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知道德獎
㈠ 職業道德的養成是以獎勵為主
教師職業道德習慣的養成
近代學者王國維認為「古今之成大事業、大學問者,必經三種境界。」並用三句詩加以概括:「昨夜西風凋碧樹,獨上高樓,望盡天涯路」,此為第一境界;「衣帶漸寬終不悔,為伊消得人憔悴」,此為第二境界;「眾里尋他千網路,驀然回首,那人卻在燈火闌珊處」。此為最高境界。其實這不只是做詩的境界,做學問的境界,也是修養的境界,事業的境界,人生的境界。
在我國現代教師人格修養中,存在以下三種人格境界:
1、 教師的職業境界——經師。教師要在自己的工作崗位上勤勤懇懇、任勞任怨;認真備課、上課,批改作業,輔導學生。既然選擇了教師這個職業,就要耐得住寂寞,受得了清貧,在下海的人大把數錢時不眼紅,在歌星、影星受人吹捧時不發燒,也就是要做到「獨上高樓,望盡天涯路」。
2、 教師的專業境界——能師。即智慧型的教師。他們既重視經驗的積累,為學生傾心心血,「衣帶漸寬終不悔,為伊消得人憔悴」,又能做個有心人,表現出自覺地理論的追求,對教學的理解已經達到了相當的深度。他們對教育教學內在規律有較深刻的認識,視野開闊,個性鮮明,教育教學上揮灑自如,游刃有餘。
3、 教師的事業境界——人師。不僅教書,而且育人,以其高尚的人格塑造學生的人格。人師已經形成了自己的教育思想,風格或體系,完全進入了教育的自由王國——達到不教之教,可以醉人而不知,可以育人而不覺。人師把教育當作一種藝術,通古曉今,博採眾長,能把最恰當的事例信手拈來,融入課堂,天衣無縫,學生在和諧愉悅的課堂氣氛中,汲取知識芬芳,不再有學習之苦。這樣的境界,是每個為師者都追求的,但欲達到,非經年積累不成,而一旦達成,享受到「驀然回首,那人卻在燈火闌珊處」的樂趣,則心中喜悅,萬難形容。
教師職業道德的培養和提高,需要通過一些定的具體途徑來進行。調查發現,教師在回答「你認為提高教師職業道德水平主要應該通過什麼途徑」這一問題時,51%的教師認為主要依靠「加強自身修養」,22.9%的教師認為應該「強化師德教育」可見,多數教師充分認識到了道德最終是理性的自律,重在通過自身的道德修養來提高道德水平。
習慣一:
熱情主動:教師走向成功必備的第一心態
米盧「態度決定一切」。成功取決於積極主動的心態。
案例:
小張和小李的故事
一、成功取決於積極主動的心態
1、山不過來,我就過去
佛學故事
採取積極主動的態度,為自己過去、現在和將來的行為負責,並依據原則及價值觀,而非情緒和外在的環境來做出決定。
積極主動的人是改變的主動者,積極主動的心態使你從生不逢時的自怨自艾中解脫出來,面對現實,不再一味地埋怨和等待,從自身開始積極的思考和行動來創造新的未來。
2、有趣的計算:什麼使生活變得100%完美?
