會計職業道德的基本特徵是
1. 會計職業道德的內涵、特徵及其內容是什麼
會計人員職業道德是會計人員從事會計工作應當遵循的道德標准。
建議會計人回員職業道德規范,答是對會計人員強化道德約束,防止和杜絕會計人員在工作中出現不道德行為的有效措施。
主要內容在六個方面:
1、敬業愛崗。熱愛本職工作,鑽研業務、適應所從事的工作要求。
2、熟悉法規。熟悉財經法律、法規和國家統一的會計制度,並進行宣傳。
3、依法辦事。按照規定的程序和要求進行工作,保證所提供的會計信息合法、真實、准確、及時、完整。
4、客觀公正。辦理會計事務應當實事求是、客觀公正。
5、搞好服務。熟悉本單位的生產經營和業務管理情況,運用掌握的會計信息和會計方法,為改善單位內部管理、提高經濟效益服務。
6、保守秘密。保守本單位的的商業秘密,除法律規定和單位領導人同意外,不能私自向外界提供或者泄露單位的會計信息。
具體請查閱《會計基礎工作規范》
2. 會計職業道德的特點主要體現在哪
會計的職業道德主要體現在獨立性與客觀性上。
3. 會計職業道德的基本功能包括()
指導功能、評價功能、教化功能。
(1)指導功能
在社會經濟生活中,會計職業道德能指導會計人員的會計行為方向,表現出會計職業道德的指導功能。
(2)評價功能
會計職業道德使人們依據會計職業道德標准,通過社會輿論和個人心理活動等形式,對會計人員的會計職業行為等進行善惡評價,標明褒貶態度。
(3)教化功能
會計職業道德的教化功能一方面引導會計人員履行會計職業道德原則和會計職業道德規范,另一方面通過遵守會計職業道德的會計人員在各種社會活動中直接和間接地影響社會道德,推動社會道德水準不斷提高。
(3)會計職業道德的基本特徵是擴展閱讀:
會計職業道德規范具有如下特點:
1、職業性
會計職業道德規范是會計職業界提出的,與會計職業活動緊密相連,具有鮮明的會計職業特徵;
2、自覺性
會計職業道德規范對會計工作和會計人員的約束作用,主要依靠社會輿論和道德的力量來維護;
3、綜合性
既有對會計人員業務素質的要求,也有對其思想道德等方面的要求。
會計職業道德主要內容有八項,包括以下方面:
1、愛崗敬業
要求會計人員熱愛會計工作,安心本職崗位,忠於職守,盡心盡力,盡職盡責。
2、誠實守信
要求會計人員做老實人,說老實話,辦老實事,執業謹慎,信譽至上,不為利益所誘惑,不弄虛作假,不泄露秘密。
3、廉潔自律
要求會計人員公私分明、不貪不佔、遵紀守法、清正廉潔。
4、客觀公正
要求會計人員端正態度,依法辦事,實事求是,不偏不倚,保持應有的獨立性。
5、堅持准則
要求會計人員熟悉國家法律、法規和國家統一的會計制度,始終堅持按法律、法規和國家統一的會計制度的要求進行會計核算,實施會計監督。
6、提高技能
要求會計人員增強提高專業技能的自覺性和緊迫感,勤學苦練,刻苦鑽研,不斷進取,提高業務水平。
7、參與管理
要求會計人員在做好本職工作的同時,努力鑽研相關業務,全面熟悉本單位經營活動和業務流程,主動提出合理化建議,協助領導決策,積極參與管理。
8、強化服務
要求會計人員樹立服務意識,提高服務質量,努力維護和提升會計職業的良好社會形象。
4. 會計職業道德規范的特徵是什麼
會計職業道德效力有以下特徵:①約束性。會計職業道德不同於《會計法》,不具有國家意志的屬性,得不到國家權力的保障,但並不是無約束性。它無時無刻不在發生著制約作用,這是客觀存在的。②普遍性。凡涉及現實經濟利益的地方,就有道德的調節作用。會計職業行為是社會經濟生活中不可缺少的行為方式,經濟越發展,會計職業道德在社會經濟活動中具有的普遍性越強。③媒介性。會計職業道德規范在內化為會計個體行為道德過程中有兩種效應:一是順理效應,二是排斥效應。會計職業道德規范內化過程中的順理和排斥,一方面取決於會計從業者的素養和自我調節能力,另一方面取決於會計職業道德規範本身(即規范的科學預制性如何)對會計從業者的個體規范作用的大小。只有體現「清正廉潔,實事求是,堅持原則」的會計職業道德規范,才是行之有效的。
5. 會計職業道德的基本特徵
會計職業道德的基本特徵具體包括:
(一)原性則
原則性是會計職業道德的典型特徵。作為財會工作者,政策觀念一定要強,要勇於堅持原則。政策和職業道德雖然是兩個不同范疇,但作為社會主義的財政政策,財會規章制度都反映了國家、集體和廣大生產者、消費者的根本利益。要使這些政策、法規制度得以順利貫利和實施,必須堅持原則。堅持原則不僅使財會工作者職業義務感和使命感得以加強,充分利用對生產、流通、分配、消費的管理權,對各種浪費行為和不正之風進行有效的抵制;而且能使財會工作者自身不會因時時與錢打交道而成為一個喪失原則、認錢不認方向、一切向錢看的拜金主義者。作為財會工作者,如果不具備高尚的職業道德,不堅持按原則辦事,不僅害了自己,也損害了國家和人民的利益。
