匯金立法
Ⅰ 論文幫助(中國農業發展銀行的商業化改革)
中國政策性銀行的現狀與改革
摘要:政策金融是與商業性金融相對應的,是現代金融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繼國有商業銀行股改之後,三大政策性銀行的轉型問題已成為國內金融改革的又一個焦點。本文闡述了中國三大政策性銀行的發展歷程及其現狀,並從總體上描述了政策性銀行的改革思路,最後對政策性銀行的改革思路作出了簡單評價及建議。
關鍵詞:政策性銀行 現狀 改革
一、中國三大政策性銀行的發展與現狀
中國政策性金融體系是在計劃經濟向市場經濟過度的過程中產生的。1994年,作為金融體制改革的一項重大舉措,國家決定設立國家開發銀行、中國進出口銀行和中國農業發展銀行。同時將原四大國有銀行所負有的政策性職能分離出來,切斷基礎貨幣與政策性業務的聯系,為加速國有銀行的商業化和確立中央銀行的獨立性創造條件。由此,政策性金融作為一個獨立的金融體系在我國正式建立。三大政策性銀行自成立以來,在貫徹國家產業政策、支持地區經濟發展、促進國民經濟持續、穩定發展等方面發揮了重要的作用,對我國金融業的發展和金融體制的改革也起到了積極的作用。
國家開發銀行成立於 1994 年3月7日,該行是一家以國家重點建設為主要投融資對象的政策性銀行,辦理政策性國家重點建設(包括基本建設和技術改造)貸款及貼息業務。除了財政撥付的資本金之外,國家開發銀行的資金來源,主要是通過發行財政擔保債券和由金融機構認購金融債券籌措,此外還包括部分中國人民建設銀行吸收的存款。
中國農業發展銀行成立於 1994 年11月18日,承擔國家糧棉油儲備和農副產品合同收購、農業開發等業務中的政策性貸款、代理財政支農資金的撥付及監督使用。資金來源除財政核撥資金外,主要面向金融機構發行金融債券,並使用農業政策性貸款企業的存款。
中國進出口信貸銀行成立於 1994 年7月1日,作為貫徹國家外貿政策的政策性銀行,其主要業務是為大型機電設備進出口提供買方信貸和賣方信貸,為成套機電產品出口提供信貸貼息及信用擔保。其資金來源除國撥資金外,主要以財政專項資金和金融債券為主,其業務活動由有關部門組成監事會進行監督。
我國政策性銀行自成立以來,經過十幾年的實踐和探索,已經形成了具有中國特色的經營機制。在發揮貫徹政府意圖、拉動經濟增長作用的同時,加強經營管理,努力防範和化解金融風險,經營出現了許多新的情況和特點:
(一) 經營行為顯著改變
適應形勢需要,政策性銀行採取了相應的改革措施,進一步完善和強化經營管理體制。,政策性銀行把「既要支持經濟發展,又要防範金融風險」作為經營原則,防範風險的意識不斷增強,自主決策的程度大幅度提高。同時,加大了貸款管理、本息回收和風險防範力度,經營管理水平得到進一步提高。
(二) 資產質量明顯提高
政策性銀行在運營過程中,注重防範和化解金融風險,擇優選擇支持對象,建立信用結構和信用約束機制,強化信貸管理。同時通過採取上門催收、資產保全、法律訴訟等多種手段,加大催收不良貸款的力度,信貸資產質量出現了可喜的變化,不良貸款率逐年下降。截至2006年1季度,國開行的資產總額達到了25185億元(摺合3140億美元),表內不良貸款率為0.82%,撥備覆蓋率為288%,資本金為500億元,資本充足率約為9.15%,而一年前其資本充足率是10.5%。截止到2004年末,中國進出口銀行表內和表外的信貸資產余額合計達到2754.3億元,資產總額達到3058.7億元。信貸資產質量進一步提高,按五級分類標准,年末自營業務不良貸款率為5.28%,連續六年實現了不良貸款絕對額和比率的「雙下降」目標。截止到2005年末,中國農業發展銀行資產總額8502.1億元,貸款余額7870.73億元。按貸款五級分類標准,年末不良貸款余額為798.6億元,比年初減少458.2億元;不良貸款率為10.2%,比年初下降7.3個百分點,實現了不良貸款余額和比例的雙下降,貸款質量得到不斷提高。
(三) 業務經營范圍和支持領域不斷調整
為適應國家宏觀政策和產業政策的變化,政策性銀行積極調整業務經營范圍和支持領域。
2005年,中國農業發展銀行認真執行黨和國家關於「三農」和金融工作的各項方針政策,加大了信貸支農力度,貸款投放快速增加,主要業務包括:糧油信貸業務、棉花信貸業務和其他儲備信貸業務。並且還積極拓展新業務,2005年,經中國銀行業監督管理委員會批准,中國農業發展銀行增加了國家和地方化肥儲備、地方糖儲備、地方肉儲備新業務。目前,除糧棉油專項儲備外,其他儲備信貸業務共六大類九個品種。截至2005年末,其他儲備貸款余額91.6億元,較上年增長88%。中國農業發展銀行的中間業務也迅速發展,其保險代理業務險種范圍進一步擴大,已經涵蓋財產保險和人身保險全部險種。
從1994年成立之處到2005年末,國家開發銀行88.9%的貸款用於支持電力、公路、鐵路、石油石化、煤炭、郵電通訊、農林水電和公共基礎設施等行業。2005年,國開行繼續致力於中國的市場建設;加大對社會瓶頸領域的支持,緩解資金壓力;進一步大力推動管理資產業務與金融機構之間的合作;繼續提升內部管理能力;積極推動國際合作。其中間業務也發展迅速,主要有:財務顧問、債券承銷、證券化、高科技風險投資和基金管理。
2004年,中國進出口銀行主要業務有:出口信貸業務,包括出口買方信貸和出口賣方信貸;對外優惠貸款業務;外國政府貸款轉貸業務;對外擔保業務;國際國內結算業務。極大的促進了我國的進出口發展。其中間業務發展迅速,2004年9月,銀監會批准進出口銀行開展衍生產品交易業務,成為第一家獲得該授權的政策性銀行。
二、中國政策性銀行的改革思路
今年年初,央行年度工作會議確定,按「一行一策」原則分步制定、實施政策性銀行改革方案。同時,年初的銀監會工作會議明確提出把「加快政策性銀行改革」作為今年金融機構改革的主要內容。今年的「兩會」,又首次將「推進政策性銀行改革」寫進了《政府工作報告》。政策性銀行的改革已成為繼國有商業銀行股份制改造後又一個熱點。綜合各新聞媒體的報道,以及國家高級金融官員對政策性銀行改革的評述,可以大體看出我國今年政策性銀行的改革思路:
(一) 重新定位:一行一策
三家政策性銀行改革方案的初步設計系由中央銀行研究局人員參與,在行長周小川的親自指揮下完成的。 矯正決策層和業界人士對政策性銀行功能定位的傳統理解:即按國家指令開展業務,虧損由國家兜底。將三家政策性銀行統統定義為國務院直屬、以落實國家產業政策為目標的具有開發型功能的國有金融機構。這種職能定位意味著三家政策性銀行特別是農發行和進出口銀行的業務范圍將大幅放寬。
(二)分賬經營管理:國家帳戶和銀行帳戶
在分賬經營管理方面,央行與銀監會的意見比較統一,即採用分賬管理。所謂分賬經營管理,是指將政策性銀行的業務分為兩類,一類是政府交辦業務,另外一類是市場化業務或銀行自營業務;同時,在政策性銀行內部設立兩個賬戶,一個是國家賬戶,專司政策性業務;一個是銀行賬戶,統籌《商業銀行法》允許開展的所有業務,不享受政策優惠。兩類業務分別核算。在分賬經營管理的情況下,國家財政只對國家賬戶內的虧損進行補償,對銀行自營業務的經營狀況不負責任。
(三) 補充資本金。
三家政策性銀行普遍存在所有者權益比率及資本充足率過低的問題,因此,新方案包括多渠道充實資本金並建立長效、可持續的資本金補足機制方面的內容。從目前中國狀況說,既然確定了「純國有血統」不變,那麼,資本金的補充渠道只能由財政注資、匯金公司注資以及在國內外市場發債券這三個方面構成。在三家政策性銀行中,由於國家開發銀行發放了大量的10年、20年以上期限的貸款。因此,風險暴露還需要一個較長的時間過程。從現在看,其資產的不良率只有2%左右,其狀況要優於許多國內一流的商業銀行。 但農發行和進出口銀行卻都面臨著一個共同的問題,即如何處置表內不良貸款。進出口銀行不良貸款的規模估計不足百億元人民幣。而農發行由於體制、政策等原因所造成的不良貸款總額肯定要高得多。 由國有糧食購銷企業賴賬所造成的農發行的巨額貸款損失,還可採取和地方政府談判,用債轉股的方式,以糧食購銷企業的房地產產權抵股的辦法來解決,如此等等。一旦確定了不良資產的處置辦法,就應該根據處理數額的難度確定計劃完成期限,如2年、3年、5年,等等。在不良資產的處置方式設計中有一個邏輯前提,即作為國務院直屬的政策性銀行由於指令性任務和安定團結目的而造成的純粹政策性虧損,中央財政應當認賬並給予相應解決;而由於政策性銀行本身經營管理不善造成的貸款損失,則應當由今後的經營利潤轉撥備的方式進行抵補。
三、中國政策性銀行改革思路的簡單評價及建議
首先、對我國當前三家政策性銀行進行准確定位。政策性銀行作為藉助國家信用實現國 家經濟發展戰略的金融工具,是進行市場化運作但又不以獲取最大利潤為目標的非營利性金融機構。國家信用支持、市場化運作、非盈利性應是新時期政策性銀行的三個顯著特徵。其一,政策性銀行需要國家信用支持。這是因為政策性銀行是為國家發展戰略服務的,利用國家信用可在國際市場以相當低的成本贏得資金,有利於其政策性業務發展;其二,實行市場化運作,可以避免政策性銀行過度依賴財政而導致經營效率低下,並運用市場化方式彌補體制性缺損和政策業務的市場風險,從而增強其應對集中、大額、長期風險的能力,這也是新型政策性銀行與傳統政策性銀行的最大區別;其三,政策性銀行經營目標不是盈利最大化, 而是為國家發展戰略服務,實現國家利益最大化。在上述共性基礎上,「一行一策」的原則,是充分考慮了我國當前經濟發展狀況和發展戰略,能較好的調整現有政策性銀行的業務范圍,充分發揮政策性金融對國家經濟發展戰略的支持作用。
其次,在明確定位的前提下,盡快為三家政策性銀行立法。因為政策性銀行與商業銀行在經營目標、業務范圍等方面均存在很大區別,大部分國家均為政策性銀行單獨立法。我國目前只有國務院(1994)22號文件作為政策性銀行的依據,具體內容已不適應發展要求 ,應 盡快頒布專門法規,規范政策性銀行經營行為。鑒於政策性金融機構業務種類繁雜、機構特點不一致, 宜由同一部法律來規范,立法應針對各行不同特點分別進行,單獨制訂。通過立法,可以進一步明確各類政策性銀行作為國家信機構的性質、地位、業務范圍、經營宗旨、資金來源和使用,以及會計制度、融資方式、利潤處理辦法、監管體制等,促進政策性銀行自我約束、自主決策和健康發展。調整業務范圍、通過制度來分離政策性金融業務和商業性金融業務,加強機構自身建設。
再次,兩個賬戶之間必定要設立隔離機制。劃分國家賬戶和銀行賬戶是世界上幾乎大部分的政策性金融機構通行的做法。政策性金融代表公共利益,或者准公共利益,是服從國家的特定的產業政策、社會政策或者戰略意圖需要的。此外,隨著資金來源、融資方面市場化的擴展,許多國家的政策性金融機構也在進行改革,在一定的范圍內從事商業性的投資業務,但商業性業務是有限的。分賬經營管理有助於體現國家政策導向和政府意圖,同時又能使各大政策性銀行自主決策、自擔風險、自負盈虧,牢固樹立成本效益觀念,實現可持續發展。但是,兩個賬戶之間必定要設立隔離機制,防止商業賬戶的損失轉嫁到國家財政頭上,這也是設立分賬經營管理體制首先要考慮的問題。
