破壞環境道德
Ⅰ 哪些行為屬於破壞環境
1.亂砍亂伐
2.過度放牧
3.建立有污染工廠,排放大量污染氣體
4.任意捕殺野生動物
5.不斷研製新元素,產生大量污染
6.大量開發耕地
7.大量開發旅遊區,破壞自然環境
8.砍伐林地,大量建高樓大廈
Ⅱ 保護環境和破壞環境的例子各三枚·
1。南美的大規模破壞原始雨林
2。澳洲的海水污染大堡礁
3。我國的黃土高原曾經的濫砍濫伐導致水土流失
4。海河污染
Ⅲ 求一篇寓言故事,不能有人,主題是反映破壞環境和只為追求錢而沒有道德底線,破壞環境,騙人……求
值得深思的寓言故事 故事一:一隻烏鴉打算飛往南方,途中遇到一隻鴿子,一起停在樹上休息。鴿子問烏鴉:「你這么辛苦,要飛到什麼地方去呢?為什麼要離開這里呢?」烏鴉嘆了口氣,憤憤不平地說:「其實我不想離開,可是這里的居民都不喜歡我的叫聲,他們看到我就攆我,有些人還用石子打我,所以我想飛到別的地方去。」鴿子好心地說:「別白費力氣了。如果你不改變你的聲音,飛到哪兒都會不受歡迎的。」
許多人總喜歡責怪別人,怪環境不好,怪別人不喜歡他不歡迎他,但他總不反省自己的為人舉止,是否值得他人尊重及歡迎。假如一個人不經常反省自己,只會責怪別人和環境,他就會和這只烏鴉一樣,到處惹人討厭。
由此看來,只要不被學生討厭的的老師就是好老師。當我們遇見學生時,學生是否會微笑著向你走來。
故事二:同一座山上,有兩塊相同的石頭,三年後發生了截然不同的變化,一塊石頭成為雕塑,受到很多人的敬仰和膜拜;一塊石頭卻成為路邊石,被人搬來搬去,還經常受到踐踏、污損。路邊石極不平衡地說道:「老兄呀,三年前,我們曾經同為一座山上的石頭,今天卻發生了這么大的差距,我的心理特別痛苦。」雕塑石頭答道:「老兄,你還記得嗎?三年前,曾經來了一個雕塑家,你不願意改變,更害怕割在身上一刀刀的痛,你告訴它只要把你簡單雕刻一下就可以了。而我那時想像未來的模樣,樂於改變,也不懼怕割在身上一刀刀的痛。於是,雕刻家在你身上只是簡單地處理了一下,在我身上呢?錘子砸,鋼鋸鋸,刻刀刻,紗布磨……我經受的改變是你的數倍,我忍受過的痛苦比你多得多,這才產生了今天的不同啊!」路邊石聽了這一席話,既慚愧,又後悔。
看完這個故事,千萬不要認為我想成為學生的「雕刻家」。事實上,每個學生都是一件值得欣賞的「藝術品。」學生想成為什麼樣的人,完全取決於學生自己的選擇,我們無法改變他們,只有學生自己能改變自己。我們要作的事是放大他們美好的一面,積極上進的一面。當他們受到污染時,為他們除去污汁。鼓勵他們積極地面對人生,對自己負責,做自己命運的雕刻家。
故事三:一位國王總覺得自己不幸福,就派人四處去找一個感覺幸福的人,然後將他的襯衫帶回來。
尋找幸福的人碰到人就問:「你幸福嗎?」回答總是說:不幸福,我沒有錢;不幸福,我沒親人;不幸福,我得不到愛情……就在他們不再抱任何希望時,從對面被陽光照著的山崗上,傳來悠揚的歌聲,歌聲中充滿了快樂。他們隨著歌聲找到了那個「幸福人」,只見他躺在山坡上,沐浴在金色的暖陽下。
「你感到幸福嗎?」
「是的,我感到很幸福。」
「你的所有願望都能實現?你從不為明天發愁嗎?」
「是的。你看,陽光溫暖極了,風兒和煦極了,我肚子又不餓,口又不渴,天是這么藍,地是這么闊,我躺在這里,除了你們,沒有人來打攪我,我有什麼不幸福的呢?」
「你真是個幸福的人。請將你的襯衫送給我們的國王,國王會重賞你的。」
「襯衫是什麼東西?我從來沒見過。」……
