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法學百科 » 酒駕與道德

酒駕與道德

發布時間: 2022-01-20 23:49:29

『壹』 酒後駕駛的酒駕心理

一是自以為沒有醉。半斤不臉紅,一斤不心跳,二斤倒不了!酒駕者都有超乎專尋常的「自信屬」,覺得自己就是喝了酒,也能把車開到目的地;就是喝了酒,在遇上突發的事情時,也能從容應對和處理。他們顯然已經忘記了酒精會使人神經麻痹、遲鈍的亘古不變的真理。等出了車禍,悔之晚矣。
二是自以為經驗老到,車技高超。同樣是山東省的一項數據表明:1年以下駕齡的很少酒後駕車,大量的酒駕行為出現在駕齡在5到20年的司機身上。豈不知,酒精入體之後,它並不認得你有幾年駕齡。而事故卻恰好會因為駕齡高、自持高,從而重視度低、防範心理差而多發。
三是僥幸心理作祟。有些司機酒駕,總以為「不會那麼巧被交警撞上」,或者在節日之前,覺得「交警也要過節」,認為過節相關檢查就會少,於是借著酒勁兒開車上路。這種心理其實忽略了一個最起碼的前提:檢查酒駕、罰款甚至追究刑事責任,其實並不是目的,禁止酒駕的目的是保護他人和駕駛員本人的生命安全,維護交通秩序、社會秩序。有交警檢查,司機要做到不酒駕,就算沒有交警查,不酒駕也應該是一個最起碼的職業道德和尊重生命的主動意識。

『貳』 醉駕是不是嚴重違反公共秩序和社會公德

是的。更重要的是違反道路交通安全法及刑法,面臨法律制裁。

『叄』 酒後駕車不是不道德的行為

酒後駕車不但是不道德,而且是觸犯法律的行為。現在酒駕已經納入法律管理范疇,人盡皆知的事情了。

『肆』 酒駕醉駕的行為是什麼行為,從道德層面和法律責任

酒駕需要承擔刑事責任,每百毫升血液中的酒精含量高於或等於80(含)毫克的屬於醉酒駕駛。從道德上來說這是對家人、社會極不負責任的行為。

『伍』 關於酒後駕車的議論文 求精 字數多更好

也談酒後駕駛 酒後駕駛與交通事故、交通肇事具有黑色的聯系。「酒文化」在我國源遠流長,適度飲酒能驅寒解乏延年益壽,增添喜慶氣氛,然而,在交通活動中酒後駕駛則是「自己一口酒,他人一行淚」,危害甚重。筆者試從酒後駕駛的含義、危害、產生原因及防治措施等方面對酒後駕駛現象進行檢討。

一、正名:何為酒後駕駛

酒後駕駛、醉後駕駛要受處罰,但是酒至幾巡才算酒後駕駛、醉後駕駛?

依2004年5月31日發布的國家標准《車輛駕駛人員血液、呼氣酒精含量閾值與檢驗》(GB19522-2004)的規定:車輛駕駛人員血液中的酒精含量(英文縮寫為BAC)20mg/100ml≤BAC<80mg/100ml的駕駛行為為飲酒駕車;80mg/100ml≤BAC的駕駛行為為醉酒駕車。換言之,車輛駕駛人員血液中的酒精含量BAC低於20mg/100ml時,駕駛人可以合法開車。

檢測是否酒後駕駛、醉後駕駛最准確的方法是即時檢查駕駛人員血液中的酒精含量。當前世界各國家幾乎都採用呼氣酒精測試儀對駕駛人員進行現場檢測。從而認定駕駛人是否為酒後駕駛、醉後駕駛。酒精呼氣測試儀提供BAC的數據,是最有效、最直接的處罰證據。

二、反思:酒後駕駛之危害

據世界衛生組織有關資料統計,全世界每年因車禍喪生的人數超過60萬人,我國每天在車輪下喪生者達200餘人,大約50%~60%的車禍與飲酒有關。

酒精實質上是一種麻醉劑。酒精進入人體血液後會影響人的中樞神經活動並延及到運動神經和末梢神經,使手足的活動遲緩,其運動的及時性、准確性、協調性和可靠性大大降低,駕駛人的體力、判斷力和協調能力也會相應下降。

