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法學百科 » 全面推進依法治企

全面推進依法治企

發布時間: 2022-01-19 06:25:06

⑴ 如何在新常態下全面依法從嚴治企

結合法律法規辨識做好制度建設
行之有效的企業制度是依法治企的基礎,是企業實行法制化管理的重要手段。公司注重機制管理,用制度規范行動,依法定製,依法治企,不斷健全企業法制化管理體系。首先加強法律法規的辨識力度,結合法律法規辨識的結果規范企業內部各項規章制度的合法性,通過制定和完善企業規章制度、完善工作流程、強化內部管理、堵塞經營漏洞,從制度上保障和促進企業的發展,制定完善的內部管理流程及授權手冊,規范業務流程及領導幹部的權利,形成依制度辦事,以法規治企的辦事原則;其次,該公司加大對制度落實情況檢查,不斷提高制度的執行力,結合環境、職業安全衛生、女工特別勞動保護規定等相關法律規定,不斷開展制度創新,及時對業務范圍內制度進行立、改、廢,嚴格管理,規范了企業動作、規避了經營風險,為公司各項制度提供了依據,營造了凡事有章可循、凡事有據可查、凡事有人負責、凡事有人監督的良好局面。
依法治企與生產經營相結合
有了制度就應該將制度應用到經營管理的各方面,大力開展依法治企,把企業的各項動作納入規范化法制化軌道,對改進企業管理、規范企業生產經營管理能力、保護企業合法權益,有著十分重要的意義。公司一是以市場為先導,不斷完善經營管理機制,根據《公司法》的規定,規范管理程序,轉變管理方式,轉換經營機制,對外簽署的合同,需先經過法務審核再簽字,一切都按規定程序進行,分清責任,維護利益;二是對大宗物資采購和工程項目建設一律實行招標;三是規范民主管理程序,實行廠務公開。一方面定期召開職代會,匯報工作、通報情況、討論審議發展規劃及重大改革事項、聽取職工代表的意見和建議;另一方面,適時召開有管理人員、技術骨幹、退休職工等人員參加的廠情發布公會,分析形勢,聽取意見,擴大知情權,形成共識,推進管理的規范化、法制化,促進發展。
依法治企與幹部隊伍建設相結合
各級管理者是企業的決策者、組織者和實施者,是將依法治企概念具體到企業管理之中的決定性因素,提高企業管理者的法律素質和依法治企的能力,是加快國有企業依法治企的一個關鍵環節。公司把握依法治企的內涵,把學法和用法很好地結合起來,一是健全完善決策制度體系,進一步明確「三重一大」事項的主要范圍,加強決策管理,統一決策標准,規范決策行為;二是完善事前論證機制,決策前要進行經濟、技術和法律論證;三是加大決策責任追究力度,建立依法從嚴治企工作問責制,強化對公司重大決策和重要會議部署的貫徹落實和督查督辦;四是充分發揮工會民主監督的作用,為公司依法治企奠定了基礎。
依法治企與企業文化建設相結合
科學規范的企業管理,特別需要加強企業文化建設中的法治文化建設。公司積極推動以法治文化為重要內容的企業文化建設,不斷提高以法治文化為重要內容的企業文化競爭力,企業的長久、高效發展就有了永不衰竭的動力和源泉。結合「六五普法」活動,開展了多項法律教育宣傳、調查等以員工素質、企業文化管理和企業文化建設為內容的演講、徵文,法律法規知識競賽等活動,營造了法律學習的濃厚氛圍。提高員工法律意識的教育宣傳工作中,要求「分類指導、分別要求、學用結合、突出方法」,分層次分崗位,對主要領導、經營管理人員、技術人員、普通員工等對象進行重點培訓,結合部門實際進行學習,並且在「百日普法」活動中開展多種形式的學習、宣傳活動,切實提高廣大幹部職工學法、用法、依法治企和防範法律風險的能力和水平。
依法治企與維護職工權益相結合
員工是企業真正的主人,是依法治企的載體。公司調動員工的積極性,全力維護員工的利益,嚴格執行、認真落實《勞動法》、《勞動合同法》、《職業病防治法》、《女職工特別勞動規定》等與職工切身利益有關的法律法規。嚴格落實了勞動合同簽訂制度,並對各基層部門對集體合同的落實情況進行監督。每年為員工進行全身體檢,建立職工健康檔案;建立困難職工檔案,年年對困難職工進行幫扶、對生病職工進行慰問;加大了對職工權利的宣傳,設置了舉報投訴箱等,使員工在權益受到危害時,有地投訴,有人接待、處理,有力地維護了職工的權益,增強了職工學法、守法的積極性。
在依法治企的新常態下,公司加強依法治企與企業管理的結合,營造了凡事有章可循、凡事有據可查、凡事有人負責、凡事有人監督的良好局面,使依法治企在企業可持續發展中發揮應有作用,為公司實現可持續健康發展奠定基礎。

