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法學百科 » 道德理想彼岸的橋梁

道德理想彼岸的橋梁

發布時間: 2022-01-13 03:43:10

Ⅰ 什麼是通往道德理想彼岸的橋梁

實踐是通往道德理想彼岸的橋梁
理想信念是一個思想認識問題,更是一個實踐問題。如果說,現實是此岸,理想是彼岸,那麼,唯有實踐才是聯系兩者的橋梁。理想不等於現實,理想的實現往往要通過一條充滿艱難險阻的曲折之路,有賴於腳踏實地、持之以恆地奮斗。堅定的信念,執著的追求,不懈的奮斗,才是通往理想彼岸的橋梁。

Ⅱ 大一思修考試樣題

一、名詞解釋(每題3分,共計12分)

1、 信念

2、慎獨自律

3、社會公德

4、實體法律制度

二、多項選擇題(每題2分,共計16分)(多選少選均不得分)

1、下面哪些(個)選項是人生態度和人生觀的關系的描述?

A、人生態度是人生觀的重要內容。

B、人生態度是人生觀的心理傾向。

C、人生態度是人生觀的表現和反映。

D、人生觀表現了人生態度的基本意圖。

2、促進個人與社會的和諧需要做到哪些(個)?

A、正確認識個體性與社會性的統一關系。

B、正確認識個人需要與社會需要的統一關系。

C、正確認識個人利益與社會利益的統一關系。

D、正確認識享受個人權利、自由與承擔國家責任、義務的統一關系。

3、下面哪些(個)對道德描述是不準確的?

A、道德是一種社會現象。

B、道德是社會關系的產物。

C、人類自我意識的形成與發展是道德產生的客觀條件。

D、人類最初的道德是以風俗習慣等形式表現出來的。

4、下面哪些(個)內容表達了中國傳統道德中的「仁愛」思想。

A、己所不欲,勿施於人

B、見賢思齊焉,見不賢而內自省也

C、兼相愛,交相利

D、是非之心,智也

5、公民基本道德規范包括:

A、勤儉持家 B、文明禮貌 C、愛護公物 D、明禮誠信

6、誠信對大學生的作用是:

A、誠信是大學生樹立理想信念的基礎

B、誠信是大學生全面發展的前提

C、誠信是大學生進入社會的「通行證」

D、誠信是大學生立身處世的根本原則

7、下列哪些(個)屬於家庭美德的內容:

A、男女平等 B、助人為樂 C、奉獻社會 D、鄰里團結

8、下面哪些(個)是我國憲法規定的國家制度:

A、人民民主專政制度

B、人民代表大會制度

C、多黨合作和政治協商制度

D、民族區域自治制度

三、簡答題(每題4分,共計16分)

1、認識和把握道德修養的途徑與方法?

2、簡述社會主義道德建設的核心和原則

3、社會公德的基本特徵和主要內容是什麼?

4、我國程序法律制度包括哪些?

四、問答題(每題6分,共計18分)

1、怎樣架起通往理想彼岸的橋梁?

2、如何做到科學對待人生環境?

3、怎樣理解公共生活需要公共秩序?

五、論述題(每題9分,共計18分)

1、結合理想和現實進行職業生涯設計。(要求:根據課本知識,結合現實,得出自己的觀點或結論)

2、給本課程的任課教師寫一封信,要求寫出課程內容與自身的感悟及建議

2007-2008學年第一學期

《思想道德修養與法律基礎》(110010062)期末考試試題(A卷)

參考答案及評分標准

考試對象:2007級本科生

本期末試卷滿分為80分,占課程總成績的80%;平時成績占課程總成績的20%。

一、名詞解釋(每題3分,共計12分)

2、 信念:信念是情感、認知和意志的有機統一體(1分),是人們在一定的認識基礎上確立的對某種思想或事物堅信不疑並身體力行的心理態度和精神狀態。(2分)

2、慎獨自律:在無人知曉、沒有外在監督的情況下(1分),堅守自己的道德信念,自覺按道德要求行事(1分),不因為無人監督而恣意妄為。(1分)

3、社會公德:是指在社會交往和公共生活中公民應該遵守的道德准則(2分),社會公德「涵蓋了人與人、人與社會、人與自然的關系」。(1分)

4、實體法律制度:主要是規定法律關系主體的權利和義務或職權和職責的法律制度的總稱,(2分)我國實體法律制度主要包括行政法律制度、民商法律制度、經濟法律制度、刑事法律制度。(1分)

二、多項選則題(每題2分,共計16分)(多選少選均不得分)

1、下面哪些選項是人生態度和人生觀的關系的描述?(AB)

