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法學百科 » 主張國家的權利應分為立法權

主張國家的權利應分為立法權

發布時間: 2022-01-18 03:37:49

1. 孟德斯鳩的分權學說主張以下哪些權力的分立

法國啟蒙思想家孟德斯鳩更進一步發展了分權理論,提出著名的「三權分立」理論。他在《論法的精神》中,將國家權力分為三種:立法權、行政權和司法權。所謂三權分立是通過法律規定,將三種權力分別交給三個不同的國家機關管轄,既保持各自的許可權,又要相互制約保持平衡。孟德斯鳩主張分權制衡的君主立憲制,國王掌握行政權,議會掌握立法權,最高法院掌握司法權,其分權原則成為美國的政治原則。

2. 啟蒙運動的代表人物

主要主張:
①反對君主專制,提出「三權分立」學說。認為國家的權力應分為立法權、行政權和司法權,彼此制衡。
②法律應當體現理性(代表著作如《論法的精神》、《波斯人的信札》等)孟德斯鳩(1689—1755),出生於法國波爾多附近的拉伯烈德庄園的貴族世家。法國偉大的啟蒙思想家、法學家。孟德斯鳩不僅是18世紀法國啟蒙時代的著名思想家,也是近代歐洲國家比較早的系統研究古代東方社會與法律文化的學者之一。
他的著述雖然不多,但其影響卻相當廣泛,尤其是《論法的精神》這部集大成的著作。三權分立學說是古代希臘、羅馬政治理論的發展,它體現了人民主權原則,奠定了近代西方政治與法律理論發展的基礎,也在很大程度上影響了歐洲人對東方政治與法律文化的看法。他所提出的三權分立學說成為當今民主國家的基本政治制度的建制原則。。
他在《論法的精神》中論述了自然歷史環境對於人性的影響、對於國家品格的塑造。正因為如此,他的這一段論述才具有真實的客觀意義。自然環境的影響,地理環境的作用是長期的根本的,是不會因為某人的立場或是利益分割而變化的,顯然這樣一種巨大作用將繼續延續下去。在現代經濟或是歷史研究中,他的這個論證視角仍然具有很大的積極意義。
孟德斯鳩是國家學說理論的奠基者之一。 主要主張:
①反對君主專制,倡導君主立憲制。
②主張天賦人權、認為人生來就是自由和平等的。
③認為法律應以人性為出發點,在法律面前人人平等。是「天子犯法與庶民同罪」思想的西方表述。
④猛烈抨擊天主教會的罪惡行徑,但主張信仰自由和信仰上帝。
⑤反對專制制度,強調自由和平等。
(Voltaire,1694-1778):原名弗朗索瓦-馬利·阿魯埃(François-Marie Arouet),法國啟蒙思想家、文學家、哲學家。伏爾泰是十八世紀法國資產階級啟蒙運動的旗手,被譽為「思想之王」、「法蘭西最優秀的詩人」、「歐洲的良心」。
他提倡天賦人權,認為人生來就是自由和平等的,一切人都具有追求生存、追求幸福的權利,這種權利是天賦的,不能被剝奪。他主張人一生下來就應當是自由的,在法律面前人人平等,他曾經說過:「我不能同意你說的每一個字,但是我誓死捍衛你說話的權利。」
伏爾泰還尖刻地抨擊了天主教會的黑暗統治,他把教皇比作「兩足禽獸」,把教士稱作「文明惡棍」,說天主教是「一切狡猾的人布置的一個最可恥的騙人羅網」,號召「每個人都按照自己的方式同駭人聽聞的宗教熱狂作斗爭」。但他不反對財產上的不平等。在反對君主專政的同時,他又贊成實行「開明專制」。主要著作有《哲學通信》、《路易十四時代》等。
伏爾泰是啟蒙運動的領軍人物,是啟蒙運動的傑出領袖。 18世紀法國唯物主義哲學家,美學家,文學家,教育理論家,網路全書派代表人物,第一部法國《網路全書》主編,是啟蒙運動中網路全書派的代表人物。
狄德羅在堅持唯物主義哲學觀點的同時,又具有同時代唯物主義者缺乏的辯證法思想,有些學者認為他的唯物主義應該稱為過渡性的唯物主義。
狄德羅站在法國第三等級的立場上,堅持國家起源於社會契約,君主的權力來自人民協議的觀點。他指出,能夠實現人民自由平等的是政體,任何政體都是要改變的,它的生命同動物的生命一樣,必然趨於死亡。專制政體終會消逝,由適合人性的政體取而代之。 主要思想:
