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法學習意義
① 書法教育的意義
書法教育日益受到關注。一方面是國家對學校書法教學的強調,如廣東省今年將書法列入中小學生必修課,另一方面書法教育從學校延伸至社會各個層面,成為全民、全社會關注的問題。
書法教育,於中國人而言,不僅僅是一種技能的教習,也是一種文化修煉,精神的陶冶。
幾千年來,從識字伊始,即以此導引蒙童學子,九宮格、米字格、雙鉤描紅、臨書仿寫……,在書法的習練之中去體驗、去踐行、去感悟--將規矩、內修、審美、養性、怡情融為一體,可謂是中國傳統"蒙學"中也最為精彩的一種文化和精神組合。
清末民初,當"西學東漸"成為時尚,新的一代都以鋼筆字為"榮耀",毛筆字成了遺老遺少的陋習,不僅如此,新文化運動在"打倒孔家店""反封建"的同時,也將方塊漢字也列入了"黑名單",認為中國之落後,之屈辱,同繁雜的漢文字系統有關,力倡"世界語",走拼音文字之路,有人甚至提出"漢字不亡,天地不容"的口號,可見當時中國對傳統文化,民族文化已到了被根本否定的地步,在此情況下,書法教育自然也是"殃及池魚",悄悄地被組合在"識字教育"的系列裡,沒有了獨立的地位。
但毛筆字書法藝術仍在藝術界、學界、政界等高層享有崇高地位,如孫中山、蔣介石、毛澤東、周恩來、於右任、郭沫若、齊白石、魯迅的書法藝術還是受到了極大的推崇,學校也還在"識字教育"的同時開展一些基本沒有要求和標準的書法教育。這種情況在"微機時代"來臨後,更加式微,書法教育,因此而完全退出常規書寫的程式,漸行漸遠,成為了教育上的一種殘留和文化上的一種"奢侈",最終用幾代人的"一片空白"成就所有"傳統經典文化藝術守望者們"心中永遠之痛。
書法教育的衰落,原因有多種。一是電腦鍵盤輸入法的技術方式正在代替手寫方式,在社會層面,信息傳播和公文生成過程正在機器化和技術化,正在變手寫為輸入,甚至連學校教學也在課件化;二是自近代書寫工具從軟筆演變為鋼筆、圓珠筆、簽字筆等開始硬筆之後,漢字的書寫工具發生了革命性變化,中國人用於寫字、練習書法的書寫工具毛筆的使用,漸漸退出了學校教育;三是當代中國學校課程種類增多,學生完成作業需要書寫速度較快的硬筆;四是隨著電腦鍵盤輸入漢字的普及,輸入技術的簡化和更加容易操作,各行各業的信息文化傳播者(包括記者和教師)更多地習慣於使用電腦打字,而非硬筆書寫;四是隨著電腦一代伴隨著信息技術成長,他們更多的是需要快捷的效率高的辦公工具;五是隨著學校教師的更新換代,一大批在學校學習過程沒有接受過書法教育的教師逐漸走上工作崗位,他們本身缺乏寫字意識和書法意識,也寫不好漢字,這就決定了他們沒有對學生進行書法教育的能力;六是整個社會的文化從業者普遍出現了提筆忘字的文化魔怔,書寫不被社會重視;七是學校教育走入應試教育的功利化之路,書寫教育自然也就被遺忘了。
書法是中華民族傳統文化的瑰寶,以漢字為重要載體的書法教學不光是一種美的教育,還具有育德、啟智、健體、審美的綜合效應。
很多學生通過練習書法,學習成績也都有了明顯的進步。在張松老師的培訓中心,輔導半年多成績都毫無起色的孩子,不到一個月就創造了奇跡。當父母感嘆神奇的時候,張松表示,他只是讓孩子在練習書法的過程中,改掉了自身的一些行為習慣。如鍛煉孩子集中精力,不多做小動作,這樣,本來一個多小時的功課,只在半小時內就順利完成,而且被老師評為優秀作業。的確,練習書法,可以鍛煉一個人做事認真、沉穩、有始有終的品格。日復一日,學生的良好行為習慣便會在不知不覺中養成。郭沫若曾說過:「培養學生認字,能夠使人深思,容易集中意志,善於體察萬物。草草了事,粗枝大葉,獨到專行,是容易誤事的,練字就可以克服這些毛病。」在練字過程中,只有寫好一筆一畫,逐字逐篇地寫好,才能掌握書寫技法,從而培養學生嚴謹的治學態度和堅毅耐心的優良品質。
