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法學百科 » 道德經分幾級

道德經分幾級

發布時間: 2022-01-19 09:32:33

『壹』 道德經分幾卷

一 章 〔道,可道,非恆道〕 二 章 〔天下皆知美之為美〕
三 章 〔不尚賢〕 四 章 〔道沖,而用之或不盈〕
五 章 〔天地不仁〕 六 章 〔穀神不死〕
七 章 〔天長地久〕 八 章 〔上善若水〕
九 章 〔持而盈之〕 十 章 〔載營魄抱一〕
十一 章 〔三十輻共一轂〕 十二 章 〔五色令人目盲〕
十三 章 〔寵辱若驚〕 十四 章 〔視之不見〕
十五 章 〔古之善為道者〕 十六 章 〔致虛極〕
十七 章 〔太上,不知有之〕 十八 章 〔大道廢,有仁義〕
十九 章 〔絕聖棄智〕 二十 章 〔唯之與阿,相去幾何〕
二十一章 〔孔德之容〕 二十二章 〔曲則全〕
二十三章 〔希言自然〕 二十四章 〔企者不立〕
二十五章 〔有物混成〕 二十六章 〔重為輕根〕
二十七章 〔善行,無轍跡〕 二十八章 〔知其雄〕
二十九章 〔將欲取天下而為之〕 三十 章 〔以道佐人主者〕
三十一章 〔夫兵者,不祥之器〕 三十二章 〔道常無名〕
三十三章 〔知人者智〕 三十四章 〔大道泛兮〕
三十五章 〔執大象〕 三十六章 〔將欲歙之〕
三十七章 〔道恆無名,侯王若能守之〕 三十八章 〔上德不德〕
三十九章 〔昔之得一者〕 四十 章 〔反者道之動〕
四十一章 〔上士聞道〕 四十二章 〔道生一〕
四十三章 〔天下之至柔〕 四十四章 〔名與身孰親〕
四十五章 〔大成若缺〕 四十六章 〔天下有道〕
四十七章 〔不出戶,知天下〕 四十八章 〔為學日益〕
四十九章 〔聖人常無心〕 五十 章 〔出生入死〕
五十一章 〔道生之〕 五十二章 〔天下有始〕
五十三章 〔使我介然有知〕 五十四章 〔善建者不拔〕
五十五章 〔含「德」之厚〕 五十六章 〔知者不言〕
五十七章 〔以正治國〕 五十八章 〔其政悶悶〕
五十九章 〔治人事天〕 六十 章 〔治大國,若烹小鮮〕
六十一章 〔大國者下流〕 六十二章 〔道者萬物之奧〕
六十三章 〔為無為〕 六十四章 〔其安易持〕
六十五章 〔古之善為道者〕 六十六章 〔江海所以能為百穀王者〕
六十七章 〔天下皆謂我道大〕 六十八章 〔善為士者,不武〕
六十九章 〔用兵有言〕 七十 章 〔吾言甚易知〕
七十一章 〔知不知〕 七十二章 〔民不畏威〕
七十三章 〔勇於敢則殺〕 七十四章 〔民不畏死〕
七十五章 〔民之飢〕 七十六章 〔人之生也柔弱〕
七十七章 〔天之道〕 七十八章 〔天下莫柔弱於水〕
七十九章 〔和大怨〕 八十 章 〔小邦寡民〕
八十一章 〔信言不美〕