每個人都在追尋幸福,每個人對幸福的詮釋各有不同。這個故事告訴我們幸福是一種象徵,是一種自我感覺,關鍵是如何把握這種象徵和感覺。
老師育人目標就應該去追尋學生幸福的象徵,追尋學生幸福的感覺。學生幸福的感覺都寫在他們的臉上。
故事四:井裡的青蛙嚮往大海,請求大鱉帶它去看海。大鱉平生第一回當向導,非常高興,便欣然同意。一鱉一蛙離開了井,慢慢前行,來到海邊。青蛙見到一望無際的大海,驚嘆不已。它「呱呱」大叫,急不可待地扎進大海的懷抱,卻被一個浪頭打回沙灘,措手不及喝了幾口鹹水,還被摔得暈頭轉向。
大鱉見狀,就叫青蛙趴在自己的背上,帶著它游海。一蛙一鱉漂浮在海面上,樂趣無窮,青蛙也逐漸適應了海水,能自己游一會兒了。就這樣,它倆玩得很開心。過了一陣子,青蛙有些渴了,但喝不了又苦又鹹的海水。它也有些餓了,卻怎麼也找不到一隻它可以吃的蟲子。青蛙想了想,對大鱉說:「大海的確很好,但以我的身體條件,不能適應海里的生活。最要命的是,這里沒有我能吃的食物。看來,我還是要回到我的井裡去,那裡才是我的樂土。」
於是,青蛙向大鱉告別,回到了自己的井中,過著平安快樂的生活。
適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適合自己的教育就是最好的教育。
Ⅳ 人類破壞環境的事例
觸目驚心的環境污染隨處可見:天空昏暗、空氣污濁、污水橫流、垃圾圍城……,連遠在冰天雪地的南極企鵝體內也發現DDT等農葯殘余,珠穆朗瑪峰遍地狼藉?藍天碧水已經成為許多人兒時的記憶和遙不可及的夢想。
南極臭氧空洞,是因為過去氟利昂用量過多,排放到空氣中造成的,會有大量紫外線照射地球,皮膚癌等發率升高,地球溫度升高;許多水域會發生赤潮等是因為生活工業廢水進入水域,這些水富含氮,磷,使水富營養化造成的,會導致魚蝦死亡,也會通過生物富集作用損害人們的健康;美國的原始森林遭破壞,是人為的,有很多樹木都是被砍伐的。造成很多動物流離失所,甚至有些物種滅亡
羅布泊,消逝的仙湖」,就是說,羅布泊本是非常美麗的湖泊,如今消逝了,成了荒漠。這是生態環境遭受人為破壞的悲劇。這篇報告文學以強烈的呼聲,警醒世人,要樹立全民環保意識,搞好生態保護
砍伐樹木
挖掘河沙
殺傷動物,
環境污染的原因主要是人為的因素所造成。平時人們在生產、生活中排放的大量「三 廢」和某些工業、生活設施的突發意外事故,以及醫院未經處理的廢棄物等均可造成環境污染,嚴重時可引起危害。戰時由於大量使用各種武器對居民的殺傷和對居民區的破壞, 更能造成環境污染和破壞。
例如城市的空氣污染造成空氣污濁,人們的發病率上升等等;水污染使水環境質量惡化,飲用水源的質量普遍下降,威脅人的身體健康,引起胎兒早產或畸形等等。嚴重的污染事件不僅帶來健康問題,也造成社會問題。隨著污染的加劇和人們環境意識的提高,由於污染引起的人群糾紛和沖突逐年增加。
Ⅳ 什麼是環境道德觀
環境道德觀是社抄會歷史條件和襲環境條件下,由環境價值觀影響、約束人們環境行為的思想規范。樹立新的環境道德觀念是環境教育的重要內容和任務。要樹立保護環境光榮、損害環境可恥的新道德觀念,把善良、正義、平等的用於人與人關系的傳統道德觀念擴大到人與環境的關繫上,明確人類對自然外界所負有的道德責任。環境道德觀要求遵守以下兩條環境道德原則:平等互愛,即地球上所有生物都享有生存環境不受污染和破壞,保證健康生存和持續發展的權利;保持互利,人類每一個成員都應保護生存環境,保證地球上所有成員和諧共處,共同發展。環境道德觀中的環境道德規范有如下幾條:(1)自覺防止和消除人類活動對環境的損害,採取有利於環境的行為;(2)從局部人手,自覺服從全局對環境保護的需要;(3)在合理開發利用的同時,自覺保護和恢復自然生態系統的行動;(4)支持和維護有利於環境的公共行為,批評和抵制破壞環境的言論和行為。
