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學五本書
① 考法律碩士要買哪幾本書
考研碰到的第一個問題是復習范圍。有的學校不指定教材,不公布歷年考試題目,而弄清復習范圍十分重要。法律碩士聯考似乎不存在這個問題,聯考科目的命題范圍和出題依據是兩本書:全國法律碩士專業學位教育指導委員會編寫的《法律碩士專業學位研究生聯考考試大綱》(簡稱《大綱》)和教育部高校學生司、國務院學位委員會辦公室、司法部法規教育司組織編寫的《法律碩士專業學位研究生聯考考試指南》(簡稱《指南》)。另外,歷年聯考題目也是公開的。
劃出考試范圍有利有弊。有利之處是束縛出題人的手腳,使考試內容、形式定型化甚至機械化,但減輕了考生負擔。弊端是學生過分吝嗇,不願超越考試范圍一步,以為將指定教材知識點記住就行了,不願浪費精力把握教材內在的知識體系。結果,碰到稍微陌生的問題就懷疑「超綱」,出題稍微靈活就不適應。正確的態度是:指定教材無論厚薄,都要透徹掌握。
有的考生擔心考試難度增加,如果僅僅看指定書目會考不出理想成績。我認為教材內容很基本、很全面,考試的答案全在其中。如果熟練掌握,不可能得不到理想成績。在書本還沒有熟悉之前鑽研什麼難點、熱點或疑難案例,做模擬題,上輔導班,效果會很差。當然,在打好基礎之後做這些事情,效果就會不同。
另一個問題是每年考試內容可能有變動。應對之道有二:第一,調動一切資源,收集內幕信息。但是,我認為,對大多數人來說,不宜在這方面花費太多時間和精力,否則得不償失。第二,以不變應萬變。大家可以驗證,歷年考試內容都沒有大變。考生可以按照上年的大綱和指南准備當年的聯考,打好基礎,新大綱和指南出來之後再學習調整的部分,填補到已有的知識框架中,這並不費力。
復習深度:假象
因為法律碩士只允許非法律專業考生報考,考的卻是法律專業課,不可能考得很難。法學雖然博大精深,法律碩士聯考也只能涉及冰山一角。法律碩士聯考三門專業課程的考試基本上憑一本《指南》即可應付,而要參加法學研究生考試,通常需要多幾倍的閱讀量,難與易的差距可見一斑。
在考研復習深度問題上,我的感受是「無深度」加「假深度」。「無深度」,指對選擇、填空、判斷正誤、名詞解釋、簡答之類題目類型,官方的說法是考察基礎知識,實際是書本中有現成答案,背誦教材即可。至於如何背,大家可以各顯神通。「假深度」,指對論述題,官方的說法是考察能力為主,沒有完全現成答案,頗讓一些考生害怕。其實,受考試方式和考試時間的限制,頂多能在一道題目上寫出兩千字左右,無法更充分地展開。答案的主體框架書本上有,只要在此基礎上,翻閱幾篇學術論文,填充一些教材之外的新觀點或者新材料做裝飾,以吸引考官的「眼球」,就可以拿到比較高的分數。
如果按照本文下面推薦的階段循序漸進地學習,把握學習深度就不成問題了。開始階段要求對某個知識點深入掌握是做不到的,比如上輔導班,老師要求對某問題「了解」、對某問題「理解」、對某問題「全面把握」等等,對於書讀得不熟的學生意義不大。復習到最後,全部知識體系一目瞭然,重點非重點自然會突出出來。
復習階段:三步走
法律給我的第一印象是:概念繁多,理論艱深抽象,讓人感覺不知如何著手。翻閱兩三遍,不知所雲。幸虧我政治成績優異是從背誦口號和語錄開始,於此得到啟發,於是我從教材中摘抄重點語句,死記硬背。記憶熟練後,再深化、展開。碰到試題竟然能生搬硬套。我感到興奮,又感到悲哀!