①天賦人權、人民主權
②社會契約說(著作有《社會契約論》《論人類不平等的起源和基礎》等)
③革命合法性
④認為私有制是人類不平等的根源
⑤理性是不可靠的
盧梭(Jean-Jacques Rousseau,讓·雅各·盧梭)(1712——1778)是法國著名啟蒙思想家、哲學家、教育家、文學家,是18世紀法國大革命的思想先驅,啟蒙運動最卓越的代表人物之一。被稱為人民主權的捍衛者。
在法國啟蒙思想家中,盧梭對法國封建社會進行的批判最為嚴厲,最為激烈。盧梭是一位激進的民主主義者,他的思想精華和基本原則是人民主權思想。盧梭繼承了洛克的「人民主權說」,進而提出「主權在民」的主張,他認為一切權利屬於人民,權利的表現和運用必須體現人民的意志。政府和官吏是人民委任的,人民有權委任他們,也有權撤換他們,甚至有權舉行起義,消滅奴役壓迫人民的統治者。這就是人民主權思想。
盧梭還強調「公共意志」,認為它非常重要,公民應接受它的統治。「公共意志」的具體形式就是法律,遵守法律的行為就是自由的行為。盧梭的思想主張在法國大革命中成為羅伯斯庇爾領導的雅各賓派的理論旗幟,對歐美各國的革命產生了深刻影響。從根本上反對君主的存在。 主要思想:
① 指出啟蒙運動的核心就是人應該自己獨立思考,理性判斷。(「Aufklärung ist der Ausgang des Menschen aus seiner selbst verschuldeten Unmündigkeit. Unmündigkeit ist das Unvermögen, sich seines Verstandes ohne Leitung eines anderen zu bedienen.」— Immanuel Kant: Was ist Aufklärung? )
② 強調人的重要性,提出人就是人,不是達到任何目的的工具,即「人非工具」。
③ 相信主權屬於人民,自由和平等是人生來就有的權力,但同時堅持人要自律,自由和平等只能在法律的范圍之內。
伊曼努爾·康德(Immanuel Kant),德意志著名哲學家。生於1724年4月22日,1740年入哥尼斯貝格大學。從1746年起任家庭教師4年。
1755年完成大學學業,取得編外講師資格,任講師15年。在此期間康德作為教師和著作家,聲望日隆。
從1781年開始,9年內出版了一系列涉及廣闊領域的有獨創性的偉大著作,短期內帶來了一場哲學思想上的革命。如《純粹理性批判》(1781)、《實踐理性批判》(1788)、《判斷力批判》(1790)。 (1588-1679)早期著名的啟蒙思想家,生於英國維爾特郡的一個鄉村牧師家庭。自幼聰穎好學,15歲進入牛津大學學習。曾在歐洲大陸旅遊過多年,結識許多科學家,並做過培根的秘書,思想深受培根影響。
英國資產階級革命時期曾一度移居法國,克倫威爾執政時,返回英國,此後他的思想得到傳播(因此英國革命是沒有受到霍布斯等啟蒙思想家的思想影響的)。
霍布斯既提出了一些最基本的啟蒙思想,又帶有明顯的落後意識。他認為,國家不是根據神的意志而是人們通過社會契約創造的;君權也不是神授的,而是人民授予的。他堅持統治者一旦獲得授權,人民就要絕對服從,不可反悔;因此,他並不反對君主專制,甚至認為專制政權有權干涉臣民財產的權力。他認為宗教是人類無知和恐懼的產物,但又提出宗教有助於維持社會秩序。代表作《利維坦》。 (1632-1704)洛克的思想形成於英國革命期間。
他對霍布斯的思想進行了修正,指出人們按契約成立國家的目的是保護私有財產,因此國家不應干涉公民的私有財產。他有一句名言內容是「我的茅屋子,風能進、雨能進,國王不能進」。洛克甚至進一步認為私有財產是人權的基礎,沒有私有財產無人權可談。
在政權形式上,他贊成君主立憲制,主張國家的立法權、行政權和處理外交事務的權利應分屬議會和君主。而他的立法行政和外交的分權思想 後來為孟德斯鳩所繼承和發展,變成了立法行政司法的現代三權分立模式。

3. 國家的立法權屬於()

