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法學百科 » 法學譯界

法學譯界

發布時間: 2022-01-19 09:35:14

1. 法學院和法律專業英語怎麼說。

法學院:

1,law school

2,faculty of law

law school 例句:

1,所有這些都令人印象深刻,但這就是法學院要學的東西嗎?

All that is impressive — but is it what law schools should be teaching?

2,希拉里在法學院是傑出人才,在我們那個充滿競爭的小魚塘里是一條大魚。

Hillary was a formidable presence in law school, a big fish in our small but highly competitive pond.

faculty of law 例句:

1,社會科學學士(政治學與法學)課程由社會科學學院與法學院合辦:畢業生可同時獲頒發社會科學學士及法學士學位。

for BSS(GL) (offered jointly by the Faculty of Law and the Faculty of Social Sciences):

Bachelor of Laws degree.

2,工學學士 -土木工程(法學)課程由工程學院與法學院合辦:畢業生可同時獲頒發工學學士學位及法學士學位。

for BENG(CivE-Law) (offered jointly by the Faculty of Engineering and the Faculty of Law):

Bachelor of Laws degree;

法律專業:

1,legal profession

2,law major

legal profession 例句:

1,在當今世界上,法律職業化幾乎成為全球化的趨勢。

In nowadays, the legal profession almost become a trend of globalization.

2,隨著起訴與辯護的工作進行了多年,我不再對法律職業抱有幻想——我看不到這對人們有幫助。

As the years passed both prosecution and defense work left me disillusioned with the legal

profession – I couldn』t see it helping people.

law major 例句:

1,在法學專業中實施案例教學法成為法學界關注的話題。

Implementing case method in law major has become a concerning topic in the scope of

law science.

2,這位法律專業的學生每周末都花很長時間和母親辯論,話題就是如何在不影響他大學生活的前提下傳達母親的關愛。

The law major spent most of the weekend arguing with her over how she should express

her love for him without interfering with his campus life.

(1)法學譯界擴展閱讀

更多法學院例句:

1,室內體現了法學院傑出的外觀,並在同一時間,提供學生一個愉快的學習環境。

The interior reflects the distinguished look of the Faculty of Law and at the same time

offers students a pleasant learning environment.

2,好的,美國總統奧巴馬與我一樣,都去哈佛法學院學習。 有一樣東西我們兩個人都在那裡學會了,那就是用事實說話!

Well, US President Barack Obama and I both went to Harvard Law School and one thing

that we were both taught was to support claims with facts.

更多法律專業例句:

1,現在的學生對法律專業的興趣下降很多,因為一個學法律專業的要找到一份不錯的工作太難了。

Student enthusiasm in the law has plunged in recent years because it's so difficult these

days for a law major to find a decent job.

2,首先,為的是引起法律界人士注意到豐富的多學科性文獻——並且讓我的業界同事為忽視它而感到羞恥。

First, to bring to the attention of the legal profession the rich multidisciplinary literature on

sexuality—and to shame my colleagues in the profession for ignoring it.

2. 目前,「common law」在法學界最常翻譯為「普通法」還是「共同法」,甚至其它,哪個最常用最恰當

common law 是普通法。
consensus law是共同法
case law是判例法
unwritten law是習慣法、不成文法。

3. 請問法學學士怎麼翻譯

法學學士 : LLB
abbr. [律] Legum Baccalaureus, 法學士

最普通的學位是文學學士(回答BA)、理科學士(BSc)、教育學士(Bed)、工程學士(Beng)、法學學士(LLB)

4. 全國法學界、法律界總共大概有多少人

全國法學界、法律界總共大概有五百萬人

5. 請問一下中國現在法學界的權威和領軍人都有那些

中國著名法學家大全——《當代中國法學名家》

法學理論
張文顯 朱蘇力 賀衛方 葛洪義 舒國瀅 沈宗靈 孫笑俠 卓澤淵 李步雲 劉作翔 付子堂 孫國華 信春鷹 郭道暉 郝鐵川 呂世倫 石泰峰 王晨光 朱景文 李林 李龍 劉瀚 謝暉

