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法學百科 » 人大立法工作計劃

人大立法工作計劃

發布時間: 2022-01-14 01:10:15

Ⅰ 2018國家公務員申論熱點:為國歌立法,高揚愛國精神

近日,全國人大常委會公布了2017年立法工作計劃。其中,關於國歌法的法律案擬於今年6月初審。這意味著,國歌和國旗、國徽一樣,將有一部專門的法律。
「起來!不願做奴隸的人們——」在戰火紛飛的年代,《義勇軍進行曲》是「誓與國家共存亡」的沖鋒號;和平年代,國歌是「而今邁步從頭越」的進行曲;在奧運會奪冠等國際場合,國歌是炎黃子孫共同的心聲。國歌是一首歌,唱出了中華兒女的不屈和抗爭;國歌又不只是一首歌,它奏響的是整個社會團結奮進的鼓點,凝聚的是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精氣神。
為國歌立法,是對國歌尊嚴的維護。時下的某些場合,國歌缺乏統一規范。社會上流行的國歌版本有十餘種之多,即便是專業的演奏家,也未必答得出它的演奏標准,更遑論大眾了。除此之外,個別娛樂化國歌的現象也時有發生。隨意篡改國歌歌詞,奏唱國歌時嬉笑打鬧,甚至在某些婚喪嫁娶、舞會聯誼等娛樂或商業活動中,濫用國歌。凡此種種,本質上都是對國歌的不敬。通過立法,規范國歌的使用,制止不嚴肅的國歌奏唱現象和其他有損國歌尊嚴的行為,非常必要。
為國歌立法,更是一種對深藏於中華兒女靈魂深處民族情感的確認。國歌的創作背景正當中華民族面臨亡國滅種之憂的時刻,仔細聆聽,國歌里有「粉身碎骨渾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間」的節操,有「余雖不在位,當與國共存亡」的氣魄,有「苟利國家生死以,豈因禍福避趨之」的擔當,有「寄意寒星荃不察,我以我血薦軒轅」的壯烈,中華民族五千年不屈的氣節精神、為國為民粉身碎骨的血性,都在其中。
曾有人議論,戰爭年代的歌曲不適合現今,應修改歌詞或另選國歌,這是非常錯誤的觀點。戰火硝煙雖已遠去,但我們永遠不能忘記那個「最危險的時候」,永遠不能失去民族振興的緊迫感,永遠不能泯滅奮進的精氣神。「把我們的血肉築成我們新的長城」不是輕視生命,而是以犧牲保護更多生命、保存民族之根。「每個人被迫著發出最後的吼聲!」揭示了國歌表達的是抵禦侵略的奮起,本質上是珍愛生命、崇尚和平。繼2004年全國人大將《義勇軍進行曲》作為國歌寫入《憲法》後,此次又將專門為其立法,就是對國歌跨時代價值的清晰表達。
「大樂與天地同和,大禮與天地同節」。國歌旋律是激昂振奮的,它奏響的是一個飽受苦難的東方大國奮發圖強的旋律,呼應的是一個唯一不曾斷代的世界古老文明復興的決心。《義勇軍進行曲》所表達的堅忍不屈的民族品格,在任何時代都必須高揚,不斷光大。

Ⅱ 2018年立法計劃有哪些立法項目

立法工作是全國人大及其常委會的重要工作,目前初步安排,2018年將制定或者修改專20多部法律屬,包括民法典各分編、有關單行稅法等。同時將做好授權決定和改革決定相關工作,加強備案審查制度和能力建設。立法工作計劃將在大會後及時公布。

主要有以下幾點考慮:第一,堅持開放發展,實行互利共贏的戰略,實行高水平的貿易和投資自由化、便利化政策。第二,堅持「走出去」和「引進來」並舉的方針,大幅度放寬市場准入。第三,堅持為外商營造透明、穩定、可預期的投資環境,保障外商合法投資的權益。第四,堅持外商享有國民待遇條件,創造公平競爭的市場環境。

