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法學百科 » 管理職業道德

管理職業道德

發布時間: 2022-01-18 18:07:16

Ⅰ 財務管理人員在職業道德上應遵循哪些基本原則

1.愛崗敬業。即會計人員應當熱愛本職工作,努力鑽研業務,使自己的知識和技能適應所從事工作的要求。愛崗敬業是做好一切工作的出發點。

2.熟悉法規。會計工作不只是單純的記帳、算帳、報帳工作,會計工作時時、事事、處處涉及到執法守規方面的問題。會計人員應當熟悉財經法律、法規和國家統一的會計制度,做到自己在處理各項經濟業務時知法依法、知章循章,依法把關守口,同時還要進行法規的宣傳,提高法制觀念。

3.依法辦事。一方面,會計人員應當按照會計法律、法規和國家統一會計制度規定的程序和要求進行會計工作,保證所提供的會計信息合法、真實、准確、及時、完整。另一方面,依法辦事要求會計人員必須樹立自己職業的形象和人格的尊嚴,敢於抵制歪風邪氣,同一切違法亂紀的行為作斗爭。

4.客觀公正。會計信息的正確與否,不僅關繫到微觀決策,而且關繫到宏觀決策。做好會計工作,不僅要有過硬的技術本領,也同樣需要實事求是的精神和客觀公正的態度。否則,就會把知識和技能用錯了地方,甚至參與弄虛作假或者通同作弊。

5.搞好服務。會計工作是經濟管理工作的一部分,把這部分工作做好對所在單位的經營管理至關重要。會計工作的這一特點,決定了會計人員應當熟悉本單位的生產經營和業務管理情況,因此,會計人員應當積極運用所掌握的會計信息和會計方法,為改善單位的內部管理、提高經濟效益服務。

6.保守秘密。會計工作性質決定了會計人員有機會了解本單位的財務狀況和生產經營情況,有可能了解或者掌握重要商業機密。這些機密一旦泄露給競爭對手,會給本單位的經濟利益造成重大的損害,這對被泄密的單位既不公正又很不利。泄露本單位的商業秘密也是一種很不道德的違法行為。因此,作為會計人員,應當確立泄密失德的觀點,對於自己知悉的內部機密,不管在何時何地,都要嚴守秘密,不得為一已私利而泄露機密

Ⅱ 什麼是職業道德

指擔負不同社會責任和服務的人員應當遵循的道德准則。它通過人們的信念專、習慣和社會輿論屬而起作用,成為人們評判是非、辨別好壞的標准和尺度,從而促使人們不斷增強職業道德觀念,不斷提高服務水平。

職業道德其實包括很多,但是簡單點講就是個人參加工作,做好相關的職業工作,還要求有一定的道德准則和道德情操以及道德品質。

在簡單形式上要求在本職工作中盡到自己的義務和職責,但是同時因為你職業的特質,也會形成一定的品質,比如警察就有一種大公無私的形象,搞學問的就有一種學究氣,這就是獨有的品質。

(2)管理職業道德擴展閱讀:

職業道德的概念有廣義和狹義之分。廣義的職業道德是指從業人員在職業活動中應該遵循的行為准則,涵蓋了從業人員與服務對象、職業與職工、職業與職業之間的關系。狹義的職業道德是指在一定職業活動中應遵循的、體現一定職業特徵的、調整一定職業關系的職業行為准則和規范。

不同的職業人員在特定的職業活動中形成了特殊的職業關系,包括了職業主體與職業服務對象之間的關系、職業團體之間的關系、同一職業團體內部人與人之間的關系,以及職業勞動者、職業團體與國家之間的關系。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職業道德(一種道德准則)

Ⅲ 行政人員的職業道德內容有哪些

內容是有從事政府行政管理工作的國家公職人員在行使公共權力、管專理公共事務的活動中屬,處理自身與工作對象之間、上下級之間、同事之間以及公私得失等關系時,所應遵循的原則和規范。

Ⅳ 管理人員應該具備哪些基本的職業道德

管理能力是每一個職業經理人必備的重要能力,要在工作中不斷地專培養、積累屬自己的組織管理能力。下面的測試題,請你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回答。
1.習慣於行動之前制定計劃
是 否
2.經常處於效率上的考慮而更改計劃。
是 否
3.能經常收集他人的各種反映。
是 否
4.實現目標是解決問題的繼續。
是 否
5.臨睡前思考籌劃明天要做的事情。
是 否
6.事務上的聯系、指示常常是一絲不苟。
是 否
7.有經常記錄自己行動的習慣。
是 否
8.能嚴格制約自己的行動。
是 否
9.無論何時何地,都能有目的的行動。
是 否
10.能經常思考對策,掃除實現目標中的障礙。
是 否

