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法學百科 » 職業道德與法律簡答題

職業道德與法律簡答題

發布時間: 2022-01-14 08:10:00

㈠ 《職業道德與法律》復習題

在走向自己的座位時,應注意

㈡ 思想道德修養與法律基礎試題及答案

1、進入大學後應樹立哪些新的學習理念?要養成優良的學風應該從哪些方面下功夫?
(1)樹立自主學習的理念
樹立全面學習的理念
樹立創新學習的理念
樹立終身學習的理念
(2)勤奮 嚴謹 求實 創新

2、論述當代大學生的成才目標。
成為德智體美全面發展的社會主義事業的建設者和接班人
德是人才素質的靈魂
智是人才素質的基本內容
體是人才素質的基礎
美是人才素質的綜合體現
大學培養目標所要求的德智體美方面的素質是相互聯系、相互制約的統一體。大學生的全面發展,就是德智體美的全面發展,是思想道德素質、科學文化素質和健康素質的全面提高。當代大學生應努力成長為主動發展、健康發展、和諧發展的一代新人。

3、什麼是法?什麼是道德?試述他們兩者的關系。
(1)法:指由國家制定或認可並由國家強制力保證實施的,以規定人們的權利和義務為內容,通過對人們行為的作用來調整社會關系的一種社會規范體系。
法律是調整社會關系的一種行為規范
法律是規定權利和義務的社會規范
法律是出自國家的社會規范
道德:主要是指一定社會調整人們之間以及個人和社會之間的關系的行為規范的總和。
(2)關系:
A區別:
表現形式不同:法律是國家制定或認可的一種行為規范,它具有明確的內容,通常以各種法律淵源的形式表現出來。而道德規范的內容存在於人們的意識之中,並通過人們的言行表現出來。
調節領域不同:道德所涉及的范圍極其廣泛的,包括人們的行為,思想等。而法律只調整人們有關法律的行為。
調節方式不同:法律由國家強制力保證實施,而道德主要依靠社會輿論的力量,靠人們自覺遵守。
B聯系:
道德與法律都是調節人與人之間相互關系的一種社會規范。
道德與法律都是社會主義生產關系的反,體現了無產階級和廣大人民共同意志。
道德與法律在許多方面是相通的,法律為道德提供了保障,道德建設為法律制定提供了目標。
C總結:道德與法律是調節人們思想行為、協調人際關系、維護社會秩序的兩種基本社會規范。
道德與法律雖然在調節領域、調節方式、調節目標等方面發揮的作用和方式存在很大不同,但是二者作為上層建築的重要組成部分相輔相成、缺一不可,共同服務於經濟社會健康有序的發展。

4、簡述個體思想道德素質內部的結構關系。
(1)思想道德素質主要包括思想政治素質和道德素質。
(2)思想政治素質是一種特殊的素養,是人們在為實現本階級利益而進行的各種社會實踐活動中表現出來的特定品質。
(3)道德素質是人們的道德認識和道德行為水平的綜合反映,包含這一個人的道德修養和道德情操,體現著一個人的道德水平和道德風貌。
(4)法律素質是指人們知法、守法、用法、護法的素養和能力。掌握必備的法律知識,樹立必需的法律觀念,擁有必要的用法、護法能力、構成了法律素質的基本要素。
(5)思想道德素質和法律素質是人的基本素質,它體現著人們協調各種關系、處理各種問題時所表現出的是非善惡判斷能力和行為選擇能力,是政治素養、道德品格和法律意識的綜合體,決定著人們在日常生活中的行動目的和方向。

5、什麼是大學?大學的精神是什麼?
(1) 廣義的大學:泛指各種性質、各種類型的高等學校,是高等學校的總稱,包括公立大學和民辦大學、及獨立設置的學院、高等專科學校、高等職業技術學院、高等成人學校等。
(2)中義的大學:指那些能夠實施本科以上學歷教育或學位教育的由多門學科、多種專業組合而成的全日制普通高等學校,包括綜合性大學、獨立設置的各類學院。
(3)狹義的大學:專指綜合性大學,也就是具有較強教學、科研力量,較高教學水平和相應規模,能夠實施本科及本科以上教育,必須設立三個以上國家規定的學科門類為主要的學科的大學,即綜合性、多學科、高水平的全日制大學或綜合性、研究型、國際化的全日制大學。
大學精神是大學在長期發展過程中積淀、凝練而成的、為大學人所普遍認可並共同追求的、相對穩定的理想、信念、價值觀和行為准則。它既表現為大學所具有的與其他社會組織迥然相異的精神風貌,又表現為高校為培養出的大學生所具有的與他人迥然相異的精神特質。
自由精神;獨立精神;人文精神;科學精神;創新精神;批判精神。

