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寶法學
Ⅰ 司考白皮書的作者張寶能是誰
您好。
白皮書是練習,而張能寶的書是歷年真題,確切的叫法是「黃皮書」,因為最早的真題是黃皮的。
張能寶
榮譽:中國政法大學法學博士,著名的司法考試輔導老師 簡介:中國政法大學法學博士,著名的司法考試輔導老師,多年的輔導經驗並多次參與司法 考試資料的編寫,擅長講理論與案例的結合。 由其主編的《司法考試歷年試題及考點歸類精解》讀者評價很高 內容上看,它與眾不同的最大特點是:將歷年的真題歸類到各個部門法及具體的知識點下面,一個知識點下麵包括了歷年司考中的所有相關真題,復習的時候看完一個知識點,再研究下相關的真題,應該說非常方便有效。而市面上的其他真題,一般都是把歷年的試卷按年份匯編,知識點分散,復習起來似乎不太方便。 另外,司法考試一般只公布答案,而沒有解釋。因而每一套真題的答案解析都是不同的。而這個往往是最重要的地方。張能寶的真題答案解析非常詳細,每道題都用較多篇幅來解釋答案,歸納相關的知識點。其權威性得到網友的認可。加上對每個知識點的歷年分數統計、考點歸納、難度分類,對於復習應該說非常有幫助
Ⅱ 法律碩士研究生(非法學)
法律碩士是全國統考,教育部統一出題,有統一的參考教材,所以無論考哪個學校,復習方法以及參考書都一樣.
法碩聯考總共考四張試卷,分別是英語、政治、專業基礎(包括刑法和民法的內容)、專業綜合(包括法理學、中國法制史和憲法的內容)。也就是說法碩聯考的專業課部分,兩張試卷僅包括五門法律的相關知識(如上所述)。
下接著著重說說參考書的問題。
公共課的參考書沒什麼好推薦的,個人感覺都差不多,反正英語最重要的是真題,政治最重要的是紅寶書(全國碩士研究生入學統一考試思想政治理論考試大綱解析),當然政治的任汝芬系列的書還是很不錯,可以看看。個人建議政治最好報個輔導班,這樣真的可以節省不少時間;但報沖刺班就夠了,強化班倒不需要......
專業課方面,法律碩士聯考公認的統一教材有兩本:教育部每年都會出一本「全國碩士研究生入學統一考試法律碩士專業學位聯考考試分析」,這本是必備的教材!因為試題完全是按照這本書來出的。另外人大出版社也會有一本「全國法律碩士專業學位研究生入學聯考考試指南」,也是公認的教材。這兩本書分別都包括了法碩兩門專業課考試的全部內容,所以看透一本足矣(但通說認為刑民法看指南,其他看分析)。專業課的話有這兩本書足矣(兩者內容有沖突的以考試分析為准).有人會問,有沒有必要看法學本科的相關教科書。對此我可以肯定回答:完全沒必要!有時間多的話還不如再好好看看上面我提到的兩本法碩考試專用教材。當然,單單自己看書有時候會覺得難以理解,所以最好在網上買輔導班的錄音來聽,這樣效果會好很多!
至於習題,人大出版社的「全國法律碩士研究生入學聯考標准化題庫」是必備,因為10年的考試有不少大題直接出自這本書!還有「法律碩士聯考五年真題歸類詳解及知識清單」也要買。這幾本是我認為必備的,至於其他,自己覺得適合自己就行
Ⅲ 法學考研怎麼復習啊
對於法學考研而言,可以比較早就開始復習考研內容。其一,法學內容比較多,比如民法一本就600多頁。其他專業將所有參考書目復習一遍的時間,可能只夠法學專業學生復習一本書。其二,許多法學專業的學生都會准備司法考試,這樣,肯定會擠用考研復習的時間。雖說司考和考研的專業課有一定的相通之處,但是司考的許多科目是考研不會涉及的。而且,考研公共課的提升,尤其是英語,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一個不斷積累的過程。
其次,我認為較早開始復習,打牢基礎,是考研後期復習的一大助力。基礎是根本。如果基礎知識很扎實,後期的復習無非就是將你之前已經掌握的知識點按照題目要求進行各種不同的組合。舉個小例子吧。把知識點比作一個個蘋果。基礎扎實的話,就像你面前已經有了很多蘋果,後期的復習就是讓你把其中的比較紅的蘋果挑出來。基礎不扎實的話,如果讓你挑比較紅的蘋果,你還需要到處去找蘋果,然後再進行比較。後期的復習時間很緊張,如果你將寶貴的時間花費在找蘋果的過程上,其結果可想而知。再者,臨近考試,你卻發現你面前根本就沒有蘋果讓你用,你的心態又會如何呢?
