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經勵志
① 道德經中最勵志的句子有哪些
1、反者道之動,弱者道之用,天下萬物生於有,有生於無。
2、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老子《道德經》
3、上善若水,水善利萬物而不爭,處眾人之所惡,故幾為道。
4、圖難於其易,為大於其細;天下難事,必作於易,天下大事,必作於細。是以聖人終不為大,故能成其大。
5、合抱之木,生於毫末;九層之台,起於虆土;千里之行,始於足下。
6、寵辱若驚,貴大患若身。
7、江海所以能為百穀王者,以其善下之。——老子《道德經》
8、天之道,利而不害。人之道,為而不爭。
9、勇於敢則殺,勇於不敢則活。——老子《道德經》
10、大方無隅,大器晚成。大音希聲,大象無形。——老子《道德經》
21、天地不仁,以萬物為芻狗——老子《道德經》
22、道勢術,以勢養道,以術謀勢。有道無持,道乃虛空,有恃無道,其恃也忽。欲動天下,當動天下之心。言不必信,行不必果,惟義所在。
23、聖人自知不自見;自愛不自貴。——老子《道德經》
24、大道廢,有仁義;智慧出,有大偽;六親不和,有孝慈;國家昏亂,有忠臣。——老子《道德經》
25、上士聞道,勤而行之;中士聞道,若存若亡;下士聞道,大笑之。不笑不足以為道。——老子《道德經》
26、清凈為天下正。
27、小國寡民。使有什伯之器而不用;使民重死而不遠徙。雖有舟輿,無所乘之,雖有甲兵,無所陳之。使民復結繩而用之。
28、物或惡之,故有道者不處。
29、是以聖人為而不恃,功成而不處,其不欲見賢。----老子
30、多言數窮,不如守中——老子《道德經》
② 名人名言勵志 經典
1、生命不止,奮斗不息。——卡萊爾
2、世人缺乏的是毅力,而非氣力。——雨果
3、頑強這就是作家技能的秘密。——傑克·倫敦
4、勝利屬於堅韌不拔的人。——英國
5、失敗是堅忍的最後考驗。——俾斯麥
6、天才是永恆的耐心。——米開朗琪羅
7、天下之事常成於困約,而敗於奢靡。——陸游
8、過去屬於死神,未來屬於你自己。——雪萊
9、堅強者能在命運之風暴中奮斗。——英國
10、位卑未敢忘憂國,事定猶須待蓋棺。——陸游
11、誰把握機遇,誰就心想事成。——歌德
12、強者能同命運的風暴抗爭。——愛迪生
13、若要功夫深,鐵杵磨成針。——曹學
14、流水不腐,戶樞不蠹,民生在勤。——張少成
15、我每天都自問有沒有犯錯誤。——梁昭賢
16、頑強能引導人們走向幸福。——土耳其
17、有毅力的人,能從磐石里擠出水滿。——諺語
18、人必須有自信,這是成功的秘密。——卓別林
19、工夫和堅韌使桑葉變成綢緞。——英國
20、捐軀赴國難,視死忽如歸。——曹植
21、人的志向通常和他們的能力成正比例。——約翰遜
22、勇敢堅毅真正之才智乃剛毅之志向。——拿破崙
23、苦難磨煉一些人,也毀滅另一些人。——富勒
24、勤能補拙是良訓,一分辛勞一分才。——華羅庚
25、惟堅韌者始能遂其志。——富蘭克林
③ 古代勵志經典語句
1、不飛則已,一飛沖天;不鳴則已,一鳴驚人。——《韓非子》
任何成功,都是厚積薄發,多年苦修換來的,不怕走得慢,只怕不開始。
2、去留無意,閑看庭前花開花落;寵辱不驚,漫隨天外雲卷雲舒。——《幽窗小記》
走在奮斗的路上,不要過分在意一些榮辱,平常心便好。
3、非淡泊無以明志,非寧靜無以致遠。——諸葛亮
心思澄澈,安定有力,摒除誘惑,才可成就大事業。
4、長風破浪會有時,直掛雲帆濟滄海。——李白
努力,終會有所收獲,皇天不負有心人。
5、以銅為鏡,可以正衣冠;以古為鏡,可以知興替;以人為鏡,可以明得失。——《舊唐書·魏徵列傳》
前進的路上,要不斷反思、關照自己的不足,學習更多東西,更進一步。
中國古代35句勵志名言,獨善其身,兼善天下
6、窮則獨善其身,達則兼善天下。——《孟子》
現代社會,有很多人,鑽進錢眼,不惜違法亂紀;做人,窮,也要窮得有骨氣!
