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學道德的底線
『壹』 醫學倫理學是否應該有道德底線
科學發達了,倫理道德該不該遵守這種問題還要討論,人之所以跟動物有所區別,就是因為人要體面,體面就要有道德倫理來約束!擁有多少貨幣,只能衡量一個人的購買力和投資能力,有多高的道德倫理,就能衡量一個人內心的價值!
『貳』 . 醫學道德的概念是什麼有何特點有何意義
望採納!
醫學道德的基本原則:不傷害原則;有利(有益)原則;尊重原則;公正原則
不傷害原則(principle of nonmaleficence):在醫學實踐中,不傷害是指在診治、護理過程中不使患者的心身等受到損害。一般來說,凡是醫療、護理上必需的或者屬於適應證范圍,則所實施的診治、護理手段是符合不傷害原則的。但是,不傷害原則不是絕對的,因為有些診治、護理手段即使符合適應證,也會給患者軀體或心理上帶來一些傷害,如腫瘤化療既能抑制腫瘤的發展或復發,又會對患者的造血、免疫系統產生不良的影響。因此,符合適應證不意味著可以忽視對患者的傷害,應努力避免各種傷害的可能或將傷害減少到最低限度。
有利(有益)原則(principle of beneficence):狹義的有利原則是指醫務人員的診治、護理行為對患者確有助益,既能減輕痛苦或同時又能促進康復;廣義的有利原則是指醫務人員的診治、護理行為不僅對患者有利,而且有利於醫學事業和醫學科學的發展,有利於促進人群、人類的健康和福利。
尊重原則(principle of respectautonomy):在醫護實踐中,尊重原則是指對患者的人格尊嚴及其自主性的尊重。尊重原則要求醫務人員:①平等尊重患者及其家屬的人格與尊嚴;②尊重患者知情同意和選擇的權利,而對於缺乏或喪失知情同意和選擇能力的患者,應該尊重家屬或監護人的知情同意和選擇的權利。
公正原則(principle of justice):公正即公平或正義的意思。公正有程序性公正、回報性公正和分配性公正等,這里主要指分配性公正,它是指收益和負擔的合適分配,並且又包括形式上的公正和實質上的公正。在醫護實踐中,形式上的公正是指類似的個案分配收益與負擔時以同樣的准則處理,不同的個案以不同的准則處理,在我國僅限於基本的醫療和護理;實質上的公正是根據患者的需要、個人的能力、對社會的貢獻、在家庭中的角色地位等分配收益和負擔,在現階段我國稀有貴重衛生資源的分配只有根據實質上的公正。
公正原則要求醫務人員:醫務人員既有宏觀分配衛生資源的建議權,又有參與微觀分配衛生資源的權利,應根據公正的形式和實質原則,運用自己的權利,盡力實現患者基本醫療和護理的平等;17.醫學道德規范的含義:指在醫學道德基本原則指導下協調醫務人員人際關系及醫務人員與社會關系的行為准則或具體標准。在醫護實踐中,它強調醫務人員在醫療、預防、科研等領域中的義務,並以「應該做什麼,不應該做什麼以及如何做」的形式出現,發揮著把醫德理想變成醫德實踐的中間環節作用。
醫學道德規范的特點:就醫學道德規範本身而言,它的內容集中體現其實踐性,它的形式集中體現其理論性。
醫學道德的基本范疇:權利與義務是對應的,醫務人員享有一定的醫德權利,也要履行相應的醫德義務。但是,醫學道德強調醫務人員履行醫德義務是自覺自願的且不以享受醫德權利為前提。
醫德權利是指在道義上允許醫師行使的權力和應享受的利益。一般來說,法律權利都是道德權利,而道德權利不一定都是法律權利或也可能是法律權利的理想,具有性。
『叄』 中國古代醫學道德的主要內容是什麼
中國古代醫學道德的主要內容是「善」
道德是一種社會現象,是人類社會生活中所特有的、由經濟關系決定的、以善惡標准評價的、依靠人們內心信念、傳統習慣和社會輿論所維系的調整人們相互關系和行為的原則規范、心理意識和行為活動的總和,是由社會發展規律所決定的各種行為規范的總和。