另一方面,對於考研經驗,應該一分為二地來看。
首先,經驗不能不借鑒。對於考研復習的方法和技巧,二戰同學可能稍微熟悉一些,一戰的同學在復習的前期,肯定會丈二和尚摸不著頭腦。這時候聽取和借鑒一些成功的經驗,不僅可以幫助大家盡快進入復習狀態,同時可以防止復習計劃跑偏,一錯到底。比如時間安排問題。考試科目需要什麼時候看、多長時間看,會產生比較好的效果。如果把一些應該投入大量精力的科目忽略了,對於一些不需要耗費大量時間的課程卻花費了很大力氣。可想而知,結果肯定不會太好。總結來說,別人的經驗可以給我們提供一個復習的大致方向。除此之外,在考研復習過程中,肯定都會經歷一些彎路。聽取別人的復習規劃,可以讓我們避開一些雷區。
其次,經驗不能全都借鑒。考研復習初期,問了好多學長學姐的經驗。結果發現,每個人的復習方法都不同。以英語閱讀的復習為例。有的認為最近一兩年的真題不能提前做,要最後臨近考試的時候當做模擬來做。有的認為最近一兩年的真題最能反映出題方向,一定要提前做近幾年的真題,仔細研究,反復琢磨。有的認為做閱讀不用精分析,只要一遍遍做就可以。有的認為閱讀必須精分析,沒有精分析就沒有提高的空間。有的認為暑假前不用看除了閱讀以外的其他題型。有的認為要在暑假之前把各個題型都接觸一遍等等,眾說紛紜。這充分證明了,世上沒有兩片完全相同的葉子。因此,我們要根據自己的具體情況來制定自己的復習計劃。每個人的性格不同、學習能力和領悟能力不同、知識基礎也不同。很難有一個適用於所有人的學習方法。因此,我們在學習別人經驗的同時,要注意形成自己的復習方法。
Ⅳ 清華大學法學院
我個人認為沒有必要來聽課,高鴻鈞老師在上課的時候曾經提到過,考研的話把書看好就足夠了,聽課浪費了,尤其是聽研究生的課,因為上課的時候經常會有考研的人來旁聽。我覺得考研的時候時間是很緊張的,應該把時間和精力放在復習上,這樣才是性價比最高的方式。而且清華離政法也真的不咋近,要是來聽課,恐怕在路上要花不少時間了。
相對而言,清華招的人少,所以確實不是很好考,但是好不好考都是相對的,難考的學校每年都有那麼多人考上了,貌似好考的學校每年還有大批的人沒考上呢,所以我覺得沒有可比性的。關鍵在於付出了多少努力。你是中政的,本科基礎應該很好,每年都有好幾個中政的考過來。我的本科時一個很二流的學校,那年我們北大清華人大的法學碩士分別考了一個,所以我覺得這個難度沒有可比性。
大題就是要在看書掌握書本的基礎上,多思考,學會從多角度思考問題,特別是在法理上,有時間的話可以練練筆,就當是個小論文寫寫,或者寫寫提綱或者答題思路,或者自己在腦子里想想。還有就是看老師的論文,把握老師的觀點方向。最關鍵的是多琢磨真題,把握出題思路,研究答題點。總之,真題+教材+論文。不過不同的專業會有不同的技巧。
清華沒有指定教材,但是一般每個專業都會有過來人總結出的比較適合考研准備的教材,找個師兄姐問問或者在網上搜搜都有的。
Ⅳ 關於自學法律 考法律碩士問題
法碩聯盟網站,好地方,很多志同道合的朋友,你可以去看看。
Ⅵ 法碩(法學)怎麼備考
與傳統的法學碩士注重理論研究不同,法律碩士作為一個新興的熱門專業,著重培養的是既掌握本專業知識,又具備法律專業知識、能力和素質的應用型、復合型的法律人才。我把自己法碩考研的成功經驗歸結為「三大法寶」——我稱之為「一個中心、兩大基點、三項保證」。「一個中心」——制訂總體計劃,加強階段復習我正式決定報考北京大學法碩專業是在去年5月份。此前也曾經嘗試過幾個其他專業,由於種種原因而一一放棄。當時時間已經比較緊迫,離正式考試只有八個月左右的時間,因此我抓得很緊,復習強度也很大--平均每天投入12到14個小時。經過冷靜、客觀地分析,我把總體復習時間分為以下5個階段,僅供大家參考:第一階段(5月初--6月底):主攻英語和專業課,兩大塊每天各復習6,7個小時。