加強書法教學,還有利於幫助學生了解民族文化、形成民族自豪感。張松老師曾多次帶領學生參加國外書法交流活動,孩子們看到海外華人孩子優秀的書法作品,很受觸動,回國後學習更為主動了。書法教育在素質教育中具有育德、啟智等多方面的功能。國外有科學家曾做過多次人類智力的測試,結果總是中國人智商最高,其原因之一就是跟中國獨特的漢字有關。研究結果證明,通過對漢字的學習,可以開發人的智力,提高人的智力水平,發展人的多元智能.由於潛移默化的書法教育,讓孩子們寫規規矩矩的方塊字,起到了約束的作用。
書法教育關乎文化傳承,書法最鮮明地體現了中國文化的精神。中國文化博大精深、源遠流長,正是依賴於漢字這個載體,可以說中國書法史也是中國文化的發展史。中國傳統文化教育首先應從寫字開始。
《禮記》等典籍記載,西周即設有「國學」,教育內容為「六藝」, 「書」列其中。春秋時,孔子曰:「書以道事,詩以達意」, 「詩」「書」並重。漢唐時期,要求入校學習的學生須「習字,日紙一幅」。唐宋以後,書法一直成為科舉取士的重要標准之一。幾千年來,中國古人十分重視書法教育,中華文化也因而能夠傳承至今,延綿不斷。(吳全仁)
② 簡述學習中國書法的意義
1、有利於學生手型、動作、姿勢的定型,對於糾正不良的書寫姿勢和習慣有重要作用,對於學生升學來說還可以提高考試成績:中、高考卷面字跡美觀,可加分。
2、豐富知識:在寫字時經常會接觸很多美的詩詞、警句以及名人名言,這樣積累多了,可以提高自身的文化修養。
3、培養觀察力:漢字書寫講究結構,講究筆勢、講究神韻,是一項十分精細的活動,要把字寫好,精神必須十分專注,注意力要求相當集中。
4、培養毅力:練習基本筆畫時,一個單純的筆畫要寫得規范,要反復寫上幾遍,幾十遍,看到自己寫的一個比一個更規范,一個比一個更進步,看到了希望,也就培養和激發了興趣,持之以恆的練習中,毅力就養成了,這一過程就滲透了心理素質的培養。
5、開闊視野、發展智力、開發潛力:在臨寫名人字帖、欣賞古帖過程中,對書法藝術這一領域的欣賞和鑒別能力也得到了提高,既開闊了視野,又發展了能力。
6、繼承和發揚祖國文化藝術遺產:中國歷代書法家都是在前人的基礎上,有所繼承和發展。成名的代表人物和代表作各領風騷,各具特色,其內容博大精深,法度森嚴。學生在臨習書帖時,耳濡目染,常受其熏陶,產生強烈的學習欲,進而養成酷愛書法藝術的興趣,從而一代一代將書法藝術繼承下去,發揚光大。
其實,學習書法的好處並不僅僅在於「實用」,其更大的意義在於練習書法(寫字)的過程,實際上就是陶冶情操、培養審美能力、提高文化修養的過程。對於每個人來說,學習文化知識的階段是比較漫長的,幼兒園、小學、初中、高中、大學,在學習當中哪有不動筆寫字的呢?尤其對於剛剛步入小學的小學生,更應該把寫字基礎打好,不良的書寫習慣將會影響他的一生。
③ 學習書法的意義有哪些
1、有利於學生手型、動作、姿勢的定型,對於糾正不良的書寫姿勢和習慣有重要作用,對於學生升學來說還可以提高考試成績:中、高考卷面字跡美觀,可加分。
2、豐富知識:在寫字時經常會接觸很多美的詩詞、警句以及名人名言,這樣積累多了,可以提高自身的文化修養。
