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法學百科 » 課余法治實踐

課余法治實踐

發布時間: 2022-01-16 06:17:56

A. 參與法治相關實踐活動後有什麼感想

參與法治相關實踐活動後的感想:主要就是圍繞法治實踐活動以後自己受到了什麼啟發,今後呀怎麼做,這樣的主題展開。

正文

在過去的半年中,在學院團委老師的指導和我們部門自身的努力下,實踐部取得一定成績。當前社會上存在的不良現象對學校德育工作的影響及對策,增強學校德育工作時效性的對策。

如何把社會、家庭、學校有機結合在一起,形成青少年學生思想道德教育的合力,如何充分發揮學校在德育教育中的主陣地、主渠道的作用等四個議題進行了集中學習和研討。

加大宣傳力度,營造濃厚的校園文化氛圍。在醒目的位置製作了永久性的新《中小學生守則》、《小學生日常行為規范》大型宣傳板塊。各小學也充分利用板報、牆報、手抄報、宣傳欄等陣地進行宣傳教育。

結合愛國教育,進行了熱愛家鄉「弘揚望台精神」主題班會活動,教育學生從小熱愛家鄉、長大報效祖國的理想信念。

建立健全了學校、家庭、社會三結合教育網路。教師能做到每學期對每個學生至少家訪一次,並定期召開家長會,對學生在校表現及時與家長進行溝通與交流。對後進生或家庭情況特殊的學生及時進行家訪,建立了後進生轉化檔案,及時解決學生思想認識上的各種問題。

總之,通過開展加強和改進青少年學生思想道德建設系列活動,活動的開展,教育學生在成長過程中,正確辨別真、善、美,使學生增長了知識,純潔了思想,陶冶了情操。

(1)課余法治實踐擴展閱讀:

注意事項

1、在中國這樣一個14億人口的大國,要實現政治清明、社會公平、民心穩定、長治久安,最根本的還是要靠法治。法治建設推進得越持久、越深入,其成效就會成倍放大。

2、政法機關是黨領導下的執法司法力量,行使的是國家權力,服務的是人民群眾,在建設法治國家、法治政府、法治社會進程中發揮著特殊重要作用。

B. 初二的學習法治實踐怎麼寫

自古希臘和中國先秦哲人提出「法治」並闡述其思想以來,歷代思想家對「法治」這一命題作了不懈的探討,不斷豐富了法治內涵和認識。按照柏拉圖在其名篇《法律篇》中的解釋,法治就是「服從法律的統治」。他的學生亞里士多德發展了他的思想,將法治概括為「普遍服從良法」,即「已成立的法律獲得普遍的服從,而大家所服從的法律又應該本身是制定得良好的法律」(亞里士多德《政治學》)。以後的思想家西賽羅、詹姆斯·哈林頓、孟德斯鳩、洛克、盧梭、康德等都對法治有過精闢的闡述。
堅持社會主義法治理念,就要堅持執法為民。執法為民是社會主義法治的本質要求。這是我們黨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根本宗旨和立黨為公、執政為民的本質要求在法治上的體現。要確立一切權力屬於人民、來自於人民的理念,把實現、維護和發展廣大人民群眾最根本的利益作為出發點和落腳點。要堅持以人為本的理念,在立法、執法、司法的各個環節上體現尊重和保障人權,做到為人民執法、靠人民執法,保證把「權為民所用、情為民所系、利為民所謀」的要求落到實處。
堅持社會主義法治理念,就要堅持公平正義。公平正義是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一個基本特徵,也是社會主義法治的價值追求。在建設法治社會的實踐中,要把公平正義作為制定法律和進行制度安排的重要依據,從源頭上防止社會不公正現象的出現與擴大,並在執法、司法活動中堅持合理合法、及時高效、程序公正的原則,建立保障公平正義的防線;把公平正義作為協調社會各個階層相互關系的基本准則,依法逐步建立以權利公平、機會公平、規則公平、分配公平為主要內容的社會公平保障體系;把公平正義貫穿於權利與義務的辯證統一之中,堅持權利與義務的對稱,保證廣大人民群眾依法行使權利和履行義務,所有權利的享有都建立在履行義務的基礎之上,使遵紀守法成為公民的自覺行為,使公民的合法權益不受侵犯。
堅持社會主義法治理念,就要堅持服務大局。服務大局是社會主義法治的重要使命。要緊緊圍繞黨和國家工作大局開展立法、執法、司法工作,不斷強化服務大局的各項措施,為社會主義經濟建設、政治建設、文化建設、社會建設提供強有力的法治保障。我國是一個法制統一的國家,建設法治社會要在國家統一的法制框架下加以推進,保證國家憲法和法律在浙江的嚴格實施,保證黨的路線方針政策在浙江的貫徹落實,確保我省的法治建設有利於維護國家利益,維護改革發展穩定的大局。要從講政治的角度來想大局、謀大局、服務大局,正確處理服務大局與嚴格依法履行職責的關系,正確處理全局利益與局部利益的關系,正確處理執法的法律效果與社會效果之間的關系,追求法律效果與社會效果的統一。

