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法學百科 » 西方第一個主張依法治國者是

西方第一個主張依法治國者是

發布時間: 2022-01-14 02:46:06

① 依法治國的對象是誰

全面依法治國是「四個全面」戰略布局之一,是依照憲法和法律來治理國家,而不是依照個人意志、主張治理國家。 它是中國共產黨領導人民治理國家的基本方略,是發展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客觀需要,也是社會文明進步的顯著標志,還是國家長治久安的必要保障。 2017年10月18日,成立中央全面依法治國領導小組,加強對法治中國建設的統一領導;2018年3月,組建中央全面依法治國委員會。

中文名
依法治國

外文名
Governing the country by law

前提
有法可依

依據
憲法、其他法律

核心
依憲治國

地位
是治國安邦的基本方略

提出時間
1997年9月中共十五大

執行部門
司法機關

必要保證
違法必究

關鍵環節
依法執政(執法必嚴)

中心環節
有法必依

法治對象
國家機關,中國公民

注音
yīfǎzhìguó

收起
背景原因
歷史教訓

中國共產黨十八屆四中全會專題研究依法治國
依法治國是對新中國歷史經驗進行深刻總結的結果:建國以後,中國民主和法制建設一度有過長足的發展,但由於「左」的指導思想,而使民主法制建設的良好勢頭急轉直下,最終釀成十年「文革」的歷史性悲劇。「文革」的教訓極為慘痛和深刻。鄧小平同志在回答外國記者如何避免類似「文革」那樣的錯誤時說:「我們這個國家有幾千年封建社會的歷史,缺乏社會主義的民主和社會主義的法制。現在我們要認真建立社會主義的民主和社會主義的法制。只有這樣,才能解決問題。」

發展需要
依法治國是發展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客觀需要,是國家民主法治進步的重要標志,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的重要條件,是國家長治久安的重要保障。黨領導人民制定憲法和法律,並在憲法和法律范圍內活動。依法治國把堅持黨的領導、發揚社會主義民主和嚴格依法辦事統一起來,從制度和法律上保證黨的基本路線和基本方針的貫徹實施,保證中國共產黨始終發揮總攬全局、協調各方的領導核心作用。

② 依法治國最開始於那個朝代

依法治國最開始於春秋戰國時期。

依法治國的含義:依法治國就是依照體現人版民意志和社會發展規律的權法律治理國家,而不是依照個人意志、主張治理國家;要求國家的政治、經濟運作、社會各方面的活動通通依照法律進行,而不受任何個人意志的干預、阻礙或破壞。

依法治國的意義:

  1. 依法治國是中國共產黨執政方式的重大轉變,有利於加強和改善黨的領導。

  2. 依法治國是發展社會主義民主、實現人民當家作主的根本保證。

  3. 依法治國是發展社會主義市場經濟和擴大對外開放的客觀需要。

  4. 依法治國是社會文明進步的顯著標志,是國家長治久安的重要保障。

  5. 依法治國是民主政治的必然要求,也是現代政治文明的基本標志。

  6. 依法治國是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的重要條件。

③ 依法治國是誰提出的

八屆全國人大四次會議和中國共產黨第十五次全國代表大會報告中提出的「法治國家」版概念。
依法治國是中權國共產黨領導全國各族人民治理國家的基本方略。
一、依法治國的主體是中國共產黨領導下的人民群眾;
二、依法治國的本質是崇尚憲法和法律在國家政治、經濟和社會生活中的權威,徹底否定人治,確立法大於人、法高於權的原則,使社會主義民主制度和法律不受個人意志的影響;
三、依法治國的根本目的是保證人民充分行使當家作主的權利,維護人民當家作主的地位。依法治國是一切國家機關必須遵循的基本原則;
四、全面推進依法治國基本方略的新方針:「科學立法,嚴格執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
五、立法機關要嚴格按照立法法制定法律,逐步建立起完備的法律體系,使國家各項事業有法可依。有法可依是實現依法治國的前提條件。
六、行政機關要嚴格依法行政。依法行政就是要求各級政府及其工作人員嚴格依法行使其權力,依法處理國家各種事務。它是依法治國的重要環節。
七、司法機關要公正司法、嚴格執法。總之,依法治國要求各級國家機關切實做到有法必依、執法必嚴、違法必究。