6、簡述人才素質的構成要件及其在人才素質中的地位和作用。
德是人才素質的靈魂,智是人才素質的基本內容,體是人才素質的基礎
,美是人才素質的綜合體現

7、理想與信念的含義與特徵。理想信念對當代大學生成長成才有什麼重大意義。
(1)理想是人們在實踐中形成的、有可能實現的、對未來社會和自身發展的嚮往與追求,是人們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在奮斗目標上的集中體現;特徵:社會實踐、社會關系的產物,理想源於現實又超越現實,多方面和多類型的,現實性和預見性。
(2)信念是認知、情感和意志的有機統一體,是人們在一定的認識基礎上確定的對某種思想或事物堅信不移並身體力行的心理態度和精神狀態。特徵:有明確的認知和強烈的情感,有不同的內涵、層次,與理想相互依存。
意義:指引人生的奮斗目標;提供人生的前進動力;提高人生的精神境界;引導大學生做什麼人;指引大學生走什麼路;激勵大學生為什麼學。

8、當代大學生為什麼要確立馬克思主義的科學信仰?
馬克思主義指導思想是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的靈魂。當代大學生只有確立馬克思主義的科學信仰,才能深刻認識人類社會的發展規律、中國走社會主義道路的歷史必然性,把個人與社會理想統一起來,為國家和社會的發展作出更大的貢獻。馬克思主義是科學的、崇高的、具有持久生命力、以改造世界為己任。

9、如何認識個人理想與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共同理想的關系?
(1)個人理想與社會理想之間是辯證統一的關系。
(2)首先,社會理想決定和制約個人理想。社會理想居於高層次,是最根本的、起主導作用的。個人理想居於低層次,並從屬於社會理想。個人理想只有自覺地順應社會理想並以此為基本方向來進行選擇和確立,才有可能實現,才能更好地、更順利地達到自己的理想目標。
(3)其次,個人理想不同程度地體現著社會理想。社會理想反映著人們的共同願望,代表著人們的共同利益,它要靠千百萬人的實踐活動來實現。沒有每一個人的實踐活動的積累,社會理想是不可能實現的。
(4)社會理想有賴於個人理想地整合,個人理想又不能脫離社會理想和人類理想。在我國,社會主義理想依靠每一個公民把自己的理想同社會主義共同理想緊密的結合起來才能真正的實現。個人理想如果同建設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想違背,就失去了客觀地依據,因此就會受到社會輿論的譴責。

10、如何對待理想實現過程中的順境和逆境。
正確對待實現理想過程中的順境與逆境。當身處順境時,切莫得意忘形,做好遇到逆境的准備;身處逆境時,也勿悲觀失望,用於戰勝,順境就在前面。無論是順境還是逆境,對人生的作用都是雙重的,關鍵是怎樣去認識和對待它們,只要善於利用順境,勇於正視逆境和戰勝順境,遠大的理想就一定能夠實現.

11、如何理解「以熱愛祖國為榮,以危害祖國為恥」?
(1)在法律層面上,是對於憲法精神的闡述。危害祖國不僅是一種羞恥,而且也是一種犯罪。熱愛祖國既是每個公民的權利,也是每個公民的義務。
(2)在道德層面上,是在召喚人們的良心,讓良心看守自己的言行。不僅繼承了傳統道德,如歷史上的愛國主義和民族主義,而且也包括了現代道德,如與國際主義一致的愛國主義,豐富和發展了人類道德的基本內容。同時也體現了社會主義主導價值觀,放映了社會主義道德基本要求。
(3)在信念層面上,表面祖國是我們神聖不可侵犯的家園,是我們生命的所來之處,也是我們生命的所歸之處。為了祖國的 利益,可以犧牲個人的利益。

12、中華民族精神的內涵是什麼?現在我們為什麼要大力弘揚和培育民族精神?
(1)愛國主義是中華民族精神的核心
團結統一 愛好和品 勤勞勇敢 自強不息
(2)高中:①中華民族精神,深深植根於綿延數千年的優秀文化傳統之中,始終是維系中華各族人民共同生活的精神紐帶,支撐中華民族生存、發展的精神支柱,推動中華民族走向繁榮、強大的精神動力,是中華民族之魂。
②弘揚和培育中華民族精神是提高全民族綜合素質的必然要求。
③弘揚和培育中華民族精神是不斷增強我國國際競爭力的要求。
④弘揚和培育中華民族精神是堅持社會主義道路的需要。
⑤弘揚和培育中華民族精神是推進當代文化建設、創新時代精神的客觀要求。
⑥有利於維護國家統一、民族團結,有利於全面建設小康社會,實現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