(二)無私性
財務工作要求財會人員具有大公無私、公而忘私的思想和行為,以國家、集體的利益重於一切為最高原則。無私性集中體現在財務工作者的道德習慣行為上,廉潔奉公,不貪不沾,一塵不染,保持和發揚艱苦奮斗,勤儉建國的傳統作風。財務工作者必須以此來規范和約束自己的思想和行為,在思想上築起一道防污染和拒腐蝕的堅不可摧的壁壘。
(三)服務性
財務工作貫穿於我國四化建設的各行、各業、各個部門。可以說,沒有財務管理工作,我國的四化建設就會癱瘓,國家財產就會受到巨大損失。財務工作既不能獨立於各行、各業、各部門而存在,又不能置於各行各業各部門之上。財務工作的性質決定了財會工作者必須樹立服務意識。因此,服務性是財會工作職業道德的顯著特點。特別是在當前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環境下,財會人員面對各種經濟利益的重新分析,如何把握自己,抵制不正之風,樹立服務意識,是十分重要的。
(四)時代性
不同歷史時期,有不同的道德標准。在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條件下,隨著改革開放的不斷深入,企業類型多樣化。財會人員所維護的不僅僅是企業和國家的利益,還涉及到委託人與受委託人的多方利益。因此,在新形勢下,對財會人員職業素養的要求更高。所以說,財會人員職業道德具有很強的時代性。
6. 會計職業道德的基本要求是什麼
一、會計職業道德的基本要求:
1、愛崗敬業
(1)熱愛會計工作,敬重會計職業
(2)嚴肅認真,一絲不苟
(3)忠於職守,盡職盡責
2、誠實守信
(1)做老實人,說老實話,辦老實事,不搞虛假
(2)實事求是,如實反映
(3)保守秘密,不為利益所誘惑
(4)執業謹慎,信譽至上
3、廉潔自律
(1)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和價值觀
(2)公私分明,不貪不佔
4、客觀公正
(1)依法辦事
(2)實事求是,不偏不倚
(3)保持獨立性
5、堅持准則
(1)熟悉准則
(2)遵循准則
(3)堅持准則
6、提高技能
(1)要有不斷提高會計專業技能的意識和願望
(2)要有勤學苦練的精神和科學的學習方法
7、參與管理
(1)努力鑽研業務,熟悉財經法規和相關制度,提高業務技能,為參與管理打下基礎
(2)熟悉服務對象的經營活動和業務流程,使參與管理的決策更具針對性和有效性
8、強化服務
(1)強化服務意識
(2)提高服務質量
(6)會計職業道德的基本特徵是擴展閱讀:
1、會計職業道德所具有的的主要功能
(1)指導功能
在社會經濟生活中,會計職業道德能指導會計人員的會計行為方向,表現出會計職業道德的指導功能。
會計職業道德指導著社會公眾和會計人員自願地選擇有利於消除各種矛盾、調整相互關系的會計道德行為,避免相互之間矛盾的產生擴大;
緩和矛盾,改善會計領域內人與人之間、個人與單位之間、個人與國家之間的關系,促進會計人員協調一致,保質保量、及時地完成會計工作。
同時,會計職業道德通過社會輿論和會計人員的職業道德表現,影響和引導會計的科學發展方向。
(2)評價功能
會計職業道德使人們依據會計職業道德標准,通過社會輿論和個人心理活動等形式,對會計人員的會計職業行為等進行善惡評價,標明褒貶態度。
會計職業道德的評價功能能讓會計人員養成強烈的職業道德責任感,對正確的會計行為有道德上的滿足,對不當的會計行為有道德上的批判,有助於調整會計人員的職業行為,改善會計行業作風。
(3)教化功能
會計職業道德通過造成社會輿論、形成會計道德風尚、樹立會計職業道德榜樣等方式深刻影響、教化人們尤其是會計人員的會計道德觀念和會計道德行為,培養會計道德習慣和鍛煉會計道德品質,促使會計人員人格升華以及提高社會道德水準。
會計職業道德的教化功能一方面引導會計人員履行會計職業道德原則和會計職業道德規范,另一方面通過遵守會計職業道德的會計人員在各種社會活動中直接和間接地影響社會道德,推動社會道德水準不斷提高。
7. 會計職業道德的特徵有哪些
會計職業道德是自覺與強制性,規范性與靈活性.