Ⅳ 企業內部控制與職業道德什麼關系

內褲控制要做得好,就需要全員參與。職業道德是做為員工的員工價格(與個人生活中的人格區別而言)。只有具有良好職業道德的員工才會更配合企業的內部管控,因為他們知道在職要做好本職工作且按法律規章從業。當然,企業內部管控的管理人員也須要有管理的能力及管理職業道德。目前很多管理人員只是要員工當聽說的」東西「來對待,造成了管理理論根本就不適用。

Ⅵ 職業道德包括哪些內容

職業道德主要內容:愛崗敬業,誠實守信,辦事公道,服務群眾,奉獻社會,素質修養。

職業道德的涵義包括以下八個方面:

(1)職業道德是一種職業規范,受社會普遍的認可。

(2)職業道德是長期以來自然形成的。

(3)職業道德沒有確定形式,通常體現為觀念、習慣、信念等。

(4)職業道德依靠文化、內心信念和習慣,通過員工的自律實現。

(5)職業道德大多沒有實質的約束力和強制力。

(6)職業道德的主要內容是對員工義務的要求。

(7)職業道德標准多元化,代表了不同企業可能具有不同的價值觀。

(8)職業道德承載著企業文化和凝聚力,影響深遠。

(6)管理職業道德擴展閱讀:

職業道德的特點:

1、職業道德具有適用范圍的有限性。

每種職業都擔負著一種特定的職業責任和職業義務。由於各種職業的職業責任和義務不同,從而形成各自特定的職業道德的具體規范。

2、職業道德具有發展的歷史繼承性。

由於職業具有不斷發展和世代延續的特徵,不僅其技術世代延續,其管理員工的方法、與服務對象打交道的方法,也有一定歷史繼承性。如「有教無類」、「學而不厭,誨人不倦」,始終是教師的職業道德。

3、職業道德表達形式多種多樣

由於各種職業道德的要求都較為具體、細致,因此其表達形式多種多樣。

4、職業道德兼有強烈的紀律性。

紀律也是一種行為規范,但它是介於法律和道德之間的一種特殊的規范。它既要求人們能自覺遵守,又帶有一定的強制性。就前者而言,它具有道德色彩;就後者而言,又帶有一定的法律的色彩。

就是說,一方面遵守紀律是一種美德,另一方面,遵守紀律又帶有強制性,具有法令的要求。例如,工人必須執行操作規程和安全規定;軍人要有嚴明的紀律等等。因此,職業道德有時又以制度、章程、條例的形式表達,讓從業人員認識到職業道德又具有紀律的規范性。

Ⅶ 現代管理者的職業道德+概念

摘要 職業道德是從事一定職業的人們在職業活動中所應遵循的道德原則和行為規范的總和 職業道德的內容

Ⅷ 什麼是管理道德

管理道德
管理活動中,包含著人際關系,如何處理這些人際關系,有一個道德的問題。管理道德就是對管理者提出的道德要求,即要求管理者具有與管理活動相適應的道德素質,要求管理者的行為是有道德的行為。

道德,是一定社會用以調整人與人之間以及人與社會之間關系的行為准則和規范的總和。管理道德是一種特殊的職業道德。一般的職業道德是指從事一定職業的人在職業勞動和工作過程中應遵守的與其職業活動相適應的行為規范。

管理道德是管理者的行為准則與規范的總和,是在社會一般道德原則基礎上建立起來的特殊的職業道德規范體系,它是通過規范管理者的行為去實現調整管理關系的目的的,並在管理關系和諧、穩定的前提下進一步實現管理系統的優化、提高管理效益。

為什麼要提出管理道德?

管理道德的特殊性主要表現在兩個方面:

一、規范對象的特殊性。也就是說,職位、職權是管理者所特有的,管理者是積極主動地承擔職位責任還是被動地承擔甚至逃避職位責任,是正確地行使職權還是濫用職權甚至以權謀私,都需要有一定的規范和制約力量來保證。

二、調整對象的特殊性。也就是說,管理關系的狀況主要取決於管理者,在管理系統結構一定的條件下,管理關系的改善是通過管理者的行為來實現的。所以,管理關系是管理者與被管理者之間以及管理者之間的特殊的職業聯系,它不同於一般的社會關系。管理道德的出發點是管理系統的整體利益。在社會主義國家,國家利益是一切管理道德行為的最高准則,因而也是管理道德的最高標准。