國家的立法權屬於國家立法機關,在我國屬於全國人民代表大會。
立內法權構成國家的主權容,這通過法律來組織和調整一切。立法權,國家制定、修改和廢止法律的權力。分為兩類:第一類是制定和修改憲法的權力;第二類是制定和修改普通法律的權力。一方面,立法機關自己制定法律,另一方面,立法機關授權行政機關制定法規條例、決議和命令等,它們都具有法律規范的性質。
在資本主義國家,作為立法機關的議會還享有提出法案的權力。在中國,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及其常務委員會依法行使立法權。

4. 把國家權力分為立法權、行政權和司法權的西方思想家是

三權分立,美國

5. 國家的立法權屬於誰

名義上屬於人民但是實際上屬於部分人民(所謂上層建築),有些名義上屬於國家但實際上屬於政府。立法權都在某些固定的家族或集團手中。
根據現行憲法規定中國的立法機關是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及其常務委員會。就廣義的「法」而言,立法機關的范圍也相應擴大。如國務院可以制定行政法規,省、直轄市的人民代表大會及其常務委員會可以制定地方性法規,民族自治地方的人民代表大會可以制訂自治法規等。

立法權構成國家的主權,這通過法律來組織和調整一切。立法權,國家制定、修改和廢止法律的權力。分為兩類:第一類是制定和修改憲法的權力;第二類是制定和修改普通法律的權力。

6. 國家的立法權屬於人民還是國家權利機關

中華人民抄共和國的一切權力屬於人民。人民行使國家權力的機關是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和地方各級人民代表大會。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和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行使國家立法權。

一、〈憲法〉第二條

1、中華人民共和國的一切權力屬於人民。

2、人民行使國家權力的機關是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和地方各級人民代表大會。

3、人民依照法律規定,通過各種途徑和形式,管理國家事務,管理經濟和文化事業,管理社會事務。

二、〈立法法〉第七條

1、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和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行使國家立法權。

2、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制定和修改刑事、民事、國家機構的和其他的基本法律。

3、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制定和修改除應當由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制定的法律以外的其他法律;在全國人民代表大會閉會期間,對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制定的法律進行部分補充和修改,但是不得同該法律的基本原則相抵觸。

7. 第一個明確提出啟蒙運動核心是理性的思想家是 A康德 B笛卡爾 C伏爾泰 D盧梭 E孟德斯鳩 F洛克 G其他

1.孟德斯鳩
主要主張:①反對君主專制,提出「三權分立」學說。認為國家的權力應分為立法權、行政權和司法權,彼此制衡。②法律應當體現理性(代表著作如《論法的精神》、《波斯人的信札》等)
孟德斯鳩不僅是18世紀法國啟蒙時代的著名思想家,也是近代歐洲國家比較早的系統研究古代東方社會與法律文化的學者之一。他的著述雖然不多,但其影響卻相當廣泛,尤其是《論法的精神》這部集大成的著作。三權分立學說是古代希臘、羅馬政治理論的發展,它體現了人民主權原則,奠定了近代西方政治與法律理論發展的基礎,也在很大程度上影響了歐洲人對東方政治與法律文化的看法。他所提出的三權分立學說直到現在仍為一些國家所使用。
2.伏爾泰
主要主張: ①倡導建立依靠資產階級力量的君主立憲制。 ②主張天賦人權、認為人生來就是自由和平等的。 ③認為法律應以人性為出發點,在法律面前人人平等。④猛烈抨擊天主教會,但主張信仰自由和信仰上帝。
他提倡天賦人權,認為人生來就是自由和平等的,一切人都具有追求生存、追求幸福的權利,這種權利是天賦的,不能被剝奪。他主張人一生下來就應當是自由的,在法律面前人人平等,他曾經說過:「我不能同意你說的每一個字,但是我誓死捍衛你說話的權利。」
3.狄德羅
18世紀法國唯物主義哲學家,美學家,文學家,教育理論家,網路全書派代表人物,第一部法國《網路全書》主編。 狄德羅在堅持唯物主義哲學觀點的同時,又具有同時代唯物主義者缺乏的辯證法思想,有些學者認為他的唯物主義應該稱為過渡性的唯物主義。
4.盧梭
主要思想:①天賦人權、人民主權 ②社會契約說(著作有《社會契約論》《論人類不平等的起源和基礎》等) ③革命合法性 ④認為私有制是人類不平等的根源 ⑤理性是不可靠的
5.康德
主要思想:① 認為啟蒙運動的核心就是人應該自己獨立思考,理性判斷。 ② 強調人的重要性,提出人就是人,不是達到任何目的的工具。 ③ 相信主權屬於人民,自由和平等是人生來就有的權力,但同時堅持人要自律,自由和平等只能在法律的范圍之內。
6.霍布斯
霍布斯代表了英國資產階級革命期間資產階級上層的利益,他既提出了一些最基本的啟蒙思想,又帶有明顯的封建落後意識。他認為,國家不是根據神的意志而是人們通過社會契約創造的;君權也不是神授的,而是人民授予的。他堅持統治者一旦獲得授權,人民就要絕對服從,不可反悔;因此,他並不反對君主專制,甚至認為專制政權有權干涉臣民財產的權力。他認為世界上本沒有神,宗教不過是人類無知和恐懼的產物,但又提出宗教有助於維持社會秩序。代表作《利維坦》。
7.洛克
他對霍布斯的思想進行了修正,認為人們按契約成立國家的目的是保護私有財產,因此國家不應干涉公民的私有財產。他有一句名言內容是「我的茅屋子,風能進、雨能進,國王不能進」。洛克甚至進一步認為私有財產是人權的基礎,沒有私有財產無人權可談。在政權形式上,他贊成君主立憲制,主張國家的立法權、行政權和處理外交事務的權利應分屬議會和君主。而他的立法行政和外交的分權思想後來為孟德斯鳩所繼承和發展,變成了立法行政司法的現代三權分立模式。

