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治情感
摘要:初中道德與法治課作為學校德育教育和品德養成的重要基石,對學生核心素養的培養與良好品德的形成具有重要的作用。從課堂教學實際出發,立德樹人,創設教學情境,設定學習目標,回歸課堂本真,幫助學生形成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和世界觀,努力發展學生核心素養。
關鍵詞:初中 道德與法治 課堂教學 核心素養
從2016年秋季學期開始,基於《義務教育思想品德課程標准(2011年版)》和《青少年法治教育大綱》編寫的道德與法治課教材開始進入教學實踐。初中道德與法治課程是一門以初中生生活為基礎,以引導和促進初中學生思想品德和法治素養發展為根本目的的綜合性課程。作為初中道德與法治教師,如何讓學科核心素養教學落地生根,讓學生充分享受課堂教學快樂,彰顯學科教學的特色與魅力,筆者認為:
一、落實立德樹人理念,提高自身專業素養
發展學生核心素養是落實「立德樹人」理念的一個重要舉措。在核心素養的內涵中,非常明確地將人的道德素養置於重要地位,比如家國情懷、責任擔當等,這些正是中華優秀文化傳統的底蘊和本色。立德樹人是具有中華文化特色和時代特點的育人模式,教師在不同素養培養過程中應該予以學生不同的引導途徑,培養學生獨立思考、批判性思維能力,以及創造性地解決問題的能力。
蘇霍姆林斯基曾經說過「如果你想讓教師的勞動能夠給教師一些樂趣,使天天上課不至於變成一種單調乏味的義務,那你就應當引導每一位教師走上從事研究這條幸福的道路上來!……凡是感到自己是一個研究者的教師,則最有可能變成教育工作的能手。」學生核心素養培育關鍵在教師。身教重於言教,要落實「核心素養」理念,教師要樹立終身學習觀念,自覺提高自身學科專業素養,不斷汲取新知識,豐富其他學科知識,合上時代的節拍。「打鐵先要自身硬」,發展學生核心素養,教師必須要有較高的自身素養,必須以高尚的師德為學生的楷模,用高尚的言行舉止帶動學生修心立品,以德服人,時時為人師表,處處做生表率。
二、創設真實教學情境,搭建素養培育平台
建構主義理論認為學習是一個主動而積極的過程,學習者知識的獲得需要在一定的情境下,通過教師的指導、同學間的交流來實現。在這個過程中,教師扮演的角色是為學生提供一個範式,引導學生解決生活中遇到的實際問題,由此判斷學生的行為動機、觀察學生的思維養成,最終引領學生實現學科所要達到的核心素養。比如針對網路上熱議的「老年人跌倒該不該扶」的問題,教師可以創設情境,讓學生進行角色扮演,在表演和觀看的過程中,分析各類現象的成因,對於這些行為可能引發的社會影響進行討論,並從中得到啟示。學生會在一系列鞭辟入裡的學習過程中,逐漸形成自己的道德意識和道德觀念,增強了法制觀念,提升了公民素養。同時深刻的認識到,和諧社會建設,人人有責。
期刊文章分類查詢,盡在期刊圖書館
這就是真實情境所帶來的教學效果,他們貼近生活,容易激起學生們的興趣,引發共鳴,自然在認知的形成上具有重要的作用。所以,只要是和學生密切相連的生活實際,或是社會上的熱點現象,都可以作為學習的素材,幫助學生實現核心素養的培養。創設真實的教學情境,貼近學生的生活,容易激發學生學習動機,引發學生積極思維,形成正確認知,使學生在生活實踐中提高認識,提升境界,實現學科核心素養的培養。
三、科學設定學習目標,明確素養培育方向
