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業排名法學
A. 2019法學專業大學排名
10月30日,軟科發布了2019年中國最好學科排名,法學學科排名共有107所大學上榜,中國政法大學、武漢大學和中國人民大學位列三甲。
法學學科中,在2019年的排名中,中國政法大學從去年的第二名躍居為第一名,超過了中國人民大學;武漢大學從第三名提升至第二名;中國人民大學從2018年的第一名下降為第三名。
當然,關於哪所大學是中國法學最好的學校一直爭議不休。
我們以前認為法學強校就是「五院四系」
「五院四系」是一個具有歷史意義的稱呼,也是曾經的中國法學教育的頂尖代表,是新中國建立的五所政法院校以及四所大學的法律系的簡稱,這幾所高校的法律學科在中國法學教育界具有重要地位,對中國法學發展與法治建設具有重大影響。
「五院」在今天指的是:中國政法大學、中南財經政法大學、西南政法大學、華東政法大學、西北政法大學,這五所大學以前是專門成立的法學院。
「四系」在今天指的是:北京大學法學院、中國人民大學法學院、武漢大學法學院、吉林大學法學院,也是最有名的四個法律系。
這九所院校代表著近年來中國法學的江山,為中國的法治事業奠定了不可或缺的重要基石。
這些年以來,經過時代的發展,五院四系中一些學校已經沒落,一些學校仍然守住了自己的位置,還有一些非五院四系的學校異軍突起。
在政法學校中,中國政法大學地處北京,繼續領跑發展,西南政法大學雖然備受「壓制」,但仍然緊追不舍,華東政法大學地處魔都,也是想要往前扳一扳手腕,中南財經政法大學發展勢頭不斷增強,西北政法大學基本被甩出了第一方陣。
在四系中,北京大學、中國人民大學和武漢大學法學院繼續保持,師資力量雄厚,吉林大學法學院則有所落寞。
五院四系代表了曾經,從2019年法學最好大學榜中可以看出法學領域的新興高校。
在新興法學中,清華大學法學院、上海交通大學法學院以及廈門大學法學院發展迅速,在法學領域也打下了深厚的名氣。
浙江大學、東南大學、中南大學法學院近年來也是發展迅速,在各自的優勢領域內深耕,尤其是東南大學法學院在周佑勇、劉艷紅夫妻兩任院長的帶領下,成為了華東地區的法學重鎮。
B. 全國法學專業大學排名有哪些
1.中國政法大學 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直屬的一所以法學為特色和優勢,文學、專史學屬、哲學、經濟學、管理學、教育學等多學科協調發展的全國重點大學。系國家「211工程」、「985工程優勢學科創新平台」項目重點建設,國家首批「雙一流」世界一流學科建設高校,列入首批「2011計劃」、「111計劃」、「卓越法律人才教育培養計劃」。被譽為「政法人才的搖籃」。
2.西南政法大學 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與重慶市人民政府共建,是新中國最早建立的政法類高等學府,改革開放後首批全國重點大學,全國首批卓越法律人才教育培養計劃基地,被譽為新中國法學教育的「西南聯大」。
3.華東政法大學 以法學學科為主,兼有經濟學、管理學、文學、工學等學科的司法部與上海市共建重點大學,被譽為「法學教育的東方明珠」。
4.西北政法大學 省部共建高校,是一所法學特色鮮明,哲學、經濟、管理、文學等多學科相互支撐、協調發展的多科性大學。
C. 2020法學專業大學排名
中國政法大學,西北政法大學,華東政法大學,西南政法大學
D. 法學大學專業排名
那肯定是華中政法大學是中國最牛逼的大學呢,其實很厲害的,這個。
E. 全國法學專業大學排名
中國人民大學雄居排行榜榜首,北京大學、武漢大學緊隨其後,占據第二、第三名。中國政法大學位列第四名,清華大學位列第五名。
法學是一門普通高等學校本科專業,屬法學類專業,基本修業年限為4年,授予法學學士學位。
該專業要求學生具有扎實的專業理論基礎和熟練的職業技能、合理的知識結構,能在國家機關、企事業單位和社會團體、特別是能在立法機關、行政機關、檢察機關、審判機關、仲裁機構和法律服務機構從事法律工作的高級專門人才。
實踐教學
各專業應注重強化實踐教學。在理論教學課程中應設置實踐教學環節,改革教學方法,強化案例教學,增加理論教學中模擬訓練和法律方法訓練環節,挖掘充實各類專業課程的創新創業教育資源。
實驗、實訓和專業實習:各專業應根據專業教學的實際需要,利用模擬法庭、法律診所、專業實驗室、實訓基地和校外實習基地,獨立設置實驗、實訓課程,組織專業實習,開展創新創業教育。
實驗、實訓和專業實習課程應當制定教學大綱,明確教學目的與基本要求,明確專業實習的主要內容以及學時分配。專業實習時長不得少於10周。
社會實踐:各專業應根據本專業實際需要,組織各種形式的法制宣傳教育活動,讓學生了解社會生活,培養其社會責任感,增強其社會活動能力。社會實踐時長不得少於4周。
畢業論文(設計):法學類專業可採取學術論文、案例分析、畢業設計、調研報告等多種體裁形式完成畢業論文(設計)。