Ⅲ 房地產稅年內四次提及 未被納入年度立法工作計劃

5月11日,財政部、全國人大常委會預算工委、住房城鄉建設部、稅務總局負責同志在京主持召開房地產稅改革試點工作座談會,聽取部分城市人民政府負責同志及部分專家學者對房地產稅改革試點工作的意見。

年內4次被提及

這是今年以來官方第四次提及「房地產稅」。

3月13日,《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2035年遠景目標綱要》正式發布,和房地產相關內容中提到要「推進房地產稅立法,健全地方稅體系,逐步擴大地方稅政管理權」。

4月7日,在國務院新聞辦舉行的貫徹落實「十四五」規劃綱要、加快建立現代財稅體制發布會上,財政部稅政司司長王建凡表示,要進一步完善綜合與分類相結合的個人所得稅制度,積極穩妥推進房地產稅立法和改革。

5月6日,財政部部長劉昆在《經濟日報》撰文提到,推動構建新發展格局,促進高質量發展,必須加快建立現代財稅體制。劉昆提到,完善現代稅收制度,健全直接稅體系,逐步提高直接稅比重,進一步完善綜合與分類相結合的個人所得稅制度,積極穩妥推進房地產稅立法和改革。

去年12月,劉昆曾在《人民日報》撰文稱,按照「立法先行、充分授權、分步推進」的原則,積極穩妥推進房地產稅立法和改革。建立健全個人收入和財產信息系統。

未被納入2021年度立法工作計劃

房地產稅的立法工作備受關注,目前房地產稅立法由全國人大常委會預算工作委員會會同財政部組織起草。但從立法進程來看,房地產稅立法至少在2021年仍沒有時間表。

4月22日,全國人大常委會公布2021年度立法工作計劃。該計劃包括修改反壟斷法、公司法、企業破產法,制定海南自由貿易港法、期貨法、印花稅法以及關稅法等稅收法律等,房地產稅立法未被提及。

當前房地產仍是居民的主要財產,房地產稅的立法工作格外牽動人心。「何時出台」「如何徵收」等問題常被熱議。

華夏新供給經濟學研究院院長賈康認為,房地產稅不能拖,只會「越拖越被動」。房產稅開征後,既能降低取巧的作風,又能為地方財政增加穩定來源。經濟學家馬光遠認為,2021-2025年是推出房產稅的合適時機,如果錯過這個窗口,可能就很難再找到機會。

中國人民大學商學院教授、國家發展與戰略研究院城市與房地產研究中心主任況偉大認為,房地產稅之所以遲遲沒有落地徵收,是因為一是國家擔心居民賦稅過重;二是目前國內多個城市還以土地財政為主要收入,增加房地產稅這一新的稅種還無必要性,時機也不成熟。

2011年1月,重慶、上海兩大城市開始試點房地產稅范疇內的房產稅。其中,重慶房產稅的徵收對象包括了個人擁有的獨棟別墅(不論存量房還是增量房)、房價達到當地均價兩倍以上的個人新購高檔住房,以及在重慶市無戶籍、無企業、無工作的個人新購二套及二套以上住房,稅率為0.5%~1.2%。

上海則針對本市居民家庭在當地新購且屬於該居民家庭第二套及以上的住房,家庭人均居住面積超過60平方米的,以及非本市居民家庭在本市新購的住房,適用稅率暫定為0.6%。

但房產稅和房地產稅並不是同一概念。房地產稅是一個綜合性概念,是指一切與房地產經濟運動過程有直接關系的稅。在中國包括房地產業增值稅、企業所得稅、個人所得稅、房產稅、城鎮土地使用稅、城市房地產稅、印花稅、土地增值稅、投資方向調節稅、契稅、耕地佔用稅等。房產稅則是以房屋為征稅對象,按房屋的計稅余值或租金收入為計稅依據,向產權所有人徵收的一種財產稅。

2020年,賈康曾呼籲海南、深圳兩地亦應該推出更高水平的房地產稅改革。賈康認為,海南要建全球最大規模的自由貿易港區,要實現投資便利化、貿易自由化,內在的配套改革邏輯,是必須匹配房地產稅制度,如果是還按限購這個模式來調控的話,其實已沒法向世界交代。深圳要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市場經濟先行示範區,它應該是沖在中國改革攻堅克難的最前沿,不做這種改革的話,恐怕也就稱不上先行示範區。