總的說來,酒後駕駛的危害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1.視覺能力變差。人們通常情況下的外圍視界可覆蓋180度。然而,酒後視域度將會縮減,而且喝得越多,視域度愈縮減,以至於無法看清周邊的環境,對光的適應變差,容易產生視覺錯誤。行駛中易撞擊靜止的樹木、線桿或停放的車輛,而致人、車損傷。此外,亦可能抓不準目標,看不清楚車道線,脫離本車道呈S形運動,致與其他車輛或行人相撞,甚至沖出路面,後果往往相當嚴重。

2.運動反射神經遲鈍。人們酒後,尤其是醉後,其判斷力、自身感受能力下降,駕駛人自以為腳提起來要踩剎車,實則反應遲鈍,已慢了一兩秒。在避讓位移中的人、車時,易造成控制不住車速,且躲向一個方向而發生事故。

3.神情亢奮、自我膨脹。飲酒後精神興奮、盲目相信自己的駕駛技術及對環境情況的確信程度、自我感覺良好,總覺得車速慢,油門情不自禁下壓,易開英雄車、「斗氣車」,尤其是醉酒後的駕駛人往往故意炫耀其駕駛技能,操作動作相當誇張且車速快,但本人手足動作已經遲緩或失常,當緊急情況出現時,措手不及而造成事故。

三、檢討:酒後駕駛何以禁而不止

相對國外的相關法規,我國的處罰還是比較輕的。

(一)傳統酒文化的浸潤。飲酒是中國傳統文化之一,自古就有「無酒不成宴」的說法,年節來臨,親朋聚會,酒是不能缺少的。人們無論在悲傷的時候還是在高興的時候,都願意借酒抒發自己的情懷【1】。從古到今關於喝酒的典故和詩句數不勝數,武松打虎、醉打金枝……「酒逢知己千杯少」,「酒不醉人人自醉」,「何以解憂,唯有杜康」……到了現代更有愈演愈烈之勢,尤其隨著現代商業的發展,人們社交場合的增加,飲酒已經變得難以避免,無論大事小事都要抿上一口、幹上一杯,三五好友聚會,喝了酒開著車在大馬路上橫沖直撞的事情經常發生,由此引起交通事故呈增加趨勢。

(二)酒後駕駛違法成本過低,酒後駕駛執法管理成本較高。一方面,根據《道路交通安全法》的規定,對酒後駕駛和醉酒駕駛分別給予罰款、暫扣駕駛證的處罰,最高給予2000元罰款、行政拘留的處罰。違法者承擔的法律後果顯然比給道路交通安全造成的危害要小得多。另一方面,交管部門的警力無法實現對酒後駕駛的動態監管,其管理手段依賴於路面查處和處罰,普遍存在集中整治多、長效管理少的現象,交警在執勤中發現駕駛人有酒後駕駛嫌疑的,經多次檢測並經駕駛人確認無誤後,才能依法給予處罰。程序過於繁瑣,加之檢測儀器價格昂貴,基層實際配備數量不足,致使執法人員積極性不高,制約了管理效能的發揮【2】。

(三)「酒後禁駕」社會聲討的缺失。由於傳統酒文化的影響,社會民眾並沒有對酒後駕駛的危害引起足夠的重視,民意、社會尚未形成「酒後不駕駛,駕駛不飲酒」的輿論氛圍,相反,還在一定程度上對酒後駕駛採取默許態度,使得這種「社會公害」行為客觀上沒有遭到社會輿論的圍剿與聲討,而游離於在「社會公害」之外。

(四)生活習慣的影響。現代人的朝九晚七的工作、生活習慣以及社會活動應酬的需要,早上想多睡會兒,中午的工間、閑暇時間太短,不夠「扳倒井」,晚上則可以自由活動,人們於是把喝酒和宴請的時間大多放在晚上,導致晚上酒後駕駛的人數劇增,相應的事故起數也大幅增加,晚20-21時達到最高值,然後再逐漸減低。

(五)僥幸心理、虛榮心理的驅使。駕駛人明知酒後駕駛存在極大的危險,但還是在「沒那麼倒霉」僥幸、虛榮心理驅使下冒險酒後駕車,「大不了抓到了罰錢就是」。總之,在多方面原因的影響下,駕駛人如果缺乏職業操守和道德自律,就很容易產生酒後駕駛違法行為。

