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法學百科 » 會計職業道德與會計法律的聯系

會計職業道德與會計法律的聯系

發布時間: 2022-01-17 07:58:41

A. 會計職業道德與會計法律制度的區別

1.會計職業道德與會計法律制度的聯系
會計職業道德與會計法律制度有著共同的目標、相同的調整對象、承擔著同樣的責任,兩者聯系密切。主要表現在:
(1)兩者在作用上相互補充,在規范會計行為中,我們不可能完全依賴會計法律制度的強制功能而排斥會計職業道德的教化功能,會計行為不可能都由會計法律制度進行規范,不需要或不宜由會計法律制度進行規范的行為,可通過會計職業道德規范來實現,同樣,那些基本的會計行為必須運用會計法律制度強制規范。
(2)兩者在內容上相互滲透,相互重疊,會計法律制度中含有會計職業道德規范的內容,同時,會計職業道德規范中也包含會計法律制度的某些條款。
(3)兩者在地位上相互轉化、相互吸收,最初的會計職業道德規范就是對會計職業行為約定俗成的基本要求,後來制定的會計法律制度吸收了這些基本要求,便形成了會計法律制度,可以說,會計法律制度是會計職業道德的最低要求。
(4)兩者在實施過程中相互作用,會計職業道德是會計法律制度正常運行的社會和思想基礎,會計法律制度是促進會計職業道德規范形成和遵守的重要保障。
2.會計職業道德與會計法律制度的主要區別
(1)性質不同
會計法律制度通過國家機器強制執行,具有很強的他律性。會計職業道德依靠會計從業人員的自覺性,自願地執行,並依靠社會輿論和良心來實現,基本上是非強制執行的,具有很強的自律性。
(2)作用范圍不同
會計法律制度側重於調整會計人員的外在行為和結果的合法化,具有較強的客觀性。會計職業道德不僅要求調整會計人員的外在行為,還要調整會計人員內在的精神世界。會計法律制度的各種規定是會計職業關系得以維系的最基本條件,是對會計從業人員行為的最低限度的要求,用以維持現有的會計職業關系和正常的會計工作秩序。在會計職業活動的實踐中,雖然有很多不良的會計行為在違反了會計法律制度的同時也違反了會計職業道德,但也有的不良會計行為只是違反了會計職業道德而沒有違反會計法律制度。
(3)實現形式不同
會計法律制度是通過一定的程序由國家立法部門或行政管理部門制定、頒布和修改的,其表現形式是具體的、明確的、正式形成文字的成文條例。而會計職業道德表現形式既有明確的成文的規定,也有不成文的規范。
(4)實施保障機制不同
會計法律制度不僅僅是一種權利和義務的規定,而且是國家強制力保障實施的。會計法律制度的這種保障機制不僅體現在其法律規范的內容中具有明確的制裁和處罰條款,而且體現在設有與之相配合的權威的制裁和審判機關。而會計職業道德上既有國家法律的要求,更需要會計人員的自覺遵守。

B. 分析說明會計職業道德與會計法律制度的關系是什麼

會計職業道德是會計法律制度正常運行的社會和思想基礎,會計法律制度是促進會計職業道德規范形成和遵守的制度保障。兩者有著共同的目標相同的調整對象,承擔著同樣的職責,在作用上相互補充;在內容上相互滲透相互重疊;在地位上相互轉化相互吸收;在實施上相互作用相互促進。

會計法律制度要求的是「必須」。評價使用的范疇是對和錯,通常同,對違反會計法律制度的應對其後果進行禁止性追究,並視情節輕重予以不同的懲處。會計職業道德要求的是「應該」,評價使用的范疇是善與惡,是一個價值的判斷。

會計職業道德是會計法律制度正常運行的社會和思想的基礎,而會計法律制度則是促進會計職業道德規范形成和遵守的重要保障。



(2)會計職業道德與會計法律的聯系擴展閱讀:

會計職業道德規范是根據會計職業的特點提出的,要求會計人員在會計活動中應普遍遵循的職業道德要求,它貫穿於整個會計規范體系之中。會計職業道德規范具有如下特點:

會計職業道德規范是會計職業界提出的,與會計職業活動緊密相連,具有鮮明的會計職業特徵;會計職業道德規范對會計工作和會計人員的約束作用,主要依靠社會輿論和道德的力量來維護;既有對會計人員業務素質的要求,也有對其思想道德等方面的要求。

C. 會計職業道德與會計法律制度的聯系主要體現( )。

【答案】A、B、C、D
【答案解析】會計職業道德與會計法律制度的聯系主要體現在作用上相互補充、協調:在內容上相互滲透、相互重疊;在地位上相互轉化、相互吸收;在實施過程中相互作用。

