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法學百科 » 道德是枯燥的

道德是枯燥的

發布時間: 2022-01-16 14:46:50

❶ 急求那句什麼「這是道德的淪喪還是人性的扭曲。。。。」一整句完整是什麼,是什麼節目裡面的,急求!

這一切的背後是良心的泯滅,還是道德的淪喪,還是人性的扭曲。

出處:

出自中內央十二套以前的容一個節目,叫做《道德觀察》!

(1)道德是枯燥的擴展閱讀:

《道德觀察》是央視社會與法頻道主打節目之一,每天於21:39 CCTV-12播出,每集20分鍾。為了給觀眾搭建一個展示個性觀點、探討道德觀念的平台,突出體現欄目的「觀察」功能,展示道德的多元,欄目組以普通人、公眾人物、具爭議性人物為對象,講述各自的道德故事。既有觀眾的現身說法,還有嘉賓的平民視角參與,再加上主持人的穿針引線,節目流暢而又有節奏。

❷ 道德的諺語

1、最有道德的人,是那些有道德卻不須由外表表現出來而仍感滿足的人。——帕拉圖
2、只有那不論公私都以道德為上、一心要做出高貴的事的人,方可算是最可尊崇的人。——喬叟
3、支配和統治一切的,在君主政府中是法律的力量,在專制政府中是永遠高舉著的君主的鐵拳,但是在一個人民的國家中還要有一種推動的樞紐,這就是美德。——孟德斯鳩
4、真理和美德是藝術的兩個密友。你要當作家,當批評家嗎?請首先做一個有德行的人。——狄德羅
5、在世界上一切道德品質之中,善良的本性是最需要的。——羅素
6、優良的品性是真正的財富,而襯顯這品性的是良好的教養。——洛克
7、應該熱心地致力於照道德行事,而不要空談道德。——德謨克利特
8、因為道德是做人的根本。根本一壞,縱然使你有一些學問和本領,也無甚用處。——陶行知
9、意志來自道德感和自身利益這兩個因素。——林肯
10、一種美德的幼芽蓓蕾,這是最寶貴的美德,是一切道德之母,這就是謙遜;有了這種美德我們會其樂無窮。——加爾多斯
11、一種美德的幼芽、蓓蕾,這是最寶貴的美德,是一切道德之母,這就是謙遜;有了這種美德我們會其樂無窮。——加爾多斯
12、一個人能力有大小,但只要有這點精神,就是一個高尚的人,一個純粹的人,一個有道德的人,一個脫離了低級趣味的人,一個有益於人民的人。——毛澤東
13、養成他們有耐勞作的體力,純潔高尚的道德,廣博自由能容納新潮流的精神,也就是能在世界新潮流中游泳,不被淹沒的力量。——魯迅
14、我所謂共和國里的美德,是指愛祖國也就是愛平等而言。這並不是一種道德上的美德,也不是一種基督教的美德,而是政治上的美德。——孟德斯鳩
15、我深信只有有道德的公民才能向自己的祖國致以可被接受的敬禮。——盧梭
16、問心的道德勝於問理的道德,所以情感的生活勝於理智的生活。——朱光潛
17、同情是一切道德中最高的美德。——培根
18、順境的美德是節制,逆境的美德是堅忍,這後一種是較為偉大的德行。——培根
19、誰能從道德敗壞的地方脫出來,還保持潔白,便是有了最偉大的功德。——顯克微支
20、人在智慧上應當是明豁的,道德上應該是清白的,身體上應該是潔凈的。——契訶夫
21、人類最大的幸福就在於每天能談談道德方面的事情。無靈魂的生活就失去了人的生活價值。——蘇格拉底
22、人而無德,生而何益。——法國諺語
23、人的美德的榮譽比他財富的名譽不知大多少倍。豈不見多少人在錢財上一貧如洗,但在美德上卻是富豪呢?——達·芬奇
24、那些立身揚名出類拔萃的,他們憑借的力量是德行,而這也正是我的力量。——貝多芬
25、名譽和美德是心靈的裝飾,要沒有它,那肉體雖然真美,也不應該認為美。——塞萬提斯
26、美德好比寶石,它在樸素背景的襯托下反而更華麗。同樣,一個打扮並不華貴,卻端莊、嚴肅而有美德的人是令人肅然起敬的。——培根
27、美德大多存在於良好的習慣之中。——佩利
28、沒有情感,道德就會變成枯燥無味的空話,只能培養出偽君子。——蘇霍姆林斯基
29、良心是一種根據道德准則來判斷自己的本能,它不只是一種能力;它是一種本能。——康德
30、良好的品德是由對壞傾向作頑強斗爭培養出來的。——德克斯特
31、立德之本,莫尚乎正心,心正而後身正。——傅玄
32、精神上的道德力量發揮了它的潛能,舉起了它的旗幟,於是我們的愛國熱情和正義感在現實中均得施展其威力和作用——黑格爾
33、即使品德穿著襤褸的衣裳,也應該受到尊敬——席勒
34、高雅的品味,崇高的道德標准,向社會大眾負責及不施壓力威脅的態度——這些事讓你終有所獲。——李奧貝納
35、感情有著極大的鼓舞力量,因此,它是一切道德行為的重要前提,誰要是沒有強烈的志向,也就不能夠熱烈地把這個志向體現於事業中——凱洛夫
36、對於美德,我們僅止於認識是不夠的,我們還必須努力培養它,運用它,或是採取種種方法,以使我們成為良善之人。——亞里士多德
37、對於道德的實踐來說,最好的觀眾就是人們自己的良心。——西塞羅
38、點燃了的火炬不是為了火炬本身,就像我們的美德應該超過自己照亮別人,否則等於沒用。——莎士比亞
39、德之不修,學之不講,聞義不能徙,不善不能改,是吾憂也。——孔丘
40、德行使心靈明晰,使人不僅更易了解德行,而且也更

