別個道德
1. 道德和道理的區別是什麼
在中國傳統抄中「道德」包含襲兩層意義,其一,道德是指行為規則;其二,道德是指實際行為合乎道德規則。在古代思想家看來,一個有道德的人,必須認識和掌握自己的行為所應遵循的准則,這即是「知」;此外,還必須在生產生活等各項活動中自覺遵循這個准則,這即是「行」。必須具備這兩個方面,即知行合一,才能夠被稱為有「道德」的人
道理就是有證據的說話或是總結來的經驗。道單單解釋為自然規律 理單單解釋為人類的行為道和理合在一起 為道理 可解釋成符合自然規律的行為。
2. 別對任何人 抱有道德潔癖的期望,這句話是什麼意思啊,直白一點的解釋
意思是不要要求別人符合自己心中的道德價值觀,每個的成長經歷不同,在道德方面或許回有大大小小答的瑕疵,能做的只有遵紀守法。
道德潔癖是在道德上面極端苛刻,不承認人的基本的生理、心理上的需求,在道德上不允許有一點的「不道德」,不然的話就反應過度,甚至反目成仇。
(2)別個道德擴展閱讀
區分正常的道德要求和道德潔癖是困難的,以功利主義或者說實用主義的觀點來看,達成一個更好的效用,犧牲一些道德訴求是可以接受的;但是反詰者也總是可以找到理由來反對。
在中國,「道德潔癖」是一種根源深厚的社會文化心理,即你要當一個好人、一個英雄、模範、清官、慈善家,那就必須通體無暇,毫無陰暗面,從外在行為到內在動機都要嚴絲合縫地符合最嚴格的道德要求,永遠偉光正、高大全。
這種文化心理的形成,既受到20世紀一味鼓吹「大公無私」的革命文化傳統的影響,也受到傳統儒家深厚的道德理想主義的支持。
3. 百度知道個別人不道德
鄙視啊,頂樓主!!! 典型的解磨殺驢!!超級鄙視!!!
4. 倫理和道德的區別是什麼
1、事物的條理。
《禮記·樂記》:「凡音者,生於人心者也;樂者,通倫理者也。」 鄭玄 註:「倫,猶類也。理,分也。」 宋 蘇軾 《論給田募役狀》:「每路一州,先次推行,令一州中略成倫理。一州既成倫理,一路便可推行。」 明 鄭瑗 《井觀瑣言》卷一:「 馬遷 才豪,故敘事無倫理,又雜以俚語,不可為訓。」
2. 人倫道德之理,指人與人相處的各種道德准則。
漢 賈誼 《新書·時變》:「 商君 違禮義,棄倫理。」《朱子語類》卷七二:「正家之道在於正倫理,篤恩義。」 明 謝鎲 《四喜記·泥金報捷》:「弟先兄倫理非宜。」 馮雪峰 《苦力父子》:「他們也就常常表現了倫理的最高精神。」
5. 一個只講道德那豈不是很懦弱啊
對無德之人怎麼講道德?
有無道德的標准在哪裡?
沒有標准怎麼談有德無德?
現代社會道德的標准就是法律!
彼此公認的道德標准規范化就形成了法律。
問題目前是出在「公認」上--
公認的道德標準是否形成了法律
形成的法律是不是公認的!
從公認的道德標准規范形成的法律是不是有公正的執法機關在執行?
三鹿牛奶事件、目前在各大城市改造中上演的經租戶問題表層看起來是企業或政府部門存在道德問題,一些行為為公眾所不齒,但是根本上是我們國家的法制建設不健全所致。
我們的國家在進步,我們都看到了,法制建設嚴重滯後於經濟發展,我們也天天在深深的感受中。所謂「為經濟建設保駕護航」就完全是一句不道德的空話。除了拖後腿,遭公眾責罵,怎麼可能會跑到前面去「保駕護航」?有這樣「保駕護航」的嗎!
解決問題寄希望於個別企業的道德,寄希望於個別政府部門的開恩是毫無意義的!
解決了三鹿,還會出來四鹿、五鹿……
清算了「文革」,誰也不能保證不會出來「武革」。
我們現在還不是一樣對個別壟斷企業無可奈何?還不是一樣對視民眾權益如無物的政府部門無可奈何?
