法學碩士和法律碩士的本質區別
時下社會上存在一種錯誤認識,只知道法律碩士,而不知道法學碩士。實際上,客觀的說二者是兩回事,有著本質的區別,雖然都是學習法律的,但含金量是明顯不一樣的。
一、招生條件是不一樣的,法學碩士必須要求本科畢業,不招收同等學歷;法律碩士要求具有國民教育序列大學本科學歷(或具有本科同等學力)的非法律專業的畢業生。本 科畢業生必須工作二年以上。同等學歷的專科畢業生必須工作三年以上。這里的差別在於同等學歷可以報考法律碩士,而不能報考法學碩士,且法律碩士必然是原來沒有學過法律的。
二、考試試題不同。法學碩士參加的是這幾年越來越難,但考生越來越多的研究生入學考試,難度之大有目共睹;而法律碩士的考試雖然政治理論課、外語考試是一樣的,但專業課考民法學、刑法學和綜合考試(含憲法、法學基礎理論、中國法制史),為全國聯考科目,難度有限(已經形成了規范的復習教材)。
三、錄取比例不一樣。法學碩士的錄取比例,一般都是在10:1左右,北大等名校更達20:1,而法律碩士一般是3:1。
四、培養方式不同。法律碩士基本是自費,如北大的是每學分800元,論文指導和論文答辯費6000;法學碩士有公費也有自費。
五、教學方式不同。法學碩士分專業採取導師制,每個學生一個導師(教授或者副教授),在讀期間能夠得到導師的不斷輔導,深入學習相關法律理論。而法律碩士不分專業,也沒有導師,學習的課程只是法律的基礎課,共十二、三門,45學分。最後只不過找個老師輔導一下論文而已。
綜上所述,我們應該認識到從總體而言,法學碩士無論從本身的考生的素質、接受到系統深入的學習等諸多方面都優於法律碩士。
但現在存在的問題是二者不分,社會上包括很多用人單位認為法律碩士就是學習法律的碩士,殊不知二者的本質區別。而且有的學校,也縱容了這種社會的誤解,比如人民大學、中國政法大學,它們讓法律碩士在畢業分配的意見書上自己填寫專業:民法、經濟法、刑法等隨便,使得魚目混珠,為用人單位選拔人才設置了障礙,甚至產生誤導。所以筆者在此直言,以澄清這個常識性的問題。
㈣ 法學研究生有幾個專業各種專業就業方向如何
一、法理學,兩個方向。
(1)法理學這個專業對於大所所要求的「較高的法學專業知識和素養」是非常合適的。如果法理學都能學好,其他部門法都很容易學習,法理學所要求的法律研究是是十分必要的,而大的律所都要求法律研究,法理學恰恰就是求職的機會。
(2)學習法理學的學生以後考博成為大學老師也不失為一種較好的就業方向。
二、法制史,三個方向
(1)學法制史的同學可以考公務員。公務員現在大熱,學生可以重點考慮這個方向
(2)可以往律師方向走;我覺得就業方向與所學專業並無直接聯系,所以,還可以往律師方向走
(3)可以當大學老師。如果你喜歡讀書,可以考博,然後畢業到高校任教。這也是一種選擇。
三、民商法和經濟法
(1)是律師這個行業。因為大部分掙錢的律師都是做民商事案件的,所以,前景和「錢景」都非常廣闊。(
2)是公司的法律顧問(法務)。在「大眾創業,萬眾創新」的互聯網時代,公司的法律顧問就業前景一片光明。尤其是現在很多律所或者律師團隊都開始重點主推公司法律顧問業務這一塊,所以公司法律顧問也是一個非常好的機會。
(3)學民商事專業、經濟法專業的同學可以進證券公司、金融公司、投行這些部門。這些公司都是需要研究民商法、經濟法等專業的人才。
四、知識產權法
(1)大部分人還是選擇律所做知產業務去
(2)進入了BAT等大型公司做法務
五、刑法(1)公安、司法鑒定人員,這是學刑法專業比較大的優勢(2)直接做律師,刑事律師雖然案件不多,但是好的律師一年上千萬輕輕鬆鬆,這不是開玩笑(3)直接考公務員。建議考檢察院,專業相對對口。
六、訴訟法
(1)律師,因為律師需要大量辦案,訴訟法專業當然很合適
七、憲法與行政法 (1)當老師(2)律師
八、法律(法學)
(1)那些新型的職業,法律知識管理師,產品經理,法律媒體從業者,都是可以嘗試的。
(2)加入創業公司也是很不錯的選擇,關鍵在於自己想做什麼
拓展資料
法學,又稱法律學、法律科學,是以法律、法律現象以及其規律性為研究內容的科學,它是研究與法相關問題的專門學問,是關於法律問題的知識和理論體系。
法學,是關於法律的科學。法律作為社會的強制性規范,其直接目的在於維持社會秩序,並通過秩序的構建與維護,實現社會公正。作為以法律為研究對象的法學,其核心就在對於秩序與公正的研究,是秩序與公正之學。
