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法學百科 » 新聞工作者職業道德准則

新聞工作者職業道德准則

發布時間: 2022-01-14 01:08:12

Ⅰ 《中國新聞工作者職業道德准則》的基本原則是什麼具體表現是什麼

不同點:1、中國新聞工作者職業道德准則以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為宗旨,報道堅持將黨的主張和人民的心聲相結合,積極宣傳黨和政府的重大決策部署。把堅持正面宣傳為主與加強和改進輿論監督統一起來,發揮黨和政府聯系人民群眾的橋梁紐帶作用。而西方新聞道德准則則認為新聞事業為神聖的職業,新聞記者只需寫出心目中認為真實的事物,對於任何方面都不得接受委託與義務,強調新聞絕對自由。2、中國新聞道德准則堅持正確輿論導向。要堅持團結穩定鼓勁、正面宣傳為主,唱響主旋律,不斷鞏固和壯大積極健康向上的輿論。而西方報道的內容則較為寬泛,其中還特別強調了對犯罪事實的報道要謹慎而不能存在偏見。3、在中國新聞作為一項社會事業,不應摻雜廣告等商業因素,應堅決反對和抵制各種有償新聞和有償不聞行為,而西方新聞界則具有商業性質,帶有一定的宣傳色彩。4、中國的新聞界要堅持黨的領導,把握先進文化前進方向,而西方新聞界則認為,只有同業的管轄是至高無上的權力。相同點:1、中西新聞道德准則都強調新聞要服務最廣大的公眾,要符合受眾的利益,尊重受眾的知情權,將受眾的利益放在第一位,尊重個人名譽及人格、隱私權。2、中西方都強調新聞真實性的至關重要地位強調新聞工作者的第一責任是報道正確的事實,報道新聞不誇大不縮小不歪曲事實,禁止虛構或製造新聞。刊播新聞報道要署作者的真名,刊播了失實報道要勇於承擔責任,及時更正致歉,消除不良影響。3、新聞報道要維護國防安全,保守國家秘密。4、新聞報道不應存在偏見,不能用輿論影響法院判決,維護司法尊嚴,依法做好案件報道,不幹預依法進行的司法審判活動,在法庭判決前不做定性、定罪的報道和評論。5、強調新聞工作者的個人職業操守,要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提高自身素質有淵博的知識,廣泛的見聞和經驗,不受外部利益影響,在行使表達自由的權利的同時要充分考慮肩負的責任,不得有害公共利益。6、促進國際新聞同行的交流與合作。7、以正當手段採集信息,註明信息來源和做好保密工作。

Ⅱ 《中國新聞工作者職業道德准則》在哪一年獲准通過

《中國新聞工作者職業道德准則》是在
一九九一年一月中華全國新聞工作者協會第四屆第一次全體會議通過
一九九四年四月中華全國新聞工作者協會第四屆第二次全體會議修訂
------
請採納!

Ⅲ 新聞工作者職業道德的主要內容

(1)熱愛黨、熱愛社會主義祖國,堅持四項基本原則,堅持新聞的黨性與人民性的統版一;(2)堅持權新聞的真實性,忠於事實,不搞虛假報道,以人民利益為准繩,宣傳黨的政策,反映群眾的心聲,克服新聞報道中的客觀主義傾向;(3)熱情謳歌正義與光明,無情揭露邪惡和黑暗,主持公道,堅持正義,不畏懼任何壓力,時刻同群眾保持密切的聯系;(4)嚴格要求自己,廉潔奉公,不利用工作之便謀私利,不拿版面做交易,吃苦耐勞,深入基層,有良好的新聞意識,遵守新聞紀律;(5)熱情為廣大讀者服務,提供有益身心健康的稿件,甘當無名英雄,同行之間,相互尊重,相互學習;(6)認真學習馬克思主義基本理論和黨的路線方針政策,樹立共產主義理想、信念,掌握豐富的科學文化知識,加強職業修養,勇於獻身新聞事業。
許多年來,國外新聞工作者有很多種書面的職業規范。他們將追求的目標和理想融化在其中。他們嚴格遵循這些職業道德規范,保護了新聞職業的崇高性,加強了人民的信任和尊敬。這里就是其中一些典型的規范和聲明,值得每一個中國新聞工作者學習和參考。

Ⅳ 中國新聞工作者職業道德准則是法律規定嗎

不屬於法律。屬於規范性文件的自律約定。

Ⅳ 我國新聞職業道德有哪些原則和規范

堅持新聞的黨性與人民性的統一、堅持新聞的真實性,忠於事實等。

熱愛黨、熱愛社會主義祖國,堅持四項基本原則,堅持新聞的黨性與人民性的統一;堅持新聞的真實性,忠於事實,不搞虛假報道,以人民利益為准繩,宣傳黨的政策,反映群眾的心聲,克服新聞報道中的主觀主義傾向。