A、人生態度是人生觀的重要內容。

B、人生態度是人生觀的心理傾向。

C、人生態度是人生觀的表現和反映。

D、人生觀表現了人生態度的基本意圖。

2、促進個人與社會的和諧需要做到?(A、B、C)

A、正確認識個體性與社會性的統一關系。

B、正確認識個人需要與社會需要的統一關系。

C、正確認識個人利益與社會利益的統一關系。

D、正確認識享受個人權利、自由與承擔國家責任、義務的統一關系。

3、下面哪些(個)對道德描述是不準確的?(C)

A、道德是一種社會現象。

B、道德是社會關系的產物。

C、人類自我意識的形成與發展是道德產生的客觀條件。

D、人類最初的道德是以風俗習慣等形式表現出來的。

4、下面哪些(個)內容表達了中國傳統道德中的「仁愛」思想。(AC)

A、己所不欲,勿施於人。

B、見賢思齊焉,見不賢而內自省也。

C、兼相愛,交相利。

D、是非之心,智也。

5、公民基本道德規范指:(D)

A、勤儉持家 B、文明禮貌 C、愛護公物 D、明禮誠信

6、誠信對大學生的作用(ABCD)

A、誠信是大學生樹立理想信念的基礎。

B、誠信是大學生全面發展的前提。

C、誠信是大學生進入社會的「通行證」。

D、誠信是大學生立身處世的根本原則。

7、下列哪些(個)屬於家庭美德的內容:(A、D)

A、男女平等 B、助人為樂 C、奉獻社會 D、鄰里團結

8、下面哪些(個)是我國憲法規定的國家制度:(ABD)

A、人民民主專政制度

B、人民代表大會制度

C、多黨合作和政治協商制度

D、民族區域自治制度

三、簡答題(每題4分,共計16分)

1、認識和把握道德修養的途徑與方法?

答:(1)學思並重的方法。(0.5分)(2)省察克治的方法。(1分)(3)慎獨自律的方法。(1分)(4)積善成德的方法。(1分)(5)知行統一的方法。(0.5分)

2、簡述社會主義道德建設的核心和原則

答:社會主義道德建設要以為人民服務為核心(1)為人民服務是社會主義經濟基礎和人際關系的客觀要求。(2)為人民服務是社會主義市場經濟健康發展的要求。(2分)

社會主義道德建設要以集體主義為原則(1)社會主義集體主義強調集體利益和個人利益的辯證統一。(2)強調集體利益高於個人利益。(3)強調重視和保障個人的正當利益。(2分)

3、社會公德的基本特徵和主要內容是什麼?

答:基本特徵:繼承性,基礎性,廣泛性,簡明性。(2分)

主要內容:文明禮貌,助人為樂,愛護公物,保護環境,遵紀守法。(2分)

4、我國程序法律制度包括哪些?

答:行政訴訟法律制度(1分),民事訴訟法律制度(1分),刑事訴訟法律制度(1分),仲裁和調解制度(1分)。

四、問答題(每題6分,共計18分)

1、怎樣架起通往理想彼岸的橋梁?

答:(1)立志當高遠,立志需躬行,但要始於足下。(2分)

(2)認清實現理想的長期性、艱巨性和曲折性。理想的實現是一個過程,正確對待理想過程中的順境和逆境。(2分)

(3)在實踐中化理想為現實。正確認識理想與現實的關系是實現理想的思想基礎。堅定的信念是實現理想的重要條件。勇於實踐、艱苦奮斗是實現理想的根本途徑。(2分)

2、如何做到科學對待人生環境?

答:(1)是促進自我身心的和諧,要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掌握應對心理未問題的科學方法,合理調控情緒,積極參加集體活動,增進人際交往。(2分)

(2)要促進個人與他人的和諧,堅持平等原則、誠信原則、寬容原則、互助原則,正確認識和處理競爭與合作關系。(2分)

(3)促進個人與社會的和諧,正確認識個體性與社會性的統一關系,正確認識個人需要與社會需要的統一關系,正確認識個人利益與社會利益的統一關系,正確認識享受個人權利、自由與承擔社會責任、義務的統一關系。促進人與自然的和諧,正確認識人對自然的依存關系,科學把握人對自然的改造活動,深入理解人與自然的關系。(2分)

3、怎樣理解公共生活需要公共秩序?

