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法學百科 » 法學淺談

法學淺談

發布時間: 2022-01-17 22:46:02

Ⅰ 談談你對法律的認識(1000字左右)

法律,是國家的產物,是指統治階級(統治集團就是政黨,包括國王、君主),為了實現統治並管理國家的目的,經過一定立法程序,所頒布的基本法律和普通法律。法律是全體國民意志的體現,國家的統治工具。

拓展資料:

1、法,可劃分為憲法、法律、行政法規、地方性法規、自治條例和單行條例。憲法是高於其它法律部門(法律、行政法規、地方性法規、自治條例和單行條例)的國家根本大法,它規定國家制度和社會制度最基本的原則,公民基本權利和義務,國家機構的組織及其活動的原則等。

2、法律通常是指由社會認可國家確認立法機關制定規范的行為規則,並由國家強制力(主要是司法機關)保證實施的,以規定當事人權利和義務為內容的,對全體社會成員具有普遍約束力的一種特殊行為規范(社會規范)。

3、法律是維護國家穩定、各項事業蓬勃發展的最強有力的武器,也是捍衛人民群眾權利和利益的工具,也是統治者統治被統治者的專政機關--法院手段。法律是一系列的規則,通常需要經由一套制度來落實。但在不同的地方,法律體系會以不同的方式來闡述人們的法律權利與義務。其中一種區分的方式便是分為歐陸法系和英美法系兩種。有些國家則會以他們的宗教法條為其法律的基礎。

4、加快法治進程,已是當下國家治理的一個緊迫的課題。很自然,人們總是將目光向著打造法治政府聚焦,它是核心,是引領。同時,法治社會建設也當及時提速,它是主體,是根基。我們每一個人,都應是依法治國的參與者、捍衛者、推進者。

Ⅱ 談談你對法律的理解

作為新時代的大學生對自由的渴望和追求,是我們的共性。大學校園里方興未艾、屢禁不止的課桌文化表達了當代大學生"生命誠可貴,愛情價更高;若為自由故,兩者皆可拋"的共同心聲。但是,歷史和現實告訴我們,自由不是恣意妄行,也不是為所欲為,而是相對的、受制約的。個性自由從一開始就受到來自兩個方面的制約:一是自然規律;二是社會規則。逾越這兩者的行為,都不可能嘗到自由的甘果。法,作為人類選擇、接受、沿襲下來的一種文化現象和社會規則,自產生之日起便與人們獲取或喪失自由息息相關。
對於法和自由的關系,先哲們有過許多至理名言。古羅馬法學家西塞羅說過:"為了得到自由,我們才是法律的臣僕。近代法國啟蒙思想大師孟德斯鳩進一步指出:" 自由是做法律所許可的一切事情的權利;如果一個公民能夠做法律所禁止的事情,他就不再有自由了,因為其他人也同樣會有這個權利。 " 馬克思對此則闡述得更為明確,他說:"法律是肯定的、明確的、普遍的規范,在這些規范中自由的存在具有普遍的、理論的、不取決於個別人的任性的性質。法典就是人民自由的聖經。" 可見,人們要獲得真正的自由,就應該學習法律,掌握法律,以法律來規范自己的行為。法律基礎課正是一門幫助大學生掌握法學的基本觀點和法律的基本知識的課程。

Ⅲ 法學專業的理解

法學專業,對於很多學生、家長和老師來講是既愛又怕,愛是因為學法學當律師法官非常光鮮、高大上。怕的是經常聽到法學專業被吐槽,就業很不好,連續多年被列為紅牌專業。

那麼法學專業能不能學,什麼樣的學生適合讀法學專業,法學專業學生畢業主要去向,法學專業學生大學期間需要做好哪些規劃,哪些大學的哪些專業實力比較強……,圍繞這些問題,我將用兩篇文章對上述問題進行分析,希望對學生、家長和老師在專業選擇、高考填報志願、學生就業等方面時有幫助。本文將重點介紹法學專業以及專業報考建議,下一篇文章將重點介紹法學專業優勢大學及報考建議。

