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的好處鮑鵬山
A. 道德對人生發展的作用
了解良好道德的作用,理解良好道德在促進人生發展、推動社會和諧方面回的重要作用,答情感態度觀念目標;認同良好道德的重要作用,認同加強個人品德修養對人生與社會的重要意義。 自覺進行道德修養,推動個人全面發展,促進社會和諧穩定。 人的道德品質的好壞,往往決定一個人一生走什麼路、做什麼人的問題。良好的道德品質對於人的一生的影響都是至關重要的。具有良好的道德品質於己於人都是有益的
1.良好個人品德的形成是社會主義道德建設的目標要求.
2.良好個人平品德的形成是個體精神境界的提高和全面發展的要求
3.良好個人品德的培養及時個人修養的目的,也是社會教育的任務.每個社會成員都應該形成良好的個人品德而努力.
B. 道德的好處
人們都希望生活在一個好的社會環境中,這個好的社會環境是由什麼因素來構建的呢?當然是人的道德。那麼道德水平為什麼能決定整個社會的環境呢?眾所周知,人是社會的主體,社會風氣怎麼樣?取決於社會中主體人的行為習慣怎麼樣?如果人人都有較高的道德水準,也就是說,人人都有善心和良知,人人都能在內心自覺約束自己不去干傷害別人的事情,人人都有一份愛心樂意去幫助別人,這樣的社會該多好啊。我們知道道德是至善的,而善是具有能量的,為什麼道德能達至自我約束,就是在於道德本身具有這種善的能量,而能量它是有一個場存在的,如果公眾都帶有這種善的能量,那麼它所形成的能量場就大,這個能量場雖然是無形的,但它反應到我們這個現實社會中來,就能形成一個好的社會環境。所以說它也是有形的。中國人常說,相由心生,境由心造,其實也包含這層意思。說來說去,最終還是人心的問題,而道德又是管人心的,我們能把道德丟棄嗎?是絕對不能的。那麼也就是說,維護人的道德,就是維護人的善念;維護人的善念,就是維護人的立命之根本。
C. 道德會給社會帶來什麼好處
道德對於社會來說是法律的一個補充,對於個人來說,其實是自己做人的一個原則或者說是一個底線。
D. 道德對我們的成長有什麼作用
道德素質在人才成長中的作用 (一)可以幫助認識和把握社會現實任何一個人才都是在一定的社會歷史條件下產生和發展起來的,因此對於社會現實的了解、適應和把握,在人才成長中至關重要。道德素質以其特殊的認識功能,為人才的成長打下了堅實的現實基礎(二)對人的內在本質的統率作用,人才成長的內在因素可以歸納為德、識、才、學、體五個方面。德居其首,德是統率、靈魂。「德」的范疇,包括政治思想素質和道德品質。
三、道德素質在人才成長中的作用
(一)可以幫助認識和把握社會現實
任何一個人才都是在一定的社會歷史條件下產生和發展起來的,因此對於社會現實的了解、適應和把握,在人才成長中至關重要。道德素質以其特殊的認識功能,為人才的成長打下了堅實的現實基礎。首先,它使作為道德認識主體的人才,自覺員行社會道德義務,符合社會的要求,獲得社會的認可。愛因斯坦在《我的世界觀》一文寫道:「我每天上百次地提醒自己:我的精神生活和物質生活都是依靠著別人(包括生者和死者)的勞動而獲得的,我必須盡力以同樣的分量來報償我所經受的至今還在經受的東西。我強烈地嚮往著儉朴生活,並且時常為發覺自己佔用了同胞的過多勞動難以忍受。」愛因斯坦是個很儉朴的人,在日內瓦大學授予他榮譽博土學位時,他是戴著一頂舊草帽去登台領取證書的。「戴草帽的榮譽博士」則成為科學界的一時美談。其次,它使作為道德認識主體的人才,善於從個人和社會、個人與個人之間的利益關系,特別是個人對社會和他人利益的態度這一角度,揭示現實社會的生命力和歷史趨勢,從而找准個人成才的目標。例如,馬克思在中學時的一篇論文中寫道:「選擇為千萬人謀取利益的事業中完善自己。」馬克思的一生,的確以其光輝的理論思想照亮了世界無產階級前進的道路。又如周恩來小學時就立下了「為中華倔起而讀書」的宏願,他用才學和品德為中國人民的解放事業和建設事業作出了卓越員獻。