C. 什麼叫法治實踐

是以中國法治實踐為研究對象,以探尋中國法治發展道路為目標,以創新中國法律制度和法治理論為具體任務,以實踐、實證、實驗為研究方法,注重實際、實效,具有中國特色、中國風格、中國氣派的學術流派。

中國是當今世界上最具個性的法治實驗場域,中國法治改革本身就具有實驗特色,當前正在進行的各種司法改革「試點」就是典型的實驗模式。「實驗主義法治」這個詞彙可以概括、描述當前中國法治改革的一個特徵。

學界和政府協同實驗創新是一種有效模式。各種法治實驗場域需要政府提供。各種法治實驗需要學界和政府協力。一切實驗都要講究實驗效果,而法治評估就是檢驗實驗效果的方法。我們應當從更廣泛的意義上理解和運用法治評估方法。

法治評估不能局限於法治指數、司法透明指數等測評機制的運用,而是應該檢驗評估各種法治實驗的效果。從這個意義上講,法治評估是中國法治建設必不可少的環節。只有主動融入實踐,學者才能創造出切實有效的法治理論;只有主動融入實踐,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法治理論體系才能得到不斷發展和完善。

(3)課余法治實踐擴展閱讀

中國法治實踐學派的使命

1、中國法治實踐學派致力於探尋中國法治發展道路。

中華民族不是一個亦步亦趨的民族,中國歷來都有自己鮮明的風格,中國下定了決心、堅定了信心要走一條有自己特色的法治道路。因此,中國法治實踐學派義不容辭地以探尋中國法治發展道路為使命。

2、中國法治實踐學派致力於創新中國法律制度。

法治首先意味著有一套良好的法律制度,良法是善治的前提。中國已經有一套法律制度體系,但並不完善,存在種種缺陷,與法治需要的良法還有很大距離。公權力腐敗、私權得不到保護、國家治理體系存在種種弊端等都與法律制度缺陷密切相關。

3、中國法治實踐學派致力於創新法治中國理論。

法治中國理論是法治中國的重要內涵,有什麼樣的法治理論,就有什麼樣的法治中國。法治理論是全面推進法治中國建設的行動指南,中國法治實踐學派就是要擔當起為法治中國的偉大實踐進行理論總結、提供理論指導、提供學理支撐的重任。中國法治實踐學派毫不隱晦地宣稱,它的一切理論就是直接服務於法治中國的偉大實踐。

4、中國法治實踐學派致力於弘揚法治精神。

法治精神是法治的靈魂,一切制度的實施、一切思想理論的實踐都有賴於法治精神的弘揚。法治精神是法治觀念、法治素養、法治信仰等內容的綜合形態,它滲透於法律制度,表現於人們的行為,沉澱於一個國家的文化之中。