④ 西方第一個主張依法治國的人是誰

亞里斯多德

⑤ 韓非子是中國歷史上第一個提出依法治國的人對嗎

韓非子是法家代表人物,第一個提出依法治國方針的人是墨家墨子,墨家的主張是非攻兼愛。

⑥ 西方第一個主張依法治國者是

要說第一個的話就遠了,古希臘的蘇格拉底啊,亞里士多德啊,伯利克里之類的,後來到了工業革命那時候,諸如孟德斯鳩、伏爾泰等人也是主張依法治國的。

⑦ 依法治國什麼時候提出

依法治國是1997年9月提出的。依法治國就是依照體現人民意志和社會發展規律的法律治理國家,要求國家的政治、經濟運作、社會各方面的活動通通依照法律進行。
依法治國就是依照體現人民意志和社會發展規律的法律治理國家,而不是依照個人意志、主張治理國家;要求國家的政治、經濟運作、社會各方面的活動通通依照法律進行,而不受任何個人意志的干預、阻礙或破壞。
發展需要是依法治國是發展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客觀需要,是國家民主法治進步的重要標志,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的重要條件,是國家長治久安的重要保障。黨領導人民制定憲法和法律,並在憲法和法律范圍內活動。依法治國把堅持黨的領導、發揚社會主義民主和嚴格依法辦事統一起來,從制度和法律上保證黨的基本路線和基本方針的貫徹實施,保證中國共產黨始終發揮總攬全局、協調各方的領導核心作用。
依法治國主要職責是,統籌協調全面依法治國工作,堅持依法治國、依法執政、依法行政共同推進,堅持法治國家、法治政府、法治社會一體建設,研究全面依法治國重大事項、重大問題,統籌推進科學立法、嚴格執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協調推進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體系和社會主義法治國家建設等。
【法律依據】
《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第五條 中華人民共和國實行依法治國,建設社會主義法治國家。國家維護社會主義法制的統一和尊嚴。一切法律、行政法規和地方性法規都不得同憲法相抵觸。一切國家機關和武裝力量、各政黨和各社會團體、各企業事業組織都必須遵守憲法和法律。一切違反憲法和法律的行為,必須予以追究。任何組織或者個人都不得有超越憲法和法律的特權。

⑧ 正式提出依法治國科學概念的人是誰

黨的十五大提出,依法治國是黨領導人民治理國家的基本方針依法治國:就是依照體現人民意志和社會發展規律的法律治理國家,而不是依照個人意志、主張治理國家;要求國家的政治、經濟運作、社會各方面的活動統統依照法律進行,而不受任何個人意志的干預、阻礙或破壞。簡而言之,依法治國就是依照法律來治理國家。

⑨ 依法治國是第十幾大提出的

黨的十五大提出依法治國方略。

⑩ 中國近代史上最早主張依法治國是誰

中國近代史上最早主張依法治國的是近代「法學泰斗」沈家本。
沈家本,字子敦。清光緒年間進士,早年入仕,歷任天津知府、刑部左侍郎、法部右侍郎、修訂法律大臣、資政院副總裁等職。任職刑部其間,廣泛收集我國古代法律史料,並作了系統整理和考訂;後奉命主持修訂法律,改良清代律制,先後主持修訂《大清律例》、《大清現行刑律》;同時參考泰西刑法,制訂《大清新刑律草案》。使中國幾千年的舊刑法體制有了改良;他主持制定的民法商法草案,雖未得實施,卻給中華法系以強烈震動,中華法系以此為標志終結,近代中國法制歷史從此掀開第一頁。
沈家本堅信以法救國,以法強國的主張。他認為當時中國積貧積弱,受列強欺凌,就是因為法律制度落後和不完善;通過修律,參照世界通行規則,加強權利保障機制,就能收回治外法權,擺脫列強的控制。
1931年6月9日,中國近代貫通古今中西的法學泰斗,在北京去世,享年七十三歲。

熱點內容
肖建雄律師 發布:2025-02-13 18:39:02 瀏覽:72
法治宣講主持詞 發布:2025-02-13 18:20:04 瀏覽:340
安陽燃煤條例 發布:2025-02-13 18:16:39 瀏覽:282
民事訴訟法訴訟雙方 發布:2025-02-13 17:41:19 瀏覽:214
商洛司法鑒定 發布:2025-02-13 17:14:45 瀏覽:265
刑法解釋的原則 發布:2025-02-13 16:37:43 瀏覽:17
市場經濟法的作用 發布:2025-02-13 15:47:53 瀏覽:726
法考過了cpa免考經濟法嗎 發布:2025-02-13 14:19:22 瀏覽:662
臨海法律服務所 發布:2025-02-13 13:42:37 瀏覽:211
合同法江平 發布:2025-02-13 13:31:01 瀏覽:2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