句法學研究者
Ⅰ 句法學的介紹
句法學Syntax研究語言的句子結構。該語言學術語來自希臘語,字意是排列。句子是根據內一種特定的排列詞的方容式構成的。排列正確的句子被認為是合乎語法的句子。合乎語法的句子是根據一套句法規則構成的。句法是一個規則系統。句法是一個由一套數量有限的抽象規則組成的系統,句子由單片語合而成。句子的語法性是指句子的合成必須符合操本族語者頭腦中的語法知識。
Ⅱ 句法學的句法學簡介
任何一種語言的句法規則都包含了說話者的頭腦中的語言知識系統(被稱為語言能力)。任何語言的句法規則的數量是有限的,但說話者可以理解和表達的句子的數量是無限的。 What is syntax
----a branch of linguistics that studies how words are combined to form sentences and the rules that govern the formation of sentences.
Categories
Category refers to a group of linguistic items which fulfill the same or similar functions in a particular language such as a sentence, a noun phrase or a verb. The most central categories to the syntactic study are the word-level categories (traditionally, parts of speech)
Phrase categories and their structures
Phrase categories----the syntactic units that are built around a certain word category are called phrase categories, such as NP(N),VP(V), AP(A), PP(P).
Phrase structure rules
The grammatical mechanism that regulates the arrangement of elements that make up a phrase is called a phrase structure rule, such as:
(Det) + N+(PP)……e.g. those people, the fish on the plate, pretty girls.àNP
(Qual) + V +(NP)……e.g. always play games, finish assignments.àVP
(Deg) + A +(PP)……very handsome, very pessimistic, familiar with, very close toàAP
(Deg) + P +(NP)……on the shelf, in the boat, quite near the station.àPP
Noun Categories
Number 數
Gender 性
Case 格
Ⅲ 語言學發展史上的幾個階段各是什麼
一、傳統語言學
(一)古希臘語言學
(二)古羅馬語言學
二、歷史比較語言學
(一)歷史比較語言學的形成
(二)歷史比較語言學的發展
(三)青年語法學派
三、現代語言學
(一)索緒爾與結構主義語言學
四、當代語言學
(一)喬姆斯基與轉換生成語言學
(3)句法學研究者擴展閱讀:
一、19世紀的歷史語言學
瓊斯的發現,啟發了語言研究者的想像。此後的100多年裡,除了語言歷史比較研究外,其他方面的研究都黯然失色了。學者們的著述大多是比較語法方面的,接著開始構擬原始印歐語。在這種風尚的影響下,19世紀的語言學家都忙於印歐語各語言間的歷史比較,並重建那個假擬中的母語。19世紀中葉,達爾文創立了「進化論」,語言進化的理論也自然包括其中了。
重視語言歷史變化的學風推動了語言理論的發展。19世紀70年代,以德國萊比錫大學為中心的一批語言學家,認為語言變化是有規律的,語言中某個詞的語音變化會影響相同環境中許多同類音的變化,進而認為語音變化無例外。
被人們戲稱為「青年語法學派」的理論,現在看有很多可商榷的地方,但當時他們這種重視客觀材料的研究方法,的確把語言學向前推進了一步。19世紀的語言研究對後世影響很大。直到現在,還有不少語言學家在從事語音歷史變化規律的研究。
二、20世紀初期到中葉的描寫語言學