最後,治理結構和內在運行機制改革。一旦對三家政策性銀行進行了准確的定位,這三家銀行的治理結構也應當參照現代公司治理結構進行相應的調整。除了成立董事會、監事會或引入獨立董事制度外,其高級管理層也應當按照委託代理關系進行相應的機制設計,並對一些問題進行相應的思考,如董事長和行長是分設還是一人兼任;副行長由董事長、行長提名還是上級組織部門直接委派任命;管理團隊的報酬水平可否與業績相應掛鉤;經營管理的問責制度如何設計,等等。
參考文獻:
[ 1] 我國政策性銀行的轉型和發展方向:沈凡,理論建設,2006年第1期
[2] 政策性銀行走向何方:趙江山,經濟參考報,2006年05月09日
[3] 三大政策性銀行轉身財政匯金聯合注資:吳雨珊,21世紀經濟報道,2006年5月6日
[4] 三家政策性銀行改革今年啟動 周小川親自指揮:李衛玲,國際金融報,2006年02月27日
[5] 政策性銀行改革與轉型國際研討會實錄:http://finance.people.com.cn ,2006年04月28日
[6] 數據來源:三家政策性銀行網站及其年報。
Ⅱ 聯系地址:徐州市大同街125號天成國貿五樓徐州銀座商城綜合部
在公園里,你可以買到的特許經營點。
公園專營店都可以買到。
但建議你最好在外面買的公園,在公園可能會脫銷。我們在公園的第一天不可用。
這里的地址是:
中國2010年上海世博會特許商品零售店
上海世博會特許產品商店於2010年10月1日(截至十月1)
序列名稱的特許商品零售網點地址
上海世紀大道東方明珠店浦東世紀大道
2 0 M商場,東方明珠電視塔上海肇嘉浜路均瑤國際廣場店肇嘉浜路均瑤國際廣場,789號地下二層
,上海長寧路1018號,上海長寧路B2計數器龍之夢龍之夢購物中心文昌路,文昌路上海城隍廟店,上海第56號BR />上海方浜鍾淤瀧廣場店上海方浜路168號1樓
上海翔殷路大西洋百貨,上海翔殷路1128號1樓的大西洋百貨
7南京上海百聯世茂店南京路世界貿易廣場,上海百聯集團819號6樓
旅遊產品的商業樓宇8號在上海南京路店,558南京路,上海旅遊產品的商業樓宇
9東路,上海長寧路多媒體廣場店
10,上海多媒體生活廣場上海漕寶路匯寶廣場店漕寶路3509(吳寶路1號)匯寶購物廣場2樓
11石龍路,長寧路1027號上海上海鐵路南站,3樓,666號,石龍路,上海鐵路南站候車室西北埠的第二支柱,
上海旅遊商品展位,上海,南京路12號,南京路步行街號11個展位
13日上海南京西路新世界店在南京西路,上海2-68 1號
新世界城,上海北四川路東寶百貨,東寶部門店,上海,四川北路1666
15日上海中山南路久事大廈的櫃台,伊寧路28號中山南路,上海久事大廈
16上海淮海中路香港新世界假日酒店上海香港新世界大廈,淮海中路300號3樓上海世博會展示中心
17上海伊寧路舞台店上海嘉定區,嘉定區,上海國際賽車場看台
18茂名南路路上海花園飯店計數器計數器長樂路,上海新錦江大酒店,上海新錦江大酒店上海花園飯店茂名南路58號
19 161長樂路,1樓,商場部
上海茂名南路20號老錦江大酒店計數器樓商場59茂名南路的老錦江大酒店,上海
21日上海漕溪北路建國酒店計數器漕溪北路439號上海建國賓館一樓商場部</ 22索菲特海侖賓館505號南京路,上海,上海南京東路的陸嘿淪酒店的計數器
23上海國際會議中心東方濱江大酒店計數器2727的濱江大道,浦東新區,上海東方濱江大酒店商場內
24上海南京西路,南京西路108號金門大酒店計數器,上海金門大酒店商場
25華山路,上海靜安賓館計數器華山路370號,上海靜安賓館商場
26 - 梅隆寶美爵酒店上海逸仙路反逸仙路180號,上海 - 梅隆寶爵樓商場
27上海公平路612號店上海公平路612
28日上海南京西路波特曼麗嘉里大酒店計數器計數器1376年,上海波特曼麗思卡爾頓酒店1
29威海路,上海四季酒店,四季酒店,威海路500號,上海
30衡山路在上海衡山賓館一樓商場櫃台
31日上海漕溪北路東方商廈店1樓,東方商廈,上海漕溪北路534號衡山賓館上海衡山商場徐匯支行,5樓
32第一八佰伴店張楊路浦東八佰伴上海張楊路501號5樓
33上海浦東南路店上海市浦東新區浦東南路3621號3621號
34上海楊浦區四平路,四平路2500,上海東方商廈店東方商廈楊浦店1 /> 35靈岩南路,上海866店,上海靈岩南路866 1
36上海虹橋路,虹橋國賓館計數器,1樓,虹橋路1591號,上海虹橋迎賓館商場
20 37上海北蘇州路,上海假日酒店上海北蘇州路,上海大廈1樓商場
上海漕溪北路38號華亭賓館計數器在上海華亭賓館漕溪北路1200計數器
39上海黃浦江浦江飯店上海黃浦區15浦江飯店
40人民廣場的上海華盛街店上海地鐵人民廣場站7日,華盛街BE-008
41號2樓上海書店465號,上海福州路,上海書城 />福州路,上海42上海虹橋路,港匯廣場B1計數器上海城,虹橋路,港匯廣場B1
43東灣路,虹口足球場,上海店
上海虹口足球場,東灣2樓
44,寧波市中山東路東方商廈店,中山東路151號浙江省寧波東方商廈寧波店1
45上海蘭坪路閔行路444號,酒店櫃台蘭坪路202號,上海閔行飯店
46上海東川路紫藤酒店計數器上海川東道號3050紫藤酒店
47上海凱旋新城酒店計數器凱城路199號,上海新城酒店
48春申路金燕專櫃上海春申路3800金恩大廈
49上海局的機會,呂工人G72-73店上海局門路600陸的工作郵幣市場G72-73
50大林路,上海24日店,上海大林路24號
光復路51號,1號店,上海光復路
52上海方浜中路方浜中路,上海,華寶樓店
265 53蘇州通的方法冠雲大酒店計數器號538冠雲大酒店蘇州市,江蘇省,佟方法
延慶區,北京,54北京延慶八達嶺服務大廳對抗,八達嶺的天然屏障溝服務大廳
55武漢武漢市解放大道武漢廣場店,解放大道688號湖北省,武漢廣場,4樓
56淮海路在上海東方商廈店755淮海中路,上海東方商廈淮海店1 / > 57時,西安??長安路文化大廈店西安市雁塔區,西安市,陝西省長安
58中路102號文化大廈C座1225號南京西路,上海,南京西路,上海錦滄文華大酒店計數器
錦滄文華大酒店59,滬太路星上海,上海在文化禮品市場2061廳櫃滬太路520號星上海文化禮品市場2061霍爾
60鳳起路535號店535鳳起路,杭州,浙江省
61浙江省,台州市,台州市大道,市府大道世紀聯華超市店,555-559,世紀聯華超市
62威海路,上海0674文本新店威海上海755路,超市的新店
超市汾陽店,上海汾陽路63號的0910,汾陽路138,上海0910汾陽店
64上海烏魯木齊北路457 0848 0674文本烏魯木齊店上海烏魯木齊北路,可以在超市0848烏魯木齊店
65上海浙江中路0558魅力可以購物,福店,上海浙江中路210號超市,0558
66 NO.128過境商店,良好的道德,天山西路,上海,上海,天山路1855年,德國超市過境店(NO.128)
67良好的道德上海福山路147號張楊店129號福山路上海良好的道德超市的宣傳店(第147號)
68淮海路190號上海好德資產負債店1879號,上海淮海中路良好的道德超市的資產負債店(190號) BR /> 69上海延安東路好德475號東田店上海延安東路路397號好德超市東田店(475號)
70,上海打浦路,上海打浦路好德499打浦店603,好德超市打浦店(499)
71寶慶路好德700號寶慶店寶慶路號,上海好德超市寶慶店( 700號)
72上海滬閔路南方商城店滬閔路7388號南方商城1
73
老海富,上海黃浦區福佑路路酒店計數器,第242號 BR /> 74山西,太原,太原千峰南路,千峰美特好店北門,路南,美特好超市
75在北京開店,北京市海淀區復興路城鄉貿易中心, 23日,4樓
76上海世貿商城店,上海2299世貿商城8樓-8A43
(78)上海虹橋機場候機樓B店,歡迎各界700上海虹橋,上海虹橋機場B 77機場一個終端店,歡迎各界到700,上海虹橋機場一號航站樓一個
79上海浦東國際機場T1航站樓建築在終端T1航站樓,上海浦東國際機場,上海浦東國際機場T2航站樓店上海店浦東國際機場T2航站樓
80 81芳甸路聯洋購物廣場店芳甸路300號上海
82退思園旅遊服務區店在蘇州同里同里鎮退思園旅遊服務區
83上海嘉定鎮路城中路,嘉定區,上海,羅賓遜購物廣場店(第138號)
84 1160,上海淮海中路,上海淮海中路店,1160
85上海廣園西路,廣園西路,上海交通大學分公司,55浩然科技大廈
86崑山市周庄泉福路2號店,周珠昂全福路,崑山市,江蘇省,第二屆
> 87號800南京路,上海,上海南京路百貨商場的專櫃
88上海浦東新區,南魯波蜂蓮花店,浦東新區,上海,第3521南
89宣傳北路文峰廣場店在上海浦東新區,上海浦東新區,不事張揚北路801號文峰購物廣場
90
91大華酒店延安西路店,上海黃浦區,上海豫園路,上海黃浦區豫園路84號,一樓,長寧區,上海延安路
92,918,上海黃浦區南京東路的道路福利羅店,黃浦區南京東路100上海
93閔行區,上海七莘路巴黎春天七寶在閔行區,上海七莘路3755
94,上海楊浦區楊浦區,上海淞滬盧巴黎春天五角大樓萬達購物廣場,農家店,淞滬路 BR /> 95上海浦東新區浦建路巴厘春天??店浦建路,浦東新區,上海,第118號
96秣陵路,閘北區,上海鐵路南站廣場和諧店秣陵路,閘北區,上海第206號和諧大賣場的主要入口
97巴黎春天四川北路,虹口區上海北四川北路,虹口區,上海,1688
98 PAMA路,上海七寶鎮,蓮花提供,易初蓮花,上海閔行區七寶鎮新鎮路,寶明路,新鎮路,提供了一個店一樓
99上海正大廣場的陸家嘴,浦東新區,正大廣場,168號蓮花店,浦東新區,上海陸家嘴蓮花易初店
100包鋼和鋼鐵大街百貨包頭市鋼鐵大街,第67
101永外大街北京百榮世貿商城店崇文區永外大街101號
102北京西國貿永同昌廣場儀式和信店西國貿永同昌科技廣場
6007-6008
104 103北京海王星馬甸B區店,西城區,10000馬甸郵幣卡市場B區東革裏海王興甬外42號店崇文區東革村105
A210的第19屆北京海王星清華醫院店,根據藍,清華大學,北京,根據蘭醫院
106黃寺大街西城區黃寺大街馬甸C區店郵幣卡市場C區8008
107北京昌平西關迂迴店昌平區,北京西關在島上
108北京上地信息路,由谷鳥禮品店,北京市海淀區上地信息路28號第23層
109北京黃寺大街郵幣卡市場北京樂購店黃寺大街23號,北京市西城區,北京郵幣卡市場 /> 110北京南三環東路,中國流方庄豐台區南三環路路東四方景園2區配套商業大廈9號
111 112,北京建國路萬達廣場北京西三在奧地利時尚購物中心致遠張德廣店北京市海淀區西三旗奧地利時尚購物中心
