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法學百科 » 道德經魂魄

道德經魂魄

發布時間: 2022-01-19 03:49:44

1. 道家怎麼解釋靈魂的

靈魂解釋起來,內容太多。你問的太大太籠統了。不知你想了解哪一方面。

靈魂永生。《道德經》:及吾無身,吾有何患?
丟掉肉身羽化,則與天地同壽、與日月同輝。

2. 怎麼理解《道德經》中老子說的修養大法

說起老子所說的真正修養之道,這就要從《道德經》第十篇說起了,其原文有兩版句十分精彩的描述:戴權營魄抱一能毋離乎;槫氣至柔能嬰兒乎。
戴:通行本作載,意思相同,是負荷承載之義;營:指衛氣營血,引指人的形體;魄:就是魂魄,此處引指人的精神;抱一:就是合一、守一或說專注於一,也就是以一念代萬念的意思也。
槫:音團,古楚人以槫為圓,藉指運轉循環成一團和氣。此槫字是依帛書本,後世通行本多作專或摶。
這兩句的意思就是:承載精神和形體而守於一念,能不相離嗎;運轉氣息成柔弱如綿的一團和氣,能像嬰兒處於母腹一樣嗎。
這兩句歷來學者公認的,乃是老子為學人指出了一條修身養性的大法。其所指示的法門是以形神合一、氣柔如綿、清靜無染,棄凡情、守柔弱、絕世智為宗旨。此類方法皆屬上乘修為之功,絕非世智辯聰之輩所可妄見,雖然在此處所說是修身養性最直接的描述,但我們不能只看這一處的論述,還要體會老子最基本的大道之理的論述,那就是道法自然,一切修為都不能是勉強造作,而要合乎自然柔順之道,包括養生也是如此,首先要適合我們,過於刻意的、勉強的去模仿他人,並不是真正的養生,更不是真正的大道。

3. 什麼東西滋養魂魄

文學作品一直是吸引我不停讀書的動力,這是滋養靈魂的東西 ,還有詩歌。
我一直是學習的,但當我從鏡中發現自己疲憊的臉色,我知道我的靈魂缺乏滋養。
而我彷彿是知道的,一部好的電影或者一本好的書籍或者一首詩,就是讓我的靈魂滋養的來源。
我讀 詩經,只是幾頁,但直覺就是愛,就是感到被滋養。所以,當我看到《詩經,越古老越美好》欣賞到詩經的美麗沖入我眼前時,那些初讀時的美麗再次涌現,只是短短的幾個字啊。
昔我往矣楊柳依依,今我來思,雨雪霏霏。
生命開始的時候年輕,世界是美好的,心是柔軟的,看一切均美好,但當我去沙場經歷半生,用所有的生命時間精力來感受這個世界時,內心又怎會不雨雪霏霏?
老子道德經中曾提到,當人類在勞作之後,在陶罐上畫下第一副圖時,文化便產生了。
文化是對美的感受對生命里美感的分享,對生命中種種有了自己的想法情緒想表達想抒發時,就有了創作的來源。
所以這周我的背誦詩句是詩經。

作者:韓溪流
來源:簡書

4. 佛教對「三魂七魄」的看法

【三魂】

(雜名)人有三個之靈魂也。大藏法數十三曰:『三魂亦雲三精。道書雲:身中三精:一台光、二爽靈、三幽精。』
FROM:【《佛學大辭典》(丁福保編)】
心身之異名。魂者心識,有靈用而無形者。魄者有形體而為心識之依處者。禮記郊特牲曰:『魂氣歸於天,形魄歸於地。』注曰:『魂者神也,陽也,氣也。魄者精也,陰也,形也。』諸經要集十九曰:『魂是靈,魄是屍。』【又】主肝為魂,主肺為魄。楞嚴經九曰:『以此心內外精研,其時魂魄意思精神除執受身。』長水疏八上曰:『主肝曰魂,主肺曰魄,主脾為意主腎為志,主心為精神。』布薩式曰:『肝藏魂,肺藏魄,心藏神,腎藏精,脾藏志。五藏悉傷則五神去矣。』
FROM:【《佛學大辭典》(丁福保編)】