我們寄希望於民主,讓民眾有順暢的渠道發表自己對於公眾道德的意見;讓真正的人民代表將公眾意見形成法規法律;
我們寄希望於法制,讓代表公眾道德的法律能有效制約社會上包括個人、企業、公共部門的一切不道德行為。
和諧不是用道德來實現的,而是用法制來實現的,法制的完善則是需要有民主的氛圍的。
6. 道德與品德的區別
道德來與品德的區別有:源
1、定義不一樣:
(1)道德,是由思想行為所表現的,有一定標準的,社會、風俗,習慣。道德是道和德的合成詞,道是方向、方法、技術的總稱;德是素養、品性、品質。
(2)品德是個體依據一定的道德行為准則
行動時所表現出來的穩固的傾向與特徵。品德就其實質來說,是道德價值和道德規范在個體身上內化的產物。
2、功能不一樣:
(1)道德的功能則分為認識功能、調節功能、教育功能、評價功能和導向功能。與政治、法律、藝術等意識形式有密切的關系。
(2)品德從其對個體的功能來說,如同智力是個體智慧行為的內部調節機制一樣。品德是個體社會行為的內部調節機制。
3、特徵不一樣:
(1)道德具有共同性、民族性、歷史繼承性和自律性。
(2)品德的特徵則是他總是揚善抑惡的,是依據社會輿論、傳統文化和生活習慣來判斷一個人的品質,主要依靠人們自覺的內心觀念來維持。
7. 作文別把道德當成理所當然
別把道德當成理所當然
你是否每天享受著父母對你的關愛照顧而怡然自得?是否習慣於朋友對你的寬容幫助而感到理所應當?是否認為你周圍人所給予你的關心謙讓都理應如此並且仍然接受這種待遇卻不去回報。那我勸你還是早點醒過來吧!因為你的想法實在是大錯特錯。
早上醒來,發現已經要遲到了,便十分生氣的向父母叫嚷道:「怎麼不早點叫我?」這種情形恐怕已是許多家庭司空見慣的場景了。孩子們彷彿覺得早上起晚是父母沒有及時叫床的緣故而與父母賭氣。這恐怕是天下最大的笑話了,按時起床是一個基本的生活作息時間習慣,本來就是自己應該做到的事情。只是父母心疼孩子不夠睡便親自叫床,反而養成了孩子的一種習慣心態,認為按時叫醒就是父母的義務與責任。我想,這些孩子怎麼會這么自信的去指責別人的好心給你的幫助,這應該就是理所應當的心態吧!
沒有任何人有義務去給予你關心愛護,不是所有人都要寵你,對於每天人們的愛應抱以一種感恩的心態去接受並且予以回報。時刻提醒自己是不是又忽視了一些重要的人,反而失去的時候懊悔不迭。
只有先去尊重別人,幫助別人才會得到相應的幫助,不然沒有人會浪費時間在一個麻木,只知索取的人身上。我們身邊有太多這樣的情況了,所以我要告誡所有這樣的人:不要總把別人的幫助當作理所應得,盡管剛開始你可能會得到別人的關注,如果你堅持這樣做,只求回報,那麼代價就是慢慢消耗掉別人對你的愛。用感恩的心去面對生活,你會發現你是如此幸福,自然會獲得無與倫比的快樂。
8. 做一個有道德的人
做一個有道德的人
道德是一雙手,推開封鎖在心裡的窗;道德是一扇窗,窗外是美好的天空;道德是一片天空,它孕育著無數純潔的心靈。道德是社會中自然而然形成的一個行為規范,獲得別人信任的一個標准。有些人以為做一個有道德的人很難,其實只要你去做了,就會發現其實也很簡單,道德就是誠實守信用,不貪圖不屬於自己的東西。
記得有一次,我坐公交汽車去姥姥家給姥姥過生日,我剛找到一個位子坐下來,就看見一個老奶奶顫顫巍巍地走上車來,這時車上已經沒有空位了,老奶奶的臉上露出一絲難色,我心理想:我該不該給老人讓座呢?如果讓了,別人會不會說我出風頭?不讓座,萬一老奶奶站不穩,摔著怎麼辦。我心理就像有一個小天使和小惡魔一樣:小天使說:「快給老人讓座吧,做一個孝敬老人的孩子。」小惡魔說:「別聽她的,萬一讓了座,別人說你出風頭怎麼辦?再說了,坐這兒多舒服呀。」小天使說:「快給老人讓座吧,老師上課時不是經常說要尊敬長輩嗎?」「不讓!」「讓!」「不讓!」「讓!」這時,我突然想起了一件事情:那是我上一年級的時候,我在校園里拾到了5元錢,我便交給了老師,老師誇我是個拾金不昧的孩子,雖然只是5元錢,但是,它在我心裡留下了很深很深的印記……想到這兒,我便鼓起勇氣對老奶奶說:「奶奶,您坐這吧老奶奶感激的對我說:「真是個好孩子。」我的心裡像吃了蜜一樣甜。 我決定以後做一個有道德的人。