我的經驗是:不要在某個問題上孤軍深入吃力鑽研,而是循序漸進,逐步深入,先從面開始打下基礎,再由面到點尋機突破,做稍微深入的研究,最後再由點到面將深入的認識融合為一個整體。具體而言,復習可以分成三個階段:
第一個階段,不求甚解,「死記硬背」。這個階段屬於打基礎階段,主要任務是記憶基本知識。但是理解能力有限,因此能理解最好,如果不能理解也不要強求,「死記硬背」效率可能更高一些。拿起書來泛泛的讀,不求甚解,只要能對書中的大致內容有一個朦朧的表面印象,有一個框架性的認識,將其中的要點整理出來,反復地看,直到能夠背誦。
提問頻繁的人大多問兩種不必要的問題:一種問題,因為不熟悉書本而問,其實書本中有現成的答案;另一種,因為不熟悉考試而問,問題很高深、很前衛、很有研究價值,但是考試中不大可能出現。應該先打好基礎,不要好高務遠。
第二個階段,生搬硬套階段。將死記硬背的要點展開、深化。死記硬背畢竟有限,不可能將一本書一字一句全部背誦下來。要將要點展開,只要稍微動動腦筋。比如記住了「為了使國家、公共利益本人或者他人的人身、財產和其他權利免受正在進行的不法侵害,而採取的制止不法侵害的行為,對不法侵害人造成損害的,是正當防衛」,正當防衛的構成要件盡在其中,在一二三四之後列出「為了……」、「正在進行」、「不法侵害」、「對不法侵害人」、「明顯限度」,稍微闡述,就可以取得一道簡答題或者論述題的大部分分數。
第三個階段,為綜合階段,將前一階段的知識點串起來,形成一個綜合的體系,突出重點問題並強化之。
世界是普遍聯系的,知識點也是普遍聯系的。將知識點聯結成一個網路,考試時不會遺漏要點,論述時全面周到。復習最好應該達到這樣一個水平:能夠用一根線索將全書主要內容串起來。比如用民事法律關系為線索,可以串起民法。
理論重點要深入研究,不拘泥教材要求。理解越深入,面對問題越從容。
可能有人認為這個階段對考試不是必須的。其實不然。涉淺水得魚蝦,涉深水得蛟龍,涉深水後回頭捉魚蝦,高屋建瓴,自然容易很多。考場上萬一忘記了某個知識點,理一下知識網路可能能夠理出來。刑法和民法所佔分值較多,理論要求相對高一些,水平高的考生可以發揮真功夫。可以看一看比較權威的法學本科教材;如果對教材還不滿足,再看看法學名家的專業著述,「腹有詩書氣自華」,說出來的話自然有境界,這自然會提升分數。
復習重點:靠自己
考試重點在哪裡?當年上某個「押題專家」的政治串講班,讓我醒悟。「押題專家」押了好幾道,聽眾不滿,不可能考這么多呀?「押題專家」說:我押的都是重點,今年不考明年考,明年不考……終究要考!
所以,不要迷信一家之言。要認識以下兩點:第一,理論核心是重點。法學的理論性和體系性強,考試不能迴避。刑法不能不考犯罪構成,民法不能不考民事法律關系,憲法不能不考國家機構和公民權利。第二,考試邏輯。考試要理論聯系實際,就是考理論和實際中的熱點。因此,考生要關注一切權威性渠道,同時不忽略小道消息。發現重點的途徑有:第一,試題類,如法律碩士歷年試題、法學碩士考試試題、自學考試試題,司法考試試題。模擬題一般是粗製濫造的,千萬不要相信。第二,報紙,一份《法制日報》即可。第三,雜志。首先要看最高人民法院公報和最高人民檢察院公報,對案例題可能有用。其次看權威的學術刊物,如《中國法學》、《法學研究》、《中外法學》,了解一些學術前沿問題,對論述題有益。
下面是本人一家之言,僅供參考。
刑法。刑法的理論核心是犯罪(行為)論,而犯罪論的重點是犯罪構成理論,其內容幾乎貫穿整個刑法體系,其他許多內容不過是犯罪構成問題的具體應用、修正或者補充,比如犯罪形態、共同犯罪、正當防衛與緊急避險等,講的是犯罪構成某方面要件的特殊問題。考試中成為難點的問題,如區分犯罪預備、犯罪中止和犯罪未遂,只要檢索一下其客觀要件(行為)或者主觀要件(自願與否),問題就解決了。整個刑法分則也不過是犯罪構成在具體犯罪上的展開:但有一部分是以分則的犯罪考總則的知識,對一般犯罪,憑借上述理論就可以解決;對於某些特殊性的規定,稍微記憶一下,也不是難點。因此,學通了犯罪構成就等於學通了刑法,要捨得在這一部分下工夫。我學刑法是將一多半的力量用在了犯罪構成上面,先反復讀了幾遍,後來將其中要點摘要抄寫了下來,背誦下來。刑罰論理論不多,只要看看要點即可。
