犯罪學與刑法學的關系
1. 犯罪學與刑法學中犯罪的界定之區別與聯系是什麼
你好,犯復罪學(制Criminology),是一門以犯罪現象為研究對象的學科研究.刑法學是研究刑法極其所規定的犯罪、刑事責任和刑罰的科學。它屬於部門法學的范疇,是部門法學中最重要的學科之一。犯罪是刑法學的開端,刑法學只提到犯罪的構成,罪名及刑罰.它們互為同源關系.
2. 刑法學與犯罪學的區別與聯系
這玩意聯系可大了~~~~
犯罪學是研究犯罪這一現象的,而刑法研究的是關於犯罪的法律~~~
3. 犯罪學與刑法學,心理學的聯系和區別.
心理扭曲可能走上犯罪道路結果唄判刑
犯罪學是關於偵探偵查還有反偵察的 刑法學是學習法律的 心理學是了解內心動態的
4. 從刑法學和犯罪學的角度分析違法與犯罪的關系(具體點闡述)
兩者是辯證統一的關系。
違法不一定是犯罪,犯罪一定違法了。法從廣義上講不僅包括法律,也包括行政法規、規章、地方性法規等各級別的法,只要違反了規定就是違法。比如隨地吐痰,是違法行為但不是犯罪,因為情節顯著輕微。犯罪是情節嚴重的違法行為,需要法律懲罰。
5. 刑法學與刑事偵查學的關系
偵查學與刑法學,刑事訴訟學構成我國刑事法學的三大支柱,具有現代意義的偵查學的創制是在 19世紀末期 1893年的歐洲,我國最早引進和建立偵查學是在20世紀30年代。新中國第一個偵查學本科專業1979年誕生在西南政法大學,全國第一個偵查學教授周應德也是出自西南政法大學,概括地說,偵查學是研究偵查主體實施的具有刑事司法活動性質的偵查活動及其規律的科學偵查是為查明案件真相,收集證據,查獲犯罪嫌疑人為根據目的的活 動;研究,揭示,掌握,運用「偵查活動及其規律」,體現了偵查學研究對象的特定性。
刑事偵查學:本專業培養具有堅定正確的政治方向、嚴格的組織紀律觀念、良好的職業道德,有為維護國家安全、社會安定而獻身的精神,熟悉我國公安工作的路線、方針、政策和相關法律、法規,系統掌握偵查學專業的基本理論和基本知識,接受刑事執法、偵查破案的基本訓練,掌握偵查學理論和技術,具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實際工作能力和創新能力的高級專門人才。 主要到公安、檢察、國家安全等部門從事偵查工作、刑事執法工作、預防和控制犯罪以及偵查學教學、科研等方面工作。
6. 你認為犯罪學意義上的犯罪概念與刑法學意義上的犯罪概念有何區別
犯罪學研究的犯罪概念比刑法學關於犯罪概念所界定的范圍無論從年齡還是行版為上看都
要寬泛得多。權
犯罪學研究犯罪的目的是為了預防犯罪所以它研究犯罪既要依據《刑法》的犯罪規定又
不局限於《刑法》它從年齡上說可以是不滿14
周歲的未成年人從行為內容上說既有犯
罪行為又有違法行為和不良行為。所以犯罪學也把不滿14
周歲的人實施了嚴重危害社
會行為當作「犯罪問題」加以研究。此外對於違反治安管理法規的違法行為從刑法學角
度不認為是犯罪但從犯罪學角度也把此類問題納入研究的范圍甚至還把不良行為也納入
研究的范圍。
7. 論犯罪學和刑法學的犯罪概念的區別和聯系
你好,犯罪學(Criminology),是一門以犯罪現象為研究對象的學科研究.刑法學是研究刑內法極其所規定的犯罪、容刑事責任和刑罰的科學。它屬於部門法學的范疇,是部門法學中最重要的學科之一。犯罪是刑法學的開端,刑法學只提到犯罪的構成,罪名及刑罰.它們互為同源關系.
