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法學百科 » 稅法學習心得

稅法學習心得

發布時間: 2022-01-15 05:01:55

Ⅰ 學習稅法的意義感受

了解到「稅」對企業和國家的重要性。對於國家,是國家的經濟來源。對於企業,是義務,但也決定了一個企業的存亡。

Ⅱ 學習企業所得稅法中應納稅額的心得體會

有兩種計算方法,一種是按照稅法規定直接計算應納稅所得,一種是按照會計利潤迦納稅調整所得後計算出應納稅額

Ⅲ 學習稅法的重要性,或者說學習稅法的意義和作用。

學習稅法的意義和作用:
法學習心得 稅收是國家實現政治和經濟職能的一種有效的工具。 對於我們的日常生活, 稅法的影響也無處不在。 隨著國家經濟的發展, 稅收的不適應性和不完善性也逐漸表現出來, 所以學習稅法不只在其作用上有必要性, 對其的不斷變化也應該時刻關注。 因為國家通過稅收參與一部分社會產品或國民收入分配與再分配, 所以通過稅收的變化可以看出市場經濟所存在的問題和發展方向, 以及國家經濟政策的導向。 為了 適應市場發展需要繁榮中國經濟, 稅法的變更也是必然的。 這也是稅法穩定經濟、 維護國家利益職能所要求的。 時刻關注稅法變化是學好稅法和應用稅法的關鍵所在。 在日常生活和學習中, 稅務是無處不在的。 作為一名公民面對這項具有政治和經濟雙重意義的義務時, 應該持積極的態度。 認真學習稅法、 時刻關注稅法不但可以維護自身的權利、提高生活質量, 還能在今後的學習或工作中把握對經濟動脈的敏銳度, 提高信息利用率。 由於稅法調整的對象涉及社會經濟活動的各個方面, 與國家的整體利益及企業、單位、 個人的直接利益有著密切的關系, 並且在建立和發展我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中,國家將通過制定實施稅法加強對國民經濟的宏觀調控, 因此, 稅法的地位越來越重要。 正確認識稅法在我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發展中的重要作用, 對於我們在實際工作中准確地把握和認真執行稅法的各項規定是很有必要的。 主要有這樣幾方面:
(一) 稅法是國家組織財政收入的法律保障。 為了 維護國家機器的正常運轉以及促進國民經濟健康發展, 必須籌集大量的資金, 即組織國家財政收入。 為了 保證稅收組織財政收入職能的發揮, 必須通過制定稅法, 以法律的形式確定企業、 單位和個人履行納稅義務的具體項目、 數額和納稅程序, 懲治偷逃稅款的行為, 防止稅款流失, 保證國家依法征稅, 及時足額地取得稅收收入。 針對我國稅費並存(政府收費) 的宏觀分配格局, 今後一段時期, 我國實施稅制改革, 一個重要的目的就是要逐步提高稅收占國民生產總值的比重, 以保障財政收入。
(二) 稅法是國家宏觀調控經濟的法律手段 我國建立和發展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 一個重要的改革目標, 就是國家從過去習慣於運用行政手段直接管理經濟, 向主要運用法律、 經濟的手段宏觀調控經濟轉變。 稅收作為國家宏觀調控的重要手段, 通過制定稅法, 以法律的形式確定國家與納稅人之間的利益分配關系, 調節社會成員的收入水平, 調整產業結構和社會資源的優化配置, 使之符合國家的宏觀經濟政策; 同時, 以法律的平等原則, 公平納稅人的稅收負擔, 鼓勵平等競爭,為市場經濟的發展創造良好的條件。 例如, 1994 年實施的增值稅和消費稅暫行條例, 對於調整產業結構, 促進商品的生產、流通, 適應市場競爭機制的要求, 都發揮了積極的作用。
(三) 稅法對維護經濟秩序有重要的作用 由於稅法的貫徹執行, 涉及從事生產經營活動的每個單位和個人, 一切經營單位和個人通過辦理稅務登記、 建賬建制、 納稅申報, 其各項經營活動都將納入稅法的規范制約和管理范圍, 都將較全面地反映出納稅人的生產經營情況。 這樣稅法就確定了 一個規范有效的納稅秩序和經濟秩序, 監督經營單位和個人依法經營, 加強經濟核算, 提高經營管理水平; 同時, 稅務機關按照稅法規定對納稅人進行稅務檢查, 嚴肅查處偷逃稅款及其他違反稅法規定的行為, 也將有效地打擊各種違法經營活動, 為國民經濟的健康發展創造一個良好、 穩定的環境秩序。
(四) 稅法能有效地保護納稅人的合法權益 由於國家征稅直接涉及納稅人的切身利益, 如果稅務機關隨意征稅, 就會侵犯納稅人的合法權益, 影響納稅人的正常經營, 這是法律所不允許的。 因此, 稅法在確定稅務機關征稅權力和納稅人履行納稅義務的同時, 相應規定了 稅務機關必盡的義務和納稅人享有的權利, 如納稅人享有延期納稅權、 申請減稅免稅權、 多繳稅款要求退還權、 不服稅務機關的處理決定申請復議或提起訴訟權等; 稅法還嚴格規定了對稅務機關執法行為的監督制約制度,
(五) 稅法是維護國家權益, 促進國際經濟交往的可靠保證 在國際經濟交往中, 任何國家對在本國境內從事生產、 經營的外國企業或個人都擁有稅收管轄權, 這是國家權益的具體體現。 我國自 1979 年實行對外開放以來, 在平等互利的基礎上, 不斷擴大和發展同備國、 各地區的經濟交流與合作, 利用外資、 引進技術的規模、渠道和形式都有了 很大發展。 我國在建立和完善涉外稅法的同時, 還同 80 多個國家簽訂了避免雙重征稅的協定。 這些稅法規定既維護了國家的權益, 又為鼓勵外商投資, 保護國外企業或個人在華合法經營, 發展國家間平等互利的經濟技術合作關系, 提供了可靠的法律保障。