科學合理設定學習目標是課堂教學的關鍵。學習目標是教學活動的出發點,也是教學活動的達成點。因此,目標的設定要兼顧知識與技能、過程與方法、情感態度價值觀的培養,只有這樣,才不會出現方向性的錯誤。目標的制定要結合新課程的理念、學科目標、單元目標和學生的實際情況,做到具體而細致。比如粵教版七年級《2.3綠色上網》這一課時,要對課文的內容進行深入細致的分析,將本課所涵蓋的知識點進行梳理和歸納,最終確定學習目標:【知識目標】初步形成對網路、網路交往以及使用網路語言的看法,了解網路的特點,初步感受網路的兩面性。【能力目標】學會合理利用互聯網等傳播媒介,提升客觀看待問題、辯證分析問題、理性解決問題的能力。初步培養抵制網路不良誘惑的能力,提高安全防範能力、辨別能力,在網路交往中保護自己。【情感、態度、價值觀目標】形成理性看待網路的意識,初步培養遵守網路規則的意識,初步養成積極的媒介批評能力,學會理性利用現代媒介參與社會公共生活。三維目標的設定,從表及里,形成的是對學生綜合學科素養的培養體系,學生可以從身邊或自己經歷的事去理解教材知識,從而樹立並形成真正的技能與素養。
四、回歸課堂生活本真,拓展素養培育途徑
道德與法治課具有很強的實踐性,注重學生的實踐體驗。在課堂教學中,教師要引導學生積極融入到社會中去,感受社會道德法律規范的力量,形成客觀理性的價值體系,回歸課堂本真。核心素養的培養應是一種有目的、有計劃、有組織的活動。只有讓課堂教學回歸生活本真,用學生身邊的人和事感染、影響學生,才能吸引學生積極參與到學習活動中來。也是學生自身知識增長、能力提高、情感升華、全面發展的主體。只有通過自身在學習和活動中的觀察、思考、參與、運用,才能把抽象的知識變成自己的東西。積極引導學生參與實踐活動,培養主動參與、樂於探究、勤於動手的意識和習慣,切實提高學生的動手能力和實踐能力,已成為核心素養培養的共識。道德與法治教學必須引導學生將觸角伸向廣闊的社會大課堂,進一步拓展生活,從中汲取生活的養料,從正在發生的、活生生的實際中檢驗和豐富所學知識,引導學生構建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學生的綜合能力得到了鍛煉,核心素養也隨之進一步深化。
總之,學生是充滿創造力的群體,相信學生的能力,鼓勵學生的進取。培育核心素養任重而道遠,讓我們不斷地反思、總結、學習、提高。
參考文獻:
[1]劉鳳傑.思想政治課教學中滲透生命教育研究[D].遼寧師范大學2014.
[2]單盈盈.利用生活化素材培養學生學科核心素養[J].中學政治教學參考. 2016(2):36-37.
[3]陶健.淺議思想品德學科核心素養的培養[J].中學政史地. 2016(9).
『貳』 什麼是法治精神
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的語境下,我們講的「法治精神」當然是指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精神。這種社會主義法治精神,既吸納並體現了人類法治文明的共同規律和基本價值,又立足於並體現了社會主義初級階段中國民主法治建設的基本國情和特定價值文化。
一、理性精神
理性概念源於古希臘時期赫拉克利特提出的「邏各斯」(logos)說,它兼有客觀規律和主體理性思維的雙重含義,主要是指合客觀性(區別於信仰)和合邏輯性(區別於感性、情感和慾望等非理性)。
二、誠信守法的精神
「誠信」作為一種道德准則,中國自古有之,但作為法律術語則是從西方移植而來。「誠實信用」直接語源來自德語Treu und Glauben,法語作bonnefoi,均與拉丁文bonafides有某些淵源關系。德國學者的主導觀點是:「誠信原則的內涵是信賴,它在有組織的法律文化中起著一種凝聚作用,特別是相互信賴,它要求尊重他人應受保護的權益。
三、尊重法律權威的精神
法律權威體現了法律在國家治理和社會管理過程中基礎性和主導性的地位和作用,表明法律的外在強制力和內在說服力得到普遍的支持和服從。關於法律權威的來源,分析法學「巨匠」奧斯丁認為,法律是主權者的命令,法律權威來源於強制力。而新自然法學家約瑟夫?拉茲則認為,之所以按照權威的指令行事,是因為受指令者更傾向於接受權威者的理由。
四、權利與義務對稱的精神