13、什麼是時代精神?與民族精神之間是怎樣的關系?
(1)時代精神是在新的歷史條件下形成和發展的,是體現民族特質、順應時代潮流的思想觀念、行為方式、價值取向、精神風貌和社會風尚的總和。它以改革創新為核心,堅持解放思想、實事求是、與時俱進、勇於創新、知難而進、一往無前、艱苦奮斗、務求實效、淡泊名利、無私奉獻。
(2)時代精神與民族精神緊密相連,時代精神是民族精神的時代性體現,民族精神是時代精神形成的重要基礎和依託,兩者的有機統一,構成了社會主義價值體系的重要問題。在新的歷史條件下,發揚愛國主義傳統要把弘揚民族精神和弘揚時代精神有機統一起來,堅持解放思想、實事求是、與時俱進、勇於創新、知難而進、一往無前、艱苦奮斗、務求實效、淡泊名利、無私奉獻,大力弘揚以改革創新為核心的時代精神。

14、如何理解馬克思關於人的本質的科學論斷?
「人的本質並不是單個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現實性上,它是一切社會關系的總和。」
從人所具有的自然屬性和社會屬性來看,決定人的本質屬性的是人的社會屬性。
人的本質具有歷史性,人的本質隨著歷史的發展而發展和豐富。
人的本質是在實踐過程中體現和發展的。
人的本質則是人成其為人從而區別於一切動物的根源,或者說是產生、形成人及其特性的根據和原因。(與人性區別)

15、人生的自我價值、社會價值具有怎樣的關系?如何理解當代大學生的人生價值目標要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相一致?
(1)人生價值內在地包含了人生的自我價值和社會價值兩個方面。人生的自我價值是個體的人生活動對社會、他人所具有的價值,主要表現為對自身物質和精神需要的滿足程度。人生的社會價值是個體的人生活動對社會,他人所具有的價值。衡量人生的社會價值的標準是個體對社會和他人所作的貢獻。
(2)人生的社會價值和自我價值既相互區別,又密切聯系,相互依存,共同構成人生價值的矛盾統一體。一方面,人生的自我價值是個體生存和發展的必要條件;另一方面,人生的社會價值是實現人生自我價值的基礎。
(3)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主流價值,體現了和諧社會建設所需要的文化認同和價值追求,是人們觀察世界,判斷事物的基本標准。我們大學生要學會運用科學的世界觀和方法論,正確認識社會發展的基本規律,正確把握社會思想意識中的主流和支流,正確辨識社會現象中的是非,善惡,美醜,確立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相一致的人生價值目標。

16、人生價值評價的標準是什麼?如何創造和實現人生價值?
四個堅持:堅持能力有大小與貢獻需盡力、物質貢獻與精神貢獻、完善自身與貢獻社會、動機與效果相統一。
社會條件:實現人生價值要從社會客觀條件出發;人生價值目標要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相一致。
個人條件:實現人生價值要從個體自身條件出發;不斷提高自身的能力,增強實現人生價值的本領;立足於現實,堅守崗位作貢獻;有自強不息的精神。
在實踐中創造有價值的人生,走與人民群眾相結合的道路,走與社會實踐相結合的道路。

17、如何理解健康的含義?怎樣保持心理健康?

健康是生理健康、心理健康、社會適應良好與道德良好等方面因素的整合與統一,這是對健康更為科學、系統、深刻的理解和闡述。
(1)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能為大學生的人生提供導向,也為其心理活動提供「定位系統」,為培養良好的心理素質奠定基礎。
(2)掌握應對心理問題的科學方法。要掌握科學的思維方法,還要學習心理健康知識,提高心理健康意識,自覺維護自身的身心健康。
(3)合理地調控情緒。在產生心理困惑時,首先要弄清自己的情緒狀態,對不良的情緒和生活中的煩惱要及時合理地宣洩或轉移,積極進行自我心理調適。
(4)積極參加集體活動,增進人際交往。健康的人際交往有利於交往各方的學習進步、個性完善、情緒穩定。積極參加體育鍛煉,保持身體健康,也是促進心理健康的重要途徑。