Ⅵ 環境保護的道德原則和責任包括哪些
一是堅持生態環境保護與生態環境建設並舉。在加大生態環境建設力度的同時,必須堅持保護優先、預防為主、防治結合,徹底扭轉一些地區邊建設邊破壞的被動局面。
二是堅持污染防治與生態環境保護並重。應充分考慮區域和流域環境污染與生態環境破壞的相互影響和作用,堅持污染防治與生態環境保護統一規劃,把城鄉污染防治與生態環境保護有機結合起來,努力實現城鄉環境保護一體化。
三是堅持統籌兼顧,綜合決策,合理開發。正確處理資源開發與環境保護的關系,堅持在保護中開發,在開發中保護。經濟發展必須遵循自然規律,做到近期與長遠統一、局部與全局兼顧,絕不允許以犧牲生態環境為代價,換取眼前和局部的經濟利益。
四是堅持誰開發誰保護,誰破壞誰恢復,誰使用誰付費制度。要明確生態環境保護的權、責、利,充分運用法律等手段保護生態環境。
Ⅶ 人類破壞環境污染環境的行為有哪些
我國的環境污染和環境破壞的行為:
(1)我國的環境污染行為主要表現在:水體污染、大氣污染加重,固體廢棄物排放量過大,垃圾包圍城市,環境污染向農村蔓延。
(2)環境破壞行為主要表現在:水土流失,土壤沙漠化,草原退化,森林資源銳減,生物物種加速滅絕,水資源日益匱乏等。
正確認識和處理經濟建設與保護環境的關系:
我國環境保護工作的基本要求:讓人民喝上干凈的水,呼吸清新的空氣,吃上放心的食物,在良好的環境中生產和生活。
①在推進現代化建設中,我們在保持國民經濟持續較快增長的同時,必須把環境保護放在突出的位置;保護和改善環境也是保護和發展生產力。
②加快經濟建設,絕不能以破壞環境為代價,絕不能把環境保護同經濟建設對立起來或割裂開來,絕不能走先污染後治理的老路。
③保護環境是我國的一項基本國策,直接關繫到現代化建設的實現和中華民族的復興。
Ⅷ 人類破壞環境的行為有哪些
樹木被人類亂砍亂伐;水資源被大量浪費;臭氧層被破壞;
南澳縣是廣東省唯一的海島縣,陸地面積112.23平方公里,90%以上是山地,海島島嶼沿岸水深10m以下的海域達165.7平方公里,是優良魚類、貝類、藻類的棲息地和繁殖區,旅遊資源十分豐富,素有粵海明珠和東方夏威夷之稱。
然而記者乘船在海上航行40分鍾到達南澳島時看到的卻是另一番景象:13根浸泡在大海中的水泥橋墩從碼頭一直排向大陸;岩石泥土裸露,水土流失嚴重。離開碼頭沿海岸向北,只見一處填海工地上大車在不斷向海中填倒土石,挖土機正在把一棵棵樹木連同泥土一塊鏟起,
這座小山頭已被挖掉一半填進了海里。據介紹這個工程需要挖山600畝,填海300畝。沿著環島公路,記者看到了幾處這樣的填海工程,有的已停工,有的已填好並建設了油庫、水泥廠等項目,但都是半截子工程,並沒有開工使用。
在島上的後宅鎮,幾位不願透露姓名的村民向記者反映,縣里在1997年徵用了6畝多耕地給海關大樓建了附屬設施,又在今年徵用了1000多畝土地(其中有40餘畝耕地),出讓給一家公司建北門坑游樂園,使他們幾戶無地可耕了。
另外 現在的工業化發展對人類貢獻了很多,可遺憾的是同時有污染了自然環境,此外還有很多各種破壞行為,但最為嚴重的是亂砍亂伐,其他比如:汽車尾汽、化學污染等等雖說帶來不良環境但沒有了它們也給人類帶來很多不便,只能以現在的基礎在技術上開發新的發明最大限度的減少這些汽車尾汽,化學污染。