D. 初中法治實踐2怎麼做

初中階段是學生價值觀和人生觀確立的關鍵時期,要想適應新課改對人才的全新要求,教師必須在道德與法治教學方面抓緊落實,對學生的道德品質和法律基礎嚴格把關,提升其整體道德素養和法律積淀。只有這樣,學生在日常生活中和社會交流中才會具備自我保護意識,才能做到尊重他人的權利和合法利益,遵紀守法,做一名合格的公民。因此,教師要充分調動一切積極因素,對學生開展道德教育和法治教育,認真貫徹落實素質教育對人才的全面發展之要求,促進學習整體人文和道德素養的發展。以下,筆者結合自身的教學實踐,針對當前的道德與法治教學現狀談一下如何有效推進該學科的教學。
一、開展道德教育,提升學生的道德意識和自我認知水平,在道德認知的基礎上,自覺踐行規范的道德行為,養成良好的行為習慣初中階段,學生的各方面可塑性較強,尤其是性格和行為方式。因此,教師需要抓住學生發展和塑造的關鍵期,組織教育力量,對學生加以有利的熏陶教育,使其道德意識不斷加強,道德情感產生內化,道德意志更加堅韌,道德行為進一步持久穩定。
(一)開展專門的課堂教學,提升學生的道德認知
道德認知是道德教育的基本前提,是後續道德情感、意志、行為的支撐與條件。學生只有在充分明辨是非的前提下,才可能做出正確的行為選擇,才能夠在生活中、與他人交往時自覺規范不良行為,杜絕不好的想法。因此,教師在課堂教學中要為學生普及基本的公民道德要求或者學生守則和行為規范等。但是,必須避免道德的說教,而是要通過具體真實的案例,來啟發學生自主產生價值評判,這樣既可以誘導學生主動產生積極的價值標准,又可以提升其道德認知能力。
(二)陶冶學生的道德情感,使其產生情感的認同
只具備道德認知還不足以推動學生產生積極的道德行為,教師要在道德教育的過程中穿插一些具有感人力量的教學環節或者活動,使學生在交流與思考中,對美醜善惡產生內在的情感沖突,自覺排斥醜陋的行為,接近和贊賞美好的品行。例如,教師在教授學生誠信的重要性的時候,如果只是枯燥的進行說教,學生不僅不會對誠信產生自我的體驗,還會產生逆反心理。但如果教師以為誠信而犧牲個人利益,成就集體利益的事例來說明其作為立人之本的重要性,學生在內心會產生巨大的情感認同,在心靈的震撼中自覺認同誠信的價值意義。
(三)組織道德教育活動,在實踐中磨煉學生的道德意志,培養穩定的道德行為
初中時期,教師要善於動員學校的隱性教育力量,對學生進行道德意志的鍛煉。在具備道德情感之後,初中學生不一定能夠在面對誘惑時堅持自己的原則,而需要在實踐鍛煉中磨煉其恆久的意志。教學實踐發現,學生只有具備堅定的意志之後才能產生穩定的道德行為。例如,每個學期組織學生開展校級勞動周,在勞動鍛煉中培養學生吃苦耐勞、熱愛勞動的優秀品質;日常生活中嚴格規范學生的自我生活管理與行為約束能力,提高其自律意識,發展自我規范能力;開展道德主題宣傳教育活動,倡導優秀道德品質,評選學校道德標兵等。在實踐中促使學生自覺反思其道德意志與行為表現,自覺提高道德水平。

E. 法治實踐活動感想200字

法律是以一種給人威嚴的感覺,但是法律又是保護我們權利的好工具,有利也有弊。法律就像一種道德或者說宗教信仰的這種形式存在,規范著我們的生活,讓我們社會變得井然有序。我們身邊處處有法律,隨處可見的紅綠燈,交警等等,這就是法律關繫到我們的生活。

總而言之,通過開展法治實踐活動是一項非常有意義的事情,這表明我們的國家正在往好的方向越走越遠,並且逐步完善各個缺陷,做到比以前更優質的法律體系。民法院和法官是執法人員,也是能公平的對待每一項工作。作為一個社會公民,我們當下最要注意的就是自己不給社會添麻煩,不帶領周邊的人跟你一起添麻煩就是對社會做的最好的貢獻了,當然我們還可以多去體驗當一名志願者去幫助別人的感覺,這不僅可以給別人樹立榜樣,還能堅信自己。

F. 法治實踐3怎麼寫

法治實踐活動個人感想

人生會面臨許多選擇,當你正處於十字路口不知道該何去何從時,你將做出如何決擇?在現實生活中,有許多人不能明辨是非而選錯了道路使自己後悔一生,當然尤其是我們青少年。

由於這方面的原因,學校為我們組織了一節法制教育課。這對於我們來說真可畏謂意義重大。

我認真地聽完了這次報告會的內容,給我的感觸很深。做這個報告會的是三位正在服刑的人員,不僅如此,他們都是擁有自己美好青春的三位年輕青年。他們為我們講述了自己是如何走上這條不歸路的,又是如何的後悔與失去自由的無奈和悲哀。