房地產稅立法難度大

房地產稅如何徵收?目前並沒有相對明確的路徑。

賈康表示,中國的房地產稅實施的難點在於無法簡單的照搬國際經驗。在國際經驗中,小到幾千人的自治鎮,大到幾千萬人的市級城市,房地產稅收已經是明確的大宗穩定收入來源,不動產的信息登記非常清晰。但在中國,如何讓房地產稅從無到有?賈康認為,需要在一開始立法時根據家庭人口給出免稅額。但家庭人數怎麼認定、特別是家庭人口變化時怎麼認定。

況偉大認為,房地產稅作為一個新的稅種,是否徵收以及如何徵收是一個復雜的系統性工程,這涉及我國稅制體制改革的問題。房地產稅未來有可能會率先在城市化程度較高,地方政府的土地財政收入枯竭的城市實現徵收。

中國政法大學財稅法研究中心主任施正文在接受第一財經采訪時表示,房地產稅開征將對房價產生影響,進而影響老百姓財產,而且對個人直接征稅,征管難度較大,因此房地產稅立法難度大。房地產稅立法從前些年的「加快推進」表述,到近些年改為「穩妥或穩步推進」,「十四五」規劃重提「推進房地產稅」立法,說明立法需要根據具體情況來穩妥推進,但未提開征。

原標題:什麼信號?房地產稅改革試點座談會召開!年內四次被提及,未被納入年度立法工作計劃

Ⅳ 全國十一屆人大二次會議(高手幫下)

申紀蘭資料你可以自己上網查查,
人大是分為全國人大和地方人大,全國、省、自治區、直轄市和較大的市(包括省、自治區的人民政府所在地的市、經濟特區所在地的市和經國務院批準的較大的市)的人民代表大會及其常委會以及自治州、自治縣的人民代表大會。
常設機構是人大常委會,性質是我國立法機關,監督機關。其實性質問題並沒有一個特別明確的概念。
職權是立法權、重大事項決定權、人事任免權和監督權。
定義就是人大是權力機關,

