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大學法治與發展
『壹』 北京大學法學院的歷史沿革
1972年中日建交,法律學系接待了大批來自日本的學者和團體。
1979年中美建交,迎來美國學者來訪的高潮。
1898年,京師大學堂設立,當年即開設法律學課程。
1904年,京師大學堂首設「法律學門」,開中國近現代大學法律專門教育之先河。
1919年,北京大學法律學門正式更名為北京大學法律學系。其時,名家治學,教授治校,育人報國,盛象空前。
1927年,北京大學法律系並入北京法政大學。
1929年,復設北京大學法律學系。
1930年,改北京大學法律系為北京大學法學院,設政治、經濟、法律三系。
1938年,北京大學法律系並入西南聯合大學法商學院,設法律、政治、社會、商學等系。
1946年,復設北京大學法學院,設政治、經濟、法律三系。
1952年,因院系調整,北京大學法學院並入北京政法學院。
1954年,在政務院副總理、中央政法委員會主任董必武的直接指導下,復設北京大學法律學系,設教研室。
1990年的立法與現代化國際研討會;
1991年的國際法教學討論會;
1992年的比較法國際學術研討會,1994年與西雅圖華盛頓大學聯合舉辦的知識產權研討會,等等。此外,1993年在台灣大學舉辦了海峽兩岸著作權學術研討會,1994年在北大舉辦了海峽兩岸知識產權研討會。到2009年,北京大學法律學系教員應邀參加的國際學術研討會多達數十次。
1998年,本著「加強基礎、淡化專業、因材施教、分流培養」的辦學方針,法學院率先取消了法學本科教育的專業劃分,只設立法學專業,目的在於培養「厚基礎、寬口徑」的新型法律人才。
1999年,北京大學法律學系復名暨改建為北京大學法學院,專治法律教育。
2004年,北大法學隆慶百年華誕,在法律全球化和中國法治事業繁榮的新時代,承載光榮的歷史使命與社會責任,北京大學法學院在已有雄厚實力的基礎上,正在為建設世界一流法學院而努力,將步入更好更高的發展時期。
『貳』 如何評價北京大學國際法學院
北京大學國際法學院(Peking University School of Transnational Law,英文縮寫STL)成立於2007年7月。致力於培養順應全球化發展需要,具有獨立從事涉外經濟法律實務工作能力的應用型高級法律人才。美國著名法學家雷蒙教授(Jeffrey S. Lehman)擔任創院院長。前身是北京大學中美法律與政策研究中心,該中心旨在加強中美兩國在法律、政策、教育和商業方面的溝通和知識共享,促進兩國法治和諧發展。2008年10月,為適應全球化背景下日益增長的對國際化法律人才的需求,在中心基礎上創立了北京大學國際法學院。學院的辦學理念是把世界通行的美國法律教育模式(J.D.模式)引入中國,在全球化時代為中國培養具有國際視野和全球競爭力的跨國法律人才;搭建高層次的國際性學術交流平台,增進中美以及國際間法律、政治、經濟和文化等領域深層次的溝通和交流。學院現是中國大陸唯一一所引入美國法律教育模式(J.D.模式)培養法律人才的法學院。
『叄』 北京大學法學院的介紹
北京大學法學院抄成立於襲1999年6月26日,其前身為北京大學法律學系,是新中國第一批開設法律專業的單位,是中國「五院四系」之一。北京大學法律學科發軔於1904年,在中國現代法學教育中歷史最為悠久。自改革開放以來,北京大學法學院取得了飛速發展,在人才培養、科學研究、學科建設、推進國家法治建設等方面,始終走在全國法學院校的前列。1北京大學法學院擁有刑法學、經濟法學、法理學、憲法學與行政法學四個國家重點學科,同時,北京大學作為擁有國家法學一級重點學科的3所院校之一,法學院在國際法學、民商法學、訴訟法、知識產權法學等所有學科都有很強的教學和科研實力。學院憑借梯隊合理的最好的法學師資團隊,在教學和科學研究、人才培養等各方面取得了突出的成績,為創建世界一流法學院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肆』 北京大學法學院的現任領導