Ⅳ 學習國際稅收課程後的心得體會,大約300字,給高分!!!

本次課程我受益匪淺,雖然學起來會覺得有點難,但在老師的講解下,我基本掌握了一切知識。
稅收是國家實現政治和經濟職能的一種有效的工具,學習誰發,時刻關注稅法不但可以維護自身的權利,提高生活質量,還能在今後的學習或工作中把握對經濟動脈的敏銳度,提高信息利用率。在日常生活和學習中,稅務是無處不在的。作為一位公民,面對這項具有政治和經濟雙重意義的義務時,應該持積極的態度。認真學習稅法、時刻關注稅法。

稅收是國家實現政治和經濟職能的一種有效的工具。對於我們的日常生活,稅法的影響也無處不在。稅收主要表現在所得稅會計的調整方向上,如果很好的了解和運用稅法,對企業的成本就可以進行有效的控制。隨著國家經濟的發展,稅收的不適應性和不完善性也逐漸變現出來,所以學習稅法不止在其作用上有必要性,對其的不斷變化也應該時刻關注。因為國家通過稅收參與一部分社會產品或國民收入分配與再分配,所以通過稅收的變化可以看出市場經濟所存在的問題和發展方向,以及國家經濟政策的導向。
經過一學期的學習,在稅法的變動和對專業的影響方面有些許心得體會。稅法的發展時多重兼顧的,其立法的基本准則是符合人民意願,適應多元化社會的規范。稅收是工具,不可隨意附加職責,所以稅法的變更是可以多元化的表現出社會經濟狀況的。雖然稅法有政治趨向性,服從國家政策的變更,但總體上看,市場經濟的影響是主要的因素。
中國目前已經成為吸引外資最多的發展中國家,經濟社會情況發生了很大的變化,國內市場對外資進一步開放,內資企業也逐漸融入世界經濟體系之中。稅法在宏觀調控中起很大作用,近年來由於市場因素的復雜性,外資企業對中國經濟的影響已不容忽視,而且針對各種性質的企業在市場上要求同等地位,稅收的變更已經刻不容緩。
國際經濟市場的稅法准則給中國市場帶來範本,對中國的宏觀調控也有啟示作用。所以,為了適應市場發展需要繁榮中國經濟,稅法的變更也會死必然的。這也是稅法穩定經濟、維護國家利益職能所要求的。時刻關注稅法變化是學好稅法和應用稅法的關鍵所在。

Ⅳ 急求稅法實訓心得體會,實訓內容是增值稅,消費稅,營業稅,個人所得稅...