法律史
曾憲義 張晉藩 武樹臣 何勤華 陳盛清 范忠信 邱遠猷 吳建璠 楊一凡 楊永華 俞榮根 韓延龍 懷效鋒 霍存福 劉海年 倪正茂 高恆 蒲堅 朱勇

憲法學與行政法
周葉中 許崇德 韓大元 胡建淼 胡錦光 江必新 姜明安 羅豪才 馬懷德 陳雲生 方世榮 張慶福 張樹義 莫紀宏 浦增元 童之偉 王名揚 王叔文 吳家麟 肖蔚雲 楊海坤 袁曙宏 張光博 朱維究

刑法
高銘暄 馬克昌 趙秉志 張明楷 陳明華 陳興良 曹子丹 儲槐植 顧肖榮 何秉松 梁華仁 羅大華 歐陽濤 曲新久 阮齊林 蘇惠漁 康樹華 張智輝 周道鸞 盧建平 王作富 何鵬 姜偉 孫謙

商法
江平 梁慧星 吳漢東 王利明 孫憲忠 王衛國 趙旭東 鄭成思 魏振瀛 崔建遠 劉春田 劉凱湘 石少俠 司玉琢 覃有土 顧功耘 郭明瑞 龍翼飛 吳煥寧 夏吟蘭 徐學鹿 楊大文 楊立新 楊振山 馬俊駒 沈四寶 巫昌禎 關懷 范健 尹田

訴訟法
江偉 陳光中 徐靜村 樊崇義 龍宗智 陳瑞華 陳衛東 卞建林 陳桂明 顧培東 景漢朝 劉家興 沈達明 宋英輝 譚世貴 湯維建 田平安 汪建成 王國樞 王亞新 楊榮馨 張衛平 周國均 左衛民 譚兵 李浩 常怡 嚴端 崔敏

經濟法
楊紫烜 李昌麒 劉隆亨 劉文華 漆多俊 邵建東 史際春 徐傑 張守文 種明釗

環境與資源保護法學
呂忠梅

國際法學
韓德培 曾令良 梁西 余勁松 陳安 董立坤 龔韌刃 黃進 李雙元 劉楠來 饒戈平 芮沐 張乃根 周忠海

軍事法學
叢文勝 顧德欣 李昂 圖們 張建田

世紀之交的中國法學家流派
(一)紅派 所謂紅派法學家,就是學術上走紅,學術理論受到學術界的高度重視,政治上得到寬容,三十來歲就能當上博導的一批法學家。主要代表人物有中國人民大學的王利明、趙秉志、陳興良,北京大學的武樹臣,武漢大學的黃進,等等。
(二)黃派 所謂黃派法學家,就是能將法學研究的成果轉化為極有價值的改革建議,從而有力推動中國的政治、經濟以及司法體制改革的的法學家。他們善於聯系實際,善於運用法學原理進行現實批判,關注民生,力主改革。他們不僅著述豐富,而且分量沉重。在他們的代表作中,往往以黃金般的語言來表達他們的主要觀點和主要主張。主要代表人物有:中國政法大學的江平,《中國法學》雜志社的郭道暉,中國社會科學院的梁慧星,等等。
(三)紫派 所謂紫派法學家,是指那些比紅派法學家更多一層紅色的法學家。
紫派法學家的特點是,參與改革但不首倡改革,對已有的改革措施和改革理論常從較正統的角度進行解釋、論證和宣傳。在他們身上往往環繞著一層紫色光環。他們在政治上頗受重視,經常參與重要法律的起草;他們在學術上也很有地位,大多有博導、會長、理事長等等的學術職務,全國性的教材也常常由他們主持編寫。 紫派法學家的另一個特點是,他們對於別人(尤其是青年人)的探索常持批評態度,而他們的批評往往又是以政治批評為主,以學術批評為輔。一九九六年的所謂「曉南風波」正是這一特點的重要表現。② 最有代表性的紫派法學家是張光博。 張光博是大連海事大學經濟法律學院教授,主攻憲法學和法理學。
(四)灰派(經院派) 所謂灰派法學家,是指那些埋頭於學術研究,不太關心現實生活,較少進行現實批判,不提具體改革建議的法學家。他們在法學界很出名,但在法學界之外的知名度明顯不如黃派和彩派,甚至也不如藍派和綠派。 灰派法學家學術功底深厚,著述甚豐。他們雖然迴避現實政治問題,但他們的學術成果往往成為紅派人物和黃派人物的學術依據。 北京大學的龔祥瑞早在八十年代初出版的《比較憲法和行政法》一書中,就認真地論述過法治和法制的區別,但由於他沒有聯系中國的實際進行現實批判,所以就沒有產生多大影響。灰派與黃派的主要區別就在於此。 灰派法學家的主要代表人物有:北京大學的龔祥瑞,張國華,沈宗靈,趙震江,姜明安,等等。
(五)藍派 所謂藍派法學家是指那些竭力主張充分開放、充分借鑒和移植西方法律和西方法學的法學家。走向藍天和大海是藍派的基本特點。