畢業論文(設計)選題應加強問題導向。鼓勵學生根據自身興趣,結合社會實踐以及經濟、社會現實的熱點和難點問題,在指導教師的指導下進行畢業論文(設計)的撰寫。
以上內容參考:
網路-法學
F. 中國高校法學專業排名
2016—2017年法學專業大學排行榜
法學是世界各國高等學校普遍開設的回大類,也是中國大學答的十大學科體系之一,包括法學、政治學、公安學、社會學四個主要組成部分。在社會上,業餘人士和普通老百姓習慣將法學專業稱之為法律專業。
全國共有20所開設法學專業的大學參與了2016法學專業大學排名,其中排名第一的是中國政法大學,排名第二的是中國人民大學,排名第三的是武漢大學,以下是法學專業大學排名2016具體榜單:
法學又稱法律學、法律科學,是以法律、法律現象以及其規律性為研究內容的科學,它是研究與法相關問題的專門學問,是關於法律問題的知識和理論體系。
法學,是關於法律的科學。法律作為統治階級制定的強制性規范,其直接目的在於維持社會秩序,並通過秩序的構建與維護,實現社會公正。作為以法律為研究對象的法學,其核心就在對於秩序與公正的研究,是秩序與公正之學。
G. 法學專業排名,有哪些好的大學
2008中國大學法學排名1、中國人民大學2、北京大學3、武漢大學4、清華大學5、中國政法大學6、吉林大學7、復旦大學8、廈門大學9、中山大學10、中南財經政法大學11、西南政法大學12、浙江大學13、南京大學14、南開大學15、華東政法大學16、華中師范大學17、山東大學選擇法律系,首先應該選擇一個好的學校.現在的中國法律系中,魚龍混雜,不管什麼學校都敢開法律系,老師的水平自然也是參差不齊.在一個好的學校,老師的水平自然好,推薦各地的政法大學,譬如中國政法大學.西南政法,華東政法等等.另外,北大人大等學校的法律專業也是一流的第二,選擇法律系,如果是大學的話,一般學的東西都差不多.法理學是基礎,必須打好這個基礎,其他的部門法,大概可以分為民商法\刑法\訴訟法\國際法\憲法行政法\等幾個大的方向.可以在大學的四年中根據自己的喜好,選擇自己喜歡的方向,選擇自己今後的發展道路.第三法律專業的學生就業十分廣,大概有以下的幾個方向:1)公務員.不僅僅限於公檢法系統,其他的公務員隊伍中都十分需要法律方向的人才.2)律師,十分自由的職業,也是許多法律學生的嚮往3)企業中的法律顧問或者法務部門的職員4)大學教師,這需要走過漫長的學習路程法律類別:國際公法國際私法國際經濟法民商法刑法經濟法海商法訴訟法行政法法理學我大概了解了一下網上的話題,分數過本科線就能學法律。但學校有好壞之分。而國家統一司法考試時是法律職業的資格考試,就是通過一個統一的途徑,實現法律職業資格的准入機制,只有通過司法考試,才具備成為律師、法官、檢察官和公證員的資格。1、通過國家司法考試,分為三種類型:一是本科學歷通過國家線(一般為360分)取得A證;二是法律專業專科學歷通過國家線取得B證;三是本科或法律專業專科通過放寬線取得C證。由於B、C證是為了解決中西部欠發達地區法律人才奇缺的問題而設立的,所以,B、C證只能在放寬地區具有效力。2、通過國家司法考試,憑成績單、准考證、身份證、戶口簿等證件前往報名司申請法律職業資格證書,一般會在第二年三月分取得法律職業資格證。3、取得法律職業資格證書後,可以有很多選擇,不一定非要做律師。有幾種就業途徑:一是參加法官、檢察官招錄考試;二是參加其他符合條件的公務員考試(如法制、司法局等政府部門);三是公司或其他單位法務;四是在律所實習後,取得律師執業證等等。4、通過司法考試,取得法律職業資格證,終身有效。可以根據自己意願在適當的時候到律所實習,一般實習一年後,可以申請律師執業證。5、至於實習期間是否發工資,要具體而論。不過一般來說,是要發保證基本生活的工資的。6、律師行業是一個充滿競爭的行業,同時在中國現有的社會環境下也是一個不單純考驗專業能力的職業,更看重社會關系,比如案源廣不廣、與法檢等官方機構的交情等。但可以肯定的是,越是經濟發達的地區,競爭會更加規范,相對而言,更加看重專業能力、資歷等。並且律師執業肯定有一個事業積累期,短則一兩年,長則四五年,如果能夠堅持走完這段路,一般來說還是有發展前景的。從中國社會發展的長遠來看,大眾的法治意識和社會的法治化程度是在不斷提高,社會涉法事務肯定會不斷增加,律師將成為一個具有廣闊發展前景的行業,選擇做律師也是一個不錯的選擇。所以,如果你對法律真的有很大興趣的話,你可以選擇一所大學進行深入了解,一般高校都有法律系,看你想讀什麼樣的了,再根據本身目標來努力。但是在我看來,法律並不是一個很好學並且就業前景很好的系,除非你的頭銜文憑夠高。(當然純屬我的個人意見,O(∩_∩)O)抱抱加油吧,如有需要我可以繼續幫你翻資料!
H. 法學專業大學排名
法學專業最好的大學是:
中國人民大學、
北京大學。
只要努力付出過,
就會有收獲。
I. 法學專業排名
法學就是傳統的五院四校(北大、人大、吉大、武大、中國政法、華東政法、西南政法、西北政法、中南財經政法),加上新近崛起的浙大、廈大、山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