店 - 北京萬達廣場,建國路93號,10號樓,27層
113大同新南凌羽彩金店大同市新開南路,廣州市盈元路順郵報廣場
114,第9號的集郵商店在廣元路131號,廣州市越秀區應加蓋二樓的32個文件
115哈爾濱市紅旗大街紅博世紀廣場,301號,紅旗街,南崗區,哈爾濱紅博世紀廣場大堂
116南京玄武區復雜厚崗文化店復雜的後港
117號11-1,秦皇島市,秦皇島市文化路,南京路193
118泉州迎津街,西段南側店泉州津淮街,西段南側的F6-11日,10日,該店
機會羅,B地區的商店盧灣區局門路,工作,上海局119乙,600號,303室,
120秦海璐工人郵幣卡市場永隆店上海市盧灣區郵幣卡市場G111
121上海桃林路環球永銀廣場店桃林路,浦東新區,第18屆環球廣場
122門路德源百合店上海市盧灣區局門路600號
邯鄲路123,上海局上海清雲
124,邯鄲路220號,上海東方儀式,軒店長陽路群星廣場店上海長陽上海定西路,購買店鋪
125 1080
上海定西路1310年,國泰大廈樓
126石家莊廣「的大街銀泰國際店櫃台光街36號,1611
127銀泰國際博一,中山東路,石家莊市中山東路188號石家莊市,北店
128石家莊市裕華西路129石家莊市中山西路100廣場店,石家莊市益友黃金店雨花西路,139號,中山西路,石家莊市第128號
130東大街,太和禮品店,石家莊市,石家莊市橋東和立法工藝品批發部,東大街
131 31馬禮品店,延安中心街北延安市寶塔區中心街北
132號北京朝陽路67醫院董方國力店北京市朝陽區北京路67家園8-0101金融中心
133沉陽市和平南大街20
134和平區,沉陽市,遼寧省南大街20十堰新的半徑店街,旺角,香港大廈十堰市金佳店,香港街38號,旺角大廈一層
135上海成都會展中心南路姬清旅遊用品店,上海,成都,南吉祥101號旅遊經濟開發中心
136,海淀區創業大廈,北京路,探索計數器北京市,海淀區,探索路,創業大廈
137國際設計中心,上海1083上海霍山反霍山路,國際設計中心,2號樓12-9
138北京廣安門南濱河路貴都國際會議中心計數器,宣武區,北京廣安門南濱河路27號國??際貴都大飯店A座308室,國際中心 /> 139上海天山路易·蓮花在二樓櫃台,上海長寧區天山路易初蓮花二樓
140上海滬太路之星上海市場計數器滬太路,2016室,二樓520號,
141上海楊浦區256號國道店-5
142國道,楊浦區,上海,昆明,北京路錦江大酒店計數器北京西路98號,昆明錦江大酒店
286 > 143上海松江區,溫江區的道路的夢裝飾,禮品店櫃台,溫江路1003號上海松江區876弄
144徐州市,江蘇省,黃金供應商2樓梵蒂岡響了珠寶店,金地商業房東,江蘇省,徐州市,附近的電梯
145東川路800號,上海市閔行區,上海交通大學,紀念品中心店,東川路800號,上海閔行區,新圖書館一樓大廳 146天辰東路,朝陽區,北京國家體育場專櫃
天辰東路,朝陽區,北京,國家體育場第九屆
147阜成門外大街,西城區,北京,北京海王星天意計數器北京市西城區阜成門外大街259
149號
148沉陽市皇姑區皇姑區,沉陽市,怒江街瑞士硬幣計數器第158號怒江街,8濼源大街,歷下區,濟南市,山東銀山東省,濟南市歷下區廣場計數器,濼源大街66號
150北京王府井大街的工人,美容店,王府井步行街,東城區,北京,第200號工美大廈一層後堂 151北京西藏天元實業店北京王府井大街200號,工藝美術,建築
152萬馬甸郵幣卡市場店福麗特商業街,西城區,北京馬甸郵幣卡市場10000
153西關特易購迂迴晶晶公園店昌平區,北京西島外向西100米晶晶購買的音樂公園
154福州白馬北路藏天園博物館的藝術商店,福州白馬北路西藏天元美術館
上海局門路155建設路工人體育場店上海市盧灣區局門路600號B306#
156海寧市工人呂海寧市華聯大廈,商店,浙江省海寧市工人路58號一樓海寧華聯
157上海浦江遊船的計數器巡航線中山東二路153號(黃浦江起源)
158光復路工作的認可市場店上海市閘北區光復路,上工批,上海1-21室3054 BR /> 159上海世紀大道匯男性的服裝市場店上海世紀大道東惠揚2002,服裝市場內的玻璃亭店
160處旅遊,上海金茂88層計數器,上海浦東世紀大道金茂大廈88 88層
161上海舊校場路,豫園商城百貨在上海舊校場路第157
162
163上海國道匯智店上海上海吳中路書香世家計數器,閔行區,上海吳中路1389書香門第一樓的酒店城,閘北區,國道36號,3017
浦星公路164上海文峰廣場店801浦星路,上海浦東文峰廣場...... /> 165建國門外大街,北京友誼商店專櫃,朝陽區,北京建國門外大街西
網路毛巾金盛百貨,南京長江路,2樓,166計數器南京長江大廈17樓的業務江路網巾市金盛百貨2樓B003-005
167,閔行區,上海朱路生活店閔行區,上海莘朱路270弄19日
中山南路168號,盧灣區上海,上海斯米克建築藝術之家商店
169 893斯米克廣場江蘇省徐州市泉山區世紀大道娜許家生活館徐州市,江蘇省,上海市盧灣區中山南二路,裝飾城新世紀0-308
>河南省鄭州市農業路,新瑪特店在鄭州市,河南省鄭州市花園路與農業路交匯處
171英國的消息人士透露,江西省景德鎮市景德鎮陶瓷店,三寶路,三寶路170 BR /> 172南京路,上海景德鎮陶瓷商店櫃台,南京西路1185號,上海
173太原仁和信商貿店山西省太原市府西街
174上海蘇州路瑪戈隆特骨中國第六屆上海市南蘇州路1305號B座,閘門2
175,天山路,長寧區,上海匯金百貨瑪戈隆特骨中國專櫃天山路,長寧區900號匯金百貨體驗店存儲虹橋店B1瑪戈隆特骨瓷器店
176匯金百貨,上海徐匯區肇嘉浜路匯金百貨骨瑪戈隆特中國計數器,肇嘉浜路1000,徐匯區,上海徐匯店7F瑪戈隆特骨瓷器店
177南京東路的上海置地廣場,瑪戈隆特骨瓷器櫃,上海,上海市黃浦區,上海黃浦區南京東路409號置地廣場8樓,瑪戈隆特骨瓷器店
178淮海上海太平洋百貨瑪戈隆特骨瓷器店,盧灣區淮海店,上海太平洋百貨淮海中路333號B2瑪戈隆特骨瓷器店
閘北區天目西路179號,上海太平洋中路,盧灣區,上海市閘北區天目西路骨質中國反218號路,瑪戈隆特百貨,上海太平洋百貨站前店B1瑪戈隆特骨瓷器店
180上海黃浦區,南京西路,新世界百貨瑪戈隆特骨質中國計數器2-68南京西路,上海黃浦區新世界百貨7樓,瑪戈隆特骨瓷器店
181衡山路在上海太平洋百貨瑪戈隆特計數器上海7樓,932號衡山路,徐匯區
182天山路,天山路長房瑪戈隆特計數器的上海國際購物中心,上海國際購物中心789號,長房183號4樓
上海南京西路路久光久光百貨7樓,南京西路1618號,上海,百貨公司瑪戈隆特計數器
遵義路184上海虹橋友誼商城瑪戈隆特反
,上海虹橋友誼商城遵義路185號4樓蘇州工業園區
186盞長明燈瑪戈隆特計數器旺墩路,蘇州工業園區旺墩路268號蘇州市人民路泰華商城的瑪戈隆特計數器蘇州市人民路372號泰華商城
187無錫中山路
北京宣武189號八佰伴無錫市中山東路168號,瑪戈隆特計數器八佰伴
,無錫商業大廈,無錫市中山路343號,中山北路188號,無錫商業大廈瑪戈隆特計數器的街道外瑪戈隆特計數器,北京市宣武區宣武門外大街崇光百貨8號崇光百貨
190北京王府井步行街,北京王府井步行街王府井百貨瑪戈隆特計數器253王府井百貨> 191上海浦東新區瑞祥旅遊瑪戈隆特網上商店瑞祥路,浦東新區,上海,第68號
192陸家嘴西路上海正大廣場在上海浦東新區,上海,慶祝中國無店鋪陸家嘴西路168號正大廣場2樓慶祝中國無店鋪
193上海長寧區仙霞西路購物中心慶祝中國無店鋪長寧區仙霞西路88號西華晨商城2320馬克華菲,西郊百聯,
194非店慶祝中國無店鋪,舊校場路,豫園上海舊校場路159號豫園慶祝中國無店鋪
上海浦建路195巴厘島的春天馬克·華菲的非商店在上海浦東新區,浦巴黎的春天,2樓慶祝中國和非洲店
196 1018長寧路,上海長寧路龍之夢4樓,商店購物中心慶祝中國菲律賓店
,廣州市天河區天河路197路118號建廣州市天河區天河路208號天河城廣場店,城市廣場,2樓
198正佳廣場,天河路,廣州店廣州市天河區天河路228號正佳廣場一樓
199,西城區,北京西單北街,君太太平洋馬克華菲專櫃西單大街,西城區,北京第133號君太百貨七層A-01
200北京市西城區,北京西單大悅城馬克華菲專櫃西單大街,西單北大街,西城區,北京第131號4F01-
201,第04號北京市朝陽區光華路世貿天階,世貿天階,北京朝陽區光華路9號馬克華菲專櫃,三L331A 202
203華強北路,福田區,深圳華強茂業馬克華菲計數器深圳市福田區華強茂業中國第六馬克菲律賓商店
204中山東路路生活館店,南京新街口新華書店,江蘇省第56號中山東路,南京新華書店
205上海上海市中山北路星文化禮品市場,南塔1108號鋪中山北路,上海英文星報上海文化禮品市場,南塔2樓
206蕭山區,杭州市,浙江省,杭州市蕭山區,北大街,北大街上的恆隆廣場店,恆隆廣場
207上海盧灣區局的機會T137店,上海盧灣區局門路600號路工業市場領域T137店
上海同泰路208農工商超市外場計數器上海與一樓
泰國北401
209上海牡丹江路,順廣場專櫃上海宏鑫廣場專櫃汪鑫廣場,上海順廣場210天山路,牡丹江路1255 ,,上海
211上海盧灣區新天地計數器興業路,興業路123弄,盧灣區,上海新天地廣場,南星03位
212北四川路,上海天山西路762號1樓,在四川北路18號,市集郵總公司門市部市集郵總公司
213上海浦東新區浦電路郵政支局
上海浦東新區浦電路320,浦電路郵政支局
214郵政在上海思南城南路灣城南路,7號郵政支局上海思南路灣郵政支局
216 215,上海寶山區翔殷路郵政支局寶山,上海翔殷路1095湘陰分支郵局在上海這座城市,北京西西荊「一個郵政支局1757號京西路,上海城西路靜安郵政支局
217秣陵路火車北站,上海郵政支局秣陵路280號,上海市火車北站郵政支局
218仙俠路上海上海市閔行區發表分公司787號仙俠路,上海閔行長寧區仙霞路郵政支局
219川沙新川路郵政支局川沙新川路,川沙新川郵政支局,333
220上海嘉定張路集郵網點上海嘉定張路50號嘉定集郵商店
221上海金山石化的東郵政支局上海金山石化後,東方路233號郵政支局,金山石化
222上海奉賢南橋解放西上海奉賢南橋解放西路29號奉賢區南橋郵政路郵政支局
Ⅲ 中國歷史股市走勢
中國歷史股市走勢
中國股市歷史:
1983年 第一家股份制企業 深圳寶安聯合投資公司
1984年一幫從沒見過股市的窮學生中國人民銀行研究生部20多名研究生(其中包括蔡重直、吳曉玲、魏本華、胡曉煉等),發表了轟動一時的《中國金融改革戰略探討》,其中第一次談到了在中國建立證券市場的構想。在1984年第二屆中國金融年會上引起的思想風暴的規模。
1984年7月20日成立 北京天橋百貨股份有限公司第一家股份有限公司。