藍派法學家學貫中西,博古通今,思想活躍,思路開闊。他們傾心於中西法律文化的比較研究,對中國傳統的法律文化有深刻的揭示和批判。他們大多出生於五十年代末六十年代初,與紅派法學家是同齡人。與紅派不同的是,他們一般不考慮在學術界的社會地位問題,不重視博士、博導等頭銜。與紅派相同的是,他們一般也不進行太多的現實批判。

藍派法學家的主要代表人物有南京大學的張中秋,蘇州大學的周永坤,文化部中國藝術研究院的梁治平,等等。 張中秋的代表作有《中西法律文化比較研究》,《法律與經濟——傳統中國經濟的法律分析》,等等。梁治平的代表作有《新波斯人信札》,《法辨》,《法律的文化解釋》,等等。

(六)彩派 彩派法學家是指那些同時具有多種色彩的法學家。 彩派法學家的代表人物有:南京師范大學的公丕祥,吉林大學的張文顯,南京大學的范建,華東政法學院的曹建明,蘇州大學的楊海坤,杭州大學的胡建淼,中共中央黨校的石泰峰,等等。彩派法學家不僅學術成果豐富,而且學術組織能力十分突出,社會交往面十分寬廣。他們另一個重要特點是,對所有的學派皆能寬容,也為所有的學派所寬容。因此,他們總是五彩繽紛的。在他們身上,黑派可以看到黑,紅派可以看到紅,紫派可以看到紫,藍派可以看到藍,灰派可以看到灰,黃派可以看到黃,白派可以看到白,霧派可以看到霧,綠派可以看到綠。 彩派與紅派大體上也是同齡人,學術地位略次於紅派,政治地位卻強於紅派,大多兼任高等院校的行政領導職務,不是校長,就是院長,至少也是個副院長什麼的。
(七)黑派 黑派是指那些被認為是主張全盤西化,在法學界搞資產階級自由化,在政治上犯過嚴重錯誤的法學家。近年來,他們很少發表論文或出版論著。主要代表人物有群眾出版社的於浩成,北京大學的袁紅兵,中國政法大學的陳小平,等等。
(八)白派 法學界的白派人物的主要特點有二:其一是頭腦一片空白,在他們的著作和文章中,以及在他們的課堂上,沒有任何屬於他們自己的觀點和理論,更沒有改革或不改革的意見和主張;其二是以**為主要目的,白花花的銀子不賺白不賺,賺了不白賺,學術、學位、職稱等等,無非是**的手段而已。 但平心而論,白派法學家在普及法律知識方面還是有一定貢獻的。

(九)霧派(變色派) 所謂變色派,就是無一定色彩,隨著氣候的變化而變化的法學家流派。該派就象水蒸汽一樣,一會兒灰色,一會兒白色,一會兒黑色,一會兒藍色,一會兒發紅光,一會兒五彩繽紛,什麼時髦他們就變成什麼。他們和彩派的區別是,彩派在任何時候都是五彩繽紛的,霧派只在極少的時候才是多彩的。霧派除了在不同的時候製造不同的聲勢以外,對法學研究和改革事業沒有什麼實質性的理論貢獻。 霧派和白派在外表上有些相似,但始終有實質性區別。白派的目的是經濟,霧派的目的在於政治。

(十)綠派 綠派,也可以叫做草派。該派法學家就象綠草一樣,一方面生機盎然,另一方面不引人注目,不被法學界重視。主要代表人物有中山大學的劉星(一正),江蘇省行政學院的劉大生,等等。

草派的特點是,對古今中外的各種法律制度和法學理論一律採取超越的態度,不屑於參加各種「學術」問題和政治問題的討論和爭論。

他們在學術上的追求是:哪裡有荒漠,就向哪裡挺進;哪裡有廢墟,就在哪裡紮根。他們的文章在政治上不受器重,但也不受批判;在法學界很受冷遇,被認為無足輕重。中國權威的法學刊物從來不發表他們的文章。