8. 犯罪學與刑法學的聯系和區別有哪些
犯罪學一般是公安,刑法是定罪量刑
9. 犯罪學與刑法學的聯系與區別
聯系:
犯罪學意義上的犯罪概念中包含了刑法意義上的犯罪概念。兩者都是把 一定的反社會行為視為犯罪行為,都以刑法的規定作為依據。犯罪既是一種 社會現象,也是由法律所確認的,它是一種社會法律現象,離開了法律特別 是刑法的評價,人們的所有行為都無所謂犯罪。在這一點上,兩者的概念有 相同之處。
區別:
一、從犯罪概念的內涵上講,兩者對犯罪的本質特徵一行為的社會危害性的 理解不同。 刑法中犯罪的社會危害性實際上是危害的客觀性與主觀判定的綜合體。 刑法犯罪定義中包含的社會危害性,只是行為的客觀危害性與統治意志不相 容的統一,是行為人的主觀罪過和行為的客觀危害的統一。在刑法規定的意 義上,犯罪的「社會危害性」天然地具有不真實的成分。
然而,犯罪學中犯 罪的社會危害性只在於危害社會的客觀屬性。犯罪學的任務是促成社會理性 認識犯罪並預防犯罪。 對犯罪的本質特徵——行為的社會危害性,犯罪學和刑法是基於各自特 殊的立場去認識和把握的,是犯罪學犯罪概念與刑法犯罪概念區別的根本所在。
二、犯罪學中的犯罪不受刑事違法性要素制約 刑法學犯罪概念中必然包含有刑事違法性要素,而犯罪學犯罪概念不應包含 這一要素,這是兩種犯罪概念對犯罪本質特徵認識不同的邏輯結果。 犯罪學意義上,刑事司法中需要認定的犯罪只不過是立法者對客觀存在的具 有社會危害性的行為進行有意識的篩選和分類的結果。但犯罪本身具有不依 賴於法的規范性而獨立存在的屬性。
因為,在本來意義上,犯罪並不是違反 刑法或法律范疇之內的行為。 對犯罪學而言,重要的不是現行法律是如何規定犯罪的,而是構成社會的人 是基於什麼原因和如何實施危害社會秩序行為的。可以說,對犯罪的考察超 越刑法的規定性,並把「犯罪的法的規范性」本身也納入自己的犯罪對策體 系中進行理性評價,是犯罪學完成自己幫助社會確立科學的犯罪對策觀和促 進犯罪預防對策改善之獨特學術職能的根本保證。
三、犯罪學中的犯罪不對應於刑罰處罰 在刑法中,刑罰是作為犯罪的對應物而存在的。只要是犯罪,就必然具有應 受刑罰處罰性。對立法者而言,只有當某一行為的社會危害程度超過了通過其他法律手段處理的界限,應當動用刑罰相威脅,方能防衛社會時,才會被規定為犯罪。
對司法者而言,只有當已發生的危害社會的行為達到了觸犯刑 律的程度,並且應當受到刑罰處罰時,才會將其判定為犯罪。正是基於刑罰 與犯罪之間的這種內在聯系,「應受刑罰處罰性」成為刑法犯罪概念中不可 或缺的要素之一。 而在犯罪學中,與犯罪相對應的則是比刑罰方法要廣泛得多的防治措施。
但由於刑法犯罪定義中所包含的刑罰處罰具有預防犯罪人再犯的基本功能, 因此,犯罪學犯罪概念並不排斥「刑罰」這一極端的反犯罪方法。因為,以 刑罰為手段的犯罪預防,是在事前預防歸於失敗的情況下,必須作為最後的 預防手段加以選擇的。因而,這種預防方法也包含在犯罪學所研究的預防措 施體系中。
四、研究的角度不同。刑法中犯罪定義主要針對犯罪及其法律後果的關系; 而犯罪學中的犯罪定義則主要是從犯罪原因的角度來探討的。 六、任務不同。刑法學中確定犯罪定義的目的或則說是任務是根據規范研究 如何准確懲罰犯罪。而犯罪學中的犯罪概念主要是研究預防犯罪,制定防控 方案。
