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法學百科 » 國人多道德

國人多道德

發布時間: 2022-01-13 22:45:15

1. 為什麼國人越來越愚昧,越沒有道德

其實我覺得你很無知~這樣的問題~這樣的話題你也會問出來 說出來`~
難道你認為古人就是個個都知書答理?個個都忠孝?電視劇看多了吧`
社會在進步~這是21世紀~請不要用N年前的眼光來看待~你所謂的(現代人,這方面戲曲啊,古文啊,肯定是沒興趣的。反而是對小品啊,學個女人樣的小沈陽啊,低級趣味比較有興趣)我承認現在的人對待戲曲 古文類的東西興趣很淡,反而對你所謂你一些低級趣味比較有興趣~但我想問一下,你是正在職上班的人嗎?如果不是 那我告訴你 當你下班或其餘休息時間時會有多大的興趣去研究你說的那些東西(在我看來 說是看戲曲 古文不如說是研究),而你說的低級趣味反而更適合現在的社會~在忙碌中能得到別樣的快樂~
其實我都不想打這些字得(在我看來您老應該是個老頑固吧~)`但當我反復看了幾遍後 實在忍不住了`就打了幾個字,但又發現其實沒必要解釋,您老可能永遠無法理解現在的社會。(說多了也沒用)
哦~再多說一句 您老的第1~2段覆蓋面太廣了~你說的問題不是沒有 但那畢竟是少數,至少在我周圍10個中有1個吧~我想這比例不會很高吧`

2. 國人的道德現狀為何如此差

一樓(火因不明)的解釋顯然屬於和稀泥。按照這種「比例說」中國的好人好事也應該最多才對。事實上,巴菲特一捐就是幾百億美元,而中國的富人捐錢可就不能相提並論了。

話至此,肯定會有人說,那隻是富人道德差勁。中國的一般人可沒那麼糟糕。真的如此嗎?那好,我可以負責的說,世界上最熱衷於捐款的國民,是哪國人?是美國人。我們不談富裕與否的問題,美國人捐款佔到收入的比例,是世界最高的。以1990年為例,美國人捐款佔到全國GDP的2.2%。不僅總值(1230億美元)為世界最高,比例也為世界最高(當年緊隨其後的是英國,1.4%)。要知道,這1230億美元中,約90%是來自【私人捐贈】。(本節數據引自《多元與統一》p69 王紹光)

當我們仔細分析之後,就可以知道,道德水平不僅與傳統、歷史等問題相關,同時也與社會的制度有關。中國在這方面最大的問題,是存在著道德逆淘汰。由於缺乏一整套好的措施作為保障,有道德的人在現實生活中往往處於吃虧的狀態。這方面的例子實在是太多太多了。比如說,金有樹的例子(http://gb.chinabroadcast.cn/3821/2005/03/14/501@480005_2.htm)。這個例子由於牽連到19條人命,所以顯得非常重大。但生活中無數小到不值一提的事件,對「道德」構成的考驗與折磨,絕然不比這單一事件要來得小。

說到底,道德不是平空產生的,而是與一整套制度相關的。最簡單的講,有法律。法律和道德,都是加諸於我們的規范。但道道主要依靠的是內化的手段,而法律則為外在的強制力,二者是相輔相成的。舍法律而談道德,只能流於空談;棄道德而專法律,大概也只能做成秦帝國了。

我講到這里的意思是說,中國人的道德不行,兩個主要的原因是:1、道德處於被逆淘汰的位置。2、道德不行,主要是因為法律等強制的規范沒有做好(客氣點說,只能說是沒有做好,呵呵)。

但還有第三個主要的原因:道德是需要環境的,除了法律環境,還需要社會環境。打個比方說,《連城訣》里的花鐵干,他本來是名士,很有道德。但是到了極端的條件下,他的不道德的一面占據了主要的地位。我們當然可以用人性本惡或者他本來就是偽君子來解釋,但我覺得,我們應當承認,每個人的人必更面,都有趨利避害的本能,這種本能在一個合理的條件下,不但可能達到自身的趨利避害的要求,而且也可能幫助他人達到趨利避害。但如果出現極端的情況,個人與他人之間存在著不可調和的矛盾,無法兩利,怎麼辦?這時候能舍已為人,當然是道德的,但這實在是與人的本性不符的。怎麼辦?所以,一個合理的社會條件,是盡量避免這種情況的出現。這就是第三個主要原因了。