ATTITUDE (心態) A+T+T+I+T+U+D+E 1+20+20+9+20+21+4+5=100
3、朱永新定律一,當你的知識,技能,理念與他人無異時,你的態度就決定了一切。
工作中,我們需要用「沒有最好,只有更好」的精神,處理工作中的每一個細節,愛崗敬業,提高效率,不斷地追求卓越。
學習上,要不斷地充實自己、完善自己,抓住各種機遇,利用點滴時間進行學習。
對待他人,要主動幫助他人,理解別人,贏得他人的尊重與愛戴。
對待自己,要正確評價自己,擁有自信,充分挖掘自己的潛能,把握各種機會鍛煉自己。
案例:
最近我在《求學》雜志上看到一篇《小托蒂的悲劇》,感想很多。
義大利小男孩托蒂有一隻眼睛十分奇怪,因為在生理上,這是否逼供完全正常的眼睛,但它卻看不見任何東西。其原因令人覺得不可思議:當小托蒂呱呱墜地時,這中眼睛輕度感染,曾被綳帶纏了兩個星期。這種對常人來說幾乎沒有任何副作用的治療,對剛剛出生、大腦正處於構建發育關鍵期的嬰兒小托蒂造成了極大的傷害:他的大腦由於長時間無法從這隻眼睛接受任何外界信息,就認為它瞎了,於是原先該為它工作的大腦神經組織也隨之「戰略轉移」了。
小托蒂遭遇的不幸並非偶然性的特殊個案。後來研究人員在動物身上做了很多類似的實驗,發現結果者都是一樣的,都嚴格執行著「用進廢退」的規則。
人的發展何嘗不是如此?我們周圍常常有太多的「綳帶」,使我們覺得自己天生就弱小,於是潛能被永遠埋沒。只有積極向上、不斷努力探索,你才會感受到「那人卻在燈火闌珊處」的愉悅!
成功學家—羅素·塞吉:
沒有家庭背景的年輕人的出頭之道是:
第一,找個職位;
第二,守緊口風;
第三,多多觀察;
第四,保持忠誠;
第五,使老闆相信:你少不了他;
第六,謙遜有禮。
代替上司的秘訣:
讓上司殘廢!——你成為上司的「左膀右臂」!
三、教師應養成積極樂觀的人生態度
1、我們要微笑面對教育教學生活
米盧的快樂足球。「想像著自己在世界盃的賽場上奔跑,球迷歡呼雀躍,掌聲雷動,胸懷激盪。享受成功的喜悅。」
2、要正確客觀地評價自己
找好自己的位置。
3、要保持積極健康的生活方式
鑽研教法、勤奮學習、深刻反思、及時整理。
教師知識管理框架
我的資源
對自己的文章、教後記、教案、工作小結等進行的整理,最好按照年、月、日的順序排下來,每天堅持寫一些。
人際資源
對聯系人的電話、地址、郵件地址等信息進行分組管理,如我的學生、我的同事等,並可附上對每個人的背景、特點與主要風格的簡介。
文檔管理
將看到的或搜集到的文章按照一定的主題進行分類、整理,以便於日後閱讀、取用。
時間管理
對教學中的各種活動安排日程計劃,尤其是要區分重要的不重要的,緊急的和不緊急的,將最多的精力投入到最重要而不緊急的事情中去。
通訊管理
對各種書信、電子郵件等進行集中統一管理、瀏覽、閱讀。
博客
將日常思想、故事、經驗等掛到網上,可供大家瀏覽、評論與分享。
四、教師要保持極大的工作熱情
建議:博客
習慣二:
寬容公正:教師對待學生的核心原則
一、你選對人了嗎?