這天魂,就是「命」!「阿賴耶識」。在佛家就是「靈明自性」「妙覺真心」,不生不滅,不垢不凈,不增不減。他是輪回的主體,修成佛,就是「法身」。
爽靈,這個魂是「運」,根據三世因果福報而來,前世所做善事功德多,今生聰明伶俐,福報智慧也多,世間的長者達人,事業有成,功成名就者既是;惡事壞事做得多,今生癃殘喑啞,痴呆苶傻,愚痴無福,再有從三惡道轉生過來的,這一生都沒有大的福報,為「下等人」。
來世間之前,就已經先定下這一生的「壽祿」「福報」,和「坎坷磨難」,先定死,再根據這「運」讓你何時投胎,所以根據八卦周易,按照生辰八字,能把這一生的「命」和「運」大致的推算出來,這就是「算命」。
地魂,是你自己這一世的名字和留下的影子,他享受後輩的祭祀,也是人過留名,雁過留聲的那個「名」,在佛家看,「小我」也。」意識心「。就算主魂在十八層地獄受苦和生為天人,或已轉生他處,這個魂還是在本家後代中受五世香火祭祀,出了「五服」,都是在各自供奉自己的直系宗親,像大家族的宗祠除外,可也只是存在幾世而已,名字漸漸被遺忘,他也不復存在了。
佛家看待輪回,肉體只是給靈性換了一件衣服而已,從無始劫來,生生世世,自己的屍骨都能堆成山,今生姓劉,來生姓李,前世姓張,萬般不由自己,只是在生死中流浪,業海中輪回,苦不堪言!所以佛才來到世間,給世人指出一條出離輪回的路,至於你走不走,想不想跳出三界外,不在五行中,還得要靠你自己的決定!

5. 道教經典中,對鬼、靈魂的解釋

佛教認為,鬼是六道眾生之一。
【六道】
﹝出法華文句﹞
道,即能通之義,謂六道生死,展轉相通,故名六道。
[一、天道],天,即天然,自然樂勝身勝,是名天道。
[二、人道],人者,忍也。於世苦樂之境,而能安忍,是名人道。
[三、阿修羅道],梵語阿修羅,華言無酒,又言無端正,又言無天。此道或居海岸,海底,或居半須彌山岩窟,宮殿嚴飾,懷猜忌心,常好鬥戰,是名阿修羅道。(無酒者,法華疏雲:修羅於四天下,采華醞海為酒,魚龍業力,其味不變,於是嗔妒,誓願斷酒,故雲無酒。無端正者,修羅種類,男醜女端,故雲無端正。無天者,凈名疏雲:此神果報最勝,鄰次諸天,而非天,又無天德,故雲無天。)
[四、餓鬼道],謂此道或居海底,或在人間山林中,或似人形,或似獸形,不得飲食。業重者,飢火炎炎,不聞漿水之名;次者,伺求人間盪滌膿血糞穢;輕者,時薄一飽,是名餓鬼道。
[五、畜生道],畜生,亦雲旁生。謂此道遍在諸處,披毛戴角,鱗甲羽毛,其類非一,互相吞啖,受苦無窮,是名畜生道。(旁生者,婆沙論雲:形旁行旁。形旁者,謂身形橫生,不正也;行旁者,謂其宿世所行之行,偏邪不正也。)
[六、地獄道],謂此獄在地之下,而有鑊湯劍樹等苦,是名地獄道。
from:【三藏法數】

6. 真正的「道」是什麼靈魂的最終目的是什麼

真正的“道”是人生中自我提高的一種方法,也是生命要遵循的一種規律,只要掌握了這種方法,就能提高自己的生命境界,這也是靈魂的最終目的。關於“道”許多聖人都做了不同的論述,這也是世界各民族傳統文化的精髓所在。下面就以個人所掌握的淺薄知識,帶有個人觀點地談論一下這個命題,當然了,每個人對於“道”和靈魂的最終目的都有各自的認識,都可以發表自己的論點。

