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學的道德規范的內容
『壹』 醫務人員道德規范的具體內容有哪些
第一條 為加強衛生系統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提高醫務人員的職業道德素質,改善和提高醫療服務質量,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特製定醫德規范及實施辦法以下簡稱「規范」)。
第二條
醫德,即醫務人員的職業道德,是醫務人員應具備的思想品質,是醫務人員與病人、社會以及醫務人員之間關系的總和。醫德規范是指導醫務人員進行醫療活動的思想和行為的准則。
第三條 醫德規范如下:
(一)救死扶傷,實行社會主義的人道主義。時刻為病人著想,千方百計為病人解除病痛;
(二)尊重病人的人格與權利,對待病人,不分民族、性別、職業、地位、財產狀況,都應一視同仁;
(三)文明禮貌服務。舉止端莊,語言文明,態度和藹,同情、關心和體貼病人;
(四)廉潔奉公。自覺遵紀守法,不以醫謀私;
(五)為病人保守醫密,實行保護性醫療,不泄露病人隱私與秘密;
(六)互學互尊,團結協作。正確處理同行同事間的關系;
(七)嚴謹求實,奮發進取,鑽研醫術,精益求精。不斷更新知識,提高技術水平。
第四條 為使本規范切實得到貫徹落實,必須堅持進行醫德教育,加強醫德醫風建設,認真進行醫德考核與評價。
第五條 各醫療單位都必須把醫德教育和醫德醫風建設作為目標管理的重要內容,作為衡量和評價一個單位工作好壞的重要標准。
第六條 醫德教育應以正面教育為主,理論聯系實際,注重實效,長期堅持不懈。要實行醫院新成員的上崗前教育,使之形成制度。未經上崗前培訓不得上崗。
第七條 各醫療單位都應建立醫德考核與評價制度,制定醫德考核標准及考核辦法,定期或者隨時進行考核,並建立醫德考核檔案。
第八條 醫德考核與評價方法可分為自我評價、社會評價、科室考核和上級考核。特別要注重社會評價,經常聽取患者和社會各界的意見,接受人民群眾的監督。
第九條 對醫務人員醫德考核結果,要作為應聘、提薪、晉升以及評選先進工作者的首要條件。
第十條
實行獎優罰劣。對嚴格遵守醫德規范、醫德高尚的個人,應予表彰和獎勵。對於不認真遵守醫德規范者,應進行批評教育。對於嚴重違反醫德規范,經教育不改者,應分別情況給予處分。
第十一條 本規范適用於全國各級各類醫院、診所的醫務人員,包括醫生、護士、醫技科室人員,管理人員和工勤人員也要參照本規范的精神執行。
第十二條 各省、自治區、直轄市衛生廳局和各醫療單位可遵照本規范精神和要求,制定醫德規范實施細則及具體辦法。
第十三條 本規范自發布之日起實行。
『貳』 醫學職業道德是什麼
是在一般社會道德基礎上,根據醫學專業的性質、任務及醫療崗位對人類健康版所承擔的社權會義務和責任,對醫療工作者提出的醫學職業標准和醫療行為規范;是醫務人員用於指導自己言行,調整醫患之間、醫務人員與社會之問的關系;判斷自己和他人在醫療護理、預防保健、醫療管理醫學科研等實踐過程中行為是非、善惡、榮辱和褒貶的標准
『叄』 醫德醫風具體內容
牢固樹立生命第一,患者至上的人道精神。要堅守職業理想,恪守職業准則。以關愛之心,維護傷病員合法權益。要維護職業尊嚴,堅持廉潔行醫,自覺做到公平公正使用醫療資源,絕不謀求任何不當利益。
永遠秉持精益求精,不斷創新的科學精神。要努力追趕前沿,勇攀醫學高峰,創造屬於中國的醫學理論和科學技術。要不斷鑽研醫術,提高專業技能,為人民群眾提供更高水平,更加滿意的衛生與健康服務。要甘當人梯,提攜後人,幫助醫學生健康成長。
不斷提升人文素養,樹立敬業精業的好形象。人文精神是醫學的靈魂。要熱心社會公益,積極參加醫療扶貧等愛心行動。要勇於負責,在重大突發公共衛生事件和執行艱難險重任務中勇挑重擔。
(3)醫學的道德規范的內容擴展閱讀
「敬佑生命、救死扶傷、甘於奉獻、大愛無疆」的精神,是習近平總書記對革命、建設、改革不同歷史時期醫療衛生職業精神的科學概括和總結。
大力弘揚偉大精神,就要發揚臨危不懼、義無反顧、勇往直前、捨己救人的光榮傳統,做人民放心的健康衛士。