法學專業分析解讀與報考建議
1、法學專業培養目標

法學專業主要是培養學生掌握扎實的法學知識和技能,熟悉我國法律和黨的政策,畢業後能在人大、檢察院、法院等國家機關從事立法、檢察、審判等工作,或者到各類企事業單位從事企業規范運營、法律風險防控等工作,或者能在律師事務所從事律師工作。簡單地說,法學專業就是培養律師、法官、檢察官等國家公務員以及與法律相關的法務人員。

2、法學專業學什麼

法學專業本科學生,大學期間除學習大學英語等公共基礎課外,主要學習法理學、法制史、憲法、行政法與行政訴訟法民法商法、知識產權法、經濟法刑法、民事訴訟法、刑事訴訟法、國際法、國際私法、國際經濟法、國際政治等專業課程。這些課程要想學好是一定要付出非常多努力的,需要很好的理解、記憶,也需要查閱大量的文獻和書籍。目前多數大學在本科階段都是採用「厚基礎、寬口徑」的培養模式。本科階段不對具體方向做細分,等到研究生階段再細分具體的專業領域。但也有部分大學會在大三的時候讓學生選擇一個細分方向重點學習,這需要學生和家長在高考報志願時要詳細看大學招生章程、招生計劃和專業方向介紹。

法學專業分析解讀與報考建議
3、哪些學生適合學法學

法學專業絕不是一門簡單靠背一背就能學明白的專業,要想學好法學專業,學生一定要具備以下幾方面能力:

1、較好的記憶能力和理解能力:法學專業課程多,法律條款繁雜,學生在學習這些專業的過程當中,需要記憶大量的法律條文,而且要長期記住。所以,對理解能力和記憶能力要求較高。

2、較強的邏輯思維能力。學習法學知識,畢業從事審判、訴訟等工作,都需要學生具有深入分析思考案件前因後果關系,能准確辨別證據真偽,在眾多法律中尋找適合案件的法律條文能力,做好這些沒有好的邏輯思維是很難的。

3、較強的文案寫作能力。學習法學需要閱讀大量的案例材料和經典的法學著作,還要求撰寫案例分析報告和各種訴訟文書。文案寫作區別於我們所說的文學創作,要求規范、嚴謹、條理清晰,而不是文學創作更強調的美感、創意。

4、較強的語言表達能力。從事律師、審批等工作,離不開與人溝通交流,離不開訴訟、辯論工作,因此要求學生要善於溝通,具有較強的語言表達能力。

5、較強的決策判斷能力。法學專業學生從事案件審判、訴訟、答辯等工作,一定要有準確的決策判斷,在審判、辯護時做出准確的判斷、決策。

6、從性格上看,太過於感性的人可能不太適合學習法學,否則這樣的學生在從事法務工作中可能會感情用事、猶豫不決,不能做到公平公正。

此外,報考法學類專業也有身體條件要求。報志願時,考生要對照體檢意見和高等院校的招生章程中對身體條件的特殊要求,避開限報專業報考。根據《普通高等學校招生體檢工作指導意見》,這幾類學生不能報考法學專業:一眼失明、另一眼矯正到4.8,鏡片度數大於400度的學生;兩耳聽力均在3米以內,或一耳聽力在5米另一耳全聾的學生;嗅覺遲鈍、口吃、步態異常、駝背,面部疤痕、血管瘤、黑色素痣、白癜風的學生。

4、法學類專業的選考科目要求

在遼寧、河北、湖北、廣東等執行3+1+2選考政策的省份,絕大多數高校的首選科目要求是歷史和物理均可,沒有再選科目要求。但是也有個別大學有再選科目要求,如東北師范大學要求再選科目為政治。在執行3+3政策的區域,絕大多數高校法學專業的選考是不限科目,但也有少數高校有選考要求,如西南石油大學法學專業的選考科目要求是政治或歷史。作為高考志願規劃專家,我們建議有明確報考法學專業的學生,最好還是要選考政治科目,因為學法律會涉及到很多國家政策、法律法規,這都跟政治息息相關的。

