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法學百科 » 立法學著作

立法學著作

發布時間: 2022-01-17 03:25:04

㈠ 徐向華的主要著作

主要著作
《地方性法規法律責任的設定-上海市地方性法規的解析》(著作,上海市人大常委會課題)
主編,執筆約15萬字,法律出版社2007年2月版
《新時期中國立法反思》 主編,執筆約2萬字, 學林出版社2004年11月版
《觀念與行為-憲政意識與普法宣傳教育研究》(著作,上海市哲學社會科學規劃課題)
主編,執筆約10萬字,中國社會出版社2003年6月版
《中國立法關系論》(著作) 獨著,浙江人民出版社1999年11月版
《立法學原理》(著作) 副主編,執筆約10萬字,上海社科院出版社1992年2月版
《國家監督論》(著作) 合著,執筆約12萬字,浙江人民出版社1991年5月版
論文文章
《倍率式罰款的特定基數與乘數倍率之實證研究》 《中國法學》07年第10期
《踐行教育改革探索 培養一流法律人才》 《解放日報》2007年9月27日第15版
《立法應「宜粗不宜細」嗎》 《解放日報》2007年7月23日第13版
《行政處罰中罰款數額的設定方式- 以上海市地方性法規為例》 《法學研究》2006年第6期
《執法視角下的法律責任設定-上海市地方性法規法律責任執法情況實證研究》《法學》2006年第12期
《論立法多數決制-一個公共選擇理論的視角》 《法學》2005年第12期
《預演算法律制度》(序) 《中國民主法制出版社》2005年8月版
《我國法制宣傳教育的重構與創新-以憲政教育為核心》 《上海法學研究》2005年第2期
《我國行政人員依法行政意識培育機制實證研究》 《上海行政學院學報》2004年第2期
《重構依法行政意識的培育機制》 《黨政論壇》2004年第3期
《淺論憲政教育與法治精神的培育》 《上海法治報》2003年12月3日
《論我國立法程序的完善》 《中國法學》2003年第4期
《美國國會的游說及其規制》 《國外社會科學前沿》上海社科院出版社2003年2月版
《論立法委託表決》 《法學》2002年第11期
(人民大學報刊復印資料《憲法學、行政法學》全文轉載)
《論立法公開表決制度的完善》 《憲治征程》中國法制出版社2002年11月版
《堅定而理性地推進法治》 《法苑》2002年第4期
《透明度原則和立法記錄的公開》 《上海法治報》2002年1月28日
《論我國立法多數決制度的完善》 《上海人大》2002年第1期
《離婚損害賠償應重視可實現性》 《上海法治報》2001年2月12日
《我國<立法法>的成功和不足》 《法學》2000年第6期
(人民大學報刊復印資料《法理學、法史學》2000年第9期全文轉載)
《實質性啟動違憲、違法立法審查和糾正制度》 《上海法治報》2000年6月23日
《立法民主和法制統一的實現》 《上海法治報》2000年6月2日
《推進過程的公開性,保障人民直接參與立法》 《上海法治報》2000年5月19日
《最高權力機關立法許可權明晰化》 《上海法治報》2000年4月28日
《中國立法許可權的法制化》 《上海法治報》2000年4月14日
《論初級階段立法效率和公正價值之間的關系》 《上海人大》1999年第6期
《論我國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立法的效率和公正價值之間的關系》
《民主法制與人大制度》復旦大學出版社1999年2月版
《論立法的效率和公正的價值取向》 《華東政法學院學報》1999年第1期
《超市防範應有章可循》 《文匯報》1999年1月21日
《論法律和道德的作用關系》 《政治和法律》1997年第5期
《論中央和地方的立法權力關系》 《中國法學》1997年第4期
(人民大學報刊復印資料《法理學、法史學》1997年第12期全文轉載)
《走切合中國實際的法治之路》 《法制日報》1997年10月25日
(人民大學報刊復印資料《法理學、法史學》1997年第11期全文轉載)
《非行政在編科研機構在法學高等教育中的作用》 《政法高教研究》1996年第2—3期合刊
《立法技術研究的新台階》 《政治與法律》1995年第5期
(人民大學報刊復印資料《出版工作圖書評介》1995年第12期全文轉載)
《論我國期貨市場的理性培育和發展》 《財經研究》1994年第5期
(《新華文摘》總第187期/1994年第7期摘要)
《論我國市場經濟中的立法》 《法學》1994年第4期
《論我國規范性法律文件條標的增設》 《政治與法律》1994年第4期
《中美法學教育比較有感》 《法學雜志》1994年第2期
《美國期貨市場法律監管的最高權力機關》 《當代法學》1994年第2期
《論我國市場經濟體制建立與立法觀念轉變》 《司法研究》1994年第2期
《一個致力於消除州際法律沖突的民間實體》 《中國法學》1993年第6期
《修憲-1993年中國熱點》 《留學生雜志》1993年第6期
《哪個再來扮演上帝》 《法制瞭望》1993年第4期
《關於法律附則製作技術的幾個問題》 《中國法學》1993年第3期
《簡論法學教育的市場化走向》 《政法高教研究》1993年第1期
《論美國立法價值及方式的發展》 《華政復校十周年論文集》1992年版
《制衡天平的傾斜:聯邦「優先」立法的急驟膨脹》 《法學》1992年第10期
《也談「超前立法」》 《法學》1991年第5期
《我國地方立法十年評述》 《十年法制論叢》法律出版社1991年8月版
《我國地方立法及其研究十年評述》 《中國法學》1990年第4期
《國家監督的實行方式》 《政治與法律》1990年第4期
《優化地方立法的憲法監督》 《法制日報》1989年2月27日
《試論立法的現代化》 《法制建設》1988年第6期
《為外向型經濟提供法律環境》 《上海法制報》1988年2月29日
《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憲法和憲法觀》 《法學》1987年第12期
《對提高地方人大常委會議政能力的思考》 《法學》1987年第4期
《論消除地方人大常委會的行政痕跡》 《法學》1986年第10期
《對制訂<地方性法規草案和行政規章制定程序的規定>的幾點建議》《法學評論》1986年第6期
《市聯席辦基層組參與化解社會突出矛盾的成效分析和啟示》(未公開發表) 2006年10月
《關於試行「信訪終結制」的專題研究報告》(未公開發表) 2006年8月