權利與義務對稱的精神是社會公正理念在法治方面的具體體現。羅爾斯認為:「正義的主要問題是社會的基本結構,或更准確地說,是社會主要制度分配基本權利和義務」。公正的社會制度要求每個人擁有大致相當的基本權利和基本義務,否定特權的存在。
五、依法維權和依法解決糾紛的習慣
中國社會正在步入「權利的時代」。近年來,公眾的權利意識空前高漲,各級法院受理的案件年度數量急劇攀升,信訪案件數量激增,一些重大司法案件、法治事件,尤其是公民維權事件受到了社會的高度關注。有學者統計:2003—2012年,「維權類」法治案件占據了每年度十大法治案件的很大比重。
(2)法治情感擴展閱讀:
1、靠法治為改革護航,是全面深化改革的基本遵循。
經過30多年的實踐,中國改革的路徑正在發生鮮明變化。如果說,過去的改革更多靠的是「摸石過河」的勇氣、以「破」為主的血性、先行先試的闖勁,那麼今天,「完善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全面深化改革總目標的確立,明確了法治是治國理政的基本方式;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律體系的形成,標志著我們進入了有法可依的新時代;深水區的利益藩籬,攻堅期的復雜難題,則呼喚著用法治理念去破解。把改革主張轉換成法治主張,用法治方式化解改革風險,才能確保改革有秩序、不走樣,行穩致遠。
2、以法治作為改革的壓艙石,是轉型期中國的內在要求。
法的基本價值之一,是其安定性。這對於社會變革日新月異的當代中國而言,尤為重要。這種安定性,不僅體現為政策制定不能朝令夕改、決策出台必須於法有據,更體現為在一個高速前行的轉型社會中,對社會秩序和價值理念所起的穩定作用。
法治是指引中國改革這艘航船風雨中不變航向的燈塔,是阻攔奔騰的市場經濟之川不溢出河道的堤壩,是守護三十多年改革成果不被蠶食的堅強衛士。在法治的框架內處理各種矛盾和改革,尋求法治之下的最大共識,這是中國改革持續向前的制度保障,也是全體人民的福祉所在。
參考資料:社會主義法治精神的具體表徵-人民網
『叄』 泗陽涅磐文藝,關於情感與法治教育的
「玩水」是孩子們最愛玩也是平時很少能盡情玩的游戲,為了讓孩子們度過一個開心而又有意義專的的天.
2015年6月22日下午,屬青少年宮藝術幼兒園蒙氏部的所有師生和家長在塑膠跑道上開展了「清涼一夏」首屆親子潑水節活動。
『肆』 法治思想應當具有什麼樣的內容
規則至上思維
普遍的法治思維,一切從講規矩、講規則開始。在任何工作中,制訂規則很重要,制訂「良法」(合理的規則)更重要。在有規則之後,尊重規則成為第一要務。規則至上思維,就是以既定的法律規則為依據,運用法律規則中的法律術語進行觀察、思考和判斷。
比如,某派出所接到電話舉報,稱其轄區內一居民正在家裡播放黃色錄像,遂派4名民警未帶任何文書在該居民房屋外通過門窗向內窺視,之後又強行進入居民家中搜查。此時,一個有法治思維的民警就應該考慮:我已經具備為此事出警的法律依據了嗎?事實上,與此事有關的法律規定簡單而又明晰。相關法律只規定不得「組織播放淫穢音像」,而沒有規定不得在家裡播放淫穢音像。因此,民警不能以此為由搜查該公民住宅,更不能因此懲罰觀看淫穢音像的公民。
從法律人的專業角度來講,規則至上思維就是在嚴謹的概念、嚴格的邏輯、嚴密的方法之下,形成概念主義或注釋主義的思維和方法。當然,規則與規則之間是有效力高低或優先秩序的。比如,當法律與憲法相矛盾時,以憲法為准;當行政法規與法律相沖突時,以法律為准。當同等級別的老法規則與新法規則相沖突時,應當堅持「後法優於前法」原則。當同一效力級別的特別法規則與一般法規則相沖突時,堅持「特別法優於一般法」的原則。