道德匯成的一個個心靈,它們照亮起未來迷茫的路,未來屬於我們,所以我們一定要做一個有道德的人,有道德的中國人。
做一個有道德的人
道德是最美麗的花兒,隱藏在人們的心底,散發出它那迷人的清香。
道德是一種愛心,當別人在需要幫助時,給予最真誠的幫助。
突如其來五.一二大地震,秒針再次轉動一圈時針也跟著轉動, 2:28分,這2:28,厄運降臨,頃刻間,8級大地震向四川飛奔而來,房屋轟然倒塌,路面更是被撕得四分五裂……滿目所見,一片片瓦礫,一個個廢墟,一幕幕,慘不忍睹。許多幼小的孩子在這場大災難中失去了自己的父母,許多丈夫失去了妻子,許多妻子失去了丈夫……更多的家庭流離失所。
災難的無情,人間卻是有情。看到電視上,一支支救援隊伍,一個個捐款箱排起長龍,一位位捐款的人們為了捐款有的甚至排上好幾個小時的隊,一個個醫護人員精心照顧自己的病人,自己卻幾夜沒合眼……人間處處有真情,真情時時暖人心,總有這么一種愛心叫道德,道德時時暖人心田……
道德有時是只是種誠信,踏踏實實地生活和做生意。
地震時,一些人們趁四川的災難,發起了國難財,一桶水賣50元,更有些人打起了救災物資的主意……然而這只是少數的,出現在我的眼睛裡的,大多都是感動。一位大學生剛就業,在深圳來之不易的工作她卻放棄了,來到缺水停電的災區,做一名再普通不過的志願者,燒水,做飯,甚至,自己還要餓肚子。吃不飽飯,而又拿不到工資。是道德鼓舞著她,為了比自己更艱苦的人們,默默堅持,踏踏實實。
道德有時是渺小的,多做一個動作,多說一句話,你就已經獲得了道德。
有一次,我到超市買東西,結賬時,計算機出現了問題,食品的價格沒有出現在小票上,只需我付牙膏的2.8元錢,我毫不猶豫地對服務員提了出來,收取了我的食品的費用。走出超市,我異常興奮,道德竟是這么一般美好的感覺。
在路上,一枚小小的螺絲釘,「屹立」在路中間,差點扎破我的輪胎,我沒有抱怨,只是走下車去,撿起那枚螺絲釘,把它遠遠地拋遠方……
道德,是一種美德,是一種財富,更是一種智慧。
在春天,道德是一片金燦燦的油菜花,閃耀著奪人眼球金光;夏天,道德是遍布池塘荷花,讓人絲絲涼爽;秋天,道德是菊花,綻放它美麗的花瓣,讓人盡情的感受道德帶來的那份高尚;冬天,道德化作臘梅花,屹立寒風大雪中……
做一個有道德的人
做人要講道德,有道德的人才是真正的人,高尚的人。脫離了低級趣味的人,對社會有用的人。
現時期的道德是什麼?以什麼為標桿?那就是胡總書記提出的「八榮八恥」為具體內容的社會主義榮辱觀。做到「八榮」要求就是有道德的人,高尚的人;有「八恥」言行的人就是缺德的人,是可恥的人。人是軀體和心靈組合而成的,沒有精神,沒有道德,沒有榮辱是非的人是一個殘缺的人。
有道德的人應該是熱愛國家、服務人民、崇尚科學、辛勤勞動、團結互助、誠實守信、遵紀守法。這是我們民族的傳統美德,這是公民基本的道德規范,這是我們日常行為的准則,也是我們全體師生的基本要求。做到八榮、家榮、校榮、國榮,「八榮」是我們生存發展,開拓創新的生命。
但在社會和校園里,我們也看到一些與「八榮」相背的現象:如有的人自私自利,損壞公物,侵害他人利益;有人把別人的東西佔為己有;有人思想混亂不思進取;有人頂撞教師,打罵同學;有人說謊造假欺騙家長;有人幸災樂禍,無事生非,惟恐班級、宿舍不亂。各種不文明、不道德的人和事,盡管是極個別,但嚴重損壞了學校的形象。是堅決不能讓其存在下去的。
學校是物質文明,精神文明,政治文明的窗口,是神聖的,崇尚科學文明的地方,應該首先做到「八榮八恥」。抵制「八恥」充分體現中華文明,做到四個注重:
一、「以民為本」,尊重人的尊嚴和價值;