出示富蘭克林、羅斯福、丘吉爾、希特勒和普京的事例。
案例:
25年前,有位教社會學的大學教授,曾叫班上學生到巴爾的摩的貧民窟調查200名男孩的成長背景和生活環境,並對他們未來的發展作一評估。每個學生的結論都是「他毫無出頭的機會」。
25年後,另一位教授發現了這份研究,他叫學生做後續調查,看昔日這些男孩今天是何狀況。結果根據調查,除了有20名男孩搬離或過世,剩下的180名中有176名成就非凡,其中擔任律師、醫生或商人的比比皆是。
這位教授在驚訝之餘,決定深入調查此事。他拜訪了當年曾受評估的年輕人,跟他們請教同一個問題,「你今日會成功的最大原因是什麼?」結果他們都不約而同地回答:「因為我遇到了一位好老師。」
這位老師目前仍健在,雖然年邁,但還是耳聰目明。教授找到她後,問她到底有何絕招,能讓這些在貧民窟中長大的孩子個個出人頭地。
這位老太太眼中閃著慈祥的光芒,嘴角帶著微笑回答道:「其實也沒什麼,我愛這些孩子。」
二、教師必須學會寬容
教師愛生,要學會愛。
愛的形式有很多種,嚴是一種愛,寬容也是一種愛。學生在成長過程中必定會犯錯誤,成長的過程就是一個不斷犯錯與糾錯的過程。學生所犯的錯誤有理由得到教師的諒解,更有權力得到老師的寬容。
寬容是一種激勵,寬容是一種信任,寬容更是一種仁慈。
案例:
《窗邊的小豆豆》
小林宗作先生認為:無論哪個孩子,當他出世的時候,都具有著優良有品質。在他成長的過程中,會受到很多影響,有來自周圍的環境的,也有來自成年人的影響,這些優良的品質可能會受到損害。所以,我們要早早地發現這些「優良品質」,並讓它們得以發揚光大,把孩子們培養成富有個性的人。
三、在細節中表現出你的寬容
1、教師要有博大的情感胸懷
教育有時不必太認真。
諾丁斯說:你只有相信他是好的,才能期待他更好。
案例:
米哈伊爾遇到的最大障礙是作文,小夥子跟語文老師尼娜·彼特羅夫娜之間發生了一場難分難解的沖突。在他看來,作文真是一種高不可攀的智慧的頂峰。於是女老師在老師日誌里一個接一個地給他打上「兩分」,於是米哈伊爾就不再交作文了。在老師的課堂上,他開始搞出各種各樣的花招來……當知道米哈伊爾要離校參加工作的消息後,同志們都向尼娜表示祝賀。
一天,女老師家的電視機第四次壞了。按照叮囑,修理部派來了技術最好的師傅——就是曾經氣得她面孔發白的米哈伊爾。
看著米哈伊爾工作的兩個小時里,老師經歷了巨大的痛苦。她多給了舊日的學生3個盧布。
米哈伊爾把錢退還給老師,低聲地、然而帶著一種激動的心情說:「您這是為什麼呢?難道您是這樣教育我的嗎?我的作文寫得不好,強是我畢竟學會了正確地生活。當時我也喜歡您的課……是的,比任何別的課都喜歡。這些課會一輩子留在我的心裡。」 (〈關於和諧教育的一些想法〉)
2、教師要有細微的情感體驗
例:安徽省合肥市第62中學小學部薛瑞萍老師的教育事例。
孩子罰站後母親來問,是不是孩子上課不專心。讓老師狠抓,說放學回家要說他。
老師的回答:已經處理過了,你不要聽見孩子們的報告跟著虛張聲勢。沒什麼的,該讓你知道的事情我會告訴你,像這樣的小事情,教師已經即時懲戒過,你最好裝作不知道。被嚴密看管和雙重監視的感覺,是很讓孩子沮喪的。只能抵消我的教育效果。家長釋然。
3、教師要自覺進行情感調控
例:
學生考試成績不理想,老師的調控:
「面對分數,不要計算它離100的差距是多大,而要計算從」零「起步」長出了多少——這樣,只要及格,就是好收成。」
「至於細心、考試經驗之類的,至少有9年的時間學習呢,現在緊張什麼?泥土大哥說得好:在中國的教育體制下,12年下來,就是一頭豬,也會被訓練得善於考試的。」
4、教師要有育人的情感智慧
案例1:
某市第二十中學有一批復習資料投放閱覽室讓學生查閱,可是第一天就少了六本。有的人主張嚴肅查處,可是校長卻不然,他寫了幾句話貼出去:「作為校長的首要責任是,要使全校師生明白,二十中人的人格是無價的,然而朋友,你信嗎?投放的書少了六本。」第二天有人送回了一本,校長又公開寫道:「你送回的不僅是一本書,你送回了人格,送回了二十中良好的校風。」第三天,其他五本也都送回了。
在這里,校長既嚴,又愛,既有集體榮譽心的教育,又有人格尊嚴的啟發。
案例2:
陶行知先生做校長時,有一次看到一個孩子用石頭砸人,陶校長就叫這個孩子待會兒到他的辦公室去。孩子忐忑不安地來到校長室,發現校長不在便在外面等。過了一會兒,陶校長來了,看到他卻沒有批評,只是從口袋裡摸出一顆糖,說:「你來了,我卻遲到了,獎勵你一顆糖。」孩子愣住了,陶校長又摸出第二顆糖,說:「剛才我錯怪你了,你是幹部,在管理其他同學,再獎你一顆糖。」孩子拿了兩顆糖感到很羞愧,連忙誠懇地承認錯誤。於是陶校長又給了他第三顆糖:「能自己認識到錯誤,再獎你一顆糖。好了,我的糖分完了,你的問題也解決了,現在你可以走了。」
㈡ 「行知杯」論文開始徵文了,不知要不要費勁去寫。請問如果論文獲獎,評職稱時會有分加嗎謝!!!