所謂「法無明文不為罪」,其實就是指一切被定為犯罪的行為必須是刑法明文規定的,法律上無明文規定的行為不得類推為犯罪。當遇到復雜案件而法律不明確甚至出現漏洞時,除刑事案件外,均需要對法律規則進行解釋,藉助一套法律方法來對付這種規則大前提下的缺陷。這套法律方法通常是為法官、檢察官和律師所熟練掌握的。如果黨政領導幹部不了解這套法律方法,可以藉助於法律顧問。隨著法治的深化,這類問題日益凸顯,所以此次四中全會提出「積極推行政府法律顧問制度」。
在法治的要求下,任何人都要守法,黨委和政府也要守法,並且必須帶頭守法。比如,前述案例中的這四個民警不能認為:既然自己是執法者就有理由來治安,就可以無視民權而強行進入民宅。公權力主體應當對法律懷有敬畏之心,這才是法治思維。
改革30多年來的事實告訴我們,法律規則難免與改革時勢不一致,甚至束縛改革。但是,當前的法治形勢與過去數十年已有所不同。在法律體系已基本建立的今天,如果我們仍像過去那樣認為「改革可以沖破法律禁區」,就不合時宜了,也是對法治的破壞。所以,四中全會還提出,要「做到重大改革於法有據」。當法律規則發生錯誤或者滯後的問題時,我們可以、也必須通過法治的方式來解決,通過及時的立、改、廢、釋,通過程序來解決。
權利本位思維
任何案件到法官律師手裡,都必須首先考慮權利及其根據。黨政官員在處理涉及公民或法人利益的事務時,也要從他們的權利角度考慮。因為,公民權利是權力的邊界。
比如,前述派出所民警查處黃色錄像,窺視和強行搜查民宅。面對類似事件,從法治思維的要求來講,執法者應當多考慮一個問題:公民有沒有在家做某事的權利或自由?或者至少要考慮,民警強行進入公民家中搜查某物品,是否會牽涉或影響到公民的某種權利?如果有法治思維,就會比較謹慎地處置類似的事件,也就會用法治方式來管理社會。實際上,該四名民警的搜查行為已經涉及到公民的住宅權。窺視也好、強行進入也好,都構成對該公民住宅權的侵犯。如果執法者多從公民權利角度考慮,就可止步於侵權發生之前。
權利本位思維還表現為人權思維。這主要集中在公權力與私權利直接關聯或接觸的領域,比如犯罪嫌疑人的人權、征地農民的人權、街頭商販的人權等。這就要求國家機關及其工作人員有人權意識,要尊重和保障人權。
若是法律上沒有規定的利益,是否要尊重和保護?1998年5月,四川省閬中市水觀鎮個體經營戶李茂潤受到一精神病患者的嚴重威脅時,多次向水觀派出所求助,但派出所未予理睬。某日,李茂潤為了求生,被迫從二樓跳下致重傷,遂起訴派出所。這叫「行政不作為」。這種行為是否應該承擔賠償責任?法律上沒有規定,這屬於法律漏洞。法院如何判決呢?經過5年的折騰,最後由最高人民法院作出司法解釋,確定本案中存在不作為的行政行為所導致的損害,政府也應當賠償。因為按照權利本位思維,哪怕法律上暫時沒有結論,但只要案件中的公民利益涉及某種權利或至少意味著一項自由,公權力就應當予以尊重。
在市場領域,法治也同樣要求法律把禁止公民、法人做的事項列出來。這在中國(上海)自由貿易試驗區的法律實踐中叫「負面清單」。沒有被列入「負面清單」的事項,公民和法人都可以做。這就是所謂「法無禁止即自由」,體現的正是法治思維中的權利本位思維。
權力控制思維
任何不受約束的權力都會膨脹甚至腐敗。因此,法治要求權力受到控制,這也就是所謂「把權力關進制度的籠子」。
公權力總是有各種正當的理由和目的,來觸碰公民權利。比如民警搜查黃碟案中,可以看到警察會因治安的理由而觸碰到公民權利,並且很有可能侵犯到公民自由或權利。治安的理由是正當的,可以說政府在多數情況下,行使權力的理由都會是正當的,但是你不能認為自己的理由是正當的,就可以亂來。從社會整體而言,權力不受限制的後果就是:任何人都沒有安全感。
正如全國人民支持反腐敗,但也都意識到「制度防腐」勝於「人力反腐」。如果要把權力關進制度的籠子,這只「制度籠子」該有哪些柱子呢?至少應有五方面:一是權利,比如公民和法人,可對政府提出復議申請,也可起訴。二是法定許可權,即法無規定無權力。有些重要事項由法律保留,只能通過人大制定法律,政府不得自行規定;在法律上,把政府權力列明清單,沒有列入「權力清單」的,就不是你的權力,你也不能隨便給自己增加任何權力。三是正當程序,通過程序來控制權力。如果程序有瑕疵,就會帶來行政行為無效的後果。四是監督,通過本系統之外的力量,如人大和法院對政府的監督與審查。五是裁量基準。這是個很重要的「制度柱子」,在四中全會的《決定》中也提到了。