7、古之立大事者,不惟有超世之才,亦必有堅忍不拔之志。——蘇軾
想干成大事,除了勤於修煉才華和能力,更重要的是要能堅持下來。
8、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遠。仁以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後已,不亦遠乎?——《論語》
心中有理想,腳下的路再遠,也永遠不會迷失方向。
9、太上有立德,其次有立功,其次有立言,雖久不廢,此謂不朽。——《左傳》
任何事業、學業的基礎,都要以自身品德的修煉為根基。
10、飯疏食,飲水,曲肱而枕之,樂亦在其中矣。不義而富且貴,於我如浮雲。——《論語》
財富如浮雲,生不帶來,死不帶去,真正留下的,是我們對這個世界的貢獻。
中國古代35句勵志名言,獨善其身,兼善天下
11、英雄者,胸懷大志,腹有良策,有包藏宇宙之機,吞吐天地之志者也。——《三國演義》
英雄氣概,威壓八萬里,體恤弱小,善德加身。
12、老當益壯,寧移白首之心;窮且益堅,不墜青雲之志。——唐·王勃
老去的只是身體,心靈可以永遠保持豐盛。
13、樂民之樂者,民亦樂其樂;憂民之憂者,民亦憂其憂。——《孟子》
做領導,要能體恤下屬,一味打壓,則盡失民心。
14、勿以惡小而為之,勿以善小而不為。——劉備
越是微小的事情,越見品質。
15、學而不知道,與不學同;知而不能行,與不知同。——黃睎
知行合一,方可成就事業。
④ 古代勵志名句大全
1、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周易》
譯:作為君子,應該有堅強的意志,永不止息的奮斗精神,努力加強自我修養,完成並發展自己的學業或事業,能這樣做才體現了天的意志,不辜負宇宙給予君子的職責和才能。
2、勿以惡小而為之,勿以善小而不為。——劉備
譯:對任何一件事,不要因為它是很小的、不顯眼的壞事就去做;相反,對於一些微小的。卻有益於別人的好事,不要因為它意義不大就不去做它。
3、見善如不及,見不善如探湯。——《論語》
譯:見到好的人,生怕來不及向他學習,見到好的事,生怕遲了就做不了。看到了惡人、壞事,就像是接觸到熱得發燙的水一樣,要立刻離開,避得遠遠的。
4、躬自厚而薄責於人,則遠怨矣。——《論語》
譯:幹活搶重的,有過失主動承擔主要責任是「躬自厚」,對別人多諒解多寬容,是「薄責於人」,這樣的話,就不會互相怨恨。
5、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惡。小人反是。——《論語》
譯:君子總是從善良的或有利於他人的願望出發,全心全意促使別人實現良好的意願和正當的要求,不會用冷酷的眼光看世界。或是唯恐天下不亂,不會在別人有失敗、錯誤或痛苦時推波助瀾。小人卻相反,總是「成人之惡,不成人之美」。
6、見賢思齊焉,見不賢而內自省也。——《論語》
譯:見到有人在某一方面有超過自己的長處和優點,就虛心請教,認真學習,想辦法趕上他,和他達到同一水平;見有人存在某種缺點或不足,就要冷靜反省,看自己是不是也有他那樣的缺點或不足。
7、己所不欲,勿施於人。——《論語》
譯:自己不想要的(痛苦、災難、禍事……),就不要把它強加到別人身上去。
8、當仁,不讓於師。——《論語》
譯:遇到應該做的好事,不能猶豫不決,即使老師在一旁,也應該搶著去做。後發展為成語「當仁不讓」。
9、君子欲訥於言而敏於行。——《論語》
譯:君子不會誇誇其談,做起事來卻敏捷靈巧。
10、二人同心,其利斷金;同心之言,其臭如蘭。——《周易》
譯:同心協力的人,他們的力量足以把堅硬的金屬弄斷;同心同德的人發表一致的意見,說服力強,人們就像嗅到芬芳的蘭花香味,容易接受。
⑤ 有沒有什麼類似《道德經》之類的書
如果是喜歡《道德經》的思想,建議閣下去看看《莊子》,莊子是把道家學派的思想發揮到極致了。但是不適合摘抄裡面的語錄,諸如「上善若水」那樣的小勵志段子,《莊子》裡面就沒有了。
⑥ 有關於勤奮勵志的名言警句
1、藝術的大道上荊棘叢生,這也是好事,常人望而卻步,只有意志堅強的人例外。——雨果
2、天才不是別的,而是辛勞和勤奮。——比豐
3、謹慎的勤奮帶來好運。——英國
4、勤奮的人是時間的主人,懶惰的人是時間的奴隸。——朝鮮