❸ 思想道德的基本內涵

來來來,往這看~~

人類的思想道德內涵無外乎兩個方面:其一是自我存在和行為的價值意義,即所謂存在和行為的道德方式,這一方面關乎人之心性善惡和行為善惡;其二是人之社會存在和社會行為的道德方式,這一方面關乎人際倫理和社會倫理。人類道德的這兩個方面並不是相互獨立的,相反,它們之間有著非常密切的聯系,也就是說,無論是自我存在和行為的善惡,也無論是其社會存在和行為的倫理,都承諾著一種價值意義,因而也都要求作出特定的價值規范與價值評價——存在的、行為的和關系的。價值承諾構成了人類道德問題的基本內涵,對人類道德問題的任何解釋,都必須依據某種道德價值標准或道德「構架」10。因此,確立一種合理有效的道德價值標准或道德「構架」成為人類道德問題的理念前提。
但是,現代規范倫理學把倫理學變成了一種純外在性的社會規范問題的探究,而對於人類內在心性理想已經越來越缺乏必要的理論耐心。這樣一來,一種道德價值學就不能被確立,人類道德就只停留在社會倫理層面。由於缺乏足夠的文化解釋性資源,亦由於它自身固有的外在化特徵,使它無法洞察和切入現代人的內在精神世界和終極關懷問題。當然,現代社會和現代人的社會生活有著空前復雜和廣泛的制度化、組織化和普遍化特徵,就此而言,現代規范倫理的外在規范化要求確有其客觀必然的性質。但是,外在規范化要求使倫理規范成為一種社會契約,其間的道德意味已經寥寥無幾。況且,這一外化趨勢和現代社會的多元化特徵也帶來了另一方面的問題:這就是現代人精神的內在復雜化與其人格認同的困惑;人際關系的隔膜與自我心理的緊張;多元價值觀與共同價值理解;生活物質化商品化與生活理想信念的相對貧困化之間的矛盾,等等;這一切都是現代規范倫理所難以承諾的問題。
全球倫理在世俗社會的推行必須避免現代規范倫理的操作方法,避免淪為失去道德意味的枯燥的形式化規范。從現代規范倫理的缺陷可以看出,全球倫理在世俗社會中既要保全其道德性,又要得以有效地推行,這取決於對道德的價值意義訴求以及一種道德信念的支援。這里就涉及到世俗社會中倫理規范的價值意義與信念的資源問題。
人類始終或多或少地保留著對某種完善或完美的理想的追求,始終保持著一種不可舍棄的生活信念。這是人類無法擺脫也無法理喻的宿命式的形而上訴求。如馬克斯.舍勒(M. Scheler)所認為的,形而上學-宗教性是人的本質規定之一。人類始終都在試圖承諾一種生活的價值意義及終極解釋。宗教信仰者自不必說,無神論者、懷疑論者和不可知論者也並非一無所信,他們「只不過是這樣一種形而上學的一個極限情形——虛無之形而上學也。這也就是說,人本質上必然地是形而上學家——假如他不信上帝之實在性。」11 這樣,就為在世俗社會中推行的全球倫理隱伏了一種價值意義提供及信念支援的可能。這一可能導致宗教與世俗社會的某種程度上的聯姻,即宗教為世俗社會的倫理提供價值意義及信念資源,使世俗社會中的全球倫理成為一種信念倫理。宗教與世俗社會的聯姻的可能性還來自宗教在現代的世俗化的自我改善,它放棄了過高的社會意識形態權威的訴求,恢復並加強了自身的社會文化功能,其價值關切或意義關切回應著世俗社會中全球倫理的呼喚。聯姻的結果將使全球倫理成為信念倫理,將使世俗社會中的全球倫理得到價值確認和信念支援。個體成為道德主體,行為體現著人格的魅力,展示為個體的一種存在方式,既保證了全球倫理在道德實踐上的有效性,又使這種道德實踐閃耀著道德的光芒。

