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法學百科 » 道德經之動

道德經之動

發布時間: 2022-01-18 09:33:35

『壹』 如何理解《道德經》反者道之動,弱者道之用

一切事情都要辯證的去看,有時候不僅僅順利才是好事情,反向的逆境也會是道義發展的動力,贏弱的助力也可以被道義發展所利用。

『貳』 《道德經》中「反者道之動,弱者道之用」是什麼意思

【現代註解】 反者道之動 , 弱者道之用 。 道的運動規則是正反兩個方面對立統一循環往復以致無窮。道用弱的一面來對待自然,換言之就是順應而不是改變。 天下萬物生於有,有生於無。 天下萬物從「有」中生出,「有」從「無」中生出。 否定之否定的哲學思想

『叄』 反者道之動。(道德經),請闡釋一下。

不是一個意思。「反」通「返」,「反者道之動」表示萬物都將歸返於它本來的寂靜之處。參考16、25章。
個人理解。

『肆』 道德經·反者道之動,弱者道之用的注釋

1、反者:循環往復。一說意為相反,對立面。
2、弱者:柔弱、渺小。
3、有:這里指道的有形質,與一章中「有名萬物之母的」的有「相同。但不是有無相生的「有」字。
4、無:與一章中的「無名天地之始」的「無」相同。但不同於「有無相生」的「無」。此處的「無」指超現實世界的形上之道。

『伍』 如何理解道德經中反者道之動,弱者道之用

道是運動的,不是靜止的,萬物依賴道生長的,它們消亡也要回歸道。道不是耀眼的,而是不可見的,道以不可察覺的方式生養萬物,消亡萬物。

『陸』 道德經·反者道之動,弱者道之用的作品出處

《反者道之動,弱者道之用》出自老子的《道德經》第四十章。
《道德經》,又稱《道德真經》、《老子》、《五千言》、《老子五千文》,是中國古代先秦諸子分家前的一部著作,為其時諸子所共仰,傳說是春秋時期的老子(即李耳,河南鹿邑人)所撰寫,是道家哲學思想的重要來源。道德經分上下兩篇,原文上篇《德經》、下篇《道經》,不分章,後改為《道經》37章在前,第38章之後為《德經》,並分為81章。是中國歷史上首部完整的哲學著作。
《道德經》到了公元前206年-公元200年,被奉為道教經典,所以有學者認為《道德經》被分為八十一章有明顯的道教的九九歸一的思想,在內容的分割上未免牽強。但道德經前三十七章講道,後四十四章言德,簡單說來,道是體,德是用,二者不能等同。至清代魏源首次破此慣例而分《道德經》為六十八章,相對保持了每章的完整性。

『柒』 《道德經》中「反者道之動,弱者道之用」是什麼意思

意思是循環往復的運動變化,是道的運動,道的作用是微妙、柔弱的。原文出自於戰國老子的《道德經·第四十章》。

原文:

反者道之動,弱者道之用。天下萬物生於有,有生於無。

白話譯文:

循環往復的運動變化,是道的運動,道的作用是微妙、柔弱的。天下的萬物產生於看得見的有形質,有形質又產生於不可見的無形質。

(7)道德經之動擴展閱讀:

創作背景:

老子生於春秋戰國時期,當時的環境是周朝勢微,各諸侯為了爭奪霸主地位,戰爭不斷。嚴酷的動亂與變遷,讓老子目睹到民間疾苦,作為周朝的守藏史,於是他提出了治國安民的一系列主張。老子遂以自己的生活體驗和以王朝興衰成敗、百姓安危禍福為鑒,溯其源,著上、下兩篇,共五千言,即《道德經》。

作者簡介:

老子,又稱老聃、李耳,是我國古代偉大的哲學家和思想家、道家學派創始人。其被唐皇武後封為太上老君,世界文化名人,世界百位歷史名人之一,存世作品有《道德經》。

『捌』 道德經·反者道之動,弱者道之用的引語

在一、四、五、六、十四、二十一、二十五、三十二、三十四、三十五和三十七章里,老子從各方面闡述關於「道」的理論。在本章里,老子用極其簡練的文字,講述了「道」的運動變化法則和「道」產生天下萬物的作用。關於「道」的基本理論,本章和四十二章都是就此而論的。本章雖然只有兩句話,但言簡意賅,含義十分豐富。

『玖』 道德經·反者道之動,弱者道之用的原文

反者道之動,弱者道之用。天下萬物生於有,有生於無。

熱點內容
開封縣律師事務所 發布:2025-04-24 07:35:34 瀏覽:42
道德轉化力 發布:2025-04-24 07:24:20 瀏覽:933
福建電大經濟法概論試題 發布:2025-04-24 07:14:09 瀏覽:172
勞動法哪條規定不能罰款 發布:2025-04-24 07:00:33 瀏覽:76
安檢員規章制度 發布:2025-04-24 06:58:13 瀏覽:507
法官員額制配偶 發布:2025-04-24 06:53:02 瀏覽:335
會寧法院網 發布:2025-04-24 06:44:51 瀏覽:923
cctv12社會與法回看 發布:2025-04-24 06:44:44 瀏覽:726
法官可以收回判決書嗎 發布:2025-04-24 06:39:55 瀏覽:898
學校學生會規章制度總結 發布:2025-04-24 06:39:03 瀏覽:4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