Ⅳ 如何完善立法體制

(一)發揮人大在立法中的主導作用
立法是憲法賦予人大及其常委會的一項重要職權。在黨的領導下,發揮人大及其常委會在立法中的主導作用,是新形勢下堅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會制度,加強和改進立法工作的應有之義。立法是一項綜合性很強的工作,人大的主導作用應當體現在法律法規的立項、起草、審議、修改、表決等各個環節。《決定》要求,健全有立法權的人大主導立法工作的體制機制,發揮人大及其常委會在立法工作中的主導作用。一是,通過每屆任期的立法規劃、年度立法計劃,加強對立法工作的統籌安排。人大常委會在編制立法規劃和立法工作計劃時,應當圍繞黨和國家工作大局,著力通過立法推動落實黨中央的重大決策部署,加強涉及經濟社會發展全局的重要領域立法,廣泛徵求意見,科學論證評估,對各方面提出的立法需求進行通盤考慮、總體設計,增強立法的針對性、及時性和系統性。全國人大常委會有關工作機構應當積極督促、推動有關方面落實立法規劃和年度立法工作計劃。二是,加強和改進法律起草機制。《決定》指出,對涉及綜合性、全局性、基礎性等重要法律草案的起草,由全國人大相關專門委員會、全國人大常委會法制工作委員會組織有關部門參與起草,並建立相應的機制。探索和逐步形成立法機關主導,有關部門參加,專家學者、企事業單位、人大代表和人民群眾共同參與起草法律法規草案的工作機制,有利於使各方面的意見和關切得到充分表達,調動一切積極因素,廣泛凝聚社會共識,防止部門利益,也有利於加快立法進度、提高立法質量。同時,由有關部門起草的法律草案,全國人大有關的專門委員會、常委會工作機構可以提前參與法律草案的起草工作。對專業性較強的法律,還可以探索委託有關專業單位研究提出方案。三是,努力建設一支適應新形勢新要求的立法工作隊伍。《決定》對建設高素質法治專門隊伍,包括立法工作隊伍建設提出了要求。立法是一項政治性、實踐性、專業性都很強的工作,高素質的立法工作隊伍是黨領導人民實施依法治國基本方略、建設社會主義法治國家的重要力量。面臨新形勢新任務新挑戰,要從推進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的戰略高度,切實增強緊迫感和責任感,下大氣力在思想政治素質、業務工作能力、職業道德水準等方面加強立法工作隊伍建設,完善立法工作人才選拔任用、激勵保障等機制,積極推進幹部交流,為優秀立法工作人才脫穎而出創造有利制度環境。
《決定》提出,增加有法治實踐經驗的專職常委比例。這是加強人大及其常委會履職能力建設的重要組織舉措,也是進一步加強和改進立法工作,提高立法質量的客觀要求。《決定》還提出,依法建立健全專門委員會、工作委員會立法專家顧問制度。這也是加強立法隊伍建設、增強立法能力的重要措施,全國人大組織法對此作了專門規定,第六屆、第七屆和第八屆全國人大常委會曾任命了若干專門委員會的顧問,對專門委員會更好地履行職責發揮了重要作用。發揮人大在立法中的作用,還要增加代表大會審議法律案的次數,充分發揮人民代表大會的立法職能,要創新和完善各級人大代表參與立法工作的機制,充分發揮人大代表在立法中的作用。
(二)加強和改進政府立法制度建設
一是,完善行政法規、規章制定程序,完善公民參與政府立法機制。行政法規、規章是保證法律正確實施的重要方面。我國立法法對制定行政法規和規章的許可權和程序作了原則性規定,國務院制定了行政法規制定程序條例和規章制定程序條例。要按照《決定》要求,不斷完善有關程序。要完善公眾參與政府立法的制度和機制,增強政府立法的公開性、透明性,行政法規和規章草案一般要向社會公開徵求意見,並以適當方式反饋意見採納情況。加強政府法制機構在政府立法中的主導和協調作用,涉及重大意見分歧、達不成一致意見的,要及時報請本級人民政府決定。積極探索開展政府立法成本效益分析、社會風險評估、實施情況後評估工作。二是,建立由專門的法制機構組織起草法律法規的工作機制。《決定》提出,重要行政管理法律法規由政府法制機構組織起草。起草過程中,應當把握和處理好權力與權利、權力與責任的關系,既要注意賦予行政機關依法行使職權的必要的權力和手段,又要明晰法定責任,防止部門爭權推責,加強對行政權力的規范、制約和監督,促使行政機關依照法定的許可權和程序正確行使權力,保障公民、法人和其他組織的合法權益不受非法侵害。
(三)明確立法權力邊界,從體制機制和工作程序上防止部門利益和地方保護主義法律化