刑法分則主要集中在幾種犯罪上面,即所謂「常見性、多發性犯罪」。危害國家安全罪、危害國防利益罪和軍人違反職責罪幾乎可以不看,因為出題的概率小、分值低,出大分題目的可能性幾乎為零。對於其他犯罪,重點把握財產犯罪(侵犯財產罪和破壞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秩序罪)和職務犯罪(貪污賄賂罪和瀆職罪)。其中要特別注意區別近似犯罪。
民法。學習民法要以民事法律關系為線索,整個民法多是民事法律關系各要件的具體展開。法律規范是建立民事法律行為的前提,法律事實尤其是建立民事法律行為的關鍵。法律行為的核心是意思表示,它蘊含了民法意思自治的理念,法律行為的成立和生效多與此有關。如行為因欺詐、脅迫而無效,就在於意思表示不真實。不論復習還是考試,只要抓住這根線索,將各個知識點在民事法律行為中的位置搞清,很多問題就變得簡單明了了。比如案例分析題目,好象很復雜,其實只要找出其中的民事法律行為,答案就出來了。
法理學。首先應該注意基本概念,如法律規范、法律部門、法系等。其次,應該關注熱點問題,如依法治國,法律與經濟、政策、道德的關系。但是對於有爭議的問題不必過於關心,除非總書記有專門論述或者寫入十六大報告。如司法獨立和司法權的性質,只要記住一句「司法是判斷」就行了,作者對司法十大特點等等的長篇大論只不過是一家之言,不必理會它。
憲法。重點是憲法基本理論、國家機構和基本權利。基本理論和基本權利主要考概念和憲法條文。國家機構主要考條文,最好熟悉憲法條文。憲法考論述題可能性不大,因為重大法律問題往往同時是憲法問題與法理學問題,在一張試卷中不可能重復考。憲法的熱點,因為刑訊逼供嚴重和人身損害賠償問題,應當重視人身自由;因為憲法訴訟,應當重視憲法監督,特別是對外國制度的介紹;因為人大換屆在即,應當重視選舉制度。
中國法制史。中華法系幾千年,內容太多,又沒有理論體系,復習似乎很難。其實,領會了學習中國法制史的目的,重點就突出了。學習目的有二:第一,是為了了解中國法制曾經有過的輝煌,樹立民族自豪感,堅定建立法治國家的信心,為此要關注中國法制史上的成就,如法經、唐律等立法,「五聽」、三司會審、馬錫五審判等司法方法等;另外一個目的是批判歷史糟粕,肅清封建遺毒,如「七出」、論心定罪、八議等。對於一般性的規定,不必浪費力氣。
② 考法律碩士專業課5本專業書都要仔細研究明白嗎還是只看兩本
我是今年以380+的成績考上的法律碩士,說實話真的只復習了3個月。但是我並不推薦大家那麼晚才復習,因為我最後兩個月時間很緊的,弄得自己非常疲勞。建議大家現在開始准備買書,復習,不早也不晚。一個暑假,再加一個學期,夠了,不多也不少。 Y
現在推薦一下幾本書,我買了很多,最後覺得只有這些是最核心,最有效,最派上用場的考研書。 z
1)專業課:分析,指南,人大版題庫,輔導班錄音全程 分析:分析是出題的來源,要理解,精讀,甚至背誦。多看幾遍的話,重點內容背誦下來其實不難的。這本書多看看的話,我想最後我的分還會高些。
4 {6 h% l. ^4 r; k; B$ M) d 指南:指南的刑法分則部分有用。理解,有時間的話可以背一背。: C8 z4 ~6 e9 R$ S/ Y
人大的題庫:就是厚厚的那本,全名叫做《全國法律碩士研究生入學聯考 標准化題庫》。人大系列的我買了幾本,只有這本最好,別的有 很多重復,不爽。但是這里的題找找感覺就行,不要太較真。大題的話也可以多看看這里的。真題可以在網上下,不用買。
輔導班全程錄音:不方便報班的同學可以在網上下載或購買輔導班錄音,聽一個班,全程跟下來,幫助理解。中國法律碩士聯盟論壇也有完整提供。
2)政治:任汝芬序列1,3,40 p& o3 `# w* `0 [* l% S8 Y( j
網上也有錄音課件可以下,不過出的很晚。以上三本書看完就不錯了,不用再說別的。9 M+ K$ X: \+ A
3)英語:石春幀老師的閱讀(兩本),再加上真題
+ l/ M9 l1 @1 F: ^ 閱讀要先做,是打基礎的,這套書中的解析本裡面的句子甚至可以拿來背,用在自己的作文里,非常漂亮。
) C6 T- J% S; L2 h3 G4 a& S 真題是用來找感覺的。近四年的就行,太久遠的用不著。) B7 W: L+ ?8 w( U/ U
( H/ p2 \/ @5 v9 G$ C, {/ z
# l1 n: o. B) M3 ~4 x
最後,提醒大家不要誤解我的意思。我不是說這些書看完了就可以萬事大吉,必上無疑了。這些只是優先考慮的,最核心高效的資料了。有時間的話針對自己,量體裁衣,找到弱點,加強復習。& @9 Z M- [" e3 y* ?