比如說你舉的例子,那位司機為什麼採取這種手段呢?我覺得不能用「他是殺人狂」來解釋。而是他擔心:1、送去醫院,付不起費,今後賠不起錢;2、如果他說出車牌號等信息,自己會坐牢。

為什麼我們很少聽說發達國家有這種事?很簡單。在一個好的社會裡面,撞了車,打個電話給保險公司,會有專業人士前來解決,一般程度的小事故,人家根本就不用吵架來解決(多累啊,是吧)。

而在中國,這些恐怕一時之間還難以達到(如果你不是達官貴人、或商賈巨室的話)。

道德這個東西,固然可能說是一個人的自我修養,但它的效用的發生,通常是與他人相聯系的。你今天不排隊,那些,必然加重了他對社會、對道德的不信任感。到了一定程度,他也會採取不排隊、隨地吐痰等方式,來發泄他的不滿。這樣,這種不道德的小事聚積起來,就會成為整個社會的不道德。這種事情,真的是成也難,毀也易。但不幸的是,三十四年前,中國有一場大不幸,把人的道德毀壞殆盡了。

今日的種種不道德,很多人歸因於市場經濟,以為市場經濟唯利是圖,所以人們都不道德了。其實大謬。在那段特殊的日子裡面(你知道是哪一段吧?),家長如何教導孩子們呢?第一件緊要的事,是「出去不要講真話」!我們今天再聽那段歲月的故事,通常都已簡化為某人受難的故事。但是,那又不是地震,是誰讓他們一個個的受難了?至少不是外國人吧。那段歲月,將人性之惡充分的發揮了出來。正是由於整個那段歷史造成了俯仰真空,才導致了人們唯利是圖,只相信錢,別的什麼都不信。

算啦,不說啦,好象說下去會比較敏感。

3. 一直很多人大喊國人道德淪喪,可淪喪在哪呢

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習相遠。
貪婪才是原罪,作為一個成年人有判斷是否去犯錯的能力。對於主動去以身試法的人,很值得同情嗎?要知道社會資源是有限的,別人多了你就少了,所以對於靠不正當途徑取得財富或者成功的人,大家自然會心裡不平衡,這種心裡有嫉妒羨慕的成分在。但更多的其實是對要求一個相對公平環境的期盼。如果遇到這種不公平的事情誰都不出聲了,那問題才是真正的嚴重了。
人們都喜歡站在道德的制高點上去評判他人,這是弱勢群體的一種本能保護意識。只不過在批評他人的時候主觀性很強。雖然我也不喜歡這樣的人,但我們應該清楚的認識到一個道德沒有底線的社會是很可怕的社會,一群完全沒有道德底線的人對於他人來講是十分危險的。
我覺得,作為成年人縱然沒有明顯的是非觀,趨利避害的自我保護意識還是要有的。在現在這種輿論混雜的年代裡,很多人都是被而已引導去攻擊他人(不考慮自己自身的道德修養的前提下)的道德水準。排除有不可告人的目的更多的是人雲亦雲的宣洩評論,用以緩解心理的不平衡,這種心理不得到宣洩真正著急的反倒是那些被罵的人。(罵人再狠總比抱著炸葯包和人同歸於盡要危險小得多吧)那些被罵的人的心裡其實不重視或者不屑於搭理這些聲音的。遇到重大問題自有一批人會拿錢替人辦事(所謂水軍五毛不就是這么來的嗎)。

