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法會審議
A. 香港立法會的組成
由70名議員組成。在新增的10個議席中,5名議員由地方選區選出,5名議員由新增的區議會(第專二)功屬能界別選出。
香港特別行政區立法會由在外國無居留權的香港特別行政區永久性居民中的中國公民組成(非中國籍的香港特別行政區永久性居民和在外國有居留權的香港特別行政區永久性居民也可以當選為香港特別行政區立法會議員)。
立法會是中華人民共和國香港特別行政區的立法機關,除第一屆任期為兩年外,立法會議員每屆任期4年。
(1)立法會審議擴展閱讀
立法會在會期內通常每星期三上午在立法會大樓會議廳舉行會議,處理立法會事務,包括:提交附屬法例及其他文件;匯報及發言;發表聲明;提出質詢;審議法案,以及進行議案辯論。
行政長官亦會不時出席立法會的特別會議,向議員簡述有關政策的事宜及解答議員提出的質詢。立法會所有會議均公開進行,讓市民旁聽。會議過程內容亦以中英文逐字記錄,載於《立法會會議過程正式紀錄》內。
B. 香港立法會審議政改方案通過了嗎
政改方案被否決,沒有通過。
C. 香港立法會的會議
立法會在會期內通常每星期三上午在立法會大樓會議廳舉行會議,處理立法會事務,包括:專提交附屬法例及其屬他文件;匯報及發言;發表聲明;提出質詢;審議法案,以及進行議案辯論。行政長官亦會不時出席立法會的特別會議,向議員簡述有關政策的事宜及解答議員提出的質詢。立法會所有會議均公開進行,讓市民旁聽。會議過程內容亦以中英文逐字記錄,載於《立法會會議過程正式紀錄》內。
D. 1.《中華人民共和國香港特別行政區基本法》被審議通過是在 ( )
1990年4月4日第七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三次會議通過1990年4月4日中華人民共和國主席令第二十六號公布自1997年7月1日起施行。
2021年3月30日,十三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二十七次會議在北京人民大會堂閉幕。會議經表決,全票通過新修訂的《中華人民共和國香港特別行政區基本法附件一香港特別行政區行政長官的產生辦法》、新修訂的《中華人民共和國香港特別行政區基本法附件二香港特別行政區立法會的產生辦法和表決程序》,自2021年3月31日起施行。
中央和香港特別行政區的關系:
第十二條:香港特別行政區是中華人民共和國的一個享有高度自治權的地方行政區域,直轄於中央人民政府。
第十三條:中央人民政府負責管理與香港特別行政區有關的外交事務。中華人民共和國外交部在香港設立機構處理外交事務。中央人民政府授權香港特別行政區依照本法自行處理有關的對外事務。
第十四條:中央人民政府負責管理香港特別行政區的防務。香港特別行政區政府負責維持香港特別行政區的社會治安。中央人民政府派駐香港特別行政區負責防務的軍隊不幹預香港特別行政區的地方事務。香港特別行政區政府在必要時,可向中央人民政府請求駐軍協助維持社會治安和救助災害。駐軍人員除須遵守全國性的法律外,還須遵守香港特別行政區的法律。駐軍費用由中央人民政府負擔。
以上內容參考網路-中華人民共和國香港特別行政區基本法
E. 香港泛民派與建制派各是什麼意思
1、香港泛民主派簡稱「泛民」,或稱為「反對派」,泛指要求所謂「真普選」的政治及社會人物。香港泛民人士又分為溫和民主派和激進民主派。
特徵
泛民人士並非正式組織,亦無固定召集人,但在選舉、議會審議一些重要議題、或組織一些大型民間運動.例如遊行時,泛民人士有時會進行協調。泛民人士成員有代表藍領階級的政治人物、也有主要服務中產階層以及專業人員的人物。泛民主派包括多個政黨、政治組織及一些獨立人士。
2、親建制派(英文:Pro-Beijing Camp、Pro-Establishment Camp),簡稱建制派,是香港的政治派系,主要以愛國愛港的政治團體為主,包括民建聯、自由黨、新民黨、經民聯、工聯會、勞聯等。 建制派指擁護或支持香港特區政府現有建制及中央政府的政黨和愛國人士。
親建人士包括一些曾公開表態支持香港親建制派的公眾人士,惟本身並非政治人物或高度參與香港政治。
(5)立法會審議擴展閱讀:
發展歷史
香港回歸後,在董建華管治下,親建制派如自由黨田北俊、民建聯曾鈺成、工聯會鄭耀棠等,皆委任為行政會議成員。建制派憑藉功能組別,縱使直選議席不及泛民主派,取得立法會控制權。2003年七一遊行,超過五十萬名香港市民上街反對二十三條立法以及各種市民認為的施政失誤。