不一定的。
對於職稱論文加分來說,一方面,論文的等級很關鍵,另一方面,也要看論文的數量,自然是數量越多加分越高的,但發表多篇論文的加分並不是簡單累加的,有一定核算規則。
比如有的地區是按照論文最高分為基礎分+其他各篇總分×10%=總分的公式老計算論文加分的,因此,職稱論文加分的具體細則還需要關注本地以及本單位的具體文件。
(2)行知道德獎擴展閱讀:
評職稱總分都是100分制,分配到論文論著上最高是10分,也有8分、7分、6分的,不同行業的職稱評審在論文上的分數是不同的,即便是同一行業,不同級別的職稱對論文加分都是不同的,大多數情況下,研發類職稱論文加分要高於非研發類職稱論文。
比如工程技術研發類高級職稱論文量化分數最高為8分,工程技術非研發類高級職稱論文量化分數最高為6分,有些單位或者評審機構將論文做了等級劃分,這個劃分並不是統一的劃分,各地是否劃分也要看當地具體情況。
㈢ 陶行知獲得啥獎
1913年因在金陵大學考分第一獲取江蘇省教育司獎勵
1915年在哥倫比亞大學獲庚子賠款的半費獎學金
1916年在哥倫比亞大學獲利文斯頓獎學金
1917年獲取哥倫比亞大學「都市學務總監」資格證書
1927年當選中華職業社評議員
1929年被上海聖約翰大學授予科學博士榮譽學位
1936年任全國各界救國聯合會執行委員、常務委員,世界和平大會中國執行委員
1945年任中國民主同盟中央常委兼教委主任
1946年因腦溢血辭世,宋慶齡贊譽「萬世師表」。
㈣ 浙江師范大學行知學院關於本年度國家勵志獎學金獲得者名單
那個公示期都過了。。
㈤ 2020行知杯論文獲獎名單
2020行知杯論文獲獎名單的話,還是比較好的,因為像這個的話,一等獎就三名,二等獎那有五名,所以說這裡面一些人員的話也還是可以的
㈥ 行知杯三等獎可以中級職稱評定嗎
可以在評審職稱時加分。
㈦ 2015行知杯論文評選結果
特等獎
姓名 單 位 論 文 題 目
殷心芳 江陰市桐岐中心小學 原生態教學:走向回歸本真的數學課堂
張建芬 蔣亞琴 宜興市環科園實驗小學 小學科學「生活化」教學策略研究
張悅華 無錫市東北塘實驗小學 探尋陶行知兒童詩中的快樂教育思想
錢鳳仙 無錫市碩放中心幼兒園 生活·色彩·創造
一等獎
王曉靜 江陰市青陽中心幼兒園 觀察、整合、提升
陳艷 江陰市徐霞客中心幼兒園 陶行知「教學做合一」理念下的「變廢為寶」
湯國娣 江陰市西郊中心幼兒園 走進生活,發現科學
陳麗華 江陰市利港中心幼兒園 給孩子一片屬於自己的音樂天地
顧麗玉 江陰市祝塘實驗幼兒園 在生活環節中培養幼兒的自理能力
王英 江陰市祝塘實驗幼兒園 快樂玩折紙
張梅芬 江陰市周庄鎮長壽實驗幼兒園 讓數學教育真正「活」起來
繆中瑛 江陰市周庄鎮長壽實驗幼兒園 生活即教育 區域即生活
錢麗蘭 江陰市月城中心幼兒園 讓錫劇之「美」溢滿孩子心田
匡麗麗 唐英姿 江陰市夏港實驗幼兒園 創新家長工作模式,彰顯家園共育特色
