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契奇法學
Ⅰ 武契奇怎麼讀
武契奇 wǔ qì qí
亞歷山大·武契奇,塞爾維亞政治人物,1970年3月5日出生在貝爾格萊德。畢業於貝爾格萊德大學法學院。
現任塞爾維亞總統。
Ⅱ 武契奇是個什麼樣的人
亞歷山大·武契奇(塞爾維亞語:АлександарВучић;英語:Aleksandar Vučić),1970年3月5日出生於塞爾維亞,政治家,塞爾維亞進步黨領導人,現任塞爾維亞總統。
亞歷山大·武契奇於1998年至2000年擔任南斯拉夫聯盟共和國信息部長。2008年參與創建了塞爾維亞進步黨,自2012年以來一直擔任該黨的主席。2012年出任塞爾維亞第一副總理兼國防部長。2014年至2017年擔任塞爾維亞總理。2017年5月31日就任塞爾維亞總統。
2015年7月11日,武契奇在波黑出席紀念斯雷布雷尼察屠殺20周年紀念活動時遭人群中投擲石塊襲擊。武契奇頭部被擊中,輕微負傷。有關各方對襲擊事件予以強烈譴責。武契奇在表示,盡管如此,他還會「向波什尼亞克族人民伸出友好之手」,因為「仇恨和憤怒已經夠多了。」[10]
2017年9月2日,一輛西班牙牌照的賓利車2日在塞爾維亞首都貝爾格萊德撞上了總統亞歷山大·武契奇的座駕,坐在車里的武契奇並未因此受傷。當地媒體表示,駕駛賓利車的三名嫌犯已被警方控制。當地媒體稱,嫌疑人均為一家迪斯科舞廳的保安,之前曾從事過多種犯罪活動。他們的賓利是向當地的一名足球運動員借的。三人將於4日受審。知情人士表示,沒有跡象表明這是一場「有預謀」的車禍。
Ⅲ 塞爾維亞第納爾的簡介
有10、20、50、100、200、500、1000、2000(少用)和5000(少用)第納爾九種。
10第納爾紙幣
版 面:62毫米 X 131毫米
發行時間:2001年5月31日
正面圖案:吳克·斯蒂凡諾維奇·卡拉季奇Vuk Stefanovic Karadžic肖像(當代塞爾維亞字母體系的創建人1787-1864)
背面圖案:1848年布拉格第一屆斯拉夫語大會場景
20第納爾紙幣
版 面:60毫米 X 135毫米
發行時間:2000年11月15日
正面圖案:斯托二世·彼得洛維奇·尼亞高斯Petar Petrovic Njegoš肖像(詩人,主教,蒙特尼格羅王子1813--1851)
背面圖案:洛夫琴山,Petar Petrovic Njegoš陵墓博物館的雕像
50第納爾紙幣
版 面:66毫米 X 139毫米
發行時間:2000年11月15日
正面圖案:斯蒂文·莫克蘭亞茨肖像(音樂家1856--1914)
背面圖案:內格廷博物館藏的莫克蘭亞茨照片和樂譜手稿片斷
100第納爾紙幣
版 面:68毫米 X 143毫米
發行時間:2000年12月15日
正面圖案:尼古拉·特斯拉肖像(電力科學家,發明家1856--1943)
背面圖案:貝爾格萊德特斯拉博物館館藏的照片和他發明的發動機
200第納爾紙幣
版 面:70毫米 X 147毫米
發行時間:2001年5月31日
正面圖案:納德莎·彼得羅維奇Nadežda Petrovic肖像(著名畫家,雕刻家1873--1915)
背面圖案:格拉卡尼卡修道院藏Nadežda Petrovic側面像
500第納爾紙幣
版面:70毫米 X 147毫米
發行時間:2005年
正面圖案:約萬·茨維季奇Jovan Cvijić肖像(著名地理學家,貝爾格萊德大學校長1865-1927)
背面圖案:民族風格圖案
1000第納爾紙幣
版面:72毫米 X 151毫米
發行時間:2011年
正面圖案:喬治·魏福特Đorđe Vajfert肖像(具有德國血統的實業家,第三任塞爾維亞國家銀行行長,第五任南斯拉夫國家銀行行長1850-1937)
背面圖案:魏福特啤酒廠外景,聖喬治屠龍圖,以及塞爾維亞國家銀行的主體建築的內飾細節。
2000第納爾紙幣
版面:74毫米 X 155毫米
發行時間:2011年
正面圖案:米盧廷·米蘭科維奇肖像(數學家,天文學家和地質物理學家1879-1958)
背面圖案:米蘭科維奇撞擊坑的數字,而在辦公桌上(如下:他的計算雪邊界運動的過去第四紀的圖形表示),並從他的學生時代在維也納(背後:一個程式化的太陽圓盤拉伸片段米蘭科維奇撞擊坑的工作的說明)。
5000第納爾紙幣
版面:76毫米 X 159毫米
發行時間:2011年
正面圖案:斯洛博丹·約萬諾維奇肖像(法理學家,歷史學家和政治家,第十九任南斯拉夫總理1869-1958)
背面圖案:塞爾維亞科學和藝術細節裝飾設計,塞爾維亞國民議會剪影。
Ⅳ 塞爾維亞100第納爾紙幣兌換人民幣是多少
途徑:
1.在期貨外匯行情軟體上附帶外匯行情走勢