專業課要仔細研讀,把上一年的《指南》和《大綱》中指定的幾本教材全面掃盪了一遍,所有知識點一覽無余。「細而全」的復習為以後的提高階段打下了很好的基礎。第二階段(7月中旬一一8月底):主攻英語和專業課,8月份開始復習政治。英語、專業課和政治每天投入的時間分別是5、7、1個小時。我在此階段又精讀了兩遍新版的《指南》和《大綱》,開始做總結、做筆記,把知識點按照內在邏輯規律整理好,參照《大綱》來突出重點與考點。第三階段(9月初--11月中旬):主攻英語、專業課,兼顧政治,三者投入的時間分別是4、7、2個小時。此階段我把大綱所附的樣題及前兩年的考題仔細分析了兩遍,再進行有重點、有針對性的復習。值得注意的是一定要研究大綱樣題及答案,那上面給出了很多考試和答題的信息,不可忽視。第四階段(11月--1月初):主攻專業課和政治,兼顧英語。英語、專業課和政治的復習時間的投入各是3、7、3個小時。這個階段要背專業課,並開始每天做一套模擬題,以熟悉題型和鞏固知識點,從整體把握所學內容。我是先做單科練習,後做模擬試卷,通過做題發現自己的弱點,達到「看書--困惑--做題--發現弱點--提高--看書……」循環上升,逐步提高。第五階段(1月初--臨考前):做最後沖刺,主攻政治,兼顧英語和專業課。英語、專業課和政治每天的學習時間分別為2、4、8個小時。專業課主要是找弱點,查漏洞,對模擬階段的錯題進行分析、歸類。對自己不懂的知識點重新強化記憶;對於筆誤做錯的題,則提醒自己以後要小心謹慎。還可以買一套串講磁帶,每天帶動自己邊聽磁帶邊鞏固知識點,直到專業書背得滾瓜爛熟。總之,在整個考研備戰過程中,我都嚴格按照自己的復習計劃進行,並隨時根據自己的復習進度進行調整和修改。計劃訂好了,關鍵在於行動,在於堅持。「兩大基點」——正確選擇復習資科和綜合復習、吃透課本(一)正確選擇復習資料考法碩的一大特點就是有全國統一的指定教材,單就應付考試而言,課本的威力最大,精讀的效果最好。首先,最重要的是精讀《指南》和《大綱》。讀透此兩本書,約能拿到80%左右的分數。提醒注意:《指南》中如有觀點與法條規定不一致的地方,答題時建議以法條規定為准。其次,應有選擇地閱讀大綱後指定的參考書目。隨著新大綱的修訂,增加了考察能力所必需的理論和材料,主觀大題的比重和分值都加大,要求考生有較廣博的知識面。所以欲拿高分者應選讀該書目,尤其是法理、民法和刑法三科。(二)綜合復習,吃透課本首先,從整體上看,專業課復習應注意以下幾點:一是注意多渠道收集考試信息,使自己少走彎路;二是花大力氣去吃透基本概念、基本理論、基本法條,並嘗試用這些基礎知識去分析實際問題;三是善於歸納和總結,把握重點、難點、易混點,把做筆記和劃書相結合,並列出每章的結構簡圖,不斷濃縮知識,把書由厚讀薄;四是點面結合,把全書分散的知識點整理成系統的知識網路,微觀考點與宏觀體系相結合;五是分析往年考題以及大綱樣題,把握出題及答題規律與思路,有針對性地復習可以節時增效;六是進行專題整理,把課本的重要原理和社會的熱點問題相結合,寫寫小論文,有助於專業知識的系統化和融會貫通。其次,從各科看,應針對不同科目實施不同的復習戰略:1、復習刑法應從總則和分則兩個方面來把握。總則部分佔分多;法理多、知識點深,要重點看《指南》與課本,否則難以理解法條全部內容:分則部分只須看課本,不必看法條,因為課本已包括罪名、特徵、構成要件、近似罪名比較、有關司法解釋等。建議在對分則所有罪名有一個全面整體了解的基礎上,有重點地掌握常見、多發犯罪的構成要件及其刑事責任。2、復習民法應從理論體系與法律條文兩方面人手。一方面要把握民法的整個理論體系。