熱情謳歌正義與光明,無情揭露邪惡和黑暗,主持公道,堅持正義,不畏懼任何壓力,時刻同群眾保持密切的聯系;嚴格要求自己,廉潔奉公,不利用工作之便謀私利,不拿版面做交易,吃苦耐勞,深入基層,有良好的新聞意識,遵守新聞紀律。

(5)新聞工作者職業道德准則擴展閱讀:

新聞工作者職業道德的相關要求規定:

1、在承諾保證信息來源匿名之前, 永遠要質問一下信息來源的動機。要對為換取信息而作出的承諾中各種可能的情況都做出清楚的說明,一旦承諾, 則保守諾言。

2、確保標題、導讀和其他突出處理的材料、照片、音像、圖表、聲音和印語都沒有誤表達。

3、除非傳統的公開的方法不能得到對公眾至關重要的信息, 不要採用秘密的或竊聽式的方法獲取信息。如果使用了這樣的方法, 在報道中應該加以說明。

Ⅵ 《中國新聞工作者職業道德准則》讀後感

職業道德,就是職業行為規范,故盡可能按本行業對從業人員要求進行分析,但在分析的時候可以適當的把一般職業道德規范的內容增加進去。

Ⅶ 《中華新聞工作者職業道德准則》內容

中國新聞工作者職業道德准則(全文)

(本《准則》於一九九一年一月中華全國新聞工作者協會第四屆理事會第一次全體會議通過,一九九七年一月第二次修訂。)

中國新聞事業是中國共產黨領導的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的重要組成部分。新聞工作者要適應形勢發展的需要,努力學習和宣傳馬克思列寧主義、毛澤東思想和鄧小平建設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堅決貫徹執行黨的基本路線、基本方針,堅持以科學的理論武裝人,以正確的輿論引導人,以高尚的精神塑造人,以優秀的作品鼓舞人,牢牢把握正確的輿論導向,為人民服務,為社會主義服務,為全黨全國工作大局服務,為推進社會主義物質文明和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實現我國社會主義現代化的宏偉目標努力奮斗。

繼承和發揚黨的新聞工作優良傳統,樹立良好的職業道德,維護新聞工作的嚴肅性和聲譽,對於發揮新聞輿論的引導作用,對於建設一支政治強、業務精、紀律嚴、作風正的新聞隊伍,保證新聞事業健康發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自覺遵守新聞職業道德,應該是每一個有理想、有抱負、有操守和富於敬業精神的新聞工作者對自己的基本要求。

一、心全意為人民服務

為人民服務是社會主義道德建設的核心,是社會主義道德的集中體現,也是我國新聞工作的根本宗旨。

新聞工作者要在黨的領導下,發揮密切黨和政府同人民群眾聯系的橋梁、紐帶作用,堅持對黨、對國家負責和對廣大群眾負責的一致性。努力使黨和政府的方針、政策及時、准確、廣泛地同群眾見面,為人民群眾提供參與政治、經濟、文化等社會生活以及了解世界所需要的新聞和信息,熱情宣傳他們建設社會主義的偉大創造和奉獻精神,准確反映他們的願望、呼聲和正當要求。

支持符合人民利益的正確思想和行為,勇於批評、揭露違背人民利益的錯誤言行和消極腐敗現象,積極、正確發揮輿論監督作用。

牢固樹立群眾觀點,滿腔熱情地做好群眾工作,密切聯系群眾,重視群眾來稿,妥善處理群眾有關建議、批評、申訴和檢舉的來信、來訪,開展多種多樣為群眾服務的活動。

二、堅持正確的輿論導向

新聞工作者要增強政治意識、大局意識、責任意識,堅持正確的輿論導向。在新聞報道中,要弘揚愛國主義、集體主義、社會主義的主旋律,動員和團結全國各族人民投身到建設祖國、振興中華的偉大事業中來。要堅持團結穩定鼓勁、正面宣傳為主的方針,造成有利於推進改革開放、建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發展社會生產力的輿論,有利於加強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和民主法制建設的輿論,有利於鼓舞和激勵人們為國家富強、人民幸福和社會進步而艱苦創業、開拓創新的輿論,有利於人們分清是非、堅持真善美、抵制假惡丑的輿論,有利於國家統一、民族團結、人民心情舒暢、社會政治穩定的輿論。新聞報道不得宣揚色情、兇殺、暴力、愚昧、迷信及其他格調低劣、有害人們身心健康的內容。