到了20世紀,語言研究的重點開始從語言變化轉向語言描寫。這種轉變的發起人是瑞士語言學家F·索緒爾。他在1915年的《普通語言學教程》中,反復並明確地強調了前人從未有過的觀點:語言學的目的是研究語言各要素之間的關系,語言要素的價值是由它與其他要素之間的關系決定的,語言就是由這些要素精密交織而成的一種結構。從而創立了結構語言學。
索緒爾之後,結構語言學迅速發展,不久便形成了不同的流派:布拉格學派、哥本哈根學派、美國學派、倫敦學派和莫斯科學派。它們分別從功能、音位、語符、控制等不同的角度發展了結構語言學。尤其是美國學派,其代表人物L·布龍菲爾德等人,為後代的語言研究建立了一個極有價值的方法論。
但隨之而來的則是語言研究范圍變得越來越窄,以至於它與別的學科逐漸失去了聯系,變成了局外人不敢涉足的深奧學科。這樣,它必將面臨著一場革命。
三、20世紀中葉到近期的轉換生成語言學
1957年,年僅29歲的美國麻省理工學院教師N·喬姆斯基,出版了《句法結構》一書。這本僅120頁的小冊子,使語言學發生了新的轉變。
喬姆斯基認為,布龍菲爾德學派的研究范圍太窄,胃口又太大。想從一堆語言材料里發現一套適用於任何語言的分析和描寫方法,是不現實的。語言學家關心的不該是一堆語言材料,即語言行為,而應該是語言能力,即人腦中先天具有的一種能夠認知和生成無限多合格話語,同時又能辨認錯誤句子的能力。語言學家應當對語言的這個內在系統先有一個推測和假設。
描寫具體話語的語法是描寫語法;運用一系列規則來生成合格的話語和辨認不合格話語的語法是生成語法。喬姆斯基開創了生成語言學時代。
語言學家當前討論的生成語法有好幾種,其中比較著名的是喬姆斯基的轉換生成語法。在喬姆斯基的影響下,他的學生G·雷科夫和R·S·麥克萊建立了生成語義學;美國語言學家C·菲爾莫爾建立了格語法。目前的語言學是格語法、生成語義學、轉換生成語法三足鼎立。
Ⅳ 什麼是句法學
句法學Syntax研究語言的句子結構。該語言學術語來自希臘語,字意是排列。句子是根據一種特定的排列詞的方式構成的。排列正確的句子被認為是合乎語法的句子。
Ⅳ 作為一個語言學研究者,除專業知識之外還需具備哪些素質
我是搞語言學的。聽到同行經常講的是:你如果是聰明人,那麼,你可以搞語言學;你如果是笨人,那麼你去學語言學吧。搞語言學的人成了兩個極端,那當然我是笨人,以下意見僅供參考。
你「指的語言學是英語、日語、法語、俄語等等」,這是什麼表述方式?我沒看懂。你大概和我一樣是個笨人,適合搞語言學。
我猜你指的可能是普通語言學。這是研究語言一般規律的科學。
不管學什麼,頭腦清楚是第一位的。你用的概念要清晰,否則越講別人越糊塗。
第二,要有一定的邏輯歸納能力和演繹推理能力。
第三,要有抽象能力。沒有抽象能力提煉不出規律。
第四,作為搞語言的人,最重要的是語感。能夠發現不同的人群在語言表達上的差別。
天賦和努力是任何學科取得成就的必要條件,二者不可偏費。
語言學與其他科學關系密切,這也要看你研究的方向。語言習得、社會語言學與心理學關系密切,數理語言學與數學、計算機關系密切。
研究語言的過程,也是邏輯思維訓練的過程。不一定通過學數學來實現。
「哪些數學知識以及心理學知識對語言學很用幫助呢?」這是一個沒法回答的問題。這要看你研究的方向和你個人的實際情況。缺鈣的人補鈣,貧血的人補血。每個人的情況是千差萬別的。
思維訓練的方式多種多樣,甚至打牌、下棋、玩電腦游戲都可以訓練思維。
索緒爾學過物理、哲學,後來專攻語言學。趙元任也曾把物理學和哲學當作研究對象,喬姆斯基原來是學物理的,北大陸儉明教授中學時也非常喜歡物理。我們能因此得出結論,搞語言學必須學好物理的結論嗎?!不能。
Ⅵ 語言學中的「語法化研究」是不是屬於「句法學」這一塊
語法化一般被定義為一個詞語或若干個詞語成為語法語素的過程,在此過程中這些詞語的配置和功能被改變了。試見較早的定義,「語法化存在於詞彙語素進而為語法語素,或從較低的語法地位進而為具有較高的語法地位,即從派生構形成分進而為曲折構形成分,其范圍有所增加。」(Kurylowicz 1965:69)
由此可見語法化並不是單純的詞法或者句法。
Ⅶ 普通語言學奠基人和創始人分別是誰
索緒爾(1857-1913),瑞士著名語言學家,現代語言學的創始人和奠基者。1857年出生於瑞士日內瓦。1875-1876年在日內瓦大學學習物理學和化學。1876年加入巴黎語言學會。1876-1878年轉入萊比錫大學學習歷史語言學,在那裡結識了青年語法學派的重要人物布魯格曼、奧斯脫霍夫等人,和他們共同從事印歐系語言的歷史比較研究工作。1878年發表了他的成名作《論印歐系語言母音的原始系統》,被譽為"歷史語言學中傑出的篇章"。1880年以論文《論梵語絕對屬格的用法》獲萊比錫大學最優生博士學位。1881年在巴黎高等研究所教古代語言和歷史比較語言學。1891年,他應日內瓦大學的聘請,教印歐系古代語言和歷史比較語言學。1907~1912年講授普通語言學,首創這一學科。1913年去世。去世後,他的學生C.巴利和A.