不知道 對你有沒有幫助。
Ⅸ 環保與道德的關系是怎樣的
環境問題與個人道德修養的關系
我們一向提倡「保護環境,從我做起」。個人是組成社會的單位,是行為的具體實施者。每一個人的環保意識,決定了整個社會的環保怎樣推進。這里把環保意識歸咎為個人道德修養的一個方面。所謂環保意識,就是對環境問題的認識程度和保護環境的行為的實施程度。對環境問題認識越透徹,且在現實生活和工作中盡自己的一份力為環境保護做一些實事,那麼就是環保意識較高的表現。這里說的實事包括:生活中的對環境破壞少、資源節約有利的小事,環保方面的發明創造,環境問題和環保知識的宣傳等。
環保意識的培養,在一定程度上取決於個人道德修養。一個道德高尚的人,更有利於獲得更高的環保意識。環保意識是一種利他主義大於利己主義的意識。因為在現在的環保活動中,利己的一面只是長遠層次的,甚至是微不足道的,至少是與志願的環保者本身利益沒太大關系的。這也是環保沒能得以徹底深入人心的原因。
從自我關懷到環境關懷
既然環保意識的利他主義佔主導已成為了環保活動發展的瓶頸,那麼我們可以從另一個角度來突破它。本節是全文所要提出的重點所在——「加強思想道德修養,建立科學的生活觀從而實現環境保護。」
環境問題不光是集體、社會、國家的問題,同時也和我們每個人息息相關。試想一下,我們每天的飲食中重金屬含量嚴重超標,水也不再潔凈,呼吸的空氣里大量有害氣體和塵埃,垃圾沒處堆只能在城市中堆放……那我們還有什麼美好的生活可言?但那些惡劣的環境現象的罪魁禍首是誰呢?就是我們社會中的每一個人。我們應該進行深刻地自省。
光是自省還遠遠不夠。我們應該加強自我保護意識。舉個例子來說,當我們用塑料袋盛裝熟食的時候,我們應該認識到塑料袋的製造過程中被加入了含苯環一類的有機物,它們在平時是對人體無害的,可盛裝有油的菜湯時,菜湯成了有機溶劑,能夠把塑料袋中的有害成分萃取出來,再長期被人體食入就危害了人體健康。我們明白了這些,就會出於自我保護的想法來拒絕使用塑料袋盛裝熟食。而客觀上減少了塑料袋的使用。
前面只是個簡單的例子,我所要闡述的是,我們應該建立一個科學的全面的健康的生活觀。抵制有害的因素,加強自我保護意識。通俗來說就是,懂得我們的生活中到底有哪些事物是對我們的健康和生活有消極影響的,制定相應的應對方法和機制,有效地把自己與有害之物之事隔離開來。這種科學生活觀的建立,又與個人思想道德修養密切相關。思想道德健全、修養較高的人才會追求更科學的生活方式,更人性化更安全的生活理念。
而思想道德修養與科學的生活觀都具備了之後呢?我們可以不難想像到兩點,一是,在我們實現科學的生活觀的同時會客觀上實現環保的目的;二是,我們把人與自然的和諧已經融入到了生活中,自然而然地獲得了很高的環保意識,也就會在主觀上實施環保活動。
這就是本文主要要論述的觀點:「加強思想道德修養,建立科學的生活觀從而實現環境保護。」
Ⅹ 破壞環境的不文明現象談一談可以採取哪些措施50字
中國公民旅遊不文明行為治理對策:
1.加強宣傳教育
可充分利用廣播、電視、報紙、網路等大眾傳媒揭露不良陋習,弘揚文明行為;充分運用文學、攝影、卡通、漫畫等藝術形式,特別是加大公益廣告的製作和播放力度,生動活潑地鞭撻不文明行為,促進全體公民的文明素質提高。
2.制訂相關規范
針對旅遊活動中遊客的各種陋習,可由中央文明辦和國家旅遊局等單位聯合制訂「中國公民旅遊文明行為規范」,並出台專門文件,由國家旅遊局具體實施,規范公民旅遊文明行為。
3.創造溫馨環境