『貳』 《道德經》是怎麼分篇的

《道德經》是古代先秦諸子分家前的一部著作,為其時諸子所共仰,是道版家哲學思想的重要來源。權

道德經分上下兩篇,原文上篇《德經》、下篇《道經》,不分章,後改為《道經》37章在前,第38章之後為《德經》,並分為81章。是我國歷史上首部完整的哲學著作。

『叄』 老子道德經里把領導水平和達到的境界分為哪四個層次

太上,不知有之;
其次,親之譽之;
其次畏之,
其次侮之。
信而不足焉,有不信焉。猶兮其貴言,功成事遂,百姓皆謂「我自然。」

這是老子在道德經中對領導力的闡述,老子把領導力分為了四個境界
1:太上,不知有之。最好的領導者,下面的人們是感覺不到他的存在的。這是道德經種強調的無為而治。可能會讓大家覺得很玄。其實是可以做到的。當然這個境界的領導力並不適合基層或者中層的領導者,而更多的是對高層領導者的要求。當您從一個較高的境界去管事或者理人。是應該看透事物發生和發展的本質,包括事物發展的自然規律和人情世故的哲學規律。真的要把事情做好,是需要順應事物發展的自然規律,一個卓越的企業家總是能把握好市場發展的規律和產品發展的規律,根據市場法陣的規律在市場發展的不同階段通過實施相對應的產品戰略和展示來順應市場,從而在市場中獲得最大的回報。而對於人,領導者更多的需要從社會學和哲學的層面去分析和解決問題。例如,甲今天在會議上對您提出方案A極力反對,表面現象是這個方案有一些缺陷,然而本質原因可能是您在上周末的一個聚會上開了一個讓他很難堪的玩笑。您要對您的團隊實施影響,需要從人性的本質上去解決問題。
2:其次,親之譽之。次一等的領導者,人們親近,贊美他。要想獲得下屬的贊美和親近,您需要贊美和親近他們。這一點強調的是領導者需要熟練的掌握激勵的能力和技巧,同時這樣的領導者需要為下屬的利益考慮。作為一個領導者,在一個職位上,有雙重的身份,其一:向下,他代表了Boss。其二:向上,他代表了員工。一個只知道討好Boss而不知道為員工爭取利益的領導是不可能獲得員工的待見的,而一個為了員工利益而沒有大局觀的領導者也是不可能做好工作的。
3:其次畏之。再次一等的領導者,人們敬畏他。曾經有人跟我說:「即使和您的員工在澡堂一起洗澡,也要保持您的威嚴」。我很能理解他的觀點。然而當您面對一群知識工作者,您每天在大部分時間都是用一種嚴肅的態度拉著老長的臉跟您的員工交流。哥們,您離被罵已經不遠了。職權給您的威嚴是一種最不應該被濫用的影響力。不要動不動就說:「如果不行,我要怎麼怎麼著你」,換一種方式:「如果成了,我就怎麼獎勵你」。當然大棒和蘿卜您都要准備著,合理運用,大棒一根,蘿卜一堆。
4:其次侮之。最差的領導,人們輕視、侮辱他。 當官當成這樣,還乾的什麼勁呀,回家買紅薯吧。然而,這樣的人少嗎……

『肆』 道德經怎麼劃分我知道的:「道德經」分「道經」和「德

《道德經》是春秋時期老子(李耳)的哲學作品,又稱《道德真經》、《老子》內、《五千言》容、《老子五千文》,是中國古代先秦諸子分家前的一部著作,為其時諸子所共仰,是道家哲學思想的重要來源。道德經分上下兩篇,原文上篇《德經》、下篇《道經》,不分章,後改為《道經》37章在前,第38章之後為《德經》,並分為81章。

『伍』 道德經全文一共多少章

不分章。道德經分上下兩篇,原文上篇《德經》、下篇《道經》,後改為《道經》37章在前,第38章之後為《德經》,並分為81章。

《道德經》的總字數因為版本不同而有所差異:馬王堆帛書,甲本為5344字,乙本為5342字(外加重文124字);今本,河上公《道德經章句》為5201字(外加重文94字),王弼《老子道德經注》為5162字(外加重文106字),傅奕《道德經古本》為5450字(外加重文106字)。

現代《道德經》通行本,是以王弼所注,字數為5162字。

(5)道德經分幾級擴展閱讀

創作背景

據文獻記載,老子靜思好學,知識淵博。他的老師商容教授知識過程中,老子總是尋根問底,對知識非常的渴望。為了解開自己的疑惑,他經常仰頭觀日月星辰,思考天上之天為何物,以至於經常睡不著覺。後來,商容老師推薦老子入周都深造。

通過這段經歷,老子積累了豐富的學識,也使他遠近聞名。

老子生於春秋戰國時期,當時的環境是周朝勢微,各諸侯為了爭奪霸主地位,戰爭不斷。嚴酷的動亂與變遷,讓老子目睹到民間疾苦,作為周朝的守藏史,於是他提出了治國安民的一系列主張。

函谷關令尹喜對《道德經》的成書也起了巨大作用,他少時即好觀天文、愛讀古籍,修養深厚。

『陸』 道德經大概多少字

道德經:字數5162字(通行本)。

《道德經》,春秋時期老子(李耳)的哲學作品,又稱《道德真經》、《老子》、《五千言》、《老子五千文》,是中國古代先秦諸子分家前的一部著作,是道家哲學思想的重要來源。