拓展資料:
犯罪學(Criminology)是一門以犯罪現象為研究對象的學科。廣義上還包括專門尋找犯罪行為出現的實際原因,以提供一個方法減輕犯罪行為對社會的影響。
刑法學以世界各國刑法為研究對象,是研究犯罪和刑罰、刑事責任及其罪刑關系的科學。它屬於部門法學的范疇,是部門法學中最重要的學科之一。
10. 犯罪學與刑法學的關系
1.犯罪學與刑法學的聯系: 犯罪學:關於犯罪現象及其產生原因和預防對策的知識和理論體系。 ⑴犯罪學與刑法學的目的相同。 為了防止和減少犯罪而與犯罪作斗爭是這兩個學科的共同目的。 ⑵刑法學是研究刑法的科學,所以,犯罪學與刑法學的關系,主要表現為犯罪學與刑法的關系。 「沒有犯罪學的刑法是個瞎子,沒有刑法的犯罪學是無邊無際的犯罪學」。 刑法對犯罪學的發展具有重要意義。 首先,刑法為犯罪學提供了研究犯罪概念的邏輯點。 其次,法律所定義的犯罪始終是犯罪學所研究的基本的和主要的對象。 再次,刑法和刑法學為犯罪學中的犯罪對策提供了最充分、最明確的刑事法律對策理論及其實踐。 ⑶北京大學法學院王世洲教授引用域外學者的論述,「犯罪學是刑法學的眼睛和牙齒」。犯罪學為刑法學提供了實證研究的材料與對策。 ⑷刑法學的研究成果,如它對犯罪行為法律特徵的確定、所確定的犯罪種類,為犯罪學研究方向及范圍的界定提供了條件。 刑法學中所研究的刑罰的一般預防與特殊預防功能,也是犯罪學中犯罪預防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 另一方面,犯罪學的研究成果也為刑法學的研究—諸如在犯罪的心理態度、量刑原則、刑罰種類、量刑制度等方面提供理論和實踐依據,為刑事立法和刑事司法服務。 ⑸犯罪學與刑法學同屬刑事科學。 犯罪學與刑法學的區別: ⑴刑法學是一門規范性的法律科學,它以成文法為依據,對犯罪現象進行規范性研究,側重揭示犯罪的法律特徵以及犯罪與刑罰之間的相互關系,以准確地懲治犯罪。 犯罪學從犯罪發生的過程入手,通過揭示犯罪原因,尋求預防犯罪的方法,以制定預防犯罪的對策體系。 ⑵研究對象不同。 刑法學主要是研究關於犯罪和刑罰的法律理論,不是犯罪和刑罰這兩個現象的本身,而犯罪學是研究犯罪現象本身及其產生的。 犯罪學是前犯罪學科,著重研究犯罪實際發生以前的情況(產生原因與預防對策)。刑法學是犯罪後學科,犯罪發生以後的情況(懲罰犯罪與矯治罪犯) 刑法學是研究法律的法學,犯罪學是研究事物規律的科學。 ⑶兩者研究的范圍不同。 刑法學研究的是刑事法律中所規定的犯罪,即法定犯罪。 犯罪學研究的犯罪不僅僅限於刑事法律規定的犯罪,還要研究近似犯罪的違法行為和比較嚴重地危害社會的行為。 ⑷兩者研究的角度、出發點不同。 刑法學研究的角度是從犯罪的個體行為出發,著重個體行為的犯罪構成要件的研究。雖然目前承認單位也可以構成犯罪,但其最終的懲罰也要落到追究直接責任人的刑事責任。 犯罪學則把犯罪作為一種社會現象來研究。 兩者對犯罪的社會危害性,犯罪概念的理解不同。把社會危害性作為犯罪的本質特點,在這一點上,兩者是相同的。所不同的是,在刑法學看來,具有社會危害性的行為只有達到應當受到刑罰處罰的程度,才構成犯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