實踐目的:會計核算及財務管理的相關內容作為對象,進行實地學習與實踐。運用所學習的專業知識來了解會計的工作流程和工作內容,加深對會計工作的認識,將理論聯系於實踐,培養實際工作能力和分析解決問題的能力,達到學以致用的目的,為成功走向社會做准備。

實踐時間:####年6月28月~####年7月2日。

實踐地點:淄博職業學院南校區實訓室

實踐內容:初步接觸會計工作和工商注冊工作。熟悉會計工作作流程。

制好憑證就進入記帳程序了。雖說記帳看上去有點象小學生都會做的事,可重復量如此大的工作如果沒有一定的耐心和細心是很難勝任的。因為一出錯並不是隨便用筆塗了或是用橡皮檫塗了就算了,每一個步驟會計制度都是有嚴格的要求的。例如寫錯數字就要用紅筆劃橫線,再蓋上責任人的章,才能作廢。而寫錯摘要欄,則可以用藍筆劃橫線並在旁邊寫上正確的摘要,平常我們寫字總覺得寫正中點好看,可摘要卻不行,一定要靠左寫起不能空格,這樣做是為了防止摘要欄被人任意篡改。對於數字的書寫也有嚴格要求,字跡一定要清晰清秀,按格填寫,不能東倒西歪的。並且記帳時要清楚每一明細分錄及總帳名稱,不能亂寫,否則總長的借貸的就不能結平了。如此繁瑣的程序讓我不敢有丁點馬虎,這並不是做作業時或考試時出錯了就扣分而已,這是關乎一個企業的帳務,是一個企業以後制定發展計劃的依據。

所有的帳記好了,接下來就結帳,每一帳頁要結一次,每個月也要結一次,所謂月清月結就是這個意思,結帳最麻煩的就是結算期間費用和稅費了,按計算機都按到手酸,而且一不留神就會出錯,要復查兩三次才行。一開始我掌握了計算公式就以為按計算機這樣的小事就不在話下了,可就是因為粗心大意反而算錯了不少數據,好在長輩教我先用鉛筆寫數據,否則真不知道要把帳本塗改成什麼樣子。

從制單到記帳的整個過程基本上了解了個大概後,就要認真結合書本的知識總結一下手工做帳到底是怎麼一回事。長輩很要耐心的跟我講解每一種銀行帳單的樣式和填寫方式以及什麼時候才使用這種帳單,有了個基本認識以後學習起來就會更得心應手了。

除了做好會計的本職工作,其餘時間有空的話我也會和出納學學知識。別人一提起出納就想到是跑銀行的。其實跑銀行只是出納的其中一項重要的工作。在和出納聊天的時候得知原來跑銀行也不是件容易的事,除了熟知每項業務要怎麼和銀行打交道以外還要有吃苦的精神。想想寒冷的冬天或者是酷暑,誰不想呆在辦公室舒舒服服的,可出納就要每隔一兩天就往銀行跑,那就不是件容易的事了。除了跑銀行出納還負責日常的現金庫,日常現金的保管與開支,以及開支票和操作稅控機。說起稅控機還是近幾年推廣會計電算化的成果,什麼都要電腦化了。稅控機就是列印出發票聯,金額和稅額分開兩欄,是要一起整理在原始憑證里的。其實它的操作也並不難,只要稍微懂OFFICE辦公軟體的操作就很容易掌握它了。可是其中的原理要完全掌握就不是那麼簡單了。於是我便在閑余時間與出納聊聊稅控機的使用,學會了基本的操作,以後走上工作崗位也不會無所適從,因為在學校學的課本上根本就沒提過這種新的機器。