現代行政有自由裁量的情況,要求行政執法者在合法的幅度范圍內,還要做到合理。這個合理的基準相當細致也比較復雜,需要行政執法機關在情理和情節上作出規定。比如,食品安全法規定,未經許可生產食品添加劑貨值金額不足10000元的,可處2000元以上50000元以下罰款。在這個范圍內的處罰都是合法的,但是,到底處罰多少錢呢?這就需要設定行政裁量基準,按這個既定的基準來權衡裁量。比如,應該考慮的因素有哪些?且要排除不應該考慮的因素,避免以不正當的動機作出行政決定,避免以惡意或不誠實行使裁量權,等等。
程序優先思維
法治思維要求重視程序,充分發揮程序的作用。遇到有爭議或糾紛的問題,即使是非對錯很清晰,也要善於考慮程序上的處理方式,讓爭議各方平等地發表意見。如果法律程序不到位,決定可能無效甚至違法。比如,行政機關作出吊銷許可證或者執照等行政處罰決定之前,應當告知當事人有要求舉行聽證的權利。這里的「告知」就是一個程序。當事人要求聽證的,行政機關應當組織聽證。這個「聽證」是作出處罰前的必經程序。執法者要有這個程序優先的意識。
一些西方國家的司法用正義女神作為圖騰。這是一位被一塊布蒙住雙眼的女神。根據我的考證,這塊蒙眼布就是正當程序。正當程序有兩個功能。一是有意識地阻隔對法外因素的過多考慮。二是有意識地阻隔對結果過早的把握。因此,這也構成了正當程序的優勢和特殊功能:把爭端各方統一到程序中來。我們的世界已變得越來越錯綜復雜,價值體系五花八門,常常很難就某一點達成一致,一個問題的「正確」答案也是因人而異的。因此,程序是沖突各方最容易達成一致的地方,也是糾紛各方唯一能達成一致的地方。
程序優先思維還意味著,我們對司法權的尊重和對司法程序的尊重。法治思維要求大家不要干預司法活動,應當讓司法機關獨立公正地行使判斷權。這也是各級黨政幹部有無法治思維的重要標尺。
程序也是一種良好的工作方式。無論是解決糾紛,還是作出決策,都離不開程序。要相信,一切難題總可以在正當程序中突破。所以,四中全會《決定》中在科學立法、嚴格執法和公正司法等方面都強調程序的重要性,特別要求重大行政決策必須「把公眾參與、專家論證、風險評估、合法性審查、集體討論決定」確定為法定程序,以「確保決策制度科學、程序正當、過程公開、責任明確」。
技術理性思維
在法治社會,法律職業思維與大眾生活思維形成鮮明對照。技術理性和專業邏輯是法治所要求的。它是經法律專業訓練的結果,主要表現在法官、檢察官和律師的思維。在法治要求之下,它也擴大到了代表政府執法的公務員甚至更廣泛的范圍。
自古以來,處理法與情的關系是衡量法治思維的重要標准。原則上講,法治思維重視邏輯但並不排斥「情理」,而是在法律邏輯的前提下關注情理。大眾思維多屬道德思維,是一種以善惡評價為中心的思維活動;而法律思維是以事實與規則認定為中心的思維活動。因此,法律思維首先是服從規則及其邏輯,而不受大眾化情感因素的左右。具體到公權力主體,就是應當在注重縝密的法律邏輯的前提下,再考慮「情」的因素。
技術理性思維還表現在對待事實和證據的態度上。執法、司法過程中的所謂「以事實為根據」,其實是指「以證據為根據」。如果證據是非法取得的或者證據滅失了,那隻能放棄對事實的認定。法律思維把事實分為客觀事實和法律事實兩種。前者是客觀真實世界的事實,比如科學家就是想探索客觀事實。後者是法律意義上的,它只在法律程序中通過證據來證明。如果有證據可以證明,就構成一個法律事實。如果既有的證據證明不了,就不能作進一步認定。就好像在著名的辛普森殺人案中,關鍵證據缺乏,就不能認定他有罪。放棄追訴一個犯罪嫌疑人的危害性遠遠小於冤枉一個好人。換句話說,一個錯誤的判決比十次犯罪的危害更嚴重。這就是法治對於證據、犯罪、偵破率的態度,也構成了法治思維的有機組成部分。