二、注重自強不息,不斷革故鼎新;
三、注重社會和諧,強調團結互助;
四、親仁善鄰,講求和睦相處。
職教中心校要求樹立文明美好的形象,讓家長放心,社會滿意,不斷進步,立志成才,就必須弘揚民族精神,樹立社會主義的榮辱觀,人人都要做一個有道德的人,高尚的人,光榮的人,對社會有用的人。
做一個有道德的人 高一(1)張寧瀟
記得義大利詩人但丁曾說過這樣一句話:「一個知識不健全的人可以用道德去彌補,而一個道德不健全的人卻難於用知識去彌補。」我們今天不去討論道德和知識誰更重要,但我相信我們的國家和民族最需要的是具有道德高尚的知識者。
我們中華民族歷來崇尚道德。無論是以孔子為代表的儒家思想,還是以老子為代表的道家思想,無不都以高尚的道德做為他們的至高境界。宋代文人蘇轍
就曾寫道:「轍生好為文,思之至深。以為文者氣之所形,然文不可以學而能,氣可以養而至。」這就說明,道德是做人的基本准則,只要我們能夠從身邊的小事做起,就會成為有道德的人。
古往今來,滄海桑田。雖然時光在流逝,時代在變遷,但是道德建設的重要性不僅沒有消減,反而與日俱增。我們黨和政府對公民的道德建設十分重視。三年前的今天,中共中央印發了《公民道德建設實施綱要》,去年的今天,中央精神文明建設指導委員會作出決定,將每年的9月20日定為「公民道德宣傳日」,今年2月26日,中共中央、國務院又印發了《關於進一步加強和改進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設的若干意見》。黨和政府為什麼對我們未成年人的道德建設如此重視呢?因為我們未成年人是祖國未來的建設者,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的接班人。目前,我國18歲以下未成年人有3.67億,我們的思想道德狀況如何,將直接關繫到千家萬戶的幸福安康,關繫到國家和民族的成敗興衰。培養和造就千千萬萬具有高尚思想品質和良好道德修養的接班人,就能夠確保幾代人為之奮斗的偉大事業薪火相傳,生生不息,就能夠確保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後繼有人,興旺發達。
做一個道德高尚的人是需要勇氣的,有時還需要付出很大的代價。在剛剛結束的第28屆奧運會上,中國運動健兒們不僅在金牌數上取得了突破,而且表現了道德風尚,受到了世界人民的好評。給我印象很深的中國男子花劍團體的運動健兒們和俄羅斯體操運動員涅莫夫在運動場上所表現出來「一切服從裁判」的道德行為,告訴每了一位運動員和我們這樣觀眾這樣一個道理:只要表現出高尚的道德風尚,那麼雖然可能會失去項目上的金牌,但一定會得到觀眾心中的金牌。
做一個道德高尚的人是需要毅力的,道德高尚的人絕對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夠培養出來的。我覺得我們要想成為一名道德高尚的人,除了要積極參加學校和社區開展的「青少年維權崗」、「青少年網路文明行動」、「手拉手」、「雛鷹行動」等有意義的活動外,還必須從小事做起。比如說,在家裡我們給勞累了一天的爸爸和媽媽端上一杯熱茶,在學校里我們幫助同學解決一道難題,在公交車上我們主動為年邁的老人讓個座,在上學路上我們扶正一顆被風吹歪了的小樹,在廣場上我們彎腰撿起一片廢紙屑等等。我相信,只要我們能夠從這些小事做起,那麼我們每做一件事情,我們的道德水平就會得到一次升華。長此以往,我們一定能夠成為一名有道德的好少年。
親愛的同學們,黨和政府在關心著我們的成長,爸爸媽媽在期待著我們成才,我們在為現代化建設而努力學習文化知識的同時,我們還要明白自己在道德建設中所肩負的重要使命。讓我們從今天開始,從現在開始,從自己開始,自覺地做道德建設的宣傳者、實踐者和捍衛者,逐漸具備良好的公民道德,長大後成為一個具有高尚的道德修養的響當當的中國人!