(一)會計職業道德具有鮮明的政治性和原則性特點
會計工作與國家政治和經濟緊密相關,會計工作必須在一定的道德影響和制約下存在和發展.社會主義制度下的會計工作既具有明確的經濟目的,又具有明確的政治目標.同時,又是一項政策性很強的工作,這種政策性決定了會計工作的原則性.作為財會工作者,政策觀念一定要強,要勇於堅持原則.政策和職業道德雖然是兩個不同范疇,但作為社會主義的財政政策,財會規章制度都反映了國家、集體和廣大生產者、消費者的根本利益.要使這些政策、法規制度得以順利貫利和實施,必須堅持原則.堅持原則不僅使財會工作者職業義務感和使命感得以加強,充分利用對生產、流通、分配、消費的管理權,對各種浪費行為和不正之風進行有效的抵制;而且能使財會工作者自身不會因時時與錢打交道而成為一個喪失原則、認錢不認方向、一切向錢看的拜金主義者.作為財會工作者,如果不具備高尚的職業道德,不堅持按原則辦事,不僅害了自己,也損害了國家和人民的利益.
(二)會計職業道德具有無私性和廉潔性特點
會計工作與錢、財、物緊密相聯,這就要求財會人員在職業活動中必須廉潔自律、奉公守法、公而忘私、公私分明,以國家、集體的利益重於一切為最高原則.無私性集中體現在財務工作者的道德習慣行為上,廉潔奉公,不貪不沾,一塵不染,保持和發揚艱苦奮斗,勤儉建國的傳統作風.財務工作者必須以此來規范和約束自己的思想和行為,在思想上築起一道防污染和拒腐蝕的堅不可摧的壁壘,在任何時候、任何情況下都要保持清醒的頭腦,經受住各種考驗.
(三)會計職業道德具有服務性和利益高度相關性的特點
為人民服務是所有從業人員職業道德的根本所在,這就決定了會計職業道德具有服務性和利益高度相關性的特點.社會主義人與人之間是一種新型的關系,即相互服務、利益相關的關系.每個人既是服務的主體,又是服務的客體,每個人既為他人提供利益,同時也獲得利益.即「人人為我,我為人人」.財務工作的性質也決定了財會工作者必須樹立服務意識.因此,服務性是財會工作職業道德的顯著特點.特別是在當前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環境下,財會人員面對各種經濟利益的重新分析,如何把握自己,抵制不正之風,樹立服務意識,是十分重要的.
(四)會計職業道德具有規范性和約束性特點
會計工作在經濟管理活動中處於非常重要的地位,會計人員是會計工作的主宰,在進行理財時,其自身素質和形象非常重要,必須有一定的規范性和約束性,明確會計人員「應該怎樣做」的界線.如《會計法》要求會計工作的人員,必須具有會計從業資格,取得會計從業資格證書.因此,在新形勢下,提高會計人員素質,才能適應時代發展需要.