三、遵守憲法、法律和紀律

新聞工作者必須在憲法和法律的范圍內活動,自覺遵守憲法、法律和宣傳紀律。

堅定地宣傳、貫徹黨的理論、路線、方針、政策。不得利用自己掌握的輿論工具,宣傳同中央決定相違背的內容。

維護憲法規定的公民權利,不揭人隱私,不誹謗他人,要通過合法和正當的手段獲取新聞,尊重被采訪者的聲明和正當要求。

維護司法尊嚴。對於司法部門審理的案件不得在法庭判決之前作定性、定罪和案情的報道;公開審理案件的報道,應符合司法程序。

嚴格遵守和正確宣傳國家的民族政策和宗教政策,堅決維護各民族的團結,維護安定團結的政治局面。

嚴格保守黨和國家的秘密,自覺維護國家的利益和安全。

四、維護新聞的真實性

真實是新聞的生命。新聞工作者要堅持發揚實事求是的作風,深入基層、深入實際、深入群眾,加強調查研究,報實情、講真話,不得弄虛作假,不得為追求轟動效應而捏造、歪曲事實。

力求全面地看問題,防止主觀性、片面性、努力做到從總體上、本質上把握事物的真實性。

采寫和發表新聞要客觀公正。不得從個人或小團體利益出了發,利用自己掌握的輿論工具發泄私憤,或作不公正的報道。

工作要認真負責,避免報道失實。如有失實,應主動承擔責任,及時更正。

五、保持清正廉潔的作風

新聞工作者要堅持發揚清正廉潔的作風,自覺抵制拜金主義、享樂主義、個人主義思想的侵蝕,堅決反對「有償新聞」等不正之風,樹立行業新風。

新聞工作者不得以任何名義索要、接受或借用采訪報道對象的錢、物、有價證券、信用卡等;參加各種會議和活動不得索取和接受任何形式的禮金;不得在企事業單位兼職以獲取報酬;不允許個人擅自組團進行采訪報道活動;不得利用職務之便謀取私利。

新聞報道和經營活動要嚴格分開。新聞單位不得用新聞形式做廣告;不得向編采部門下達「創收」任務。記者編輯不得從事廣告或其他經營活動。

堅持廉潔自律,提倡勤儉作風,記者不得向被采訪地區或單位提出工作以外的個人生活方面的特殊要求。要自覺遵守財經紀律和財務制度,嚴禁講排場、比闊氣、揮霍公款。

六、發揚團結協作精神

團結協作,形成合力,是社會主義新聞工作的一大優勢。新聞界同行之間應建立平等、團結、友愛、互助的關系。提倡互相學習、相互支持,開展正當的業務競爭。

尊重同行和其他作者的著作權,反對抄襲、剽竊他人的勞動成果。

在同國外新聞界交往中,要維護祖國的尊嚴,維護中國新聞工作者的尊嚴。

Ⅷ 如何保證《中國新聞工作者職業道德准則》的有效性

嚴格來按照《中華新聞工作源者職業道德准則》來要求自己。
繼承和發揚黨的新聞工作優良傳統,樹立良好的職業道德,維護新聞工作的嚴肅性和聲譽,對於發揮新聞輿論的引導作用,對於建設一支政治強、業務精、紀律嚴、作風正的新聞隊伍,保證新聞事業健康發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自覺遵守新聞職業道德,應該是每一個有理想、有抱負、有操守和富於敬業精神的新聞工作者對自己的基本要求。