5、勤奮和智慧是雙胞胎,懶惰和愚蠢是親兄弟。——民諺
6、天才絕不應鄙視勤奮。——小普林尼
7、勤奮者廢寢忘食,懶惰人總沒有時間 智慧源於勤奮,偉大出自平凡。——民諺
8、我在科學方面所作出的任何成績,都只是由於長期思索、忍耐和勤奮而獲得的。——達爾文
9、合抱之木,生於毫末;九層之台,起於壘土;千里之行,始於足下。——《老子·道德經》
10、沒有任何動物比螞蟻更勤奮,然而它卻最沉默寡言。——富蘭克林
⑦ 求道德經勵志名句
千里之行始於足下
勝人者有力,自勝者強。
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版非常名
夫唯不爭,故無尤
聖人之權治,虛其心,實其腹,弱其志,強其骨
知人者智,自知者明。
上德不德,是以有德;下德不失德,是以無德。
故失道而後德,失德而後仁,失仁而後義,失義而後禮。
故物或損之而益,或益之而損
故知足不辱,知止不殆,可以長久
靜勝躁,寒勝熱。清靜為天下正
古之善為道者,非以明民,將以愚之
禍莫大於輕敵,輕敵幾喪吾寶
就知道了這些了 或許有的不屬於勵志
你自己撿著用吧
⑧ 道家經典語錄
1、用之者,必假於弗用也,而以長得其用。
2、正復為奇,善復為妖。
3、人之所惡,唯孤、寡、不穀,而王公以為稱。
4、計其患,慮其反,就其利,辭其害。
5、南方無窮而有窮,今日適越而昔來。輪不輾地。連環可解也。矩不方,規不可以為圓。飛鳥之景未嘗動也。
6、魚處水而生,人處水而死。
7、善人者,不善人之師;不善人者,善人之資。
8、是以聖人抱一為天下式。不自見,故明;不自是,故彰;不自伐,故有功;不自矜,故長。夫唯不爭,故天下莫能與之爭。
9、夫兵者,不祥之器,物或惡之,故有道者不處。
10、則仄,月滿則虧。
11、金石有聲,不考不鳴。
12、人皆知有用之用,而莫知無用之用也。
13、堅強處下,柔弱處上。
14、多言多敗,多事多害。
15、民之從事,常於幾成而敗之。慎終如始,則無敗事。
16、善游者溺,善騎者墮,各以其所好,反之為禍。
17、物壯則老,是謂不道,不道早已。
18、不言之教,無為之益,天下希及之。
19、善為士者,不武;善戰者,不怒;善勝敵者,不與;善用人者,為之下。是謂不爭之德,是謂用人之力,是謂配天古之極。
20、天下莫柔弱於水,而攻堅強者莫之能勝,以其無以易之。
21、柔弱勝剛強。魚不可脫於淵,國之利器不可以示人。
22、至大無外,謂之大一;至小無內,謂之小一。
⑨ 道家 勵志成語
焚膏繼晷
出處:
唐
·
韓愈《進學解》:
「
焚膏油以繼晷,恆兀兀以窮年。
」
典故:
膏:油脂,指燈燭;繼:繼續,接替;晷:日光。點上油燈,接續日光。
形容勤奮地工作或讀書。
學如不及,猶恐失之
出處:
《論語
·
秦伯》:
「
子日:
„
學如不及,猶恐失之。
‟」
典故:
學習好像追趕什麼,總怕趕不上,趕上了又怕被甩掉。形容學習勤奮,
進取心強。又形容做其他事情的迫切心情。
山不轉水轉。來自那英演唱的同名電視劇主題曲(
1990
。比喻情況總是在變化
的,一時不順利也不必懊惱和悲傷。
咸魚翻身。咸魚本來不能
「
翻身
」
,說咸魚翻身有起死回生、否極泰來的意思,指
處境短時間內由壞變好。
亡羊補牢
出處:
《戰國策
·
楚策》:
「
見兔而顧犬,未為晚也;亡羊而補牢,未
為遲也。
」
典故:
亡:逃亡,丟失;牢:關牲口的圈。羊逃跑了再去修補羊圈,還不算晚。
比喻出了問題以後想辦法補救,可以防止繼續受損失。
勇往直前
出處:
宋
·
朱熹《朱子全書
·
道統一
·
周子書》:
「
不顧旁人是非,不計
自己得失,勇往直前,說出人不敢說的道理。
」
典故:
勇敢地一直向前進。
持之以恆
持:堅持;恆:恆心。長久堅持下去。
堅持不懈
堅持到底,一點不忪懈。
跛鱉千里
出處:
《淮南子
·
說林訓》:
「
跬步不休,跛鱉千里。
」
典故:
跛腳的鱉只要半步也不停留,也能走千里。比喻只要堅持不懈,即使條
件很差,也能成功。
日計不足,歲計有餘
出處:
《淮南子
·
真訓》:
「
其道可以大美興,而難以算
計舉也。是故日計之不足,而歲計之有餘。
」
典故:
每天算下來沒有多少,一年算下來就很多了。比喻積少成多。也比喻凡
事只要持之以恆,就能有很大收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