院 長:張守文(全面主持行政工作)
副 院 長:
潘劍鋒(分管本科生教學)王錫鋅(分管國際合作、中國法碩士項目)楊曉雷(分管行政、財務、校友、籌資、繼續教育、國內合作、圖書館(行政))薛軍(分管科研、法治與發展研究院、圖書館(學術資源))郭靂(分管研究生教學)
院長助理:殷銘(行政) 楊明(研究生教學) 車浩(本科生教學) 侯猛(科研)陳若英(國際合作) 李媛媛(國際合作) 書 記:潘劍鋒
副書記:朴文丹路姜男
委 員:王成、朴文丹、楊曉雷、汪建成、沈巋、張騏、張守文、郭靂、潘劍鋒 主席:楊曉雷
委員:張守文、潘劍鋒、朴文丹、王錫鋅、楊曉雷、薛軍、郭靂、錢明星、路姜男、殷銘、喬玉君、陳志紅、張騏、徐愛國、李紅海、凌斌、湛中樂、沈巋、甘培忠、肖江平、白桂梅、宋英、王慧、張智勇、葛雲松、許德峰、易繼明、樓建波、王新、車浩、汪建成、江溯
秘書:殷銘 主席:錢明星
副 主 席:張雙根粘怡佳
組織委員:洪艷蓉
宣傳委員:王社坤
福利委員:張 婕
女工委員:黃 晨
文體委員:賈薇薇 主席:陳興良
副主任:陳瑞華、沈 巋
委員:(以姓氏筆劃為序)
馬懷德朱蘇力劉凱湘劉 燕張守文張 騏 賀衛方錢明星龔刃韌崔建遠梁根林 潘劍鋒 主席:潘劍鋒 副主席:宋 英 委員:郭 靂、甘培忠、汪建成、王 磊、傅鬱林、徐愛國、王 慧、易繼明、王 新、樓建波、薛 軍
『伍』 北大法學院好還是清華法學院好
北京大學法學院成立於1999年6月26日,其前身為北京大學法律學系,是新中國第一批開設法律專業的單位,是中國「五院四系」之一。北京大學法律學科發軔於1904年,在中國現代法學教育中歷史最為悠久。自改革開放以來,北京大學法學院取得了飛速發展,在人才培養、科學研究、學科建設、推進國家法治建設等方面,始終走在全國法學院校的前列。
北京大學法學院擁有刑法學、經濟法學、法理學、憲法學與行政法學四個國家重點學科,同時,北京大學作為擁有國家法學一級重點學科的3所院校之一,法學院在國際法學、民商法學、訴訟法、知識產權法學等所有學科都有很強的教學和科研實力。學院憑借梯隊合理的最好的法學師資團隊,在教學和科學研究、人才培養等各方面取得了突出的成績,為創建世界一流法學院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陸』 北大有沒有法律系法律系畢業後能做什麼
有 而且非常出名
畢業後 如果對法律非常有興趣 可以參加司法考試 獲得職業資格證書 通過律所實習成為律師 或者考公務員 成為法官、檢察官 也可以去當公證員
如果覺得想從事其他行業 作為一名學過法律的學生 擁有比較強的法律意識
可以有效地避免平時衣食住行中不必要的風險 也可以在學校讀多一個管理或者經濟的學位 這樣的人才是非常吃香的
『柒』 北京大學法學怎麼樣
北京大學抄法學院成立於1999年6月26日,其前身為北京大學法律學系。北京大學法律學科發軔於1904年,在中國現代法學教育中歷史最為悠久。自改革開放以來,北京大學法學院取得了飛速發展,在人才培養、科學研究、學科建設、推進國家法治建設等方面,始終走在全國法學院校的前列。[1]
北京大學法學院擁有刑法學、經濟法學、法理學、憲法與行政法學四個國家重點學科,同時,北京大學作為擁有國家法學一級重點學科的3所院校之一,法學院在國際法學、民商法學、訴訟法、知識產權法學等所有學科都有很強的教學和科研實力。學院憑借梯隊合理的最好的法學師資團隊,在教學和科學研究、人才培養等各方面取得了突出的成績,為創建世界一流法學院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捌』 中國法學最好的大學
中國法學最好的大學,
是中國人民大學、北京大學。
其次是:
中國政法大學
復旦大學
西南政法大學
清華大學
武漢大學
吉林大學
中南財經政法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