D. 會計法律與會計職業道德的聯系與區別

1.會計法律制度與會計職業道德的聯系
兩者在內容上相互滲透、相互吸收;在作用上相互補充、相互協調。會計職業道德是對會計法律制度的重要補充,會計法律制度是對會計職業道德的最低要求。
2.會計法律制度與會計職業道德的區別
(1)兩者的性質不同
會計法律制度反映統治者的意志和願望,具有很強的他律性,而會計職業道德並不都代表統治者的意志,很多來自於職業習慣和約定俗成,具有很強的自律性。
(2)作用范圍不同
會計法律制度側重於規范會計人員的外在行為和結果的合法化,具有較強的客觀性。會計職業道德不僅要求調整會計人員的外在行為,還要調整會計人員內在的精神世界。
(3)表現形式不同
會計法律制度是通過一定的程序由國家立法部門或行政管理部門制定和頒布的,其表現形式是具體的、正式形成文字的成文規定。會計職業道德源自會計人員的職業實踐,其表現形式既有明確成文的規范,也有不成文的規范。
(4)實施保障機制不同
會計法律制度靠國家強制力保證其貫徹執行,會計職業道德主要依靠道德教育、社會輿論、傳統習俗和道德評價來實現。
(5)兩者的評價標准不同
會計法律制度是以法律規定為評價標准。而會計職業道德則以道德評價為標准。

E. 17. 會計職業道德與會計法律制度的密切聯系表現在

會計職業道德與會計法律制度兩者之間的密切聯系主要表現在:根本目標一致、調整對象相同、承擔的職責相同 。

會計職業道德與會計法律制度:
會計職業道德、會計法律制度有著共同的目標、相同的調整對象,承擔著同樣的職責,兩者聯系密切,主要表現在:
1、兩者在作用上相互補充、協調。
在規范會計行為中,我們不可能完全依賴會計法律制度的強制功能而排斥會計職業道德的教化功能,會計行為不可能都由會計法律制度進行規范,不需要或不宜由會計法律制度進行規范的行為,可通過會計職業道德規范來實現,同樣,那些基本的會計行為必須運用會計法律制度強制規范。
2、兩者在內容上相互滲透、相互重疊。
會計法律制度中含有會計職業道德規范的內容,同時,會計職業道德規范中也包含會計法律制度的某些條款。
3、兩者在地位上相互轉化、相互吸收。
會計職業道德規范就是對會計職業行為約定俗成的基本要求,後來制定的會計法律制度吸收了這些基本要求,便形成了會計法律制度,可以說,會計法律制度是會計職業道德的最低要求。

會計職業道德是會計法律制度正常運行的社會和思想基礎,會計法律制度是促進會計職業道德規范形成和遵守的制度保障。
兩者有著共同的目標、相同的調整對象,承擔著同樣的職責,在作用上相互補充;
在內容上相互滲透、相互重疊;
在地位上相互轉化、相互吸收;
在實施上相互作用、相互促進。

F. 下列關於會計職業道德與會計法律制度聯系

【答案】D【答案解析】
會計職業道德與會計法律制度的聯系:作用上相互補充、協調;內容上相互滲透、相互重疊(會計法律制度中含有會計職業道德規范的內容,同時,會計職業道德規范中也包含會計法律制度的某些條款);地位上相互轉化、相互吸收(會計職業道德規范就是對會計職業行為約定俗成的基本要求,後來制定的會計法律制度吸收了這些基本要求,便形成了會計法律制度);實施過程中相互作用、相互促進(會計職業道德是會計法律制度正常運行的社會思想基礎,會計法律制度是促進會計職業道德規范形成和遵守的制度保障)。故A、B、C選項內容正確。

G. 會計法律制度與會計職業道德有何聯系

會計職業道德

會計法律制度
在內容上相互滲透、相互吸收;在作用上相互補充、相互協調。
會計職業道德是對會計法律制度的重要補充,會計法律制度是對會計職業道德的最低要求

H. 淺談會計職業道德與會計法律制度的關系

會計職業道德與會計法律制度的區別 (一)性質不同 會計法律制度人工作業務角度對會計人員的會計行為作出規范,由國家立法部門或行政管理部門頒布規定。它充分體現了統治階級的願望和意志,通過國家機器強制執行,具有很強的他律性。 會計職業道德主要是從品行角度對會計人員的會計行為作出規范。依據社會輿論、傳統習慣和內心信念的力量來調整會計工作中會計人員之間,以及他們與其它社會成員之間的利益關系。 (二)作用范圍不同 會計法律制度側重於調整會計人員的外在行為和結果的合法化,具有較強的客觀性。 會計職業道德不僅要求調整會計人員的外在行為,還要求調整會計人員內在的精神世界。 (三)實現形式不同 會計法律制度是通過一定的程序由國家立法部門或行政管理部門制度的,其實現形式是具體的、明確的、正式形成文字的成文規定。會計法律制度要求的是「必須」,評價使用的范疇是對和錯。 會計職業道德出自於會計人員的職業生活和職業實踐,日程月累,約定俗成。其要求的是「應該」評價使用的范疇是善和惡,是一個價值判斷。 (四)實施保障機制不同 會計法律制度由國家強制力保障實施。 會計職業道德缺乏對裁定執行的保障。 參考資料:希望對你有幫助!

