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法學百科 » 社會主義法治國家基本要求

社會主義法治國家基本要求

發布時間: 2022-01-19 18:56:36

⑴ 實行依法治國,建設社會主義法治國家的基本要求是

有法可依、有法必依、執法必嚴、違法必究,
有法可依就是立法,建立完備的法律體系。這是回法制建設的先答決條件。
有法必依是必須嚴格按照法律規定辦事,這是法治建設的中心環節。
執法必嚴就是執法機關認真執行法律法規,維護社會和諧穩定,這是法治建設的重要任務。
違法必究就是任何人不管誰,只要違反法律就要受到法律的制裁,不允許任何凌駕於法律之上的特殊公民存在。這是法制建設的重要保障。以上四條相輔相成,缺一不可。這樣社會才能和諧,人民才能幸福安康。

⑵ 社會主義法治的基本要求是什麼

社會主義法治理念的基本要求
一、健全完善立法
1.科學立法
科學立法是黨科學執政、科學決策的必然要求,是社會主義法治理念的必然要求。只有在立法工作中堅持科學立法,才能夠滿足人民對法律的需求,立法的目的才能夠真正實現。科學立法必須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立足我國國情,遵循客觀規律,科學合理地規定權利、義務、權力與責任,健全立法程序。
2.民主立法
民主立法要求在立法過程中堅持群眾路線,體現人民的意志和要求,確認和保障人民的利益。堅持民主立法,既要體現立法內容的民主,又要體現立法程序的民主。堅持民主立法,必須堅持立法為民,增強立法主體自身的民主性,擴大公眾參與立法。
3.法制統—
從立法層面堅持法制統一原則,包括三層含義:一是一切法律法規都不得與憲法相抵觸;二是下位階的法不能與上位階的法相抵觸;三是相同位階的法相互之間不能抵觸。這三者結合起來,才能保證我國的法律體系的內部和諧一致,從而保證國家法制的統—。
4.體系完備
要完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律體系,繼續制定和完善起支架作用的法律,更多地修改、完善法律和制定配套法規,適時進行法律清理和法典編纂。
二、堅持依法行政
1.行政要合法
行政要合法亦即合法行政,是指行政機關實施行政管理,應當依照法律、法規、規章的規定進行;沒有法律、法規、規章的規定,行政機關不得作出影響公民、法人和其他組織合法權益或者增加公民、法人和其他組織義務的決定;行政機關的行政管理行為,應當符合法律的原則和精神。
2.行政要合理
行政要合理亦即合理行政,是指行政機關實施行政管理,應當遵循公平、公正的原則,平等對待行政管理相對人,不偏私、不歧視;行使行政自由裁量權應當符合法律目的,排除不相關因素的干擾;所採取的措施和手段應當必要、適當;行政機關實施行政管理可以採用多種方式實現行政日的的,應當避免採用損害當事人權益的方式。
3.行政要高效便民
行政要高效便民,是指行政機關實施行政管理,應當遵守法定時限,積極履行法定職責,提高辦事效率,提供優質服務,最大限度地為公民、法人和其他組織提供方便。
4.權責要統一
權責要統一,是指行政機關擁有的職權應與其承擔的職責相適應,擁有多大的權力就應當承擔多大的責任,不應當有無責任的權力,也不應當有無權力的責任,並且在行政機關違法或不當行使職權時,應當依法承擔法律責任
5.政務要公開
政務要公開,是指政府機關為了切實保障人民群眾的知情權、參與權、表達權、監督權,在行政管理過程中,通過一定的形式,依法將政務信息、行政事項、工作內容等主動及時地向社會公眾公開,以便於人民群眾的知曉和監督。
6.依法行政能力和職業道德水平要不斷提高
公務人員依法行政能力和職業道德是指公務人員依據依法行政的原則和觀念,按照法定職責和許可權實施行政行為並承擔相應行政責任的能力水平和職業道德素養。
三、嚴格公正司法
1.切實維護司法公正
司法公正是司法工作的靈魂,是依法治國的重要標志。司法人員必須自覺用司法公正理念指導司法工作,維護實體公正、程序公正,做到法律效果、政治效果和社會效果相統—。
2.不斷提高司法效率
公正與效率都是人民群眾最關心、最直接、最現實的利益問題。司法機關必須不斷提高司法效率,努力實現司法公正,正確處理公正與效率的關系。
3.努力樹立司法權威
建設公正高效權威的社會主義司法制度,應當以公正高效權威為價值目標。公正是靈魂,沒有公正,司法將會徒具形式;高效是生命,沒有高效,司法將會難以生存和發展;權威是品格,沒有權威,司法將會失去應有的品行和性格。司法公正、司法效率和司法權威是相互作用的統一體,沒有司法權威就很難實現司法公正和司法效率。
4.充分發揚司法民主
司法民主主要指在司法活動中體現和保障人民當家作主的權利。司法民主包括司法主體民主、司法程序民主和司法目的民主三個方面。司法主體民主又體現為兩個方面:一是人民直接參與司法,例如陪審員制度和檢察機關的人民監督員制度;二是司法人員通過人民代表大會制度產生。司法程序民主的核心內容是司法公開制度。司法目的民主的表現為司法為民,司法權是人民給的,司法工作就必須為人民服務。
四、其他基本要求
1.加強制約監督
實現對權力的有效制約與監督,是我國政治體制改革的重要內容,也是發展社會主義民主政治的必然要求。
2.自覺誠信守法
自覺守法是實現依法治國的重要保證,也是現代法治國家的重要標志。必須在全社會培育現代公民意識,提高全民法律素質,使人們形成發自內心的對法律的信仰和崇敬,並把法律內化為行為准則,做到自覺誠信守法,嚴格依法辦事。
3.繁榮法學事業
法學研究和法學教育是為社會主義法治建設提供理論支撐和人才支持的重要陣地,事關我國法治建設的興衰成敗。
4.實施正確領導
社會主義法治理念的貫徹和落實,關鍵在於黨的領導。