塞什艾根據他三次講授這門課程的聽課筆記,參考遺留的手稿,整理成《普通語言學教程》一書,於1916年出版。後來被翻譯成多種語言,對語言學的發展產生了深遠的影響,被人們稱之為"現代語言學之父"。 索緒爾(Ferdiand de sausure)是現代語言學的重要奠基者,也是結構主義的開創者之一。他被後人稱為現代語言學之父,結構主義的鼻祖。《普通語言學教程》(Cours de Linguistique Generale)是索緒爾的代表性著作,集中體現了他的基本語言學思想,對二十世紀的現代語言學研究產生了深遠的影響。他創立的語言學被稱為結構主義語言學。索緒爾在語言學上影響最為深遠的貢獻可以概括為他所作的三個區分:語言和言語、共時研究和歷時研究、組合關系和聚合關系。索緒爾也是符號學的先驅,他提出的所指與能指的區別標志著符號學的誕生。索緒爾認為,語言是種符號系統,語言學無非是一種符號學。按照他的觀點。語言單位是概念與音響形象的結合,他把概念稱為所指,把音響形象稱為能指,在更廣泛的意義上,他把這兩者的結合成為符號。 索緒爾語言理論以語言和言語的區分為基礎,認為語言學只能"就語言而研究語言",排除任何非語言因素(如社會的、物理的、言語的……)的干擾;而就語言來說,必須區分共時和歷時,語言學只研究共時的語言系統,排除任何歷時因素的干擾;而就共時的語言系統的研究來說,只研究形式,不研究實質,"語言是形式,不是實質"的論斷就是這一思想的集中體現。什麼是語言形式?概言之,就是組合關系和聚合關系。所以,組合關系和聚合關系是索緒爾語言理論的核心,後來有廣泛影響的結構語言學、轉換-生成語言學、系統-功能語言學等學派的理論和方法都是以索緒爾的這種語言理論為基礎發展起來的。索緒爾的語言學思想今天被稱為"索緒爾語言學"。索緒爾語言理論的影響不只限於語言學,現代人類學、精神分析學、文學、哲學、戲劇等多個領域都受到它的深刻影響,並採用《普通語言學教程》的理論和方法分析這些學科所研究的對象的結構。語言理論索緒爾語言理論的要點可以概括如下: 語言和言語 為了確切地規定語言學研究的對象,索緒爾把言語活動分成"語言"(langue)和"言語"(parole)兩部分。語言是言語活動中的社會部分,它不受個人意志的支配,是社會成員共有的,是一種社會心理現象。言語是言語活動中受個人意志支配的部分,它帶有個人發音、用詞、造句的特點。我們直接感受到的每個人的言語行為性質是多方面的,跨許多領域。它既是物理的,又是生理的,又是心理的,既是個人的,又是社會的,是難以從整體上把握的。語言是言語行為的社會部分,是個人被動地從社會接受而儲存於頭腦中的系統。它存在於個人意志之外,是社會每個成員共同具有的,是一種社會心理現象。言語是言語行為的個人部分,是個人對語言系統的運用。語言和言語緊密相連,互為前提。個人要說話使人理解,必須用語言,同時語言的存在又必須體現在言語當中,而且,使語言發生變化的也是言語。所以,語言既是言語的工具,又是言語的產物,但「這並不妨礙它們是兩種絕對不同的東西」。但是不管個人的特點如何不同,同一社團中的個人都可以互通,這是因為有語言的統一作用的緣故。索緒爾進而指出,語言有內部要素和外部要素,因此語言研究又可以分為內部語言學和外部語言學。內部語言學研究語言本身的結構系統,外部語言學研究語言與民族、文化、地理、歷史等方面的關系。
Ⅷ 對語言學有所研究的朋友、老師幫幫忙,謝謝!。如何看待一些語言的消失問題如果要避免應採取哪些措施
個人認為語言一部分的消失
是人類社會進步的必然
新事物的出現必然有新的名詞出現
Ⅸ 語義學中的語義推理和邏輯推理有什麼區別
語義學是一門新興學科,發展迅速,目前已經包括了一批分支學科,因此有廣義和狹義之分。一般地說,廣義的語義學又稱指號學(semilsis或semiotic),它包括語形學(syntactics),語義學(semantics),語用學(pragmatics),語形學也稱語法學、句法學,研究語言表達式之間的關系,不涉及表達式與它所指稱的對象或意義之間的關系;語義學研究表達式與它所指稱的對象或意義之間的關系;語用學研究表達式與它的意義、使用者、語境之間的關系。
語義推理型的特點是:題干給出一些前提和條件,要求考生結合特定的語言環境,根據它們之間的語義關聯,推知可以得出的結論。語義推理與邏輯推理不同,它不依靠嚴格的邏輯推理形式,而是主要通過揭示前提和條件之間的語義關聯。這是邏輯判斷題的最常見命題思路。
Ⅹ 語用學的學術交叉
學科之間的關系
莫里斯和卡納普認為:句法、語義、語用構成語言的三個基本方面。句法學研究符號與符號之間的關系,語義學研究符號與所指事物之間的關系;語用學研究符號與使用者之間的關系。句法學回答的問題是:句子是按什麼規則組成的?語義學回答的問題是:意義是按什麼方法確定的?語用學回答的問題是:語言的使用在一定的上下文里產生了什麼影響和效果?