㈡ 法學經典書籍

必看的經典法律書籍一、《洞穴奇案》
薩伯
五名洞穴探險人受困山洞,水盡糧絕;為了生存,大家約定抽簽吃掉一人,犧牲一個以救活其餘四人。威特摩爾是這一方案的提議人,不過抽簽前又收回了意見,其它四人卻執意堅持,結果恰好是威特摩爾被抽中。獲救後,這四人以殺人罪被起訴……這是美國法理學大家富勒1949年提出的假想公案,富勒還進一步虛構了五位大法官對此案的判決書。這一公案後來成了西方法學院學生的必讀文本。1998年,法學家薩伯延續了富勒的游戲,假設五十年後這個案子有機會翻案,另外九位大法官又針對這個案子各自寫出了的判決意見……本書兼收了富勒和薩伯兩人共十四個觀點,藉以形象地反映了20世紀各個流派的法哲學思想。
必看的經典法律書籍二、《論犯罪與刑罰》
貝卡里亞
由義大利刑事古典學派創始人貝卡里亞著寫的這部著作,篇幅不大但影響卻極為深遠,該書初版於1764年,是人類歷史上第一部對刑罪原則進行系統闡述的著作。全書洋謚著偉大的人道主義氣息,對刑訊逼供和死刑進行了憤怒的譴責,鼓吹刑法改革,力介罪刑相適應的近代量刑原則。本書問世後立即給作者帶來了巨大的聲譽,被譯為多種文字,它對地俄國、普魯士以及奧地利等國的刑法改革具有重大的影響。該書被譽為刑法領域里的最重要的經典著作之一。
必看的經典法律書籍三、《別在異鄉哭泣》
《別在異鄉哭泣:一個律師的成長手記》內容的是2002年9月,下崗失業的作者在司法局拿到了《法律職業資格證書》,進入司法局直屬的國辦律師事務所實習,開始了律師生涯。2003年,作者滿懷信心從老家來到深圳,希望這個年輕的城市有作者的一席之地,實現自己的律師夢想。但是,在這里作者處處碰壁,內心非常失落。突然爆發的非典疫情,更讓作者心灰意冷。來到深圳一個月後,作者決定離開這個傷心的城市返回家鄉。作者把這些成長的歷程記錄下來,希望對遠離故土、追逐夢想的年輕朋友,特別是剛走上法律道路的朋友們,能有一些啟發。
必看的經典法律書籍四、《尋找法律的印跡》
余定宇
法律是什麼?這是本書作者一直在追問的問題。他循著法律的印跡,開始了一次偉大的精神之旅:通過尼羅河俾格米人對於自己發現的食物香蕉的一種先佔觀念,證實了人類法律最原始的足跡---"權利"的足跡;通過古希臘神話中雅典娜基於人性的審判,宣示了古希臘人天然的神學情懷和宗教感受;通過手持天平利劍、蒙眼閉目的正義女神,宣示了古羅馬人對法律"成熟穩重"、"公平正義"的期求。
必看的經典法律書籍十五、《民法思維》
王澤鑒
本書旨在建構請求權基礎的理論體系,期能為民法實務提供可資遵循的思維及論證方法,以增進法律適用的合理性及客觀性。本書重視方法論上的運用,所設實例主要針對民法領域重要的基本問題,並多引用判例學說及德國法的理論,有助於讀者理解相關法律的解釋適用,對民法的學習應有助益,本書對於大陸和台灣地區民法的比較研究也應有所助益。
必看的經典法律書籍六、《法理學法律哲學與法律方法》
博登海默
《法理學:法律哲學與法律方法》是一本由博登海默編寫的書籍。本書把散見於1940年《法理學》一書中的有關法理學思想發展的歷史資料集中在第一部分。本書第二部分和第三部分中對一般法律理論的實質性問題所作的論述,乃是以某些蘊含在我研究法理學問題的進路中的哲學假設和方法論假設為基礎的。
必看的經典法律書籍七、《政法筆記》
馮象
本書為作者在《讀書》雜志上開設的專欄"政法筆記"文章結集(少數刊載在其他報刊上)。作者開設專欄的用意在為中國的普通讀者寫一本書,談談新舊政法體制銜接轉型中的一些法律問題。因此,在該書中,讀者不感興趣的專業性太強的話題沒有涉及,作者關注的是普通讀者感興趣的與自己現實生活相關的一些法律問題,如名譽權、肖像權、版權、官司為什麼難打等等,作者結合有關案例,深入淺出,給讀者上了一堂生動的普法課。

