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法學百科 » 行政法治思維

行政法治思維

發布時間: 2022-01-19 00:54:18

❶ 如何提高政府工作人員法治思維和依法行政能力

(一)領導幹部要牢固樹立法治理念,形成法治思維定勢。 1、領導幹部充分認識加強法治建設對於全面推進社會主義法治國家建設的重大意義,全面理解法治建設與經濟建設、法治思維與權力行使、依法行政與依法治權的關系,不斷增強法治建設的使命感、..

❷ 如何運用法治思維推進依法行政工作

一、充分認識運用法治思維和法治方式解決問題的重要性

法治是迄今為止人類能夠認識到的最佳治國理政方式。法治思維是基於法治的固有特性和對法治的信念來認識事物、判斷是非、解決問題的思維方式。法治方式是運用法治思維處理和解決問題的行為方式。在改革攻堅期、發展機遇期、社會風險期疊加的今天,我們比以往任何時候都更加需要運用法治思維和法治方式解決發展前進中的問題。能否運用法治思維和法治方式,關繫到法治中國建設,關繫到全面深化改革的推進,關繫到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的實現。
二、明確運用法治思維和法治方式解決問題的基本要求

運用法治思維和方式去深化改革、推動發展、化解矛盾、維護穩定,直接決定著依法治國的進程,法治國家的建立,決定著我們黨能否依法執政、政府能否依法行政、司法機關能否依法獨立公正地行使職權。
三、努力提高領導幹部運用法治思維和法治方式解決問題的能力

社會主義法治國家建設是一項宏偉的系統工程,需要具備諸多條件和克服許多困難,但領導幹部運用法治思維和法治方式毫無疑問是其中最需要具備的重要條件,努力提高運用法治思維和法治方式解決問題的能力已經成為加強領導幹部執政能力和水平的基本內容,成為衡量領導幹部執政能力和水平的重要標准。領導幹部運用法治思維和法治方式的能力,直接影響著黨的執政根基和國家的長治久安。

❸ 怎樣培養行政執法過程中的法治思維

  1. 深化對法治的認識。

  2. 樹立對法治的信仰。

  3. 提高法治素養。

  4. 堅守法治底線。

❹ 法治思維及依法行政應遵循的基本要求

我們首先必須懂法
然後就是用法,守法
最後就是用法律武器管理自己的行為和社會

❺ 依法行政與法治思維能力 我國行政執法中存在的突出問題的表現在哪些方面

目前,我國城市管理存在的問題主要有:
第一,處罰權與管理權的分離,人為製造了城管與其管理對象之間的對立。作為一個了處罰權以外再沒有其他任何管理職能的部門,「城管」在行政相對人眼裡的形象可想而知,更不必說城管的管理對象多是生活在社會下層的人群,
第二、執法人員整體素質不夠高,法律意識不夠強。執法人員的整體素質及法律意識直接關繫到執法的質量問題。目前,我國城市管理執法中運用粗暴、野蠻手段以達到嚴格執法目的屢見不鮮,不按規定執法、徇私枉法現象層出不窮。導致公眾對法律的歪曲認識,覺得法非為保護其權益而制定,而是強迫、壓制其之根源。法律是對人們各種行為正確與否的衡量標尺,但並非要求使用暴力或不文明的手段來達到法律規定的要求,文明執法才是根本體現。
第三、不能嚴格按照程序執法、權責劃分不明確。在城市管理行政執法過程中,尤其是影響公民權利和義務的具體行政行為時,很多情況下並沒有遵守法定的程序。在行政處罰案件中存在程序違法,徇私枉法、人為剝奪當事人權利等現象,一些執法人員不亮證執法;扣押物品不開具清單;個別人員仍然習慣於圖簡單,撕張罰款單了事,沒有填定預定格式的行政處罰決定書;極個別單位適用簡寫程序超過范圍;罰款不給收據或者以其它白條代替;不製作行政處罰決定書就扣證扣照;不告知當事人享有申請聽證的權利等,也有個別單位不按規定辦事,擅自低價處理沒收財物,同時有的地方存在執法不公正,沒有做到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城市管理中不同等級的行政機關、同級行政機關的不同部門之間權責劃分不明確,以致遇事相互推諉、相互扯皮,致使拖延解決問題的時間,導致執法效率、質量不高,嚴重影響城市管理的進行和城市的發展。
第四、城市管理行政執法缺乏有效監督。在行政執法中,就是行政執法權在隨行政權擴張後,其權力的行使者即行政執法部門內缺乏自我約束機制,而外部監督又存在著約束不力的問題,導致整個行政執法監督機制的運行失去應有的效能。客觀地說,僅內部監督力量是不夠的,往往是上級有號召,有要求才會去做。目前各地行政執法中不同程度地存在重視突擊性的監督忽視經常性的監督,重視出了問題的時候監督,忽視預防性的事前事中監督,重視對實體法執行的監督,忽視對程序法執行的監督,重視對行政執法個人的監督,忽視對行政執法機關的監督現象。以致公眾被不文明執法侵權或受損時不能通過有效的途徑保護自己的合法權益,破壞了執法隊伍的整體形象。
第五、執法人員的安全保障措施較為薄弱,被管理對象的救濟途徑不夠暢通。城市管理行政執法是順應市場要求的需要而進行的,其最根本的目的是促進城市的發展、保障人民群眾的根本利益,但由於人們的法律意識不夠高及其他原因,可能出現執法人員受到厲言威脅、人身攻擊等現象。以致執法人員不能夠放心大膽地投入工作,影響執法活動的效能。同時,對管理對象的救濟途徑也極度缺乏,在這些被管理者中絕大多數是生活無有保障的低收入人群,當他們的行為被禁止時可能他們真的就沒有了其他的謀生方式,所以,我們應該健全相應的救濟措施,幫助他們找到合法、適合的謀生方式。
第六、城市管理的要求標准與當前我國實際經濟發展水平不太相符。隨著改革開放的發展,我國的經濟發展的確可以用突飛猛進來形容。人民群眾的生活水平也相應地得到了提高,城市化的進程也在不斷前進,但由於城市中有一大批勞動者是從農村進城打工謀生的農民,他們的文化素養、法律意識不高,能夠從事的行業也非常狹窄,因此,即使當他們觸犯了法律時他們自身也可能意識不到。所以城市管理的標准應該根據不同的對象作出不同的要求,以求與我國的實際經濟發展水平相符

熱點內容
南寧良慶法院 發布:2025-04-24 03:34:26 瀏覽:242
社會與法失控電視劇 發布:2025-04-24 03:30:06 瀏覽:923
勞動法違紀開除規定 發布:2025-04-24 03:12:15 瀏覽:912
司法考試資格要求最新 發布:2025-04-24 03:01:21 瀏覽:993
網路貸款法律法規條例 發布:2025-04-24 02:47:42 瀏覽:967
民事訴訟法第一百三十七條 發布:2025-04-24 02:47:38 瀏覽:573
准則和條例時間 發布:2025-04-24 02:42:24 瀏覽:208
刑法拔舌 發布:2025-04-24 02:33:02 瀏覽:167
民事訴訟法對法人的罰款 發布:2025-04-24 02:29:53 瀏覽:878
按國家勞動法周日不上班算工資嗎 發布:2025-04-24 02:17:20 瀏覽:9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