18、簡述促進個人與他人和諧應堅持的原則。
平等原則、誠信原則、寬容原則、互助原則。

19、道德的社會作用的主要表現有哪些?
道德能夠影響經濟基礎的形成、鞏固和發展;道德是影響社會生產力發展的一種重要的精神力量;道德對其他社會意識形態的存在有著重大的影響;道德通過調整人們之間的關系維護社會秩序和穩定;道德是提高人的精神境界、促進人的自我完善、推動人的全面發展的內在動力;在階級社會中,道德是階級斗爭的重要工具。

20、中華民族優良道德傳統的主要內容是什麼?正確對待傳統道德要反對哪兩種錯誤思潮?結合實際談談繼承和弘揚中華民族優良道德傳統的重大意義。
內容(6):注重整體利益、國家利益和民族利益,強調對社會、民族、國家的責任意識和奉獻精神;推崇「仁愛」原則,追求人際和諧;講求謙敬禮讓,強調克驕防矜;倡導言行一致,強調恪守誠信;追求精神境界,把道德理想的實現看做是一種高層次的需要;重視道德踐履,強調修養的重要性,倡導道德主體要在完善自身中發揮自己的能動作用。
反對(2):文化復古主義思潮,歷史虛無主義思潮。
意義(3):繼承和弘揚中華民族優良道德傳統是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客觀需要、是加強社會主義道德建設的內在要求、是個人健康成長的重要條件。

21、為人民服務的道德要求主要包括哪些具體內容?社會主義集體價值原則的內涵是什麼?
毫不利己、專門利人、無私奉獻是為人民服務;顧全大局、先公後私、愛崗敬業、辦事公道是為人民服務;同志間、師生間、同學間互相關心、互相愛護、互相幫助是為人民服務;熱心公益、助人為樂、見義勇為、扶貧幫困、扶殘助殘是為人民服務;遵紀守法、誠實勞動並獲取正當的個人利益,同樣也是為人民服務。
社會主義集體主義強調集體利益和個人利益的辯證統一;集體利益高於個人利益;強調重視和保障個人的正當利益。

22、為什麼說誠實守信是公民道德建設的重點?道德修養的內在要求和重要特徵是什麼?
誠實守信是市場經濟條件下經濟活動的一項基本道德准則;是職業道德的一項基本要求;是做人的一項基本道德准則。
誠信既是一個人安身立命、為人處世應當遵循的基本准則,也是一個社會維持正常秩序和有效運行的必然要求。
高度的自覺性是道德修養的內在要求和重要特徵。

23、當代社會公共生活有什麼特徵?維護公共秩序對經濟社會健康發展的有什麼重要意義?
特徵:活動范圍的廣泛性;活動內容的公開性;交往對象的復雜性;活動方式的多樣性。
意義:有序的公共生活是構建和諧社會的重要條件、是經濟社會健康發展的必要前提、是提高社會成員生活質量的基本保證、是國家現代化和文明程度的重要標志。

24、維護社會公共秩序需要哪兩種手段?為什麼需要這兩種手段的結合?
道德和法律。
公共生活中的道德和法律所追求的目標是一致的,都是通過規范人們的行為來維護公共生活中的秩序,實現經濟社會的穩定和發展。雖然道德和法律發揮作用的方式有所不同,但兩者互為補充,相輔相成。道德規范作用的更好發揮,需要法律支撐;而法律作用的更好實現,則需要以道德為重要條件。良好的社會秩序的形成、鞏固和發展,要靠道德,也要靠法律。
在公共生活中,道德可以用來調節、規范人們的行為,預防犯罪的產生。道德是法律的補充。社會生活是紛繁復雜的,法律的屬性決定了它不可能把復雜而廣泛的社會關系全部納入其調控的范圍,因而其發揮作用的范圍是有限的。道德發揮作用的領域更加廣泛,它能夠調整許多法律效力所不及的問題,不僅深入到社會生活的各個方面,而且深入到人們的精神世界。個體道德素質和整個社會道德水準的提高,為法律的實施創造了條件。

25、社會公德的特點及其重要內容。
特點:繼承性、基礎性、廣泛性、簡明性。
主要內容:文明禮貌、助人為樂、愛護公物、保護環境、遵紀守法。

26、職業精神包括職業道德素質和法律素質,在校大學生應如何培育和提高職業精神?
努力學習職業道德和職業活動中的法律知識;努力提高職業道德意識和法律意識;努力鍛煉實際履行職業道德規范和法律規范的能力