還可以從另一個角度說明三者的不同。句法學追求的是規則,語用學要弄明白的是功能。語義學問:X是什麼意思?語用學問:你對某人說 X是什麼意思? 20世紀中葉以後成為美國語言學界主流學派的N.喬姆斯基語言學,以獨立於上下文的句子為對象,探索句子的生成規則;在此以後興起的語用學,以上下文里的句子為對象,探索句子的不同的語用功能。語用學開拓了新的研究領域,正象社會語言學在研究社會與語言的相互關系中開拓了新的領域一樣。
與外語教學關系
作為語言教師,不可能脫離一個國家和民族的文化背景孤立地傳播語言知識,而應把文化知識溶入在語言教學的各個階段中。文化知識的傳授在語言教學中的作用是十分重要的,如果能很好地結合語言教學,提高其跨文化交際能力,對促進語言教學都將起到積極的推動作用。為此,中國的外語教學必須進行相應的改革。
提高外語教師的職業素質和整體素質是外語教學改革的關鍵。首先,外語教師要轉變教學理念,語言教學不僅僅是教語音、詞彙、語法等語言知識,還應對語言形式、文化背景、語言環境等進行語用分析。其次,外語教師必須提高自己的教學實踐能力,既要學習與外語教學相關的語言學、語用學、社會學、心理學等理論知識,又要掌握獲取知識運用知識的方法,把理論探索與解決實際教學問題有機地結合起來進行教學科研,以培養和發展創新意識和創新能力。
如果語言教學的目的不單純是增加知識,而是培養學生在具體的語境中恰當地表達,准確地理解語言的語用能力,那麼,大可摒棄傳統的以教授語言為目的的語法翻譯法,採取語境教學法、語篇分析法或交際語用教學法,以構建一個語言環境使得教、學、用三結合。教師可以把以語言為目的的閱讀課或基礎課改為在老師指導下運用英語進行語言交際或研究的各種實踐課,如以提高閱讀能力為主要目的的精讀、泛讀相結合,使學生在閱讀過程中擴大詞彙量;或以語用為主要目的的模擬國際會議、模擬商務談判、模擬法庭等;抑或是以任務為核心的研究實踐課,每項任務都包括確定主題、收集資料、分析問題、幫助同伴、寫研究報告等活動,聽說讀寫譯都用上,充分調動學生的學習英語的積極性,給他們以語用的體驗和成功的體驗,做到擴充知識與培養語用能力並舉。
中國大規模外語測試基本上採用結構主義的構想,題型設計吸收了美國托福考試的框架,這種重語言知識和語言形式而忽視語言能力的實際運用的測試模式給外語教學帶來了巨大的負面影響,不符合現代語言測試的發展方向。因此,新的外語測試模式應特別重視考察語言語用能力和社交語用能力,把握住一致性原則(所測試的行為與語言的實際使用情況一致)和有用性原則(信度、交度、真實性、交互性、可操作性)。總之,無論是師資培訓、教學方法,還是教材編排和選用以及外語測試手段方法的改革都應使整個外語教學形成一個以語用知識的教學為核心、以語用能力的培養為依歸的有機的語言教學系統工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