(1)有序的公共生活是構建和諧社會的重要條件。(1.5分)

(2)有序的公共生活是經濟社會健康發展的必要前提。(1.5分)

(3)有序的公共生是提高社會成員生活質量的基本保證。(1.5分)

(4)有序的公共生活是國家現代化和文明程度的重要標志。(1.5分)

五、論述題(每題9分,共計18分)

1、結合理想和現實進行職業生涯設計。

(1)學生對自我的分析(2分)

(2)學生對社會就業的認識(2分)

(3)確定職業目標和途徑(5分)

2、給本課程的任課教師寫一封信,要求寫出課程內容與自身的感悟及建議(課程描述:4分,感悟及建議5分)

(略)

Ⅲ 怎樣架起通往理想彼岸的橋梁

理想世界是—個完美而美好的世界,但現實世界確實—個真實而殘酷的世界。當理想與現實無窮接近時,美好而真實的世界就會慢慢浮現。反之,人心就會破碎,美夢就會變為人生之噩耗,成為我們無力承受的生命之重。

關於理想和現實,哲學家馮友蘭總結了幾點,咱們不妨聽聽,看看有何優點或缺點。

1,釋迦牟尼割自己的肉喂鷹,是仁慈的行為,但用印度人的血汗,去維持英國人的繁榮,不但甘地反對,就算釋迦復生,也是不會同意的。英國人的理想除了利益,還是利益。

2,國與國之間本就沒有任何法律,也不會講太多道德,國與國之間也沒有永遠的敵人,只有永遠的利益。國與國之間最好不要談理想,而要講現實。

3,理想與現實不是對立的,而是彼此依存。現實離不開理想,而理想也離不開現實。

Ⅳ 結合實際論述如何架起通往理想彼岸的橋梁

(一)結合實際:丁磊、比爾?蓋茨、吳士宏等人的懷抱理想,經歷奮斗和挫折,成就人生的經歷和過程及啟示。
(二)當代大學生如何架起通往理想彼岸的橋梁
1、正確認識理想與現實的關系是實現理想的思想基礎。
2、堅定的信念是實現理想的重要條件。
3、勇於實踐,艱苦奮斗是實現理想的根本途徑。

Ⅳ 只有()才是道德理想彼岸的橋梁。大一思修題

A、實踐 。

實踐是一個漢語詞彙,讀作shí jiàn。具體意思為:

1、改造社會和自然的有意識的活動。

2、實際去做;履行。

3、在核輻射防護中,實踐指增加輻射照射劑量的活動。

實踐的基本形式:

1、改變自然,使自然滿足人們物質生活需要的經濟活動。包括生產、消費、流通、財政、金融、信託、投資、保險、服務等活動,它決定著其他一切活動。

2、以處理人與人之間社會關系的活動,包括政治、軍事、教育、科學技術、文化、衛生、體育、民族、宗教、司法、社會治安、社會管理、社會交往、勞動就業與社會保障、公共服務等活動。

Ⅵ 通往理想彼岸的橋梁是()。A. 立志B. 勤奮C. 實踐D. 幻想

D和A做混合土,C做橋墩,B做台階。橋就搭起來了

Ⅶ 現實是此岸,理想是彼岸,中間隔著湍急的河流,行動則是架在河上的橋梁。這句話蘊含的哲理

我們站在現實岸這邊,而我們的理想在岸的那一邊,理想和現實間是一條湍急的河流,要想實現理想到達岸的那一邊,只有付出實際行動,而這行動就是那座橋,使我們到達理想,實現理想。

Ⅷ 只有()才是道德理想彼岸的橋梁。大一思修題

我覺得應該選D,「道德」是人在思想修行方面上建立的詞,既然是理想的橋梁,那麼就應該以修身養性為基礎,沒有良好的心態思想,又從何追求道德理想?即修身為橋梁,才能真正到達理想的彼岸

Ⅸ 現實是此岸,理想是彼岸,什麼是二者之間的橋梁

理想信念是一個思想認識問題,更是一個實踐問題。如果說,現實是此岸,理想是彼岸,那麼,唯有實踐才是聯系二者的橋梁。

熱點內容
立法動力 發布:2025-02-14 00:37:34 瀏覽:699
棄嬰道德 發布:2025-02-14 00:29:07 瀏覽:668
勞動法一年工齡一個月工資 發布:2025-02-13 23:02:38 瀏覽:889
課余體育競賽的法規性文件 發布:2025-02-13 22:00:24 瀏覽:66
法官黃松 發布:2025-02-13 21:23:32 瀏覽:167
司法考試真題分科 發布:2025-02-13 21:17:32 瀏覽:288
正陽法院電話 發布:2025-02-13 20:35:55 瀏覽:228
大學期末經濟法總結2000 發布:2025-02-13 20:12:21 瀏覽:86
測試准則和條例 發布:2025-02-13 19:40:35 瀏覽:815
法院檢察院公安局 發布:2025-02-13 19:40:32 瀏覽:6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