他們用自己犯的過錯來警示我們——這些正處於美好青春年華的少男少女們,這些正享受著生活的美好與自由的可貴的我們,告訴我們要從小樹立省法律意識,遵紀守法,要學法、懂法、守法,做一個社會上的好公民。同時還告訴我們要慎重交友並無論處於何時何地都不忘父母對我們的恩情。這是一個處於失去自由的天空的人發自內心的悔恨和領悟。他們想把這些道理傳達給擁有自由的我們。這對於我們來說是有很大的啟發,甚至震撼著我們的心靈可以產生心靈的震撼

聽完這節課,我想這對於我以後的人生道路起著巨大的作用。它給了我許多真理和啟發,告訴我要想成才必先學會做人,我會一直受用!

聽了今天的報告,我感覺未成年人違法犯罪為什麼呈上升趨勢,主要是他們法律意識淡薄,有的不懂法,還有的不知怎樣做是對的,怎樣做是錯的;什麼是自己應有的權利,什麼是自己應盡的義務。沒能真正理解遵紀守法的重要意義,不能在社會行為中自覺地運用法律知識來規范自己的言行。要培養未成年人的自覺法律意識,首先應組織未成年人系統學習法律,多形式組織未成年人學習新《憲法》、《刑法》、《刑訴法》和《社會治安處罰條例》等法律條文,在社會行為中自覺地運用法律知識來規范自己的言行。用法律武器與一切違法犯罪的現象作斗爭。

G. 法治實踐活動感想50字

法治實踐活動感想:

12月4日全國法制宣傳日活動中,我村高度重視,加強了對"12.4"法制宣傳日活動領導,按照根據上級《關於開展"12.4"全國法制宣傳活動的通知》的安排部署和要求,做到早計劃、早組織、早部署、早安排,各小組、東門完小組織開展了一系列豐富多彩、富有成效的法制宣傳教育活動,收到了明顯成效。

一、加強領導,精心組織

在"12.4"法制宣傳日來臨之前,根據鎮黨委、政府制訂的《沙市鎮開展"12.4"法制宣傳日活動工作方案》,東門村支村兩委專題召開了"12.4"法制宣傳日活動會議,就"12.4"法制宣傳日活動作了具體安排。

二、開展了形式多樣的宣傳活動

1、12月4日,支村兩委邀請了鎮司法所所長羅宗武來東門村村委會開展法律咨詢法律服務活動,共解答各類咨詢100餘人次。

2、組織普法志願者書寫張貼標語50多條,散發傳單200餘份。

3、利用遠教平台組織村民進行法制教育視頻觀看,並結合當前農村工作特點,大力宣傳

4、《憲法》、《治安管理處罰法》、《農村土地承包法》等法律法規,發放宣傳手冊500多份。

5、在東門完小4個班級里開展了「青少年法律知識競賽"學法活動。

三、圍繞主題,開展法律"六進"活動

在今年的"12.4"法制宣傳日活動期間,我村緊密圍繞"弘揚法治精神,服務科學發展"這一活動主題,開展法進農戶,法進學校,法進企業,創造普法氛圍,為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提供法律支持,收到了很好的宣傳效果。

通過這次宣傳教育,全村村民的法律意識和法制觀念普遍增強。村民事糾紛明顯減少,展現一幅人人安居樂業,生活安康,努力發展生產的繁榮景象。

(7)課余法治實踐擴展閱讀:

根據總行的文件要求,近期我認真學習了「六五普法」知識,深受教育和啟發。目前,我國正處於經濟發展的黃金機遇期和各種矛盾凸顯期並存的特殊階段,在這一階段,法治是化解社會矛盾、保障公平正義、維護社會穩定的根本手段和重要工具。

在當前復雜的經濟金融形勢面前,在經濟金融案件頻發的今天,在金融從業人員中開展普法教育很有必要,也非常及時。作為支行行長,必須從以下幾方面著手,不斷加強管理,努力提高全員法制意識,提升全行合規經營水平。