在我國古代文化中, 「道德」是一對哲學范疇。「道」一般指事物運動變化的規律,可引伸為人們必須遵循的行為准則、規范;「德」即得,人們認識「道」、遵循「道」,內得於己,外施於人,便稱為「德」。老子的《道德經》說:「道生之,德畜之……道之尊,德之貴,夫莫之命而常自然。」道德兩字連用,始見於荀子《勸學》篇:「故學至乎禮而止矣,夫是之謂道德之極」。在西方古代文化中,「道德」一詞起源於拉丁語的「摩里斯」(mores),意為風俗、習慣,引伸其義,有規則和規范、行為品質、善惡評價等意義。道德的內容既包括外在的行為規范、規章制度等道德要求,也包括內在的善惡觀念道德情感、道德意志、道德修養、道德習慣等內心信念。馬克思主義認為,道德是由經濟關系決定的社會意識形式之一。雖然有其自身相對獨立發展的歷史,但歸根結底是同社會物質生活條件的變化相適應的。據此,馬克思主義倫理學從總體上將道德劃分為原始公有制社會的部落—族道德、私有制社會的階級道德和公有制社會的共產主義道德三種歷史類型。
『肆』 醫學道德的基本原則
醫學道德來的基本原則
1、醫學道源德基本原則的含義:醫學道德的基本原則是指在醫學實踐活動中調節醫務人員人際關系以及醫務人員與社會關系的最基本出發點和指導准則,也是衡量醫務人員職業道德水平的尺度。
2、醫學道德基本原則的內容:我國醫學道德基本原則的內容是「救死扶傷、防治疾病,實行社會主義的醫學人道主義,全心全意為人民的健康服務。」其中「救死扶傷、防治疾病」是社會主義醫葯衛生事業的根本任務和對醫務人員的要求,也是醫務人員實現全心全意為人民健康服務的途徑和手段,體現了醫學道德對醫務人員的基本要求和醫學的科學性與道德性的統一;「實行社會主義的醫學人道主義」是社會主義公德對醫學職業的要求,也是醫務人員實現「全心全意為人民健康服務」的內在精神,體現了醫學道德對醫務人員的較高要求和醫學道德的繼承性與時代性的統一;「全心全意為人民的健康服務」是共產主義道德對醫學職業的要求,也是「救死扶傷、防治疾病」和「實行社會主義的醫學人道主義」的落腳點,體現了醫學道德對醫務人員的最高層次要求和我國醫學道德的先進性。綜上所述,醫學道德基本原則的三方面內容是互相聯系、不可分割的整體,也體現了醫學道德不同層次的要求。
『伍』 作為一個醫務工作者應如何進行醫學道德修養
醫務工作者應該如何進行醫學道德修養,這肯定意味著應該保持健康良好的育人為本,全心全意的
『陸』 道德的底線是什麼
道德底線是指做人不可逾越的最低道德戒線,是規范人的言行的最低道德要求。內容
1、兩種錯誤說法
①「道德底線是社會基本道德規范」這種說法是錯誤的。基本道德規范是基本要求,高尚品德是較高要求,道德底線是最低要求。
②「道德底線是法律條文」這種說法也是錯誤的。道德是法律的基礎;法律是道德的保障。嚴重違反道德規范的行為才會受到法律的制裁;逾越道德底線的行為並非都會受到法律的懲罰,但都應受到社會的譴責。
2、兩條道德底線
①不要損人利己。你可以「只掃門前雪」,但不能把雪堆在鄰居門口。
②不要損公肥私。你可以「不錦上添花」,但不能把公園的花摘回家。
『柒』 醫學道德的重要性
一、醫學道德教育的意義
1、有助於行務人員的內在品質,是把醫學道德原則和規范回轉化為內心信念的重答要一環。
2、有助於培養醫務人員的人文素養和道德情操,是形成良好醫德醫風的重要環節。
3、有助於培養高素質的醫學人才,是促進醫學科學工作發展的重要措施。
二、醫學道德教育的過程
1、提高醫德認識。
2、.培養醫德情感。
3、鍛煉醫德意志。
4、堅定醫德信念。
5、養德行為和習慣。
(7)醫學道德的底線擴展閱讀
醫德情感的內容包括同情感、責任感和事業感。
同情感是醫務人員最起碼的醫德情感、最基本的醫德情感,其感性因素居主導地位,是服務病人的原始動力。
責任感是起主導作用的醫德情感,其理性因素居主導地位,是一種自覺的道德意識,可彌補同情感的不足,使醫務人員的行為具有穩定性,並能真正履行對病人的道德責任。
事業感是責任感的升華,是更高層次的醫德情感,即把事業看得比個人利益、生命還重要。強烈的事業感能激勵醫務人員為醫學事業的發展發憤圖強,不計較個人得失,並能為病人的利益承擔風險,真正實現全心全意為人民健康服務的道德原則。
『捌』 醫學道德底線是什麼原則
中醫執業醫師資格考試有關醫學倫理學篇醫學道德規范體系都出了哪些考點?哪些試題?為了幫大家更好的了解醫學倫理學篇醫學道德規范體系的考點,整理了有關此篇章中的考試試題,供大家學習與參考。
一、A1型題
1. 醫學道德規范的內容不包括