Ⅳ 談談對法律的認識

法律(Law)是國家制定或認可的,由國家強制力保證實施的,以規定當事人權利和義務為內容的具有普遍約束力的社會規范。 法律,即人類在社會層次的規則,社會上人與人之間關系的規范。它以正義為其存在的基礎,以國家的強制力保證實施為手段。法治和法律要逐漸變得適當寬容以利於社會和諧。法律一般限於憲法。法屬於上層建築范疇,決定於經濟基礎,並為經濟基礎服務。法律的目的在於維護有利於統治階級的社會關系和社會秩序,是統治階級實現其統治的一項重要工具。所以,法律是階級社會特有的社會現象,它隨著階級、階級斗爭的產生、和發展,法律將隨著社會階級、階級斗爭的消滅而自行消亡。 法律的概念古時指律令或刑法。由立法機關制定,國家政權保證執行的行為准則。 現在指由立法機關制定,國家政權保證執行的行為准則。法律體現統治階級的意志,是階級專政的工具之一。體現統治階段的意志,國家制定和頒布的公民必須遵守的行為規則。法律是由國家制定、認可並由國家保證實施的,反映由特定物質生活條件決定的統治階級意志,以權力和義務為內容,以確認、保護和發展統治階級所期望的社會關系的和社會秩序為目的的行為規范體系。 基本的法律: 一般指----在一個國家或地區擁有最高法律效力的法律,它的實際作用與憲法實際上相同。「基本法律」所意味是不永久並權宜之針,在沒有實施憲法下達到有法維持憲政秩序之效果。 這里指----中華人民共和國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制定和修改刑事、民事、國家機構的和其他的法律,內容涉及國家和社會生活某一方面的最基本的問題。《香港特別行政區基本法》與《澳門特別行政區基本法》屬於「基本法律」的層次。基本法律以外的法律,也叫「一般法律」,是指由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制定和修改的「除應當由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制定的法律以外的其他法律」(《憲法》第67條)。此外,全國人大常委會所作出的決議和決定,如果其內容屬於規范性規定,而不是一般宣言或委任令之類的文件,也視為狹義的法律。它一般包括--憲法,民事法,行政法,經濟法等。 廣義的法律:是指法的整體,包括法律、有法律效力的解釋及其行政機關為執行法律而制定的規范性文件(如規章) 狹義的法律:專指擁有立法權的國家機關依照立法程序制定的規范性文件。 在三權分立的國家,由行政機關為執行法律而制定的行政命令僅對該行政機關之公務員有拘束力,除法規命令外,原則上行政機關所制訂之行政規則對於人民均不發生拘束力。而限制人民自由權利之法律必須由人民所選舉之立法機關制定之(即後者)。