1、一要堅持不懈抓好學習。不斷加強學習,是提高自我工作能力和法制意識的重要途徑。全員要把學習作為一項十分重要的任務,自覺加強學習,努力用豐富的科學知識來充實自己,用完善的法律知識來規范自己,使自己的理論水平和科學文化水平不斷有新的提高。

要從繁重的具體事務性工作中解脫出來,抽出一定的時間,多學一些政治理論,多看一些法律書籍,同時,還要根據工作需要和自身特點,學習一些經濟、政治、新聞、網路等知識,不斷提高自身的政治素質和業務能力。

要從繁重的具體事務性工作中解脫出來,抽出一定的時間,多學一些政治理論,多看一些法律書籍,同時,還要根據工作需要和自身特點,學習一些經濟、政治、新聞、網路等知識,不斷提高自身的政治素質和業務能力。

2、二要進一步提高防控意識。不斷加大學習教育力度,通過創新學習形式、豐富學習內容來增強學習效果,讓制度規定等合規文化在員工中熟記於腦,爛記於心,不斷提高防控意識。

要讓員工在教育中學會透過現象看本質,居安思危,善於從平靜中發現暗潮潛流,將案件事故消滅在萌芽狀態、起始階段,做到自我警覺,自我防堵,自我保護,自我提高。

3、三要進一步提高內控執行力。從案例教育、制度學習、業務操作、檢查和被檢查及問題的發現、整改等過程中,全面加強內控執行力建設,進一步提高全員內控執行能力,確保執行不變形走樣,不折不扣,不漏損減值。

4、四要進一步加大員工行為排查力度。堅持不懈做好每季員工行為排查,在此基礎上重點做好重要崗位員工的行為排查,結合員工的思想動向排查。對常不到崗或夜晚經常外出的「夜貓子」、"自由人」,實行重點監控,看是否有不良及異常行為,異常行為表現要記錄歸檔。

5、五要突出抓好員工管理。從近年來各類案件發生的特點看,絕大部分出現在基層,因此案件防控的重點在基層,因此,要把管好會計主管、信貸主管放在突出的位置,充分發揮內外主管的自律監管獨立自主作用。

會計主管、信貸主管處在案件防控的一線,作用最為關鍵,要通過他們每天與櫃員、客戶經理的零距離接觸,發揮好現場監管的作用,一方面要通過多種途徑提高櫃員、客戶經理的操作技能和防範風險能力,培育員工拒絕、抵制和監督各類違規自覺性和能動性;

另一方面要通過三道防線對其實施嚴密的事前、事中和事後監管,從而杜絕操作風險。

H. 為了培養小學生的法治素養可以組織哪些實踐活動

應該展治課堂普及些用律提高治意識 應參加治宣傳律實踐提升自治思維 些違犯罪面前要用律武器維護自合權益

I. 法治實踐活動感想100字

參與法治相關實踐活動後的感想:主要就是圍繞法治實踐活動以後自己受到了什麼啟發,今後呀怎麼做,這樣的主題展開。

正文

在過去的半年中,在學院團委老師的指導和我們部門自身的努力下,實踐部取得一定成績。當前社會上存在的不良現象對學校德育工作的影響及對策,增強學校德育工作時效性的對策。

如何把社會、家庭、學校有機結合在一起,形成青少年學生思想道德教育的合力,如何充分發揮學校在德育教育中的主陣地、主渠道的作用等四個議題進行了集中學習和研討。

加大宣傳力度,營造濃厚的校園文化氛圍。在醒目的位置製作了永久性的新《中小學生守則》、《小學生日常行為規范》大型宣傳板塊。各小學也充分利用板報、牆報、手抄報、宣傳欄等陣地進行宣傳教育。

結合愛國教育,進行了熱愛家鄉「弘揚望台精神」主題班會活動,教育學生從小熱愛家鄉、長大報效祖國的理想信念。

建立健全了學校、家庭、社會三結合教育網路。教師能做到每學期對每個學生至少家訪一次,並定期召開家長會,對學生在校表現及時與家長進行溝通與交流。對後進生或家庭情況特殊的學生及時進行家訪,建立了後進生轉化檔案,及時解決學生思想認識上的各種問題。