表面看來,民法理論中的各項民事制度如同一盤散沙,缺乏系統性,但實質上它們之間存在著內在聯系,具有較強的系統性,把握系統性的關鍵在於把握民事法律關系及其三要素構成的普遍性,以及民事法律事實引起民事法律關系產生、變更和消滅的普遍性,這是貫穿各項民事法律制度的主線,另一方面要熟悉相應的民事法律條文,不但易於把握民事法律制度本身的完整體系,而且條文的具體規定內容就是考試的標准答案,熟悉條文有助於准確作答。3、復習綜合課注重的是基本概念和基本原理,考查理論法學。法理學佔40分,且都是大題,是綜合課中最重要,也是難度最大的部分。建議在理解基礎上強化記憶,重在理解。憲法與中國法制史各佔30分,除各道分析題外,其餘都是小題,並不難答。憲法注意掌握條文及相應知識點即可,中國法制史要理清歷史脈絡,把握各個時期的重點法律制度和重要法律事件,形成自己的法制史學習框架。復習的重點是各時期法律思想的內容,立法的時間和特點,具體法律和司法制度發展的內容和特徵。「三項保證」——選輔導班、備科平衡和心理調整(一)選輔導班,掌握方法根據經驗,英語班作用不大,主要靠自學,政治班有些作用,特別是後期串講班效果較好;至於專業課班,由於法碩考試自身的特點,報個高質量的法碩班可以使自己更有針對性地復習,節省大量寶貴時間。我收獲最大的是學會了老師講授的復習方法和綜合答題技巧。按照不同的題型(特別是主觀大題),如何從不同的角度分段、分層來答,做到整體形式上完美,內容上要點齊全,這對專業課拿高分影響很大。上輔導班前我已經把《指南》看了4遍,一些概念、要領基本把握好,也初步建立起一個知識體系,所以聽課時我很主動,能走在老師思路的前面。當然,輔導班的作用只是「錦上添花」,而非「雪中送炭」。要取得高分,主要還得靠自己掌握扎實的基礎知識。(二)各種平衡,最佳搭配法碩考研過線難在英語(有很多大栽在英語單科上),高分的關鍵在專業課。談到平衡復習,有一個很經典韻方法就是「保中間抓兩頭」。「保中間」就是保住政治,至少要拿70多分,爭取突破80分;「抓兩頭」就是一頭抓英語,要力保及格,爭取上70分,另一頭就是抓專業課,要盡量拿高分,爭取突破90分。英語:總的復習原則是「詞彙是基礎,長難句是核心,閱讀理解是關鍵,聽力是難點」。英語是慢功夫,要靠長期一點一滴積累,我的心得是「持之以恆,經常見面,多讀、多記、多練」。作文方面,背誦一些「閃光點」(短語、句式)和模式很有幫助。政治:復習的關鍵是掌握各個科目的主線,在理解的基礎上強行記憶。我覺得用現成的輔導資料來復習更有成效,而且輔導書精讀一兩本足矣,不可貪多!(三)刻苦精神,良好心理考研給我感受最深的是:考研不但是智力、體力的競爭,更大程度上是心理素質的競爭。首先,一定要痛下決心。我當初是懷著一種破釜沉舟、背水一戰的心情去考研的,放棄了很多本來可以擁有的東西,斷絕了找工作的後路,「置於死地而後生」。其次,一定要有恆心。要耐得住情感和生活狀態上的孤獨和寂寞,既然選擇了遠方,便只顧風雨兼程,有特立獨行、堅持不懈的勇氣把這條路走到底。第三,一定要對自己充滿信心。我經常激勵自己:「我是老大我怕誰!」經常給自己打氣、加油,相信自己一定能考上,這種心理暗示的作用是非常大的。第四,要始終保持一顆平常心,以積極、樂觀、向上的心態去考研,追求心境平和的境界,努力做到「寵辱不驚,看庭前花開花落;去留無意,望天上雲卷雲舒」。良好的心理對我考研成功是很有幫助的。回首考研路,可用四個字來概括:「天道酬勤」。既然選擇了考研的道路,那麼我們唯一所能做的就是用艱辛、汗水、努力和激情向著目標前進。我很珍惜自己所擁有的幸運的讀研機會,能進一步提高自己的人生。最後我想用蘇軾的話與大家共勉:「古之成大事者,不唯有超世之才,亦必有堅韌不拔之志」。祝願大家經過努力奮斗,明年「春天花會開」。
Ⅶ 北航法學院老師
一般說是龍為球院長了,抄原政法大學法學院院長,教授民法