27、愛情的本質是什麼?談談你對大學生戀愛觀的認識。
所謂愛情是一對男女基於一定的社會基礎和共同的生活理想,在各自內心形成的相互傾慕,並渴望對方成為自己終身伴侶的一種強烈、純真、專一的感情。性愛、理想和責任和構成愛情的三個基本要素。
戀愛中的道德:尊重人格平等;自覺承擔責任;文明相親相愛。
大學生對愛情應該持慎重的態度,避免在戀愛問題上把握和處置失當:不能誤把友誼當愛情;不能錯置愛情的地位;不能片面地或功利化地對待戀愛;不能只重過程不顧後果。
處理好戀愛與學習、戀愛與關心集體、戀愛與關愛他人和社會的關系。

28、家庭美德的基本規范是什麼?
尊老愛幼;男女平等;夫妻和睦;勤儉持家;鄰里團結

29、如何理解法的一般含義?我國社會主義法的本質主要表現在哪些方面?
法律是由國家制定或認可並以國家強制力保證實施的,反映有特定社會物質生活條件所決定的通知階級抑制的規范體系。
本質:從法律所體現的抑制來看,我國社會主義法律是工人階級領導下的廣大人民意志的體現;從法律的實質內容來看,我國社會主義法律是社會歷史發展規律的自然規律的反映,具有鮮明的科學性和先進性; 從法律的社會作用來看,我國社會主義法律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順利發展,社會主義和諧社會建設的法律保障。

30、簡述法律規范的邏輯結構。
適用條件,又稱假定,是指適用規范必須存在的一定情況。一定情況的出現或存在,是規范起作用的必要前提。
行為准則,又稱處理,是規範本身的具體規定,這無疑是法律規范的中心內容,它主要是規定人們應當做什麼(應為),可以做什麼(可為)和禁止做什麼(非為)。
法律後果,又稱制裁,是指對違反法律規定的行為所作的處罰。這是國家強制力在法律規范中的重要體現。制裁的方式可以多樣,一般可分為行政制裁、民事制裁、刑事制裁和違憲制裁。

31、如何理解法律權利與義務的關系
結構上的相關關系;總量上的等值關系;功能上的互補關系

32、什麼是法律思維方式?它有什麼特點?如何培養法律思維方式?
法律思維方式,是指按照法律的規定、原理和精神,思考、分析、解決法律問題的習慣與取向。
特徵:將法律;講證據;講程序;講法理。
如何培養:學習法律知識;掌握法律方式;參與法律實踐。

33、憲法及其特徵。
《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是我國的根本法,是治國安邦的總章程,是保持國家統一、民族團結、經濟發展、社會進步和長治久安的法律基礎,是中國共產黨執政興國、團結帶領全國各族人民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法制保證。
特徵:在內容上,憲法規定了國家生活中最根本最重要的方面;在效力上,效法的法律效力最高;在制定和修改程序上,憲法比其他法律更為嚴格。

34、新中國經歷過哪幾部憲法?新憲法經歷過哪幾次修改?其基本原則的具體內容是什麼?
1954、1975、1978、1982年四部憲法。現行憲法是1982年頒布的《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及其1988、1993、1999和2004年修正案。
基本原則:黨的領導原則、人民主權原則、公民權利原則、法治原則、民主集中制原則。

35、我國為什麼要實行人民代表大會制?
人民代表大會制度是我們黨把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同中國具體實際相結合的偉大創造,是近代以來中國社會發展的必然選擇,是中國共產黨帶領全國各族人民長期奮斗的重要成果,反映了全國各族人民的共同利益和共同願望,在實踐中顯示出強大的生命力和巨大的優越性。
首先,人民代表大會制度保障了人民當家作主。人民通過普遍的民主選舉,產生自己的代表,組成各級人民代表大會。
其次,人民代表大會制度有利於調動人民群眾建設社會主義的積極性、主動性、創造性。
再次,人民代表大會制度保證了國家機關協調高效運轉。
最後,人民代表大會制度有利於維護國家統一和民族團結。
歷史和現實都表明,人民代表大會制度,是符合中國國情具有中國特色的能夠保證人民群眾當家作主、有效管理國家和社會的根本政治制度,也是黨在國家政權中充分發揚民主、貫徹群眾路線的最好實現形式。

36、簡述我國政黨制度的內容。
中國共產黨領導的多黨合作和政治協商制度是我國的一項基本政治制度,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政黨制度。
特點:共產黨領導、多黨派合作,共產黨執政,多黨派參政。
內容:(1)中國共產黨是執政黨,中國共產黨和各民主黨派是親密友黨(2)多黨合作的政治基礎:堅持共產黨的領導,堅持四項基本原則(3)多黨合作的基本方針:長期共存、互相監督、肝膽相照、榮辱與共(4)多黨合作的根本活動准則:遵守憲法和法律(5)重要機構: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