大學生的實踐是挑戰也是機遇,只有很好的把握,才能夠體現它的意義。

稅法實訓心得體會來源範文大全,稅法實訓心得體會介紹實訓心得,稅法實訓心得相關的知識,稅法實訓心得體會來源於互聯網,感謝本文作者佚名,內容簡介:實踐目的:會計核算及財務管理的相關內容作為對象,進行實地學習與實踐。運用所學習的專業知識來了解會計的工作流程和工作內容,加深對會計工作的認識,將理論聯系於實踐,培養實際工作能力和分析解決問題的能力,達到學以致用的目的,為成功走向社會做准備。 實踐時間,範文大全網站內可以搜索到更多關於實訓心得,稅法實訓心得的內容

Ⅵ 學習國家稅收心得體會

學習納稅籌劃技巧的心得體會
通過對國家稅收政策方面的學習和理解,使自己增加了不少知識,特別在不違背國家稅收政策的前提下,為企業合理避稅及節稅、為緩解企業資金壓力、節約資金起到了較大的作用,現就企業所得稅的稅收籌劃做一探討。

所得稅籌劃就是在充分利用稅法中提供的一切優惠基礎上,在諸多選擇的納稅方案中擇其最優,以期達到整體稅後利潤最大化。

一、 從存貨計價方法看稅收籌劃

國家稅法規定,存貨的計價方法主要有先進先出法、後進先出法、加權平均法、移動平均法。在稅率不變的情況下,如果物價持續上漲,採用後進先出法可以使企業期末存貨的成本降低,本期銷貨成本提高,從而降低應納稅所得額,達到減少所得稅的目的;反之,如果物價持續下降,採用先進先出法,可以使企業期末存貨的成本降低,本期銷貨成本提高,從而降低應納稅所得額,也達到了少繳納企業所得稅(遞延性)的目的;而在物價上下波動時,採用加權平均法或移動平均法可使企業應納稅所得額較為均衡,避免高估利潤,多繳納所得稅。2000年5月16日,國家稅務總局發布了《企業所得稅稅前扣除辦法》,對後進先出法的使用進行了限定,即只有企業正在使用的存貨實物流程與後進先出法相同時,才可以採用後進先出法確定發出或領用存貨的成本。因此,對企業來說,在物價持續上漲的情況下,只有當企業正在使用的存貨實物流程與後進先出法一致時,才可以使用後進先出法,否則只能採用別的存貨計價方法。在物價持續下降時,企業應採用先進先出法,而當物價上下波動時,企業最好採用加權平均法或移動平均法,以實現稅收籌劃的目的。

在存貨當中還有一種特殊的存貨就是低值易耗品,它的計價方法和一般的存貨不同。國家稅法規定,未作為固定資產管理的工具、器具等,作為低值易耗品,可以一次扣除或分期攤銷。一次攤銷是在領用低值易耗品時,一次性攤銷其成本;而分期攤銷是在領用時先攤銷一部分成本,再在以後分次攤銷剩餘的成本。我們可以看出,一次攤銷與分期攤銷法相比,前期攤銷的費用較多,後期攤銷的費用較少,從而使企業前期納稅較少,後期納稅較多,相當於獲得了一筆無息貸款。因此企業可選用一次攤銷法對低值易耗品進行攤銷,從而達到增加利潤的目的。

二、 從企業銷售收入的角度看稅收籌劃

納稅人如果能夠推遲應納稅所得的實現,則可以使本期應納稅所得減少,從而推遲或減少所得稅的繳納。對一般企業來說,最主要的收入是銷售產品的收入,因此推遲銷售產品的收入的實現是稅收籌劃的重點。

在企業銷售產品方式中,分期收款銷售產品以合同約定的收款日期為收入確認時間,而訂貨銷售和分期預收貨款銷售則在交付貨物時確認收入實現,委託代銷產品銷售在受託方寄回代銷清單時確認收入。這樣企業可以選用以上的銷售方式來推遲銷售收入的實現,從而延遲繳納企業所得稅,同時企業要綜合運用各種銷售方式,即使企業延遲繳納企業所得稅,又使企業的收入能夠安全地收回。

