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法學百科 » 不屬於企業所得稅立法原則的是

不屬於企業所得稅立法原則的是

發布時間: 2022-01-19 07:51:32

A. 新《企業所得稅法》的立法原則是什麼啊

新企業所得稅改革遵循了以下原則: 1.貫徹公平稅負原則,解決目前內資、外資企業稅收待遇不同,稅負差異較大的問題. 2.落實科學發展觀原則,統籌經濟社會和區域協調發展,促進環境保護和社會全面進步,實現國民經濟的可持續發展. 3.發揮調控作用原則,按照國家產業政策要求,推動產業升級和技術進步,優化國民經濟結構. 4.參照國際慣例原則,借鑒世界各國稅制改革最新經驗,進一步充實和完善企業所得稅制度,盡可能體現稅法的科學性、完備性和前瞻性. 5.理順分配關系原則,兼顧財政承受能力和納稅人負擔水平,有效地組織財政收入.6.有利於徵收管理原則,規范征管行為,方便納稅人,降低稅收征納成本.

B. 下列各項中,不屬於企業所得稅納稅人的企業是什麼

答案是C,在中國境內成立的個人獨資企業。個人獨資企業和合夥企業非法人實體,不是以企業的名義對外承擔責任,而由所有者對外承擔責任,所以,所得稅也由個人交,不由企業交。這是稅法的規定。

C. 根據企業所得稅法律制度的規定,下列各項中,不屬於企業所得稅納稅人的是( )。 A.國

你好:答案是B。

企業所得稅是對我國內資企業和經營單位的生產經營所得和其他所得徵收的一種稅。納稅人范圍比公司所得稅大。企業所得稅納稅人即所有實行獨立經濟核算的中華人民共和國境內的內資企業或其他組織,包括以下6類: (1)國有企業; (2)集體企業;(3)私營企業; (4)聯營企業; (5)股份制企業; (6)有生產經營所得和其他所得的其他組織。

D. 不屬於企業所得稅征稅范圍的收入包括哪些

相關法律規定:《中華人民共和國企業所得稅法》 第七條收入總額中的下列收入為不征稅收入:(一)財政撥款; (二)依法收取並納入財政管理的行政事業性收費、政府性基金; (三)國務院規定的其他不征稅收入。 對此,《企業所得稅法實施條例》第二十六條又作了具體的解釋: 企業所得稅法第七條第(一)項所稱財政撥款,是指各級人民政府對納入預算管理的事業單位、社會團體等組織撥付的財政資金,但國務院和國務院財政、稅務主管部門另有規定的除外。 ...... 企業所得稅法第七條第(三)項所稱國務院規定的其他不征稅收入,是指企業取得的,由國務院財政、稅務主管部門規定專項用途並經國務院批準的財政性資金。

E. 根據《企業所得稅法》的規定,下列各項中不屬於企業所得稅納稅人的是()

財政部 國家稅務總局關於印發《關於個人獨資企業和合夥企業投資者徵收個專人所得稅的規定》的通知屬(財稅[2000]91號)第三條規定:「個人獨資企業以投資者為納稅義務人,合夥企業以每一個合夥人為納稅義務人。」
企業和其他取得收入的組織。具體包括國有企業,集體企業,私營企業,聯營企業,股份制企業,中外合資經營企業、中外合作經營企業、外資企業等外商投資企業,事業單位,社會團體,民辦非企業單位,基金會,外國商會,農民專業合作社,以及在中國境內設立機構、場所從事生產經營的;或雖然未設立機構、場所而有來源於中國境內所得的外國公司、企業和其他經濟組織。另外,除上述公司、企業、事業單位、社會團體、民辦非企業單位以外,還包括從事經營活動的其他組織。
所以只有非贏利性的其他組織取得的收入才免稅,有時候答案不一定準確以國家稅務總局的文件為准

F. 企業所得稅稅前扣除的原則不包括

【答案】c、收付實現制

【解釋】除稅收法規另有規定者外,稅前扣除的確認一般應遵循以下原則:
(一)權責發生制原則。即納稅人應在費用發生時而不是實際支付時確認扣除。
(二)配比原則。即納稅人發生的費用應在費用應配比或應分配的當期申報扣除。納稅人某一納稅年度應申報的可扣除費用不得提前或滯後申報扣除。
(三)相關性原則。即納稅人可扣除的費用從性質和根源上必須與取得應稅收入相關。
(四)確定性原則。即納稅人可扣除的費用不論何時支付,其金額必須是確定的。
(五)合理性原則。即納稅人可扣除費用的計算和分配方法應符合一般的經營常規和會計慣例

G. 以下項目中不屬於企業所得稅不征稅收入的是( )。

A、不具有專項用途的財政資金 不屬於企業所得稅不征稅收入。

《中華人民共和國企業所得稅法》

第七條 收入總額中的下列收入為不征稅收入:

(一)財政撥款

(二)依法收取並納入財政管理的行政事業性收費政府性基金

(三)國務院規定的其他不征稅收入。

《財政部 國家稅務總局關於專項用途財政性資金企業所得稅處理問題的通知》(財稅〔2011〕70號):企業從縣級以上各級人民政府財政部門及其他部門取得的應計入收入總額的財政性資金,凡同時符合以下條件的,可以作為不征稅收入,在計算應納稅所得額時從收入總額中減除:

(一)企業能夠提供規定資金專項用途的資金撥付文件;

(二)財政部門或其他撥付資金的政府部門對該資金有專門的資金管理辦法或具體管理要求;