3、培養觀察力:漢字書寫講究結構,講究筆勢、講究神韻,是一項十分精細的活動,要把字寫好,精神必須十分專注,注意力要求相當集中。
4、培養毅力:練習基本筆畫時,一個單純的筆畫要寫得規范,要反復寫上幾遍,幾十遍,看到自己寫的一個比一個更規范,一個比一個更進步,看到了希望,也就培養和激發了興趣,持之以恆的練習中,毅力就養成了,這一過程就滲透了心理素質的培養。
5、開闊視野、發展智力、開發潛力:在臨寫名人字帖、欣賞古帖過程中,對書法藝術這一領域的欣賞和鑒別能力也得到了提高,既開闊了視野,又發展了能力。
6、繼承和發揚祖國文化藝術遺產:中國歷代書法家都是在前人的基礎上,有所繼承和發展。成名的代表人物和代表作各領風騷,各具特色,其內容博大精深,法度森嚴。學生在臨習書帖時,耳濡目染,常受其熏陶,產生強烈的學習欲,進而養成酷愛書法藝術的興趣,從而一代一代將書法藝術繼承下去,發揚光大。
其實,學習書法的好處並不僅僅在於「實用」,其更大的意義在於練習書法(寫字)的過程,實際上就是陶冶情操、培養審美能力、提高文化修養的過程。對於每個人來說,學習文化知識的階段是比較漫長的,幼兒園、小學、初中、高中、大學,在學習當中哪有不動筆寫字的呢?尤其對於剛剛步入小學的小學生,更應該把寫字基礎打好,不良的書寫習慣將會影響他的一生。
④ 學習書法的意義有哪些
書法的意義在於學習美,發現美,感悟美,享受美。
書法是世界公認的高深的文化藝術,時刻閃爍著美的光輝。
梁啟超說:
寫字有線條的美,光的美,表現個性的美,在美術上價值很大。
書法家沈尹默:
它無色而有圖畫的燦爛,無聲而有音樂的旋律,引人欣賞,心曠神怡。
當打開書法名家字帖那一瞬間,美隨之撲面而來,墨香起舞,線條飛動,沁人心脾,給人以美的享受。
學習美,才能發現美
1.學習書法美,先學點畫、結構美。
書法是由字組合而成,字又由點畫構造,各有各的美,點畫、結字又需要基本技法來支撐,基本技法是學習書法的工具,也是審美的工具,所以學習書法,先掌握基本技法,通過反復的讀帖、臨帖,逐漸掌握其規律。
2.學習章法的美
章法的美,是整體的美,當章法與局部產生矛盾的時候,不計局部得失,把握通篇的美。豐子愷在自己的《藝術三味》曾經這樣描述書法家吳昌碩:
有一次,我看到吳昌碩的字,覺得單看筆畫並不好看,單看各個字,各行字,也不好看,然而看這全體,就覺得有一種說不出的好處。
章法的美,是書法美的高級境界,需要持之以恆的通臨名家碑帖,感受線條墨法折射出來的性情雅韻。
感悟美,享受美
書法有雄渾美之美,粗獷之美,妍麗之美,遒勁之美,有質朴茂密之美,又有靈動飄逸之美。
中國文化自古受儒家文化思想影響,書法自自不例外,王羲之書法既出,中和之美便成了審美取向,成為書家追求典範。
顏真卿一改初唐瘦勁之風,化雄渾之大氣,突破二王江山,為書法美,開辟新的方向。歷代書法家不斷發掘書法美,唐朝尚法之美,宋朝尚意之美,元明尚態之美,讓後世有更多的美去學習領悟。
美的東西總需要去領域琢磨,不同的書法有不同的美,不同的感悟。
王羲之的中和之美,《蘭亭序》是其代表,這種人格美,境界美,需要有一定的閱歷,需要放浪於山水,需要在自然的環境中,感受大自然的恬靜舒適,崇山峻嶺,河流溪水都是感悟的源泉,領會人與自然的融合,反過來再讀《蘭亭序》,境界自然不一樣。
每當夜深人靜的時候,看看帖,讀讀帖,享受著書法的美,那是真的愜意。
⑤ 學習書法的重要性
書法是一門綜合性很強的藝術。學習書法,除需要循序漸進地勤學苦練外,還要加強多方面的修養,也就是說,學書法還要在字外下功夫。