做一個有道德的人
道德是為人的根本,做好一個人,必須遵守道德,並把它貫穿到平時行為中去,這樣才算是一個有道德的人。道德體現在不同方面,要懷著一顆正直的心,認真對待生活中的細節,才能做一個有道德的人。
百善孝為先,孝是道德最好的體現。子夏曰:"事父母,必竭其力"。竭盡全力侍奉父母,才稱得上是孝子。東漢時期,有一叫黃香的小女孩十分孝順。夏天,她用扇子先把父親的席子扇涼。冬天,則先用體溫把父親的被褥焐熱,怕父親受涼。正因為她有孝心,才使她學有所成,成為以孝施政的榜樣。一個人的成長,首先要有孝心,這也是做子女應盡的起碼義務。尊敬長輩叫孝,尊敬兄長為悌。孝悌之情乃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是每個人應該懂得的道理,只有具備了孝心,才能做一個有道德的人。
奉獻精神也是一個有道德的人必修的一課。雷鋒當然是這方面的代表,全國人民的榜樣。他有一句名言:"我活著就是為了別人生活得更美好。"極其樸素,至為真摯,滿含深情,彷彿捧著一顆熱騰騰的心,站在世人面前。他那種無私奉獻,舍己為人的精神才是道德的真諦。我助人,我快樂。只有懷著奉獻精神的人,才能做一個有道德的人。
做一個有道德的人,更應懷有仁、和、禮的品質。有子曰:"禮之用,和為貴,先王之道斯為美,小大由之"。六尺巷的故事是這些品質的綜合體現。清朝時,宰相張英收到家書說,家人想將府宅外擴三尺,可鄰居不肯,所以想讓他解決此事。張英回信寫一首詩:"千里家書只為牆,讓他三尺又何妨?萬里長城今猶在,不見當年秦始皇。"。家人十分羞愧,主動將院牆後退三尺,鄰居大為感動,也將院牆後退三尺。從此,六尺巷的故事成為了美談。我們應以仁愛人,以和待人,以禮對人,只有具備了這些品質,才能做一個有道德的人。
迎奧運,樹新風,讓我們從現在做起,從點滴做起,做一個有道德的好公民!
做一個有道德的人
我們在社會上要做一個有道德的人。
道德的好壞,就是一個人素質與修養好壞的標志。
一個人的道德,體現在許多方面,包括謙虛、清廉、儉朴、誠實、自尊、勇敢等,這些品質都是用來衡量一個人做人的標准,是相伴人一生的財富。想要成為一個對社會、對國家有用的人,不僅要有深層次的文化積淀,更重要的是有高尚的品德,如果一個沒有道德的人,即使他的學問再深,本領再大,也則是「萬事皆休」,做不成大事。真正品德高尚的人,就會在他的言談舉止、音容笑貌中顯現出他品格的出眾與氣度的不凡,所以,道德是做人的根本。根本一壞,即使你有再高的學問和本領,也很難成為一個對社會有用的人。是啊!你想,一個連道德都不健全的人,怎能成大器呢?他如何為社會作出貢獻呢?偉大的人民教育家陶行知曾經說過,社會的穩定和國家的發展,需要每個人既要講究「公德」,也要講究「私德」,要「建築人格長城」。我們到學校里來,除了要學習文化知識,提高自己的文化素質外,更要提高自己的道德素質,要學會做人,學會做一個「真人」。
看來,要在社會上苦得自己的立足之地,為社會作出貢獻,道德也是不可缺少的。
我們要做一個有道德的人。
做一個有道德的人
做一個有道德的人,很多人都覺得很難。其實,道德離我們很近很近,近得觸手可及。比如,見到老師時說聲您好;同學之間互相幫助;誠實守信,不說謊話;保護環境,愛護花草樹木等等。我相信,每個人都做到的話,社會將變得更加美好。
我曾經看過這樣一個故事。冬天到了,下了幾場大雪,兔媽媽要出去找食物,它擔心小白兔孤單,就和小白兔堆了一個白白胖胖的雪人,雪人一下子活了,它調皮地眨著眼睛,朝小白兔笑呢。兔媽媽跟小白兔說了些話,然後就走了。小白兔跟雪孩子高高興興地玩了起來,玩了一會會,小白兔覺得有些冷,就回到屋裡,點燃柴火,呼呼地睡著了。屋外的雪孩子看見小白兔家躥出的火苗,急匆匆地跑過去,勇敢地沖進屋裡,救出了小白兔,自己卻融化了。
多麼善良的雪孩子,為了救出小白兔獻出了自己的生命。雪孩子雖然融化了,但我們相信,它一定會永遠留在小白兔的記憶中。它提醒小白兔,也提醒我們每個小朋友,在危難之中應如何對待朋友。
「勿以善小而不為,勿以惡小而為之。」讓我們從現在做起,從自己做起,從點點滴滴的小事做起,養成良好的文明習慣,讓美德的種子在心中生根發芽!
