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治與職工
A. 如何依法維護職工合法權益
1、用正確輿論引導公眾,促進用人單位自覺遵守勞動保障法規,主動配合執法維權。要大力宣傳、引導企業正確對待職工合法利益,表揚表現優秀的企業,曝光表現不好的企業,讓全社會共同關心維護勞動者合法權益,形成構建和諧勞動關系的良好氛圍。
2、工會積極參與和鼓勵員工參加各類業余技能學習,引導和教育員工不斷提高自身素質和增強自主創新能力,鞏固、提高員工對企業的認同度。
3、關心職工的生產生活,組織開展職工喜聞樂見、豐富多彩的業余文化活動,不斷滿足職工日益增長的精神文化需求。
如何依法維護職工合法權益
B. 社會保險法第三十五條中規定依法維護職工的合法權益的是誰
工會依法維護職工的合法權益 ,但是這個內容屬於《社會保險法》第九條中的規定。
在《社會保險法》第九條規定:工會依法維護職工的合法權益 ,有權參與社會保險重大事項的研究 ,參加社會保險監督委員會 ,對與職工社會保險權益有關的事項進行監督。
《中華人民共和國社會保險法》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律體系中起支架作用的重要法律 ,是一部著力保障和改善民生的法律。它的頒布實施 ,是中國人力資源社會保障法制建設中的又一個里程碑 ,對於建立覆蓋城鄉居民的社會保障體系 ,更好地維護公民參加社會保險和享受社會保險待遇的合法權益 ,使公民共享發展成果 ,促進社會主義和諧社會建設 ,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工會 ,或稱勞工總會、工人聯合會。工會原意是指基於共同利益而自發組織的社會團體。這個共同利益團體諸如為同一僱主工作的員工 ,在某一產業領域的個人。工會組織成立的主要意圖 ,可以與僱主談判工資薪水、工作時限和工作條件等等。
工會的一般法律性質是社團法人。中華全國總工會、地方總工會、產業工會具有社會團體法人資格。基層工會組織具備民法通則 ,《中華人民共和國工會法》和《基層工會法人資格登記辦法》規定的法人條件的 ,依法取得社會團體法人資格。具備法人資格的工會組織依法獨立享有民事權利 ,承擔民事義務。
建立工會的企業、事業單位、機關與所建工會以及工會投資興辦的企事業單位 ,根據法律和司法解釋的規定 ,是各自獨立的法人主體 ,應當分別承擔各自的民事責任。僱主相對人的團體 ,因此 ,僱主相對人才是成為工會會員的實質性的資格要件 ,不屬於僱主相對人的僱主及其代表人或代理人就不應具有會員的資格。
工會的基本職責是維護職工合法權益。修改後的《工會法》對此作出了明確規定:「中華全國總工會及其各工會組織代表職工的利益 ,依法維護職工的合法權益」、「維護職工合法權益是工會的基本職責」。
C. 如何加強機關事業單位職工的法制教育
1、當前的改革開放,在我國歷史發展中,還處於摸索階段,在經濟發展中面臨著市場疲軟,國營企業中「三角債」嚴重,職工收入不平衡等新問題,也是容易引起不穩定的因素。
2、要保持全社會有一個良好的政治、經濟環境,就必須在堅定不移地進行四項基本原則教育的同時,建立和健全社會主義法制。
3、要建立健全的社會主義法制,那麼,進行法制教育,增強人們的法律意識、法制觀念就顯得十分迫切了。
4、只有大力加強法制教育,把法律交給人民,使之成為廣大公民的行為規范和維護社會安定的有力武器。
D. 依法治國:職工最關切什麼
工資 福利
別的不關心
但是 職工最關心的這2件事 都不去解決
E. 職員和法制工作人員哪個好
職員和法制工作人員的話,我感覺還是法制工作人員比較好。首先的話他的工資待遇肯定會比較高。
F. 對員工的法制教育內容有什麼