法治思維需要我們下決心轉變過去的思維慣性,敢於付出必要的代價。比如,實現政治目標的手段單一化了,運用政策、動員、行政命令手段的使用范圍和程度受到限制,權力的靈活性和自由度降低。但相對於「法治社會」這一全體人民的新共識和新目標來說,這些代價都是必要的。
『伍』 小學一年級下冊道德與法治中的怎樣進行情感體驗教育
由於小學生的年齡特點,不可避免地決定了他們活潑好動的天性。尤其作為一年級的學生,從心理學角度看,他們特別容易被感興趣的、新穎的內容所吸引,而如果行為訓練過於單一,他們就會感到枯燥乏味,容易產生厭倦感。因此,教師要充分認識與領會新課程觀念中所要求的教師要把「以教定學」轉變為「以學定教」這一理念。學生知識的獲得單靠教師的灌輸、單靠學習書本上的知識是不夠的,所以教師在進行教學活動中,應盡量把學生的目光引到課本以外的、無邊無際的知識世界中去,從而引導學生熱愛生活、學習做人,把道德寓於兒童的生活中,使良好的品德在兒童的生活過程中形成。利用多種形式 , 對學生放心、放手、放權 , 讓學生成為課堂的主人、活動的主人 , 激發學生求知慾望 , 調動學生的學習興趣。比如:我在設計《我的手兒巧》時,我先和學生一起認識了「神奇的手」,讓學生用自己的小手錶演各種喜歡的動作,說說自己的小手能做什麼,再加上游戲「蒙眼摸東西」等,把自己從來沒有仔細認識過的小手重新認識了一遍,一下子提起了學生對自己手的認知興趣;接著,我又組織了一次動手操作活動,通過讓學生使用自帶工具做個小玩藝兒,如做個小飛機、小陀螺,扎個小草人、拼個拼圖等等,通過對認識雙手的延伸與深化,使學生在具體的操作活動中,學習使用工具,體驗勞動和創造的快樂,避免了教師在課堂上單一的枯燥的講解,讓學生在動手與動腦中活動起來,以培養他們做事認真、不敷衍,有耐心、有毅力的良好品質。
『陸』 現代法治觀念主要有哪些
即大學生在現代社會環境下對法及法律現象反應過程中所形成尚未系統化的思想觀念形態。它內是在法律心理基礎上形容成的法律意識,是法律心理與法律理論的中介和過渡,處於法律意識水平的中間層次,在大學生法律意識中居於重要的地位。法律觀念的有無以及是否正確,直接影響到法律意識的強弱。
大學生法律理論,即大學生在現代社會環境下對法及法律現象反應過程中所形成的整體化、系統化的理性思維體系,是現代法律觀的理論表現。具有系統化形態、指導性地位等特點,居於大學生法律意識水平的高級階段,為大學生法律觀念的形成和發展提供方向性指導。
大學生法律理論應包括以下內容:
(1)中國特色馬克思主義法學的一般理論(法理學)。它居於法學知識體系的最高層次,擔負著探討法律的普遍原理、為各部門法學和法史學提供理論根據和思想指導的任務。
(2)中國特色馬克思主義部門法學,即以馬克思主義法律觀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為指導,通過對現行法律(國內法、國際法)的研究而形成的理論體系。具體包括憲法學、民商法學、刑法學、行政法學、國際私法學、國際經濟法學等內容。除此而外,還包括中國特色的馬克思主義法律史學、比較法學及其與其它學科之間的邊緣學科。
『柒』 道德與法治在品味情感中成長怎麼講
情感中成長
我們都是啊
從小在父母爺爺奶奶的關愛中
到了學校在老師的關愛里。。
『捌』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思想的內容是什麼