管理道德根源於管理系統的客觀要求。

在管理系統中,一切管理關系都是建立在實現管理目標的前提下的,管理關系中的人際沖突的原因是錯綜復雜的,但歸納起來大致有以下幾個方面:管理者之間由於認識不同造成的沖突;利益上的沖突;管理中的結構性缺陷造成的沖突;領導作風方面的問題造成的沖突。在現實的管理活動中,這四個方面人際沖突的存在是具有一定的普遍性的。

管理道德在管理關系的調整中,只發揮正的功能而決不產生負的功能,任何時候,道德都不會成為人際沖突的根源。

管理道德之所以能夠在調節管理系統時發揮作用,是因為它能夠滿足公正性的要求和合理的功利要求。

管理道德的功能主要有以下幾方面表現:

管理道德有助於增強管理人員的自我約束能力;

管理道德評價是考察和遴選管理人員的一個重要手段;

管理道德為管理活動提供正確的價值導向;

管理道德是管理者自我完善的重要途徑;

促進管理系統中人際關系的道德化。

無論管理道德的功能具有多麼復雜的表現,都是通過管理者以及管理者內心道德信念的建立和健全來發揮作用的,正是管理者有道德的管理行為,才表現和增強著管理道德的功能。

做一個有道德的管理者:

要在下級面前以身作則;

要密切聯系部屬,虛心聽取下級的批評意見;

要加強管理的民主化,要肯定部屬的成績;

正確應用情感激勵。

管理者與被管理者之間,在利益上是一致的,在政治上是平等的,所謂管理者與被管理者,無非是在一定的規章制度的框架下進行的指導與被指導的活動。總之,管理者與被管理者之間的道德關系,不同與一般的社會道德關系,它是基於根本利益一致的同一經濟實體中的道德關系,管理者與被管理者在總目標一致的前提下,在一定的協作關系中相互支持,相互信任,相互負責,相互制約。

道德規范是在人類生存與發展的需要中產生的促進人的善行的規定,主要是通過激勵人的善行去實現人際關系和諧的目的。道德規范是具體的,每一種道德規范只是針對一類行為所做出的規定。然而,人際關系是復雜的,人的行為是多樣的,所以,道德規范也是多樣的。

盡管如此,最為基本的管理道德規范有以下幾種:

一、忠於職守。是指管理者有著強烈的事業心和責任感,具有創造精神,自覺地與官僚主義作斗爭。

二、遵紀守法。具體要求:嚴以律己,為人表率,依法實施管理,尊重法律規定的人民的基本權利。

三、實事求是。包括的內容有:重視調查研究,反對主觀武斷,堅持表裡如一,反對弄虛作假,堅持真理,修正錯誤。作風踏實,與人為善。

四、團結協作。管理者必須做到以下幾點:服從上級,尊重下級,尊重同事,協調友鄰。

五、尊重人才。人才是管理系統生命活力之源,尊重人才往往是現代管理成敗的關鍵,現代管理者的一個主要品德就是尊重人才,尊重知識。

管理人格也就是管理者的人格。是管理道德的最高實現,是管理規范在管理者心靈中的內化,表現為管理者的道德心理、道德意志和道德品質的總和。管理者的道德心理、道德意志和道德品質這三個概念所指稱的是管理者道德修養的三個層次,後者都是前兩者的進一步提升和深化,因而也表現為後者是對前兩者的綜合。從這個意義上講,管理人格又是管理者道德品質的升華。

我們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把握管理者的管理人格:

1、自覺的責任意識

2、真誠的服務意識

3、清廉為公的追求

4、主持公正、維護正義

5、言而有信、行而必果

管理人格是管理者在日常的管理活動中能夠做到正直公道、言行一致、以身作則、嚴於律己、關心他人、平易近人的充分條件,從而使管理者在被管理者心中是一種親切感人的形象,因此得到被管理者的敬佩和愛戴。

管理道德的形成可以大致概括為管理道德評價、管理道德教育和管理者的自我完善三個階段。

管理的道德評價是對管理者的管理活動是否合乎道德性所進行的價值評定,其目的是要幫助管理者樹立道德觀念,培養管理者的道德責任感,影響管理者的行為,以求揚善抑惡,改善管理系統中的人際關系。具體的評價過程中應盡可能地考慮到動機與效果的統一,目的和手段的統一,選擇自由和道德責任的統一。

管理道德教育是指為培養管理者良好的道德品質,造就管理人格而對其進行的道德知識的傳播和道德規范的宣傳教育的活動,管理者道德教育的過程包括提高管理道德認識、陶冶管理道德情感、鍛煉管理道德意志、堅定管理道德信念等環節。