時任自由黨主席田北俊辭去行政會議成員以反對立法,其後工商界功能組別議員跟隨自由黨改變立場,在失去立法會多數支持下,政府最終撤回方案,而自由黨在2004年香港立法會選舉中成功取回直選議席。
七一遊行後,民建聯在2003年香港區議會選舉慘敗,但在2004年香港立法會選舉取得10席,2007年香港區議會選舉中,共得117席大勝,民建聯從此坐大,成為建制派第一大黨。
F. 香港立法會反對派議員超過總數三分之一嗎
香港立法會共70名議員,抄投票的最低法定人數是二分之一,也就是達到35人才能投票。如果贊成的議員全都離席的話,28名反對議員是不能投票的,但由於現場溝通的原因,有8名贊成的議員留在了投票現場,也就是現場有28+8=36名議員。
剛好超過了立法會35人的法定人數,所以出現了奇怪的投票結果。而要想政改方案通過,必須獲得2/3以上人數同意,也就是說此次政改必須獲得47以上投贊成票才能通過。
(6)立法會審議擴展閱讀
立法會在會期內通常每星期三上午在立法會大樓會議廳舉行會議,處理立法會事務,包括:提交附屬法例及其他文件;匯報及發言;發表聲明;提出質詢;審議法案,以及進行議案辯論。
行政長官亦會不時出席立法會的特別會議,向議員簡述有關政策的事宜及解答議員提出的質詢。立法會所有會議均公開進行,讓市民旁聽。會議過程內容亦以中英文逐字記錄,載於《立法會會議過程正式紀錄》內。
G. 香港立法會即將審議財政司司長曾俊華的年度財政報告
沒有說必須解散立法會或者辭職,如果沒有通過是可以重新草擬的。
至於為什麼在重選的立法會再否決的時候必須辭職呢,這是《基本法》規定的,為了對行政長官權利的平衡。
基本法的第五十條規定,行政長官有兩種情況可以解散立法會:
1、行政長官拒絕簽署立法會再次通過的法案;(必須是一次拒絕簽署,第二次再通過)
2、政府提出的財政預算案或其他重要法案被立法會拒絕通過的;(必須是政府提出的重大法案,一次不通過就可以)。
但為了平衡行政長官的權利,第五十二條又有規定,行政長官有下面的情況之一必須辭職:
1、因嚴重疾病或其他原因無法履行職務;
2、因兩次拒絕簽署立法會通過的法案而解散立法會,而重選的立法會仍然以超過全體三分二議員通過所爭議法案的,行政長官仍然拒絕簽署的;
3、因立法會拒絕通過政府提出的財政預算案或其他重要法案而解散立法會的,重選的立法會仍然拒絕通過該法案的。
H. 香港立法會反對派議員都有誰
香港立法會反對派議員有許銳宇、朱凱廸等。
(1)許銳宇曾出現在香港暴力示威現場。據香港《文匯報》此前報道,在7月11日尖沙咀沖突期間,有網友發現許銳宇涉嫌扮記者潛伏現場,還作出襲警行為,在警方清場時協助暴徒逃脫。
(2)朱凱廸為香港反對派組織「議會陣線」成員,曾表態提倡所謂的「民主自決」,其後又矢口否認主張「港獨」或「自決」。自香港「修例風波」以來,有暴徒在今年7月1日沖入立法會大樓,朱凱廸亦曾參與其中。
(8)立法會審議擴展閱讀
2019年08月30日,反對派沙田區議員許銳宇被捕,被捕原因暫時未知。港媒報道稱,丘文俊透露,在他發文前半小時,許銳宇致電他透露被捕消息。
許銳宇被曝被捕之前,「香港民族黨」召集人陳浩天、「香港眾志」秘書長黃之鋒、「香港眾志」成員周庭等人已先後被警方拘捕。
2019年12月13日上午,香港民間團體「保衛香港運動」成員遊行至立法會,向立法會議員遞交請願信,要求立法會財務委員會審議2019至2020年度公務員薪酬調整時,盡快通過香港警隊加薪程序,以示全港市民對香港警察的感激和贊賞。
I. 香港特區立法會審議通過廣深港高鐵什麼草案
6月14日,香港特區抄立法會三讀通過《廣深港高鐵(一地兩檢)條例草案》(下稱《條例草案》),「一地兩檢」在香港的本地立法程序基本完成。該條例將在香港特區行政長官簽署並在憲報刊登後正式生效。
據了解,廣深港高鐵西九龍站設立內地口岸區,自啟用之日起由內地依照內地法律和《合作安排》實施管轄,並派駐出入境邊防檢查機關、海關、檢驗檢疫機構、口岸綜合管理機構和鐵路公安機關依法履行職責,上述機構及其人員不在西九龍站內地口岸區以外區域執法。
J. 請問:香港立法會什麼叫拉布謝謝!
香港人把用冗長發言和大量修正案來拖延立法程序的做法叫做「拉布」。2012年五月香港立法會發生了長時間的拉布戰,提出拉布的議員估計能讓整個審議超過500小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