一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的價值理論思想體系,涉及政治哲學、法哲學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的有關范疇和內容,主要包括五個方面的內容:(1)馬克思主義國家與法的學說,馬克思主義的國家觀、政黨觀、民主觀、法律觀、法治觀、人權觀、平等觀、正義觀和權力觀,馬克思主義法學思想等。(2)社會主義法治精神、社會主義法治意識、社會主義法治觀念、社會主義法治價值、社會主義憲制和法治原則、社會主義法治思想、社會主義法治理念、社會主義法治文化、社會主義法治學說等。(3)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學的理論體系、學科體系、課程體系等。(4)公民和國家公職人員的法治態度、法治心理、法治偏好、法治情感、法治認知、法治立場、法治信仰等。(5)關於法和法治的一般原理、價值、功能、原則、學說、方法和知識等的理論。
二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的制度規范理論體系,涉及法治的基本制度、法律規范、法律體系、法治體系、法治程序、法治結構等范疇和內容,主要包括四個方面的內容:(1)關於國家憲法和憲制的理論,如憲法規定的社會主義根本政治制度(人民代表大會制度)和基本政治制度(民族區域自治制度、共產黨領導的多黨合作和政治協商制度、基層民主自治制度、特別行政區制度等)的理論,我國基本經濟制度、基本社會制度、基本文化制度的理論,社會主義民主選舉制度、人權保障制度、立法體制、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律體系等的理論。(2)關於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體系的理論,如憲法實施監督體系、法律法規體系、法治實施體系、法治監督體系、法治保障體系、黨內法規體系等的理論。(3)關於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政府、依法行政和行政執法制度的理論,司法權、司法體制、司法程序、法律監督體制、公正司法制度、依法執政體制等的理論。(4)關於法治的一般制度、體系、程序、規則、規范和架構等的基本原理。
三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的實踐運行操作理論,涉及法治原理的應用、法治行為、法治實踐和法律制度運行等范疇和內容,主要包括五個方面的內容:(1)科學立法、嚴格執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等法治建設各個環節的理論。(2)依法治國、依法行政、依法執政、依法治軍、依法辦事等法治實施各個方面的理論。(3)法治國家、法治政府、法治社會、法治經濟、法治政治、法治文化等法治發展各個領域的理論。(4)執政黨在憲法和法律范圍內活動,領導立法、保證執法、支持司法、帶頭守法等依規治黨和依法執政的理論。(5)關於法治運行實施的一般規律、特點、機制、行為、方式等的基本理論。
四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的相關關系理論,涉及法治存在發展的外部關系,涉及法治與若干因素的相互作用、彼此影響、共同存在等現象及其內容,主要包括七個方面的關系:(1)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與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全面深化改革、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的關系。(2)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與市場經濟、民主政治、和諧社會、先進文化和生態文明的關系。