A.救死扶傷、忠於醫業
B.鑽研醫術、精益求精
C.一視同仁、平等待患
D.廉潔守法、克己奉公
E.互學互尊、團結協作
答案:D
解析:醫學道德規范的主要內容包括救死扶傷、忠於醫業,鑽研醫術、精益求精,一視同仁、平等待患,慎言守密、禮貌待人,廉潔奉公、遵紀守法,互學互尊、團結協作。
2.醫學道德權利的作用不包括
A.醫學職業的聲譽和社會地位
B.調動和提高廣大醫務人員履行職業道德義務的積極性和主動性
C.有利於促進患者配合診療的積極性
D.有利於醫務人員維護和促進人類健康中發揮更大作用
E.使病人產生良好的心理效應
答案:E
解析:醫學道德權利的作用從兩個角度而言,一方面醫務人員正當的職業道德權利受到尊重和維護,可醫學職業的聲譽和社會地位,也可以調動和提高廣大醫務人員履行職業道德義務的積極性和主動性,有利於醫務人員在維護和促進人類健康中發揮更大的作用;另一方面患者的道德權利受到尊重和維護,有利於患者道德義務的履行,可以促進患者配合診療的積極性,提高治療效果,有利於醫患關系的和諧。
3.除下列哪項外均是醫學道德范疇的內容
A.權利與義務
B.責任與信念
C.情感與良心
D.審慎與保密
E.榮譽與幸福
答案:B
解析:醫學道德范疇的內容有權利與義務、情感與良心、審慎與保密、榮譽與幸福等。
4.醫學道德的底線是
A.尊重原則
B.公正原則
C.行善原則
D.無傷原則
E.保密原則
答案:D
解析:無傷原則是善待服務對象的起碼要求,是醫學界規定的一條道德底線,那就是如果醫務人員的醫學行為不能有利於病人,至少不傷害病人。
5.以下不屬醫學道德原則的內容的是
A.行善原則
B.尊重原則
C.公正原則
D.無傷原則
E.相互依存
答案:E
解析:醫學道德原則包括行善原則、尊重原則、公正原則、無傷原則。
二、B型題
(6~7題共用備選答案)
A.體現了醫務人員對病人、集體和社會所負的道德責任
B.主要包括情感、責任感和事業感
C.促使醫務人員關懷、體貼病人,並於病痛危難之時全力救護
D.促使醫務人員在任何情況下,都能堅守醫學道德原則和規范要求,抵制不正之風
E.促使醫務人員養成良好的醫護作風,提高責任感
6.體現醫學道德審慎作用的是
答案:E
7.體現醫學道德情感作用的是
答案:C
(8~9題共用備選答案)
A.對服務對象實施有利的醫學行為
B.善待生命,同情、關心、體貽患者
C.在醫護實踐中尊重能夠自主的病人的自主性
D.在醫學服務中公平、正直地對待每一位病人的倫理原則
E.在診治、護理過程中努力避免病人不應有的醫療傷害
8.尊重原則的含義是
答案:C
9.無傷原則的含義是
答案:E
『玖』 醫務人員的底線
當今社會,受到社會市場經濟利益的驅動,極個別的醫務人員有令不行,有禁不止,盲目追求經濟利益,服務態度差,開大處方,人情方,收受「紅包」,給病人的精神上和經濟上帶來了一些不必要的壓力和負擔,嚴重偏離了醫生的職業宗旨。嚴重損壞了白衣天使的光輝形象。使這一神聖的事業籠罩上了一層陰影,也使得部分患者對醫生產生了懷疑,失去了應有的尊重和信賴。
醫德醫風是醫務人員的職業道德風尚,也是社會主義道德風尚的重要組成部分。作為一種職業道德風尚,是醫德醫風在醫療衛生領域中的特殊表現,對提高醫療服務質量,改進醫院管理,推進醫學的發展具有積極影響。儀表端莊,態度誠懇,體貼耐心是診治病人的基本醫德醫風要求。尊重人格、關心體貼、耐心細致、嚴謹求實、拒收禮金、遠離「回扣」,是醫德醫風的基本體現。
堅持道德底線要求是加強醫德建設的需要,醫生必須要有良好的醫德,必須加強自身修養,提高道德水準,熱忱地為病人服務,弘揚中華民族素有崇尚醫德,繼承發揚優良傳統。醫生的職業特點決定醫生必須具備更高的素質。管住自己的手、口,堅持不該吃的不吃,不該拿的不拿,不該要的不要。恪守自己的精神家園和道德底線,慎言、慎微、慎行,不斷升華自己的道德境界,做一個有道德情趣的人,一個表裡如一、奮發向上、走向成熟的社會人,一個深受病人信賴的白衣天使。
『拾』 什麼是道德的底線
個人修養的底線即最低要求是不幹損人不利己的事.
社會風氣的底線是不容忍那些損人利己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