為了防止立法工作中存在的部門利益法制化、地方保護法律化的問題,《決定》提出要明確立法權力邊界。法律法規以及規章的起草制定,要嚴格依照立法法規定的立法原則和立法許可權進行,從國家整體利益出發,科學合理地規定國家機關的權力和責任。下一步,還要通過立法法的修改。進一步明確不同立法主體的立法許可權。國務院部門制定規章,沒有法律、行政法規依據,不得增加公民、法人和其他組織義務,不得擴大本部門的權力、減少本部門的法定職責;還要完善授權立法制度,全國人大及其常委會的授權決定應當明確授權的目的、事項、范圍、期限、被授權機關實施授權決定的方式和應當遵循的原則。
(四)完善立法協調溝通機制
立法涉及權利利益關系的調整,立法過程也是不同利益群體間的博弈過程,不同部門、行業、群體都會以不同方式參與和影響立法。因此,必須加強立法協調溝通,理順各部門、各工作環節之間的關系,及時解決立法中的重大分歧。在法律的立項、起草和審議的各環節,起草單位和立法機關要廣泛聽取並認真研究各方面的意見。對於立法中的重點難點問題和部門間分歧意見較大的重要立法事項,牽頭起草單位要在深人研究、充分論證的基礎上,加強與有關方面的協商溝通,共同研究解決,努力取得共識;必要時,由決策機關邀請有關專家或者委託社會機構對有關問題進行第三方評估,也可以對一些有重大分歧意見的問題,提出若干解決方案,充分聽取各方意見後及時作出決定,不能為部門之間的分歧所掣肘而久拖不決。
(五)加強法律解釋工作
《決定》要求,加強法律解釋工作,及時明確法律規定含義和適用法律依據。解釋法律是憲法賦予全國人大常委會的重要職權,也是加強和改進立法工作,保證法律有效實施的重要內容。制定、修改、解釋、廢止法律,是立法機關行使立法權的不同形式。法律解釋具有針對性強、反應及時、便於操作的特點,可以根據改革要求和法律實施的實際情況,及時對法律規定的含義和適用予以明確,保證重大改革依法有序進行。例如,2014年4月,全國人大常委會根據司法實踐中的情況和改革的需要,通過了關於刑法、刑事訴訟法有關規定的7個法律解釋,對有關法律適用問題予以明確。法律解釋出台後,各方面普遍給予好評,取得了良好的法律和社會效果。
(六)明確地方立法許可權和范圍
立法許可權劃分是立法體制的核心內容。對立法許可權進行劃分,明確立法權力邊界,目的是為了科學合理地確定立法事項的范圍及不同歸屬,明確各立法主體在立法體制中的地位及相互關系,以及各自製定的法律文件的效力等級。我國憲法、地方組織法和立法法規定,有關地方人大及其常委會根據本行政區域的具體情況和實際需要,在不同憲法、法律、行政法規相抵觸的前提下,可以制定地方性法規。具體包括:為執行法律、行政法規的規定需要根據本行政區域的實際情況作出具體規定的事項;屬於地方事務需要制定地方性法規的事項;國家專屬立法權之外的事項,在法律、行政法規尚未制定的情況下,可以先行制定地方性法規。同時,我國行政處罰法、行政許可法和行政強製法對地方立法的相關設定權也作了規定。近年來,一些地方提出賦予地方更大的立法權。對此,要總結經驗,認真研究。總的精神是,要進一步明確地方立法許可權,地方立法要確保中央方針政策和國家法律、行政法規在本地區的有效實施,加強對本地區事務的統籌協調,強化執行和執法監管職責,做好面向基層和群眾的服務管理,維護市場秩序和社會安定,促進本地區經濟和社會事業發展。
(七)依法賦予設區的市地方立法權
隨著各地方經濟社會的發展和城鎮化建設的推進,設區的市在城市建設、市容衛生、環境保護等方面普遍有制定地方性法規的客觀需求。近年來,一些全國人大代表多次提出議案、建議,要求增加具有地方立法權的較大的市的數量。一些設區的市向國務院提出申請,要求批准為較大的市,享有地方性法規制定權。實際情況是,目前我國除了立法法規定的省、自治區的人民政府所在地的市、經濟特區所在地的市和國務院己經批準的較大的市以外,還有233個其他設區的市沒有地方立法權。黨的十八屆三中全會提出,逐步增加有地方立法權的較大的市數量。《決定》進一步明確提出依法賦予設區的市地方立法權。這就要求遵循在中央的統一領導下,充分發揮地方主動性和積極性的原則,通過修改立法法賦予設區的市地方立法權。同時,這項工作政治性強,涉及面廣,需要積極穩妥推進。可以考慮在界定地方立法許可權和范圍、加強立法監督的前提下,有步驟地實施。具體步驟和時間可由省、自治區的人大常委會根據所轄設區的市的人口數量、地域面積、經濟社會發展情況及其立法工作機構能力等因素確定。