1984年11月 第一家公開發行股票企業 飛樂音響中國第一股——上海飛樂音響股份公司成立。
1985年1月,上海延中實業有限公司成立,並全部以股票形式向社會籌資,成為第一家公開向社會發行股票的集體所有制企業。全流通股票。
1985年、北京的天橋公司、開始發行股票。
1987年5月,深圳市發展銀行首次向社會公開發行股票,成為深圳第一股。
1986年9月26日第一個證券櫃台交易點中國工商銀行上海信託投資公司靜安分公司。
1987-09-27 第一家證券公司 深圳特區證券公司成立。
1988年7月9日,人民銀行開了證券市場座談會由人行牽頭組成證券交易所研究設計小組。
1990年12月19日,上海舉行上海證券交易所開業典禮。時任上海市市長的朱鎔基在浦江飯店敲響上證所開業的第一聲鑼 上市交易的僅有30種國庫券、債券和被稱為「老八股」(延中、電真空,大、小飛樂,愛使,申華,豫園,興業)的股票,同日 申銀證券公司開設了上海第一個大戶室出現了中國第一代個人證券投資大戶/股票大戶。
1991年7月11日,上海證券交易所推出股票帳戶,逐漸取代股東名卡。
1991年7月15日,上海證券交易所開始向社會公布上海股市8種股票的價格變動指數。
1991年7月3日,深圳證券交易所正式開業。 1990年12月1日,深交所「試」開業。
1991年8月1日 第一隻發行可轉換企業債券公司,瓊能源。
1991年10月31日,中國南方玻璃股份有限公司與深圳市物業發展(集團)股份有限公司向社會公眾招股,這是中國股份制企業首次發行B股。
1992年元月,一種叫「股票認購證」的票證出現在上海街頭,產生大批認購證廣義上講也是一種權證。該權證價格30元,後被炒至幾百元。
1992年1月13日,興業房產股票在上海證券交易所上市交易,是上證所開業後第一家新上市的股票,也是全國唯一上市交易的不動產股票。
1992年1月19日,鄧小平從即日起視察深圳四天,在了解了深圳股市情況後,他指出:「有人說股票是資本主義的,我們在上海、深圳先試驗了一下,結果證明是成功的,看來資本主義有些東西,社會主義制度也可以拿過來用,即使錯了也不要緊嘛!錯了關閉就是,以後再開,哪有百分之百正確的事情。」鄧小平「堅決試,不行可以關」。
1992年2月2日,發行聯合紡織我國第一張中外合資企業股票。
1992年2月2月21日 第一家B股上市公司 電真空首次向境外投資者發行股票。
1992年3月2日,進行1992股票認購證首次搖號儀式。
1992年5月21日滬市突然全面放開股價,大盤直接跳空高開在1260.32點,較前一天漲幅高達104.27%。滬指當天從616點躥至1265點,僅僅3天,又登頂1420點股票價格就一飛沖天,暴漲570%!其中,5隻新股市價面值竟狂升2500%至3000%!上證指數首度跨越千點。
1992年7月7日,深圳原野股票停牌。
1992年8月5日,深圳市郵局收到一個17.5公斤重的包裹,其中居然是2800張身份證。
1992年8月10日,深圳發售1992年新股認購抽簽表發生震驚全國的「8.10風波」。
1992年10月12日,國務院證券委員會 中國證監會成立。
1992年11月,滬市創出393點新低。僅5個月,滬指就跌去千點。
1992年11月深寶安 第一家境內發行轉債上市公司中國首家發行權證的上市企業。
1992年後股票價格暴漲。糊里糊塗地開始炒股,莫名其妙地發了大財。
1993年2月到1996年3月被稱是中國股市的第一次大熊市,主要是國家宏觀緊縮遏制經濟過熱所致。
1993年第二批認購證 這次投入者幾乎全賠,從此認購證消失。
1993年2月 1558點。
1993年4月13日,深圳證券交易所的股市行情藉助衛星通信手段傳送到北京。
1993年4月22日 《股票發行與交易管理暫行條例》正式頒布實施。
1993年5月3日上證所分類股價指數公首日布分為工業商業地產業公用事業及綜合共五大類
1993年6月1日,上海、深圳證券交易所聯合編制的「中華股價指數」
1993年6月29日 青島啤酒 第一家H股上市公司 在香港正式招股上市
1993年7月7日,國務院證券委員會發布《證券交易所管理暫行辦法》
1993年年中的金融整頓,連帶著股市也跟著泛綠。
1993年8月6日,上海證券交易所所有上市A股均採用集合競價。
1993年8月20日 第一隻上市投資基金 淄博基金
1993年9月30日第一家股權收購中國寶安集團股份有限公司宣布持有上海延中實業股份有限公司發行在外的普通股超過5%,由此揭開中國收購上市公司第一頁。寶安收購延中實業股權通過二級股票市場進行控股的「寶延風波」
1993年10月25日,上海證券交易所向社會公眾開放國債期貨交易。
1994年4月 棱光股份 第一家國家股轉法人股公司。
1994年6月 哈歲寶 第一家上網競價發行股票。
1994年6月 陸家嘴 第一家國家股減資的公司。
1994年7月28日人民日報發表《證監會與國務院有關部門共商穩定和發展股票市場的措施》。
1994年7月29日 股災
1994年7月30日「停發新股、允許券商融資、成立中外合資基金」三大政策救市行情上證指數從當日收盤的333.92點,
8月漲至9月13日的1052.94點,累計漲幅215.33%。
1995年1月1日,即日起實行T+1交易制度。
1995年2月23日,上海國債市場出現 史稱「327風波」。
1995年3月,當證券市場已經發展四年多以後,才進政府工作報告,拿到了准生證。
1995年5月17日,中國證監會發出《關於暫停國債期貨交易試點的緊急通知》,協議平倉。
1995年5月18日暫停國債期貨交易試點,滬市A股跳空130點開盤,滬指當天漲幅40%多;留下新中國股市上最大的一個跳空缺口成交量也巨幅放大至84.93億元。
1995年5月20日僅過兩天,國務院證券委宣布當年新股發行規模將在二季度下達,滬指瞬間跌去16.39%。
1995年7月11日,中國證監會正式加入證監會國際組織。
1995年 一汽金杯 第一家虧損公司。
1996年的上海股市猶如一個大轉盤,從年初的500多點,一直沖到1250點;深圳股市更是瘋了,從年初的900多點沖到了4200點。
網下認購買新股票需要上門帶現金
1996年4月1日,中國人民銀行發布公告稱,今起不再辦理新的保值儲蓄業務。
1996年4月24日,上交所決定調低包括交易年費在內的七項市場收費標准。
1996年4月25日合並方式組建「申銀萬國證券股份有限公司股份有限公司」。
1996年5月29日,道·瓊斯推出中國股票指數,分別為道·瓊斯中國指數、上海指數和深圳指數。
1996年9月24日,上交所決定,從10月3日起分別下調股票、基金交易傭金和經手費標准;同時對證券交易方式作出重大調整,即由原來的有形席位交易方式改為有形無形相結合,並以無形為主的交易方式。自10月份起全面推廣場外無形席位報盤交易方式。
1996年國慶節後,股市全線飄紅。證監會坐不住了,團團冷風朝股市吹來,意圖降溫,但行情仍節節攀高。
1996年12月16日《人民日報》特約評論員文章《正確認識當前股票市場》[第三任證監會主席周正慶組織人撰寫]「最近一個時期的暴漲則是不正常和非理性的。」從而引發市場暴跌。
1996年12月16日,滬、深證券交易所上市的股票交易,實行漲跌幅不超過前日收市價10%的限制。
「12道金牌」
1997年4月10日,發行可轉換公司債券試點拉開序幕。
1997年 5月股市終於在重壓之下進行調整。
1997年6月6日,禁止銀行資金違規流入股票市場。
1997年11月,經國務院批准,國務院證券委員會頒布實施《證券投資基金管理暫行辦法》。
1997年5月到1999年5月的下跌,是中國股市非常值得玩味的第二次大熊市。
1998年3月23日,金泰、開元、興華、裕陽、安信等五大證券投資基金和南化轉債、絲綢轉債兩個可轉換債券相繼登場。專家理財證券市場金融衍生工具擴大的一種標志。
1998年4月28日 遼物資A 第一家ST公司。
1998年度,人行先後在3月25日,7月1日,12月7日連續三次降息。
1998年6月12日,國家宣布降低證券交易印花稅,從單邊交易千分之五降低到千分之四,
1999年開始,一批批困難企業開始紛紛上市「脫困」,弄虛作假的企業越來越多,後來暴露出來的很多違規造假的企業都是那時上市的,將股市弄得「不倫不類」。
1999年5月7日周末北約導彈襲擊中國駐南斯拉夫聯盟大使館。
1999年5月10日周一,滬深股市跳空而下,「導彈缺口」炸在每個股民心中。
1999年5·19行情 一開盤網路股啟動領頭的是東方明珠、廣電股份、中信國安等滬市上漲51點,深市上漲129點。5月19日後,大盤依然一片大紅
6月1日,國務院宣布降低B股印花稅。
6月10日,央行宣布第7次降息。
1999年6月12日 棱光股份 第一家遭交易所公開譴責的公司。6月14日,證監會官員發表講話指出股市上升是恢復性的。
6月15日,《人民日報》再次發表特約評論員文章重復股市是恢復性上漲,6月25日,兩市成交量竟達830億元,創歷史紀錄。管理層還允許三類企業獲准入市,當天大盤跳空高開,上證指數當日大漲103.52點,漲幅6.59%。政府很快出台了一系列利好火上澆油。中國股市進入了空前的大牛市功利性透支。
1999年7月1日,《證券法》正式實施,而令人啼笑皆非的是,滬深股市以大幅下挫的方式來迎接中國證券業的第一部立法。
1999年4月16日,廈海發公告其股票將從4月19日起實行特別處理,成為1999年首家的ST公司。
1999年7月9日 農商社、雙鹿,蘇三山、渝鈦白第一批PT公司。
1999年10月,國務院批准實施《中國證券監督管理委員會股票發行審核委員會條例》。
1999年後,股市就迎來以網路為首的高科技風暴。上市公司觸網忙,無論真假,只要名字沾上數碼或者網路兩字,股價就會扶搖直上。這種情況一直延續到2001年。
2000年4月 吳江絲綢 第一家可轉債公司發行股票。
2001年1月初,經濟學家吳敬璉拋出「賭場論」,怒斥股市黑庄接著又引發中國股市「推倒重來」的觀點。旋即招來經濟學家厲以寧、董輔、肖灼基等的反擊,要像對待嬰兒一樣愛護股市國內掀起股市大討論:「學費論」
2001年1月初,經濟學家吳敬璉拋出「賭場論」,怒斥股市黑庄接著又引發中國股市「推倒重來」的觀點。旋即招來經濟學家厲以寧、董輔、肖灼基等的反擊,要像對待嬰兒一樣愛護股市國內掀起股市大討論:「學費論」。6月14日,國有股減持辦法出台財政部部長項懷誠當即表示:「國有股減持是一個利好因素。」,後來股民們認識到,減持就是變相攤派和擴容,而按照新股發行價格減持是殺富濟貧。滬指創下此前11年來新高2245點,直到7月13日,股市仍在高位盤整。7月26日,國有股減持在新股發行中正式開始,股市暴跌,滬指跌32.55點。10月19日,滬指已從6月14日的2245點猛跌至1514點,50多隻股票跌停。當年80%的投資者被套牢,基金凈值縮水了40%,而券商傭金收入下降30%。1500點「鐵底」岌岌可危