自覺踐行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要認真學習貫徹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和黨的十九大精神,自覺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堅持全心全意為人民健康服務的宗旨,努力服務健康中國戰略,不斷為增進人民健康水平作出新貢獻。
『肆』 護士職業道德規范基本內容是什麼
1.舉止端莊,言語文明
護理人員的言行舉止是體現護理道德的主要途徑,它不僅直接影響著護理人際關系,也直接反映出護理的質量、護理人員的自身形象和醫院形象。所以護理人員要做到儀態端莊、精神飽滿、衣著整齊、舉止大方、語言溫柔、動作輕柔。
2.愛崗敬業,自尊自強
熱愛護理專業,做好本職工作。自尊自愛、自強不息、有高度的事業心和工作責任感,這是護理工作首要的道德品質,也為全心全意為患者服務提供了保障。
3.尊重患者,平等待人
以患者的利益為出發點和歸宿,這是護理人員的最根本的道德規范和道德品質,也是建立良好的護患關系的基礎和前提。尊重該患者包括尊重患者的人格、權利和生命價值,維護患者的權益。平等待人指護理人員對待患者不分國籍、宗教、民族、政黨、個人、文化等,都一視同仁,平等對待。
4.高度責任,技術求精
俗話說的好「三分治七分養」。護理工作的好壞直接關繫到患者的安危和千家萬戶的悲歡離合。每個護理人員都要清醒地意識到自己的行為對患者、對社會所負有的道德責任。這就要求護理人員必須擁有高度責任的態度和精湛的技術。
5.互尊互助,團結協作
隨著醫學的發展,醫學的分工越來越細。對於促進患者早日康復,單憑護理人員的努力是不夠的。這就要求醫療、護理、行政管理、後勤保障等各項工作緊密的聯系在一起。護理人員除了要與患者及其家屬建立起良好的關系外,還應處理好護理人員與醫療人員、實驗技術人員、行政管理人員之間的關系,相互尊重,團結協作。
『伍』 中國古代醫學道德的主要內容是什麼
中國古代醫學道德的主要內容是「善」
道德是一種社會現象,是人類社會生活中所特有的、由經濟關系決定的、以善惡標准評價的、依靠人們內心信念、傳統習慣和社會輿論所維系的調整人們相互關系和行為的原則規范、心理意識和行為活動的總和,是由社會發展規律所決定的各種行為規范的總和。
在我國古代文化中, 「道德」是一對哲學范疇。「道」一般指事物運動變化的規律,可引伸為人們必須遵循的行為准則、規范;「德」即得,人們認識「道」、遵循「道」,內得於己,外施於人,便稱為「德」。老子的《道德經》說:「道生之,德畜之……道之尊,德之貴,夫莫之命而常自然。」道德兩字連用,始見於荀子《勸學》篇:「故學至乎禮而止矣,夫是之謂道德之極」。在西方古代文化中,「道德」一詞起源於拉丁語的「摩里斯」(mores),意為風俗、習慣,引伸其義,有規則和規范、行為品質、善惡評價等意義。道德的內容既包括外在的行為規范、規章制度等道德要求,也包括內在的善惡觀念道德情感、道德意志、道德修養、道德習慣等內心信念。馬克思主義認為,道德是由經濟關系決定的社會意識形式之一。雖然有其自身相對獨立發展的歷史,但歸根結底是同社會物質生活條件的變化相適應的。據此,馬克思主義倫理學從總體上將道德劃分為原始公有制社會的部落—族道德、私有制社會的階級道德和公有制社會的共產主義道德三種歷史類型。
『陸』 醫學道德的規范體系包括
一、不傷害原則最先提出"不傷害原則"的西方醫學家是希波克拉底
不傷害原則指在診治過程中專不使病人屬的身心受到損傷,這是醫務工作者應遵循的基本原則。一般地說,凡是醫療上必需的,屬於醫療的適應證,所實施的診治手段是符合不傷害原則的。相反,如果診治手段對病人是無益的、不必要的或者禁忌的,是有意或無意的強迫實施,使病人受到傷害,就違背了不傷害原則。
二、有利原則
有利原則要求醫務人員的行為對病人確有助益,必須符合以下條件:病人的確患有疾病;醫務人員的行動與解除病人的疾苦有關;醫務人員的行動可能解除病人的疾苦;病人受益不會給別人帶來太大的損害。
三、尊重原則
尊重原則是指醫務人員要尊重病人及其做出的理性決定。自主性、知情同意、保護隱私和保密
『柒』 道德規范的內容
道德規范被認為是相對的。與文化相對、與環境相對、與個人的特殊需求相對。「在我們今天的世界上似乎對就是錯,錯就是對。結果社會和文化的基礎在我們腳下崩潰,因為我們作為一個國家走入了迷途。我們不再建立在對錯分明的堅實基礎上。我們國家的道德基礎從前來自信仰神和遵守他的道。」(格雷戈勞里,收獲事工)