總之,通過開展加強和改進青少年學生思想道德建設系列活動,活動的開展,教育學生在成長過程中,正確辨別真、善、美,使學生增長了知識,純潔了思想,陶冶了情操。

(9)課余法治實踐擴展閱讀:

注意事項

1、在中國這樣一個14億人口的大國,要實現政治清明、社會公平、民心穩定、長治久安,最根本的還是要靠法治。法治建設推進得越持久、越深入,其成效就會成倍放大。

2、政法機關是黨領導下的執法司法力量,行使的是國家權力,服務的是人民群眾,在建設法治國家、法治政府、法治社會進程中發揮著特殊重要作用。

J. 法治實踐怎麼寫

教育部日前印發的《全國教育系統開展法治宣傳教育的第七個五年規劃(2016—2020年)》指出,在中、高考中適當增加法治知識內容,不斷改進教學評價方式,將社會主義法治理念、法治素養和法治實踐納入學生考核評價中。

《規劃》要求,切實將法治教育納入國民教育體系,形成學校、家庭、社會「三位一體」的青少年法治教育格局。在中小學開設道德與法治課,發揮法治教育的課堂主渠道作用。以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為主線,將法治教育與道德教育相結合,使青少年理解法治的道德底蘊,尊崇公序良俗,牢固樹立規則意識、平等意識、誠信觀念和契約精神。積極探索法育的規律與特點,以憲法教育和權利義務教育為重點,將規則教育、習慣養成與法治實踐相結合,遵循青少年身心發展規律,科學安排教育內容、教育重點和方法途徑,堅持落細落小落實,更多採取實踐式、體驗式、參與式等方式,切實提高法治教育的質量和實效。堅持課堂教學與課外活動相結合,注重發揮課外活動、社會實踐和網路文化的重要作用。建立健全青少年法治教育部門協調機制,充分利用整合各部門和社會的法治教育資源,建立政府部門、學校、社會和家庭協調配合開展法治教育的機制,形成青少年法治教育的新格局。

《規劃》提出,統籌推進青少年學生法治教育。堅持課堂教學和學校教育的主渠道作用。在中小學設立道德與法治課,有條件的地區和學校可開設法治教育相關的地方課程和學校課程。依據《青少年法治教育大綱》,在有關學科課程、學校活動和文化建設中有機融入法育理念和法治教育內容。在小學普及憲法基本常識,逐步使青少年樹立憲法意識、鞏固國家觀念。在中、高考中適當增加法治知識內容,不斷改進教學評價方式,將社會主義法治理念、法治素養和法治實踐納入學生考核評價中。深入推進高等學校法治教育,重點加強理論體系、學科體系和課程體系建設,大力推進法治人才培養機制創新,實施卓越法律人才教育培養計劃,不斷增強學生法治觀念和參與法治實踐的能力。積極開展多種形式的法治教育活動。加強對學校法治教育的評價與考核。

《規劃》指出,加強青少年法治教育實踐基地建設。到2020年,在各地統籌建設60所左右的國家級實踐基地,各地爭取在中等以上城市建立至少1 所符合標準的省級實踐基地。有條件的地方,可探索利用實踐基地的資源,在中小學設立具備一定實踐性、互動性教學功能的「法治教育教室」。

熱點內容
重慶京師律師 發布:2025-02-12 19:52:51 瀏覽:808
法律責任包括下列哪些 發布:2025-02-12 19:04:52 瀏覽:481
合同法中約定優先原則 發布:2025-02-12 18:55:24 瀏覽:690
合同法履行完畢 發布:2025-02-12 18:38:59 瀏覽:231
1993年民事訴訟法 發布:2025-02-12 18:13:01 瀏覽:645
八年級上冊政治法律知識點人教版 發布:2025-02-12 17:47:00 瀏覽:314
人大刑法解釋 發布:2025-02-12 17:39:28 瀏覽:635
法院是法律嗎 發布:2025-02-12 17:16:04 瀏覽:658
關於收養的法律效力 發布:2025-02-12 16:57:34 瀏覽:684
當法官有生命危險 發布:2025-02-12 16:18:10 瀏覽:7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