我們生活在一個文化多元背景下的社會,各個傳統的倫理要求以及每個人的個人追求是相當歧異的。我們並不滿足於在一些最基本的層面達成共識,況且,即使是想在這一最基本的層面達成共識,也總有相左的聲音出現,認為這是在講諸如「生活總要吃飯」之類的多餘的話。12 先不論這樣的類比是否恰當,就我們在這種多餘的話的層面,目前也還未得到嚴格的遵守。當然,除去這基本的共識,我們對與自己異質的傳統,對他人的追求是一無所知的。我們不能根據自己、不能從自身出發來推知異己的追求。在這個層面,不是「己所不欲,勿施於人」13 適用的范疇,也不是「己立立人,己達達人」14 適用的范疇,它們都只適用於基礎層面。那麼,促進了解的唯一辦法就是通過對話。除去最基本的共同之處,我們對異己一無所知的情況下,能夠通過對話來推知對方,並取得進一步的共識,使在廣度上建立的全球倫理向深度發展,這是全球倫理的發展要求。但是,在傳統的統一建制宗教喪失了社會法權,宗教成為個體性的宗教,從而出現價值和人生意義的多神狀況的背景下,全球倫理向深度發展的前景並不容樂觀,取得深度共識的過程肯定是極其漫長的,而且還有可能出現某種反復。

❹ 到底是道德的淪喪,還是人性的泯滅 原段子

人性泯滅是指徹底拋棄人類善良品性的行為。
道德淪喪是指嚴重違背社會道德專規范的行為。
近幾年來,屬經常有人利用「道德的淪喪」和「人性的泯滅」這類詞語杜撰黃色新聞、兜售不良信息,包括「究竟是人性的扭曲,還是道德的淪喪」。
1、聯系:人性扭曲包括了道德的淪喪,道德淪喪是人性扭曲的嚴重表現。
2、區別:有些人性扭曲不涉及人際關系和他人利益,就不是道德淪喪。
請注意:經常查找不良信息可能導致人性的扭曲甚至道德的淪喪。追求真善美,遠離假惡丑!

❺ 道德的淪喪還是人性的扭曲下一句是什麼

沒有下一句了,「這一切的背後到底是道德的淪喪,還是人性的扭曲。」這句話出自中央十二套以前的一個節目,叫做《道德觀察》。

《道德觀察》以記者的視角調查在現實生活中發生的、值得我們關注的涉及道德倫理和行為規范的事件和人物,主持人在演播室對記者調查的事件和人物做深刻剖析和評述。

《道德觀察》每天上演著關於:愛、恨、情、仇、恩、責、義的人間悲喜劇。這是一個個發生我們在身邊的故事,這就是我們的真實生活——紛繁復雜,千姿百態。關注我們身邊的每一個人,關注我們心靈的環境,共同築造我們良好的道德風尚。觀察了別人,也就發現了自己。

(5)道德是枯燥的擴展閱讀

《道德觀察》是中央電視台社會與法頻道主打節目之一。

該節目給觀眾搭建了一個展示個性觀點、探討道德觀念的平台,突出體現欄目的「觀察」功能,展示道德的多元,欄目組以普通人、公眾人物、具爭議性人物為對象,講述各自的道德故事。

既有觀眾的現身說法,還有嘉賓的平民視角參與,再加上主持人的穿針引線,節目流暢而又有節奏。

❻ 沒有情感,道德就會變成枯燥無味的空話,只能培養出偽君子.