㈢ 宋顯忠的主要著作

1.主編:《部門法哲學講座》(第一輯),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年6月版。
2.副主編:《法理學》(鄭成良主編),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年版。
3.參編:《馬克思主義法理學》(張文顯主編),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年版。
4.參編:《法理學》(馬新福主編),科技出版社2004年版。
5.參編:《立法學》(黃文藝主編),吉林大學出版社2002年版

㈣ 法理學的著名著作有那些啊

大陸法理學名著有:
1、蔡定劍:國外議會及其立法程序;2、曾憲義:西方法律思想史;3、程燎原、江山 :法治與政治權威;4、鄧正來:法律與立法二元觀 哈耶克法律理論的研究;5、鄧正來:規則·秩序·無知——關於哈耶克自由主義的研究;6、鄧正來:市民社會理論的研究;7、付立慶:法治的聲音;8、高鴻鈞等:美國學者論中國法律傳統;9、龔祥瑞:西方國家司法制度;10、谷春德:西方法律思想史;11、韓大元:比較憲法學;12、何勤華:英國法律發達史;13、賀衛方:法邊餘墨;14、賀衛方:具體法治;15、賀衛方:司法的理念與制度;16、賀衛方:運送正義的方式;17、黃鳴鶴:法治的羅馬城;17、季衛東:法律程序的意義:對中國法制建設的另一種思考;18、蔣恩慈:西方法學家生平與學說評價;19、蔣先福:契約文明:法治文明的源與流;20、孔慶明:法哲學新論;21、李步雲:人權法學;22、李龍:良法論;23、李龍:西方法學名著提要;24、梁治平:法辨;25、梁治平:法律的文化解釋(增訂本);25、梁治平:尋求自然秩序的和諧;26、梁治平自選集;26、林端:儒家倫理與法律文化;27、劉軍寧:共和·民主·憲政;28、劉星:法律的隱喻;29、劉星:法學作業——尋找與回憶;30、劉星:西方法學初步。

㈤ 學習法律必讀的幾本書

1、《歷史深處的憂慮——近距離看美國》——林達
一本美籍華人寫的關於美國社會的故事性書籍,讓人感覺在美國,法律就是身邊發生的每一件事,法治是一種生活方式和日常的存在。在這本書里,作者以獨特又敏銳的洞察力,結合血肉豐滿的生動案例,輔以深入淺出的語言,向我們全面、細致、客觀的展示了一幅美國民主政治體制,尤其是司法制度的精美畫卷,矯正了一些人們從看電影大片中產生的想當然的常識性的錯誤,令人獲益匪淺。
2、《政法筆記》——馮象
本書可以說是馮象的「案例」隨筆,是旨在提供一種真正的「普法文章」。從孔夫子名譽權、魯迅肖像權、婚前財產公證、取名用生僻字、性賄賂、人體寫真,到版權、美國大選……涉及「政法」的各方面。《政法筆記》所做的,即是對現代資本主義的一種特定社會控制方式——法治——的追究與批判。
3、《制度是如何形成的》——蘇力
朱蘇力的著作,往往從身邊日常慣見的「俗話、俗語或俗事」出發,分析出令人驚嘆的學術意義來。本書亦是如此,對我們習以為常的一些觀點、看法或認為想當然的東西進行了細致的分析。盡管有時候我們不一定同意蘇力的觀點,但是他對問題的態度、對觀點的論證過程、特別是他獨特的敘述方式,足以讓我們在閱讀的同時感覺到知識的愉悅。
4、《法治及其本土資源》——蘇力
在傳統與變革之爭中,人們往往以外在的現象為准則判斷優劣,而忽視其本質根源。在對西方法律的移植過程中,人們也往往只由於看到西方法制下的繁榮,而沒有看到他們的本土資源。從而使我們開始彷徨,於是我們開始反思,然而大多反思的結果是「把『現代法制』看作一個有待於明天實現的理想,而把本土情境視為存在於今天的一種無可奈何的現實------從而我們面臨的便是理想的不能實現和現實的不甘妥協之間的兩難困境」(趙曉力言)。正是在此背景下,蘇力用一種新的角度來分析這種困境以期尋求最佳答案。
5、《法理學:法哲學與法律方法》——博登海默
《法理學——法哲學及其方法》一書並非純粹性的學術著作,而是美國大學法學院的法理學教材,這對我們了解西方法理學、西方的法學教育、西方的教材撰寫編排有一個更為直觀的了解,因此這本書介紹給大家其意義要比純粹性學術著作更大,是能啟發法學思維的一本好書。