Ⅵ 有誰知道2015年全國人大常委會立法工作計劃..急..知道的說一下

http://www.npc.gov.cn/npc/xinwen/lfgz/lfdt/2015-05/25/content_1936926.htm

Ⅶ 2021年度立法工作計劃公布 未涉及房地產稅

全國人大常委會2021年度立法工作計劃於4月21日對外公布。

據觀點地產新媒體獲悉,立法工作計劃提出,要加快補齊相關領域法律短板弱項。積極推進國家安全、科技創新、公共衛生、生物安全、生態文明、防範風險、涉外法治等重要領域立法,健全國家治理急需的法律制度、滿足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必備的法律制度。

據悉,本次立法工作計劃當中,涉及繼續審議的法律案共17件,包括鄉村振興促進法、數據安全法、個人信息保護法、海南自由貿易港法等;涉及初次審議的法律案共37件,包括反壟斷法、公司法、企業破產法、科學技術進步法、關稅法等稅收法律等。

同時,立法計劃同時明確,研究啟動環境法典、教育法典、行政基本法典等條件成熟的行政立法領域的法典編纂工作。

立法計劃還明確了預備審議的項目包括修改商業銀行法、保險法、中國人民銀行法、反洗錢法、人民警察法、監獄法、進出境動植物檢疫法、鐵路法、各級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監督法、工會法等;制定學前教育法、葯師法、電信法、能源法、原子能法、彩票法、醫療保障法、危險化學品安全法、民事強制執行法和網路犯罪防治、黃河保護等方面的法律;做好民法典實施,優化營商環境促進公平競爭等相關立法工作,由有關方面抓緊開展調研和起草工作,視情安排審議。

值得一提的是,4月7日,在國務院新聞辦舉行的貫徹落實「十四五」規劃綱要、加快建立現代財稅體制發布會上,財政部財稅司司長王建凡表示,健全地方稅、直接稅體系是完善我國現代稅收制度的重要內容。我國直接稅比重從2011年的28.4%提高到2020年34.9%。

王建凡表示,要逐步提高直接稅的比重,健全以所得稅、財產稅為主體的直接稅體系,逐步提高其在稅收收入的比重,有效發揮直接稅籌集財政收入、調節收入分配和穩定宏觀經濟的作用,夯實社會治理基礎。要進一步完善綜合與分類相結合的個人所得稅制度,積極穩妥推進房地產稅立法和改革。

但在本次的立法工作計劃當中,並未涉及房地產稅的相關計劃。

Ⅷ 中國有什麼法律將採用或修改,以實施2011-2015年五年計劃和中國面臨哪些挑戰呢

2008年10月,出台了5年立法規劃,規劃制定或修改64件法律。其中,列為一類項目,任期內提請審議的法律草案49件;列為二類項目,研究起草、條件成熟時安排審議的法律草案15件。本屆人大常委會的立法規劃具有以下幾個特點:一是立法規劃堅持立法與經濟社會發展相適應,堅持以人為本、推進科學發展、和諧發展,堅持統籌兼顧、合理布局,在加強社會領域立法、完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推進民主政治建設、建設資源節約和環境友好型社會立法等方面,體現和落實科學發展觀的要求。二是繼續加強社會立法,規劃的社會立法有社會保險法、基本醫療衛生保健法、精神衛生法、社會救助法、慈善事業法和老年人權益保障法(修改)等6項。這些法律出台後,我國社會領域的立法將更加健全,尤其是關系民生的社會保障方面的立法將比較完善,人民的社會權利將得到更好保護。三是制定法律與修改法律並重,立法項目總數下降為64件,修改法律的比例上升為28件。 補充: 全國人大常委會立法工作計劃: 2010年提請全國人大常委會初次審議的法律案14件: 2月: 行政監察法 (修改); 4月:預備役軍官法(修改)、違法行為教育矯治法; 6月: 水土保持法 (修改)、人民調解法、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和地方各級人民代表大會 代表法 (修改); 8月: 職業病防治法 (修改)、 預演算法 (修改)、車船稅法; 10月:自然保護區法(自然遺產保護法)、 增值稅法 、 刑法修正案 (八); 12月: 森林法 (修改)、 土地管理法 (修改)。 以上項目初次審議時間,可以視情適當調整。 預備項目12件:基本醫療衛生保健法、社會救助法、全國人民代表大會 組織法 (修改)、地方各級人民代表大會和地方各級人民政府組織法(修改)、出境入境管理法、大氣污染防治法(修改)、 能源法 、考試法、 電信法 、資產評估法、 兵役法 (修改)、慈善事業法。 追問: 你好,這個是十一五齣台的。我需要的是 十二五 回答: 還沒制定出來啊,就這個也是在2010年7月份出來的