Ⅸ 我國新聞職業道德的主要規范包括哪些

新聞職業道德是新聞工作者在長期的新聞實踐活動中形成的調整人們相互關系的新聞規范和准則,是社會道德對新聞記者這一職業所提出的特殊要求。 一、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 為人民服務是社會主義道德建設的核心,是社會主義道德的集中體現,也是我國新聞工作的根本宗旨。新聞工作者要在黨的領導下,發揮密切黨和政府同人民群眾聯系的橋梁、紐帶作用,堅持對黨、對國家負責和對廣大群眾負責的一致性。努力使黨和政府的方針、政策及時、准確、廣泛地同群眾見面,為人民群眾提供參與政治、經濟、文化等社會生活以及了解世界所需要的新聞和信息,熱情宣傳他們建設社會主義的偉大創造和奉獻精神,准確反映他們的願望、呼聲和正當要求。支持符合人民利益的正確思想和行為,勇於批評、揭露違背人民利益的錯誤言行和消極腐敗現象,積極、正確發揮輿論監督作用。牢固樹立群眾觀點,滿腔熱情地做好群眾工作,密切聯系群眾,重視群眾來稿,妥善處理有關建議、批評、申訴和檢舉的來信、來訪,開展多種多樣為群眾服務的活動。 二、堅持正確的輿論導向 新聞工作者要增強政治意識、大局意識、責任意識,堅持正確的輿論導向。在新聞報道中,要弘揚愛國主義、集體主義、社會主義主旋律,動員和團結全國各族人民投身到建設祖國、振興中華的偉大事業中來。要堅持團結穩定鼓勁、正面宣傳為主的方針,造成有利於推進改革開放、建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發展社會生產力的輿論,有利於鼓舞和激勵人們為國家富強、人民幸福和社會進步而艱苦創業、開拓創新的輿論,有利於人們分清是非、堅持真善美、抑制假惡丑的輿論,有利於國家統一、民族團結、人民心情舒暢、社會政治穩定的輿論。新聞報道不得宣傳色情、兇殺、暴力、愚昧、迷信及其他格調低劣、有害人們身心健康的內容。 三、遵守憲法、法律和紀律 新聞工作者必須在憲法和法律的范圍內活動,自覺遵守憲法、法律和宣傳紀律。堅定地宣傳、貫徹黨的理論、路線、方針、政策。不得利用自己掌握的輿論工具,宣傳同中央決定相違背的內容。維護憲法規定的公民權利,不揭人隱私,不誹謗他人,要通過合法和正當的手段獲取新聞,尊重被采訪者的聲明和正當要求。 維護司法尊嚴。對於司法部門審理的案件不得在法庭判決之前作定性、定罪和案情的報道;公開審理案件的報道,應符合司法程序。嚴格遵守和正確宣傳國家的民族政策和宗教政策,堅決維護各民族的團結,維護安定團結的政治局面。嚴格保守黨和國家的秘密,自覺維護國家的利益和安全。 四、維護新聞的真實性 真實是新聞的生命。新聞工作者要堅持發揚實事求是的作風,深入基層、深入實際、深入群眾,加強調查研究,報實情、講真話,不得弄虛作假,不得為追求轟動效應而捏造、歪曲事實。力求全面地看問題,防止主觀性、片面性,努力做到從總體上、本質上把握事物的真實性。采寫和發表新聞要客觀公正。不得從個人或小團體利益出發,利用自己掌握的輿論工具發泄私憤,或作不公正的報道。工作要認真負責,避免報道失實。如有失實,應主動承擔責任,及時更正。 五、保持清正廉潔的作風 新聞工作者要堅持發揚清正廉潔的作風,自覺抵制拜金主義、享樂主義、個人主義思想的侵蝕,堅決反對「有償新聞」等不正之風,樹立行業新風。新聞工作者不得以任何名義索要、接受或借用采訪報道對象的錢、物、有價證券、信用卡等;參加各種會議和活動不得索取和接受任何形式的禮金;不得在企事業單位兼職以獲取報酬;不允許個人擅自組團進行采訪報道活動;不得利用職務之便謀取私利。新聞報道和經營活動要嚴格分開。新聞單位不得用新聞形式做廣告;不得向編采部門下達「創收」任務。記者編輯不得從事廣告或其他經營活動。堅持廉潔自律,提倡勤儉作風,記者不得向被采訪地區或單位提出工作以外的個人生活方面的特殊要求。要自覺遵守財經紀律和財務制度,嚴禁講排場、比闊氣、揮霍公款。 六、發揚團結協作精神 團結協作,形成合力,是社會主義新聞工作的一大優勢。新聞界同行之間應建立平等、團結、友愛、互助的關系。提倡互相學習,相互支持,開展正當的業務競爭。尊重同行和其他作者的著作權,反對抄襲、剽竊他人的勞動成果。在同國外新聞界交往中,要維護祖國的尊嚴,維護中國新聞工作者的尊嚴。