大家時間有限而寶貴,不多說什麼了。
管理員註:此戰友是論壇09年的vip會員。09年的vip會員目前頭銜為「論壇貴賓」。
本文章原創於中國法律碩士聯盟考研論壇 http://www.fashuounion.com/,原文地址:http://www.fashuounion.com/viewthread.php?tid=51079
③ 法學專業要看哪些書
刑法、民事訴訟法、刑事訴訟法等相關法律。
還有法學專業各種課本以下:
《法理學》,張文顯主編,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年第2版
《刑法》,高銘暄、馬克晟主編,高等教育出版社、北京大學出版社,2004年版
《民法》,魏振瀛主編,高等教育出版社、北京大學出版社,2002年版
《民法》,魏振瀛主編,北京大學出版社、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年版
《民事訴訟法》,江偉主編,北京大學出版社、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年版
《商法學》,施天濤著,法律出版社,2003年版
《法理學》,張文顯主編,北京大學出版社、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年版
《憲法學》,周葉中主編,北京大學出版社、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年版
《中國法制史》,曾憲義主編,北京大學出版社、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年版
《憲法》,周葉中主編,高等教育出版社、北京大學出版社,2003年版
《現代行政法原理》,熊文釗著,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年第2版
《行政訴訟法學》,胡建淼主編,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年版
《經濟法》,楊紫煊主編,北京大學出版社、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年版
《國際經濟法》(第二版),余勁松、吳志攀主編,北京大學出版社、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年版
《民族區域自治法教程》,楊侯第主編,法律出版社,2001年版
《中國民族法學》,吳宗金主編,法律出版社,1997年版
④ 法律書籍有哪些
法律復書籍包括以下這制些:
《中國理論法學》、《歷史法學》、《中國法律與中國社會》、《中華法制文明的演進》 《中國法律的傳統與近代轉型》、《尋求自然秩序中的和諧——中國傳統法律文化研究》 《法律的文化解釋》、《中國法律傳統的基本精神》、《唐律疏議譯注》、《中國民法史》 、《清朝文官制度》、《中華民國開國法制史——辛亥革命法律制度研究、《書生事業無限江山——關於近世中國五代法學家及其志業的一個學術史研究》、《人權概念起源》、《法哲學范疇研究》、《法哲學經緯》、《法的價值論》、《法的時代精神》、《法治論》√ 、《贏得神聖——權利及其救濟通論》、《價值重建與規范選擇》、《法治秩序的建構》 、《法治及其本土資源》、《道路通向城市》、《也許正在發生》、《美國學者論中國法律傳統》、《中國法學史》、《西方法學史》、《西方法哲學史綱》、《二十世紀西方法哲學思潮研究》、《現代西方法理學》、《比較法研究》、《鄉土中國》、 《論美國的民主》 《心理罪》、《近距離看美國》、《正義論》、《法辯:中國法的過去、現在與未來》。