⑵ 簡要分析全面推進依法治國對企業公平競爭的意義(經濟知識)

依法治國在經濟的層面上,實際上是確立政府權力與市場的邊界版,這在當前的中國權尤其具有現實意義。權力與市場關系的模糊,導致權力濫用、市場扭曲、腐敗盛行、分配不公,最終將導致市場的失靈,「市場在資源配置中起決定性作用」將淪為空話。對於A股而言,「依法治國」的推進,將逐步理順上市公司所處的制度環境,逐步糾正經營中的扭曲和經營所面臨的制度不確定性。

⑶ 如何全面推進依法治企 規范企業經營管理行為

依法來治企就是依照國家法律源法規來治理企業,使企業的一切生產經營活動不違反國家法律法規制度。
行之有效的規章制度是依法治企的基礎. 依法治企是企業依法決策,依法經營管理,依法維護合法權益的重要的組織保障和制度保障,用法律手段維護企業的正當合法權益。依法治企是大力整頓和規范市場經濟秩序的一項基礎性工作,是促進企業依法經營,依法維護自身權益的重要舉措,是企業轉換經營機制、加強科學管理、推進科技進步、提高經濟效益、爭創一流企業、實現制度創新和管理創新的重要前提.依法治企是企業生存和發展的必然方向,是現代企業進入市場的保護傘。是市場經濟的客觀要求。從企業的決策者、管理者到職工都應當重視運用法律手段處理企業在改革、改制等生產經營管理過程中的涉法事務。市場經濟是法治經濟,走依法治企之路是時代發展的必然選擇,要想在日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獲勝,就必須堅持走依法治企之路。

⑷ 如何落實黨的十八屆四中全會精神全面推進依法治企的實施意見

學習貫徹十八屆四中全會精神全面推進依法治企的精神,在實踐中依法生產,尊收法律法規。

⑸ 如何堅持依法從嚴治企

、加強制度體系建設,提升依治企執行力
二、堅持依決策,夯實依治企基礎
三、抓住關鍵少數,全面推進依治企
四、實現德與機統,全面提升治磷能力

⑹ 「依法治企」這一說法最初在哪個政策/文件/制度中提出

應該說,「依法治企」的提出是隨著「依法治國」戰略部署而向企業作出的要求。
這是國務院國有資產監督管理委員會為貫徹落實黨中央關於全面依法治國的戰略部署,增強中央企業主要負責人的法治意識,進一步推動央企法治建設,保障央企健康發展,根據《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關於印發〈黨政主要負責人履行推進法治建設第一責任人職責規定〉的通知》(中辦發〔2016〕71號)有關精神,公布《中央企業主要負責人履行推進法治建設第一責任人職責規定》(以下簡稱《規定》)。該《規定》為中央企業的黨委(黨組)書記、董事長、總經理都制定了較為詳盡的依法治企的職責。
這項《規定》的出台,對進一步推進企業法治建設,提升依法治企能力起到了推動作用,同時也為其他國有企業、民營企業依法治企作出了表率。
依法治企是企業依法履行社會責任的要求,對全面依法治國具有深遠的歷史意義,同時也是提高企業管理水平的重要保障。讓法律貫穿企業經營管理的全部活動,就能夠提高企業的管理水平,促使企業形成依法治企的經營模式,提高企業的市場競爭力。依法治企是企業持續發展的動力和長青不敗的基礎,企業只有誠信守法、遵章守規,不斷推進依法治企,才能進一步開拓管理思路、創新管理模式、規范管理行為,才能更好地促進企業做大做強。