Ⅹ 中國新聞工作者職業道德准則的內容簡介

一.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
為人民服務是社會主義道德建設的核心,是社會主義道德的集中體現,也是我國新聞工作的根本宗旨。
新聞工作者要在黨的領導下,發揮密切黨和政府同人民群眾聯系的橋梁,紐帶作用,堅持對黨,對國家負責和對廣大群眾一致性。努力使黨和政府的方針,政策及時,准確,廣泛地同群眾見面,為人民群眾提供參與政治,經濟,文化等社會生活,以及了解世界所需要的新聞和信息,熱情宣傳他們建設社會主義的偉大創造和奉獻精神,准確反映他們的願望,呼聲和正當要求。
支持符合人民利益的正確思想和行為,勇於批評,揭露違背人民利益的錯誤言行和消極腐敗現象,積極,正確發揮輿論監督作用。
牢固樹立群眾觀點,滿腔熱情地做好群眾工作,密切聯系群眾,重視群眾來稿,妥善處理群眾有關建議,批評,申訴和檢舉的來信,來訪,開展多種多樣為群眾服務的活動。
二.堅持正確輿論導向
新聞工作者要增強政治意識,大局意識,責任意識,堅持正確的輿論導向,在新聞報道中,要弘揚愛國主義,集體主義,社會主義旋律,動員和團結全國各族人民投身建設祖國,振興中華的偉大事業中來。要堅持下面宣傳為主的方針,造成有利於推進改革開放,建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發展社會生產力的輿論,有利於鼓舞人們為國家富強,人民幸福和社會進步而艱苦創業,開拓創新的輿論,有利於人們分清是非,堅持真善美,抵制假惡丑的輿論,,有利於國家統一,民族團結,人民心情舒暢,社會政治穩定的輿論。新聞不得宣揚色情,兇殺,暴力,愚昧,迷信及其他格調低劣,有害人們身心健康的內容。
三.遵守憲法,法律和紀律
新聞工作者必須在憲法和法律的范圍內活動,自覺遵守憲法,法律和宣傳紀律。
堅定地宣傳,貫徹黨的理論,路線,方針,政策,不得利用自己掌握的輿論工具,宣傳同中央決定相違背的內容。
維護憲法規定的公民權利,不揭人隱私,不誹謗他人,要通過合法和正當的手段獲取新聞,尊重被采訪者的聲明和正當要求。
維護司法尊嚴,對於司法部門審理的案件不得在法庭判決之前作定性,定罪和案發定團結的政治局面。
嚴格保守黨和國家的秘密,自覺維護國家的利益和安全。
四.維護新聞的真實性
真實是新聞的生命。新聞工作者要堅持發揚實事求是的作風,深入基層,深入實際,加強調查研究,報實情,講真活,不得弄虛作假,不得為追求轟動效應而捏造,歪曲真實。為求全面地看問題,防止主觀性,片面性,努力做到從總體上,本質上把握事物的真實性。
采寫和發表新聞要客觀公正,不得從個人或小團體利益出發,利用自己輿論工具發泄私憤,或作不公正的報道。
五.保持清正廉潔的作風
新聞工作者要堅持發揚清正廉潔的作風,自覺抵制拜金主義,享樂主義,個人主義思想的侵蝕,堅決反對「有償新聞」等不正之風,樹立行業新風。
新聞工作者不得以任何名義索要,接受或借用采訪報道對體外象的錢,物,有價證券,信用卡等,參加各種會議和活動不得索取和接受任何形式的禮金,不得在企事業單位兼職以獲取報酬,不允許個人擅自組團進行采訪報道活動,不得利用職務之便謀取私利。
新聞報道和經營活動要嚴格分開,新聞單位不得用新聞形式做廣告,不得向編采部門下達「創收」任務。記者編輯不得人事廣告或其他經營活動。
堅持廉潔自律,提倡勤儉作風,記者不得向被采訪地區或單位提出工作以外的人個生活的特殊要求,要自覺遵守財經紀律和財務制度,嚴禁講排場,比闊氣,揮霍公款。
六.發揚團結協作精神
團結協作,形成合力,是社會主義新聞工作的一大優勢。新聞界同行之間應建立平等,團結,友愛,互助的關系,提倡互相學習,相互支持,開展正當的業務競爭。
尊重同行和其他作者的著作權,反對抄襲,剽竊他人的勞動成果。
在同國外新聞界交往中,要維護祖國的尊嚴,維護中國新聞工作者的尊嚴。

熱點內容
法治宣講主持詞 發布:2025-02-13 18:20:04 瀏覽:340
安陽燃煤條例 發布:2025-02-13 18:16:39 瀏覽:282
民事訴訟法訴訟雙方 發布:2025-02-13 17:41:19 瀏覽:214
商洛司法鑒定 發布:2025-02-13 17:14:45 瀏覽:265
刑法解釋的原則 發布:2025-02-13 16:37:43 瀏覽:17
市場經濟法的作用 發布:2025-02-13 15:47:53 瀏覽:726
法考過了cpa免考經濟法嗎 發布:2025-02-13 14:19:22 瀏覽:662
臨海法律服務所 發布:2025-02-13 13:42:37 瀏覽:211
合同法江平 發布:2025-02-13 13:31:01 瀏覽:241
電信服務不適用合同法 發布:2025-02-13 13:23:11 瀏覽:3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