8. 戰國時期百家爭鳴 思想流派眾多;近代歐洲啟蒙運動名家輩出,思想激進。這兩個時期的思想家在治國方略上

首先他們處於不同的歷史時期:百家爭鳴是建立封建制度的前昔,啟蒙運動是建立現代國家,實現民主人權的前夜。
「百家爭鳴」中的各派都提出了自己的治國方案,道家「無為而治」;儒家 的「民為貴,社稷次之,君為輕 」的仁政思想; 法家:主張法術勢相結合,建立君主專制的中央集權國家;社會歷史向前發展,力主改革,墨家:兼愛非攻,倡導和平。
歐洲啟蒙運動:孟德斯鳩: ①反對君主專制,提出「三權分立」學說。認為國家的權力應分為立法權、行政權和司法權,彼此制衡。②法律應當體現理性
伏爾泰主要主張:
①反對君主專制,倡導君主立憲制。
②主張天賦人權、認為人生來就是自由和平等的。

③認為法律應以人性為出發點,在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④猛烈抨擊天主教會,但主張信仰自由和信仰上帝。
以狄德羅為代表的網路全書派: 堅持國家起源於社會契約,君主的權力來自人民協議的觀點 。
盧梭
主要思想:
①天賦人權、人民主權
②社會契約說
③革命合法性
④認為私有制是人類不平等的根源
⑤理性是不可靠的
康德:相信主權屬於人民,自由和平等是人生來就有的權力,但同時堅持人要自律,自由和平等只能在法律的范圍之內。
霍布斯: 國家不是根據神的意志而是人們通過社會契約創造的;君權也不是神授的,而是人民授予的。他堅持統治者一旦獲得授權,人民就要絕對服從,不可反悔;因此,他並不反對君主專制,甚至認為專制政權有權干涉臣民財產的權力 。
洛克: 贊成君主立憲制,主張國家的立法權、行政權和處理外交事務的權利應分屬議會和君主。而他的立法行政和外交的分權思想後來為孟德斯鳩所繼承和發展,變成了立法行政司法的現代三權分立模式

來自http://..com/link?url=

熱點內容
合同法406條規定 發布:2025-02-12 14:46:02 瀏覽:442
司法考試報名入口通道 發布:2025-02-12 14:41:03 瀏覽:901
民事送訴訟法 發布:2025-02-12 14:33:13 瀏覽:70
圖紙電子簽名有法律效力嗎 發布:2025-02-12 14:29:49 瀏覽:992
律師可以在法律咨詢公司兼職嗎 發布:2025-02-12 14:21:12 瀏覽:666
購銷合同怎樣簽有法律效力 發布:2025-02-12 14:12:06 瀏覽:316
陽光司法鑒定所 發布:2025-02-12 13:48:59 瀏覽:750
楊秀清民法 發布:2025-02-12 13:23:34 瀏覽:280
司法小貼士 發布:2025-02-12 12:58:20 瀏覽:834
依法治國的案例最新 發布:2025-02-12 12:44:23 瀏覽:7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