⑤ 法學經典書籍
必看的經典法律書籍一、《洞穴奇案》
薩伯
五名洞穴探險人受困山洞,水盡糧絕;為了生存,大家約定抽簽吃掉一人,犧牲一個以救活其餘四人。威特摩爾是這一方案的提議人,不過抽簽前又收回了意見,其它四人卻執意堅持,結果恰好是威特摩爾被抽中。獲救後,這四人以殺人罪被起訴……這是美國法理學大家富勒1949年提出的假想公案,富勒還進一步虛構了五位大法官對此案的判決書。這一公案後來成了西方法學院學生的必讀文本。1998年,法學家薩伯延續了富勒的游戲,假設五十年後這個案子有機會翻案,另外九位大法官又針對這個案子各自寫出了的判決意見……本書兼收了富勒和薩伯兩人共十四個觀點,藉以形象地反映了20世紀各個流派的法哲學思想。
必看的經典法律書籍二、《論犯罪與刑罰》
貝卡里亞
由義大利刑事古典學派創始人貝卡里亞著寫的這部著作,篇幅不大但影響卻極為深遠,該書初版於1764年,是人類歷史上第一部對刑罪原則進行系統闡述的著作。全書洋謚著偉大的人道主義氣息,對刑訊逼供和死刑進行了憤怒的譴責,鼓吹刑法改革,力介罪刑相適應的近代量刑原則。本書問世後立即給作者帶來了巨大的聲譽,被譯為多種文字,它對地俄國、普魯士以及奧地利等國的刑法改革具有重大的影響。該書被譽為刑法領域里的最重要的經典著作之一。
必看的經典法律書籍三、《別在異鄉哭泣》
《別在異鄉哭泣:一個律師的成長手記》內容的是2002年9月,下崗失業的作者在司法局拿到了《法律職業資格證書》,進入司法局直屬的國辦律師事務所實習,開始了律師生涯。2003年,作者滿懷信心從老家來到深圳,希望這個年輕的城市有作者的一席之地,實現自己的律師夢想。但是,在這里作者處處碰壁,內心非常失落。突然爆發的非典疫情,更讓作者心灰意冷。來到深圳一個月後,作者決定離開這個傷心的城市返回家鄉。作者把這些成長的歷程記錄下來,希望對遠離故土、追逐夢想的年輕朋友,特別是剛走上法律道路的朋友們,能有一些啟發。
必看的經典法律書籍四、《尋找法律的印跡》
余定宇
法律是什麼?這是本書作者一直在追問的問題。他循著法律的印跡,開始了一次偉大的精神之旅:通過尼羅河俾格米人對於自己發現的食物香蕉的一種先佔觀念,證實了人類法律最原始的足跡---"權利"的足跡;通過古希臘神話中雅典娜基於人性的審判,宣示了古希臘人天然的神學情懷和宗教感受;通過手持天平利劍、蒙眼閉目的正義女神,宣示了古羅馬人對法律"成熟穩重"、"公平正義"的期求。
必看的經典法律書籍十五、《民法思維》
王澤鑒
本書旨在建構請求權基礎的理論體系,期能為民法實務提供可資遵循的思維及論證方法,以增進法律適用的合理性及客觀性。本書重視方法論上的運用,所設實例主要針對民法領域重要的基本問題,並多引用判例學說及德國法的理論,有助於讀者理解相關法律的解釋適用,對民法的學習應有助益,本書對於大陸和台灣地區民法的比較研究也應有所助益。
必看的經典法律書籍六、《法理學法律哲學與法律方法》
博登海默
《法理學:法律哲學與法律方法》是一本由博登海默編寫的書籍。本書把散見於1940年《法理學》一書中的有關法理學思想發展的歷史資料集中在第一部分。本書第二部分和第三部分中對一般法律理論的實質性問題所作的論述,乃是以某些蘊含在我研究法理學問題的進路中的哲學假設和方法論假設為基礎的。
必看的經典法律書籍七、《政法筆記》
馮象
本書為作者在《讀書》雜志上開設的專欄"政法筆記"文章結集(少數刊載在其他報刊上)。作者開設專欄的用意在為中國的普通讀者寫一本書,談談新舊政法體制銜接轉型中的一些法律問題。因此,在該書中,讀者不感興趣的專業性太強的話題沒有涉及,作者關注的是普通讀者感興趣的與自己現實生活相關的一些法律問題,如名譽權、肖像權、版權、官司為什麼難打等等,作者結合有關案例,深入淺出,給讀者上了一堂生動的普法課。
⑥ 法學專升本都需要哪些書籍
你看刑法和民法?