宋代大文學家、書法家蘇軾有句名言:「退筆如山未足珍,讀書萬卷始通神。」說明讀書對書法學習的重要性。書法表現的是漢字,書法創作又與文學緊密結合,因此,學習書法,要讀一些文學書、文字書,如古典詩詞、名篇散文、文學著作等,提高文學、美學和藝術修養;讀一些書法理論著作,了解書法的原理,掌握書法藝術內在的規律,更直接有助於書法水平的提高。
學習書法,要加強多方面的文化藝術修養。書法藝術講究筆墨情趣、節奏韻味、整體布局等。它與繪畫、音樂、舞蹈等文化藝術都有相同或相通之處。唐代大書法家張旭的狂草藝術,據說是因為看到公孫大娘舞劍,得到啟示而成功的。書法與繪畫更有內在的聯系。有人說:「書畫同源,各藝同轍。」這話是很有道理的,書法作品必定具有線條美、墨韻美、空間美、意境美。高明的書法家還善於捕捉和提煉社會生活或自然界中美的現象,把它溶入書法藝術的創造之中。據說王羲之為了研究執筆和運筆,曾仔細地觀察鵝在池中浮游的神態,從中悟出寫字的道理。唐代書法家懷素,夏日觀看天上奇峰般的雲彩,夜間靜聽嘉陵江的濤聲,從中激發起書法創作的靈感。今天,我們學習書法,在加強多方面文化藝術修養的同時,還要注意觀察生活,善於把生活中的美巧妙地引用到書法藝術中來。
學習書法,還要加強道德情操的修養。常言說:「書為心畫」,「書如其人」。書法作為一門以文字為基礎的造型藝術,必然要滲入書法家一定的情思、氣質、個性、審美情趣和對客觀事物的看法。唐代書法家柳公權有句名言:「心正則筆正。」說明加強道德情操修養對學習書法的重要性。
⑥ 學習書法的意義
一、書法藝術與人格塑造
「書以人傳」,書法家作品的風格高下,最終是書家個人情性、品格的自然流露。宋代黃庭堅說:「學書須胸中有道義,又廣之以聖哲之學,書乃可貴。」在被稱為「天下第二行書」的顏真卿《祭侄文稿》的書作中,記述的是顏真卿為就義於安史之亂的侄子顏季明所揮淚寫下的留芳千古的祭文。我們可以從那跌宕跳躍的線條和文字內容中,感受顏真卿在聽到侄子被叛軍殺害時那悲憤難抑的心情。同樣,皇帝問當朝書法名家柳公權如何學習書法,柳公權回答:「心正則筆正」,為我們留下了「筆諫」的千古美名。通過學習書法,不斷研習古代碑帖,心儀古人風范,必然對個人的人格塑造,起到潛移默化的教育作用。
二、書法藝術與能力培養
書法學習有利於學生的多種能力的培養,首先通過對書法碑帖的臨習首要鍛煉的就是學生細微的觀察力。古人說:「察之者尚精,擬之者貴似。」學生通過觀察每個字的點畫結構、用筆方法和特徵,從而心摹手追,訓練既久,學生觀察事物的能力就會得到幫助和提高。
其次是對想像能力的培養。古人雲:「夫書肇於自然。」書法中關於筆畫形態的描述,很多是來自於我們的生活和自然現象,像我們描述線條的質量高時,常以「屋漏痕(下雨時農家房檐滴的雨線)」作喻。唐代草書大家張旭從公孫大娘舞劍中悟得筆法之理,也是關於書法藝術與想像力培養的例證。
再次對學生辯證思維能力的培養。在臨摹古代書法中,有很多辯證統一的思想貫穿其中,如字形的向背、行筆中的提按、墨色的濃淡、行筆速度的疾澀、起筆時的順鋒與逆鋒、筆畫形態的方圓等等,都構成了書法學習中矛盾又統一的現象。從某種意義上來說,書法藝術乃至藝術創作的規律,就是運用辯證法,在矛盾中求得統一的過程。
⑦ 學習書法的好處有哪些
我們中國書法已有三千多年的歷史,是古人聰明和智慧的結晶,是祖先留給我們的一筆巨大的寶貴財富,是我國獨有的一門藝術.書法有嚴格的書寫法則,少年兒童,尤其是小學階段,主要是識字,在學習文化的同時又學習書法,既可以鞏固所學的知識,又能促進文字書寫水平的提高,把字寫得更加整潔美觀,又合乎規范.