做一個有道德的人
做人要講道德,有道德的人才是真正的人,高尚的人。 記得義大利詩人但丁曾說過這樣一句話:「一個知識不健全的人可以用道德去彌補,而一個道德不健全的人卻難於用知識去彌補。」崇尚道德是我們中華民族傳統美德。道德是最美的花朵,道德是最美的微笑,道德是最美的心靈。
道德有時候是一種愛心。有一次,我媽媽公司里要求捐錢捐物,資助貧困山區的孩子上學。他們貧困的生活狀況讓媽媽的心久久不能平靜,媽媽決心要幫助貧困山區的孩子。回到家,媽媽和爸爸、我商量的一番,經過爸爸媽媽決定,他們共捐5000元,我把我的全部零花錢捐出去。第二天,媽媽把我們家捐的錢捐給了公司,讓公司再捐給慈善機構。由於媽媽捐的錢是職員里最高的,所以媽媽的公司發了一個「愛心大使」的稱號給媽媽,回到家,媽媽把這份屬於全家的禮物,給我們看。頓時,全家的心裡一定會有一種說不出的高興。
道德有時候是一種樂於助人的精神,在街上,有人迷路了,我們要准確無誤的告訴他該怎麼走;有路人不小心掉了貴重物品,幫忙拾起來還給失主;在路邊,有人拿著許多東西,搬不動,可以幫他拿到指定的地方;在公共汽車上,看到有需要的人,就應該主動讓座;親仁善鄰,講求和睦相處。
道德是做人的基本素質,我們要宣傳道德,實踐道德,做一個有道德的人!
想必每個人的父母和老師都曾經告訴過你們,人活在世上最重要的一點就是學會做人.做人就是做一個有道德的人,人要是沒有道德,再富也會變成窮人,官再大也會被貶成平民.有些人以為做一個有道德的人很難,其實只要你去做了,就會發現其實也很簡單.做一個有道德的人,就是要尊老愛幼,孝敬父母,尊敬老師,關愛他人 ……
有一次,我和爸爸媽媽一起去煙台旅遊,我們一去煙台把行李放好就坐公交車去海邊玩.在公交車上我看到了一位老奶奶沒有座位,正准備給老奶奶讓座,這時,有個比我小一點,大約七八歲的男孩走到老奶奶身邊,把老奶奶扶到他的座位上,那個老奶奶對小男孩說:「好孩子,謝謝你.」
今年5月12日,我國四川省汶川縣發生了8.0 極大地震,人們給災區人民捐錢捐物,獻血,有的人還領養了災區的孤兒,還有的人到災區去當志願者.特別是我們的救援人員和醫護人員,整日整夜地忙來忙去,顧不上休息,還有為災區人民運送救援物資的航空人員和一些司機更是忙不過來,有的一天只能休息兩,三個小時.這都是有愛心,有道德的表現啊!
奧運會快到了,我們要講文明,樹新風,文明迎奧運.
把這些合理混合起來就應該差不多了,我也有這個作業,不過我只用寫1500字,我偷懶,只寫了500多字,嘻嘻!~-~
9. 一個人的道德標準是什麼
判斷一個人是否有道德的標準是什麼?