10月22日晚9時,中央電視台宣布,國有股減持辦法暫停。由五部委聯合調研,由財政部主持的國有股減持辦法,實行了3個月就被證監會一家宣布暫停了。10月23日,證監會宣布首發增發停止國有股出售。
2001年中國股市彷彿打開了潘多拉魔盒「股權分置也逐漸成了一個筐,什麼問題都可以往裡裝。」「海歸派」官員又陸續推出了「市場化」和「國際化」改革,其中大多「水土不服」,在強力推行中,又在股權分置的框架下被扭曲。
從2001年到2005年,各種政策救市的老辦法悉數用盡之後,股市仍一蹶不振。此前的「國九條」也不敵頹勢,溫總理講話也被視為利空。被套股民比比皆是。「遠離毒品遠離股市」的呼聲成為交響。
2001年後中國股市開始過度擴容,盡管股市一直走跌,但融資額卻達到了近15年來融資額的40%左右。
2001年2月,經國務院批准,中國證監會決定境內居民可投資B股市場。
上市企業仍舊千方百計「圈錢」,可謂使盡渾身解數:從整體上市到分拆上市,從信誓旦旦到原形畢露,從欠債不還到以股抵債……而好的企業卻又紛紛海外上市。
2002年6月23日,國務院決定,除企業海外發行上市外,對國內上市公司停止執行關於利用證券市場減持國有股的規定,並不再出台具體實施辦法。國有股減持停止。
2002年6·24行情
2002年12月,中國證監會頒布並施行《合格境外機構投資者境內證券投資管理暫行辦法》,這標志著我國QFII制度正式啟動。
股市仍義無反顧地走上漫漫「熊」途 ———「5·19」這一生於政策、長於政策的大牛行情,終於還是死於政策失靈的陷坑裡延續多年的政策市終於走到末路:不僅政策的邊際效益遞減,且管理層信用被嚴重透支。
2003年7月 QFII 第一單
2004年1月31日出台了「國九條」《國務院關於推進資本市場改革開放和穩定發展的若干意見》。
2004年6月1日 證券投資基金法施行 2003年10月28日,十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五次會議通過。
2004年,上證 180指數樣本股的成交額超過全部股票成交額的一半以上,上證 50指數樣本股成交額又佔到了上證 180指數的近 60%,資金正毫不猶豫地向藍籌股集中。
2004年有兩個「死亡」標志將被記入歷史:一個是,南方、漢唐、閩發、大鵬等靠「坐莊」為生的券商,資金鏈斷裂後難以為繼,或被接管或被清盤;另一個是,多年來威風八面擎「庄股」大旗的德隆系轟然倒下。
2005年 2月以來,上證指數絕地翻身,一度重返 1300點之上。4月29日上市公司股權分置改革啟動 解決股權分置,就是中國股市必須要打的「遼沈戰役」。股市的「三大戰役」。5月9日,證監會迅速圈定了4家上市公司進入股權分置改革首批試點程序。上證指數重挫28點收於1130.84點,再創6年新低。
原來激進的全流通主張者如韓志國、張衛星等卻表示:試點方案不利於流通股股東,同國資委討價還價也是太難。不是一個「純潔」的過程,是一個利益博弈的結果。
2005年6月6日證監會推出《上市公司回購社會公眾股份管理辦法(試行)》,這天股指跌破千點。上午11點06分,滬市股指跌至988.32點。
2005年6月8日暴漲瘋漲了8%的「人工牛市」股票市場創下了自2002年以來的最大單日漲幅和最大單日成交記錄,滬深兩市共有120隻股票漲停,兩市共成交317億元。「虛弱的井噴」。
2005年8月22日寶鋼權證上市 每日的成交量超過股票的總交易量,達到了七八十億元。
2006年6月19日深交所 IPO第一股中工國際 中小企業板的第51隻股票。
2006年7月5日中國銀行上海證券交易所掛牌。
2006年10月27日中國工商銀行 全球最大IPO在滬港兩地同日開盤。
2007年5月30日,財政部決定自5月30日起將證券交易印花稅稅率由1‰調整為3‰,受此影響滬指開盤4087點,跌幅5.71%,深成指開盤12651點,跌幅5.99%。
2007年,10月16日,滬指見定6124點。
2008年4月24日,經國務院批准,從即日起證券(股票)交易印花稅稅率由現行的千分之三調整為千分之一。
2008年9月19日,經國務院批准,財政部決定從2008年9月19日起,對證券交易印花稅政策進行調整,由現行雙邊徵收改為單邊徵收,稅率保持1‰。
同日,為確保國家對工、中、建三行等國有重點金融機構的控股地位,支持國有重點金融機構穩健經營發展,穩定國有商業銀行股價,中央匯金公司將在二級市場自主購入工、中、建三行股票,並從即日起開始有關市場操作。
Ⅳ 建國62年來的變化800字作文!原創原創原創!!!!!
如今的我們要去逛街,南大街是再好不過的選擇了,琳琅滿目的商品映入眼簾,色彩繽紛的衣褲擺滿櫥窗,一盞盞霓虹燈,發散著耀眼的光芒,整個夜空都亮了起來,街旁,一個個商鋪臨街而建,來往的顧客絡繹不絕。
可六十二年前的南大街是怎樣的呢?
一排排矮小的紅瓦磚房,一條條狹窄的石子小路,寧靜的小村莊坐落在三面環海的煙台,當第一縷陽光斜映在房前,就像一幅畫般的美好。沒有繁華喧囂,也沒有車水馬龍,與如今的日夜燈火通明的南大街截然相反,六十二年,改變了太多太多。
Ⅳ 交通銀行的發展歷史是什麼
交通銀行創建於1908年,是中國早期的四大銀行之一,也是中國早期的發鈔行之一,在近代中國金融史上佔有重要的地位。交通銀行在籌建過程中,採取了官商合辦的形式,為股份有限公司性質的商業銀行。交通銀行成立後所做的第一件事,就是負責借款贖回京漢鐵路的經營權。
經過努力,京漢鐵路的路權於1908年12月收回。交通銀行初期為經營輪、路、電、郵四政往來的專業銀行,以後逐步發展成為經營一般銀行業務的商業銀行。交通銀行較早地借鑒了國外商業銀行的經營管理方法,是我國最早在海外設立分支機構的銀行,對促進我國早期銀行業的發展起到了一定作用。
1928年,國民政府頒發了《交通銀行條例》,特許交通銀行為「發展全國實業之銀行」,交通銀行成為當時第二家最大的官商合辦銀行。1935年,國民政府形成了中央銀行、中國銀行、交通銀行、中國農民銀行、中央信託局、郵政儲金匯業局,即「四行兩局」的金融體系,為發展中國近代工業做出了貢獻。
新中國成立後,交通銀行被新政府接收。1954年,中共中央、政務院決定在交通銀行原有機構和幹部的基礎上建立中國人民建設銀行。從1958年開始,交通銀行除香港分行繼續營業外,內地行的業務分別並入當地中國人民銀行和中國人民建設銀行。
1986年7月24日,為適應中國經濟體制改革和發展的要求,鑒於交通銀行對於中國金融的巨大歷史影響以及在國際上良好的聲譽,國務院批准重新組建交通銀行。1987年4月1日,重新組建後的交通銀行正式對外營業,成為中國第一家全國性的國有股份制商業銀行,總行設在上海。
作為金融改革的試點,交通銀行在中國金融業的改革發展中實現了六個「第一」,即第一家資本來源和產權形式實行股份制;第一家按市場原則和成本--效益原則設置機構;第一家打破金融行業業務范圍壟斷,將競爭機制引入金融領域;第一家引進資產負債比例管理,並以此規范業務運作,防範經營風險;第一家建立雙向選擇的新型銀企關系;第一家可以從事銀行、保險、證券業務的綜合性商業銀行。
1994年,飛速發展的交通銀行已經成為中國第五大銀行,按資產規模在全球銀行中位居第191位,成為一家在國內外都具有影響力的大型商業銀行。為適應形勢的變化和自身改革的需要,交通銀行實施了由多級法人向一級法人體制的變革。統一法人體制後,交通銀行的經營管理更加規范,社會影響和市場形象進一步提高。交通銀行改革發展的實踐,為中國股份制商業銀行的發展探索了道路,對金融改革起到了催化、推動和示範作用。
年6月,在中國金融改革深化的過程中,國務院批准了交通銀行深化股份制改革的整體方案,目標是把交通銀行辦成一家公司治理結構完善,資本充足,內控嚴密,運營安全,服務和效益良好,具有較強國際競爭力的現代金融企業。在深化股份制改革中,交通銀行完成了財務重組,成功引進了匯豐銀行、社保基金、中央匯金公司等境內外戰略投資者,並著力推進體制機制的良性轉變。
2005年6月23日,交通銀行在香港成功上市,成為首家在境外上市的中國內地商業銀行。2007年5月15日,交通銀行又在上海成功發行A股。
目前,交通銀行已經發展成為一家「發展戰略明確、公司治理完善、機構網路健全、經營管理先進、金融服務優質、財務狀況良好」的具有百年民族品牌的現代化商業銀行。交通銀行現為中國第五大銀行;按總資產排名,已躋身全球銀行百強行列。
Ⅵ 保險公司推進電子化服務
(一)保險業整體實力進一步提高我國保險業整體實力的增強主要體現在以下四個方面:一是業務持續較快增長。2006年實現保費收入5641.4億元,同比增長14.4%。其中財產險保費收入1509.4億元,同比增長22.6%;壽險保費收入3592.6億元,同比增長lO.7%;健康意外險保費收入539.4億元,同比增長19%。保險深度2.8%,保險密度431.3元。二是經濟補償能力不斷增強。2006年保險業共支付賠款和給付l438.5億元,同比增長26.6%。三是資產規模穩步擴大。保險公司總資產1.97萬億元,比2005年底增長29%。四是市場主體逐步增加,市場活力增強。全年共有9家新的保險公司開業,保險公司達到98家;共有367家新的專業中介機構開業,專業中介機構達到2110家;新增4家保險資產管理公司和1家保險資金運用中心,資產管理公司達到9家。(二)結構調整取得明顯成效隨著我國保險業的快速發展,保險監管機構非常重視保險業的結構調整,這些年來採取了一些措施並取得了顯著成效。一是財產險薄弱環節得到加強,新的業務增長點逐步形成。農業保險和責任保險實現較快增長,農業保險保費收入8.5億元,同比增長16.2%,責任保險保費收入56.3億元,同比增長24.3%。二是壽險業務結構進一步優化。壽險公司更加重視內含價值和長期穩健發展,期繳業務和長期壽險業務發展較快。個險新單期繳占個險新單保費的27.9%,10年期以上的新單期繳保費收入336.6億元,同比增長19.9%。三是中介市場的作用進一步發揮。通過中介渠道實現的保費占總保費收入的79.6%。四是區域發展更加協調。中西部地區保費收入分別增長15.9%和20.7%,增幅分別高於全國平均水平1.5和6.3個百分點。(三)經營效益穩步提升保險公司盈利狀況繼續改善。投資收益穩步增加,2006年全年實現投資收益955.3億元,收益率達到5.8%,比2005年提高2.2個百分點,為近3年最好水平。行業競爭力逐步提高,上市公司得到技資者的普遍認同,股價不斷攀升,中國人壽市值已位列全球上市壽險公司第一。(四)保險業改革開放向縱深推進我國保險業改革開放也在逐步向縱深推進,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一是根據國務院23號文件精神,保監會修改完善了《保險業發展"十一五"規劃綱要》並正式發布。二是繼續推進保險公司上市。2006年12月21日民安控股在香港上市,2007年1月9日中國人壽A股上市,目前在境內外上市的中資保險公司達到5家。三是繼續推動國有保險公司體制改革。