現代管理者是指具有管理科學知識和技能、擁有一定管理權力從事管理活動的人。管理者的道德自我完善是管理者個人人生修養的過程。人生修養是一個學習、磨練、涵養和陶冶的功夫,是需要經過長久努力才能達到的一種能力和素質。因此,對於管理者來說,自我完善是一個不斷進取的過程,表現為學習和磨練都是一種自覺的活動,是管理者的自我修養意識的體現,意識到自我修養的必要性,能正確的估計自己,有自知之明。

Ⅸ 人力資源管理職業道德要求

1、遵紀守法
人力資源管理者應當熟知並遵守《勞動法》、《勞動合同法》等法律法規,依法辦事,嚴於律己,並服從企業合法合理的規章制度,保證人力資源管理行為的合法性。
2、保守機密
力資源管理者應當尊重僱主的保密需求,遵守合法的保密約定,保證企業信息以及企業員工信息(包括員工現在、過去和將來信息)的安全,未經授權不得向任何第三方傳達企業機密。
3、公平公正
禁止人力資源管理者在人力資源管理行為中存在任何形式的歧視,包括:種族、膚色、性別、性取向、婚姻狀況、妊娠、父母地位、宗教信仰、政治立場、國籍、民族背景、社會出身、社會地位、殘疾、年齡或群體會員身份等;人力資源從業人員應當保證以公平、合理方式對待每一位員工,維護人力資源管理行為的公正性。
4、准確可靠
人力資源管理者應當以誠實守信、實事求是、客觀公正要求自我,向企業管理者及員工提供准確有效的信息。
5、愛崗敬業
人力資源管理者應當正確認識人力資源職業,樹立愛崗敬業精神,工作中嚴肅認真、一絲不苟、忠於職守、盡職盡責,維護職業聲望。
6、強化服務
人力資源管理者樹立服務意識,提高人力資源服務能力,持續提升人力資源服務質量。

Ⅹ 工程管理專業有哪些職業道德要求

工程管理的職業道德要求
(一)道德及職業道德
《辭海》對道德的定義為:「以善惡評價的方式來評價和調節人的行為的規范手段和人類自我完善的一種社會價值形態。道德包括客觀和主觀兩方面,客觀方面指一定的社會對社會成員的要求,表現為道德關系、道德理想、道德標准、道德規范;主觀方面指人的道德實踐,包括道德意識、道德信念、道德判斷、道德行為和道德品質等。」
職業道德,就是同人們的職業活動緊密聯系的符合職業特點的道德准則、道德情操與道德品質的總和。職業道德不僅是從業人員在職業活動中的行為標准和要求,而且是本行業對社會所承擔的道德責任和義務。職業道德是社會道德在職業生活中的具體化。
(二)工程管理職業道德的重要性
工程管理職業道德,是指從事建設工程管理活動的人們在工程管理工作中形成的道德觀念、行為規范和道德品質的總和,也是一定的社會對工程管理工作者和工程管理活動所提出的基本要求,是社會職業道德體系中運用於工程管理職業活動的一種表現形式。
由於工程對社會的重要作用和工程管理職業的特殊性,工程管理者需要特殊的職業道德要求。
1.工程有很大的社會影響和歷史影響,工程有重大的使命。只有從業人員有很高的職業道德,才能完成工程建設任務,獲得成功的工程。
2.只有工程管理者具有很高的職業道德,才能贏得社會對工程管理者的充分信任,才能放手委託任務,才能充分發揮工程管理者的積極性和創造性,降低工程的交易成本、管理成本和運營成本。才能最終提高工程管理效率。
3.工程管理者為工程提供的是咨詢、管理方面的服務,而工程都是一次性的、常新的,他的工作很難用數量來定義,工作績效很難評價和衡量。在很大程度上靠他的職業道德、自覺性和積極性工作。

熱點內容
2015年社會法年會 發布:2025-02-12 11:41:38 瀏覽:776
調解有哪些法律效力 發布:2025-02-12 11:39:29 瀏覽:979
一社區一法律顧問工作實務 發布:2025-02-12 10:56:46 瀏覽:517
木質展台法規 發布:2025-02-12 10:36:43 瀏覽:238
婚姻法十九條詳細 發布:2025-02-12 09:33:18 瀏覽:4
法規稽核崗 發布:2025-02-12 09:32:27 瀏覽:877
2017年民事訴訟法司法解釋 發布:2025-02-12 09:22:38 瀏覽:479
行政法聽得很無聊 發布:2025-02-12 08:55:08 瀏覽:428
合同法期末考試的試卷 發布:2025-02-12 08:31:14 瀏覽:117
道德小故事400 發布:2025-02-12 08:29:48 瀏覽:1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