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法學百科 » 不違背道德是什麼意思

不違背道德是什麼意思

發布時間: 2022-01-14 16:27:38

⑴ 為什麼違法不一定違反道德呢請舉例說明。

我記得大秦商鞅變法的時候,有一個地方官每年都會運送糧草去賑濟一個貧苦的鄉村,回但是在秦國新答的法律規定,在非天難時期不準開倉賑濟任何一處。這個縣丞所管轄的那個存在因為戰爭已無生產勞動力,所以每年他都會派人送去糧草,有一天商鞅巡視到此,帶著縣丞去視察那個村子,結果發現村裡的人每天都喝的大醉根本不下地勞動,老人,婦女等等。商鞅立即下令拘捕了縣丞。當時縣丞很不明白,也不服氣,他認為這么做是仁義的行為,出於道德之心。但是商鞅的一句話讓他死心了「你這么做雖然道德上是對的,但是你培養了一群蛀蟲,因為你這么做所以這些人都不勞動了,這種不勞而獲的精神在我們大秦是禁止的,你明知律法卻違反,該斬。」於是斬殺了這位縣丞,並告誡全村人,國家不養白食之人,秦國不容許出現這樣懶惰之人,年東不會發放糧食全體上山打獵去,明年開春領種子勞作。。。。。。
看完這小段,你明白了嗎?道德和法律之間、

⑵ 是不是、只要不違背道德,不違背法律。聽從內心的想法。怎麼做事都可以

只要不違背道德,不違背法律,聽從內心的想法,怎麼做事都可以。其實這只是一個方面。做事要有結果的。所以我們一定要取得好的結果才可以。從頭做起。這個是出發點。

⑶ 違反法律一定是違背道德嗎

違反法律並不一定是違背道德。違反法律的行為,通常也是違反道德的行為,但違反法律也不一定違反道德,二者之間調整內容上是有部分的重疊,但也不是完全的重合。

法律禁止的行為也是道德規范否定的行為,比如殺人、搶劫等犯罪行為;法律允許的行為也是道德規范肯定的行為,比如幫助他人,民法中有「無因管理」;法律禁止的行為但被道德規范肯定,比如為親人報仇而殺人。

法律允許的行為但被道德規范否定,比如利用合同漏洞獲得商業利益。還有大量法律的規定是純技術性的,和道德沒有太多關系。

法律與道德的關系:

說「法律是道德的底線」,在一些情況下是成立的:當法律和道德的要求基本一致時,由於法治原則要求法律條文必須具體、可操作,並被社會大多數成員所接受,即「不能強人所難」,那麼相對更抽象、更寬泛、要求更高的道德來說,法律看起來就是底線。

但如果法律和道德如前述的情況發生明顯沖突時,「法律是道德的底線」就不再成立。需要說明的是,道德也是隨著社會的發展而不斷進化的,但和法律變化的速度不一定同步,所以相對法律既會有滯後也會有超前的情況。

⑷ 違反道德是什麼意思

違反道德嗎簡單來說是做些在正常人中損人利已的事拉,品德跟道德的區別就是 品德不一定人人都必須要有簡單來說就是幫老太太過馬路你幫了你有品德你不幫你也沒有犯錯,品德不能絕對的約束一個人的行為,但道德觀就必須要有了。

⑸ 違反道德是什麼意思呢和品德有區別嗎

品德即道德品質(moraltrait),是指個體依據一定的社會道德准則和規范行動內時,對社會、對他容人、對周圍事物所表現出來的穩定的心理特徵或傾向。
道德是發展先進文化,構成人類文明,特別是精神文明的重要內容。我們通常講的道德是指人們行為應遵循的原則和標准。道德的定義可以概括為:對身邊的人充滿善意,對社會有所貢獻。
道德是以善惡為標准,調節人們之間和個人與社會之間關系的行為規范。道德總是揚善抑惡的。道德與法律不同,它是依據社會輿論、傳統文化和生活習慣來判斷一個人的品質,主要依靠人們自覺的內心觀念來維持。
道德一詞由來已久。早在兩千多年以前,我國古代的著作中就出現了「道德」這個詞語。「道」表示事物運動變化的規則;「德」表示對「道」認識之後,按照它的規則把人與人之間的關系處理得當。從中國儒家的創始人,偉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孔子開始,千百年來.人們就一直重視道德問題。品德是多方面的,包括:「愛心」、「尊敬」、「言談舉止」、「團結友愛」等。

⑹ 從法律的角度如何看待不違背法律但違背道德的事

道德與法律的關系

道德與法律是社會行為規范最主要的兩種形式,二者既有區別又有聯系。

一、道德與法律的區別

(1)表現形式不同。法律是由國家制定或認可的一種行為規范,主要表現為各種制定法或者判例法,內容明確,通常以文字作為載體,以便人們認知和遵守。而道德是社會認可和人們普遍接受的行為規范,既可以是成文的,也可以是不成文的,沒有特定的表現形式。