中再集團獲得匯金公司注資40億美元,中華聯合股份制改革基本完成。四是穩步推進保險公司綜合經營試點。中國人壽參股了廣東發展銀行和中信證券,中國平安收購了深圳商業銀行。五是成立保險保障基金理事會,加強保險保障基金的徵收和管理工作。保險保障基金目前達到80億元。六是對外開放繼續擴大,截至2006年底,我國保險市場上共有41家外資保險公司,來自20個國家和地區的133家外資保險公司在華設立了195家代表處。保險業國際化程度逐步提高,國際合作不斷加強,形成了中外資保險公司優勢互補、和諧發展的局面。二、當前我國保險公司經營管理的特殊性保險公司是保險市場的供給者,保險公司的經營狀況直接影響保險市場的發展狀況,保險公司經營管理與其他股份公司相比有著自身的特殊性。(一)風險的集中性沒有風險就沒有保險。保險業是經營風險的行業,其產品和服務本身就是社會和經濟生活中可能發生的各種物質和利益損失風險。保險公司通過承保活動,集聚了大量風險,這就需要在風險識別的基礎上,採取適當的風險管理技術手段,在時間和空間上進行合理的分散化處理。同時,保險公司通過建立保險基金的形式,積聚了大量資金,這些資金在保值增值的運用過程中,不可避免地會遇到資金管理和運用風險。這就對保險公司的風險管理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二)成本的後發性除了管理費用之外,保險業經營的最大成本是保險賠款。保險公司產品和服務的價格(費率)依據是大數法則,由保險標的過去的損失概率作為基本依據(即純費率),加上一定的趨勢修正系數、營業費用率和預期利潤率(即附加費率)確定的。採取的是收費在先、賠款在後的經營方式。因此,建立在歷史統計分析基礎上的定價,與保險責任期滿之後的實際損失賠款成本可能存在一定的差異性。這一特點,客觀上既要求保險公司具備較高的精算(損失率成本預測)管理水平,也要求保險公司具有良好的承保風險標的的同質性選擇管理水平。(三)產品和服務的同質性保險產品和服務就其形式而言,不具有核心技術的獨占性,也不受專利保護,極易模仿。任何一個新的產品和服務舉措,只要競爭對手願意,都可以在較短的時間內引進、移植或改造。因此,由產品的差異化人手打造公司的差異化,在保險行業是極其困難的。保險公司之間的差異化特徵,更多的要依靠管理的差異化形成法人行為的差異化,進而通過其理念傳播、組織效率、員工行為等方面綜合表現出來。(四)經營的廣泛社會性有風險就有保險。保險公司的客戶遍及社會的窄面、各個層次,其經營也隨之帶有較為廣泛的社會性。類型和客戶需求的多元化,既要求保險公司的客戶服寅更加廣泛的適應性,同時又要求保險公司在經營上具萑的針對性和靈活性,顯然,這一特殊要求不但對公司管理能力是一個巨大挑戰,而且也是對管理者和從業人員和服務素質的巨大挑戰。(五)經營管理活動的較大彈性如前所述,由於保險服務對象的情況千差萬別.風險事故損失情況各不相同,加之我國現行監管政策要求保險及其分支機構只能在注冊地的行政區域內開展經營活動,因此,在其經營管理活動中,保險標的承保前的風險評估、保險事故後損失金額鑒定等主要環節,都不同程度地存性,使得保險公司在定價管理、成本管理、人員管理和服理等具體管理工作上難以全面實現標准化。同時,保險分支機構點多面廣,管理幅度大,管理層次多,客戶及其分布存在很多地域差異,這也拉大了保險公司管理的彈性。三、在當前背景下我國保險公司不同發展階段經營特徵(一)公司的初創期由於發起人對各類資源配置准備得比較充分,對市場行情了解較透徹。故此階段公司主要領導人威望較高,員工對公司成功的期望較高,企業與員工追求的目標高度統一.因此,此期間公司的主要管理特徵是:(1)領導決策高度集公司的決策力、應變力、抗壓力、預見性全仰仗領導個人智慧和經驗,領導臨場決策意見就是公司決定;(2)公司層級管理職責范圍不明確,但互相配合、協調性特強;(3)員工熱情高漲,加班加點不計報酬,工作效率高;(4)公司從領導到員工,相互之間處事無瞻前顧後,遇到問題立時糾正,公利性、是非觀高度一致;(5)凝聚力強,員工空前團結,公而忘私,舍小家而顧"大家"。此時,應勢利導,樹立領導個人威望、創造非權力因素的影響和企業文化價值觀,是最好時機。(二)公司的成長期市場份額迅速提高,公司發展壯大,員工收入明顯改公司美譽度逐漸顯現,管理流程逐步規范,大企業的文化氣象逐漸形成,公司呈現出蒸蒸日上的興奮發展狀態。其特徵是:(1)公司的決策層與管理層、基層權力分配到位,各層級的管理職責明確;(2)公司建成的利益初期分配到位;(3)實現公司近期計劃的動力源形成合力;(4)公司以發展化解矛盾的效果明顯;(5)公司的規模與效益發展迅速;(6)公司權力的寶塔型迅速形成,公司領導由身先士卒的平等型變為仰望型,權重與威懾顯現。(三)公司的發展期此期間的特徵是:(1)業務量由高速增長趨於平緩;(2)員工創業期的激情逐漸消退;(3)員工的收入慾望逐漸理智,行為也趨向理智;(4)由於在成長期而出現的權力再分配矛盾已經化解,公司的層級管理機構細化,運作自然;(5)公司領導在初建期、成長期樹立的權力威望逐漸消退,非權力影響可使公司"無為而治";(6)員工對收入企求的是多發獎金,老闆與員工各思其利。四、我國保險公司不同發展階段存在問題及成因(一)我國保險公司不同發展階段存在的問題初創期是公司從無到有從小到大的發展階段,因自身的不成熟以及對外部環境的敏感性從而面臨各種風險,總的來說在初創期公司主要會出現下列問題:(1)公司進入市場的政策風險,如市場受挫,士氣大挫,招致各方連鎖反應,代價不可估量;(2)層級管理崗位設置不合理;(3)領導的個人因素,決定公司的命運走向。到了成長期,公司已經渡過了難關,逐步走向正軌,對於市場競爭以及監管政策已經熟悉,此時矛盾的重點往往出現在公司管理層,在成長期公司主要會出現下列問題:(1)職位分配不公,導致彼方利益受損;(2)公司成果分配不公,導致利益團隊產生;(3)公司領導者在初建期用權不夠平衡,致使股東與管理層部分成員之間創造了天然的溝通,形成利益紐帶。公司一旦出現經營症狀,即可興風作浪,投資者與管理者結成同盟,極易翻盤;(4)用人不當,導致元老級意見不一,網上車險產生裂痕;(5)創新能力投入不夠,導致後繼乏力。到了發展期,應當說,公司已經建立了較為完善的法人治理結構,權利分配均衡合理,業務量逐步達到飽和,這種情況下問題往往出現在細節上,但卻是不可忽視的問題,具體來說在發展期公司主要會出現下列問題:(1)政策對業務的支持力度明顯縮水;公司利潤追求一高再高;產品結構不合理;員工人心浮動;(2)公司辦事程式化明顯,衙門官式習氣濃重,效率遠不如從前;(3)領導集團的領導合力出現分化,分工合作變為分塊合作;(4)人心的離心,導致公司出現發展的再生功能障礙。(二)我國保險公司經營管理中問題產生的原因保險公司在經營過程中之所以產生前文所述的各種問題,歸納起來主要有如下三個方面的原因。1.尚處於發展初級階段的國內保險市場,沒有形成高效有序的市場運行規則。改革開放以來,國內保險業得到了長足的發展,保險業務快速增長,保險市場不斷發展,保險立法不斷健全。但與保險業發達國家相比,國內保險業還處於初級階段,市場主體較少,市場壟斷程度較高,市場競爭層次較低,規范有序的市場環境尚未形成,價值規律在保險市場中的作用尚未得到正常的發揮,國民保險意識有待進一步提高。在這種尚欠完善的保險市場環境下,市場供給大於需求,傳統市場領域趨向飽和而導致競爭激烈,新興市場領域因國民收入水平和行業發展水平的差異較大而沒有形成規模需求效應。直接經營業務和面向市場的保險公司基層單位受各自計劃任務的壓力和經濟利益的驅動,在市場監督管理力度不夠的情況下,難以避免地導致經營管理中的短期行為和違法違規行為。2.保險公司管理的精細化程度不高,內控管理制度不健全。(1)部分基層公司在制定年度業務發展計劃指標時,缺乏對當地經濟發展水平和保險市場發展水平等因素的分析,下達的計劃指標難免簡單化和針對性不強,導致基層公司完成保費任務的壓力過大而盲目追求業務發展規模,業務質量不高,效益水平低下;或者是違規經營,採取一些不正當手段招攬業務。(2)基層公司在經營管理過程中缺乏長遠發展的眼光,對保險市場開發沒有長遠的計劃和措施,著眼於短期利益。如在新興市場開發和新的保險產品推廣上,因為市場對保險的認知需要一個較長的過程,並且要求保險公司進行大量的宣傳和加大前期投入,一些基層公司考慮到投人大、收效慢而喪失了積極性,遇到困難就退縮,新興保險市場開發工作難以展開。(3)基層公司內控制度不健全,統一法人制度執行不力,貫徹落實上級公司要求不到位。部分基層公司對管理工作重視不夠,沒有根據形勢的變化健全和完善內控管理制度,部分制度缺乏現實操作性,形同虛設,使管理工作無章可循而出現混亂的局面。部分基層公司統一法人意識不強,對上級公司制定的承保理賠、規范經營、財務管理等方面的制度和要求,越權行為和違規行為時有發生。(4)管理技術落後。部分基層公司電子化水平較低,運用電子化管理的認識和措施也有差距,有的還大量依賴和使用手工操作,給管理工作的精細化造成障礙。3.保險公司從業人員整體素質不高。據調查,部分基層公司業務人員90%以上沒有接受過正規的保險專業知識教育,文化水平較低,接受新生事物的能力較差。對員工培訓缺乏一套行之有效的制度,也沒有長期性的計劃。當前,基層公司大部分業務員依靠經驗和關系網展業,對保險的職能和作用認識不清,缺乏市場營銷、風險管理等學科知識的支持,承保理賠工作技術含量低,服務水平停滯不前,對公司的發展戰略、經營理念、經營管理辦法,以及多項改革措施和公司發展前景缺乏足夠的了解。也有相當一部分基層公司高管人員不完全具備職業經理人的素質,對於發展戰略、經營目標、市場營銷、成本核算、人力資源配置、考核機制、統一法人制度等重要管理職能缺乏足夠的認識和綜合靈活地加以運用。五、改善我國保險公司經營管理的理念及措施(一)轉變經營觀念,變粗放式經營為集約化經營1.我國加入wTO後,國內保險公司發展已經面臨各方面的挑戰。基層保險公司過去那種粗放式的經營管理模式,已經不能適應形勢發展的需要。基層保險公司在經營管理過程中必須樹立成本效益觀念,苦練內功,以增強盈利能力和提高市場競爭實力為中心,實現公司業務速度和效益的同步增長,不斷發展壯大。在業務發展戰略上,要深入調查了解當地經濟發展情況,認真分析市場變化,不斷研究市場動態,多角度、全方位地挖掘市場潛力,以先進的經營理念、靈活的展業方式、豐富的保險產品、優質的保險服務參與市場競爭,促進業務快速、持續、健康發展。要不斷學習和借鑒同業發展的先進經驗,彌補自身的不足,增強發展的後勁。基層保險公司領導班子要有長遠發展的眼光,避免經營管理中的短期行為,堅持依法依規經營,加強公司各項管理和基礎建設,為公司長遠發展打好基礎。2.為加強我國保險公司的自我約束機制,增強其市場競爭力,保險公司應轉變經營管理機制。