㈥ 鞏獻田的主要著作

《法理學研究》,上海譯文出版社,1991年;《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理論講座》,中共中央黨校出版社,1993年4月;《馬列法學原著選讀教程》,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1996年11月;《反腐敗論》,四川教育出版社,1997年3月;《法理學》,高等教育自學考試指定教材,北京大學出版社,1999年3月;《法理學》,普通高等教育「十五」國家級規劃教材,北京大學出版社,2003年3月第2版;《21世紀領導哲學》,四川大學出版社,2003年12月。

㈦ 求推薦關於法理學和憲法學的著名學者及著名著作

樓主你好

這個實在太多了,四年夠你看的了,在下推薦幾本本人覺得比較好的,回不多答,你先看下:
首先伱要對西方法律思想有個大致的了解,再接下去看看具體的學者的觀點
1、張文顯:《20世紀西方法哲學思潮研究》(比較舊)。
2、法學流派系列叢書,黃皮小本,法律社的。
3、孟德斯鳩:《論法的精神》。
4、盧梭:《社會契約論》。
5、博登海默:《法理學法哲學與法律方法》(這本看不懂就看張的那本好了)。
6、羅爾斯:《正義論》
7、羅斯科龐德:《法理學》(自然法頂級學者)

國內知名的法理學學者伱翻開紅皮書高教北大版的《法理學》的作者目錄就可以知道了,寫相關章節的作者都是該領域的頂級學者。我看的書不多,只能推薦這基本,張的那本要好好看,很有收獲的。

憲行的書我看的不多,國內牛逼的學者就是韓大元胡錦光,蔡定劍的書也可以的,翻譯的作品看看王名揚翻譯的基本著作,都是牛逼的。

㈧ 法學的基本著作有哪些

法學有很多著作,如張文顯:《法哲學范疇研究》、孟德斯鳩:《論法的回精神》、博答登海默:《法理學:法律哲學與法律方法》、波斯納:《法理學問題》、博西格諾等:《法律之門》,關鍵看你自己的興趣,可參考豆瓣
【法學】推薦書單(大一到大四)(轉自網路)
http://www.douban.com/note/132201981/

㈨ 陳伯禮的主要學術著作

1.《中國立法的基本理論和制度》,中國法制出版社1998年版(合著);
2.《憲法學》,遼海出版社1999年版;
3.《授權立法研究》,法律出版社2000年版;
4.《合同訂立技巧與合同範本》,遼寧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合著1);
5.《美國公立學校聘任中的法律問題》,黑龍江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合著1);
6.《立法學》,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年版(合著)。

㈩ 法理學法哲學教材或著作

建議買一本西方法律思想史,以各個法學派的思想家為線索進行學習,這是了解西方法理學的最佳途徑。中國的法理學教材沒有必要看,那些是法律基礎課的教材,並非法理學或法哲學。

熱點內容
重慶京師律師 發布:2025-02-12 19:52:51 瀏覽:808
法律責任包括下列哪些 發布:2025-02-12 19:04:52 瀏覽:481
合同法中約定優先原則 發布:2025-02-12 18:55:24 瀏覽:690
合同法履行完畢 發布:2025-02-12 18:38:59 瀏覽:231
1993年民事訴訟法 發布:2025-02-12 18:13:01 瀏覽:645
八年級上冊政治法律知識點人教版 發布:2025-02-12 17:47:00 瀏覽:314
人大刑法解釋 發布:2025-02-12 17:39:28 瀏覽:635
法院是法律嗎 發布:2025-02-12 17:16:04 瀏覽:658
關於收養的法律效力 發布:2025-02-12 16:57:34 瀏覽:684
當法官有生命危險 發布:2025-02-12 16:18:10 瀏覽:7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