四、紛爭:酒後駕駛交通肇事該當何罪

關於酒後駕駛交通肇事行為的定性,可謂仁者見仁,智者見智。司法實踐中,也出現了大相徑庭的做法。筆者以為,對於酒後駕駛交通肇事行為的定性,應分清情況,區別對待。

1.酒後駕駛肇事行為構成交通肇事罪。這是最普遍、最常見的認定。根據我國現行刑法及相關司法解釋的規定,駕駛人酒後駕駛機動車輛而交通肇事,致一人以上重傷,負事故全部或者主要責任的,或者駕駛人酒後駕駛機動車輛,肇事後逃逸,致使被害人因得不到即時救治而殘疾或死亡的,以交通肇事罪定罪處罰。

2.酒後駕駛肇事行為構成故意傷害罪或故意殺人罪。根據我國現行刑法及相關司法解釋的規定,如駕駛人在交通肇事後,為逃避法律追究,將被害人帶離事故現場後隱藏或者遺棄,致使被害人無法得到救助而死亡或者嚴重殘疾的,分別依照故意殺人罪或者故意傷害罪定罪處罰。此乃轉化型故意殺人罪、故意傷害罪。

3.酒後駕駛肇事行為構成以危險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諸如,汶上縣一名司機邵某酒後駕車在縣城繁華路段連撞7人,導致4人死亡3人受傷案【3】。邵某的行為構成交通肇事罪還是以危險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筆者以為,對於酒後駕車、故意飆車這種明知可能侵犯不特定多數人的生命財產安全,而不顧他人的安危,放任其行為產生惡劣社會後果的,其主觀上屬於間接故意,構成以危險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而不屬於交通肇事罪。因為,交通肇事罪與以危險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的最主要區別在犯罪的主觀要件與客體要件方面,即前罪的主觀方面是過失,客體是交通運輸的正常秩序和交通運輸安全;後罪的主觀方面是故意,客體是公共安全,其社會危害性重於交通肇事罪,故以危險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的法定刑要重於交通肇事罪,其最高可判處死刑。

五、療治:怎樣防範、減少酒後駕駛

(一)完善酒類行業管理立法。一是要借鑒煙草行業的管理立法,強制要求在烈性酒外包裝及酒瓶上印製諸如「飲酒有害安全」的字樣,警示公眾酒後駕駛。二是要健全公務接待方面的立法,強制規定公務員接待活動不得飲酒或者駕車人員不得飲酒,從而封堵公車酒後駕駛。同時要將公務員在公務接待活動中「嚴禁飲酒」作為一項紀律要求,樹公務接待之新風。

(二)酒後駕駛的違法成本,使其「一滴酒、一滴血」。一是酒後駕駛犯罪化,即在刑事立法修正案中,增加規定,一旦飲酒駕駛機動車輛,無論是否造成重大損害,一體構成犯罪,從而增加其酒後駕駛的犯罪成本。二是加重機動車駕駛人酒後駕駛的法律責任,對酒後駕駛堅決實行「零寬容」、「零放行」。如規定,首次發現酒後駕駛的給予暫扣駕駛證、罰款等處罰,第二次給予終生禁駕的處罰,以此提高酒後駕駛違法成本。三是規定對酒後駕駛發生交通事故的,參照無證駕駛或駕駛不符合安全要求的車輛發生交通事故保險公司不予賠付的做法,免除或者減輕保險公司的賠付。此外,還可規定增加酒後駕駛交通肇事者的損害賠償比例,賦予知情勸酒者的連帶責任。

(三)強化交通安全宣傳,提高駕駛人的防範意識。政府要把「酒後禁駕」納入公民道德建設范疇。在全社會倡導正確的飲酒觀,引導公眾樹立「酒後禁駕」的意識。採取多種形式,廣泛宣傳酒後駕駛的巨大危害,如在源頭場所——賓館、酒店、飯店等處、在道路兩側張貼警示宣傳圖、牌,隨時提醒警告過往的駕駛人員;通過廣播、電視、報刊等新聞媒體定時、定期播放「酒後禁駕」公益廣告、發送手機簡訊等形式,在全社會營造良好氛圍。