培養孩子的耐力和自信心
許多家長都覺得的孩子特別調皮,靜不下來,不利於文化課程的學習,學習書法能使學生提高專注力,因為學習書法需要腦、眼、手全身心的投入,使學生養成專心致志學習習慣- 開發智力,培養協調性
書法的練習是一種生動的動態系統,始終要求專注、寫好每一個字,都需要大腦指揮手和眼睛配合完成,雙手不同動作及其與全身肢體的協調配合。使大腦的左右半球的技能獲得同時發展並增進互相協調能力。無數事例證實,學習過書法的孩子,在理解能力,接受能力,想像力和創造性思維能力等方面,都顯著高於一般孩子。 - 提高人的整體能力
我們假定有兩個人,有相同的學歷、經歷,從事同樣的工作。但是其中一位練過書法,另一位沒有練過書法。很可能,前者思考和處理事物的角度、方法、視野和境界,都高於後者,他能用藝術的眼光看待和處理事物,他就很可能取得更大的成功。我們已經發現,在我們周圍學習書法的中小學生中間,那些書法寫得好的,往往也同時是學校里成績優秀的學生。 - 提高個人修養與文化素質
學習書法使學生提高審美能力和綜合文化藝術素養,形成書法特長及愛好;寫字是小學生的基本技能,寫的比一般同學好,容易獲得老師的青睞和在班集體的威信,使少兒增加自信心。孩子從小受到良好的書法教育,不僅能夠提高他們的書法素養和藝術修養,而且對培養嚴謹而踏實的學習態度、自覺刻苦的學習能力具有重要意義。同時對一個人的文化素養,道德情操,性格的形成也起著潛移默化的作用。 - 促進生理心理的健康發展
書法教學活動能夠激發兒童的求知慾,對字帖的觀察與分析,對書寫過程的思考與領悟,對書法習作的評價與反思,將有助於兒童思維能力的全面提高。書寫毛筆字能夠促進兒童生理心理的健康發展,運用毛筆進行書寫,可視為一種操作過程。在這種操作過程中,神經要進行不斷地傳導,手的操作感覺被及時傳遞到大腦,大腦的思維活動不斷地發出指令,糾正改善著操作過程。幼兒在操作活動中逐步學會了合乎邏輯的積極思考,因此書寫毛筆字能夠促進兒童生理心理的健康發展.
⑧ 學書法的重要性是什麼。。。。。。
☆ 學習書法,要加強多方面的文化藝術修養。書法藝術講究筆墨情趣、節奏韻味、整體布局。剛開始是臨摹字帖,到後來,是自己的閱歷與藝術素養在筆尖碰撞升華,是生活的體味。
☆學習書法,還要加強道德情操的修養。書法最重要的就是修身養性,需要耐心和持久的毅力。
【望採納(*^__^*) 】
⑨ 學書法的好處和重要性
學習書法對一個人的成長是不可或缺的一個環節。因為學習書法的好處和重要性也有好多。比如說能夠培養一個人的耐性、培養他們的意志力、能夠讓他們在練習書法的過程中開發大腦、開發智力。並且能夠讓他們感受到中國博大精深的文化。
首先肯定是能夠培養人的耐性。畢竟學習書法講究的就是要慢,動作一筆一畫的去練好每一個字。如果能夠在學習書法中坐得住的話,那麼對於他們以後培養自己耐力方面也會有很大的幫助。不會在遇到一點小事就表現的特別急躁。
同時學習書法還能夠培養小孩子的智力,開發他們的腦細胞。小孩子在練習書法的過程中能夠提高他們對於美的鑒賞,並且能夠提高他們對於藝術品的欣賞和觀察能力。有有利於開發他們的智力。對於這些在生活中都會有很大的幫助。
最後學習書法能夠了解到我國的中華民族的傳統文化。畢竟書法是我國傳統文化之一。在練習書法的過程中,能夠感受到我們中華文化的博大精深,由此增加我們的民族自豪感。我們會感受到我們中華民族傳統文化的精髓,會提高我們的民族自信心。
⑩ 學好書法的意義有哪些
書法學習有利於學生的多種能力的培養,首先通過對書法碑帖的臨習首要鍛煉的就是學生細微的觀察力。古人說:「察之者尚精,擬之者貴似。」學生通過觀察每個字的點畫結構、用筆方法和特徵,從而心摹手追,訓練既久,學生觀察事物的能力就會得到幫助和提高。學習書法,對一個人的專注力,耐力的培養也有著其他學科所不可替代的作用。正所謂「梅花香自苦寒來」,今天,我們的孩子熱衷於看韓劇、看美國大片,聽流行歌曲。我想,我們如果能夠引導孩子在中國傳統藝術投入足夠的學習和關注,我想沉迷網路、恐怖暴力等種種發生在青少年身上不良現象也許會得到一定程度的遏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