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碰瓷訛詐不立法
① 關於訛詐行為在中國的法律中有什麼懲罰請例舉相關法律條例
敲詐勒索罪,是指以非法佔有為目的,對被害人使用威脅或要挾的方法,強行索要公私財物的行為。敲詐勒索罪的犯罪構成:
⒈客體要件,本罪侵犯的客體是復雜客體,不僅侵犯公私財物的所有權,還危及他人的人身權利或者其他權益。本罪侵犯的對象為公私財物。
⒉客觀要件,本罪在客觀方面表現為行為人採用威脅、要挾、恫嚇等手段,迫使被害人交出財物的行為。威脅,是指以惡言相告迫使被害人處分財產,即如果不按照行為人的要求處分財產,就會在將來的某個時間遭受惡害。威脅內容的種類沒有限制,包括對被害人及其親屬的生命、身體自由、名譽等進行威脅,威脅行為只要足以使他人產生恐懼心理即可,不要求現實上使被害人產生了恐懼心理。威脅的結果,是使被害人產生恐懼心理,然後為了保護自己更大的利益而處分自己的數額較大的財產,進而行為人取得財產。被害人處分財產,並不限於被害人直接交付財產,也可以是因為恐懼而默許行為人取得財產,還可以是與被害人有特別關系的第三者基於被害人的財產處分意思交付財產。行為人敲詐勒索數額較小的公私財物的,不以犯罪論處。敲詐勒索的行為只有數額較大時,才構成犯罪。數額巨大或者有其他嚴重情節,是本罪的加重情節,所謂情節嚴重,主要是指:敲詐勒索罪的慣犯,敲詐勒索罪的連續犯,對他人的犯罪事實知情不舉並乘機進行敲詐勒索的,乘人之危進行敲詐勒索的,冒充國家工作人員敲詐勒索的,敲詐勒索公私財物數額巨大的,敲詐勒索手段特別惡劣造成被害人精神失常、自殺或其他嚴重後果等。
⒊主體要件,本罪的主體為一般主體。凡達到法定刑事責任年齡且具有刑事責任能力的自然人均能構成本罪。
⒋主觀要件,本罪在主觀方面表現為直接故意,必須具有非法強索他人財物的目的。如果行為人不具有這種目的,或者索取財物的目的並不違法,如債權人為討還久欠不還的債務而使用帶有一定威脅成分的語言,催促債務人加快償還等,則不構成敲詐勒索罪。
我國《刑法》第二百七十四條的規定:「敲詐勒索公私財物數額較大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數額巨大或者有其他嚴重情節的,處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
只要一說報警碰瓷的就怕的,關鍵是人們不相信法律途徑
③ 法律問題 被碰瓷可反告對方訛詐嗎
法律上,誰主張誰舉證。當然對方要舉證是你撞到。但需要說明的是,他只需要證明是你的車撞倒即可,至於是他是否故意還是你的過錯,那就需要你來舉證了。一般是交警來判定你是否遵守法律是否有過失。如你無法證明是他故意讓你撞倒,交警一般是依據交通法規,判定你承擔責任的。
④ 遇到"碰瓷"事件怎麼做才能讓不法份子沒有可乘之機
「碰瓷」是民間的一種說法,實際就是詐騙違法犯罪的一種表現形式。
既然是違法的,當然趕快報警了。
案例--浙江:三人自殘「碰瓷」訛錢被以詐騙罪判刑
為了訛詐錢財,浙江湖州一個犯罪團伙的成員竟然敲斷自己的手指和腳趾,然後故意撞車偽造交通事故,日前這一團伙的三人被法院以詐騙罪判刑。
今年1月6日上午,跑運輸的個體戶俞某在經過湖州市南潯區雙林派出所附近的一個十字路口時,突然有輛黑色桑塔納轎車超車右轉,俞某無奈跟著右轉並踩了剎車。此時,有人沖著他喊:「車撞人了。」俞某下車一看,一名年輕男子倒在地上,身邊倒著一輛自行車。
雖然俞某覺得可疑,但當時周圍並沒有其他車輛,只得帶著這名男子到附近的醫院檢查,經過拍片,發現這名男子左腳腳趾骨折。俞某本想叫來交警處理,但這名男子和趕來的兩名老鄉堅持私了,要俞某賠償醫葯費和誤工費,最後俞某隻得賠了2000元了事。
此後經公安機關偵查,黑色桑塔納是故意超車右轉,迫使俞某跟著打方向減速停車,倒地的自行車是他們「設局」的道具,甚至連那名男子骨折的腳趾都是他們自己弄斷的。
在此後的一段時間里,這一夥人又以類似的手段「設局」詐騙4次,最後一次詐騙時,事主堅持報警,細心的民警發現,按照當時「事故」現場情況,「被撞者」根本不可能右手小指受傷。經過嚴密偵查,這個新型「碰瓷」團伙最終露出了原形。近日,湖州市南潯區人民法院以詐騙罪分別判處這三人有期徒刑6個月至8個月,並各處罰金5000元。
來源:新華社
⑤ 見死不救有不有負法律責任如果有負法律責任那碰瓷訛詐的人為什麼沒人管
一種情況是,狗有佩戴項圈(和銘牌)時,屬於寵物。它先向你沖來,它的主人已經出現管理寵物的過失,你踢它一次並踢死了,屬於過當防衛。不受法律責任,可能要一些補償。
為了防止對方是利用狗來訛詐(變相碰瓷),對方索要賠償的話,建議你走正規途徑,由派出所等調解。
另一種是沒戴項圈的,屬於流浪狗,以人為本,你沒有責任。甚至為了預防被病狗感染,人道主義的清理屍體也不用做,可以蓋個塑料袋,剩下的交給環衛…
還有,如果主人不在場,而狗的銘牌也沒主人聯系方式,根據自己的情況選擇原地等待或讓民警同志幫忙處理…
⑥ 為什麼中國法律不制裁碰瓷訛詐
沒證據
⑦ 國家為什麼不立法打擊碰瓷的
沒有根據
⑧ 碰瓷何時能立法
騙瓷看具體情況,可能屬於詐騙行為(被害人自願),也可能屬於敲詐勒索行為(被害人被迫),沒必要再立法懲罰了。碰上騙瓷行為應該及時報警,騙瓷的人一般也就不會再跟車主糾纏了。
⑨ 如今碰瓷黨這么多,訛人這么多就不能立法么
「碰瓷」其實質屬於詐騙違法犯罪的一種表現形式。嚴重擾亂了社碰瓷會治安和社會秩序。因此,中華人民共和國《治安管理處罰法》和《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都有相關規定《治安管理處罰法》第四十九條 盜竊、詐騙、哄搶、搶奪、敲詐勒索或者故意損毀公私財物的,處五日以上十日以下拘留,可以並處五百元以下罰款;情節較重的,處十日以上十五日以下拘留,可以並處一千元以下罰款。《刑法》第二百六十六條 詐騙公私財物,數額較大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並處或者單處罰金;數額巨大或者有其他嚴重情節的,處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並處罰金;數額特別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別嚴重情節的,處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無期徒刑,並處罰金或者沒收財產。
⑩ 為什麼不立法針對碰瓷
現在對碰瓷也打擊,就是有時取證難。需要對碰瓷進行認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