(3)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與道德、紀律、政策、黨內法規、習俗、鄉規民約、社會自治規范等其他社會規范的關系。(4)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與民主、自由、人權、平等、公正、安全、秩序、尊嚴、和諧、權威、平安、幸福等的關系。(5)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與促進發展、維護穩定、構建秩序、化解矛盾、解決糾紛等的關系。(6)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與政黨、宗教、以德治國、依規治黨、國家治理現代化、良法善治等的關系。(7)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與人類法治文明、西方法學理論、中華法系文明、國際法治理論、全球化法治進程等的關系。
『玖』 尋一個電視節目。大概是一兩個月或更久以前看的一個法制類或情感類電視節目
法制進行時
『拾』 法治徵文450字左右作文
法在我心中 當第一縷晨曦映照在大地上,當第一顆繁星閃爍在夜空中,大自然的法則無時無刻不支配著穹蒼。 茫茫人海,芸芸眾生,社會的法則也無處不在地規范著每個人的行為。從原始的氏族規則,到文明社會的法律,「以規矩為方圓則成,以尺寸量長短則得,以法教治民則安」。 提高公民的法律意識,增強大眾的法律素質,是構建和諧社會的重要基礎。 建立和諧,不是華章中的時髦,不是媒體的點綴,它是老百姓安居樂業的需要,是人們對幸福生活的追求。和諧的建立,靠你、靠我、靠我們每一個人。每個人心中有法,行為遵法,自然和諧。「以事遇法則行,不遇法則止」。若反其道而行之,背離法律、法規,就不可能有和諧可言。列車失去軌道,只能導致災難;河水離開河床,只能造成泛濫。君不見,餐桌上染紅染綠的食品,吃得人「花花腸子」,劣質裝修害得小兒也慘遭白血病。這些人眼中,哪有什麼國家的法,簡直無異於謀財害命;君不見,為一點蠅頭小利而大打出手,為一些雞毛蒜皮而大動干戈。這些人眼中,又哪有法的影蹤。連幾千年前古人都懂得的仁義禮信,當代人是否需要重新溫習? 法為大事,它關繫到安邦定國;法又是細微如絲,它關繫到我們每一個人的細枝末節。只有受到大自然懲罰的時候,才知道《環境保護法》的中肯;只有遭到變質食物危害的時候,才知道《食品衛生法》的真諦。守法從每一個人始,守法 從每一細節始。唯此,個人的守法就變 為大眾的守法,小和諧就能匯聚成大和諧。 同時,事物總有兩面性,執法的公正和執法的藝術也是構建和諧的另一重要環節。如果我們的法規能對弱勢群體再多一些的體恤,我們的執法力度再實在一些,而不是敷衍塞責、互相推委,那麼,警察、119官兵就不會再為討回工錢而不惜高空跳樓的民工緊急施救了;如果「工人階級當家做主人」的理念在我們的法規中再得到切實的貫徹,黑心老闆還敢對勞工恣意欺辱?今年全國「一把手」大接訪活動,把多少「千鈞一發」化為「千恩萬謝」,把多少積怨變成對政府的感激便是明證;如果在執法中多一些人性化,對群眾多一些感情,復雜的問題也可能變得簡單。有人說:法不容情,其實有些地方法和情也不是完全對立的。即使是罪犯,從砍頭到槍斃到價格不菲的行刑車,正是體現了執法的人性化。人民內部更是如此,在接訪的日子裡我們的幹警主動接近群眾,消民怨、幫民困、解民愁,以情動人,以情感人,得到群眾的交口稱贊,化解了一些可以避免的矛盾,社會就增加一份和諧。 遵法守法是建立和諧的基礎,執法為民是構建和諧的保障。二者不可偏廢,二者的結合就是社會公正和正義的體現。 法在我心中 法,是我們的行為准則,更是國富民強的制國方略。
┏ (^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