⑶ 實施依法治國,建設社會主義法治國家的基本要求是什麼

(一)有法可依 有法可依,是立法方面的要求。這是依法治國的法律前提,也是依法治國的首要環節。有法可依是指社會的政治、經濟、文化等各個需要法律調整的領域和方面都有良好的法律可資依據和遵循。有法可依已不僅要求立各種各樣的法,更重要的是要求所立的法是良好的法,即符合人民的利益、社會的需要和時代的精神的法。如果所立的法非常糟糕或者漏洞很多,不僅會給壞人提供為非作歹的機會,還會使好人無從依法行事。從內容上說,社會主義法至少要滿足下列幾個條件:(1)要做到真正反映和充分表達以工人階級為領導的廣大人民的意志和利益。(2)要做到以「三個有利於」為根本標准,反映社會生活與時代發展的客觀需要。(3)要做到尊重和保護公民的各項人格尊嚴、人生自由、民主權利、政治自由、經濟權利和其他社會權利。總之,社會主義法在實質上應當實現人民性、合理性、公正性、合規律性幾個方面的深刻統一,這也正是社會主義法的生命力與優越性之所在。從形式方面說,社會主義法至少要滿足下列幾個要求:(1)要具有穩定性與連續性,也就是說,為了保證社會秩序和社會關系的相對穩定,法律不能朝令夕改,頻繁變動,反復無常,而應保持一定的穩定性與連續性。(2)要具有內在的統一性與協調性,也就是說,整個法律體系應當是一個以憲法為總綱的、根本精神一致的、各級各類法律法規內在和諧的體系,這樣有助於促進統一的、穩定的法律秩序的形成。(3)要經由民主的、科學的立法程序制定,這是保障法律科學性、民主性的程序基礎。民主的、科學的立法程序有助於發動廣大人民群眾和社會各界力量參與立法,廣泛集中民意民智,避免立法工作單純受部門利益、地方利益的驅使,或者完全依領導人個人的意志而立法。(4)要講究立法技術,注意借鑒歷史上的和國外的立法經驗,更要注意總結自己的立法經驗,提高法律的可操作性。
(二)有法必依 有法必依是指一切政黨、國家機關、社會團體、企事業單位、公民都必須依法辦事。這是依法治國的中心環節。有法必依的具體要求包括:(1)黨必須在憲法和法律的范圍內活動。執政黨作為國家的領導核心,能否做到在憲法和法律的范圍內活動,能否依法決策和依法辦事,是依法治國能否實現的關鍵。加強和改善黨的領導,實行並堅持依法治國,要求執政黨不去隨意干預國家機關的正常活動,更不能代替國家政權包辦一切,而是要時刻保持與人民群眾的密切聯系,與廣大人民群眾一起嚴肅認真的監督國家機關和公職人員嚴格執法守法,保證其充分、正確、合理地行使職權。全體黨員,特別是各級黨員領導幹部務必加強對法律和法學知識的學習,努力增強法治意識,掌握和提高運用法律手段管理經濟和社會事務的本領,以自身的實際行動帶動廣大幹部和群眾,在全社會形成學法、用法的良好風氣,為堅持依法治國打下堅實的思想基礎。(2)一切國家機關及其公職人員必須嚴格依法辦事。國家機關及其公職人員是代表國家制定、執行和實施法律的專門機關和人員。它們嚴格依法辦事,是實行並堅持依法治國的關鍵所在。這是因為,國家機關,特別是行政、司法機關,能否依法辦事直接決定法律能否正確、有效實現,直接影響政府的形象和法律的尊嚴。另一方面,國家機關嚴格依法辦事對社會成員的法律意識和法律行為有著重要的示範、導向和教化作用,有助於增強廣大人民群眾的法律意識帶動全社會形成遵紀守法的良好風氣。因此,國家權力機關、司法機關及其公職人員,都要嚴格依法辦事,這樣才能切實保護人民群眾的合法權益,同時又為人民群眾樹立守法的榜樣。(3)廣大社會成員要依法辦事。廣大社會成員不但要自覺以法律為行動指南,還要善於運用法律來爭取和捍衛自己的權力和自由,勇於同一切破壞法律秩序的違法犯罪行為作斗爭,維護法律的威嚴。這是依法治國廣泛而深厚的社會基礎,是依法治國真正實現的重要標志。