⑺ 如何認識新安全生產法對推動依法治企依法治安的作用

新安全生產法對推動依法治企依法治安的作用的認識:
一、確立以人為本安全發展理念‍
新法提出安全生產工作應當以人為本,充分體現了中央領導同志近一年來關於安全生產工作一系列重要指示精神,對於堅守「發展決不能以犧牲人的生命為代價」這條紅線,牢固樹立以人為本、生命至上的理念,正確處理重大險情和事故應急救援中是「保財產」還是「保生命」,具有重大意義。為強化安全生產工作的重要地位,明確安全生產在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中的重要地位,推進安全生產形勢持續穩定好轉,新法堅持將安全發展寫入了總則,使安全生產的目標更加清晰、明確。
二、完善安全生產工作機制
新法確立了「安全第一、預防為主、綜合治理」的安全生產工作「十二字」方針,明確了安全生產的重要地位、主體任務和實現安全生產的根本途徑。「安全第一」要求從事生產經營活動必須把安全放在首位,不能以犧牲人的生命、健康為代價換取發展和效益。「預防為主」要求把安全生產工作的重心放在預防上,強化隱患排查治理,打非治違,從源頭上控制、預防和減少生產安全事故。「綜合治理」要求運用行政、經濟、法治、科技等多種手段,充分發揮社會、職工、輿論監督各個方面的作用。新法明確要求建立生產經營單位負責、職工參與、政府監管、行業自律、社會監督的機制,進一步明確各方安全生產職責。做好安全生產工作,落實生產經營單位主體責任是根本,職工參與是基礎,政府監管是關鍵,行業自律是發展方向,社會監督是實現預防和減少生產安全事故目標的保障。
三、強化生產經營單位主體責任
做好安全生產工作,落實生產經營單位主體責任是根本,新法把明確安全責任、發揮生產經營單位安全生產管理機構和安全生產管理人員作用作為一項重要內容,作出四個方面的重要規定:
1.明確委託依法設立機構提供安全生產技術、管理服務的,保證安全生產的責任仍然由本單位負責。
2.明確生產經營單位的安全生產責任制的內容,規定生產經營單位應當建立相應的機制,加強對安全生產責任制落實情況的監督考核。
3.明確生產經營單位的安全生產管理機構以及安全生產管理人員履行的七項職責。四是規定礦山、金屬冶煉建設項目和用於生產、儲存危險物品的建設項目竣工投入生產或者使用前,由建設單位負責組織對安全設施進行驗收。
四、建立事故隱患排查治理制度
新法把建立健全生產安全事故隱患排查治理制度作為一項重要內容,完善了事故隱患和應急救援機制建設:
1.生產經營單位必須建立生產安全事故隱患排查治理制度,採取技術、管理措施及時發現並消除事故隱患,並向從業人員通報隱患排查治理情況。
2.政府有關部門要建立健全重大事故隱患治理督辦制度,督促生產經營單位消除重大事故隱患。
3.對未建立隱患排查治理制度、未採取有效措施消除事故隱患的行為,設定了嚴格的行政處罰。
4.賦予負有安全監管職責的部門對拒不執行執法決定,有發生生產安全事故現實危險的生產經營單位依法可以採取停電、停供民用爆炸物品等措施,強制生產經營單位履行決定。
5.國家建立應急救援基地和應急救援隊伍,建立全國統一的應急救援信息系統,生產經營單位應當依法制定應急預案並定期演練,參與事故搶救的部門和單位要服從統一指揮,根據事故救援的需要組織採取告知、警戒、疏散等措施。
五、進一步推進安全生產標准化建設
安全生產標准化是在傳統的安全質量標准化基礎上,根據當前安全生產工作的要求、企業生產工藝特點,借鑒國外現代先進安全管理思想,形成的一套系統的、規范的、科學的安全管理體系。安全生產標准化是保障生產經營單位的基層工程、也是綜合工程、包括安全生產的目的和任務、安全生產責任制和規章制度、安全投入、安全設備管理、從業人員安全生產教育和培訓、重大危險源管理等十三項內容。近年來,礦山、危險化學品等高危行業企業安全生產標准化取得了顯著成效,工貿行業領域的標准化工作正在全面推進,企業本質安全生產水平明顯提高,結合多年的實踐經驗,新法在總則部分明確提出推進安全生產標准化工作,這必將對強化安全生產基礎建設,促進企業安全生產水平持續提升產生重大而深遠的影響。