法學是世界各國高等學校普遍開設的大類,也是中國大學的十大學科體系之一,包括法學、政治學、公安學、社會學四個主要組成部分。在社會上,很多人習慣將法學專業稱之為法律專業。
在中國,法學思想最早源於春秋戰國時期的法家哲學思想,法學一詞,在中國先秦時代被稱為「刑名之學」,從漢代開始有「律學」的名稱。在西方,古羅馬法學家烏爾比安(Ulpianus)對「法學」(古代拉丁語中的Jurisprudentia)一詞的定義是:人和神的事務的概念,正義和非正義之學。
(參考資料 網路 法學)
㈤ 研究生法學一般來說哪個專業好考一些
如果法學專業的要轉專業,有一點比較不容易的地方就是數學要重學。回
所以,如果不學數學的話,沒答什麼專業可以轉的。
而且就業形勢來說,文科類的都比較不好找的,這是全國的現狀。法學專業的就業要麼是研究生畢業,要麼一定要過司考,這樣找工作才好找一點。但是,一旦找到專業相符的工作,一般待遇都不差。
現在就業比較容易的,應該是經濟貿易類的,比如國際貿易等
㈥ 法學碩士研究生一年學費多少
1、法學碩士研究生學費依據學校不同而不同,費用一般在2-4萬之間,考生可以根據自己的情況進行咨詢了解。
2、一般來說發達地區的學校特別是名校的學費普遍比較高,而中西部地區特別是二區的學校則學費要低很多。另外,非全日制比全日制也要高。大部分高校對於法碩的學費多集中在每年一萬到兩萬五的區間。
3、北京的高校普遍學費會稍貴一些,比如北京大學2.2萬/年,中國人民大學2萬/年。而江蘇的高校不知是否是因政策要求,大部分高校都是1萬/年,比如南京大學、東南大學。有些高校因為地理原因或是招生需求可能會在學費上做出一些讓步,比如法律專碩和法學學碩同樣8000元/年的蘭州大學、深圳大學、鄭州大學。還有些高校會在獎學金設置上對學費有所抵消。
㈦ 法學研一該做什麼
准備司法考試
㈧ 法律研究生和法學研究生有什麼差別
法律是理論研究與實踐經驗相結合的產物。既要研究法律,又要研究法律的適用,以及基本的法律理論和論證。畢業後,我有能力在畢業後學習法律。當然,你也可以在實務部門工作。而法學專業,一般更具體,如法律秘書等,法學和法學是兩個不同的專業,法律在很多方面都優於法律,比如考生的素質和系統的深度學習。
㈨ 法律專業研究生有沒有分類分哪幾類
法律專業研究生分為法律碩士與法學碩士
法律碩士與法學碩士的區別:
1、招生條件是不一樣的
法學碩士必須要求國民教育本科畢業,不招收同等學歷;法律碩士要求具有國民教育序列大學本科學歷的非法律專業的畢業生。(從2009年起,允許法學本科畢業生報考法律碩士。)
2、考試試題不同
法學碩士專業課試題傾向於理論化試題,以主觀題為主。而法律碩士起源為英美,遵循美國法律人才培養原則,需要有較強的邏輯思維與推理能力,所以法律碩士是由本科為非法律專業畢業生考錄,題目傾向於實務。
3、錄取比例不一樣
法學碩士的錄取比例,一般都是在10:1左右,而法律碩士由於引進於英美國家,目前屬於國內考研熱門專業,加上有權招收全日製法律碩士的院校皆為國家重點大學,所以競爭極為激烈,平均達到15:1。
4、培養方式不同
法律碩士基本是自費,如北大的是每學分800元,論文指導和論文答辯費6000;法學碩士有公費也有自費。
5、教學方式不同
法學碩士分專業採取導師制,每個學生一個導師(教授或者副教授),在讀期間能夠得到導師的不斷輔導,深入學習相關法律理論。而法律碩士不分專業,採用"雙導師"制.以經世致用為原則,實務為先,貫徹理論學習與實踐操作的教學理念。
(9)研一法學擴展閱讀
報考條件:
1、國家承認學歷的應屆本科畢業生
2、具有國家承認的大學本科畢業學歷的在職人員
3、獲得國家承認大專畢業學歷後經兩年或兩年以上(從大專畢業到錄取為碩士生當年9月份),達到與大學本科畢業生同等學力,且符合招生單位根據本單位的培養目標對考生提出的具體業務要求的人員;
國家承認學歷的本科學力的本科結業生和成人高校應屆本科畢業生按本科畢生同等學力身份報考
4、參加自學考試並取得畢業證書的也可報考
考生在高校學習的專業為非法學專業,下列13個專業不得報考:法學、經濟法、國際法、國際經濟法、勞動改造法、商法、公證、法律事務、行政法、律師、涉外經濟與法律、知識產權法、刑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