37、簡述公民與人民的區別。
公民與人民不同:(1)公民是法律概念,與外國人和無國籍人相對應,是指凡具有中華人民共和國國籍的人;人民是政治概念,與敵人相對應,在不同的歷史時期有著不同的內涵。在現階段,人民是指全體社會主義勞動者、社會主義事業的建設者、擁護社會主義的愛國者和擁護祖國統一的愛國者。(2)二者的法律地位也有區別。我們講「人民的權利」,主要是指人民當家做主的政治權利;「公民的權利」主要是具有中國國籍的人所享有的法律權利。(3)地位不同導致了在享有權利方面的差異。公民中的人民,享有憲法和法律規定的全部權利並履行公民的某些光榮義務。(4)二者的范圍不同。我國公民的范圍要比人民的范圍更廣泛,除包括人民以外,還包括人民的敵人。(5)公民通常所表達的是個體的概念,人民所表達的群體。

38、簡述政治權利和自由的內容。
政治權利和自由是指公民作為國家政治生活主體依法享有的參加國家政治生活的權利和自由,是國家為公民直接參與政治活動提供的基本保障。
具體包括,選舉權和被選舉權--除依法被剝奪政治權利的人之外,凡年滿18周歲的公民都有選舉權和被選舉權;
政治自由--言論、出版、集會、結社、遊行、示威的自由。

39、什麼是民法?如何理解民法的基本原則?
民法是調整平等主體的公民之間、法人之間以及公民和法人之間的財產關系和人身關系的法律規范的總和。
基本原則:一是平等原則;二是自願原則;三是公平原則;四是誠實信用原則。

40、什麼是自然人的民事權利能力和民事行為能力?對自然人的民事行為能力《民法通則》中做了怎樣的分類?
自然人的民事權利能力,是指法律確認的自然人享有民事權利、承擔民事義務的資格。(公民的民事權利能力一律平等。自然人從出生時起到死亡時止,具有民事權利能力。)
民事行為能力是指民事主體獨立實施民事法律行為的資格。
分類:
完全民事行為能力:18周歲以上的公民是成年人,具有完全民事行為能力,可以獨立進行民事活動,是完全民事行為能力人。
視為完全民事行為能力:16周歲以上不滿18周歲的公民,以自己的勞動收入為主要生活來源的,視為完全民事行為能力人。
限制民事行為能力:10周歲以上的未成年人是限制民事行為能力人,可以進行與他的年齡、智力相適應的民事活動;其他民事活動由他的法定代理人代理,或者徵得他的法定代理人的同意。不能完全辨認自己行為的精神病人是限制民事行為能力人,可以進行與他的精神健康狀況相適應的民事活動;其他民事活動由他的法定代理人代理,或者徵得他的法定代理人的同意。
無民事行為能力:不滿10周歲的未成年人是無民事行為能力人,由他的法定代理人代理民事活動。不能辨認自己行為的精神病人是無民事行為能力人,由他的法定代理人代理民事活動

㈢ 結合法律知識,怎樣做最好的自己 職業道德與法律 老師出的論述題

第一,法律與道德的關系。
1,什麼是法律,什麼是道德,概念,定義。二者之間的聯系及區別。
第二,法律,法律,1可以作為謀生,事業的奮斗目標。高尚一點,及可以維護國家的公平正義,同時也可以為人民服務。同時還可以學以致用,作為自己的奮斗目標。
第三,道德,沒有強制約束力的,社會行為規范。大點說,從古代孔子發明了禮,儒家思想,道德在過程封建時代,起到甚至超過法律的強制力統治作用,隨著封建王朝,改革派,法治思想改革派,道德曾經經歷了,標准點講,叫做德主刑副的統治策略。
第四,現代社會,法制社會,法律已經主導生活和工作。道德隨著商品經濟,人們趨利的思想,道德的規范,行為約束力越來越弱。
第五,舉例。有些人,在生活中,工作中因為不懂法,法律意識淡薄,而付出了慘痛代價。
有些人因為道德意識差,亂扔垃圾,偷雞摸狗,影響社會,損害他人利益。

最後結合自己。作為新世紀的有為青年,學習法律知識,維護國家法律,捍衛法律的尊嚴,是一件高尚的事,學以致用,你曾經,運用法律的幫阿三,官司,通過走法律的道路,為阿討回老闆剋扣的血汗錢。
同時,道德作為法律的彌補手段,在生活中,提高道德修養,扶起倒地的老爺爺,阿婆是件多麼弘揚正義,解氣的驕傲的事。

在生活中,工作中,我們不但要用法律保護自己,同時也要提高自己的道德素質,這樣就能做一個新世紀的超人。

㈣ 論述題公務員職業道德與法制的關系

您好,中公教育為您服務。

更多公務員信息查詢請登錄,,,,,

如有疑問,歡迎向中公教育企業知道提問。

㈤ 這些是職業道德與法律的試題,可以幫我做一下,好讓我參考,謝謝!