(三)執法必嚴 依法治國的關鍵是執法,難點和重點也在執法。執法必嚴,是指執法機關和執法人員嚴格依照法律規定辦事,堅決維護法律的權威和尊嚴。執法必嚴一是講執法要嚴肅,即執法機關和執法人員要本著對人民負責、忠實於法律的精神嚴肅認真地、一絲不苟地執行法律。二是講執法要嚴格,這又可具體化為五項基本要求,即正確、合法、合理、公正、及時。所謂正確,首先是指查清事實真象,事實認定正確,證據確實充分。這是正確適用法律的前提。其次是指正確理解法律,准確適用法律。這是執法的中心內容。再次是指實事求是,有錯必究。所謂合法,是指執法機關要依照法律規則、原則從事執法活動,不得以言代法、以權代法,更不得貪贓枉法;執法過程要符合程序法的規定和要求;執法結果要符合實體法的規則和精神。所謂合理,是指在正確、合法的前提下,執法要符合公共道德和社會公益的要求,符合人民的願望和實際的需要。所謂公正,是指要堅持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對各方當事人一視同仁,同樣的情況同樣對待,同樣的案件同樣處理。所謂及時,是指在保證執法正確、合法、公正

⑷ 社會主義法治國家的基本條件

社會主義法治國家的基本條件分制度條件和思想條件兩個方面。
1、社會主義法治國家的制度條件。首先,社會主義法治國家必須有完備的法律和系統的法律體系。其次,社會主義法治國家必須具有相對平衡和相互制約的符合社會主義制度需要的權力運行的法律機制。不能對權力進行有效約束的國家,不是法治國家;不能運用法律約束權力的國家,也不是法治國家。再次,社會主義法治國家必須有一個獨立的具有極大權威的司法系統和一支高素質的司法隊伍。社會主義法律的尊嚴很大程度上是依靠法院的工作來維護的,如果法院、法官不能獨立作出判斷,如果判決可以不執行,那麼社會主義法律的權威也就不復存在。最後,社會主義法治國家必須有健全的律師制度,依法治國,並不等於人人皆知法律,精通法律,這也是做不到的,全面依法辦事的法治國家必須具有能夠適應優秀律師並為社會提供優質法律服務的律師制度,保證律師在工作(包括調查取證、出庭辯護)中受到尊重,使律師成為維護法律的重要力量。
2、社會主義法治國家的思想條件,社會主義法治國家的思想條件是指在社會主義法治國家,人們普遍對法律的觀點,認識應該達到的規格和標准。
(1)法律至上,是指法律在社會規范中具有最高權威,所有的社會規范都必須符合法律的精神,我國社會生活中,民間社會的行為傳統上,習慣上更依賴論理規范的調節;正式制度化的行為,尤其是組織化的管理行為,則更依賴組織內部的規章制度和領導意見。本來,論理規范是不具有外在強制性的,但是,由於正式制度本身的非規范性因素導致論理規范憑借國家強制實施。因此,國家生活中,形成了規范人們行為的社會規范的多重化的現實,而且這些行為規范都具有強制性,造成民間行為和國家行為的混淆,公私不分,法律至上則能夠維護中央和國家統一領導的權威,又能夠使每個人享受到法治社會的公民自由,從而最大限度地調動個人的積極性和主動性。