六、推行注冊安全工程師工作制度
新法確立了注冊安全工程師制度,並從兩個方面加以推進:
1.危險物品的生產儲存單位以及礦山、金屬冶煉單位應當有注冊安全工程師從事安全生產管理工作。
2.鼓勵其他生產經營單位聘用注冊安全工程師從事安全生產管理工作。三是建立注冊安全工程師按專業分類管理制度,授權國務院有關部門制定具體實施辦法。
七、充分發揮市場機製作用
新法除了強化和落實生產經營單位主體責任、加強政府監管力度,鼓勵從業人員參與外,還增加了市場機制方面的規定。
1.發揮社會中介組織為生產經營單位提供安全的生產技術、管理服務的作用,同時,還規定承擔安全評價、認證、檢測、檢驗的機構應當具備國家規定的資質條件,並對其作出的安全評價、認證、檢測、檢驗的結果負責。
2.發揮安全生產責任保險在事故預防、第三人賠付(事故單位從業人員以外的人員)、應急救援方面的作用。
3.發揮行業協會在安全生產工作中的作用,新法規定有關協會組織依照法律、行政法規和章程,為生產經營單位提供安全生產方面的信息、培訓等服務,發揮自律作用,促進生產經營單位加強安全生產管理。
八、加大責任追究和行政處罰力度
第一,規定了事故行政處罰和終身行業禁入。將行政法規的規定上升為法律規定,按照兩個責任主體、四個事故等級,設立了對生產經營單位及其主要負責人的八項罰款處罰條文;大幅提高對事故責任單位的罰款金額,一般事故罰款20萬元至50萬元。較大事故罰款50萬元至100萬元。重大事故罰款100萬元至500萬元。特別重大事故罰款500萬元至1000萬元。特別重大事故的情節特別嚴重的,罰款1000萬元至2000萬元;進一步明確主要負責人對重大、特別重大事故負有責任的,終身不得擔任本行業生產經營單位的主要負責人。
第二,加大罰款處罰力度,結合各地區經濟發展水平、企業規模等實際,新法維持罰款下限基本不變、將罰款上限提高了2至5倍,並且大多數罰則不再將限期整改作為前置條件,反映了「打非治違」、「重典治亂」的現實需要,強化了對安全生產違法行為的震懾力,也有利於降低執法成本、提高執法效能。
第三,建立了嚴重違法行為公告和通報制度,要求負有安全生產監督管理的部門建立安全生產違法行為信息庫,如實記錄生產經營單位的違法行為信息。對違法行為情節嚴重的生產經營單位,應當向社會公告,並通報行業主管部門、投資主管部門、國土資源主管部門、證券監督管理部門和有關金融機構。

⑻ 如何推進依法治企,提升管理水平

一、加強制度體系建設,提升依法治企執行力
二、堅持依法決策,夯實依法治企基礎
三、抓住「關鍵少數」,全面推進依法治企
四、實現「德」與「法」的有機統一,全面提升「法治開磷」能力

熱點內容
五邑大學學分制條例 發布:2025-02-12 03:54:32 瀏覽:701
合同法對鐵路晚點 發布:2025-02-12 03:30:25 瀏覽:694
婚姻法離婚後再婚 發布:2025-02-12 02:40:30 瀏覽:995
國家制度民法典的意義 發布:2025-02-12 02:36:04 瀏覽:47
新婚姻法財產分割案例 發布:2025-02-12 02:25:21 瀏覽:276
原自收自支法律服務所人員 發布:2025-02-12 01:55:49 瀏覽:76
刑事訴訟法的特點 發布:2025-02-12 01:44:07 瀏覽:465
附有法律責任 發布:2025-02-12 01:43:16 瀏覽:447
新刑事訴訟法全文下載 發布:2025-02-12 01:42:00 瀏覽:538
訴訟法考研試卷 發布:2025-02-12 00:13:19 瀏覽:2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