企業法制宣傳講稿大力開展企業普法和依法治企,把企業的各項工作納入規范化、法專制化的軌道,對於改進企屬業管理,完善現代企業制度,提高企業經營管理能力,推動企業健康發展,有著十分重要的意義。
社會在不斷的進步與發展,但在當今社會里仍然充斥著各種誘惑,人的思想和觀念難免會受到金錢和利益的誘惑與腐蝕,作為一名金融系統的員工,我們應該深知自己所從事的行業的特殊性,我們所面對的是直接的金錢的考驗。
這就更需要我們能夠擺正思想,堅定信念,樹立正確的人生觀與價值觀。而通過安全法制教育的學習正好為我們樹立良好而健康的觀念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通過安全法制教育學習。牢固樹立科學發展觀、正確的人生觀和價值觀。
徹底找出自己思想、作風、制度、紀律等方面存在的突出問題,有效增強自我的法律意識,能夠做到面對誘惑不為之所動,嚴格規范自己的一言一行,做到全心全意的為信合服務。
G. 什麼部門依法維護職工合法權益
工會依法維護職工的合法權益,有權參與社會保險重大事項的研究,參加社會保險監督委員會,對與職工社會保險權益有關的事項進行監督。
《中華人民共和國社會保險法》第九條 工會依法維護職工的合法權益,有權參與社會保險重大事項的研究,參加社會保險監督委員會,對與職工社會保險權益有關的事項進行監督。
H. 法律保護受到傷害的職工法律保護受到傷害的職工是他們依法獲得有關的什麼
職工(勞動者)的勞動保障權或社會保障權,主要有以下法律法規進行保護:《勞動法》(及《勞動合同法》、《勞動合同法實施條例》)、《社會保險法》、《工傷保險條例》、《職業病防治法》、《安全生產法》等等。
你所說的如果是工傷傷害(或職業病傷害)受《社會保險法》、《工傷保險條例》的調整。
I. 誰依法維護職工的合法權益
工會依法維護職工的合法權益。工會,或稱勞工總會、工人聯合會。
維護職工的權益是工會的基本職責以及法律規定的。
J. 如何依法維護職工合法權益
如何依法維護職工合法權益需要做到以下幾點:
一、重視培訓,做好法律宣傳工作。
1.用正確輿論引導公眾,促進用人單位自覺遵守勞動保障法規,主動配合執法維權。要大力宣傳、引導企業正確對待職工合法利益,表揚表現優秀的企業,曝光表現不好的企業,讓全社會共同關心維護勞動者合法權益,形成構建和諧勞動關系的良好氛圍。
2.工會積極參與和鼓勵員工參加各類業余技能學習,引導和教育員工不斷提高自身素質和增強自主創新能力,鞏固、提高員工對企業的認同度。
二、注重職工人文關懷,做好職工的心理疏導。
1.加強對青年職工特別是新生代農民工的心理疏導,加大對他們心理健康的關注和投入,幫助他們做好自我管理、自我調適,緩解心理壓力,提高耐挫能力,營造良好的人際關系。
2.關心職工的生產生活,組織開展職工喜聞樂見、豐富多彩的業余文化活動,不斷滿足職工日益增長的精神文化需求。
三、充分發揮工會組織在勞動關系協調中的作用,維護職工合法權益。
1.通過建立健全工會宏觀參與機制、職工民主管理機制、切實維護職工勞動就業、收入分配、社會保障。
2.維護職工合法權益的重要性和緊迫性,認真把握維護職工合法權益工作的指導思想、主要原則和基本任務,堅持和完善維護職工合法權益的制度。
擴展信息
國務院做出部署,要求有關部門認真履行職責,積極做好整改工作,切實解決突出問題。
一、實施符合我國國情的積極的就業政策,就業再就業工作取得明顯成效,就業局勢基本穩定。
二、全面開展工資清欠專項工作,完善工資支付保障機制,不斷調整最低工資標准,努力維護職工勞動報酬權益。
三、不斷加強社會保障制度建設,待遇水平逐步提高,社會保障體系框架基本形成。
四、組織開展專項行動,勞動合同簽訂率穩步提高,勞動關系協調機制逐步完善。
資料參考:國務院關於維護職工合法權益工作情況的報告 - 網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