道德經分上下兩篇,原文上篇《德經》、下篇《道經》,不分章,後改為《道經》37章在前,第38章之後為《德經》,並分為81章。

《道德經》文本以哲學意義之「道德」為綱宗,論述修身、治國、用兵、養生之道,而多以政治為旨歸,乃所謂「內聖外王」之學,文意深奧,包涵廣博,被譽為萬經之王。

《道德經》是中國歷史上最偉大的名著之一,對傳統哲學、科學、政治、宗教等產生了深刻影響。據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統計,《道德經》是除了《聖經》以外被譯成外國文字發布量最多的文化名著。

(6)道德經分幾級擴展閱讀:


作者簡介:

老子,姓李名耳,字聃,一字或曰謚伯陽。華夏族,楚國苦縣厲鄉曲仁里人,春秋時期偉大的哲學家和思想家、道家學派創始人。

寫作背景:據文獻記載,老子靜思好學,知識淵博。他的老師商容教授知識過程中,老子總是尋根問底,對知識非常的渴望。函谷關令尹喜對《道德經》的成書也起了巨大作用,他少時即好觀天文、愛讀古籍,修養深厚。

司馬遷在《史記老子傳》中記載老子「居周久之,見周之衰,乃遂去。至關,關(令)尹喜曰:子將隱矣,強為我著書,於是老子言道德五千言而去,莫知始終」,尹喜感動了老子,老子遂以自己的生活體驗和以王朝興衰成敗、百姓安危禍福為鑒,溯其源,著上、下兩篇,共五千言,即《道德經》。

『柒』 老子給政治家劃分的4個等級是甚麼

一,太上,下知有之。二,其次,親而譽之。三,其次畏之。四,其次侮之。最好政治家無為而治老百姓僅知其名,其次的政治家有為而治勤儉愛民老百姓熱愛他擁護他,再次的統治者用嚴刑法律治民老百姓害怕他,再次的統治者用機詐詭計騙捉弄老百姓,老百姓氣憤的罵他咀咒他。

『捌』 道德經分為幾個部分

道的部分:除總論部分外,《道德經》中論道的還包括:第四章中關鍵的一句回是「和其光,同答其塵」;第六章「穀神不死,是謂玄牝。玄牝之門,是謂天地根。綿綿若存,用之不勤」;第十章「載營魄抱一,有無離乎?專氣致柔,能嬰兒乎?滌除玄覽,能無疵乎」;第十四章是對修道者色、聲、觸、意等方面的一些要求;第十五章「孰能濁以止?靜之徐清;孰能安以久?動之徐生」;第十六章「致虛極,守靜篤。萬物並作,吾以觀復。夫物芸芸,各復歸其根」;第二十一章「道之為物,惟恍惟惚。惚兮恍兮,其中有象;恍兮惚兮,其中有物。窈兮冥兮,其中有精,其精甚真,其中有信」;第二十五章「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寂兮寥兮,獨立不改,周行而不殆,可以為天下母」;第四十二章「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萬物負陰而抱陽,沖氣以為和」;第五十二章「塞其兌,閉其門,終身不勤」;第五十六章「塞其兌,閉其門;挫其銳,解其紛;和其光,同其塵。是謂玄同」等等。
德的部分:剩下的

熱點內容
五邑大學學分制條例 發布:2025-02-12 03:54:32 瀏覽:701
合同法對鐵路晚點 發布:2025-02-12 03:30:25 瀏覽:694
婚姻法離婚後再婚 發布:2025-02-12 02:40:30 瀏覽:995
國家制度民法典的意義 發布:2025-02-12 02:36:04 瀏覽:47
新婚姻法財產分割案例 發布:2025-02-12 02:25:21 瀏覽:276
原自收自支法律服務所人員 發布:2025-02-12 01:55:49 瀏覽:76
刑事訴訟法的特點 發布:2025-02-12 01:44:07 瀏覽:465
附有法律責任 發布:2025-02-12 01:43:16 瀏覽:447
新刑事訴訟法全文下載 發布:2025-02-12 01:42:00 瀏覽:538
訴訟法考研試卷 發布:2025-02-12 00:13:19 瀏覽:2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