Ⅸ 如何深入推進科學立法 民主立法

一、著力抓好中央確定的重點立法項目。
《中央政治局常委會年工作要點》明確了需中央研究的重大立法事項,《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領導小組2015年工作要點》和《貫徹實施黨的十八屆四中全會決定重要舉措2015年工作要點》也提出了一批重要立法項目。要把這些立法項目擺在常委會立法工作重要位置抓緊抓好,以高度負責的精神、嚴謹細致的作風,依法按程序認真做好法律草案起草和審議工作,保證順利出台。立法工作中的重大問題、重要情況,由常委會黨組及時向黨中央請示報告,按照中央決策依法認真做好相關立法工作。
二、及時調整常委會立法規劃。
本屆常委會立法規劃是2013年確定的。我們要認真貫徹黨的十八屆三中、四中全會精神和中央重大決策部署,根據新形勢新要求及時對常委會立法規劃作出必要的調整。凡需要在本屆全國人大常委會任期內完成或啟動的立法項目,一般應列入常委會立法規劃,由常委會黨組報請黨中央批准後組織實施。每年的常委會立法工作計劃要根據立法規劃作出具體安排,加強重點領域立法,堅持改革決策和立法決策相統一、相銜接,使常委會立法工作更好適應改革和經濟社會發展需要。
三、發揮人大及其常委會在立法工作中的主導作用。
這是黨的十八屆四中全會提出的新要求,修改後的立法法對此已作出明確規定。我們要切實增強責任感和使命感,健全人大主導立法工作的體制機制,健全專門委員會、工作委員會組織有關部門參與起草重要法律草案制度。本次會議初次審議的證券法修訂草案、種子法修訂草案,就是由全國人大財政經濟委員會、農業和農村委員會分別牽頭組織起草並依法提請審議的。今後要堅持和完善這一做法。立法規劃調整後,有關委員會牽頭組織起草的任務增加了,責任也更大了。各專門委員會、工作委員會要認真做好法律草案的研究論證和起草工作,著力提高起草工作質量,更好發揮主導作用。對「一府兩院」方面牽頭起草的法律草案,有關委員會也要提前介入、積極溝通,及時掌握工作進展情況,做好審議准備工作。
四、要深入推進科學立法、民主立法。
立法必須從中國國情和實際出發,遵循經濟規律、自然規律和社會規律,堅持求真務實、有效管用,切實增強法律的及時性、系統性、針對性、有效性,注意防止產生法律「好看不管用」的現象。認真貫徹實施修改後的立法法,抓住提高立法質量這個關鍵,加強和改進立法工作。堅持並健全法律草案公開徵求意見機制,更加註重發揮人大代表參與起草和修改法律的作用,拓寬公民有序參與立法途徑,繼續做好立法評估工作,努力做到人民有所呼、立法有所應。

熱點內容
公司法出資方式 發布:2025-04-26 04:48:08 瀏覽:600
社會主義經濟法包括哪些 發布:2025-04-26 04:48:03 瀏覽:685
飼料廠生產規章制度 發布:2025-04-26 04:03:36 瀏覽:840
婚姻法去身故保險金 發布:2025-04-26 03:40:30 瀏覽:294
2014陳印二建法規視頻 發布:2025-04-26 03:39:47 瀏覽:162
婚姻法ppt演示 發布:2025-04-26 03:30:44 瀏覽:858
法院抓好黨建工作 發布:2025-04-26 03:25:24 瀏覽:168
司法拍賣報名 發布:2025-04-26 03:19:32 瀏覽:857
鋁業公司規章制度牌 發布:2025-04-26 03:06:12 瀏覽:811
2016法治建設工作方案 發布:2025-04-26 03:06:07 瀏覽:7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