(二)對人的內在本質的統率作用
人才成長的內在因素可以歸納為德、識、才、學、體五個方面。德居其首,德是統率、靈魂。「德」的范疇,包括政治思想素質和道德品質。僅就道德家質對人才成長的意義看,可以說它對人才的形成和發展起著決定作用。一個人如果沒有良好的道德素質,即使有很高的智商也難以成才,難以對社會作出貢獻,相反,一個人具備良好的品德,就能夠在實踐中根據實際可能和需要去發展和開拓智能。但丁說過:「道德常常能填補智慧的缺陷,而智慧卻永遠填補不了道德的缺陷。」史學家司馬光曾說:「才者,德之資也;德者,才之帥也。」達爾文在回憶錄中寫道:「作為一個科學家,我的成功,不管它有多大,是取決於種種復雜的思想品德和條件的。」當然許多反面的事例也闡明了道德素質在人才形成發展中的統率作用。有許多智商很高的人,甚至已作出一定成就的人,因為道德素質很差,而斷送了美好的前程,他們往往不能正確處理物質生活、個人名利、個人利益與他人利益關系問題而在人生發展過程中迷失了方向,墮入了深淵。在科技史上,法國著名科學家拉瓦錫曾發現氧氣而推翻了「燃家源」,完成了化學領域里的一場革命。但他總想成為一個「大財主」,所以加入了包稅公司,搜刮民財,又擔任了火葯和硝石管理局局長,趁機撈了不少錢。由於貪欲的惡性膨脹,後因貪污罪被送上了斷頭台。所以說,優良的道德素質是人才的精神支柱和精神動力。愛因斯坦在《悼念居里夫人》中說:「在像屆里夫人這樣祟高人物結束她的一生的時候,我們不要僅僅滿足於回憶她的工作成果對人類已經作出的貢獻。第一流人物對於時
代的歷史進程的意義,在其道德品質方面,也許比單純的才智成就方面還耍大。即使是後者,它們取決於品格的程度,也遠超過通常所認為的那樣*」道德素質不僅對人才成長的內部各組合要素起協調促進作用,而且對人才成長的外部影響諸因素起認識協調選擇作用,以使人才盡早成熟和盡快成長,發揮最大的社會作用。
(三)對人際關系的協調作用
在科學技術是第一生產力的今天,生產社會化的程度越來越高,科學技術迅猛發展,表現為學科的高度分化、高度綜合,生產的社會化程度越來越高,每一項重大科研成果,都需要各類人才互相作用、密切配合才能完成。人才的交往范圍日益擴大,人才的交往能力也日顯重要,而優良的道德素質是協調人際關系的重要手段。馬克思曾說:假定人就是人,而人跟世界的關系是一種合乎人的本
性的關系,那麼,你就只能用愛來交換愛,只能用信任來交換信任。具有優良的道德素質,才能識大體、顧大局、謙虛熱忱、不計名利,才能處理好復雜的協作關系,成就偉大的事業。用優秀的品德來協調入際關系,是一種最持久、最有效的最真實的人際交往藝術。總之,在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中,道德調節較之政治,法律、宗教等調節手段,使人能更好地把握個人對社會整體利益和他人利益的關系和活動;能更好地按「非惡」、「小善」、「大善」、「至善」等不同層次的要求來使個人的行為不斷達到較高的水準;更好
地處理非對抗性矛盾,形成協調的人際關系,為人才成長構建良好的外部環境。
自我評價與自我完櫻作用
老於曾指出:「知人者智,白知者明,股人者力,自勝者強。」現代人才,應是強者,也應是明智之人。做到這點應依靠優良的道德宏質的力量。道德的自我評價,總是以一定社會或一定階級所形成的道德原則和規范作為對照的標准,以與自己行為有關系的他人、社會的利益要求進行判斷,提醒自己哪些是應當做的,哪些是不應當做的,在不斷的自我評價中走向自我完善。因為只有這樣,才能使人才在善惡選擇、境遇取捨方面,作出正確的判斷,才能使人才把握正確的發展方向,健康順利地成長。
應當指出的是,道德素質對人才成長的作用並不是孤立的。道德素質是在同世界觀、人生觀、政治覺悟、思想方法、生活作風以及傳統文化素質等方面的密切聯系、相互制約、相互促進中發揮作用。