儒教的“道”

儒教的“道”個人認為就是孔子一再強調的“仁義”,他所說的忠孝禮儀之類的其實也是要求人們能夠做一個仁義善良的人,實際上這跟老子說的“上善若水”是相通的。

7. 洪荒小說,老子給了主角一本道德經,有一次被鎮壓在火山下頭,哪個道德經現了青光把他魂魄護到的

重生悟空修妖錄

8. 老子曰:「載營魄抱一,能無離乎」什麼意思營魄是什麼意思

(1)載,這就是要厚道,要厚德載物,要承受,而不是對抗和出擊。(載不是虛詞!)
(2)營,要用心,用全部的力量和心思去考慮,而不要忘記,也不要三心二意。
(3)抱,圓而不離,目的是不離,又不要用力,就是勿忘無助,抱的特點是圓抱不離,不一定用手,如抱病、抱歉、抱負。只要圓而不離就是抱。
(4)魄,是氣魄,是魂魄的魄,注意魂魄是不同,魄是形體部分的東西,魂就是心靈的東西。
二、抱
1、誰抱? 主觀的我,心,心就是神,就是你真正的我,不是客觀身體的我,而是精神而自我覺知的
2、抱誰,抱一,一是什麼,一就是相合的狀態,就是和諧。誰跟誰和諧呢,就是心合上身。合上身體的哪個部位呢,一是要不能離開身體,二是要合上身體的「中」(這也是另一層面的一),人身體之中在於腹部 (附記:身心之中在於心,心之中在於善。)
3、如何抱
(1)心不要離開自身,不要跑
(2) 抱身體之一:心想腹部
(3)抱精神之一:心想善
4、如何抱好
(1)隨時抱好,不要離開。「無離」
(2)每個時間都在自己檢查,我抱了嗎?
5、不工作了,不生活了?
(1)這個抱是勿忘無助的,是觀照,不影響工作和生活。
(2)這個抱能讓你更好地生活和工作。隨時隨地都好。
三、釋義
所以老子這句話的意思就是
你的心要接受你的形體(不要向身外,而是要向身內),要用心,不要忘記,向內跟你的身體合一,要保持這個身心相合的狀態,一會兒也不要離開,難啦,做到就是聖人啦。

以上均是貼上基本符合我意。(而我是「魄」道家通「命」(精氣神三氣):「身心抱一」也如老子「萬物負陰而抱陽」一說之「和」而信仰層面之生生,非生死之說,大概就是我們民族載,這就是要厚道,要厚德載物吧。

9. 道教有沒有什麼可以增加靈魂強度的典籍

靈魂沒有強弱,只有善惡。積德行善,就會正氣浩然,受人尊敬,事業容易成功。流通較廣的道教的重要的典籍有《道德經》、《文昌帝君陰騭文》、《太上感應篇》,等。

10. 道德經與同參契中關於眾生靈魂會否消失怎麼講

佛法認為靈魂會消失,而且是在生死之中不斷的消失,不斷的產生

熱點內容
狄律師 發布:2025-02-12 08:23:32 瀏覽:442
勘察設計合同條例 發布:2025-02-12 07:33:36 瀏覽:236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平等保護 發布:2025-02-12 06:23:05 瀏覽:191
對教師的職業道德 發布:2025-02-12 06:22:31 瀏覽:155
張大樂律師 發布:2025-02-12 05:51:35 瀏覽:684
條例准則主要內容 發布:2025-02-12 05:46:37 瀏覽:366
法律責任的承擔主要包括 發布:2025-02-12 05:01:51 瀏覽:833
吉林省法律援助中心建築 發布:2025-02-12 05:01:07 瀏覽:869
五邑大學學分制條例 發布:2025-02-12 03:54:32 瀏覽:701
合同法對鐵路晚點 發布:2025-02-12 03:30:25 瀏覽:6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