在生活中,我們經常聽到這樣的話;要做一名道德高尚的人;這人一點都不道德;你的行為要符合道德的標准,等等。有時候靜下心來想想,究竟怎麼做才算是道德的?道德的標準是什麼呢?
可能有人說:只有你的行為在法律的允許的范圍內,那麼你就可成為一名道德的人?是這樣的嗎?想想,答應肯定是否定的。因為道德的外延比法律寬廣的多。也許有人說:你的行為只要符合社會習俗,符合當地的風俗習慣,你就是道德的?想想,答應也是不一定。因為道德內涵不僅僅只是指符合風俗習慣。也許有人說:沒法給「道德」的標准下個定義,因為道德的標準是隨著社會的風俗習慣變化而變化的,在一定的社會階段,道德的標準是不同的。此點,我也承認,確實「道德」的標準是隨著時代而不斷變化的。但如果否定沒有一個基本的判斷標准,我又覺得是不可能。
那麼究竟拿什麼來衡量「道德」的水準呢?
在思考以上問題時,我想起了兩個小故事。一則故事講的是:一名小偷在機場偷了一名乘客裝有機票的錢包,導致該名乘客無法按時登機,誰知該次航班因故卻在空中爆炸了。這名乘客因錢包被小偷偷,卻因禍得福,救了自己一命,請問:該小偷是道德的呢,還是不道德?
第二則故事是:一個人的朋友得了癌症住院,因是癌症晚期,生命也沒有幾天了,為了使朋友能在生命的最後幾天里安逸的度過,當朋友問此人:我的病要緊嗎?要住多久的醫院?此人回答:你沒事,一點小病,你不用擔心,住幾天就可出院了。請問:此人對他的朋友說謊,此人道德嗎?
可能看了以上的故事,我們絕大部分人都得出這樣的結論:第一則故事裡的小偷是不道德的。第二則故事裡的「此人」是道德的。得出這樣的結論,我想大家都是摻進了自己的情感的,因為我們以一般的人情世故來作的判斷,以「情感」作為了我們判斷的主旋律。
那麼怎樣來判斷「道德」呢?怎樣的判斷才是有說服力的呢?而且此判斷的標准本身就是道德的呢? 這就看我們判斷「道德」的標准與視角了。
一般來說,我覺得判斷一個人或其行為的是否道德的標準是:「意識」與「結果」兩者。(這里補充一點:判斷「道德」與法律上判斷「犯罪」是有區別的。法律上只看其行為是否對社會造成了影響,而不涉及意識。而「道德」就不同,分析道德的行為,我們可探究到道德的意識本身。)從意識的角度來判斷:第一則故事裡的小偷是不道德的,第二則故事裡的「此人」是道德的。從結果的角度來判斷:第一則故事裡的小偷是道德的,因為他救了乘客一命;第二則故事裡的「此人」是不道德的,因為他沒把真相告訴朋友,讓朋友沒有心理准備。
從以上我們可看出:通過「意識」或「結果」來判斷,兩者有矛盾的地方。那不是又讓我們產生混亂了嗎?沒有一個有效的標准來衡量我們的行為是否道德了嗎?通過思索與尋找,我們只能找到判斷人類的行為道德的最底線,人類世界普通相通的法則,即社會發展過程中無形形成的社會美德。這種美德應該是不同社會制度,不同語言,不同風俗,不同皮膚人群共同認可,共同遵守,約定俗成的「共識」。然而,用這種「共識」來判斷行為道德與否,又會讓人產生一些誤會,甚至會混亂人的思維與視野。
那麼,究竟道德的標准在哪裡呢?
也許,大家會說:沒有一個標准,因為世上本沒有「道」,又哪來的衡量「道」的標准呢?也許真的是這樣,因為大音希聲、大象無形、道隱無名,於無形無聲無名中,探討本就虛無的東西,也只能虛虛實實罷了。
10. 中醫針灸個別人道德問題。
拔罐 這一項你看見了吧 這是一樣
中頻 你看見電極片的嗎?就是長方形或者圓形的貼片要聯機器貼在身上的那個
如果貼在了你腦袋上 就是短波的那個收費項目
針灸扎進去了 是最後一項收費項目
針灸針上面連的電線是第一個收費項目
如果他還給你腦袋上放了一個一個類似燈的會發熱的東西那就是紅外線。
這些項目三次是完全可以做完的,不用六次,你自己核對核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