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法學百科 » 道德義務論

道德義務論

發布時間: 2020-12-20 09:12:34

道德是什麼意思

道德,是由思想行為所表現的,有一定標準的,社會、風俗,習慣。道德是版道和德的合成詞,道是方向、方法權、技術的總稱;德是素養、品性、品質。道德雙修是人生的哲學。

道德是一種社會意識形態,是人們共同生活及其行為的准則與規范。道德往往代表著社會的正面價值取向,起判斷行為正當與否的作用。道德是指以善惡為標准,通過社會輿論、內心信念和傳統習慣來評價人的行為,調整人與人之間以及個人與社會之間相互關系的行動規范的總和。

(1)道德義務論擴展閱讀

「道德」一詞出自老子《道德經》。

《道德經》主要論述「道」與「德」:「道」不僅是宇宙之道、自然之道,也是個體修行即修道的方法;「德」不是通常以為的道德或德行,而是修道者所應必備的特殊的世界觀、方法論以及為人處世之方法。

老子的本意,是要教給人修道的方法,德是基礎,道是德的升華。沒有德的基礎,為人處世、治家、治國,很可能都失敗,就沒有能力去「修道」。

所以修「德」是為修道創造良好的外部環境,這可能也是人所共需的;修道者更需要擁有寧靜的心境、超脫的人生,這也缺「德」不可。《道德經》德經部分,在經文中佔了很大部分,這是修道的基礎。

⑵ 會計倫理有功利主義、道德義務論兩種理論。你贊成哪種理論

道德義務比較贊成

⑶ 政治家應該恪守什麼樣的道德准則——馬克斯·韋伯論「克里斯瑪」領袖和責任倫理

一雅斯貝爾斯認為,馬克斯·韋伯是一個集政治家、科學家、哲學家於一身的人物。「盡管由於命運和環境的作弄,他沒有在政治方面享有顯赫的地位,但卻毫不減損他傑出政治家的本色,他的偉大就像一個沒有手的拉斐爾,沒有功績但卻有無限的潛力。」①確實,韋伯終其一生都熱衷於政治、渴望獻身於政治。而作為一個政治家,特別是作為一個現代世界中的政治家,他無疑必須清楚兩個問題:第一,什麼是政治,尤其是是什麼是現代的政治?對此,從1 895年發表「就職演講」開始,一直到生命的最後歲月,在韋伯對於政治的理解中,「權力斗爭」和「民族-國家」始終是他的定義政治的核心因素。權力斗爭是政治的本質,民族-國家這一政治統一體則是現代政治的基本單元。簡言之,政治就是在民族-國家層面上展開的權力斗爭,包括,或者說,尤其是,對「暴力使用權」的爭奪。而獻身於政治,也就是投身於這種權力斗爭。而由此就引申出第二個問題:對於國家來說,政治,或者說,這種權力斗爭之所以存在,除了因為「在塵世生活中到處充滿著人與人之間的嚴酷斗爭」,因而是生存性的,是「人類基本的生存方式」②之外,還有什麼內在的理據?

⑷ 論道德和義務

道德抄是你所在地方人們的習慣思維和襲行為規范,道德標準是受當地的經濟發達程度、文化底韻和人們生活習慣所形成對人和事物看法和標准。它不是法。義務分二種:主動和被動。被動義務是法律所規定公民必須要承擔帶有強制牲。主動義務是法律規定之外但自己覺得必須或者應該去承擔的亊,它受道德影響。是隨意性的不是強制性的。

⑸ 康德的義務論是什麼

能用機器的時候少用人肉……
這個在張千帆老師的憲法學導論裏讀到過,屬於法哲內學的范疇了,學了刑法學容覺得跟行為無價值有些聯系。基本上對行為其本身主觀的道德動機或客觀的對命令與禁止的遵守情況視作評斷其價值善惡的標准,而不考慮其實際結果的好壞,就是義務論了

⑹ 論點:給老人讓座不是義務而是一種道德提倡,請問論據是什麼

讓座是一種我們說的一種道德有道德的行為,是一種比較高尚的情操,但是沒有人規專定必須給老屬人讓座拿我周圍為例,很多年輕人上班非常累,下班的時候,有時候他們的體力可能還不如一些大爺,大媽因為大爺大媽他們出來主要是閑逛或者是出來鍛煉身體,這種情況下就沒有必要強迫勞累的年輕人,必須給無所事事的老人讓座。

⑺ 哲學引論義務論和功利主義看待行為道德性的區別表現在哪裡

功利主義,即抄效益主義,提倡追求「最大幸福」。它是道德哲學(倫理學)中的一個理論。功利主義是一種效果論,以此區別於義務論。義務論是根據行為是否違反道德義務來判斷一個行為的善惡,而效果論是根據行為造成的結果的好與壞來判斷一個行為的善惡

⑻ 比較義務論與功用主義關於道德根據的觀點

從其歷史背景、人性、道德行為的評價依據、評價的原則、道德行為的約束和制裁力量以及如何對待人等六個方面對二者進行比較分析,理清它們的各自的倫理立場和思想觀點.