I. 簡述會計職業道德與會計法律制度的聯系和區別。

1、會計職業道德與會計法律制度的聯系

(1)兩者在作用上相互補充。

規范會計行為不可能完全依賴會計法律制度的強制功能而排斥會計職業道德的教化功能,會計行為不可能都由會計法律制度進行規范。不需要或不宜由會計法律制度進行規范的行為,可通過會計職業道德規范來實現,同樣,那些基本的會計行為必須運用會計法律制度強制規范。

(2)兩者在內容上相互滲透,相互重疊。

會計法律制度中含有會計職業道德規范的內容,同時,會計職業道德規范中也包含會計法律制度的某些條款。

(3)兩者在地位上相互轉化、相互吸收。

最初的會計職業道德規范就是對會計職業行為約定俗成的基本要求,後來制定的會計法律制度吸收了這些基本要求,便形成了會計法律制度,因此,會計法律制度是會計職業道德的最低要求。

(4)兩者在實施過程中相互作用。

會計職業道德是會計法律制度正常運行的基礎,會計法律制度是促進會計職業道德規范形成和遵守的重要保障。

2、會計職業道德與會計法律制度的區別

(1)性質不同
會計法律制度具有很強的他律性;會計職業道德是非強制執行的,具有很強的自律性。

(2)作用范圍不同

會計法律制度側重於調整會計人員的外在行為和結果的合法化,具有較強的客觀性;會計職業道德不僅要求調整會計人員的外在行為,還要調整會計人員內在的精神世界。

(3)形式不同

會計法律制度是通過一定的程序由國家立法部門或行政管理部門制定、頒布和修改的,其表現形式是具體的、明確的、正式形成文字的成文條例;而會計職業道德表現形式既有明確的成文的規定,也有不成文的規范。

(4)保障機制不同

會計法律制度不僅僅是一種權利和義務的規定,而且是國家強制力保障實施的;而會計職業道德上既有國家法律的要求,更需要會計人員的自覺遵守。

(9)會計職業道德與會計法律的聯系擴展閱讀

會計職業道德有以下三個功能:

(1)指導功能

會計職業道德指導著社會公眾和會計人員自願地選擇有利於消除各種矛盾、調整相互關系的會計道德行為,避免相互之間矛盾的產生擴大,緩和與解決已產生的矛盾,改善會計領域內人與人之間、個人與單位之間、個人與國家之間的關系,促進會計人員協調一致,保質保量、及時地完成會計工作。

(2)評價功能

會計職業道德使人們依據會計職業道德標准,通過社會輿論和個人心理活動等形式,對會計人員的會計職業行為等進行善惡評價,標明褒貶態度。會計職業道德的評價功能能讓會計人員養成強烈的職業道德責任感,對不當的會計行為有道德上的批判,有助於調整會計職業行為,改善行業作風。

(3)教化功能

會計職業道德通過造成社會輿論、形成會計道德風尚、樹立會計職業道德榜樣等方式深刻影響、教化人們尤其是會計人員的會計道德觀念和會計道德行為,培養會計道德習慣和鍛煉會計道德品質,促使會計人員人格升華以及提高社會道德水準。

相對於其他會計法律制度而言,會計法具有以下特點:

(1)會計法只能由具有國家立法權的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制定,其他機關無權制定或修改。

(2)會計法所規定的是會計工作中重要的、帶有根本性的事項。

(3)會計法制定會計行政法規、會計規章、地方性會計法規、會計規范性文件的依據。

因此,我國《會計法》是會計法律制度中層次最高的法律規范,是會計機構、會計人員開展會計工作,進行會計核算,實施會計監督的基本依據,也是各級有關管理部門進行會計管理和監督的基本依據。

熱點內容
法院是法律嗎 發布:2025-02-12 17:16:04 瀏覽:658
關於收養的法律效力 發布:2025-02-12 16:57:34 瀏覽:684
當法官有生命危險 發布:2025-02-12 16:18:10 瀏覽:714
考法官公務員經驗談 發布:2025-02-12 15:41:00 瀏覽:707
建築設計方法學 發布:2025-02-12 15:28:06 瀏覽:800
安陽法院月薪 發布:2025-02-12 15:26:06 瀏覽:127
美國就香港立法 發布:2025-02-12 15:25:14 瀏覽:731
原因行為民法 發布:2025-02-12 14:51:44 瀏覽:165
九六年刑事訴訟法 發布:2025-02-12 14:50:47 瀏覽:346
合同法406條規定 發布:2025-02-12 14:46:02 瀏覽:4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