沈婭婷 江陰市石庄中心幼兒園 江陰鄉土資源在幼兒園整合運用的實踐研究
蔣銀花 江陰市實驗小學 讓板書成為靚麗的「微型教案」
謝建 江陰市實驗小學 矯正學生感恩缺失的多樣化綜合實踐活動
徐惠 江陰市花園實驗小學 抓住本質,溝通聯系,生成理解
於潔 江陰市城中實驗小學 在課堂實踐里發展學生的理性思維
盛毅 江陰市晨光實驗小學 小學英語課堂提問的誤區和對策
劉待懃 江陰市徐霞客實驗小學 小學高年段閱讀教學現狀分析及對策
方惠燕 江陰市山觀實驗小學 構建思想者的語文課堂
張瑞千 江陰市長壽實驗小學 融合:為新市民子女生命成長奠基
張莉萍 江陰市青陽實驗小學 基於微信群的家校共育文化建設的實踐研究
黃晶 江陰市利港實驗小學 找好散發點 上活語文課
李艷 江陰市華西實驗學校 如何構建理想師生關系的點滴體會
。。。。。。
由於字數限制,無法全部復制,你可以查網址http://wxtyw.com.cn/showart.asp?id=608 希望你採納
㈧ 「行知杯」論文獲獎證書評中級職稱有用嗎拜託各位了 3Q
沒用的,鑒定時交上去就直接退下來的
㈨ 陶行知獎學生糖果的道理是什麼
一是他看到學生犯錯,不是當眾呵斥、批評,而是讓他放學後單獨到校長室來,這就保護了學生的自尊心。
二是對於犯錯的學生,不全盤否定,而是積極地從他身上尋找另外的一些優良的表現和「閃光點」。先不直接切入他的錯誤,而是首先表揚他的「守時」、「服管」、「正直」等優點,這就緩解了學生犯錯後的緊張心情,也讓他直接感受到師長的公平和善意。
三是在教育前對學生犯錯的原因進行了認真地調查了解,這就避免了誤傷學生和批評的盲目性。如果僅看「王友用泥塊砸自己班上的同學」這一點,當然錯誤全在王友,但經過了解之後,才發現了其舉有出於保護女同學的「正直」的一面。對學生的犯錯,如果不調查、不了解,就會按看到的表面現象進行批評、處理;調查了,了解了,就會按事情的真相正確對待,也可避免一些學生被冤枉。
四是針對被教育對象的心理和年齡特點,採用表揚和獎勵的手段進行教育。陶行知對於那位犯錯的學生,從教育的開始,就採取一步一表揚、一步一獎勵的方法,糖果在成年人身上可能不會發生什麼作用,可是對於當時的小學生來說,卻有極大的鼓勵作用,所以,當陶行知伴隨著表揚的四塊糖果發放完畢之後,學生已經完全認識了自己的錯誤。
五是教育學生要引發學生的自我批評,我們看陶行知在對犯錯學生的整個教育過程中沒有一句批評,但卻引發了學生的自我批評,王友之所以在接到第四塊糖果時,能感動地流著眼淚後悔地喊道:「陶校長,你打我吧!我錯了,我不該砸自己的同學!」,完全是陶行知的教育藝術所產生的效果和結果。
我們從陶行知的教育藝術中可見,對犯錯學生的教育不是僅有批評和暴力這些手段,而應適時教育,尤其是少年學生就會得到更多的尊重、理解、欣賞和保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