2.各大財經網站也有外匯報價
3.通過手機自帶的外匯查詢工具也可查詢匯率情況
4.手機期貨行情軟體大多也帶有主要貨幣匯率行情
注意事項:
匯率是不斷變化的,使用時請參考自身所需當日當時匯率,在銀行櫃台和網銀上兌換時依據的是當時的實時報價。
比如:最新匯率查詢,可以網路輸入"塞爾維亞第納爾兌換人民幣匯率",即可直接看到最新兌換比例
Ⅳ 普京訪問賽爾維亞冒雨參加閱兵儀式右旁的女人是誰
Ⅵ 武契奇是哪國的總統
塞爾維亞共和國。
畢業於貝爾格萊德大學法學院。
1998年,任南斯拉夫聯盟共和國信息部長。
2012年,任塞爾維亞第一副總理兼國防部長。
2014年4月27日至2017年5月30日,任塞爾維亞總理。
2017年5月31日,任塞爾維亞總統,任期5年。
(6)武契奇法學擴展閱讀
人物事件
俗話說:「疫情無情,人間有愛」,而塞爾維亞卻是「瘟疫無情,元首有情」,為什麼這么說?在中國,新冠肺炎更像是一場疫情,因為我們堅信這場疫情遲早會被戰勝;而在塞爾維亞,新冠肺炎就是一場瘟疫,因為他們國家的醫療系統,根本無法支撐大規模感染人群的收治工作。
當新冠肺炎蔓延到歐洲之時,這個僅有700萬人口的國家,就遭到了重大沖擊,疫情很快就感染到近萬人之多,而每天飆升的數字對塞爾維亞政府而言簡直就是一場災難,當時,在塞爾維亞政府召開抗擊疫情的會議上,武契奇總統用最簡短的話語和最高效的行動,結束了這次決定塞爾維亞命運的會議。
他在會議上說了一句話:「我們無法單獨阻止病毒擴散,最好的方式就是尋求他國的援助。」於是,在他的要求下,塞爾維亞政府、外交部、醫療部門以及軍隊都高效地協同運作起來,而他們的唯一目標就是制止疫情的蔓延。
但是問題很快就出現了,外交部門對歐洲鄰國的求援,獲取的回復卻是少之又少,甚至回復的內容都是無法顧及他國;武契奇接到外交部門的回復之後,他當即決定自己親自去「求」那些大國們,哪怕塞爾維亞付出經濟代價也可。
Ⅶ 武契奇是一個怎樣的人
武契奇不同於米洛舍維奇,科什圖尼察等老一輩的塞爾維亞政治家,他既有鮮明的塞爾維亞民族主義作風,也願意與西方加強對話。但在嚴峻的局勢面前,塞爾維亞依舊不能選擇信任西方,畢竟科索沃危機就在眼前。
武契奇於1970年出生於貝爾格萊德,他畢業於貝爾格萊德大學法學院。1997年科索沃戰爭時,武契奇已經是南聯盟信息部長。2008年,武契奇與他的一群政治盟友們成立了塞爾維亞進步黨,此後他在尼科利奇時代擔任總理。在2017年成功當選為塞爾維亞總統,領導這個國家。在他擔任總理時,他在波黑遭到了波斯尼亞克族人的襲擊,他也曾被帶有西班牙牌照的人攻擊過。
任何一個塞爾維亞政治家在科索沃問題上都是不會妥協的,武契奇同樣如此。對於分裂勢力,武契奇堅決反對西方支持的科索沃獨立。在2017年加泰羅尼亞事件後,武契奇氣憤地說道:「歐盟連加泰羅尼亞公投都不承認,為什麼當初又承認了科索沃獨立!」對於西方的雙重標准,武契奇極度厭惡。在他執政時,他加強了與俄羅斯的外交關系。
Ⅷ 名模伊萬卡,是最美總統千金嗎
我們都知道,特朗普的大女兒伊萬卡非常優秀,不僅身材好顏值也高,作為一個世界級的名模,無論走到哪裡都是光環籠罩,這也難怪,本身就很優秀,再有一個當總統的老爸,有了這兩個吸睛之處,自然會成為焦點了。
父母都是高顏值,女兒當然也就成了小仙女了,由於年紀尚小,塞爾維亞的小公主很少露面,不過記者們還是抓拍到了寶貴的鏡頭,當此照片一傳出,網友們紛紛點贊並留言:總以為伊萬卡才是最美總統千金,那是因為你沒見過塞爾維亞總統的女兒。
兩個總統的女兒,兩位不同國家的公主,最終誰的顏值最高、誰更優秀呢?讓我們拭目以待吧。
Ⅸ 二戰的發起人是希特勒,那一戰的主要領導人和發起人是誰呢
一戰沒有發起人,嚴格的說起來應該是加夫里若·普林西普。
加夫里若·普林西普(公元1894年7月25日—公元1918年4月28日),波斯尼亞人,塞爾維亞族民族主義者,黑手黨成員。公元1914年6月28日,在經過兩個月的預謀後,他在薩拉熱窩街頭用伯朗寧M1900型自動手槍連開七槍,刺殺了正在對薩拉熱窩進行訪問的奧匈帝國王儲弗朗茨·斐迪南和他的妻子索菲亞。這被稱為薩拉熱窩事件,該刺殺行動成為第一次世界大戰的導火索,最終導致第一次世界大戰的爆發。刺殺王儲斐迪南時,加夫里若·普林西普的身份是南斯拉夫貝爾格萊德的學生。事後普林西普承認了自己的罪行,由於當時他還不滿20歲,不能判死刑。於是公元1914年10月被判20年有期徒刑。獄中的普林西普因為健康原因接受了切除手臂的手術,並於公元1918年4月28日因肺結核死於監獄中。公元1920年其遺骸被塞爾維亞政府遷葬薩拉熱窩的榮譽冢,以其名字命名他在薩拉熱窩刺殺費迪南大公時所處的橋,並刻下腳印樹碑紀念。如今這些紀念碑已全部拆除.圖為普林西普.