4. 中國人的道德

那就看抄你怎麼理解道德的含義了。襲

我理解的道德,是生命的道德,應該是從人性出發的。生命的完美就是道德上的至善。

中國人的道德,是建立於形式上的,非從人性出發,只服務於社會,服務於某種功利,唯獨不服務於自己。所以對我來說,感覺很虛偽。

5. 為什麼現在的國人,這么道德敗壞,簡直是不可救葯,請大神回答

因為他們的父母是在文革時期長大的。

6. 中國人道德,到底還剩多少

議論這個話題之前,我先拿面鏡子照一照,看看自己還是否有美德和道德,再來回答樓主和樓上的某位。

7. 現代國人的道德標準是什麼比古代的君子小人好多少

摘要 現在國人的道德標准其實也是古人的道德標準的一種延續,只不過現在很多的地方都是比較開放,比較進步,所以相對於封建禮教來說還是比較先進一些,開放一些的。

8. 建國六十多年了,社會學家如何反思國人的道德水平的每況愈下

這個問題在市場經濟的今天顯得尤為突出,也很迫切。但不是幾句話就能敘述清楚的,也不是短期就能解決的。
首先我覺得目前國人的道德水準不能籠統地定性為"每況愈下「。中國人受封建思想影響較深,在改革開放的前期思想禁錮保守,但經濟社會的發展水平決定了人們的思想意識相對單純、善良。
第二,改革開放給十三億多的中國人的精神生活和物質生活帶來了翻天覆地的變化,同時也給中國人的傳統觀念帶來了巨大解放和沖擊。尤其是受金錢論、一切」向錢看「觀念的影響,在我們的生活中出現了許多與當今社會發展的主流不相稱的消極甚至腐朽的東西,這也是社會經濟發展的必然產物,要有正確的認識和看待,不必驚慌。
第三,應當看到國家在治理方面還是花了相當的功夫來引導民眾向善棄惡,伸張正義,從六、七十年代的學習雷鋒精神到八十年代的」五講四美三熱愛「以及精神文明建設、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等等都是在引導國人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這一切說白了是在教育人們要樹立人生信仰、民族信仰;是在倡導整個社會良好的風氣。
十年樹木;百年樹人。一個民族教育需要全民族長期不懈地努力才能實現民族的騰飛,這其中除了物質財富的積累外國民素質的提高某種程度上難度不小於經濟發展。

9. 看看國人的道德已經淪喪到什麼地步了,這樣

目前中國的道德來現狀既非在「滑坡」(源1976年10月之後),亦非在「爬坡」(大張旗鼓地加強精神文明建設包括道德建設時期),而是處於一個新的正常發展階段。

社會存在決定社會意識。與「經濟發展新常態」相對應,目前中國處於「道德發展的新常態」。

1、對於社會中出現的不道德現象(事件)不必大驚小怪、憂心忡忡,不要否定主流、否定發展;可以進行必要的譴責,不必連篇累牘地報道。

各類媒體要多宣傳道德楷模和身邊好人,推動道德進步。

2、青少年要少看網上道德敗壞的奇葩新聞,多看權威媒體及其網站宣傳的道德楷模。例如,我國第一代核潛艇總設計師的事跡。《光明日報》(2017年12月26日01版)從而有利於自己積極進取、奮發向上,在報效國家的過程中實現自我價值。

熱點內容
法治宣講主持詞 發布:2025-02-13 18:20:04 瀏覽:340
安陽燃煤條例 發布:2025-02-13 18:16:39 瀏覽:282
民事訴訟法訴訟雙方 發布:2025-02-13 17:41:19 瀏覽:214
商洛司法鑒定 發布:2025-02-13 17:14:45 瀏覽:265
刑法解釋的原則 發布:2025-02-13 16:37:43 瀏覽:17
市場經濟法的作用 發布:2025-02-13 15:47:53 瀏覽:726
法考過了cpa免考經濟法嗎 發布:2025-02-13 14:19:22 瀏覽:662
臨海法律服務所 發布:2025-02-13 13:42:37 瀏覽:211
合同法江平 發布:2025-02-13 13:31:01 瀏覽:241
電信服務不適用合同法 發布:2025-02-13 13:23:11 瀏覽:3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