8. 會計職業道德的特徵是( )
會計職業道德的特徵:職業性(行業性)、實踐性、繼承性、多樣性。
選擇 A。
職業道德及特徵之一是繼承性,具有較強的相對穩定性和歷史繼承性的特點。
9. 會計職業道德的特點是
1、職抄業道德具有職業性(行業性)、實踐性、繼承性和多樣性等特徵。
2、會計作為社會經濟活動中的一種特殊職業,除具有職業道德的一般特徵外,還具有一定的強制性和較多關注公眾利益的特徵。
(摘自17年會計從業資格《財經法規與會計職業道德》考試大綱)
10. 會計職業道德的特點道德具有哪些特徵
會計職業道德的概念
會計職業道德是指在會計職業活動中應遵循的、體現會計職業特徵的、調整會計職業關系的職業行為准則和規范。
會計職業道德的含義包括以下幾個方面:
1.會計職業道德是調整會計職業活動利益關系的手段。在市場經濟條件下,會計職業活動中的各種經濟關系日趨復雜,這些經濟關系的實質是經濟利益關系。在我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建設中,各經濟主體的利益與國家利益、社會公眾利益時常發生沖突。會計職業道德可以配合國家法律制度,調整職業關系中的經濟利益關系,維護正常的經濟秩序。會計職業道德允許個人和各經濟主體獲取合法的自身利益,但反對通過損害國家和社會公眾利益而獲取違法利益。
2.會計職業道德具有相對穩定性。會計是一門實用性很強的經濟學科,是為加強經營管理,提高經濟效益,規范市場經濟秩序,維護社會公眾利益服務的。市場經濟的客觀性是通過價值規律表現出來的。任何社會和個人,對於客觀經濟規律,只能在認識的基礎上,去主動適應、掌握和運用它,而不能去改造它,更不能違背它。在市場經濟活動中,作為對單位經濟業務事項進行確認、計量、記錄和報告的會計,會計標準的設計,會計政策的制定,會計方法的選擇,都必須遵循其內在的客觀經濟規律和要求。正由於人們面對的是共同的客觀經濟規律,因此,會計職業道德主要依附於歷史繼承性和經濟規律,在社會經濟關系不斷的變遷中,保持自己的相對穩定性。沒有任何一個社會制度能夠容忍虛假會計信息,也沒有任何一個經濟主體會允許會計人員私自向外界提供或者泄露單位的商業秘密,會計人員在職業活動中誠實守信、客觀公正等是會計職業的普遍要求。
3.會計職業道德具有廣泛的社會性。會計職業道德是人們對會計職業行為的客觀要求。從受託責任觀念出發,會計目標決定了會計所承擔的社會責任。尤其是隨著企業產權制度改革的不斷深化,會計不僅要為政府機構、企業管理層、金融機構等提供符合質量要求的會計信息,而且要為投資者、債權人及社會公眾服務。醫生職業道德的優劣影響的是一個或幾個患者,而會計因其服務對象涉及社會的方方面面,提供的會計信息是公共產品,所以會計職業道德的優劣將影響國家和社會公眾利益。在深圳證券交易所上市的廣廈(銀川)實業股份有限公司(簡稱銀廣廈)會計造假丑聞就是一個典型例子。該上市公司通過偽造購銷合同、偽造出口報關單、虛開增值稅專用發票、偽造免稅文件和偽造金融票據等手段,虛構巨額利潤7.45億元。該公司的股票在其會計造假丑聞敗露後股價大幅下跌,使廣大股東遭受了巨大的損失,嚴重干擾了社會經濟的正常秩序。可見,會計信息質量直接影響著社會經濟的發展和社會經濟秩序的健康運行,會計職業道德必將受到社會關注,具有廣泛的社會性。
二、會計職業道德的作用
會計職業道德的作用,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1.會計職業道德是對會計法律制度的重要補充。會計法律制度是會計職業道德的最低要求,會計職業道德是對會計法律規范的重要補充,其作用是其他會計法律制度所不能替代的。例如,會計法律只能對會計人員不得違法的行為作出規定,不宜對他們如何愛崗敬業、提高技能、強化服務等提出具體要求,但是,如果會計人員缺乏愛崗敬業的熱情和態度,沒有必要的職業技能和服務意識,則很難保證會計信息達到真實、完整的法定要求。很顯然,會計職業道德可以對此起很重要的輔助和補充作用。
2.會計職業道德是規范會計行為的基礎。動機是行為的先導,有什麼樣的動機就有什麼樣的行為。會計行為是由內心信念來支配的,信念的善與惡將導致行為的是與非。會計職業道德對會計的行為動機提出了相應的要求,如誠實守信、客觀公正等,引導、規勸、約束會計人員樹立正確的職業觀念,遵循職業道德要求,從而達到規范會計行為的目的。
3.會計職業道德是實現會計目標的重要保證。從會計職業關系角度講,會計目標就是為會計職業關系中的各個服務對象提供有用的會計信息。能否為這些服務對象及時提供相關的、可靠的會計信息,取決於會計職業者能否嚴格履行職業行為准則。如果會計職業者故意或非故意地提供了不充分、不可靠的會計信息,會嚴重背離會計目標,造成會計信息嚴重失真,使服務對象的決策失誤,甚至導致社會經濟秩序混亂。因此,會計職業道德規范約束著會計人員的職業行為,是實現會計目標的重要保證。
4.會計職業道德是會計人員提高素質的內在要求。社會的進步和發展,對會計職業者的素質要求越來越高。會計職業道德是會計人員素質的重要體現。一個高素質的會計人員應當做到愛崗敬業、提高專業勝任能力,這不僅是會計職業道德的主要內容,也是會計職業者遵循會計職業道德的可靠保證。倡導會計職業道德,加強會計職業道德教育,並結合會計職業活動,引導會計職業者進一步加強自我修養,提高專業勝任能力,有利於促進會計職業者整體素質的不斷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