我就給你說個大體思路 ,具體的語言你自己整理.
1.跟朋友道歉.說出自己晚回來的原因,並告知下次不會發生類似的情況.

2.聯系收發室人員說下自己的情況.如果打開了,在下課的時候去老師辦公室,說明遲到理由,虛心接 受 老師的批評.如果沒有打開,在課間休息的時候立刻給老師打電話.
3.勸導小陳在網上跟人爭吵時一件沒有意義的事情.網路聊天室什麼樣的人都有,不用理那些無理取鬧的人
4.感謝考官. 我不會因驕傲沾沾自喜,我會吸取經驗彌補自己的不足,遇到事情多從自身找原因,再接再厲.更上一層樓

㈥ 思想道德修養與法律基礎常考的重點簡答題,謝謝

三、簡答題(本大題共5小題,每小題6分,共30分)
39.如何理解愛國主義與愛社會主義的統一。
40.簡述社會主義集體主義原則的基本內涵。
41.簡述實現人生價值觀的主觀條件和根本途徑。
42.理想信念有哪些基本特徵?理想信念有哪些基本類型?
43.簡述我國社會主義法治理念的本質要求。
四、論述題(本大題共2小題,每小題12分,共24分)
44.結合實際試述如何正確認識並處理個人與社會的關系。
45.結合實際說明道德規范和法律規范的密切聯系與區別。
三、簡答題(本大題共5小題,每小題6分,共30分)
41.當代青年如何以實際行動和貢獻履行愛國義務?
42.當代大學生為什麼要用為人民服務的人生目的指引人生方向?
43.在社會主義道德建設中,為什麼要提出和倡導公民基本道德規范?
44.簡述社會主義法治理念的本質要求。
45.簡述法律適用的概念的特點。
四、論述題(本大題共2小題,每小題10分,共20分)
46.聯系實際論述理想信念在人生中的作用。
47.聯系實際論述如何努力學習和踐行社會主義榮辱觀。
三、簡答題(本大題共5小題,每小題6分,共30分)
41.簡述理想與現實的關系。
42.簡述人生目的的含義及其在人生觀中的地位。
43.簡述榮辱和榮辱觀的含義。
44.簡述依法治國的內涵與基本要求。
45.簡述我國憲法的基本特徵。
四、論述題(本大題共2小題,每小題10分,共20分)
46.論述在經濟全球化背景下如何弘揚愛國主義精神。
47.聯系實際論述如何加強個人品德修養,做一個品德高尚的人。
三、簡答題(本大題共5小題,每小題6分,共30分)
41.簡述愛國主義的含義和基本內容。
42.簡述人生目的的含義及其在人生觀中的地位。
43.道德的社會作用主要表現在哪些方面?
44.簡述《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安全法》規定的公民和組織在維護國家安全方面的主要義務。
45.簡述法的規范作用。
四、論述題(本大題共2小題,每小題10分,共20分)
46.聯系實際論述當代中國大學生應如何把個人的理想信念與社會的理想信念統一起來。
47.聯系實際論述如何通過道德修養形成良好的個人品德。
三、簡答題(本大題共5小題,每小題6分,共30分)
41.簡述當代大學生的歷史使命。
42.當代大學生應如何做新時期忠誠堅定的愛國者?
43.在馬克思主義看來,道德產生的條件有哪些?
44.簡述法律適用的概念與特徵。
45.簡述行政法的概念和基本原則。
四、論述題(本大題共2小題,每小題10分,共20分)
46.聯系實際闡述追求理想要有正確的認識和態度。
47.試述家庭美德的主要內容和加強家庭美德建設的重要意義。
三、簡答題(本大題共5小題,每小題6分,共30分)
41.簡述理想、信念的含義和理想信念在人生中的作用。
42.簡述愛國主義的歷史作用和新時期愛國主義的主題。
43.簡述社會公德的主要內容和自覺遵守社會公德的重要意義。
44.簡述「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的內涵。
45.法的本質特徵是什麼?
四、論述題(本大題共2小題,每小題10分,共20分)
46.論述為人民服務的人生目的是科學的高尚的人生目的。
47.論述社會主義道德建設要以集體主義為原則。
三、簡答題(本大題共5小題,每小題6分,共30分)
41.新時期愛國主義有哪些基本特徵?
42.簡述實現人生價值的條件和方法。
43.簡述社會公德的含義和特點。
44.證據意識是法律思維的一項重要內容。簡述證據的主要特徵。
45.簡述我國憲法規定的公民基本義務的內容。
四、論述題(本大題共2小題,每小題10分,共20分)
46.論述現階段我國各族人民要樹立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共同理想信念。
47.論述我國社會主義道德建設要與社會主義法律規范相協調。
三、簡答題(本大題共5小題,每小題6分,共30分)
41.簡述理想信念的基本類型。
42.簡述中華民族愛國主義優良傳統的基本內容。
43.什麼是道德的社會作用?道德的社會作用主要表現在哪些方面?
44.簡述樹立憲法和法律權威的基本要求。
45.簡述我國社會主義法律的本質。
四、論述題(本大題共2小題,每小題10分,共20分)
46.論述人們在社會生活中應該培養和樹立積極進取的人生態度。
47.聯系實際論述從業人員在職業生活中應該自覺遵守職業道德。
三、簡答題(本大題共5小題,每小題6分,共30分)
41.簡述理想信念的基本特點和基本類型。
42.簡述社會主義集體主義原則的基本內涵。
43.簡述職業道德的基本要求。
44.簡述我國社會主義法治理念的本質要求。
45.簡述我國社會主義法律體系的組成。
四、論述題(本大題共2小題,每小題10分,共20分)
46.「以熱愛祖國為榮,以危害祖國為恥」,做一個忠誠的愛國者,是大學生思想道德修養的基本內容。論述大學生怎樣做新時期忠誠堅定的愛國者。
47.論述如何正確認識並處理個人與社會的關系。
三、簡答題(本大題共5小題,每小題6分,共30分)
41.簡述愛國主義的科學內涵。
42.為什麼說為人民服務的人生目的是科學、高尚的人生目的?
43.簡述公民基本道德規范的主要內容。
44.簡述依法治國的內涵與基本要求。
45.簡述我國刑法的基本原則。
四、論述題(本大題共2小題,每小題10分,共20分)
46.論述當代大學生如何在學習和生活實踐中確立正確的理想信念。
47.聯系實際論述在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偉大事業中,如何努力學習和踐行社會主義榮辱觀。
這是歷年的簡答題、我周六也要考試了、有興趣交流一下?283670183