各相關部門可共同創造溫馨美好的旅遊環境,讓遊客身在其中感受文明的氛圍,使文明旅遊成為遊客的自覺行動和行為規范。
4.加強監督管理
建立「不文明行為曝光台」,對一些影響大的具有典型代表的不文明行為,可通過電視、廣播、報紙、網路等媒體進行曝光。設立不文明旅遊舉報熱線和信箱,鼓勵個人或單位對不文明行為進行舉報。旅行社和景區也要加強對遊客的監督管理。
5.推廣文明禮儀知識
在全社會廣泛開展公民文明禮儀知識的推廣和教育。旅行社應對遊客搞好禮儀的示範和引導。媒體上多刊登、介紹國外風俗習慣的小知識。
6.以活動為載體進行引導教育
定期開展遊客問卷調查活動、青年志願者勸導活動和文明遊客評比活動,讓當文明遊客成為公民的自覺行為。
7.評選文明形象大使,並公開宣傳、表彰
旅遊管理部門可每年開展評選文明旅遊形象大使、文明旅行社、文明導游和文明遊客等活動,並進行公開的宣傳和表彰。
8.把文明旅遊的相關內容深入到中小學課堂
加強對青少年的教育,把文明旅遊有關內容加入到中小學生課堂教育及課外教育教材之中。
9.重視事前培訓,事後總結
旅行社在組團出遊之前,要對遊客進行文明旅遊行為教育,說明目的地的風俗習慣、禮儀規范、民族禁忌及行為方式,必要時可組織文明旅遊考試,簽訂「文明旅遊承諾書」。在旅遊活動中,導游要及時提醒和制止遊客的不文明行為。
10.景區設置警示牌或宣傳畫
旅遊景區可設置引人注目的標語牌、宣傳畫和公益廣告,使旅遊文明行為潛移默化、深入人心。旅遊景點在印製的門票和導游圖上加印提醒遊客文明行為的提示語句,使遊客一進入景區就開始接受旅遊文明教育和提示。
11加強景區文明督查
在旅遊景區可建立遊客文明行為監督崗和糾察巡邏隊,隨時隨地糾正和制止遊客的不文明行為。
12.合理設置便民的衛生設施
景點內各項便民設施如垃圾桶等的設置要合理、科學。可設計成卡通狀、景物狀,與景區融為一體,增強其觀賞性。
13.倡導文明旅遊大討論、大比武
可在媒體上開辟專欄,組織開展「文明旅遊大家談」大討論;舉辦旅遊不文明行為攝影和DV大賽;開展「我與文明旅遊」徵文比賽、演講等活動。
14.整頓導游隊伍,提升導游素質
國家有關部門要對旅遊景區的導游詞進行抽查把關,整頓導游隊伍,提升導游素質,嚴禁導游無中生有,瞎編、亂編,講黃色段子和政治笑話。
15.黨員幹部率先垂範
黨員幹部、國家公職人員是社會的中堅,同樣要在文明旅遊方面做出榜樣,起到表率作用。
16.製作旅遊文明宣傳片
可製作一部約10分鍾的高質量的旅遊文明宣傳片,在飛機、列車、汽車、輪船及景區景點滾動播出,讓遊客隨時隨地都能接受到文明的教育。
17.從現在做起,從小事做起
文明從學校抓起,從家庭抓起,把道德建設、文明建設作為重要教學內容。
18.編輯出版或發行旅遊國(地)概況
由國家組織專業人士編輯出版以國別或地區為單位的「我國公民赴XX國家(地區)知識」的宣傳片和小冊子,在電視、機場、鐵路、景區等公共場所進行播放和發放。
19.建立獎懲制度
對旅遊行為中做得好的典型要進行宣傳和表彰,並給予一定的物質獎勵。對出現不文明行為的旅行社或個人要進行通報批評,對有惡劣影響的要取消旅行社的營業資格。
20.把旅遊企業是否重視文明旅遊作為年審或考核的重要內容
應國家旅遊局組織編寫出版新的《(出境)旅遊領隊工作培訓手冊》,著重增加文明旅遊的內容,並將其列為(出境)旅遊領隊及旅行社從業人員資格考試的重要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