另外,對於臨近年終所發生的銷售收入,企業應根據稅法規定的確認條件進行稅收籌劃,推遲收入的確認時間,使當年的收入推遲到下年確認。例如:對於分期收款銷售產品來說,對於本應在12月確認的銷售收入可在訂立合同時約定在次年1月支付,從而將收入延遲到第二年確認。

綜上述表明,兩項措施的確能為企業獲得一筆較大的無息貸款,但在費用開支方面,我們還應多動腦筋,合理節稅,如:咨詢費以運輸發票、業務招待費以訂貨形式、用戶安裝費及運輸採取直接對用戶,不開增值稅票等。在今後的工作中要努力加強學習,有創新精神,作好自己的本職工作。

Ⅶ 學習稅法心得體會作文

稅收是國家實現政治和經濟職能的一種有效的工具。對於我們的日常生活,稅法的影響也無處不在。從本專業的角度來看,稅收主要表現在所得稅會計的調整方向上。如果很好的了解和運用稅法,對企業的成本就可以進行有效的控制。隨著國家經濟的發展,稅收的不適應性和不完善性也逐漸表現出來,所以學習稅法不只在其作用上有必要性,對其的不斷變化也應該時刻關注。因為國家通過稅收參與一部分社會產品或國民收入分配與再分配,所以通過稅收的變化可以看出市場經濟所存在的問題和發展方向,以及國家經濟政策的導向。

經過一年的稅法課程的學習,了解了稅法的本質。在稅法的變動和對專業的影響方面有些許心得體會。

稅法的發展是多重兼顧的,其立法的基本原則是符合人民意願,適應多元化社會的規范。稅收是工具,不可隨意附加職責,所以稅法的變更是可以多元化的表現出社會經濟狀況的。雖然稅法有政治趨向性,服從於國家政策的變更,但總體上看,市場經濟的影響是主要的因素。自從入世以來,中國目前已經成為吸引外資最多的發展中國家,經濟社會情況發生了很大的變化,國內市場對外資進一步開放,內資企業也逐漸融入世界經濟體系之中。稅法在宏觀調控中起很大作用,近年來由於市場因素的復雜性,外資企業對中國經濟的影響已不容忽視,而且針對各種性質的企業在市場上要求同等地位,稅收的變更已經刻不容緩。從會計方面看來,會計是稅法影響的反映者,所得稅在其中起了舉足輕重的作用。所得稅只是針對內資企業而言,由於其對企業固定資產折舊方法及年限、費用劃定范圍等和會計上相比有所不同,對企業成本控制、利潤核算都有很大的影響。國內對外資企業的稅收不以所得稅法核定,所以從會計的反映上面看,企業核算不能統一,在市場的競爭上也有失公平。國際經濟市場的稅法准則給中國市場帶來範本,對中國的宏觀調控也有啟示作用。所以,為了適應市場發展需要繁榮中國經濟,稅法的變更也是必然的。這也是稅法穩定經濟、維護國家利益職能所要求的。時刻關注稅法變化是學好稅法和應用稅法的關鍵所在。

今年3月6日,十屆人大五次會議通過了《中華人民共和國企業所得稅法》,此法將於08年1月1日實施。這次企業所得稅統一是我國整體稅制改革的不可分割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稅制建設發展的自然結果。在市場經濟條件下,企業經營追求利潤最大化。但不是稅前利潤最大化,而是稅後利潤最大化,因此,企業所得稅是影響企業稅後利潤水平的重要因素。而「兩稅合一」的最大好處是有利於統一規范公平競爭的市場環境的建立,使我國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更加成熟完善,這體現了稅法配置資源和宏觀調控的職能。而且「兩稅合一」的規定使居民在國民收入分配格局中所佔份額不斷下降。通過適當降低財政收入的增長速度,有利於增加企業和居民的收入,提高使用效益,進一步擴大內需,增強消費對經濟增長的拉動作用。

近階段的「兩稅合一」僅僅是稅法變動的一個具有重要意義的代表性例子。它統一了內外資企業的所得稅法,適當降低了稅率。有利於進一步完善我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是適應我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發展新階段的一項制度創新,是中國經濟制度走向成熟、規范的標志性工作之一。從此次稅法變革出發,會計的所得稅處理方法也將有相應變動,了解稅法動向對會計專業的學習有輔助作用。