(2)內容結構不同。法律以權利義務為內容,要求權利義務對等;而道德一般只以義務為內容,並不要求有對等的權利。法律規范的結構是假定、處理和制裁,或者說是行為模式和法律後果;而道德規范一般沒有明確的制裁措施或者行為後果。

(3)調整范圍不同。一般認為,道德調整的范圍比法律調整的范圍更為廣泛。絕大多數法律規范是以道德評價為基礎的,同時也是道德規范;但也有一些法律調整的領域道德並不調整,例如一些專門的程序性規范。因此,二者的調整范圍是交叉關系。

法律與道德的調整范圍存在交叉,根本原因在於二者的評價標准存在一定的不同。道德以價值判斷,即以公認的是非、善惡、美醜、正邪等范疇為評價標准;而法律的評價標准不限於價值判斷或者不直接反映價值判斷。

(4)調整手段不同。法律主要依靠國家強制力保證實施;而道德主要依靠社會輿論、傳統習俗和內心信念等力量來實現其約束力。相比法律,道德的調整手段更多,但均不具有強制性。因此,法律的實施主要依靠他律,而道德的實施主要依靠自律。社會法治建設偏重於「有法可依、有法必依、執法必嚴、違法必究」的外化機制,而社會德治建設則偏重於「移風易俗」「獎優罰劣…『德育教化」等諸多內化機制。

二、道德與法律的聯系

(1)目的一致。道德和法律都是行為規范,都是重要的社會調控手段。二者都屬於上層建築范疇,都為一定的社會經濟基礎服務。絕大多數的法律規范都是以道德作為價值基礎的,在評價標准上與道德是一致的,因此,二者在根本目的上具有一致性。

(2)內容交叉。道德一般可分為兩類,一類是維護社會秩序所要求的最低限度的道德;一類是有助於提高人的精神素質、增進人與人之間和諧關系的較高要求的道德。前者通常也是法律所調整的內容,而對於後者法律一般不予調整。同時,法律調整的內容並不限於道德所調整的范疇。因此,道德與法律在內容上是交叉關系。有些行為既是違反法律的又是違反道德的,而有些行為不違反法律但違反道德,還有些行為違反法律但並不違反

⑺ 只要不違背自己的原則和社會公德 是什麼意思啊!

要是說社會公德,那麼還好一點了: 社會公德是全體公民在社會交往和公共生活中應該遵循的行為准則,涵蓋了人與人、人與社會、人與自然之間的關系。在現代社會,公共生活領域不斷擴大,人們相互交往日益頻繁,社會公德在維護公眾利益、公共秩序,保持社會穩定方面的作用更加突出,成為公民個人道德修養和社會文明程度的重要表現。要大力倡導以文明禮貌、助人為樂、愛護公物、保護環境、遵紀守法為主要內容的社會公德,鼓勵人們在社會上做一個好公民。

它是社會普遍公認的基本行為規范。社會公德水平的高低,直接影響著一個國家的社會秩序、社會風氣、社會凝聚力,是一個社會文明
程度的外在標志。大力弘揚社會公德、倡導文明新風,對於促進依法治國、構建和諧社會,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至於說自己的原則的話,那方面就廣了,要是有人這么說的話.我們也沒什麼回答他了.也找不出一個理由說他說的不對了.

⑻ 在離婚書上不違背社會公共道德指的是什麼意思

社會公共道德,又稱善良風俗,是指由社會全體成員所普遍認許、遵循的道德准則。
包括且不限於禮貌謙虛、坦誠相見、成人之美,助人為樂、遵守秩序、尊老愛幼、愛護公物、遵法守紀、保護環境等等

⑼ 什麼事情才是不違背道德的啊!(要求你喜歡的人和你好算嗎)

每個人的道德都有一個底線,只要不超出這個底線的話,我認為就不算違背自己的道德了。至於愛情,這個東西有時候會讓人很自私的,但是,如果對雙方都有利的話,適當的自私也是一件好事,也不能說什麼違背道德的了。

熱點內容
法考過了cpa免考經濟法嗎 發布:2025-02-13 14:19:22 瀏覽:662
臨海法律服務所 發布:2025-02-13 13:42:37 瀏覽:211
合同法江平 發布:2025-02-13 13:31:01 瀏覽:241
電信服務不適用合同法 發布:2025-02-13 13:23:11 瀏覽:336
法律顧問讓調解更高效 發布:2025-02-13 13:12:53 瀏覽:651
人民法院最高審 發布:2025-02-13 12:58:04 瀏覽:491
沈陽市供暖條例 發布:2025-02-13 12:55:11 瀏覽:816
民法典河邊 發布:2025-02-13 12:26:49 瀏覽:46
公司不發底薪符合勞動法嗎 發布:2025-02-13 12:22:41 瀏覽:594
濟南市鐵路法院 發布:2025-02-13 11:17:20 瀏覽:5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