汽車保險計算按照"產權明晰、權責分明、政企分開、管理科學"的要求,實行規范的公司制改革,建立和完善現代企業經營機制,使保險企業成為適應市場經濟要求的法人實體和競爭主體。要從構築規范的法人治理結構人手,建立民主科學的決策機制、高效有序的運行機制、嚴格規范的監督約束機制以及市場競爭的優勝劣汰機制,把保險企業辦成真正意義上的商業保險公司。3.在成熟的股票市場中,保險公司上市已成為一種慣例,而且世界上著名的保險公司也基本上都是上市公司。通過在資本市場上市來募集資本,已成為國際上保險企業籌資的一種重要手段。而且,保險公司上市,也是保險公司擴張自身規模,提高競爭力,迎接國外保險公司挑戰的需要。再次,保險公司上市對完善保險公司自身的治理結構、增強證券市場的穩定性也至關重要。4.國際經驗表明,保險投資對保險公司的價值以及對保險公司的經營影響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而國內保險公司資金可以投資的領域卻十分有限。因此,拓寬保險公司的投資渠道必將是中國保險業的一個發展趨勢。有必要指出的是,應建立合理、完善的投資組合模式,提高保險公司的投資績效。西方著名的保險公司一般採用集中統一投資模式或專業化控股投資模式來提高投資績效。這兩種模式都是指在一個集團或控股公司下設產險子公司、壽險子公司和投資子公司,專業子公司將產、壽險子公司資金分別設立賬戶,獨立進行投資,這種投資模式可以充分利用集團總部的雙重風險監控體系防範風險,這種投資模式無疑是值得我國保險業借鑒的。(二)加快創新步伐,改進保險營銷方式1.創新是發展的不竭動力,是提高競爭實力的客觀要求。要加快產品創新,在深入分析和研究市場需求的基礎上,加大對新產品的開發和推廣力度,加大宣傳和投入力度,努力開拓新的市場領域,不斷形成新的業務增長點,徹底擺脫業務發展依賴於傳統險種的束縛。基層保險公司在業務發展戰略上,對我國國民經濟所有制結構發生的變化要有充分的認識,不能老是把眼光局限於一些國有大企業上,應充分挖掘個體、私營經濟和廣大農村市場的潛力,充分利用保險代理人、經紀人等中介機構資源,培養一批忠誠於公司、職業道德素質高的營銷隊伍,完善落實好營銷員管理制度、代理人管理制度、經紀人管理制度,開辟新的業務發展渠道。要加快服務創新,創新服務的內涵和形式。基層保險公司要突破保險服務僅限於承保和理賠的局限,強化對客戶的延伸服務,倡導增值服務和跟蹤服務。加強對承保前的風險評估和承保後的風險管理,對客戶提出全面合理的風險防範建議,既有利於提升服務質量和水平,又有利於提高公司:效益。2.面對國內市場的國際化和世界保險市場的全球鉑國保險業要在國內市場立穩腳跟,並在國際市場有所拓目前落後的保險營銷方式顯然滯後於中國保險業進一步展業的需求。因此,必須對現行的推銷手段與方法進行改革,如推行銀行代理,以期形成以銀行為主的代理業務網路,以便充分利用銀行結算業務量大、網點多、信息網路系統完善,客戶廣泛等優勢。再如試行網上銷售,爭取在以高技術支持的銷售領域不落伍或占據有利地位。這些改革將使我國保險業的營銷方式由上門推銷、關系營銷向真正的服務營銷、創新營銷、整體營銷等更高階段的營銷方式邁進。(三)強化管理意識,提高管理質量和水平基層保險公司要提高對加強管理工作重要性的認識,增強內控管理自覺性,樹立起管理是企業發展生命的觀念。加強內控管理制度建設,建立起高效率的管理機制,加強電子化建設,為管理工作的開展提供強有力的技術保障和支具體講,業務上要重點加強市場營銷管理、核保管理和單證控制管理;理賠上要重點加強查勘定損管理和報價核賠管理;財務上要重點加強收付費系統管理;人員上要重點加強職業行為管理和考核機制管理。上級公司要加強對基層保險公司管理工作的監控和指導,確保統一法人制度的順利執行和政令的暢通,同時建立配套的責任追究制度和獎懲措施,加強對基層公司經營管理行為的約束。保險監管機構要加強對基層公司市場行為的監督和管理,加大對違法、違規行為的查處力度,培育有利於基層保險公司發展的市場環境。(四)加強保險隊伍建設人是生產力中最積極的因素,解決好人的問題是解決切問題的根本。配備一支業務能力強、管理水平高、具有新能力的領導班子,是基層保險公司發展的組織保證和重基礎。基層保險公司領導班子要不斷學習新知識、新事物,不斷提高領導能力和經營管理水平,才能適應現代保險公司發展的需要。要加強對基層保險公司員工的教育和培訓。高員工的綜合素質,不斷培養符合現代保險公司發展要求員工隊伍。加強基層保險公司企業文化建設,增強公司的聚力和向心力,倡導團隊協作,倡導激勵,宣揚先進,並通過分配結構和分配機制的改進,穩定員工隊伍,充分調動每位員工的積極性和創造性,為公司發展提供強大的人力資源保證。具體可採取如下幾個方面的措施:(1)設定考核體系,讓制度管人,制度面前人人平等,基層領導只是制度執行的裁判;(2)制訂激勵機制,從職位、金錢、機會、關愛等,全方位獎懲;(3)制訂升遷制度,打破元老一統天下的局面,從基層選拔競爭優勝者,充實到重要領導崗位。讓基層員工看到希望,樹立榜樣;(4)妥善安置元老級人員,如待遇、關懷、參政議政發揮余熱。其目的是授之元老,撫之來者,達到穩定大局的目的。能兌現當初的承諾的公司就是好公司
擴展閱讀:【保險】怎麼買,哪個好,手把手教你避開保險的這些"坑"
Ⅶ 金融業綜合經營是指什麼
一般認為,金融業可以看作是主要由銀行業、證券業和保險業三個小行業構成的一個大行業。如果金融業內的經營者只在單個小行業內經營稱為"分業經營",即商業銀行只從事商業銀行業務,證券公司只經營證券業務,保險公司只經營保險業務。至於何種方式可以稱為綜合經營,目前則引起較大的爭議.
發達國家和地區金融業綜合經營制度變遷中的共性特徵:
1、 綜合經營表現為一個漸進的過程,在此過程中允許結合的業務范圍越來越廣、區域越來越大、方式也越來越多,即由禁止金融機構的結合、人員的結合、資金的結合到逐步有條件地放開,在效率、監管成本和內部協調成本三者之間尋求動態平衡。
2、 金融監管政策總是滯後於金融業的發展,是一種被動式的迎合。金融業綜合經營一般是通過業務經營形式的融合與相對應的組織體制創新,在法律界定的空白點上進行突破,如美國金融服務法出台之前很多條款已經被突破。其後,再從發展過程中所獲得的事實利益為依據來推動立法的變革。在目前已經允許綜合經營的國家和地區中,除日本等少數金融體系外,一般都經歷了一個對法律與政策逐步突破的漸進過程,但金融業綜合經營模式的正式確立,法律是最後一道屏障。
3、 由於各國分業的起點和金融監管法律法規不同,在不同的金融發展階段會採取不同的方式甚至表現出較大的差異。如在台灣銀行內部可以設立信託部經營證券承銷業務,銀行與證券並未"完全分離",這與美國早年的證券與銀行業完全分離並不相同,又與德國銀行的一體化也不相同。
4、 實現綜合經營的形式多樣化。綜合經營不等同於某一種形式,實現綜合經營的方式不只是一種,在實行金融控股公司制的美、日和我國台灣地區也允許資本或規模較小的金融機構綜合經營採取母子公司制。
總之,綜合經營只是一個程度的概念,不同的國家或地區在不同的經濟發展階段其深度和廣度可能會不同。實踐中,分業經營與綜合經營模式的選擇按其主體不同可分為兩個層次:一是金融機構自身的選擇,關鍵是看哪種模式能為其帶來更大利益或更有利於同行競爭;二是政府對金融機構的強制性要求,其目的是在保證金融體系穩定和提高金融服務效率之間求得平衡,金融政策的開放將給金融業界提供更多選擇的機會。實質上從分業經營到綜合經營只間很難找到一個分水嶺,因為金融制度中各種業務的分離或結合方式呈多樣性,且不同制度對特定的結合方式規定具有差異。所以,我們只需判斷某金融制度是否更趨向綜合經營或者相反,而不需要判斷參照物和被參照物孰是綜合經營孰是分業經營。金融業的發展有其內在的規律性,其發展必須與服務對象需求相適應,同樣我們的金融政策也必須與金融業的發展相適應,並不是我們人為隨意決定的。
從目前金融控股公司的實踐來看,國務院批準的金融控股集團有中信一家,其他准金融控股公司從其組織形態上看,大致可分為三類:第一類是純控股類型的金融機構,以不久前成立的匯金公司、建銀投資為代表;第二類是金融企業控股其他金融機構而形成的控股公司,以平安保險集團為代表;第三類為實業母公司控制金融機構而形成,包括以招商局集團、華能集團等為代表的國有控股集團以及東方集團、新希望集團等民營性質的控股集團。
Ⅷ 怎樣構建金融穩定,金融發展和公平交易的三元
當前金融亂象頻生,局部金融風險頻發,金融監管風暴頻繁,金融業的改革與發展,牽動著各方神經。面對如此錯綜復雜的形勢,加快金融業改革已迫在眉睫。回顧過往,拋開部門本位主義,加強頂層設計,才能切實推進國家金融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的現代化。縱觀當前金融業的矛盾與問題,建議從以下四大問題入手,全面規劃和設計金融體系和監管制度。
金融監管目標問題
近現代金融發展史,也是一部金融危機史,每一次危機,都使政府對金融監管的目標有了更加深刻的認識。
改革開放以來,我國金融監管基本上是雙目標:金融穩定與金融發展。金融穩定是國際慣例和共識,金融發展則是我國作為後發展國家特殊的國情需要。圍繞著雙目標,各金融監管機構在不同時期各有側重,特別是維護金融穩定,不管是在立法立規上,還是機構設置上都予以了重點鋪陳。
然而,近年來,隨著居民財富的積累,銀行、證券和保險業機構紛紛下大氣力挺進到針對個人財富管理的爭奪中,以股票、債券、基金、私募股權等基礎金融產品為標的,加上互聯網金融助力,個人面對強勢的金融機構和復雜的金融產品,往往淪為非法集資、金融詐騙、違規理財的受害者,並引發局部金融風險。目前中國人均GDP已接近8000美元,預計到2020年突破1萬美元,家庭和個人將有更大比例的財富從存款和房地產轉向復雜多樣的金融產品,對消費者的金融保護將越發突顯。
借鑒國際經驗,著眼於金融業發展趨勢,應將維護個人與金融機構間的公平交易、防範金融欺詐,作為金融監管目標的第三極,構建穩定、發展和公平交易的三元目標,唯此才能在金融立法、金融機構設置和金融市場秩序維護上,做出具有前瞻性的體制和制度安排。
金融監管體制問題
2015年春夏之交的A股市場暴跌,將中國分業監管的痛點進行了全方位曝光,「鐵路警察」各管一段式的監管,既不能總攬金融市場的全貌,也不能適應洶涌擴張的混業經營現實。綜合而言,當前以機構主體為監管邊界的分業體制有以下弊端:
一是監整套利。以近些年急劇膨脹的資產管理業務為例,銀監會、證監會和保監會針對實質相同或一致的業務,在合格投資者人數、投資門檻、募集方式、風險資本、投資范圍等方面,標准不一,約束不同,導致市場參與者廣泛借道監管偏松的機構或設計多層嵌套的產品實現跨部門、跨市場、跨機構套利。
二是監管真空。近年來,互聯網金融、金融控股公司、資產證券化和私人財富管理四大新生事物強勢挺進中國金融業,四大新金融、新業態都橫跨銀行業、證券業和保險業,面對如此混業態勢,銀、證、保三會心態復雜,想管又怕管不好,最後的集體選擇是紮好自己邊界籬笆,而不管交叉空白地帶。由於監管空白,導致新金融野蠻生長,局部風險頻發。