在日常生活和學習中,稅務是無處不在的。作為一名公民面對這項具有政治和經濟雙重意義的義務時,應該持積極的態度。認真學習稅法、時刻關注稅法不但可以維護自身的權利、提高生活質量,還能在今後的學習或工作中把握對經濟動脈的敏銳度,提高信息利用率。

Ⅷ 所得稅學習總結

整個所得稅會計,就是圍繞著三個科目在轉:應交稅費_應交所得稅,所得稅費用,遞延所得稅(資產或負債)
分三步走:
第一步:計算出應交稅費_應交所得稅.
這是個稅務科目,只認稅法,不認會計准則,與會計核算方法無關,無論會計上用什麼方法核算,怎樣改革,怎樣與國際接軌,都是你會計的事,與它無關,從早期的什麼納稅影響會計法,遞延法,應付稅款法,到現在的利潤表法,資產負債表債務法,也許將來還會改,這些改變,都沒有影響到應交稅費_應交所得稅的計算,它的計算只跟稅法走,不跟會計走.因此,必須懂得一定的稅法知識,至少要掌握哪些收入和費用是要進行所得部納稅調整的.這是正確計算應交所得稅的前提條件,也是基礎條件.這是第一個科目.
第二步:計算出遞延所得稅.
要弄清這一步,必須先搞清什麼是時間性差異,什麼是永久性差異.然後再把時間性差異准確分為兩類,這兩類分清楚了,所得稅會計就掌握了百分之九十.
第三步:計算所得稅費用.
這一步從計算方法上是倒擠,從實質上看是跟會計利潤走,只認會計准則,不認稅法,無論你稅法怎樣調,會計的所得稅費用就是要跟會計准則確認的會計利潤走,稅法上調增也好,調減也好,都是你稅法上的事,會計的利潤必須嚴格執行權責發生制,將稅和口徑計算的所得稅費用扳成會計利潤計算的所得稅費用.其差額反映在遞延所得稅中.

所得稅費用和應交所得稅就像是民事法律關系中的原告和被告,是站在不同的立場上看問題.遞延所得稅就像是法院,是中間人,充當和事老,在二者之間調解.

Ⅸ 《財政與稅務》學習心得體會

財政與稅收主要研究和闡述財政與稅收的最一般規律和基本理論,介紹財政與稅收的基本業務和基礎知識。

一 財政與稅收的關系

1、對財政概念的認識

2、對財政職能的認識

3、對稅收概念的理解

4、稅收三性

5、從資金聯系角度看財政與稅務的關系

二 財政收支

1、財政收入的結構。稅收是財政收入的主要組成部分

2、稅收種類及特點,包括增值稅、消費稅、營業稅、所得課、個人所得稅、房產稅、契稅、印花稅等

3、其他財政收入:非稅收入、國債等

4、財政支出的分類、財政支出范圍的確定與財政支出規模和效益分析

三、財政體制

1、分稅制。那些是中央稅、那些是地方稅、那些是共享稅。

2、分稅制的改革方向

四、財政預算與決算

1、財政預算的概念、分類、作用和基本原則

2、預算外資金的性質和特點和改革方向

僅供參考

熱點內容
小區對著法院 發布:2025-02-13 09:40:24 瀏覽:1
調解書一經簽收即產生法律效力 發布:2025-02-13 09:06:57 瀏覽:493
河北省鄉鎮人民代表大會工作條例 發布:2025-02-13 08:11:46 瀏覽:121
行政法簡答題題庫 發布:2025-02-13 07:43:47 瀏覽:24
江蘇自考行政法學 發布:2025-02-13 07:15:33 瀏覽:231
農田糾紛法律咨詢 發布:2025-02-13 07:07:30 瀏覽:815
日常法律顧問服務合同 發布:2025-02-13 06:25:57 瀏覽:108
合同法的解除 發布:2025-02-13 06:21:39 瀏覽:45
員工加班勞動法怎麼規定的 發布:2025-02-13 06:10:03 瀏覽:272
2016年中級會計師經濟法大綱 發布:2025-02-13 05:58:26 瀏覽:8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