道德規范曾是美國的主要根基。盡管有人歪曲歷史,說美國建立在「從宗教中解脫出來」的基本原則上,但史實是美國建立在著名的「宗教自由」這個宗教表達的權利之上。一個簡短的歷史課會揭示出在我們的憲法中沒有「從宗教中解脫」這個概念,連隱含的意思都沒有。我們的開國先驅向神作公開和封閉式禱告時,引用了成千上萬條《聖經》經文,並公開宣布他們撰寫這個偉大國家的律法時應用了0000十誡0000。事實上,當他們閱讀0000《聖經》0000、引用經文演講、站在一起禱告時,他們就站在這片政土上。
如果我們的國家建立在「從宗教脫離出來」的原則上,開國先驅就不會在這片政土上公開信仰他們的宗教。關於《聖經》、神、和建立在基督教教義之上的道德規范的重要性,有超過四千五百條記錄下來的開國先驅們所做的公開引證。政府領導人站在國有土地上發表了這些聲明。
歷史絕對證明這個國家的創立者和憲法的撰寫人從未相信過「從宗教中解脫出來」,也從未壓抑在政土上有關宗教屬性的自由言論。我們相信這一對歷史的歪曲與廣泛衰退的道德規范相互關聯。
道德規范是這個偉大國家的基礎。但是,道德不是相對的——它建立在絕對的《聖經》真理的權威之上。如同我們要接受二十一世紀的技術文明一樣實實在在,這個國家和它的道德支柱建立在基督教教義上。「最後,別忘了我們血統中宗教的特徵。我們的前輩是被基督教崇高的敬意帶到這里來的。他們藉著它的光亮長途跋涉,在對它的期望中辛勤耕耘。他們尋求把這個教義跟社會的基礎組合在一起,通過各種國名的、政治的或文學的機構散播它的影響。」(丹尼韋伯斯特)
道德規范是巴納調查團體2001年做的一項全國調查的中心。調查表明只有四分之一的成人「主要依靠宗教原則和教義或者《聖經》內容作出道德的選擇。」
『捌』 社會主義醫德規范包括哪些內容
醫德即醫務人員的職業道德,是醫務人員應具備的思想品質,是醫務人員與病人、社會以及醫務人員之間關系的總和。醫德規范是指導醫務人員進行醫療活動的思想和行為的准則。以下為醫德規范:
一、救死扶傷,實行社會主義的人道主義。
二、 尊重病人的人格和權利,待病人不分民族、性別、職業、地位、財產狀況,都應一視同仁。
三、文明禮貌服務,舉止端莊,語言文明,態度和藹,同情、關心和體貼病人。
四、廉潔奉公,自覺遵紀守法,不以醫謀私。
五、為病人保守醫秘,實行保護性醫療,不泄露病人隱私和秘密。
(8)醫學的道德規范的內容擴展閱讀:
醫務工作者在醫療實踐活動中所應遵循的道德規范,知識分子職業道德之一。醫德是隨著醫學的出現而產生的。中國最早的醫書《黃帝內經》中就有《疏五過》、《征四失》等論述醫德的專著。唐代名醫孫思邈在他的巨著《千金要方》中有一章專門寫醫德,系統地提出了醫生的道德准則。
在革命戰爭年代,紅軍軍委衛生部頒布了衛生法規和有關衛生工作訓令,成立衛生學校,規定政治堅定、醫德高尚、技術優良的紅軍醫生的教育方針。
『玖』 醫學道德范疇的內容
這個內容其實是有很多的,那你一定要了解你自己的一個情況才是可以的呢?
『拾』 醫學道德的基本原則
醫學道德來的基本原則
1、醫學道源德基本原則的含義:醫學道德的基本原則是指在醫學實踐活動中調節醫務人員人際關系以及醫務人員與社會關系的最基本出發點和指導准則,也是衡量醫務人員職業道德水平的尺度。
2、醫學道德基本原則的內容:我國醫學道德基本原則的內容是「救死扶傷、防治疾病,實行社會主義的醫學人道主義,全心全意為人民的健康服務。」其中「救死扶傷、防治疾病」是社會主義醫葯衛生事業的根本任務和對醫務人員的要求,也是醫務人員實現全心全意為人民健康服務的途徑和手段,體現了醫學道德對醫務人員的基本要求和醫學的科學性與道德性的統一;「實行社會主義的醫學人道主義」是社會主義公德對醫學職業的要求,也是醫務人員實現「全心全意為人民健康服務」的內在精神,體現了醫學道德對醫務人員的較高要求和醫學道德的繼承性與時代性的統一;「全心全意為人民的健康服務」是共產主義道德對醫學職業的要求,也是「救死扶傷、防治疾病」和「實行社會主義的醫學人道主義」的落腳點,體現了醫學道德對醫務人員的最高層次要求和我國醫學道德的先進性。綜上所述,醫學道德基本原則的三方面內容是互相聯系、不可分割的整體,也體現了醫學道德不同層次的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