就是一個沒有思想感情的空殼
一個死板的人只會按別人給的路走,沒有自己的想法,口是心非的意思

❼ 蘇霍姆林斯基說沒有情感道德就會枯燥無味只能培養偽君子怎樣理解這句話

"不保留的,才叫青春。不解釋的,才叫從容。不放手的,才叫真愛。不完美的,才叫人生。

我站在時光旳彼岸看著你,在遠方幸福旳笑。

想起小時候三個人那麼那麼的好,現在那,全都沒了。

你走的那天,我決定不掉淚,迎著風撐著眼簾用力不眨眼。
"

❽ 一個有關道德的故事和十句有關道德的名言

名言:不論將來自己達到一個什麼樣的輝煌的頂點,決不能把自己的才能當成商品。 作者:張潔
內容豐富的言辭就像閃閃發光的珠子。真正聰明睿智的卻是言辭簡短的。 作者:培根
用心莫如直。唐·李翱《答朱載言書》 為人應正直 作者:李翱
人而無德,生而何益。 作者:法國諺語
道德是永存的,而財富每天在更換主人。 作者:普盧塔克
道德應當成為科學的指路明燈。 作者:布夫勒
修身潔行,言必由繩墨。 作者:王安石
心體光明,暗室中有青天;念頭暗昧,白日下有厲鬼。明·洪自誠《菜根譚》 暗昧:不光明。厲鬼:凶惡的魔鬼。情操(轉載自第一範文網http://www.diyifanwen.com,請保留此標記。)不同,對客觀環境事物的體驗迥異。 作者:洪自誠
我們大家要學習他毫無自私自利之心的精神。從這點出發,就可以變為大有利於人民的人。一個人能力有大小,但只要有這點精神,就是一個高尚的人,一個純粹的人,一個有道德的人,一個脫離了低級趣味的人,一個有益於人民的人。 作者:毛澤東
故事01 親嘗湯葯
漢文帝劉恆,漢高祖第三子,為薄太後所生。高後八年(前180)即帝位。他以仁孝之名,聞於天下,侍奉母親從不懈怠。母親卧病三年,他常常目不交睫, 衣不解帶;母親所服的湯葯,他親口嘗過後才放心讓母親服用。他在位24年,重德治,興禮儀,注意發展農業,使西漢社會穩定,人丁興旺,經濟得到恢復和發展,他與漢景帝的統治時期被譽為「文景之治」。

❾ 道德是不是一種超功利的精神追求淺析道德作為精神追求的功利性何為道德

有時候生活像,一股甘甜的泉水,使沉浸在痛苦的人,忘記生活的苦澀;有時候生活像,一首動聽的歌謠,使生活枯燥的人,感受到生活的樂趣;有時候生活像,一把雨夜的小傘,使漂泊異鄉的人,得到親情的蔭庇;有時候生活像,一道天邊的彩虹,使落寞孤寂的人,看到世界的美麗。

❿ 是道德的淪喪還是人性的扭曲那段句子

「這一切的背後到底是道德的淪喪,還是人性的扭曲。」這句話出自中央十二內套以前容的一個目,叫做《道德觀察》,主持人是路一鳴(現在接班撒貝南主持今日說法了)。

《道德觀察》是中央電視台社會與法頻道主打節目之一,在中央電視台社會與法頻道播出,每集20分鍾。

(10)道德是枯燥的擴展閱讀

《道德觀察》是中央電視台第一個系統、全面、深入報道中國道德生態的電視欄目;是中國第一個日播的道德欄目。

《道德觀察》作為中國唯一一檔全國平台播出的道德類全日播欄目,直擊種種道德事件。

一方面對可歌可泣的高尚行為進行謳歌,在感動中激發每個人心中向善的力量;另一方面對種種不道德的行為進行揭露和鞭撻,在震撼中讓每個人用思考完成心靈的凈化,已成為「深刻反映中國道德現狀、深入進行道德思考、促進中國道德生態建設」的電視互動平台。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道德觀察

熱點內容
民事訴訟法146條6 發布:2025-02-12 23:28:42 瀏覽:865
巴州司法所 發布:2025-02-12 23:00:17 瀏覽:158
道德經庫恩 發布:2025-02-12 22:45:04 瀏覽:344
行政訴訟法八十二 發布:2025-02-12 22:07:11 瀏覽:890
重慶京師律師 發布:2025-02-12 19:52:51 瀏覽:808
法律責任包括下列哪些 發布:2025-02-12 19:04:52 瀏覽:481
合同法中約定優先原則 發布:2025-02-12 18:55:24 瀏覽:690
合同法履行完畢 發布:2025-02-12 18:38:59 瀏覽:231
1993年民事訴訟法 發布:2025-02-12 18:13:01 瀏覽:645
八年級上冊政治法律知識點人教版 發布:2025-02-12 17:47:00 瀏覽:3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