⑼ 道德感指的是

道德感是人所特有的一種高級情感,道德品質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它是一個人對自己或他人的動機、言行是否符合社會一定的道德行為准則而產生的一種內心體驗。
道德感就是履行義務、執行道德法則的「絕對命令」的情感沖動,即道德感就是義務感。道德感就是得道感、敬重情感、義務感。道德感教育的重心,就是使人們因獲得「倫理上的造詣」而得「道」;以對道德准則的敬重,培育道德上的「優美靈魂」和源頭性的「靈魂驅動力」;培育以自我解放為本質和追求的義務意識。

一、分類
例如對符合道德行為准則的行為,即會產生滿意、愉快、心安理得等內心體驗;反之,則會產生憤怒、厭惡、羞愧等內心體驗。這類內心體驗就是道德感。道德感按其形式可分為:
(1)直覺的道德情緒經驗,它是由於對某種情境的感知而引起的;
(2)與具體的道德形象相聯系的情緒體驗,它是通過人的想像發生作用的一種情感;
(3)意識到道德理論的情緒體驗,它是可以清晰地意識到道德要求為中介的情感。

二、基本特質
道德感既是一種道德的主觀意志,也是一種見諸行為的道德沖動。「意志作為主觀的或道德的意志表現於外時,就是行為」,而且「道德的意志表現於外時才是行為」。作為一種主觀形態和沖動形態的道德,道德感具有三個方面的基本特質。

⑽ 義務論的羅斯的直覺主義義務論

羅斯(W.D. Ross)[1877-1971]便是一個客觀主義的規則直覺主義者(objectivist rule-intuitionist).
他相信直覺不只能發現正確的道德原則,還能正確地應用它們.
道德原則有三個主要特徵:
1.道德原則是自明的(self-evident);
2.道德原則構成一個多元的集合(a plural set),當中並沒有一個最高的總原則,將其他原則統轄在一起.
3.道德原則並不是絕對的,每一個原則在某一特定的情況中,都可以被其他原則壓倒(override).
羅斯因而區分出兩種規則或義務:初定義務(prima facie ties)和終定義務(actual ties).
初定義務有七個:
守諾言(promise keeping)
忠誠(fidelity)
感恩(gratitude for favors)
仁慈(beneficence)
正義(justice)
自我改進(self-improvement)
不行惡(Nonmaleficence)
例示:
假如你作出承諾,你就會將自己置於這樣的境況:守諾言的義務構成了你的行事之一個道德考慮(moral consideration).若果沒有其他的初定義務壓倒它,它便成為終定義務.
假如有其他初定義務壓倒守諾言這個初定義務,那麼你不守諾言也是道德上容許的.
例如:我答應甲今天四時跟他喝下午茶,但當我三時五十分去餐廳時,看見小虎倒卧血泊中正需急救,那麼我就決定救小虎而不去赴會.我的做法道德上有沒有錯呢 ?
這個情況涉及兩初定義務之沖突:
A. 我們應守諾言
B. 我們應盡量幫助有需要者
我決定幫助小虎,表示我認為B義務壓倒A.
羅斯認為在某一情況中,那一個初定義務成為終定義務,最後要訴諸直覺決定.
這樣的直覺主義仍逃避不了上面提過的困難.因此,大多數義務論者傾向理性的規則義務論.

熱點內容
道德悲情 發布:2025-01-13 15:40:23 瀏覽:599
經濟法的種類及含義 發布:2025-01-13 15:38:57 瀏覽:514
2015年計劃生育條例婚假 發布:2025-01-13 15:33:02 瀏覽:118
廣東省食品安全條例修訂草案 發布:2025-01-13 15:09:37 瀏覽:296
規章標語 發布:2025-01-13 15:04:54 瀏覽:731
法律非法學考什麼 發布:2025-01-13 15:04:08 瀏覽:602
關於教師體罰的法律責任 發布:2025-01-13 15:02:49 瀏覽:905
部隊幹部轉業法規 發布:2025-01-13 14:59:57 瀏覽:977
發錯微信應承擔法律責任嗎 發布:2025-01-13 13:54:22 瀏覽:341
司法邵武人 發布:2025-01-13 13:52:51 瀏覽:8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