Ⅳ 淺談「如何學習法學專業」

(一)學習法學專業必須有愉悅的心情。
因為法學專業本身是一門專業性很強的學科,對於外行人來說它很難且艱澀難懂。這需要我們用極大的耐心和愛心來學習它,懷著無比崇敬的心情貼近它。如果用一種浮躁`、厭煩的情緒對待一門極枯燥的學科,結果可想而知。當然每個人都有心情不好的時候,那時我建議你到海邊走走,不要再勉強自己學習。
(二)深入淺出。
在讀專業書時,我認為必須心無雜念,全身心地投入到書中,達到忘我的境界。在讀書時盡量跟隨作者的觀點,學會深入思考,摸清文章脈絡,同時應在頭腦中用易於自己接受的語言表達出來,再用日常見到的小案例來詮釋。這種「以易探深」的方法經過我的多次使用後,收效甚佳。
(三)作筆記。
我認為讀書作筆記是迅速掌握書中內容的最佳途徑。雖然有的同學會認為是事倍功半,殊不知若要精讀一本書會使你最大限度的「吃掉」它。我現在讀考研專業書時就用了此法,受益匪淺。同時也需要說明一點,課堂作筆記應考慮一下機會成本的問題,你必須權衡一下:在抄錄老師所講部分內容的同時又會漏聽老師所講的另一部分內容。聽?抄?如何兼顧?大一時我會盡量把老師的話全記下來,但現在我覺得那樣並不利於把握關鍵的東西,復習時反而還要重讀筆記上一些無用的話。所以應當學會如何對待「芝麻」和「西瓜」的關系。
(四)讀專業書。
自我感覺目前讀的書較少,在許多問題上仍舊只是一個外行或者說懂得十分膚淺,因此我真誠地希望師弟師妹們能靜下心來研讀幾本精品,泛讀大量專著。修心養性,離不開書;做學問,仍要博採眾長,努力把學問做大。
(五)理論與實踐密切結合。
多讀一些有分析的案例,把所學的各種知識運用到實踐中,用法律的頭腦和思維來考慮問題,用理論來解釋實踐中的問題,再用實踐完善理論。總而言之,要用法眼來看世界。(六)多寫一些東西。
(七)多與老師交談。
許多同學羞於同老師交流,或許是怕見笑於老師,或許是對老師心存畏懼。但我通過近兩年的切身體會發現:同老師交流是快速獲取知識的捷徑之一。老師的知識面寬,有深度,往往會給我們帶來意想不到的啟迪。同他們交流,你能學會從多角度分析一個法律現象而非僅局限於一個狹窄的區域,這樣有助於我們全面地把握法律的整體。同時更有利於我們在交流中揣摩他們考慮問題的思維方式,領略他們學習方法的獨到之處,正所謂「他山之石,可以攻玉」。

Ⅵ 淺談如何學好法學

法學不一定是職業,代表一種管理文化,這是當代社會的基石

Ⅶ 談談學習法律的重要性100字以內

敬畏、尊重法律,做守法公民:
(1)要依法律己;
(2)通過法律常識的學習,懂得在國家生活的社會生活中應該遵循的行為准則。
(3)養成自覺守法的好習慣,做到法律允許做的才能去做,法律不允許的堅決不做,法律要求的必須去做。
(4)我們應該崇尚法律,學習法律,做知法、守法的好公民。

Ⅷ 淺談學法 用法 守法的重要意義

  1. 學法是用法和守法的基礎,只有學習法律,明白法律,才能更好的適用法律和遵守法律的規定。
  2. 用法的重要意義在於使自己的合法權益受到保護
  3. 守法是我們每個人都應該做到的,違反法律會是受到法律的制裁。

Ⅸ 淺談我對法律的幾點認識

集體經濟組織在遵守有關法律的前提下,有獨立進行經濟活動的自主權。
集體經濟組織實行民主管理,依照法律規定選舉和罷免管理人員,決定經營管理的重大問題。

熱點內容
安陽法院月薪 發布:2025-02-12 15:26:06 瀏覽:127
美國就香港立法 發布:2025-02-12 15:25:14 瀏覽:731
原因行為民法 發布:2025-02-12 14:51:44 瀏覽:165
九六年刑事訴訟法 發布:2025-02-12 14:50:47 瀏覽:346
合同法406條規定 發布:2025-02-12 14:46:02 瀏覽:442
司法考試報名入口通道 發布:2025-02-12 14:41:03 瀏覽:901
民事送訴訟法 發布:2025-02-12 14:33:13 瀏覽:70
圖紙電子簽名有法律效力嗎 發布:2025-02-12 14:29:49 瀏覽:992
律師可以在法律咨詢公司兼職嗎 發布:2025-02-12 14:21:12 瀏覽:666
購銷合同怎樣簽有法律效力 發布:2025-02-12 14:12:06 瀏覽:3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