⑸ 社會主義法治的基本要求什麼

一)有法可依

有法可依是建立和健全社會主義法制的前提。它要求社會主義國家高度重視和加強立法工作,制定完備的法律,使人們在社會生活的各個方面都有章可循、有法可依。這是因為,有了法,才能談到國家的法律和制度完善與否的問題;有了法,才能談到依法辦事和守法即法治的問題。所以,要加強社會主義法制,就必須適應形勢發展的需要,及時進行立法,使社會主義的法律體系盡快地日益完備起來。

(二)有法必依

有法必依是健全社會主義法制的中心環節。法律制定出來,就要付諸實施。有法不依,等於無法。再好的法律,如果不能為人們所遵守,無異於一紙空文。

有法必依首先要求一切執法機關及其工作人員必須依法辦事。在處理人民內部矛盾問題時,固然要切實保障人民群眾的合法權益,即使在處理敵我矛盾問題時,也要按照法律的規定辦事。其次,還要求全體公民遵守法律,使自己的言行符合法律的規定和要求。

(三)執法必嚴

執法必嚴是健全社會主義法制的重要條件。它是指執法機關和執法人員在執行法律時必須做到嚴格、嚴肅、嚴明,切實依據法律規定的內容、精神和程序辦事,一絲不苟地維護法律的尊嚴和權威。反之,執法不嚴,以言代法,以權亂法,徇私枉法,不僅法律的權威和尊嚴得不到維護,而且會從根本上損害國家和人民的利益。

(四)違法必究

違法必究是健全社會主義法制的保證。這項要求的核心在於反對特權,也就是對一切違法犯罪分子都必須依法追究法律責任,並予以制裁,任何組織和個人都不能例外。如果對違法者聽之任之,或者對國家公職人員犯法和群眾犯法不平等看待,或者對領導幹部犯法不能繩之以法,那麼,國家和人民的利益就會受到損害,社會主義法制的權威就會喪失殆盡。

以上四個方面是不可分割的統一體,它們密切聯系在一起,成為法制健全的標准和尺度,我們不能片面強調某一方面,而忽視其他方面。

⑹ 社會主義法治國家的基本內容是什麼

1、必須堅持中國共產黨的領導。黨的領導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最本質的特徵,是社會主義法治最根本的保證。堅持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道路,最根本的是堅持中國共產黨的領導。

2、第二,必須堅持人民主體地位。我國社會主義制度保證了人民當家作主的主體地位,也保證了人民在全面推進依法治國中的主體地位。這是我們的制度優勢,也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區別於資本主義法治的根本所在。

3、第三,必須堅持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平等是社會主義法律的基本屬性,是社會主義法治的基本要求。堅持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必須體現在立法、執法、司法、守法各個方面。

4、第四,必須堅持依法治國和以德治國相結合。治理國家、治理社會必須一手抓法治、一手抓德治,既重視發揮法律的規范作用,又重視發揮道德的教化作用,實現法律和道德相輔相成、法治和德治相得益彰。

5、第五,必須堅持從中國實際出發。走什麼樣的法治道路、建設什麼樣的法治體系,是由一個國家的基本國情決定的。全面推進依法治國,必須從我國實際出發,同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相適應,既不能罔顧國情、超越階段,也不能因循守舊、墨守成規。

(6)社會主義法治國家基本要求擴展閱讀:

深化依法治國實踐的時代意義

深化依法治國實踐是推動全面依法治國向縱深發展的必然要求。全面依法治國是一場深刻的社會變革。綜觀世界近現代史,一些國家雖然也強調法治的重要性,但並沒有堅持厲行法治,導致法治不彰、法治乏力,影響了國家現代化進程。

深化依法治國實踐是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迫切需要。只有深化依法治國實踐,發揮好法治的經濟發展助推器、社會運行調節器作用,才能確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任務如期完成。

深化依法治國實踐是創造更高水平的社會主義制度文明的必由之路。從世界發展大趨勢看,國家競爭越來越體現為制度競爭和治理能力競爭。創造更高水平的社會主義制度文明,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題中應有之義,也是全面依法治國的崇高使命。

⑺ 建設社會主義法治國家,實施依法治國的基本要求是什麼(4分

答:建設社會主義法治國家,實施依法治國的基本要求是有法可依、有法必依、執法不嚴、違法必究。(每個要點1分,共4分)

⑻ 依法治國的基本要求是:

依法治國的基本要求是有法可依、有法必依、執法必嚴、違法必究。依法治版國的本權質是崇尚憲法和法律在國家政治、經濟和社會生活中的權威,徹底否定人治,確立法大於人、法高於權的原則,使社會主義民主制度和法律不受個人意志的影響。

(8)社會主義法治國家基本要求擴展閱讀

依法治國就是依照體現人民意志和社會發展規律的法律治理國家,而不是依照個人意志、主張治理國家;要求國家的政治、經濟運作、社會各方面的活動通通依照法律進行,而不受任何個人意志的干預、阻礙或破壞。

簡而言之,依法治國就是依照憲法和法律來治理國家,是中國共產黨領導人民治理國家的基本方略,是發展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客觀需要,也是社會文明進步的顯著標志,還是國家長治久安的必要保障。依法治國,建設社會主義法治國家,是人民當家做主根本保證。

⑼ 建設社會主義法治國家的基本要求是科學立法,嚴格執法,全民守法和什麼

建設社會主義法治國家的基本要求是科學立法,嚴格執法,全民守法和促進國家治理體回系和治答理能力現代化
在《中共中央關於全面推進依法治國若乾重大問題的決定》中,關於依法治國的總目標是如此論述的:全面推進依法治國,總目標是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體系,建設社會主義法治國家。這就是,在中國共產黨領導下,堅持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貫徹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理論,形成完備的法律規范體系、高效的法治實施體系、嚴密的法治監督體系、有力的法治保障體系,形成完善的黨內法規體系,堅持依法治國、依法執政、依法行政共同推進, 堅持法治國家、 法治政府、 法治社會一體建設, 實現科學立法、 嚴格執法、 公正司法、全民守法,促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

⑽ 社會主義法治的基本要求是什麼

中國共抄產黨領導人民襲發展社會主義民主政治。堅持黨的領導、人民當家作主、依法治國有機統一,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政治發展道路,擴大社會主義民主,健全社會主義法制,建設社會主義法治國家,鞏固人民民主專政,建設社會主義政治文明。堅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會制度、中國共產黨領導的多黨合作和政治協商制度、民族區域自治制度以及基層群眾自治制度。切實保障人民管理國家事務和社會事務、管理經濟和文化事業的權利。尊重和保障人權。廣開言路,建立健全民主選舉、民主決策、民主管理、民主監督的制度和程序。加強國家立法和法律實施工作,實現國家各項工作法治化

熱點內容
五邑大學學分制條例 發布:2025-02-12 03:54:32 瀏覽:701
合同法對鐵路晚點 發布:2025-02-12 03:30:25 瀏覽:694
婚姻法離婚後再婚 發布:2025-02-12 02:40:30 瀏覽:995
國家制度民法典的意義 發布:2025-02-12 02:36:04 瀏覽:47
新婚姻法財產分割案例 發布:2025-02-12 02:25:21 瀏覽:276
原自收自支法律服務所人員 發布:2025-02-12 01:55:49 瀏覽:76
刑事訴訟法的特點 發布:2025-02-12 01:44:07 瀏覽:465
附有法律責任 發布:2025-02-12 01:43:16 瀏覽:447
新刑事訴訟法全文下載 發布:2025-02-12 01:42:00 瀏覽:538
訴訟法考研試卷 發布:2025-02-12 00:13:19 瀏覽:2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