E. 道德對人生的意義
道德對人生的意義,道德是人生的一個本性,是人生一個起碼的素質,所以說道德對人生的意義還是非常重要的。
F. 為什麼需要道德,道德的重要性!
人為什麼要有道德,首先是人的自身利益的自覺。無論如何,在一個社會中,行善總比版作惡好,當個權好人總是比做個壞人更受人尊敬。人出於自身利益的需求,一般遵循當下的道德規范行事。人正是通過在社會中的道德體驗逐漸認識到道德的價值和意義,並建立起自己的道德觀。具有個人特色的道德觀往往是符合當下大潮流的道德觀的,這便於在社會生活中能夠與他人和諧相處
G. 道德的意義是什麼
道德是一種良好的選擇習慣。實踐的理性和思辨的理性不同,前者較為粗略,後者較為精密。思辨只有對錯之分,沒有中間狀態,而實踐的精髓正在於選擇,並且中間狀態就是最好的選擇。
在中文中,道德是道和德的合成詞,道是一種良好的選擇,德是一種素養或習慣。二者合起來就構成它的定義,即一種良好的選擇習慣,其中習慣是它的種,良好的選擇是它的屬差。道德屬於倫理學范疇,其題材是人的活動或實踐,其目的是人的幸福。
道德的准則
既然道德是一種良好的選擇習慣,像射箭一樣有一個標靶,即人的幸福,所以也像射箭一樣,需要在實踐中根據感覺來調整和提高它的命中率。因此,說道德的准則是感覺當不為謬誤。
有人說道德的准則是自由,而把自由又定義為既不壓迫人,也不受人壓迫。這話一半正確,一半不正確。因為相同人的幸福是相同的,不同人的幸福是不同的。對幸福一概而論,是智力不成熟的表現。
H. 道德的好處,不道德會怎樣
不道德的人會被法律懲罰
I. 道德是什麼道德的重要性是什麼為什麼道德比知識重要
道德是人本能的東西,更是後天養成的合乎行為規范和准則的東西。它是社會生活環境中的意識形態之一,它是做人做事和成人成事的底線。它要求我們且幫助我們,並在生活中自覺自我地約束著我們。假如沒有道德或失去道德,人類就很難是美好的,甚至就是一個動物世界,人們也就無理性無智慧可言。
道德是人類社會的一種重要意識形態,是由人們在社會生活實踐中形成的並由經濟基礎決定的,以善惡為評價形式,依靠社會輿論、傳統習俗和內心信念,用以調節人際關系的心理意識、原則規范、行為活動的總和。它由道德意識、道德規范和道德實踐(道德活動)三個部分構成。
道德高尚的人能夠利用前人傳授的知識造福人類;道德低下的人可能憑借人類已有的知識牟取私利,甚至走上犯罪的道路。道德高尚的人能夠孜孜不倦地探索新的科學知識,從而推動社會進步;道德低下的人可能愚昧無知、既損人又害己。
(9)道德的好處鮑鵬山擴展閱讀:
道德是引導人們追求至善的方向。它教導人們認識自己,對家庭、對他人、對社會、對國家應負的責任和應盡的義務,教導人們正確地認識社會道德生活的規律和原則,從而正確地選擇自己的生活道路和規范自己行為。
人類擬定道德原則的目的是調節利益關系,實現本階級(社會或團體)利益最大化。道德是社會矛盾的調節器。人生活在社會中總要和自己的同類發生這樣那樣的關系。
因此,不可避免地要發生各種矛盾,這就需要通過社會輿論、風俗習慣、內心信念等特有形式,以自己的善惡標准去調節社會上人們的行為,指導和糾正人們的行為,使人與人之間、個人與社會之間關系臻於完善與和諧。
道德不僅調節人與人之間的關系,而且平衡人與自然之間的關系。它要求人們端正對自然的態度,調節自身的行為。
環境道德是當代社會公德之一,它能教育人們應當以造福於而不貽禍於子孫後代的高度責任感,從社會的全局利益和長遠利益出發,開發自然資源發展社會生產,維持生態平衡,積極治理和防止對自然環境的人為性的破壞,平衡人與自然之間的正常關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