一戰的領導人:
德意志帝國: 德國皇帝威廉二世(1905年)
威廉二世(Wilhelm II von Deutschland) 全稱弗里德里希·威廉·維克托·艾伯特·馮·霍亨索倫 (Friedrich Wilhelm Viktor Albert von Hohenzollern) (1859年1月27日——1941年6月4日) ,是末代德意志第二帝國皇帝和普魯士國王,從1888年到1918年在位。
奧匈帝國:弗蘭茨·約瑟夫一世(1830年8月18日—1916年11月21日),19世紀到20世紀初中南歐洲的統治者。也譯為弗朗茨·約瑟夫一世。弗蘭茨·約瑟夫皇帝以他建立奧匈帝國的功績為世人熟知,然而他的名氣遠比他的貢獻來的大。
英國:勞合·喬治,英國自由黨領袖。1890年當選為英國下議院議員。1911年任財政大臣期間提出國民保險法,被公認為英國福利國家的先聲。第一次世界大戰期間任軍需大臣、陸軍大臣等職。1916年12月7日出任首相,對內擴大政府對經濟的控制。戰爭結束後,在英國保守黨和英國自由黨聯合政府中,勞合·喬治仍任首相。1918年議會通過選舉改革法,擴大選民范圍,頒布國民教育改革法,實行14歲以下兒童的義務教育。1919年他出席並操縱巴黎和會,是巴黎和會「三巨頭」之一.簽署了《凡爾賽和約》。1921年給愛爾蘭以自治領地位。
法國:雷蒙·普恩加萊(Raymond Poincaré,1860年8月20日-1934年10月15日)另譯為雷蒙·彭加勒,法國政治家。1912年—1913年擔任法國總理和外交部長,1913年—1920年擔任法蘭西第三共和國的總統,1922年—1924年與1926年—1929年,他再任總理。
俄國:尼古拉二世 (Николай II Александрович,1868年—1918年),俄羅斯末代皇帝,在位時間1894年—1917年。他對內鎮壓,對外擴張。卻一事無成。1905年旅順被日本攻克之後,首都發生流血星期事件,引發了1905年革命。由於斯托雷平改革而暫時度過難關,但是又陷入更復雜的巴爾干問題。俄國軍隊在一戰前線損兵折將的消息徹底摧毀了皇帝「小父親」的形象,這個形象在俄國百姓的心目中保持了幾百年。俄國先後爆發了波瀾壯闊的二月革命和十月革命,前者推翻了皇帝專制的統治,後者則最終結束了他的性命。
比利時:阿爾貝一世(Albert I,1875年4月8日-1934年2月17日),比利時國王(1909年~1934年在位)。利奧波德二世之侄。他在即位前的稱號是佛蘭德伯爵。
美國:托馬斯·伍德羅·威爾遜(Thomas Woodrow Wilson,1856年12月28日-1924年2月3日),美國第28任總統。作為進步主義時代的一個領袖級知識分子,他曾先後任普林斯頓大學校長,新澤西州州長等職。1912年總統大選中,由於西奧多·羅斯福和威廉·塔夫脫的競爭分散了共和黨選票,以民主黨人身份當選總統。迄今為止,他是唯一一名擁有哲學博士頭銜的美國總統(法學博士銜除外),也是唯一一名任總統以前曾在新澤西州擔任公職的美國總統。
中國:袁世凱
日本:大正天皇嘉仁(1879年8月31日~1926年12月25日),日本第123代天皇。明仁天皇之祖父、昭和天皇之父。明治天皇只有他一個兒子能存活下來,母典侍柳原愛子。父親死去後,以皇太子身份繼位,以易經的「大亨以正,天之道也」一句改元大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