劉寶玉老師,教授,科研副院長,博士生導師
高全喜老師,社科院教授
張千帆教授北京航空航天大學法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法學博士和物理學博士
帶090級的是陳慶山陳導,很好的一位導員。
北航法學院歡迎你
Ⅷ 法學案例分析 高分
1、案由:李某、陳某、王某綁架案。
2、案件焦點:對被告李某、陳某、王某的行為應如何定性。三人都有共同綁架預謀,准備了作案工具,並且實施綁架行為。但是,每個人的行為有所不同,但並不影響綁架的性質。
3、爭議與分歧意見:一是被告人李某假裝打電話給別人,讓對方在第二天拿10000元現金來,其用意是將吳某以10000元的價款賣出去,便於其向吳某要錢,又涉嫌拐賣婦女(預備)罪。二是被告陳某對吳某謊稱只要吳某答應與其發生性關系就可以找機會偷偷送走她,有涉嫌強奸(預備)罪。
4、結論:已經構成綁架罪。
(1)綁架罪是指利用被綁架人的近親或者其他人對被綁架人安危的憂慮,以勒索財物或滿足其他不法要求為目的,使用暴力、脅迫或者麻醉方法劫持或以實力控制他人的行為。
(2)綁架罪在主觀方面表現為直接故意,且以勒索他人財物為目的或者以他人作為人質為目的,所謂以勒索財物為目的,是指行為人綁架被害人的目的在於以加害被害人相威脅,迫使被害人的近親屬交給其財物,這里的財物包括貨幣、有價證券、金銀財寶等具有經濟價值的物品或財產性利益。被告人李某夥同陳某、王某預謀綁架女性來賺取錢財存在綁架的直接故意。
(3)綁架罪在客觀方面表現為以暴力、脅迫劫持他人的行為。所謂暴力是指直接對被害人身體實施了強制,如掐脖子、強行帶走等行為。
(4)綁架罪與非法拘禁罪實際上存在特殊與一般的關系,兩者都是侵犯他人人身自由權利的犯罪,而且,綁架罪在客觀上也必然表現為非法剝奪他人人身自由的行為,剝奪的方法與非法拘禁罪的方法沒有質的區別,都可以是暴力、脅迫或其他方法;非法拘禁罪也可以由綁架方法構成;兩罪中將被害人綁架、劫持的空間特點也一樣,既可以是就地不動,也可以是將被害人擄離原所在地。綁架罪與非法拘禁罪的區別主要在於,綁架罪的構成不僅要求有非法剝奪人身自由的行為,而且要求有勒索財物或滿足行為人不法要求的目的以及與此相應的勒財或提出不法要求的實行行為。而非法拘禁罪僅要求行為人具有剝奪他人人身自由的目的。實踐中,涉及綁架罪與非法拘禁罪界限區分問題的主要是為索債而綁架、扣押人質的案件。刑法第238條第3款明確規定:為索取債務而非法扣押、拘禁他人的,以非法拘禁罪定罪處罰。對於索債而綁架、扣押人質的案件,處理時應注意。我們認為可從這樣幾個方面注意區別非法拘禁罪與綁架罪的界限:(1)刑法第239條第3款規定的「為索取債務而非法扣押、拘禁他人」,指的是合法債務,為索取非法債務如賭博債而非法扣押、拘禁他人的,應以綁架罪定罪處罰。債權債務關系不明的,行為人確系出於索取合法債務的目的而實施綁架行為的,應以非法拘禁罪定性。但是,對於行為人與他人有債權債務關系而綁架、扣押人質的案件,也要認真考察行為人的真實意圖,對行為人綁架、扣押人質而目的不在於索取債務的,對行為人仍要以綁架罪定罪處罰。最高人民法院在2000年6月30日通過、2000年7月19日施行的《關於對為索取法律不予保護的債務非法拘禁他人行為如何定罪問題的解釋》明確規定:「行為人為索取高利貸、賭債等法律不予保護的債務,非法扣押、拘禁他人的,依照刑法第238條的規定定罪處罰」,即應定為非法拘禁罪。(2)為索取債務綁架他人後,向被綁架人的近親屬或其他人索得債務後,又索取額外財物或以人質相挾提出其他不法要求的,行為人同時觸犯非法拘禁罪和綁架罪兩個罪名。但應視此情況為想像競合犯(實施一個索取財物行為,而財物中既有債務又有額外財物時)或吸收犯的形態,對行為人以綁架罪一罪處理。