(四)堅持科技強警的方針,利用科技手段預防酒後駕駛。基層交警大隊、中隊應普遍配備酒精測試儀,執勤民警上路應隨身攜帶並正確使用。對嫌疑人隨時進行隨機測試,用現代化的科學儀器證明駕駛人是否飲酒,用事實說話,用數據說話,使其心服口服,增強執法的科學性。與此同時,還要鼓勵和支持汽車製造商研發酒後駕駛的防治裝置,重視和加強人體酒精含量檢測技術的研究及應用,研發適用簡便、准確度高的新產品供執法部門使用。

(五)分析掌握酒駕的規律,加強對酒駕的管理查糾力度。借鑒世界上一些發達國家對酒後駕駛行為管理的先進經驗,如:酒店、賓館等處配備酒精測試儀,方便駕駛人在駕駛前進行自測;特別要對飯後從賓館、酒店駛出的車輛進行嚴格檢查。同時根據男性駕駛人喝酒幾率大的特點,將青年男性駕駛人員作為酒後駕駛行為管理的重點。對累犯者加重處罰力度;對年輕駕駛人或剛獲駕駛證的人員規定更低限值等。結合中國實際,不斷探索防範酒後駕駛的新的管理途徑。

(六)設立酒後駕駛隨機糾正點,依法從嚴處罰酒駕、醉駕。設立酒後醉後駕駛隨機監測點、清醒點,對查處的酒後駕駛、醉後駕駛人員依法從嚴處罰。發現酒後駕駛、醉後駕駛者,應立即中止其違法行為,並在設立的糾正點待其清醒後才可以放行,切不可簡單地罰款後即放行。區分酒後駕駛、醉酒駕駛,依照《道路交通安全法》的規定,該拘留的要堅決拘留,該暫扣、吊銷駕駛證的要堅決暫扣、吊銷駕駛證,形成嚴管重罰的管理態勢。

(七)賦予酒類經營者的社會責任,積極開展「代駕」服務,為酒後禁駕提供保障【4】。設定酒類經營者生產商、銷售商的告知義務,酒類生產商必須在其所有酒類產品的包裝上標示「飲酒後禁止駕駛車輛」的警示語。酒類銷售商出售酒類產品時應主動告知酒後禁駕。在銷售酒類產品以及停車場的公共場所設置醒目的「飲酒後禁止駕駛車輛」的警示標牌。提倡和支持酒類銷售商提供酒後代駕服務,並盡早制定相關法律制度對此類服務予以規范,明確服務者和被服務者的權利義務,以及糾紛發生時的救濟途徑。有關部門應督促銷售商履行代駕服務的義務,加強代駕從業人員培訓管理和市場監督。

注釋:

【1】參見「分析:我國酒後駕駛」,載《道路交通》2007年第4期。

【2】汪昌鐵:「遏制酒後駕車違法行為,應做到標本兼治」,載《道路交通》2007年第8期。

【3】「一司機酒後駕車釀成惡性交通事故該定何罪起爭執」,見《齊魯晚報》2002年03月07, http://www.sina.com.cn.

【4】參見汪昌鐵:「遏制酒後駕車違法行為,應做到標本兼治」,載《道路交通》2007年第8期。

熱點內容
立水橋律師 發布:2025-02-11 15:58:04 瀏覽:364
就業證明有法律責任嗎 發布:2025-02-11 15:45:57 瀏覽:126
法學概論下載 發布:2025-02-11 15:32:58 瀏覽:435
大連市勞動法產假規定 發布:2025-02-11 15:29:11 瀏覽:605
廣西社區矯正條例 發布:2025-02-11 14:58:38 瀏覽:250
農民工維權法律知識講座信息 發布:2025-02-11 14:52:20 瀏覽:498
行政法適用從舊兼從輕 發布:2025-02-11 14:09:13 瀏覽:648
入選區黨委法律顧問 發布:2025-02-11 13:50:16 瀏覽:453
社會與法普法欄目劇尋親路 發布:2025-02-11 13:34:31 瀏覽:770
刑法的私塾pdf 發布:2025-02-11 13:12:04 瀏覽:9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