㈦ 思想道德修養與法律基礎 簡答題和論述題

天啊,那麼多問題怎麼回答!這些教材上都有啊,不行就買本自考通,上面有同步配套題解,以上的題上面差不多都有,後面附的也有答案。(對不住了,那麼多,實在不願意一個個去回答)

㈧ 簡答題法律職業道德教育的特點有哪些

1)穩定性與繼承性:任何一種職業道德都是在繼某一職業特有的道德傳統和道德習慣的基礎上發展起來的。

(2)多樣性與適用性:各行各業都有自己的職業道德規范,有多少種職業,就有多少種職業道德。

(3)針對性與特殊性:不同的職業有不同道德要求,任何一種職業道德都只是針對本行業起作用,對不屬於本職業的人或本職業人員在該職業之外的行為活動往往起不到調節和約束作用。

(4)職業化與成熟化:職業道德主要表現在實際從事一定職業的人們中間,即表現在成人的意識和行為中,是家庭教育、學校教育、社會教育初步形成的道德品質的進一步

㈨ 簡答題,小學教師的職業道德。

一、依法執教。
二、愛崗敬業。
三、熱愛學生。
四、嚴謹治學。
五、團結協作。
六、尊重家長。
七、廉潔從教。
八、為人師表。

熱點內容
法考過了cpa免考經濟法嗎 發布:2025-02-13 14:19:22 瀏覽:662
臨海法律服務所 發布:2025-02-13 13:42:37 瀏覽:211
合同法江平 發布:2025-02-13 13:31:01 瀏覽:241
電信服務不適用合同法 發布:2025-02-13 13:23:11 瀏覽:336
法律顧問讓調解更高效 發布:2025-02-13 13:12:53 瀏覽:651
人民法院最高審 發布:2025-02-13 12:58:04 瀏覽:491
沈陽市供暖條例 發布:2025-02-13 12:55:11 瀏覽:816
民法典河邊 發布:2025-02-13 12:26:49 瀏覽:46
公司不發底薪符合勞動法嗎 發布:2025-02-13 12:22:41 瀏覽:594
濟南市鐵路法院 發布:2025-02-13 11:17:20 瀏覽:5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