6. 法學界的兩大現象具體是怎麼回事

你說的法學界的兩大現象也就是法學界的兩個現象一個是西政現象,另一個則是南陽現象。
河南省南陽地區出了很多法學家,被法學界成為南陽現象,著名的包括
1、張文顯教授,博士生導師,河南省鎮平縣人,原吉林大學黨委書記,現任吉林省高級人民法院院長,中國法學會副會長,中國法理學研究會副會長,主要研究領域:法理學; 2、郝鐵川教授,博士生導師,河南省鄧州市人,中共上海市委宣傳部副部長,曾任華東政法學院副院長,主要研究領域:法理學/法律史學;

3、樊崇義教授,博士生導師,河南省內鄉縣人,中國政法大學訴訟法學研究中心主任,中國法學會訴訟法學研究會常務理事兼秘書長,主要研究領域:刑事訴訟法學;

4、楊振山教授(已故),博士生導師,南陽人,曾任中國法學會民法、經濟法研究會副會長,中國政法大學,主要研究領域:民法學;

5、趙秉志教授,博士生導師,南陽人,北京師范大學法學院院長,中國法學會刑法學研究會會長,主要研究領域:刑法學;

6、周 密教授,河南省鄧州市人,北京大學,主要研究領域:刑法學/法史;

7、付子堂教授,博士生導師,河南省新野縣人,西南政法大學副校長,中國法學會法理學研究會常務理事,主要研究領域:法理學;

8、馮 果教授,博士生導師,河南省鎮平縣人,武漢大學,主要研究領域:民商法; 9、劉海年教授,博士生導師,河南省唐河縣人,中國社會科學院人權研究中心主任、中國法學會信息法研究會會長.主要研究領域:法律史/人權,曾任中國社會科學院法學研究所所長;

10、侯國雲教授,博士生導師,南陽人,中國政法大學,主要研究領域:刑法學;

11、郝宏奎教授(滿族),博士生導師,南陽人,中國人民公安大學偵查系主任,主要研究領域:偵查學;

12、王新清教授,博士生導師,河南省新野縣人,中國人民大學黨委副書記,主要研究領域:訴訟法;

13、王軼教授,河南省鎮平縣人,中國人民大學法學院教授,中國民法學研究會副秘書長, 主要研究領域:民商法;

14、曹富國教授,河南省唐河縣人,中央財經大學法學院教授,中央財經大學政府采購與公共工程研究中心主任;

15、鄭人瑋副教授,法學博士,河南省唐河縣人,中央財經大學法學院副教授。

16、李漢軍 教授,漢族,南陽人,1964年8月出生,北京大學法學博士,中國犯罪學研究會理事。歷任海南大學法學院教授、海南大學特區法制研究所所長、海南大學法學院學術委員會委員、訴訟法專業碩士研究生導師、海南省重點學科訴訟法學科組成員,國家重點研究基地中國人民大學刑事法律科學研究中心兼職研究員;

17、王志祥 南陽人,法學博士。現為中國社會科學院法學研究所博士後研究人員,河北大學政法學院教授,碩士研究生導師。近年來,在《法學家》、《法商研究》、《政治與法律》、《刑法論叢》、《刑法評論》、《法制日報》等報刊上發表學術論文40餘篇,編撰(譯)和參與編撰(譯)《歐盟刑事司法協助研究暨相關文獻中英文本》、《聯合國反腐敗公約暨相關重要文獻資料》、《「9·11」委員會報告》、《美軍虐囚報告》、《有組織犯罪比較研究》、《外國刑法學概論》、《中國廢止死刑之路》、《英美刑法學》等著作10餘部;

18、喬寶泰 法學家,南陽人。1948年參加國民黨軍隊去台灣,後患病退伍,擔任育達商職工友,嗣任台北市大安區群英里幹事,先後畢業於「中國地方自治函授學校」專修班、政治大學法學院政治學系、中國文化學院三民主義研究所碩士及博士班,獲台灣第一個三民主義「國家法學博士」學位。後執教中國文化學院,累升教授、總務長、教務長、副院長、院長,中正文教基金會董事。曾當選「國大代表」,1971年列名台灣第9屆「十大傑出青年」。長期從事三民主義理論研究。著有《國父權能劃分學說之研究》、《一個理想的政治制度》、《中華民國憲法與五五憲草之比較研究》等。