天一和耶魯都出專用教材,還是買本這個吧。想穩當的話還是版報個學習班,現在專升本權越來越難了,今年比去年很多專業高了20多分。名額的話一般4月份公布,你不掛科成績還可以的話還是有戲的,你如果想穩定可以找找輔導員或者系主任甚至本校一些有實權的老師,錢的話一般3到5千就夠了
還有就是法學一共需要五本書:《民法》《刑法學》都是北京大學出版社兼高等教育出版社。
《法理學》張文顯主編,法律出版社;《經濟法概論》中國政法大學出版社;
《憲法》具體哪個出版社我也忘了,就這五本。
你還是自己看看那些比較適合你吧,希望對你有所幫助。
⑦ 法學入門必讀的書籍
大學四年的主攻復科目有:刑法,民製法,刑事訴訟法,民事訴訟法,行政法,行政訴訟法,法理學,商法,憲法,國際公法,國際司法,國際經濟法
你現在要自學的話,先從刑法和民法開始看。是法學學生的話,以後參加司法考試,得刑法者得天下,得民法者稱諸侯。這兩門很重要。。。。
樓上給你的那張圖是自學考試的科目。我是法學學生。。。。。告訴你的你可以採納。。我今年都已經開始考研了。。。
⑧ 法學的入門書籍有哪些
你好,本人作為法學專業本科生為你解答。初次接觸法學,不用在意去熟讀法條或者急著上手解決法律問題。作為一個新的法律人,應該先培養法律的感知力和法律的思維方式。《洞穴奇案》是一本很有趣的入門書籍,較為易懂但是充滿辯證思維;北大教授蘇力的《法治及其本土資源》較為深奧,從社會法律問題入手研究;《西窗法雨》則是以平和幽默的語言漫談西方法律;《木腿正義》則是一本不可多得的以犀利的筆鋒為我們展示了法學、文學、法律與文學不一樣的圖景;而像哈佛大學教授約翰·羅爾斯的《正義論》、《政治自由主義》則是享譽世界的研究西方政治哲學、法學和道德哲學的大家之作。
以上幾本書,並不是專業於哪一個法律部門(民法、刑法)的教科書,而是對於法律系統的認識,數量不多,但已經夠你入門所用了。
若是你要學習部門法或者法律專業的學科,法理教材推薦北京大學出版社張文顯的《法理學》;民法總論可以參看法律出版社梁慧星老師的《民法總論》,較為淺顯易懂,而台灣學者王澤鑒老師的《民法總則》超大陸學者至少50年,可以作為教條課本,但是初次接觸會覺較難;物權法也是看梁慧星老師和王澤鑒老師的書;刑法學可以看《刑法一本通》和曲新久老師的《刑法案例教程》;中國法制史建議看二十四史中法律的部分;外國法制史可以參看法律出版社的《外國法制史》教材。
民法方面的學習可以通讀王澤鑒老師一系列的書,具體參考網路http://ke..com/view/565454.htm#4
作為一個學法律的人,其知識范圍也不能僅僅局限於政治和法律,你今後的閱讀面應該是廣泛的,法律、政治、文學、經濟、哲學、歷史等學科知識均可涉獵。
祝學業有成!
⑨ 考法學專升本都需要哪些書籍
你看刑法和民法?
天一和耶魯都出專用教材,還是買本這個吧。想穩當的話還是報個內學習容班,現在專升本越來越難了,今年比去年很多專業高了20多分。名額的話一般4月份公布,你不掛科成績還可以的話還是有戲的,你如果想穩定可以找找輔導員或者系主任甚至本校一些有實權的老師,錢的話一般3到5千就夠了
還有就是法學一共需要五本書:《民法》《刑法學》都是北京大學出版社兼高等教育出版社。
《法理學》張文顯主編,法律出版社;《經濟法概論》中國政法大學出版社;
《憲法》具體哪個出版社我也忘了,就這五本。
你還是自己看看那些比較適合你吧,希望對你有所幫助。
⑩ 法學書籍
呵呵,你要是打算大三司考的話,那麼還准備考研么??要是准備考研的話,還是別准備司考了。。。這樣往往兩邊都准備不好,但是,要是不打算考研的話啊,司考只是背誦法條與司法解釋,特別是司法解釋。建議你買一些法條書去背,然後還有中國政法的藍皮司考叢書還可以,,,不過,法學院的學生,更應該閱讀下期刊,比如《人大復印材料》《人民司法》《法學家》《最高院公報》《最高檢察院公報》等等,還有一些名著,比如《聯邦黨人文集》《論法的精神》《英憲精義》《政治學》《理想國》等等。。。其實不要好高騖遠,首先打好基礎,到大二的時候再看寫期刊名著,大一你的任務就是好好學習,吧教材學好,基礎打好,,,至於司考,不要急功近利,還是要結合自己的具體情況而定。。。。呵呵,哪兒的法學院學生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