(三)企業對該資金以及以該資金發生的支出單獨進行核算。

H. 下列單位不屬於企業所得稅納稅人的是

個人工商戶,因為個體工商戶經營能力並依照《個體工商戶條例》的規定經工商行政管理部門登記,從事工商業經營的公民,不屬於企業。

I. 根據《企業所得稅法》的規定中,下列選項,不屬於企業所得稅納稅人的是()

D合夥企業
依據是:企業所得稅法第一條在中華人民共和國境內,企業和其他取得收入的組織(以下統稱企業)為企業所得稅的納稅人,依照本法的規定繳納企業所得稅。
個人獨資企業、合夥企業不適用本法。

J. 企業所得稅的特點是什麼其立法原則是什麼

特點:

1、 以所得稅為計稅依據,體現了量能負擔的原則,流轉稅以營業收入作為計稅依據,與成本、費用無關。

2、多採用「分期預繳,年末匯算清繳」的管理辦法。

3、對企業的調節作用更明顯。

原則:

1、貫徹公平稅負原則,解決目前內資,外資企業稅收待遇不同,稅負差異較大的問題。

2、落實科學發展觀原則,統籌經濟社會和區域協調發展,促進環境保護和社會全面進步,實現國民經濟的可持續發展。

3、發揮調控作用原則,按照國家產業政策要求,推動產業升級和技術進步,優化國民經濟結構。

4、參照國際慣例原則,借鑒世界各國稅制改革最新經驗,進一步充實和完善企業所得稅制度,盡可能體現稅法的科學性,完備性和前瞻性。

5、理順分配關系原則,兼顧財政承受能力和納稅人負擔水平,有效地組織財政收入。

6、有利於徵收管理原則,規定征管行為,方便納稅人,降低稅收征納成本。

(10)不屬於企業所得稅立法原則的是擴展閱讀

實施的影響

1、使內、外資企業站在公平的競爭起跑線上。新稅法從稅法、稅率、稅前扣除、稅收優惠和徵收管理等五個方面統一了內、外資企業所得稅制度,各類企業的所得稅待遇一致,使內、外資企業在公平的稅收制度環境下平等競爭。

2、有利於提高企業的投資能力。新稅法採用法人所得稅制的基本模式,對企業設立的不具有法人資格的營業機構實行匯總納稅,這就使得同一法人實體內部的收入和成本費用在匯總後計算所得,降低了企業成本,提高了企業的競爭力。

新稅法採用25%的法定稅率,在國際上處於適中偏低的水平,有利於降低企業稅收負擔,提高稅後盈餘,從而增加投資動力。

新稅法提高了內資企業在工資薪金、捐贈支出、廣告費和業務宣傳費等方面的扣除比例,同時在固定資產的稅務處理方面不再強調單位價值量和殘值比例的最低限,有利於企業的成本、費用得到及時、足額補償,有利於擴大企業的再生產能力。

3、有利於提高企業的自主創新能力。新稅法通過降低稅率和放寬稅前扣除標准,降低了企業稅負,增加了企業的稅後盈餘,有利於加快企業產品研發、技術創新和人力資本提升的進程,促進企業競爭能力的提高。

新稅法規定,企業開發新技術、新產品、新工藝發生的研究開發費用,可以在計算應納稅所得額時加計扣除。新稅法同時規定,國家需要重點扶持的高新技術企業,減按15%的稅率徵收企業所得稅。

而享受低稅率優惠的高新技術企業的一個必要條件是研究開發費用占銷售收入的比例不低於規定比例。也就是說,新稅法通過稅收優惠政策,引導企業加大研發支出的力度,有利於提高企業的自主創新能力。

4、有利於加快我國企業「走出去」的步伐。新稅法規定,居民企業從其直接或者間接控制的外國企業分得的來源於中國境外的股息、紅利等權益性投資收益,外國企業在境外實際繳納的所得稅稅額中屬於該項所得負擔的部分,可以作為該居民企業的可抵免境外所得稅稅額,在稅法規定的抵免限額內抵免。

新稅法首次引入間接抵免制度,最大限度地緩解國際雙重征稅,有利於我國居民企業實施「走出去」戰略,提高國際競爭力。

5、有利於提高引進外資的質量和水平。新稅法實施之前,外資企業的名義企業所得稅率為33%。新稅法實施後,名義稅率降為25%,比原來降了8個百分點。新稅法實施後,新的稅收優惠政策外資企業也可享受,而且有些優惠政策比以前更為優惠,如對高新技術企業的優惠等。

新稅法實施後一定時期內將對老外資企業實行過渡優惠期安排,外資企業稅負的增加將是一個漸進的過程。世界銀行研究報告認為,稅收優惠是外國投資者考慮較少的一個因素,透明的稅法和非歧視性政策等更加重要。

國際經驗表明,我國穩定的政治局面、發展良好的經濟態勢、廣闊的市場、豐富的勞動力資源,以及不斷完善的商務配套設施和政府服務,才是吸引外資的最主要因素。

熱點內容
五邑大學學分制條例 發布:2025-02-12 03:54:32 瀏覽:701
合同法對鐵路晚點 發布:2025-02-12 03:30:25 瀏覽:694
婚姻法離婚後再婚 發布:2025-02-12 02:40:30 瀏覽:995
國家制度民法典的意義 發布:2025-02-12 02:36:04 瀏覽:47
新婚姻法財產分割案例 發布:2025-02-12 02:25:21 瀏覽:276
原自收自支法律服務所人員 發布:2025-02-12 01:55:49 瀏覽:76
刑事訴訟法的特點 發布:2025-02-12 01:44:07 瀏覽:465
附有法律責任 發布:2025-02-12 01:43:16 瀏覽:447
新刑事訴訟法全文下載 發布:2025-02-12 01:42:00 瀏覽:538
訴訟法考研試卷 發布:2025-02-12 00:13:19 瀏覽:2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