三是監管盲區。現在對於2015年A股巨挫的一個共識是:場外資金利用銀監會、證監會、保監會的各自規則,打通了監管壁壘,而監管部門又都是信息孤島,沒有一個監管部門能夠全流程、全鏈條地掌握入市資金的來源與集聚動態。這種監管盲區在「一行三會」以及外匯局之間的業務接頭地帶大量存在。
四是監管逆勢。上世紀80年代以來,英、德、法、日等主要經濟體全面走向混業經營與混業監管,1999年美國柯林頓政府頒布《金融服務現代化法案》,全面結束對混業經營的限制。而當主要經濟大國從分業轉向混業時,我國卻於1992年、1998年和2003年相繼成立證監會、保監會和銀監會。隨著金融深化,分業經營與分業監管已不合時宜。
五是割裂市場。建設統一大市場一直是我國市場化改革的重要目標和方向。然而,分業監管體制把分機構監管自動延伸為分市場監管,規則競爭、審批競爭,但又不互聯互通。
針對分業監管的不足,國內各界進行了廣泛討論。對此,筆者建議在體制改革設計上明確遵循以下三個原則:一是權力制衡原則,不允許任何一家監管機構權力過大;二是混業監管原則,混業經營是大勢所趨,監管體制需要順應發展趨勢;三是金融生產者和金融消費者雙保護原則,保護金融生產者穩定經營,保護金融消費者公平參與交易。
依據上述原則,在充分考慮中國國情和借鑒次貸危機後各國金融監管體制改革後,可供選擇的改革方案如下:
一是充實央行兩項職能,即宏觀審慎管理職能、金融信息統計職能。為此,在央行內部增設金融宏觀審慎管理局,專司系統性金融風險的識別、分析、監測與應對預案,制定逆周期資本、行業資本等宏觀審慎監管工具指標等;充實金融信息統計職能,明確所有金融監管部門、金融機構、金融市場都有向央行報送金融信息的義務,明確央行統一制定金融行業的統計標准,明確央行是國家金融信息的統計歸口部門。
二是合並「三會」為「二會」,即調整合並銀監會、證監會、保監會,成立中國金融業監督管理委員會和中國金融消費者保護委員會。金融業監督管理委員會監管范圍涵蓋所有金融機構和所有場內外、本外幣金融市場。可按五大板塊設置業務司局,即系統重要性金控集團監管板塊、銀行業監管板塊、證券業板塊、保險業板塊、金融市場板塊。金融業消費者保護委員會監管范圍涵蓋所有與消費者發生的金融業務,包括存貸款、銀行卡、支付、理財等,都同時接受消費者保護委員會的功能性監管。將現行「一行三會」內部的消費者保護局、銀監會打擊非法集資局等並入,從保護金融消費者公平交易、財產安全、自主選擇、受教知情等權益出發,分清職責,並將信用評級機構和個人財富管理規劃咨詢服務納入監管范圍,成立金融消費者協會和財富管理行業協會。
金融法律問題
金融法律是金融制度的載體和保證。金融制度先進與否與金融立法密切相關,所謂國家金融治理體系的現代化實質是金融法律的現代化。目前我國金融法律主要存在四大問題:
一是法律線條粗獷。即使將國務院制定的法規計入,我國金融法律法規與美、日、德等金融發達國家相比,仍十分有限,至今期貨、外匯、金融衍生品等基礎性法律我國尚未制定。
二是法律法規內容不細致,實踐操作性不強。很多法律法規變成了監管部門的基本法,再由各部門制定規范性文件,法律法規才能落地。
三是立法過多體現監管部門的意志。由於金融業的復雜性和專業性,立法部門在權力邊界、法條表述粗細等方面常常擺脫不了監管部門的影響,甚至淪為權力法律化的工具。
四是法律更新遲緩。由於我國經濟金融發展快等原因,法律法規常常顯著滯後於金融發展現實,其結果要麼是抑制金融創新與發展,要麼是市場參與者不斷試探或挑戰法律與監管的底線。
解決金融法律問題需要納入到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的高度予以統籌考慮,包括立法機構人才的職業化、專業化等。當前為規范混業經營,亟待優先解決《證券法》和《信託法》的修訂與完善。
目前《證券法》修改在即,發展多層次資本市場、加強投資者保護等都為修法之必要,但更為迫切的是擴展「證券」的定義。近年來所謂的混業經營,除了金融機構跨部門持牌、跨行業經營外,更重要的是跨市場投融資,銀行、信託公司、證券公司、公募基金子公司、私募基金、保險資產管理公司等圍繞理財業務,突入對方市場,開展全面競爭。業務類似,但依據的監管規則卻不同,導致監管套利盛行。
2017年我國《證券法》的修訂正在加快進行中,建議為混業經營、混業監管奠定法理基礎,至少將各類資產管理集合資金計劃列入「證券」定義。
《信託法》是另一部管理混業經營的基本大法,特別是在大陸法系國家。2001年10月我國《信託法》正式實施。目前《信託法》在內容和實踐上面臨幾大問題:一是將《信託法》狹義地局限為信託公司法,二是束之高閣,法院判例少,證監會、保監會怕引入《信託法》而踩了銀監會的「腳」,選擇視而不見,三是內容不適應金融業發展變化。
從國外經驗看,《信託法》規范的是財富管理制度,而不是一類公司業務,更沒有信託公司這種類型金融機構,各國通過《信託法》將「受人之託,代人理財」各方當事人的權責利進行了法律規范,尤其是對信託財產的隔離、受託人的義務進行了細致明確。當前我國財富管理市場亂象叢生,根本原因是《信託法》虛弱、虛置。
因此,建議盡快啟動《信託法》修改,將目前銀監會、證監會和保監會管理的各類資產管理業務全部納入《信託法》的規范之下。著重完善信託登記制度、信託稅收制度、委託人忠義制度、公益信託制度等。
國有金融問題
目前,在國民經濟各行業中,無論是規模佔比,還是影響力,國有經濟在金融業中的統領地位都是第一的,而在金融業中,銀行業的國有經濟成分尤為突出,總資產佔比超過60%。
國有經濟占據金融業主導地位有利於宏觀調控,有利於維護金融穩定,有利於化解局部金融風險,有利於配合國家重大經濟戰略部署。然而,在獲得上述優勢的同時,也產生了很多問題,集中可歸結為低效率。由於國有經濟銀行在法人治理結構上存在著難以克服的缺陷,導致其在資金投向上偏好國有經濟、在經營風格上過於強調穩健,在考核機制上缺乏長效激勵,其結果是銀行將大量低成本資金投向低效的國有企業、地方政府融資平台。
這些年融資難、融資貴主要體現在民營企業,資產管理市場上混亂的通道業務和嵌套業務,其根源也是民營企業通過正規渠道難以獲得低成本資金。
過去的改革實踐證明政企分開、政資分開並不能解決國企效率低下問題,說到底,國企本質上是政府對資源的直接配置。國有大銀行之所以能從十幾年前「技術上破產」的境地走向今天的世界性金融巨頭,成功的秘訣是:政府剝離不良資產+政府注資+政府傾斜上市融資+政府長期高利差保護,政府的扶持發揮了主要作用,市場化能力有限。為此,建議按照十八屆三中全會關於積極發展混合所有制經濟和推動國企完善現代企業制度的要求,銀行業國有經濟改革需要加快步伐。
一是將幾家國有大銀行逐漸改造成國有資本佔主導的混合所有制企業。漸進、有序地將中投公司或匯金公司的注資通過市場化機制和手段置換為民營資本,國有資本佔比降至50%以下、控股權以上的第一大股東。
二是將中、農、工、建、交、郵儲六大銀行之外的國有股份制銀行改造成以民營資本為主、國有資本為輔的混合所有制企業。國有資本僅是重要大股東,不具有控股地位,更多表現為戰略性財務持有者。
三是加快民間資本開設中小銀行的審核步伐。中小銀行的市場定位是吸收本地存款、向本地發放貸款,類似於美國的社區銀行。政府對民間資本開設中小銀行的政策要透明、簡潔、便利化,門檻要求應僅限於:按照相對規范的股份制建立,產權清晰;滿足資本充足率要求;參加存款保險體系;市場定位明確。只要發起成立的企業符合上述要求,就應盡快批准從事銀行業。
四是深化國有大銀行企業制度改革。建立職業經理人制度,推行更加市場化的管理層選拔方式,銀行董事會主席和銀行行長均應由董事會選聘產生。建立良性的管理層激勵,確保高級管理人員以股東利益為主要目標。在市場化選人用人的前提下,高管薪酬應完全市場化。
(作者系南開大學國際經濟研究所客座教授)
Ⅸ 談談我國外匯儲備的管理
我國國際儲備資產的管理,從實際情況看,對黃金儲備多年來採取的是基本穩定的政策。1980年我國恢復在國際貨幣基金組織的合法席位後劃出了1280萬盎司的黃金作為國際儲備,1981年又調整為1267萬盎司,至今基本未動。至於我國在國際貨幣基金組織的儲備頭寸和由基金組織分配的特別提款權這兩部分儲備資產的數量很小,其來源又具有特殊性,因此,對它們的管理集中在所有方法上。對於在基金組織的儲備頭寸,基本上是用作償還國際貨幣基金組織對我國的各類貸款,如基金組織的備用貸款和信託基金貸款等;對於分得的特別提款權,基本上是用於繳納我國在國際貨幣基金組織中不斷增長的份額。所以,我國對國際儲備資產的管理主要是對外匯儲備資產的管理。具體來看,我國的國際儲備管理包括兩個方面的內容:
1.國際儲備水平的管理
關於我國國際儲備的水平即最適度國際儲備的確定問題,目前國內尚未形成統一的意見。有的學者認為,我國應保持較高的國際儲備水平,其理由是:第一,我國出口商品結構中初級產品所佔的比重還比較大,出口創匯能力不強;第二,我國的人民幣目前還不能完全自由兌換,只能用外匯支付進口商品和勞務,且我國在國際金融市場山上籌措資金的能力還較弱,因而國際清償力不強;第三,我國的外債與日俱增,國際儲備除用於彌補國際收支逆差外,還要起到償還外債的擔保作用。另一些學者則認為,我國的國際儲備水平應低一些,這是因為:第一,在我國外匯資金較緊張的情況下,將大量外匯資金放在外匯儲備上,會失去一些投資機會,減緩經濟的發展速度;第二,我國在國際金融市場上有著較好的資信,具備了相當的借用國外資金的能力。
確定適度的國際儲備水平既要考慮到國際上的一般規律,又要考慮到本國的國情。實際上,適度的國際儲備水平是一個「區間」概念。按照國際通用的標准,它的下限應不低於相當3個月進口需要的儲備量,只有這樣,才能滿足彌補國際收支逆差、穩定人民幣匯率和充作償付外債保證的需要;它的上限,實際是保險儲備量,應稍高於相當3個月進口需要的儲備量。只有這樣,才符合我國的國情,也充分考慮到了應付各種因素對我國國際收支沖擊的需要。綜上所述,我國的國際儲備水平必須高於3個月進口需要的儲備量。
2.國際儲備結構的管理
由於構成我國外匯儲備的資金性質不同,因此,在管理上也要有所區別和側重。一是要保持多元化的貨幣儲備,分散外匯風險;二是要根據支付進口商品所需要的貨幣幣種和數量,確定該貨幣在儲備中的比例;三是在選擇儲備貨幣投向時,應將安全性、流動性和收益性這三者綜合加以考慮;四是密切注意外匯市場的變動趨勢,適時、適當地調整各種儲備貨幣的比例。由此可見,根據支付需要隨時作出各種調整,以維護國家的國際支付信譽,就成為國家外匯庫存管理的最基本的內容。尤其在當今國際經濟金融形勢變化不定的情況下,預測分析與實際情況往往會出現偏差和背離,這種調整就顯得格外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