7. 中國社會科學院法學在中國法學界什麼排名

你好朋友
法學,又稱法律科學
是以法律、法律現象以及其規律性為研究內容的科學,它是研究與法相關問題的專門學問,是關於法律問題的知識和理論體系。
法學,是關於法律的科學。法律作為社會的強制性規范,其直接目的在於維持社會秩序,並通過秩序的構建與維護,實現社會公正。作為以法律為研究對象的法學,其核心就在對於秩序與公正的研究,是秩序與公正之學。
法學是世界各國高等學校普遍開設的大類,也是中國大學的十大學科體系之一,包括法學、政治學、公安學、社會學四個主要組成部分。在中國,法學思想最早源於春秋戰國時期的法家哲學思想,法學在中國先秦時代被稱為「刑名之學」,從漢代開始有「律學」的名稱。在西方,古羅馬法學家烏爾比安(Ulpianus)對「法學」(古代拉丁語中的Jurisprudentia)一詞的定義是:人和神的事務的概念,正義和非正義之學。
法學、經濟學等社會科學不同於文學、哲學、史學等人文科學的一個特徵,就是法學、經濟學比文學、史學等更具有強烈的適用性。因此,強調法學理論要經世致用,不要變成玄之又玄的經院哲學,在總體上是不錯的。從主觀上來說,中國法學家們也不願意讓自己的學說遠離現實,但從客觀上來看,法學家的不少主張離實際操作過遠的現象,還是相當嚴重。這一問題不能僅僅用法學家的批判性和理想性品格來解釋,而就聯系中國的法學教育體制和法學家的出身經歷,作更廣泛的考察。
以上回答 僅供參考

8. 法學好還是翻譯好

兩個不同的領域,無法比較,關鍵看個人,不過現在法學有點飽和,翻譯人才較少,你知道的。

9. 中國法學界的泰山北斗是

以下是中國法學界的泰斗(排名不分先後):

1、高銘暄:泰斗加學術(刑法界的祖師爺)

高銘暄(1928.5.24-)男,浙江省台州市玉環縣人。1951年從北京大學法律系(本科)畢業,1953年從中國人民大學法律系刑法研究生班畢業,現任北京師范大學刑事法律科學研究院名譽院長、博士研究生導師、中國人民大學法學院榮譽一級教授 ,兼任國家教育考試指導委員會委員。

10. 法學中 理論界 和 實務界 是什麼意思

理論界在管理問題和管理解決方案上認識較為深刻、系統,善於建立系統的理論模型來回解決管理問題,實務答界則擁有大量實操經驗,對於現實存在的大量魔鬼性細節問題的解決有獨到之處。
《理論界》雜志創辦於1985年,創刊18年來,始終堅持正確的辦刊方針,遵守新聞出版法規,不斷提高辦刊質量。是綜合性學術理論刊物。是由遼寧省哲學社會科學聯合會主辦的大型綜合性期刊。以研究和探討當前經濟建設、改革開放和精神文明建設中提出的理論問題和實際問題為主要內容。內容涵蓋經、文、史、哲、政、法、管(理)、信(息)、新(聞)、教(育)等社會科學。

熱點內容
陝西省殯葬管理條例 發布:2025-04-23 20:08:06 瀏覽:390
山東政法學院研究生 發布:2025-04-23 20:00:37 瀏覽:550
社會法的解決方式 發布:2025-04-23 20:00:33 瀏覽:243
婚姻法第十八條的法律規定 發布:2025-04-23 20:00:21 瀏覽:532
重新修訂完善公司規章制度的通知 發布:2025-04-23 19:44:00 瀏覽:181
法律責任承擔的種類有 發布:2025-04-23 19:31:20 瀏覽:295
侵權法律責任認定 發布:2025-04-23 19:24:43 瀏覽:197
中國行政法治之路 發布:2025-04-23 19:24:39 瀏覽:279
cfa道德准則 發布:2025-04-23 19:23:51 瀏覽:595
行政法務管理制度 發布:2025-04-23 19:18:43 瀏覽:1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